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地域艺术特征探究

195

谈论黄河流域文化艺术的地区特征是一种历史的回顾。让人民最深切的感触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情感倾向,最稳定的记忆离不开养育我们成长的黄河。主导着中华民族审美取向的常常是一种集体潜意识或文化本能,把人们与群体、与历史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连接起来,使人们既是自我,更是“大我”。这种大我意识,愈是远离知识阶层,便愈显浓烈。历史的事实也是这样,上层在信息交流上的优势,使其眼界更开阔,包容量更大。因此,就艺术的地域性表达,往往在下层显得更为突出。

一、天生的刚烈性格

有一对偶然的数字巧合很能说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不同特点:黄河下游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溃堤泛滥就有1 500多次;而长江流域仅湖北一个省,就分布着1 500多个湖泊。两个1 500,一为水害,一为水益,一个是冲刷的恶果,一个是浸润的善行。偌大一片华北平原,不仅是黄河冲积的结果,也是华夏大地上最适宜冲杀扫荡的广阔战场[1]。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都发生在这块已被黄河水害折磨得伤痕累累的土地上。还有一个自然的帮凶,就是来自西伯利亚的燥烈朔风。不仅吹干了空气,吹裂了大地,也吹糙了人的肌肤。通过原始文化的比较研究显示,同是原始宗教活动,黄河先民注重的是宜于强化集体力量的仪式和秩序,从而成熟了以礼治国的西周文明和早熟的先秦理性精神[2];长江一带却突出着纵情放荡的歌舞,保留了更多神话和想象的成分,其中最丰硕的成果便是以庄周和屈原为代表的浪漫情怀。将孔子整理的《诗经》与庄子的散文、屈原的《离骚》比较一下,不难发现二者的明显区别。

就黄河流域人们的天赋性格而言,这种抗争意识不限于儒家,孟子之前就有墨子“生不歌,死不服”的禁欲苦行,后有荀子“制天命而用”的果敢和自信,可见,这种刚烈的地域性格是超观念的,或者说是自然而然的[3]。近年发现列

阵严整、场面浩大的秦陵兵马俑,到翻山越岭、绵延万里、令全世界都为之惊叹的长城;从内气充沛、形静神威的西汉石雕,到方正高古、震慑书史的东汉碑刻;从持续开凿近千载、举世闻名的四大佛窟,到规模足与秦俑抗衡、散布在齐鲁荒山野岭的摩崖刻经;从熔铸着黄河忠烈人格的颜筋柳骨,到凝聚了北方山岳神髓的华原气魄;从来自于阵前马上、气势逼人的鼓吹乐,到盛行于秦晋和中原大地高亢激越的梆子腔。还有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和安塞腰鼓,近期重新整理繁荣起来的威风锣鼓,以及遍布北方各地的民间秧歌等等。所有这一切,虽历经几千年,横贯数万里,色彩悬殊,风神各异,但在刚烈这一总的基调上,却又非常一致。把其中的任何一例与江南的温柔浪漫比较,虽不免粗糙生硬,然咄咄逼人的阳刚之气却显而易见。

二、优越的混血气质 

今天被公推为华夏始祖的黄帝,被远古时代生活在北方的戎人和狄人奉为先祖。当时生活在渭水——黄河中游一线的是古羌人,炎帝是其首领。再往东是古夷人,分布在黄河下游与淮河之间。也就是说,黄河流域人们在史前的远祖,就是不同种群混杂的结果,至少包括戎、狄、羌、夷四大分支,而且每个分支又是一个庞大的部落组合。由黄帝统帅的许多部落各自拥有动物图腾。发祥于华北平原最北端的黄帝部族最终成为全中国共同尊奉的祖先,人种混杂的黄河人长期主导着华夏的历史,乃至生存环境并不优越,种系远不如中原各国正统的秦国迅速地由弱变强,最终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确切无疑地昭示出这样一条真理:比之长江以南,黄河流域的人明显地占有一种体质和心态上的杂交优势[4]。

历史事实证明,反复困扰黄河人的频繁战争,更多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那是些完全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四处游荡、生计较为艰难、境遇极不稳定的部落。一旦气候反常,生计受到威胁,惟一出路,就是凭借骑马代步的速度

收稿日期:2017-12-1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郎溪傩舞‘跳五猖’仪式研究”(SK2017ZD41) 作者简介:许平山(1970—),男,安徽庐江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服饰文化与民俗民艺研究。

黄河流域社会文化的地域艺术特征探究

许平山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徽文化传承研习所,安徽 合肥 230011)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蕴育了中华文明,也造就了该流域社会文化的艺术特征。以人文地理、环境气候与历考依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艺术特征;刚烈;混血;教化

中图分类号:J5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8)01-0195-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