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牙关紧闭

破伤风-牙关紧闭
破伤风-牙关紧闭

多见于以下病症等:

1.新生儿破伤风.

2.重度感染病症.(智齿,炎症)

3.中毒患者.

4.神经精神病患者. (癔症、癫痫型,精神类)

由于以上病理因素,致大脑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意识不清,局部肌肉强直所致.

区分:

牙关紧闭症,疾病,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其特征为随意肌间歇性强直性痉挛和咬肌痉挛,由此而被称为"牙关紧闭症"。治疗包括保持气道通畅,早期应用人体免疫血清球蛋白,中和尚未结合的毒素,预防继续产生毒素,给予镇静剂,控制肌肉痉挛和张力过高,调节体液平衡,预防夹杂感染,注意继续护理。

肌肉痉挛的处理抗生素展开编辑本段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全世界每年死于破伤风的人多达50000人.在美国,破伤风特别好发于老年病人,烧伤和外科创伤病人以及有注射吸毒史的病人.感染也可发生于产后的子宫内(母亲破伤风)和新生儿的脐部(新生儿破伤风).患破伤风疾病后不产生免疫性,但破伤风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预防新生儿破伤风意义十分重大.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破伤风痉挛素)引起.破伤风杆菌是一种纤细,能活动的,革兰氏阳性的,能形成芽胞的厌氧杆菌.芽胞可存活数年并能在土壤和动物粪便中找到.若受伤组织氧含量低,轻微或甚不明显的外伤后也可发生破伤风. 毒素可沿周围运动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经血流到达神经组织.破伤风痉挛素能与神经触突的神经节苷脂膜结合,阻止神经末端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因而引起全身性强直性痉挛,并常伴有间歇性的强直性抽搐.毒素一旦被结合就不能被中和.

编辑本段症状和体征

潜伏期2~50日(平均5~10日).最常见的症状是牙关僵硬,其他症状有吞咽困难,躁动,兴奋,颈项,上肢或下肢僵硬,头痛,发热,咽喉痛,寒战和强直性痉挛,以后病人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肌的痉挛可产生特征性的表情,笑容固定和眉毛高耸(痉笑).可发生腹部,颈项部和背部肌肉强直或痉挛,甚至角弓反张.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或便秘.吞咽困难可影响营养.风吹,噪音或床的摇动等轻微刺激可引起特征性的疼痛,全身性的强直性痉挛和大汗.病人的神智通常是清醒的,但反复痉挛后可出现昏迷.全身性痉挛时,病人潜伏期2~50日(平均5~10日).最常见的症状是牙关僵硬,其他症状有吞咽困难,躁动,兴奋,颈项,上肢或下肢僵硬,头痛,发热,咽喉痛,寒战和强直性痉挛,以后病人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面肌的痉挛可产生特征性的表情,笑容固定和眉毛高耸(痉笑).可发生腹部,颈项部和背部肌肉强直或痉挛,甚至角弓反张.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或便秘.吞咽困难可影响

营养.风吹,噪音或床的摇动等轻微刺激可引起特征性的疼痛,全身性的强直性痉挛和大汗.病人的神智通常是清醒的,但反复痉挛后可出现昏迷.全身性痉挛时,病人不能说话或哭出声音,此乃胸壁僵硬和声门痉挛之故.这也可影响呼吸,引起发绀或致死性窒息.病人的直接死因不明显. 若无肺炎等并发感染,病人的体温一般仅中等升高,呼吸和脉率加快,反射常亢进,通常有中等度白细胞增多. 可发生局限性破伤风,仅邻近伤口

的那群肌肉痉挛而无牙关紧闭.这种肌痉挛可持续数周.头部破伤风在儿童常见,它与慢性中耳炎有关,在非洲和印度的发病率最高.所有颅神经均可被累及,特别是第7对颅神经更易受累.头部破伤风也可演变为全身性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后可发生双侧性知觉性耳聋.

编辑本段诊断

有外伤史并出现肌肉僵硬或痉挛者应考虑到本病.破伤风可能与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脑炎混淆,但神志清醒,脑脊液正常和肌肉痉挛并存者可提示为破伤风.牙关紧闭必须与扁桃体周围或咽后部脓肿及其他局部原因相鉴别.吩噻嗪类药物可引起生理性强直. 有时伤口材料可培养出破伤风杆菌,但培养阴性不能否定诊断.

编辑本段预后

破伤风在全世界的病死率为50%,其中以年轻人,老年人和吸毒者的死亡率最高.若潜伏期短,症状进展快或治疗延误,则预后差.若无明显感染病灶可查见,则一般病程较轻.

编辑本段预防

受伤时的抗破伤风初次免疫接种,用液体或吸附类毒素优于抗毒素.常规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免疫接种和免疫增强剂的推荐在第256节儿童免疫接种中讨论.孕妇的免疫接种可使胎儿产生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应在怀孕5~6个月接种并在8个月时再给1次增强剂;若母亲在怀孕6个月前接受类毒素,则胎儿可获得被动免疫. 若病人在5年内曾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在受外伤的当时无需再给类毒素(表157-3).若最后一次免疫接种离本次受伤已超过5年,则应再给0.5ml破伤风类毒素增强剂.对从未接受过初次免疫的人,应给250~500u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较严重创伤者需给较大剂量).同时在注射部的另一侧肌肉或皮下注射首剂0.5ml吸附破伤风类毒素,以后每隔1日分别给第2和第3剂0.5ml类毒素.若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才可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5000u肌内注射(注意:破伤风抗毒素是用马或牛血清制备的)

编辑本段一般治疗原则

病人卧室必须安静,中度或重度病人应作气管插管,若估计插管时间超过7日,则应作气管切开.可能需机械换气,当为控制肌肉痉挛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而影响呼吸时,必须作机械换气.静脉高营养输液可避免鼻饲引起的吸入性危险.因常有便秘,应使大便保持

松软,直肠插管可减轻腹胀.若有尿潴留需作膀胱插管.胸部理疗,勤于翻身和鼓励咳嗽可防止肺炎.常需用麻醉药止痛.迁延型破伤风可出现十分不安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状态,包括发作性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心肌兴奋过高.应当随时监护,必要时可给α-或β-阻滞剂(如心得安,拉贝洛尔)或苄甲胍.恢复后,病人应接受全程类毒素免疫接种. 编辑本段抗毒素

抗血清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有多少破伤风痉挛素与突触膜结合,成人一般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u1次肌内注射,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可选择1500~10000u之间的剂量幅度.因病人血清中抗毒素的浓度难以维持,并且有引起血清病的危险性,故最好不用动物源血清抗毒素.但若非用马血清不可,则通常剂量为50000u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注意:参见第148节药物过敏).必要时,可将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直接注射于伤口,但其重要性远不如保持清洁的伤口更为重要.

编辑本段伤口处理

因为脏污和坏死的组织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故迅速彻底的清创---特别是深部穿透伤---十分必要.虽然青霉素和四环素对破伤风杆菌有效,但并不能替代彻底的清创和免疫接种.

编辑本段肌肉痉挛的处理

苯二氮类药物,氯丙嗪和短作用巴比妥都有助于减轻破伤风的过敏性神经兴奋,并对肌肉痉挛也有帮助.地西泮可用以帮助控制癫痫发作,对抗肌肉强直并可镇静.剂量范围大,需仔细核对和严密观察,最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每3小时1次,每次10~20mg;不很严重的病例每2~4小时口服5~10mg即可控制.>30日的婴儿,1~2mg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每3~4小时重复1剂.>5岁的儿童,5~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2~4小时重复1剂.地西泮可能对反射性痉挛无效.为维持有效的呼吸可能需要用箭毒型神经肌肉阻滞剂,如潘库溴胺或维可溴胺(d-筒箭毒碱与潘库溴胺明显不同,它可使组织胺释放而引起有害的低血压).维生素B6 能减少痉挛,甚至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虽然很有限但却是令人鼓舞的.

编辑本段抗生素

虽然抗生素治疗的作用不及清创重要,但仍要使用.可用青霉素G每6小时静脉滴注200万u或四环素每6小时静脉滴注500mg,共10日.儿童可用青霉素G10万u/(kg.d)分4~6剂给,或7岁以上儿童用四环素30~40mg/(kg.d)分4剂给(7岁以下儿童不宜给四环素).甲硝唑30mg/(kg.d)分4剂给也是有效的.凡有大量组织缺血的病人都应该保证给大剂量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都不能防止继发感染(如肺炎).若发生继发感染则应取培养标本作药敏试验,若有必要则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破伤风梭菌

实验四厌氧菌 一、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鉴别要点。 2. 熟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分离培养过程、鉴别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 3. 解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外毒素毒性动物实验。 (二)器材和试剂 1.菌种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菌种及其形态示教片。 2.培养基疱肉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牛乳培养基、五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发酵管、牛心脑浸液肉汤与琼脂、脂酶培养基。卵黄琼脂、溴甲酚紫牛乳培养基。 3. 试剂革兰染色液(一套)、芽胞染色液(石炭酸复红、95%酒精、碱性美蓝)、焦性没食子酸、100g/L氢氧化钾、溴甲酚紫;产气荚膜梭菌抗血清、肉毒梭菌多价抗血清、索氏梭菌抗血清;20g/L尿素L-色氨酸、硝酸盐还原试剂、欧氏试剂、美蓝指示剂。 4. 其他小白鼠、家兔、无菌注射器、无菌吸管、滴管、中、小试管、消毒纱布块;固体石蜡或凡士林、酒精灯、三角架、碘酒、酒精、生理盐水、蒸馏水;剪刀、镊子、玻片、药勺、钯粒;厌氧袋、厌氧罐、离心机、水浴锅等。 (三)步骤和方法 1.破伤风棱菌 (1)形态观察观察破伤风梭菌示教片,其繁殖体型为革兰阳性细长杆菌,散在排列,芽胞型的芽胞呈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大于菌体,使芽胞和菌体呈鼓槌状;该菌鞭毛为周身鞭毛。 (2)培养物观察破伤风梭菌在疱肉培养基中生长缓慢,厌氧培养2~7天后其生长现象为培养液变混浊,产酸,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生成的甲基硫醇、H2S等使培养物变臭。 破伤风梭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扁平的菌落。菌落中心结实,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周围有α溶血环,培养时间延长可变为β溶血环。 (3)生化反应将五糖发酵管与牛乳培养基置水浴锅中加热。热煮沸10min,迅速冷却。以无菌吸管吸取破伤风梭菌纯培养物,分别滴加。于牛乳培养基与五糖发酵管中,接种毕,在液面上加一薄层熔化的石蜡。经37℃孵育24~48h,观察结果。结果破伤风梭菌五糖(葡乳麦甘蔗)均不分解,牛乳培养基无变化。‖ (4)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法 ①原理芽胞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芽胞染色法就是根据芽胞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后又难以脱色的特点设计的。所以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采用 着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促进标本着色,然后使菌体脱色,而芽胞上的染料仍保留,经复染后,菌体和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 ②方法:a.用破伤风梭菌培养物涂片,干燥,火焰固定;b.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用微火加热至染料冒蒸汽(切勿煮沸)维持3~5min,加热过程要随时添加染液,勿让标本干涸,待玻片冷却后,水洗;c.用95%酒精脱色30s~1min,水洗:④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30s~lmin,水洗。⑤干燥后,镜检。 ③结果:芽胞染呈红色,菌体染呈蓝色。 2. 产气荚膜梭菌

破伤风分类、症状及急救治疗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性改变。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衰竭。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在低氧条件下(破伤风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就能在 "A33","新生儿破伤风" "A33.X01","新生儿破伤风" "A34","产科破伤风" "A34.X51","产后(产褥期)(分娩)破伤风" "A34.X52","破伤风伴有流产或异位妊娠" "A35","其他破伤风" "A35.X01","破伤风在其他方面未特指"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病菌是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 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 %~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提示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盲管外伤、深部刺伤等)。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 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致病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菌体及其外毒素,在局部并不引起明显的病理改变,伤口甚至无明显急性炎症或可能愈合。但痉挛毒素吸收至脊髓、脑干等处,与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相结合,抑制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运动神经元因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破伤风毒素还可阻断脊髓对交感神经的抑制,致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 潜伏期

破伤风讲义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系由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产生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但在偏远山区,农村及由私人接生者仍可发生。 什么是“四六风”?四六风或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体内伤口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基本信息 别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 常见病因: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 常见症状:哭闹,口张不大,吸吮困难 一、新生儿破伤风病因 1.病原菌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梭形厌氧菌。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尘埃、人畜粪便中都存在。抵抗力极强,在无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60分钟,干热150℃1小时,5%石炭酸10~15小时。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如环氧乙胺才能将其杀灭。 2.感染方式 接生断脐时,接生人员的手或所用的剪刀、纱布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多数发生在出生后4~7天。 二、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 潜伏期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吸吮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压舌板反被咬得越紧,称为压舌板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任何轻微刺激(声,光,轻触,饮水,轻刺等)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经及时处理能度过痉挛期者(一般需3周左右),其发作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摘要】通过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探讨破伤风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 【】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为15%~40%。随着国内外对重型破伤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观念的不断加强,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史摘要 患者杨玉琴,女 41岁,,因“左脚底铁钉刺伤8天,张口困难1天”入院。8天前因家中建房不慎踩到废弃铁钉,当时直接穿透鞋底,铁钉拔出后出血较多,未注意刺入铁钉深度,立即于当地卫生室进行碘伏消毒,并于口服消炎药及输液治疗,未予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治疗不祥)。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肩背部紧绷绷感,不能进食、说话,病程中出现2次黑朦,持续数秒恢复,过程中意识清楚。无呼吸困难、憋喘,无抽搐、晕厥、角弓反张,无寒战、高热,无胸闷、心悸,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我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就诊于仁怀市人民医院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

科,并予双氧水清创包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注等急救处理,以“左足铁钉刺伤并感染”收入综合ICU2病区。入院查体:℃;P125次/分;R40次/分;BP115/70mmHg,spo2 98%。入院后治疗以流质饮食,一级护理,下病危,心电监护,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抽搐情况;积极抗破伤风、抗感染:青霉素320wu ivgtt q8h;镇静、解痉:安定针 10mg im,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完善相关检验等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15d后,病情明显好转,目前继续治疗中。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不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 破伤风 依据:1)患者8天前有明确左脚低铁钉刺伤史,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牙关紧闭、肩背部紧绷感。于当地诊所未予双氧 水清洗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等处理。 2)查体:急性面容,口唇无发绀,张口受限一横指,左足敷料干燥在位,左足底局部青紫,轻度肿胀,穿刺部位见约1cm切口,武渗血,渗液及流脓,作足趾感觉、血运可,无角弓反张 鉴别诊断: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治疗破伤风的药物 破伤风的药物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破伤风的废率约为10% 消除毒素来源(处理伤口):有伤口者均需在控制痉挛下进行彻底的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后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冲洗和经常湿敷如原发伤口在发病时已愈合则一般不需进行清创 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因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均无中和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的作用故应尽早使用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一般用2万~5万IU抗毒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由静脉缓慢滴入: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血清反应对清创不够彻底的病人及严重病人以后每日再用1万~2万IU抗毒素作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共3~5日新生儿破伤风可用2万IU抗毒素由静脉滴注此外也可作脐周注射还有将抗毒素5000~1000IU作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治疗方法认为可使抗毒素直接进入脑组织内效果较好并可不再全身应用抗毒素如同时加用强的松龙 12.5mg可减少这种注射所引起的炎症和水肿反应 如有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已获得自动免疫的人的血清

则完全可以代替破伤风抗毒素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注射一次剂量为3000~6000U 控制和解除痉挛:病人应住单人病室环境应尽量安静防止光声刺激注意防止发生附床或褥疮控制和解除痉挛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能做好在极大程度上可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死亡 1.病情较轻者使用镇静剂和安眠药物以减少病人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但忌用大剂量以免造成病人深度昏迷用安定(5mg 口服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控制和解除痉挛效果较好也可用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15ml口服或20~40ml直肠灌注每日3次)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5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从静脉缓慢滴入每日4次 3.抽搐严重甚至不能作治疗和护理者可用硫喷妥钠0.5g作肌肉注射(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用于已作气管切开的病人比较安全)副醛2~4ml肌肉注射(副醛有刺激呼吸道的副作用有肺部感染者不宜使用)或肌松弛剂如氯化琥珀胆硷氯化筒箭毒硷三磺秀铵酚氨酰胆碱等(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如并发高热昏迷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30mg口服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防治并发症: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强烈的肌痉挛出汗及不能进食等所引志的水与电解质代谢失调如缺水酸中毒等对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马匹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以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外界刺激反应性增高为特征。 诊断要点 马属动物对本病较易感。感染本病常见于各种创伤,尤其是创口小,创道长的伤口最易感染,马常见于鞍伤和蹄外伤,或断脐消毒不好也易感染。临诊上有些病例常查不到伤口或创口已经愈合。本病以散发流行为主。马患病初期表现咀嚼和吞咽缓慢,运动稍见强拘。随后就发生全身强直。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先从头部开始,而后扩展全身。病马开口困难,牙关紧闭,两耳竖立,眼半闭,瞬膜外露,瞳孔散大,鼻孔开张。颈部、背部肌肉强直,尾根抬起。腹部卷缩。四肢强直如木马,关节屈曲困难,运步显著障碍。外界轻微刺激即可引起病马强直性痉挛,病畜窒息而死。根据发病原因和特征性的临诊症状不难确诊。

防治方法 预防本病关键是加强管理、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另外就是做好预防注射。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连续两年注射免疫期可达4年。此外当马匹发生外伤或进行手术时如有感染危险,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血清。 对病畜的治疗首先要加强护理,这是治疗破伤风重要的环节。病畜应放在安静、较暗的厩舍内,避免外界任何不良的刺激。根据病畜具体情况做好饲养工作。想方设法让其吃到喝到以增强肌体抵抗力。治疗中防止外伤、防止意外。 在发病初期中和毒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与此同时处理感染创是清除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的重要措施,充分清除创内的脓汁异物,有的则需要扩创,用3%过氧化氢或2%高锰酸钾冲洗,而后按常规外科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为了镇静解痉多采用氯丙嗪肌肉注射多次,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根据病情及不同阶段采取对症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也有较好的成功经验,可根据本地区情况选用。

破伤风杆菌(TETANUS) 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破伤风杆菌(TETANUS)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使用说明(96T/48T) [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化破伤风纯化抗原预包被板ELISA 原理,检测人血清/血浆中存在的破伤风IgM 抗体,并配以酶标记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作为标记物。加入底物TMB显色后终止反应,在450nm波长测各孔O.D值,O.D值的大小与待检抗体含量成正比。生物素系统(biotin-avidin system)的稳固级联放大作用,使试剂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极大地提高是本试剂含有的独特优点。 [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破伤风(TETANUS)IgM抗体,用于百白破菌苗接种后的效果监测和新伤口感染的早期诊断。 适应范围: 疫苗接种后效能监测。 早期诊断。 [试剂盒组成] 1、生物素化抗原预包被板1块(8X12/4X12) 2、阴性对照1瓶(直接使用) 3、阳性对照1瓶(直接使用) 4、标本稀释液 1瓶(20/10 ml,直接使用) 5、酶结合物1瓶(12/5ml,直接使用)

6、30X浓缩洗液 1瓶(20/10ml,加蒸馏水1:30稀释使用) 7、显示剂A、B液各1瓶 8、终止液(2M H2SO4)1瓶 9、说明书1份 [操作步骤] 1、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后取出反应板拆封。 2、标本稀释:用标本稀释液以1:101(5ul—500ul)稀释标本。于反应板中加已稀释待检标本及阴阳性对照(100ul) 各一孔,设空白对照一孔(加100ul标本稀释液)轻拍混匀。37℃温育30分钟。甩去孔内液体,用洗涤液洗板3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3、加酶结合物:每孔2滴,混匀后置37℃温育30分钟。同上法洗涤3次并拍干。 4、显色:每孔加显色剂A、B各一滴,轻拍混匀(或震荡器混匀)后置37℃10分钟。 [结果判断] 1、目测: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各孔显色情况,蓝色者为阳性,无色者为阴性。 2、酶标仪测定:每孔加终止液一滴,混匀后在450nm下测定各孔O.D值。 ①S/N=标本O.D值/ 阴性对照O.D值。 ②S/N≥2.1为阳性; ③ 1.5≤S/N<2.1为可疑标本; S/N<1.5为阴性。 ④阴性对照(NC)小于0.10时以0.10计, 大于0.1小于0.21时以实际O.D值计算;若大于0.21时,实验 可能出现了较大误差,需重复实验。 ⑤阳性对照(PC)值通常≥0.4,实验成立,否则需重做。 [注意事项] 1、微孔板须密封防潮,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置室温平衡至潮气尽干后方可开启使用,余者 封存置2-8℃。 2、滴加试剂前应将液体翻转数次混匀,滴加时保持瓶身垂直。 3、洗涤时每孔均须加满,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 4、试剂置2-8℃存放,不能冻结,有效期10个月。 5、避免用溶血、混浊或脂血标本。 6、最好用新鲜标本,如需保存,可于2-8℃冷藏48小时或-20℃冻存4周(样本应避光)。

浅谈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破伤风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浅谈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关键词】破伤风诊断治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1临床表现 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6~10日,亦有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或仅在摘除存留体内多年的异物如子弹头或弹片后,才发生破伤风。 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最初是咬肌,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有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群呈阵发性痉挛,使病人具有独特的“苦笑”表

情。颈项肌痉挛时,出现颈项强直,头略向后仰,不能做点头动作。背腹肌同时收缩,但背肌力量较强,以致腰部前凸,头及足后屈,形成背弓,称为“角弓反张”状。四肢肌收缩时,因屈肌比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在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如光线、声响、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均能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面色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在发作的间歇期间,疼痛稍减,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强烈的肌痉挛,有时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又可引起尿潴留。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以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患病期向,病人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无高热。高热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肺炎的发生。病程一般为3~4周。自第2周后,随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 2并发症 除可发生上述的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①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和黏痰堵塞气管所致。②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③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代谢性酸中毒。④循环衰竭:由于缺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速,时间过长后可形成心力衰竭,甚至发生休克或心搏骤停。这些并发症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破伤风诊断与治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繁殖并分泌毒素引起急性中毒的人畜 共患疾病。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是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和动物粪便中可发现其大量存在。常见传播方式是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 破伤风是经主动免疫后可完全预防疾病。近期来自土耳其大学的Ergonul 教授等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报道了一例已接受正规破伤风疫苗接种且血清中存在保护性抗体,仍感染破伤风的病例,下面让我们跟从Ergonul 教授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重新认识破伤风,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全面理论依据。 病史资料 现病史:女性患者,22 岁,2012 年10 月中旬因高热、广泛肌肉痉挛性疼痛伴左侧膝关节僵硬就诊于伊斯坦布尔市急诊科。患者自诉 2 周前出现左侧膝关节屈伸受限。1 周前新婚夜出现胸部肌肉中度痉挛,自觉疲劳所致,未及时就诊。 1 天前,患者于蜜月途中出现重度胸部痉挛,持续约1 小时,就诊于伊斯坦布尔急诊科。4 月前患者出现耳痛伴慢性头痛。 既往史:童年时期已在美国接受正规免疫接种。 检查结果 体温37.8 ℃,脉搏88 次/分,呼吸频率20 次/分,血压130/80 mmHg 。患者意识清,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查体牙关紧闭、吞咽困难、颈强直伴板状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C 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及血钙均正常。头颅MRI、脑电图、腹部 B 超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诊疗经过 经神经内科、整形外科及感染科医生会诊,初步诊断破伤风后收治入院。治疗 2 周后,患者记起2 月前曾被鹦鹉咬伤,结合其临床表现,经多科会诊后进一步诊断为破伤风。因患者广泛性肌肉痉挛疼痛,转移至特护病房。 入院第一天,破伤风类毒素抗体 1.3 IU/mL,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阴性。肌注破伤风抗毒素(TAT)及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各3000 IU,并注射破伤风疫苗。静脉予以泮托拉唑40 mg,一日两次;口服甲硝唑500 mg,一日三次,共7 天。 入院第二天,实验室检查示CRP 7.9 mg/L、肌酸激酶(CK)535 U/L、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601 pg/mL 、降钙素原23.83 μg/L,白细胞计数15.27× 109/L、脉搏85 次/分、血压90/60 mm Hg。次日复查,除降钙素原稍降低,上述其它指标均升高。

综述——破伤风

综述: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是一种历史较悠久的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故破伤风一般都发生在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都可能引发破伤风。 特征: 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长4~8um,宽0.3~0.5um,周身鞭毛,芽孢呈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菌体宽大,似鼓槌状,是本菌形态上的特征。繁殖体为革兰氏阳性,带上芽孢的菌体易转为革兰氏阴性。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7.5,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落,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徙扩散。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有明显溶血环,在疱肉培养基中培养,肉汤浑浊,肉渣部分被消化,微变黑,产生气体,生成甲基硫醇(有腐败臭味)及硫化氢。一般不发酵糖类,能液化明胶,产生硫化氢,形成吲哚,不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对蛋白质有微弱消化作用。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芽孢抵抗力强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能耐煮沸40~50分钟。对青霉素敏感,硫胺类有抑菌作用。 分布 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是一种革兰氏染

色性厌氧性芽孢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于自然界中可由伤口侵入人体,发芽繁殖而致病,但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在一般伤口中不能生长,伤口的厌氧环境是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窄而深的伤口(如剌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或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或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厌氧环境,局部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 致病物质及致病机理: 破伤风梭菌感染易感伤口后,芽孢发芽成繁殖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及破伤风溶血素。前者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出现角弓反张(破伤风特有的症状),是引起症状的主要毒素。后者则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破伤风毒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由十余种氨基酸组成不耐热,可被肠道蛋白酶破坏,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单一和一条多肽链,破伤风毒素的毒性非常强烈,仅次于肉毒毒素。破伤风梭菌没有侵袭力,只在污染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一般不入血流。当局部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后,引起全身横纹肌痉挛。毒素在局部产生后,通过运动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至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上达脑干,也可经淋巴吸收,通过血流到达中枢神经。毒素能与神经组织中的神经工苷脂结合,封闭了脊髓抑制性突触末端,阻止释放抑制冲动的传递介质甘氨酸和Y氨基丁酸,从而破坏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

中医治疗破伤风

中医治疗破伤风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创伤后,或有感染病灶,失于调治,正气受损,风邪乘隙侵入,由表人里,引动肝风所致. 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毒在襄 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 [治法]祛风疏表,解毒定痉。 [方药]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防风12克,胆南量12克,白附子7克,羌活7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全蝎3克,僵蚕12克,蝉蜕7克,川芎12克。新生儿破伤风可用蜈蚣0.7克,全蝎尾0.3克共研细末,每次0.7克,水调成极稀糊喂服,每日2次. 2.风毒入里 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结,小便不通。舌质虹绛,苔黄糙,脉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解毒镇痉。 [方药]木萸散加减:木瓜12克,吴萸7克,全蝎5克,蜈蚣2条(焙黄,研末吞服),天麻12克,僵蚕12克,胆南星12克,朱砂o.45克(分2次冲服),郁金12克,白芍25克,生甘草6克.痰涎壅盛者,加鲜竹沥12克,天竺黄12克,高热口渴者,加生石膏35克(打碎先煎),知母12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玄明粉12克,枳实12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草12克,地龙12克,产后或创伤失血过多者,加太子参25克,当归12克。 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鲜虹骨蓖麻根200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口服,每日1剂,儿童酌减。 (2)蝉衣35克,炒焦研末:黄酒冲服。 名家妙方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大河蟹1个,黄酒适量。大河蟹去壳,岛烂,用黄酒冲服,出微汗效佳。忌吃柿子。 2.槐树汁2酒杯,蜂蜜45克,黄酒(白酒亦可)60克。先将黄酒温热后,加入上药调匀即可,1次服下,蒙被发汗。以前额剑突下有小汗珠即可,不可大汗淋漓。 3.雄黄、香白芷各等分,锉细用黄酒煎服。 4.九香虫2个,炒成末用黄酒冲服。 5.蝉蜕15克。蝉蜕去头、足、翅膀、炒黄研细备用。服时以黄酒60克冲服,每日1次,小儿酌减,6~7日后症状即可消失。每日服蝉蜕发汗后,静脉输林格氏液1000毫升,以促使毒素排出,并防止脱水。 6.槐角30克,炒后研成末,加水、黄酒各半冲服。 7.老葱白(必须、去叶不去皮)500克,黑扁豆45克,棉籽90克,高梁原酒75克。将棉籽炒焦至紫色,碾碎,过筛去壳;葱白加水5碗,煎成汤;酒温热;黑扁豆放铁勺内炒,先冒白烟、后冒青烟至90%炒焦时离火;把温酒倒入铁勺,过滤,留紫色酒液。用法:把棉籽粉与紫色酒夜混合,加葱汤搅如稀饭样,灌服,服后盖被发汗。连服2天。忌食腥冷食物。 刺疗法 牙关紧闭者,取颊车,下关,配内庭、合谷,四肢抽搐者,取合谷、曲池、内关透外关,或后溪、太冲、申脉,阳陵泉:角弓反张者,取风池、风府,大椎、长强,配昆仑、承山.均采用泻法,留针15~30分钟. 预防与护理 (1)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素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抗体-抗毒素达到免疫的目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预防方法。 (2)被动免疫,创伤发生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适用于下列情况:①伤口污染严重;②严重的开放性损伤,如颅脑、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及开放性骨折、烧伤;③伤后未及时清理创口或处理不当。 (3)破伤风抗毒血清有两种:①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后体内抗体可迅速上升,但仅能维持5~7天,注射前必须常规作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②人体破伤风免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破伤风诊疗指南

破伤风抗毒素应用的二三事预防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A、彻底清创 B、应用青霉素 C、注射TAT D、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E、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是不是在文章开头先出一道题,都会显得很高大上?那大家看看今天的题呗,虽然很常见,但是好多人可能会出错。 看完题,就进入今天的话题,谈谈破伤风抗毒素(TAT)——想必各位对它是再熟悉不过了,话说TAT,看起来真的很像哭脸表情啊。 虽然有报道称,TAT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死亡人数超过了破伤风死亡人数,但是,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价格贵是一方面,这还好解决,关键是经常缺货买不到,而且TAT的过敏反应至少是可预见的,而对于外伤病人,破伤风是不敢不防,所以,TAT的江湖上地位还是有份量的。 闲话少说,先说说破伤风。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20%,破伤风发病跟破伤风杆菌有关。破伤风杆菌是一种芽孢厌氧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自然界,生命力很顽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 致病毒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溶血毒素,但在破伤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另一种是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的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物质,毒素产生后通过传导,最后作用于脑干或脊髓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终未器而发病,痉挛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紧密结合则不能被抗毒素所中和。 虽然人受伤后,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真正得病的人却很少。破伤风杆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 人工免疫是世界公认的预防破伤风的有效办法。人工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经过规范免疫接种后,抗体有效性一般可以维持10年以上。而被动免疫是指受外伤后,应用TAT或TIG为机体直接提供抗体,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是马血清制剂,可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TAT临床应用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一、TAT注射时机 一般认为,TAT尽可能在伤后12h或24h内肌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受伤超过24小时的患者要求注射TAT,还有无意义呢? 首先,强调早期应用TAT是因为,TAT可中和伤口部位及血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不能中和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所以肯定是越早越好。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不过,若是超过了24小时的话,TAT用量要加倍,在糖尿病人也是如此。

破伤风的诊断和检查

破伤风的诊断和检查 一、破伤风的诊断标准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二、破伤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口腔及咽部疾患可引起张口困难,如咽后壁脓肿、牙周及颞颌关节病等,除局部可查得炎症表现和病变外,一般没有全身肌张力增高和阵发性肌痉挛。脑膜炎及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引起颈强直及四肢肌张力增高,但没有阵发性肌痉挛和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偶有引起癫痫样发作者,但与破伤风的强直性肌痉挛完全不同。此外,脑脊液常有相应改变,多伴有神志障碍和瘫痪。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发作性手足强直性痉挛,但间歇期无全身肌张力增高,化验血钙水平常明显减低,对钙剂治疗有特效。狂犬病亦可发生咽肌痉挛,表现吞咽和呼吸困难。但有明确被犬咬伤历史,临床有特征性的恐水怕风症状,疾病发展主要是全身肌肉麻痹,而没有全身肌张力增高。癔症患者可表现破伤风的张口困难等症状,一般经暗示治疗或适当镇静后,其痉挛表现可明显缓解。 1.化脓性脑膜炎 虽有“角弓反张”状和颈项强直等症状,但无阵发性痉挛。病人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等,神志有时不清。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2.狂犬病 有被疯狗、猫咬伤史,以吞咽肌抽搐为主。咽肌应激性增强,病人听见水声或看见水,咽骨立即发生痉挛,剧痛,喝水不能下咽,并流大量口涎。 3.其他 如颞颌关节炎、子痫、癔病等。

破伤风的诊断和急救要点

慢性病问答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脑”行动 "脑"行动即遵医嘱用药。在饮食.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达标的情况下.请内分泌专科医生选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制剂如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糖尿病患者要知道,没有一种降糖药适合所有病人.医生会量体裁衣.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不要自行购药,因为有的降糖药物有低血糖等副作用,如果应用不当可能有生命危险。另外,药物的作用对于患者来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定期检测血糖,以调整降糖药物。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坚持吃药.如果一天多次服药您不能坚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看是否可以换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的药物.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习惯.科学地控制饮食,坚持适当体力活动,长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合理用药。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有效的行动,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够满意地控制糖尿病,从而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Q 破伤风的诊断和急救要点 1急敝知识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性感染.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系绝对厌氧菌.革兰染色阳性。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 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等.都易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污染。破伤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 的产妇和新生儿、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放环.以及中耳炎、压疮.拔牙等。吸毒人员因使用不洁注射器 静脉注射毒品而患破伤风者.亦呈增多趋势。 破伤风的潜伏期 感染破伤风梭菌至发病有一个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长短与伤口所在部位.感染情况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短至24小时,长达数月.数年,通常为7~8天。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 破伤风的表现和诊断 破伤风症状比较典型,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有无外伤史。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如果 伤后出现肌紧张.张口困难、苦笑面容.颈部发硬.反射亢进.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均应考虑 此病的可能性。诊断破伤风进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但结果阴性亦不能排除本病。对怀疑破伤风的患者.可 采用被动血凝分析测定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抗体水平.抗毒素滴定度超过0.01U/ml者可排除破伤风。需注 意破伤风要与其他引起肌痉挛的疾病如各种化脓性脑膜炎、脑炎.手足搐搦症相鉴别。另外.破伤风还有一特 殊表现,即轻微的刺激.如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破伤风的救治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所以一旦有以上外伤史.不要自行处理.要马上就医。医生会 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 症等。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1.伤口处理:彻底清创,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如伤口已愈合,一般 不需要清创。切记不要自行包扎伤口;更不要用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敷伤口。 2.破伤风抗毒素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液100ml内,以后每曰1万~2万U共3~5曰静脉点滴。 也可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3000U。 3.控制解除痉挛:周围环境应安静.防止声、光刺激。病情较轻者.可用镇静剂及安眠药;较重者用人工冬 冃艮有严重抽搐者,可用硫喷妥钠肌肉注射或副醛肌肉注射。 4.防治并发症: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并加强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剂量青霉素可抑制破伤风梭菌和预 防其他感染。 破伤风的预防 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主动免疫,正确处 理伤口.以及在伤后采用被动免疫预防发病。c文/中日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柴枝楠 点徒20:9.11?27

破伤风教学设计

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厌氧性细菌》 教学设计 科目: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科任:陈佳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授课类容:厌氧性细菌 授课班级:2012级护理20班 授课地点:E2 403 授课时间:2011年5月9日 第十一周星期四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教学设计 陈佳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主要介绍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与防治;学习免疫机制与免疫学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无菌观念,同时为将来学习药理学、传染病学及临床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厌氧性细菌,包括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其中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疾病的病原菌,是本节课重点讲解的细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治疗原则,熟悉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并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 二、教学对象分析 12级护理20班是一个有51人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习氛围不错,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较高,学习态度良好,对本课程有一定的兴趣,都愿意认真听课、自觉思考,课后作业做得很认真,但一方面他们是一年级学生,没有医学基础,另一方面中职的学生本来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导致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感到一定的困难。 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课程的前部分内容:医学微生物学总论,初步了解了微生物的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微生物的分布,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三、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防治原则; 2、熟悉肉毒梭菌的致病性; 3、了解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二)能力目标: 能对典型的破伤风疾病做出诊断,并知道破伤风的基本处理与治疗原则。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 2、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与防治原则。 教学难点:破伤风梭菌的防治原则。

破伤风的预防误区及诊治要点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诊断要点破伤风的典型症状是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其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存在众多并不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人们对破伤风疾病的疏于了解,即便是在某些大型医院,临床上也常常出现不必要的误诊。笔者曾收治1例63岁的农民患者,发病前10天在田间劳动时,左侧足底扎入铁钉。当时拔出钉子后伤口仅有少量出血,遂未加注意,没做任何处理。3天来患者慢慢感觉全身不适,颈部显著,伴有腰痛。患者辗转口腔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等,但都未能查出其病因所在。后转来我院救治。经追问病史,结合患者张口困难、颈项僵硬等临床表现,我院急诊科医生诊断为破伤风,并给予相应的治疗,3周后患者痊愈。破伤风的诊断要点如下:凡有外伤史或感染化脓病灶史;出现颜面、咽喉、颈、背腹及四肢肌肉酸痛,张口不易,言语不清,吞咽不便,肌肉紧张等;张口困难时强烈提示;病史加临床诊断为主。治疗方法破伤风的治疗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重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救治破伤风患者。对创口局部的清创处理对患者创口的清创可在根本上清除破伤风外毒素的产生源头。对于有坏死、引流不畅的创口,应该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后,进行伤口的充分清创处理。确保感染源头的彻底消除,破伤风杆菌生存环境的消失,是临床进行破伤风治疗的前提条件。中和体内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中断外毒素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影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目的是早期中和游离的毒素。当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并不能产生逆向作用。破伤风抗毒素的治疗剂量为(1~6)万U ,分别由肌肉注射与静滴。静滴应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入。对于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的患者,可使用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剂量为3000~6000U 。对症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患者体内已经与神经组织结合的破伤风外毒素并不能通过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而消除,而必须等 待它的自行清除过程。在此过程中,临床应该对患者生命系统加以支持,并防治可能发生的一些并发症。患病病人应住隔离病房,避 免声、光等刺激。并可根据病情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注意防治呼吸道,如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防止发作时患者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伤害。对严重影响呼吸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便改善通气状况,并且可在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另外要注意患者的支持治疗,补充热量、蛋白、维生素以及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调整。·专题讲座·破伤风的预防误区及诊治要点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其芽 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由伤口侵入人体,不断繁殖,并分泌外毒素从而致病。该菌为专性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环境。在厌氧条件下(如被污染的坏死性伤口),这种无处不在的杆菌可产生一种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通过机体内环境的运转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时,造成毒素与神经组织结合,致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肌肉强直和痉挛,从而形成破伤风特有的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症状。破伤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即便有了现代加强监护的条件,病例死亡率也非常高。根据2006年WHO 关于破伤风的统计资料,该病潜伏期通常为3~21天(中位数7天);病死率在10%~70%之间,主要视治疗措施、患者的年龄和总体健康而异;老年和婴幼儿患者如不住院和接受加强治疗,死亡率几乎可达100%;在具备最佳医疗条件的医院中,死亡率可降至10%~20%。但在我国,由于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破伤风疾病发病率低以及有时症状并不典型,常导致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预防及诊治工作中存在误区。破伤风主要见于儿童和成人受伤后,以及不洁的分娩和产后卫生条件较差的新生儿和产妇。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破伤风的防治工作应当被高度重视。预防的类型分为受伤前的主动免疫及受伤后的主、被动免疫,而受伤后采用何种的免疫方式主要取决于患者伤口情况及其伤前的免疫接种史。主动免疫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是指将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其特点是产效慢,从没接受过破伤风疫苗免疫的病人需要连续注射3针才可以达到足够的抗体数量,但免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患者伤前及伤后的预防性接种。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儿童及未成年人多数都有正规的破伤风免疫接种程序。按照北京市儿童破伤风疫苗免疫程序,出生后百白破疫苗必须连续注射3针,第3个月注射第1针,以后每隔1个月注射1针,3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18个月龄加强注射百白破疫苗;6岁的孩子改注射白破二联制剂疫苗,至此抗体可以维持10年;每5~10年或者伤后皮下0.5ml 类毒素疫苗就可以快速产生抗体,而无需被动免疫。被动免疫被动免疫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向机体内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 2~4天(破伤风抗毒素)或2~3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免疫)。主要用于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破伤风被动免疫主要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疾病中的应用。对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须注射抗毒素预防,但也应同时开始类毒素预防注射,以获得持久免疫;对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由于破伤风抗毒素通常为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马血浆,经酶消化和盐析等工艺制成,因而过敏性反应为其通常的不良反应。通常对破伤风抗毒素有过敏反应的还可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原则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者)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预防。首先对于伤口应当彻底清创、消毒。然后根据伤口的性质和病人的免疫接种史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破伤风的预防工作。预防类型及处理原则在我国,由于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破伤风疾病发病率低,以及破伤风主、被动免疫分工于不同部门等多方面因素,常常导致患者、甚至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预防及诊治工作中充满误区。具体可列举如下。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其结果一方面是有限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已收到主动免疫很好保护的外伤患者,还得再次承受由破伤风抗毒素(马血清)所可能造成过敏等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经历。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述,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在人体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外毒素的保护效果。而且破伤风疫苗具有预防有效、安全廉价、作用持久的特点。只有未经过基础主动免疫且伤口污染严重者,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行被动免疫。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的不同免疫方式,是我们临床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具体方法见表1。而受伤后不区分具体情况就行被动免疫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误区二破伤风抗毒素或破 伤风免疫球蛋白在外伤后24小时诉内才有效。多数医务人员会告之患者应该在外伤后24小时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否则无效;甚至某些医疗单位对外伤>24小时的患者,拒绝再给予抗毒素预防。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6~12天,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 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应该较 轻。因此,不能把24小时作为一 个教条的界限,临床上应强调尽 早应用,但只要在发病2周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误区三应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却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除体外,于是肠道破裂所造成的对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机会大大增加,若病史较长、污染重,术后可能发生切口的破伤风杆菌感染。因此,此类未行破伤风主动免疫并罹患该类损伤性疾病的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误区四行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1次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并不能带来人体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存在,其实依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是对抗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最有效地措施。预防误区诊断与治疗方法表1根据不同伤口性质和病人免疫接种史,而采取的不同破伤风预防方式免疫史最后一次免疫伤口性质破伤风类破伤风被动免疫至今时间间隔毒素疫苗制剂(包括TAT/TIG)≥3针疫苗<5年所有伤口无需无需≥3针疫苗5~10年较清洁伤口无需无需≥3针疫苗5~10年污染较重伤口需要无需≥3针疫苗史>10年所有伤口需要无需 <3针疫苗史较清洁伤口需要无需或免疫史不详<3针疫苗史污染较重伤口需要需要或免疫史不详栏目编辑:张丽敏电话:(010)58302828-6867美编:余银宝 2010年11月12日学术信息氯沙坦肾脏保护作用或被血钾升高部分抵消RENNAL 研究的一项事后分析表明,随访6个月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38.4%和22.8%的患者血钾水平≥5.0mmol/L ,另有10.8%和5.1%的患者血钾水平≥5.5mmol/L 。氯沙坦是6个月时血钾水平≥5.0mmol/L 的独立预测因素,而上述血钾水平与肾脏事件风险升高有关。校正总体治疗对血钾的作用后,氯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能从21%升至35%,提示该药升高血钾的作用会部分抵消其肾脏保护作用,但加用治疗高血钾的措施能否进一步增加肾脏保护仍是悬而未决的临床问题。6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