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主观现状及其教育引导机制研究-2011.4.14

当代大学生民主观现状及其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郭康凌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

摘要:本文概述了当前大学生民主观念的现状,分析了一些青年大学生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界限的原因,提出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界限的机制和途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自觉、主动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民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其中,明确指出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来说,树立正确的民主观、科学看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民主观念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民主观念是指他们通过学习与实践而获得的对于民主问题的理性认识。当代大学生民主观念的主流是积极的,大部分学生拥护人民民主专政,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强烈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责任感,但是仍然有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可我国的民主模式,但对西方民主也有很大兴趣。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模式持肯定态度,但也有部分青年大学生对西方民主的普选制、两院制、多党竞争制、三权分立等制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西方民主产生非理性的崇拜,有些学生认定存在着完美并且成熟的政治民主制度,样板就是美国的政治制度。部分大学生对西方的一些民主理论不加批判地吸收、接受,甚至在没有认清其本质的情况下就盲目崇拜,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怀疑、误解和动摇。事实上,大学生没有能够摘除西方民主范式的有色眼镜,没有认清西方民主的本质是什么,列宁说过:“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不仅在议会制的立宪君主国内是这样,而且在最民主的共和国内也是这样”[1];没有看到资本主义是少数人对多

数人的专政,是在顺应民主潮流的同时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2.对民主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学生普遍掌握一些基本的民主常识,但是其对于民主的认识仍旧属于浅层次的、感性的阶段,往往凭感觉就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更优越,有的甚至非常迷信西方民主。大学生在民主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误解或者是模糊和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民主就等于选举”、“讲民主可以不要党的领导,不要社会主义制度”、“民主是普适性的政治制度”、“多党制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等。有的看到了西方的选举制、人权、自由等,没有看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幌子下掩盖的资产阶级专享的民主;甚至有的大学生受到误导,认为西方的民主是最真实最普遍的,认为民主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没有看到民主实质上是一个随着国家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事物。对于民主的认识不够深刻,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诚然,西方民主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自然有自己的优越性。但如果一味地对西方民主大唱赞歌,或者一门心思想着照搬、照抄西方民主制度,那绝对无法做到结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国家的发展,在政策上也许会走回头路,那对国家的发展绝对没有好处。

3.肯定我国民主建设的显著成果,但对民主现状的认识有些偏颇。大学生一方面比较肯定我国的民主,但是另一方面又对民主实施的现状有所怀疑。调查显示,当今青年大学生中的大部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我国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热情关注我国民主状况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西方现有民主模式更成熟、更具有科学性,忽视了我国具体的国情而表现出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进而对我国民主现状表现出不满情绪。但是总体上来讲,相当部分大学生对东西方民主的利弊还是在进行积极、理智地思考、比较与甄别。

二、当代大学生混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界限的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经济基础上、理论基石上、主体上以及实现形式上都存在着重要区别。部分大学生对二者界限的模糊认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使大学生迷信西方民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民主思潮的涌入,国内各种理论的争鸣,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民主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当代主要产生了新自由主义民主观、多元民主观、精英主义民主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观、新保守主义民主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欧洲共产主义民主观等理论[2]。当代大学生受到这些观念或思潮的影响,不加

判别地认为西方民主具有非常的优越性,中国应该采用西方的民主制度,一些错误的民主观念由此也在大学生脑海中萌生。大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讲都处在人生的塑成时期,身心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在认知上存在不足、思想上不够成熟,缺乏政治敏锐性和理论审视能力,特别是缺乏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容易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迷惑和误导。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各种民主观念的左右和影响,产生认识上的误区。

2.中国民主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影响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心。由于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我国的民主化条件尚未成熟,因此民主政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民主监督不够全面、彻底,党内监督还没能够彻底遏制一些党政领导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党外监督与媒体监督还不够有力;民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还流于形式;民主决策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党政领导在决策时独断专行,权力观出现错位与权力腐败等等。这些现象造成了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我国民主现状的不理解、不信任、不满意,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心。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的实现也是如此。我国实现民主的美好取向与民主真正在国家顺利实现的这个艰苦过程必定是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目前亟须加快民主化进程,不能以民主的阶级性、民主的条件不成熟、民主会威胁社会稳定等原因延缓民主化进程,民主存在的问题只能在民主化的过程中才能解决[3],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真正相信我国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民主道路,并且为了这条道路的实现而拼搏。

3.学校民主教育针对性有效性不强,民主教育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对大学生民主观培养不够。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民主教育不够及时、全面,理论教育不够系统深入。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关于民主问题的种种错误理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受到系统的理论灌输与民主教育。传统的重管理轻教育的观念使得高校没有能够将理论灌输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高校政治类学院学生基本上能有正确且清晰的民主观,但是其他类学院学生因为专业所限,在民主观教育方面还比较欠缺,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得到非常到位的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之一[4]。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也应该通过高校外在的理论灌输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大学生内心,使大学生对于民主的认识不单单停留在一个概念上。其二,部分高校校园民主现状不够乐观。大学校园有时候会出现领导专制、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部分大学民主水平不高,民主程度缺乏,这种观感最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社会民主现状

的评价,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评价不高。

4.极端个人主义造成大学生对自由的单向度追求。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不愿受任何约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这是民主的体现,殊不知个人主义应该与民主意识相互区分开来。民主具有群体性、公众性,是在群体意志指导下的民主,而不是对纯个人意志的无限宽容。这种“民主就是不受约束、自由散漫”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对所谓绝对自由的单向度追求。

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当代大学生的民主观念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使其能够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界限,主动地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与照搬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区别开来,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肃性和复杂性,在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筑牢思想防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界限的机制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民主观是非界限的划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的阐释上,更要结合社会现实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而展开。而人的发展呈现出自发状态与自觉状态两种状态。所谓自觉发展,是指人能面向社会、把握全局、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并自主寻求发展的状态。因此,如何采取切合可行的措施,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学生获得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界限的自主意识、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1.加强理论研究,正确引导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着力营造民主环境与氛围。高校已经成为中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其理论研究引领着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在加强民主理论研究、正确引领社会的主流思潮、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和氛围方面,高校责无旁贷。

高校首先要设置相关科研机构,深入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观、世界各种民主思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特别是大学生民主观的理论与实践现状的研究,探寻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新渠道。其次,把民主观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之中。过去对民主观的教育仅限于法律基础课提及的少许知识,而且往往作为一个小的部分与法制内容放在一起讲授,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科学的民主观。高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平台、以心灵沟通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民主观教育,使其接受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论教育,以及现代民主政治所要求公民应具有的民主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澄清基本理论问题,加强“中国式民主”的宣传力度与实践效能。

2.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教育为着眼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普通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改进教育模式与方法,创新思想教育方式,使当代青年学生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去理解民主、认识民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以及其与西方民主的区别。

大学生忽视民主的内容特征而过于注重形式特征,没有从深层次上来看待民主,这与其不了解我国民主的特点、优点及运行形式有关,因此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与教授上多花心思与功夫。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理论教育和深度解析,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进行到位的解答,也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或现身说法,或班级民主讨论,亲身体验民主氛围,在辩论中澄清认识,在集体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对加深对民主的认识与理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科学的民主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民主舆论引导当代大学生,以高尚的民主精神塑造当代大学生。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通过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民主政治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首先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理论著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

大学生的民主政治观教育具有全员性。除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体外,高校其他人员,包括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全体学生,都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广大政工干部和老师们应该用深厚的感情、满腔的热忱来关心学生们的成长,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承担起来,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配合、协调起来。除了积极育人的态度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探索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逐步提高政治认识水平,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政治敏锐性,学会辩证、科学地看待民主问题,深度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可以举办主题鲜明的专家讲座、座谈会与辩论赛。也可以召集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比如陕西师范大学周日晚点名制度,可以利用每周周末的晚点名的时机,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家热点问题展开宣讲,借此之机对大学生进行民主问题的讲解与民主观教育,与学生进行

讨论互动。也可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班干部会议与党员干部会议,不断加强引导,号召学生干部群体发挥带头作用。可以加强理论社团的建设,例如陕西师范大学马列理论读书社、西南农业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这些理论社团是大学生党员有效的学习平台与载体,也带动了其他团员同学广泛阅读马列经典著作,增强了对党的理论的认识,提高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也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理论素质。此外,还可举办一些拉近学生与名师的距离的活动,使学生在资深教师的教诲中明确思想认识,感受民主氛围。例如,陕西师范大学定期举行“教授接待日”活动,常年对学生开放校长、书记信箱,中国地质大学实行的“名人大讲堂”活动,河南农业大学实行的“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等活动。

4.构建学校广泛宣传民主的媒介和平台,形成良好的校园民主文化氛围

大学生民主观的形成,需要一个民主的校园舆论环境和氛围。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思想或民主理念灌输的最主要阵地。作为高校,应该合理运用大众传播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民主观教育。首先要加强对校园报纸、广播、宣传板等传统大众传媒的引导。例如学校各系统、部门,尤其是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要全方位地对校园媒体加强引领,倡导主流思想。例如,我校办的《学工导报》、《陕师大报》、《师大青年报》等报纸,除此之外,每个学院也应举办自己的学生刊物或者报纸,如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的《e域》,历史文化学院的《唐潮》,理工科基础部的《理响》,政治经济学院的《思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峥嵘》等等。在这些报纸或杂志中,可以专门开辟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专题,发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民主观形成的正面效应作用。

二是要用先进手段主动占领网络媒体阵地,加强对校园网络、校园论坛(BBS)等的引导,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心理咨询、学习生活服务等网站。高校中实施的比较好的有重庆邮电学院的“红岩党校”,南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育的“五进”,包括优秀理论进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案和心得体会进网络、优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片进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与发布及时进网络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进网络,华中科技大学的“名师网上谈心”等。在很多高校,网站论坛已经成为校园内一种新的民主政治论坛。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站论坛交流意见,对民主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广泛监督,推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在民主氛围中体验真正的民主观,巩固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的信心。高校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大量种类繁多的民主观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视野,影响着大学生正确民主观的形成,因此,一定要把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平台,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观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对大学

生民主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三,要以学校宣传栏、学生公寓、课堂、社团等为载体,构建学校广泛宣传民主的媒介和平台,形成良好的校园民主文化氛围,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覆盖整个校园,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自觉、主动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3.

[2]卫荣凡,大学生民主教育观的重要课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王长江,关于民主的几点再认识[J].理论动态,2007,(9).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53).

作者简介:郭康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现为计算机科学学院辅导员。联系电话:85310162,150********.电子邮箱:guokangling@https://www.360docs.net/doc/2b1335763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