傅雷翻译观中的译者主体性阐释

2009.05

傅雷翻译观中的译者主体性阐释

张媛媛

摘要:在翻译本体论向主体论转换的今天,傅雷先生的神似论仍然阐释着新的时代内涵。本文试图从译者的背景及目的、译者的艺术哲学、译者的双语能力及文化知识、译者对原作者及文本的选择、译者对读者期待的判断等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着手,探讨傅雷翻译观中译者作为读者、作者、创造者、研究者的角色的阐释,再现译者主体性的作用。

关键词:傅雷神似译者主体性

一、引论

傅雷先生是我国翻译名家,早在一九二九年出国留学时期,就开始试译一些作品,至一九六六年去世期间,总共译出三十三部外国文艺著作,其中尤以罗曼罗兰及巴尔扎克的小说影响最为深远。傅雷先生对翻译事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视文艺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通过对翻译艺术不懈追求以及长期的翻译经验积累,形成了其独特的翻译观——神似论,并在实践中力行了自己的观点。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翻译观点相继涌现,但傅雷先生这一标新立异的翻泽观点仍然焕发着生机,向世人展示着其超越时间的魅力。在翻译本体论向主体论转换的今天,神似论仍然阐释着新的时代内涵。

二、译者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译者的评价甚低,甚至翻译界自身对翻译主体的作用也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实质上是传统翻译观的一种反映。传统翻译观,一方面认为翻译没有创造性,无法与创作相提并论,而另一方面,又反对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听到的对译作也就是译者的最高评价,无非是该译作忠实于原著,做到了“信达雅”等。①但随着翻译向译入语文化的转向,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日程,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逐渐突显出来。

译者主体性的主要研究课题则为其内涵和影响因素。许钧于2003年1月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一文中提到“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所谓‘翻译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而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译者的背景及目的、译者的艺术哲学、译者的双语能力及文化知识、译者对原作者及文本的选择,译者对读者期待的判断等。

三、傅雷翻译观中的译者主体性阐释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蓼这一划时代的翻译观点正是对传统上停留在语言层面,认为翻译只是模仿,而不能创造等理论的否定,阐释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这一议题。

1.译者的背景及目的

译者的背景及目的与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是息息相关的。傅雷早年怀着学术报国的心愿赴法留学。在此期间,他一面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一匝又在巴黎卢佛史学院攻读艺术批评。在法期间,他曾游历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1931年留法归来的傅雷被聘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美术史和法语。但由于他总是与流俗格格不入,空怀一腔抱负,不能展其所长,终于在1933年辞去美专职务。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傅雷也不能于此时随心所欲地研究学问,于是在1940年。他为自己选择了闭门译

①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国翻译,2003,(1)。

⑦傅雷,《高老头》重译序,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

(9),第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