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第26卷 第8期2009年8月

公 路 交 通 科 技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126 No 18 Aug 12009

文章编号:1002O 0268(2009)08O 0140O 05

收稿日期:2008O 08O 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3800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2007AA11Z206)

作者简介:辛飞飞(1980-),男,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智能交通系统1(xi nfei@tongji 1edu 1cn)

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辛飞飞,陈小鸿,林航飞

(同济大学 交通工程系,上海 200092)

摘要:以出租车作为浮动车数据采集探测车,针对探测车在路网上行驶的不确定性,提出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的概念,研究覆盖能力与探测车样本量之间的关系。以覆盖强度和覆盖率为指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研究了在10种样本条件下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样本容量下,浮动车数据对各等级路网的覆盖强度和覆盖率均具有相似的时变特征;各等级路网的平均覆盖强度随样本容量线性增长,增长率随道路等级下降而迅速减小,高等级道路具有更高的覆盖强度;各等级路网的覆盖率随样本容量增大呈非线性增长,高等级道路能够更快达到稳定值;用浮动车数据判别高等级道路的交通状态,可适当降低样本容量。关键词:交通工程;路网覆盖能力;样本容量;浮动车数据;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Detecting Capability of Floating Ca r Da ta in Road N etwork Based on Sample Size

XI N Feifei,C HE N Xiaohong,LIN Hangfei

(Department of Traffic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axies were selected as probe cars to collect Floating Car Data (FCD)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raffic conditions in road network 1In order to study the uncertainty of probe cars when traveling in urban road network,the definition of Detecting Capability (DC)was put forward 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C of FCD and probe car sample size was investigated,which can help find reasonable sample size 1Two indexes na med Detecting Intensity (DI)and Detecting Rate (DR)were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DC under 10sa mples with different sample sizes by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nd regression 1The result shows that (1)there are similar time O variable charac teristics of DI and DR under different sample sizes;(2)average DI in the network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growth of sample size and the gro wth rate of DI in arterial road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access roads;(3)DR in road network increases non O linearly with the growth of sample size and DR of arterial roads can reach steady O state value more rapidly than that of access roads when sample size increases;(4)the sa mple size of probe cars can be reduced when FCD are used to evaluate traffic conditions in arterial roads 1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detecting capability;sample size;floating car data;regression analysis 0 引言

浮动车数据(Floating Car Data)

[1]

采集技术是近

年来兴起的一种动态交通信息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车载GPS 设备定期传送车辆编号、时间、经纬度坐标等信息,计算车辆行程车速和行程时间,判别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德国、日本[2]

等国近年来都先

后建成了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出于

车辆调度的需求,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出租车都安装了GPS 设备,客观上为浮动车数据采集、应用和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感应线圈、微波雷达等定点检测设备不同,由于车辆的行驶行为具有不确定性,采集到的浮动车数据在不同时间、不通区域对路网的覆盖能力有一定差

异。应用浮动车数据判别交通运行状态,必须定量化分析这种差异性。本文将浮动车数据的覆盖能力划分为两方面:(1)路网中每个路段单位时间内被浮动车经过的次数,称之为覆盖强度[3]

,也可以理解为探测车在路段上被/观测0到的次数,能够反映根据浮动车数据计算出的路段车速的可靠程度;(2)有浮动车数据的路段在路网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浮动车数据的

路网覆盖范围,称为覆盖率[3]

。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的这两个方面都和样本容量有密切关系。通常样本容量越高,对路网的覆盖范围就越大、各路段被浮动车经过的次数也就越多,覆盖能力就越强。但如果片面追求覆盖能力而加大样本容量,所需的运营维护费用就会成倍增加,特别是对于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其系统开销和响应速度也会受到显著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的变化情况,不仅能够掌握浮动车数据的路网分布规律,而且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浮动车样本量,实现数据可靠度和系统效益兼顾的目标。

在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信息系统中,探测车对路网的覆盖能力以及样本量始终是核心问题。由于缺乏数据积累,有关浮动车数据的既有研究集中在数据

采集技术、分析与应用方法[4-10]

,缺乏基于大样本、针对整体路网覆盖能力的研究。目前国内若干大城市已经开始建设大规模的浮动车数据采集与应用系统,有必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由于出行隐私等原因,国内外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信息系统主要以出租车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国内大城市出租车的数量和使用频率远高于国外城市,这也为开展此项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本文选取深圳市10组出租车作为浮动车,样本容量最高达到3000辆,对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浮动车数据的路网覆盖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1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通过计算机抽样的方式收集10组浮动车样本,样本容量最低为300辆,最高为3000辆,每组样本的容量以300辆为单位依次递增,抽样过程中遵循简单随机原则。各组样本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清洗、地图匹配后,计算出探测车的行驶路径,再进行路网覆盖能力分析,处理流程见图1。

(1)数据采集

样本取自深圳市4家大型出租车公司,营运范围能够全面地覆盖深圳市的主要建成区。采集的浮动车

数据包括车辆编号、日期、当前时刻、经纬度坐标、

图1 浮动车数据处理流程

Fig 11 Flow chart of floation car data processing

瞬时车速、方向角、载客标志等。这些数据每隔30s 左右由车载GPS 设备发送一次。全部10组样本数据的采集时间为同一个典型工作日的24h (2006年11月23日),累计获得原始浮动车数据记录3004749条。

(2)数据清洗

由于未载客出租车在寻找客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路边侯客、休息、不规则变道和加减速等随意性较大的驾驶行为,并不能真实反映城市道路的实际交通运行状况,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删除了空车数据首先剔除空车数据。此外,民用GPS 系统自身精度有限,再加上地面建筑物遮挡、车载GPS 设备故障等原因,接收浮动车数据时会出现GPS 数据漂移、车速值异常、接收时间混乱等情况,还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过滤异常数据。删除空车数据和异常数据后,最终得到有效数据共计966327条。

(3)地图匹配并计算路径

数据清洗后,需进行地图匹配。将有效数据按照经纬度坐标逐个对应到路网电子地图上,根据浮动车数据记录中的车辆编号、时刻、经纬度坐标生成每辆车的行驶路径,这些路径在电子地图中体现为一系列路段编号的组合。

(4)计算覆盖能力指标

以覆盖强度和覆盖率作为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分析指标。覆盖强度指单位时间内,某一路段被浮动车行驶经过的次数。经过地图匹配后,某路段被浮动车经过的次数等同于被包含在电子地图路径中的次数。覆盖率指单位时间内,被浮动车经过的次数达到指定数量(阈值)的路段,其里程之和与路网总里程

141

第8期 辛飞飞,等: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的比值。

覆盖强度可以看作是某路段被/观测0到浮动车的次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所有路段的平均覆盖强度来反映路网的总体覆盖强度。计算覆盖率时,结果会根据指定的/阈值0不同而变化。记覆盖率阈值为K,根据覆盖强度的定义,K值实际上等同于覆盖强度。本文研究过程中以1h作为单位时间,分别取K=12、24次P h和48次P h,可看作是1h内平均每个5min某路段被经过1次、2次和4次。对于实时交通信息系统,5min也是常用的信息发布时间间隔。

(5)统计分析

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体现以下原则:1)区分道路等级,反映道路功能上的差异性;2)区分时段,对1天24h进行分析。最后对各等级路网在不同样本容量下的平均覆盖强度、覆盖率进行回归,分析样本容量和覆盖能力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

2计算结果与分析

211覆盖强度

编程计算得到10组样本在各等级路网上全天24 h的平均覆盖强度,见图2。容量为300的样本由于覆盖强度值偏小,时变情况不明显,其他样本对各等级路网的覆盖强度在时变规律上体现了较强的一致性。这表明当样本容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覆盖强度具有比较稳定的时变特征。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各等级路网的平均覆盖强度在24个时段均明显上升,但高峰时段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取覆盖率达到极大值的一个时段(9-10时)和极小值的一个时段(5-6时),分析样本容量和路网平均覆盖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见图3。

图3中各路网平均覆盖强度和样本容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其拟合优度均在0198以上。道路等级对覆盖强度的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样本容量下,高等级道路将获得更高的覆盖强度。如果浮动车数据主要用于判别高等级道路的交通运行状况,可适当较低对样本容量的要求。相反,如果要保证支路具有12次P h的平均覆盖强度水平,根据图3的回归结果样本容量就需要6000辆以上,系统代价很高。

212覆盖率

取K=12,K=24和K=48次P h,编程计算得到10组样本在各等级路网上全天24h的覆盖率。图4显示了当K=12时,各等级路网在不同样本容

量条

图2不同样本容量下各等级路网的

平均覆盖强度

Fig12Average detecting intensity of all road ranks under different sample

sizes

图3各等级路网平均覆盖强度与样本容量的关系Fig13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detecting

intensity and sam ple size

142公路交通科技第26卷

件下覆盖率的时变情况,K =24和K =48时与之类似。与覆盖强度相似,覆盖率在1天当中也出现了两个较为持久的高峰时段,但高峰与低谷之间的相对差距不如覆盖强度明显。除容量为300的样本以外,其他样本对各等级路网的覆盖率在时变规律上同样体现

出较强的一致性。

图4 不同样本容量下各等级路网的

覆盖率(K =12)

Fig 14 Detecting rates of all road ranks under

different sample sizes

取覆盖率达到极大值的一个时段(9-10时),分析不同道路等级和K 值条件下覆盖率和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见图5。图5中,各等级路网的覆盖率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提高。对于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覆盖率随样本容量提高的幅度逐步缩小、

覆盖率曲线逐渐平缓,而且道路等级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支路由于路段众多,覆盖率偏低,尚未出现这种变化趋势。当K 值增大时,同样显示出类似的规律性,但达到稳定值所需的样本容量更大:当K 取12时快速路覆盖率在样本容量为1500时就基本达到了稳定值,而当K 取24时和48时,样本容量为3000

时覆盖率才开始趋于稳定。

图5 各等级路网覆盖率随样本容量的

变化情况(9-10时)

Fig 15 Relationship between detecting rate and

sample size (9-10am)

根据图5中曲线的大致形状,采用BoxLucas 模型

进行拟合,方程为y =a #(1-e -b #x

),是一条具有极限值的负指数曲线,并且经过原点,表示样本容量为0时覆盖率也相应取0。对于快速路和主干道,当K =12时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见图6

图6 覆盖率和样本容量的拟合曲线(K =12)Fig 16 Fitting curves of BoxLucas model (K =12)

如果接受这种拟合结果,曲线方程中的系数即可

看作给定K 值条件下覆盖率的最高水平:快速路覆盖率最高可达0183,主干路最高可达0174。这种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由于选取的浮动车样本均为出租车,而出租车作为营运车辆具有特殊的行驶特性,往往聚集于公共活动集中的地区以及城市主要客运通道上,而且总体出行分布相对稳定,因此在指定时段不可能覆盖路网上的全部道路;当出租车样本量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追加的样本由于重复行驶在已被覆盖的道路上,并不会使路网覆盖率出现显著提高。因

143

第8期 辛飞飞,等:基于样本容量的浮动车数据路网覆盖能力研究

此,在确定浮动车样本容量时,追求完全的路网覆盖并不可取。

对于低等级道路(支路)、高覆盖强度阈值(K =24、K=48)B oxLucas模型的拟合优度不佳,可能的原因是所选用的10组样本容量尚不能使覆盖率达到稳定水平。

3结论

(1)在不同的样本容量下,各等级路网的覆盖强度和覆盖率均具有稳定的时变特征。

(2)各等级路网的平均覆盖强度随样本容量线性增长,但增长率随着道路等级下降而迅速减小。在相同的样本容量下,高等级道路具有更高的覆盖强度,车速计算值通常更为可靠。

(3)随着样本容量的提高,各等级路网的覆盖率呈非线性增长,高等级道路能够更快达到稳定值。本文以出租车作为数据来源,浮动车数据并不能实现对路网的全覆盖,其覆盖率趋近于小于1的极值,高等级道路具有更高的覆盖率极值。

(4)综合覆盖强度和覆盖率的分析结果,对于判别高等级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可适当降低对浮动车样本容量的需求。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G&UHNE MANN A,SC H&A FER R P,THIESSE NHUSEN K U,

et al1Monitoring Traffic and Emissions by Floati ng Car Data

[R]1Berlin:Insti tute of Transport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Monash University,20041

[2]唐克双,姚恩建1日本ITS开发和运用的实例)))名古

屋基于出租车信息的P O DRGS简介[J]1城市交通,

2006,4(3):74-761

TANG Keshuang,YAO Enjian1Example of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Japan:An Introduction on Nagoya Probe O

vehicle O based Dynamic Route Guidance System[J]1Urban

Transport of China,2006,4(3):74-761

[3]名古屋大学,P O DRGS协议会1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

交通信息系统评价)))深圳市先进交通信息系统一期

工程评价议案[R]1名古屋:名古屋大学,P O DRGS协

议会,20061

Nagoya University,Ins titute of P O DRGS1Assessmen t for Urban

Transpor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Floating Car Data:The

Assessment Bill of Shenzhen Advanced Transp ort Informati on

Sys tem?[R]1Nagoya:Nagoya University,Insti tute of P O

DRGS,20061[4]张存保,杨晓光,严新平1移动交通检测系统中探测

车的样本数量[J]1中国公路学报,2007,20(1):96

-1011

Z HANG Cunbao,YANG Xiaoguang,YAN Xinping1Probe

Vehicles Sample Size for Mobile Traffic Detection System[J]1

China Journal of High way and Transport,2007,20(1):96

-1011

[5]张存保,杨晓光,严新平1基于浮动车的交通信息采集

系统研究[J]1交通与计算机,2006,24(5):31-341

ZHANG Cunbao,YANG Xiaoguang,YAN Xinping1Traffic

Data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Floating Cars[J]1Compu ter

and Communications,2006,24(5):31-341

[6]董敬欣,吴建平,郭继孚1基于GPS P GIS数据的路网层

次划分研究)))北京的实践[J]1城市规划,2005,29

(10):70-741

DONG Jingxin,WU Jianping,GUO Jifu1Assessment of Road

Network Based on GPS P GIS Data:A Practice in Beijing[J]1

City Planning Review,2005,29(10):70-741

[7]董敬欣,吴建平1使用浮动车检测OD矩阵的算法及可

靠性分析[J]1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29(3):73

-761

DONG Jingxin,WU Jianping1An Algorithm to Esti mate OD

Matrix with Probe Vehicle and Its Reliability Analysis[J]1

Journal of Northern Jiaotong University,2005,29(3):73-

761

[8]涂智,李昊,姚琛,等1基于最小浮动车样本数量的

道路覆盖率与交通信息更新周期研究[J]1中国铁道

科学,2006,27(5):127-1311

TU Zhi,LI Hao,YAO Chen,et al1Study on the Route Cov-

erage and the Update Cycle of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M i nimu m Samples of Floating Car[J]1China Rail way

Science,2006,27(5):127-1311

[9]钱寒峰,林航飞,杨东援1浮动车车速处理分析系统

中的数据融合技术[J]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

(31):230-2321

QIAN Hanfeng,LIN Hangfei,YANG Dongyuan1Data Fusi on

Technique in Floating Car Processing Analysis System to Obtain

Vehicle Speed[J]1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07,43(31):230-2321

[10]邹亮,徐建闽,朱玲湘,等1基于浮动车移动检测与

感应线圈融合技术的行程时间估计模型[J]1公路交

通科技,2007,24(6):114-1171

ZOU Liang,XU Jianmin,ZHU Lingx iang,et al1Estimati on

Model of Travel Time Based on Fusion Technique from Probe

Vehicle and Crossing Data[J]1Journal of High 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7,24(6):

114-1171

144公路交通科技第26卷

基于云技术的城市海量浮动车数据处理分析

基于云技术的城市海量浮动车数据处理分析 Massive urban floating car data analysis using cloud technologies 张彤 李清泉 余洋 Tong Zhang 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 Qingquan Li Yang Yu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 Wuhan University 摘要 当前各种地理数据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研究数据密集型(data-intensive)地理计算变得越来越重要。装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城市机动车辆,即浮动车(floating car)可以实时收集大量城市路况信息。 海量浮动车数据,如果能够及时处理与分析, 可为监控城市大范围道路交通状态和交通智能管理提供高时空覆盖的基础信息。 然而现有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架构和技术不能满足城市海量浮动车及时处理与分析的应用需求。 本文基于城市海量浮动车数据的组织、处理、管理与计算等方面的需求, 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地理数据密集型计算的新架构。文章从基于Bigtable 的非关系数据库技术出发,研究海量浮动车数据的存储、分布式管理和索引, 从MapReduce 技术出发, 研究浮动车数据实时地图匹配和路段平均速度计算,分析在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云技术的优缺点。 通过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云计算环境进行的数据查询、地图匹配和交通参数计算等实验初步证明了新架构的有效性。 Abstract Data-intensive geocomputation gains importan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geospatial data collection techniques. Floating cars, which are equipped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can collect a large amount of traffic data in real-time. Massive floating car data (FCD), if processed and analyzed responsively, can offer valuable basic information for urban traffic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 with high spatio-temporal coverage. However, current Interne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cannot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FCD analysis. This paper,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assive FCD storage, processing, management and computation, proposes a new architecture of data-intensive geocomputation under cloud environments. We study distributed storage, management and indexing techniques of massive FCD using Bigtable and investigate real-time map matching and speed computation with MapReduce.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 究 一、浮动车系统简介 目前北京市现有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环型线圈检测系统、微波检测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视频检测系统(含牌照识别检测系统)等。这些都是固定点交通流检测系统,能够检测道路断面交通流量、速度等交通参数,但覆盖范围有限。目前,系统基本覆盖二、三、四环和联络线,以及四横两纵的主干路,对次干路和支路没有覆盖。而且除牌照识别检测系统外,其它固定点检测系统检测到的交通流信息都是断面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区段交通运行情况,如只能获取断面速度,而不能获取路段平均旅行速度。 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简称浮动车系统,FCD)是伴随着ITS新技术应用而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动态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所谓浮动车就是指安装有定位和无线通信装置的普通车辆(如出租车、公交车、警车等),这种车辆能够与交通数据中心进行信息交换。而浮动车系统是指通过交通流中一定比例的浮动车辆与交通数据中心实时交换数据的一种新型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浮动车系统之所以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浮动车系统有别于传统固定检测方法的突出特点:(1)覆盖面广,采集范围不再仅仅是点、线,而是面;(2)投资省。浮动车系统通常结合调度和诱导系统建设,大大节省了投资;(3)采集数据多样、准确。浮动车系统采集的路段平均车速、旅行时间对于了解道路运行状况、分析拥堵原因、提供交通诱导服务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参数。 目前在欧洲(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研中心自2003年开始,即通过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展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2004年,交研中心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完成了《北京2008奥运会浮动车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示范系统可行性研究》。 2005年,承担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进行全面的技术研究和示范系统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2007年3月,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本课题成果进行了验收评审。 二、已取得的成果 1、技术研发 确定不同覆盖率要求条件下的浮动车数量规模。针对我国大城市复杂路网特性,开发了基于改进的最优路径选择的浮动车数据实时地图匹配算法,尤其解决了主辅路并行、立交匝道等复杂区域的地图匹配难题,既满足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实时计算的速度性能要求,也达到了95%的匹配准确率。建立了适合不同数据采集间隔的路段速度估算算法,通过对快速路的实际验证,算法精度达到90%以上。 2、应用系统搭建

道路网容量与容积率互动关系分析_苏跃江

道路网容量与容积率互动关系分析 □ 苏跃江,刘兆强,李 樱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广州 510630) 摘 要:道路网容量与土地开发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当道路网容量达到极限状态时,如果不对区域的土地开发强度加以控制,将导致道路服务水平下降甚至产生交通拥挤。容积率是土地开发中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研究道路网容量与容积率互动关系,协调两者之间相对平衡,提高道路网利用率甚至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和土地的利用效益。 关键词:道路网容量;容积率;土地利用;互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12)07-0012-04 Scratch the Interactionl of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and Plot Ratio SU Yue-jiang, LIU Zhao-qiang, LI Ying (Guangzhou Transport Research Insitute, Guangzhou 510630, China) 收稿日期:2012-03-19 作者简介:苏跃江(1983-),男,汉族,贵州六盘水人,工学硕士,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 Abstract: There is an ralationship of constrain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between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and l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strength of land development, while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reaches state limitly, or lead to drop of LOS even tafiiic congestion. Howerever, it is a important index of plot ratio during land development. It is a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nteractiion of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and plot ratio, and establish a balance relatively, which improve to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land.Keyword: Capacity of road network; Plot ratio; Land use; Interactive model 0 引言 在进行土地开发过程中, 开发商总是希望开发城市中最便利、区位最好的黄金地段。由于该地段的地价高、拆迁成本大,开发商必然增大土地的开发强度,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必然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导致出行量的增加,从而促进交通设施的改善。然而, 由于城市的交通设施不可能无限制的建设,当土地开发超过一定强度以后,生成的交通量导致某些路段出现交通拥挤,甚至道路网容量无 法承受由于开发强度过高带来的交通需求。 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十分紧密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土地使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 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使用状况要求不同的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即土地利用会促进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并与之相互配合,并引起交通方式、交通设施及交通密度特征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形态产生引导作用,交通改变了城市区域的可达性,而可达性对城市用地性质、开 发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交通系统的发展会 参考文献: [1] 王炜.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1998.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 项规划[R] . 2005. [3] 裴玉龙.城市交通规划[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4] 关中美,王韶辉.小城镇交通特征研究[J] .洛阳工业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7, 17(1): 22-24.

浮动车法调查报告

“浮动车法调查交通量”实验报告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07级2班 姓名裴永明 学号 070240221 指导教师赵鹏燕 2010年5月5日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交通量和区间车速的概念和浮动车法观测路段车流量的原理等专业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掌握浮动车路段车流量观测的方法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调查方法: 浮动车法( Floating Car Method ),这种方法是英国道路研究试验所的 Wardrop 和Charlesworth 于 1954年提出的。它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量、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等数据,是一种综合调查技术。调查时需要一辆测试车,应尽量避免使用警车等有特殊标志的车辆。调查时,一名调查人员(除驾驶员外)记录对向开来的车辆数量 ,另一名调查员记录与测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中,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外一人报告和记录时间以及停始时间。行驶距离应可以从里程表读取。调查过程中,测试车一般需要沿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本次调查性质属认识调查,往返次数定为6次。调查数据计算: 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 qc=(Xa+Yc)/(ta+tc) (辆/min) 式中: qc---路段待测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 Xa---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试方向)的来车数,辆; Yc---测试车在待定方向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ta---测试车与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tc---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2.平均行程时间 t c : t c =t c -(Y c /q c ) (min) 式中:t c ---测定路段的平均行程时间,min。 3.平均车速 v c : v c =(l/t c )×60 (km/h) 式中:v c ---观测路段的平均车速(单向),km/h;l---观测路段的长度,km。 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式中所用各数值(X a ,Y c ,t a ,t c 等)一般都取用其算术平均 值来进行计算。

数学建模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数学建模图与网络模型 及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五章 图与网络模型及方法 §1 概论 图论起源于18世纪。第一篇图论论文是瑞士数学家欧拉于1736 年发表的“哥尼斯堡的七座桥”。1847年,克希霍夫为了给出电网络方程而引进了“树”的概念。1857年,凯莱在计数烷22 n n H C 的同分异构物时,也发现了“树”。哈密尔顿于1859年提出“周游世界”游戏,用图论的术语,就是如何找出一个连通图中的生成圈,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图论研究和应用,图论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物理、化学、通讯科学、建筑学、生物遗传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 图论中所谓的“图”是指某类具体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用点表示这些具体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段(直的或曲的)表示两个事物的特定的联系,就得到了描述这个“图”的几何形象。图论为任何一个包含了一种二元关系的离散系统提供了一个数学模型,借助于图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可以对该模型求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哥尼斯堡有七座桥将普莱格尔河中的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联结起来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正好一次,再回到起点。当 然可以通过试验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该城居民的任何尝试均未成功。欧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他将每一块陆地用一个点来代替,将每一座桥用连接相应两点的一条线来代替,从而得到一个有四个“点”,七条“线”的“图”。问题成为从任一点出发一笔画出七条线再回到起点。欧拉考察了一般一笔画的结构特点,给出了一笔画的一个判定法则:这个图是连通的,且每个点都与偶数线相关联,将这个判定法则应用于七桥问题,得到了“不可能走通”的结果,不但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开创了图论研究的先河。 图与网络是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中的一个经典和重要的分支,所研究的问题涉及经济管理、工业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通讯与网络技术等诸多领域。下面将要讨论的最短路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流问题和匹配问题等都是图与网络的基本问题。 我们首先通过一些例子来了解网络优化问题。 例1 最短路问题(SPP -shortest path problem ) 一名货柜车司机奉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车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网纵横交错,因此有多种行车路线,这名司机应选择哪条线路呢假设货柜车的运行速度是恒定的,那么这一问题相当于需要找到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路。 例2 公路连接问题 某一地区有若干个主要城市,现准备修建高速公路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使得从其中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经高速公路直接或间接到达另一个城市。假定已经知道了任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路网模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4701493.html,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的路网模型 作者:胥锐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25期 摘要:建立适合于车载导航系统的路网数据是车载导航系统的关键。本文描述了如何表达真实世界的交通要素,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数据模型。 关键词:汽车导航;路网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5-1558-02 Road Network Model for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XU Rui (ECRIEE,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network for vehicle navigation system is the key part of navigation 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traffic elements of the real world, then designs the road network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e real traffic limits. Key words: Vehicle Navigation; Road Network Model 1 引言 路网数据是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主要研究的内容。传统路网模型的缺陷在于对真实世界的描述不够详尽,难以完整表达道路之间的拓扑关系和用户所关心的交通信息。而且一般车载导航系统均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对软硬件要求很高,数据量过于庞大时将无法实现实时处理。因此必须对传统路网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车载导航系统的要求。 本文主要针对车载导航系统,从路网的逻辑层次、交通要素和数据模型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立路网数据的方案。 2 逻辑层次 路网数据的逻辑描述常采用三个层次,即数据层(Level-0)、描述层(Level-1)和综合层(Level-2)。数据层通过点、线和面等图形数据描述地物的几何外形和空间关系,用于储存道路形状。描述层在数据层的基础上,将现实对象的特征提取为属性值,即交通要素,用于地图显示和路径引导。综合层则对描述层进行综合,描述要素间拓扑关系,用于路线计算。

基于浮动车的路况分析算法

基于浮动车的路况分析算法 算法基本思想 1.浮动车数据纠偏处理:利用高德的纠偏函数对每次接收到的浮动车数据进行纠偏处理,纠偏后GPS 数据会和地图数据匹配上。 2.程序运行机制:程序为后台服务当启动后会一直运行,并且每5分钟会进行一次路况运算,运算 时数据采样范围为开始计算时间前的10分钟内的浮动车GPS数据,对于目前1000多条路况道路,每5分钟14000条数据样本的计算过程大概耗费时间2——4分钟的运算时间。 3.筛选样本:筛选掉不合法的浮动车数据,例如速度为0的数据,该类数据可能为浮动车停车休息 时产生,此类数据不加入计算样本。 4.寻找归属道路:利用空间算法将浮动车GPS数据样本吸附到最近的道路上,由于GPS定位存在一 定的位置偏移,所以在吸附操作上加入了误差值,当前设置为30米,即允许浮动车数据有0——

30米之间的偏移。 5.筛选道路:样本点归属到道路上后,有些道路将拥有很多样本点,但有些则很少,我们将剔除没 有足够判断依据(样本数量)的道路,由于当前浮动车数量(1500辆)较少,而且数据发送频率较低(车辆行驶中每分钟1条,车辆熄火时每10分钟1条),所以当前设置的筛选值为大于4,即每条道路上必须有5条数据样本以上(含5条),才会进行计算; 6.计算道路浮动速度平均值并分类:各道路上浮动样本的平均速度是判断道路情况的依据,我们对 筛选后的道路进行平均速度计算,另外我们对“通畅”“缓行”“拥堵”设置了各自的阈值,并按照它们作为标准分类各道路的路况: 0——10公里:拥堵 10——15公里:缓行 15公里以上:通畅 对于每条道路的计算结果会立即更新道路的路况状态值,并且记录更新时间。 7.对于无法满足运算条件道路的处理:如果每条道路在一小时以上都没有满足条件进行过任何的路

交通规划中的动态路网及其模型研究

V ol 119 N o 16 公 路 交 通 科 技 2002年12月 JOURNA 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ATION RESEARCH AND DEVE LOPMENT 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2)06Ο0108Ο04 收稿日期:2001Ο12Ο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9838310) 作者简介:任刚(1976-),男,浙江绍兴人,博士研究生,现从事交通系统分析软件的研究1 交通规划中的动态路网及其模型研究 任 刚,王 炜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用传统的路网模型表现动态演变中的路网,存在数据冗余过大和无法揭示动态性的缺点。为此,改进了传统的路网模型,使得路网的拓扑结构与数据物理上相分离、逻辑上相结合。提出了动态路网的概念,研究了其特征,在改进后的传统路网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动态路网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该模型用方案树与邻接表描述动态路网的拓扑结构,用数据库存储路网数据,达到了尽可能减少数据冗余度并有效揭示动态性的目的。动态路网模型对于交通规划中的路网模型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关键词:交通规划;动态路网;动态路网模型;邻接表;方案树中图分类号:U49111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its Model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REN Gang ,WANG Wei (T ransportation C ollege ,S outheast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6,China ) Abstract :In m odeling dynamically ev olutional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conventional m odels had abundant data redundancy and failed in describing ev olution 1S o ,a refined m odel was developed ,to make the netw ork topologic structure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data physically but to be linked with each other logically 1The concepts of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were explaine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1Then ,a m odel of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efined m odel and it was applied in practical ex 2am ples 1The topology was represented with scheme 2tree and adjacency list in the new m odel with dada saved in the database ,s o that data redundancy had greatly reduced and ev olution was depict distinctly 1The new m odel has im portant effect on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is w orth for further studying and applying 1 K ey words :T ransportation planning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M odel of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 ork ;Adjacency list ;Scheme 2 tree 交通网络的数学模型作为公路网络或者城市道路网络分析的基础,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基础。然而,传统的数学模型通常以独立的静态路网为研究对象,无法对动态演变中的路网进行有效的描述。 实际的交通规划过程往往是针对多个规划期进行的,需要在现状路网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完善,由近及远地提出各个规划特征年的路网规划方案,同时每个规划特征年也可能存在多个比选方案以供比较,从中选取最为合理的一个作为此特征年的规划方案。类似这种经由初始路网逐步演变而得到的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路网可称其为动态路网。 一些基于传统路网模型的交通规划软件,对动态 路网大多是按多个独立路网建立和分析的。这种处理方法不但造成数据冗余过大,更致命的是掩盖了路网动态演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静态路网模型进行改进,使之能有效表现动态路网的动态性,充分揭示路网方案之间的联系。1 传统路网模型及其改进111 传统路网模型 在通常的数学模型中,交通网络根据图论理论被抽象为有向图G =(V ,E ),式中,V 表示节点(交叉

基于浮动车数据计算路段各转向平均行程车速方法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C N 103177585 A (21)申请号 201310061804.8 (22)申请日 2013.02.27 G08G 1/052(2006.01) (71)申请人上海美慧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200081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2261 号嘉兰大厦12楼 (72)发明人孙亚 李明敏 陈明威 裘炜毅 张颖 邱志军 冉斌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翁若莹 柏子雵 (54)发明名称 基于浮动车数据计算路段各转向平均行程车 速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浮动车数据计算路段各 转向平均行程车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构 建适用于GPS 交通信息处理的区域i 的GIS 电子 地图;以固定的时间周期间隔T 获取采集数据;判 断每辆GPS 浮动车在其对应的每条匹配路段上的 转向状态,并计算行程速度,转向状态至少包括直 行、左转及右转,根据相同匹配路段上具有相同转 向状态的所有GPS 浮动车的行程速度得到每条匹 配路段上不同转向状态的平均行程速度。本发明 的优点是:可以充分依托现有的城市载有GPS 设 备的出租车资源,利用出租车采集到的信息,能够 在短时间完成城市内大范围的实时交通信息采 集,同时提供路段不同转向下的行程车速,提供更 加细致和精确的交通状态信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177585 A *CN103177585A*

道路网络容量与机动车流规模

陆锡明江文平道路网络容量与机动车流规模摘要:针对以车速为标准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排序和对新型城镇化提出的路网密度要求存在认识误区的现象进行论述,指出有必要明确车速是路网容量和车流规模相互关系的反映,不能脱离路网饱和度和不同城市交通特性差异片面追求速度指标。结合上海市第三次、第五次交通调查成果,回顾上海10年间的路网发展和车流增长过程,提出路网容量与车流规模的增长过程要互动契合。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经验,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在路网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应再无休止增加路网,高密度路网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路网规模有增长极限。 关键词:路网容量;路网密度;交通拥堵;上海市 Roadway Network Capacity and Motorized Traffic Volume Lu Ximing 1,Jiang Wenping 2 (1.Advanced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2.Shanghai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 :Vehicle operating speed is considered as an only indicator to show the level of traffic congestion and further to estimate the roadway network density in many cities in China.However,such discussion is under debating as operating speed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roadway network capacity and motorized traf-fic volume,therefore,operating speed index can 't be approach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road network saturation and traffic patterns of different cities.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travel sur-vey in Shanghai,this paper reviews the expansion of roadway network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raffic flow growth in Shanghai.The paper stresses the interaction of roadway network capacity and traffic flow growth.Learning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reasonable traffic operating speed should be tar-geted for different cities.Since high-density roadway network can 't solve the issue of traffic congestion,the road infrastruc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arefully terminated when reaching the limit. Keywords :roadway network capacity;roadway network density;traffic congestion;Shanghai 收稿日期:2017-05-05 作者简介:陆锡明(1950—),男,上海人,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综合交通规划。E-mail:scctpi_lxm@https://www.360docs.net/doc/2e14701493.html,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和机动化的进程,交通拥堵在各级城市中不断蔓延[1]。对交通病的理解,包括什么是交通拥堵、如何防范和治理交通拥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1)有些交通信息服务机构用高峰时段车辆行驶延误时间或平均行驶速度对城市交通拥堵水平进行排序,把车速低等同于交通拥堵;2)针对 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的要求,认为窄马路、密路网就能根治 交通拥堵问题。认识上的误区带来行动上的乱象,掀起新一轮的道路设施建设高潮:为追求车速,道路越修越宽,等级越定越高;为缓解拥堵,打破围墙,加密路网,地上、地下立体发展,但应该增加到或能增加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只能分阶段提出加密目标,逐步提高。本文通过上海中心城2004—2014年10年间发展历程以及国际先进城市案例借鉴,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1术语界定与拥堵机理 道路网络容量由路网密度与结构、交通管理与执法等设施和管理因素共同决定。通常道路网络容量按照单位时间内某一道路陆锡明1,江文平2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高等研究院,上海200092;2.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40) 道路网络容量与机动车流规模 01文章编号:1672-5328(2018)03-0001-06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13/https://www.360docs.net/doc/2e14701493.html,11-5141/u.2018.0006

基于大规模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

第7卷第2期2007年4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 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 formation T echnology V ol 17N o 12April 2007 文章编号:100926744(2007)022*******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 基于大规模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 章 威1 ,徐建闽1 ,林绵峰 2 (1.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广州510640;2.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广州510033) 摘要: 地图匹配问题是浮动车技术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浮动车数据自身的特 点,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算法难以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浮动车数据匹配.在分析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与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浮动车地图匹配模型族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道路网格拓扑结构,设计了包括道路初次匹配模型、平行方向道路识别模型、节点匹配模型、延时匹配模型在内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体系,并对算法进行了评估和验证.提出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模型已经在广州市ITS 示范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准确、高效和实用的特点.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中图分类号: U12文献标志码: A Map Matching Algorithm of Large Scale Probe V ehicle Data ZHANG Wei 1 ,X U Jian 2min 1 ,LI N Mian 2feng 2 (1.C ollege of T raffic and C ommunications ,S 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G uangzhou 510640,China ;2.G uangzhou T raffic In formation Investment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Limited C ompany ,G uangzhou 510033,China )Abstract : Map matching is the key problem of probe vehicle technology.F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be vehicle data ,traditional navigation map matching can not serve the requirements of probe vehicle data.Based on the com 2m on and different points between the map matching of traditional navigation and probe vehicle ,the s olution of probe vehicle map matching m odes and corresponding road netw ork structure have been proposed and the map matching alg orithm system has als o been prom oted ,including road first map matching m ode ,parallel reverse road map matching m ode ,node map matching m ode and delay map matching m ode.In addition ,the alg orithm has been ver 2ified and evaluated.The map matching alg orithm prom oted in the paper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ITS dem onstration project of G uangzhou and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t is quit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K ey w ords : ITS;probe vechicle data ;map matching C LC number : U12Document code : A 收稿日期:2006212206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578064). 作者简介:章威(1961-),男,广东梅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系统.E 2mail : gzzhang wei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4701493.html, 0 引 言 交通拥堵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的首要难题,如何及时地反映这些道路上路况,为出 行者提供准确的导向,成为智能交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传统的道路运行信息采集方式已经 不能够适应快速增长的道路数量和车辆保有量.

过程能力分析规范

过程能力分析规范 (IATF16949-2016) 1、目的 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生产过程能力的分析。 3、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数据收集,并负责过程能力分析。 4、工作程序 4.1基本内容 4.1.1过程能力:是指过程要素已标准化即在受控下实现过程目标的能力。受控状态是指对象、方法、手段、场所、时间都已确认。 4.1.2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能力与过程目标要求相比较的定量描述的数值,即指过程结果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4.1.3计数值: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使用测量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者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称之为计数值。(如:疵点数、砂眼数、气泡数、缺陷数等等)。 4.1.4计量值: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经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如:长度、直径、重量等等) 4.2过程能力分析。 4.2.1按《控制计划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要求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4.2.2过程能力分析的方法。

4.2.2.1初始过程能力分析 a)在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相关单位应制定一个初始过程能力分析计划,包括生产件批准程序规定的生产条件、人力条件、测量系统分析时间进度及生产控制中被标识的所有特殊特性。 b)在提交生产件批准之前,相关单位必须完成初始过程能力的分析。 如果初始过程能力分析不足时,相关单位必须分析原因,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制定纠正措施解决问题。并且重新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直至初始过程能力达到要求。 若在提交生产件批准之时,初始过程能力不能达到要求时,应获得顾客认可。 4.2.2.2当质量特性属于计数值的情况下时,如使用客户未提出所要求的方法进行分析时,则使用PPM 值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a) PPM 值的分析计算公式(百万分之不良品数) 不合格品数 不合格品数 PPM = 106 合格数 b)评价方式 4.2.2.3当质量特性属于计量值数据的情况下,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a)当给定双侧公差,质量数据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M )相一致时,用符号Cp 表示。计算如下: Cp= ≈ Tu -T L 6s Tu -T L 6s

区域路网现状问题和评价指标

2. 我国重点区域公路网络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1 公路网密度指标 2010 年底我国公路网折算里程为121.25万km,面积密度为12.63 km/100km2,车辆密度为 1.54 km/100 辆。一般而言,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量、服务能力越大。 2.公路质量指标 到2010 年底,我国公路网平均技术等级为3.80,即略高于四级.一般而言,公路平均技术等级数值越小,公路质量和水平越好,通行能力越大.目前,我国公路平均路面等级为 1.91,即略好于简易铺装。该指标理想状态值为1,即全国所有公路均实现有路面铺装。 3 公路通达指标 到2010年底,我国国省道里程为43.29万km,县级节点数2856个,路网变形系数为1.38,县级节点连通度为1.89,即接近四路连通. 到2010年底,我国建制村公路通畅率为81.70%。理想状态下,该指标应达到100%,即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4 公路运输指标 当量交通量通过将各车型实际交通量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计算得到。2010 年,我国国省道交通量为9239 辆/日。 公路运输强度指标反映了公路基础设施供给对运输需求的适应程度。2010 年,我国公路网客运强度为2.52万人/km,货运强度为 2.02 万t/km。

公路网络存在的问题 尽管区域公路网络的总量和结构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仍然存在总体容量不足、等级结构偏低,骨架不明确,空间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影响整个路网功能和作用的发挥。目前,区域公路网络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网络结构失衡 从绝对数量来看,区域公路网络实际里程较高,基本能够满足节点之间有公路连接的通达要求;但是高等级公路的数量仍然偏少、低等级公路的比重较高,使得路网的供给容量明显不足,难以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输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地区发展不均衡 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其公路网络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各地区公路总量以及结构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从东至西呈现梯级依次弱化态势。 3.空间布局不合理 作为区域的支撑骨架,公路网络还不能达到与经济活动、城镇体系空间形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合理匹配,未能实现交通需求和路网供给有机疏散和聚集的均衡统一。 4.节点成为公路网络的瓶颈 由于节点范围内运输与服务功能的背离,运输需求大量集散、交通行为复杂、出行方式多样的节点成为路网发展的瓶颈地点;节点的扩张带来公路空间属性的改变,规划的单一公路功能难以适应城市交通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以至于造成公路在节点范围通行不畅、交通事故多发、需求转换困难等诸多问题,制约公路网络的发展。 5.功能结构不够完善 交通需求有长途与短途、客运与货运的区别,需要定位准确、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公路网络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需求,公路网络仍然存在层次混乱、比例失调、级别衔接不当等功能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路网络发挥集疏和干线运输的双重功能,而干线公路技术标准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