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第一课时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重点、难点】

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旧知回顾】

1、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2、适宜的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反之,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

B、房屋之间的间距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D、窗户的大小

3、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B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

【课前预习】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和等。

2.应用

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环境监测、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有:、、。

二、遥感:()

1.概念:是人们在 (如飞机、高空气球)或 (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 ,对 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装置

⑴遥感的关键装置——

作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 电磁波信息,并以 或 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 ⑵组成(了解) 、 、 、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③遥感的特点:范围广, ; ,节省 、 ④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自然灾害防

御监测。

【对点训练】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①资源调查②人口增长预测 ③环境监

测 ④自然灾害调查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在遥感技术中,可根据植物的反射

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

答18~20题

2.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

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

①红外线 ②X 光 ③可见光 ④紫

外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

直接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

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①判断水体污染②判断人口分布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全球定位系统( )

1.概念:利用,在范围内适时进行、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全、性和性。

4.应用:(1)为各类用户提供、和。

(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如:野外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3)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

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

【对点训练】

1.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GPS卫星至少有()

A.3颗

B.4颗

C.24颗

D.21颗

2.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雷达

3.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A.21颗和3颗

B.22颗和2颗

C.2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4.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5.GPS技术对交通的重要作用有()

A.增加能源消费

B.降低行车速度

C.导航

D.加快行车速度

【巩固训练】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

A.监测范围广B.时效快,精度高

C.连续性强D.准确定位

2.就航天遥感而言,其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回答第3题。

3.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在沙漠中迷路时,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A.指南针B.GPS设备C.遥感图像D.地形图

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据此回答5~6题。

5.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三北”地区→荒漠化

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

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

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

6.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人工科学考察

1-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理清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应用范围 由图忆知 1.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简称RS)。 2.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各不相同。 3.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5.应用 应用领域 应用方向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监测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有利于防灾减灾 [特别提醒] 图示遥感的特点

题组练通 (2019·浙江选考模拟)2017年4月,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确保实现第一次高精度自动交会对接。从技术上来说我国最迟能够于2020年在月球极区建成月球天文台。完成1~2题。 1.“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所应用的核心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VR 2.与地基观测相比,月基天文观测的突出优势是() A.距离天体更近B.没有大气散射 C.大气逆辐射强D.昼夜温差大 解析:1.C 2.B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天舟一号”准确掌握“天宫二号”的距离、速度等数据是借助激光交会对接雷达,雷达是遥感技术系统组成中的传感器的一种类型。第2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没有大气散射,观测精度高。 3.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解析:选A遥感根据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可生成图像胶片,主要用于获取图像;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科考船实时导航可以运用全球定位系统。 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由图忆知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简称GPS)。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0:1.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工作过程。 2.结合实例,理解“3S”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重点) 3.掌握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重难点) 阶段1 知识梳理 教材整理1 地理信息系统(GIS) 阅读教材P 10至P 11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专门处理___________的计算机系统。 2.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3.应用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①提供反映________的各种________。 ②对环境和________进行动态监测及________。 (2)城市管理????? 查看、查询相关信息资源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图和专题图 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进行应急事件的 录入、处理、决策等工作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地理信息系统即计算机系统。( ) (2)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的根本区别在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 ) (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应急事件的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 教材整理2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阅读教材P 11最后两自然段至P 12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_______后,由_______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微体验 正误判断: (1)数字地球是“3S”技术的综合。( ) (2)利用数字地球,可以预测未来,但无法模拟数世纪前的环境。( )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阶段2 合作探究 [ 材料一甲图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乙图是根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

区域地理环境

28、工业污染控制模式(就工业与自然关系而言划分的工业发展三种模式)。答:工业污染控制模式: 1.不顾环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20世纪50—60年代) 工业生产的原始模式:“资源—产品—废物 工业系统内部的高度经济性和外部的高度不经济性,在相当程度上加深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污染末端控制”的发展模式(20世纪70—80年代) 末端控制污染”模式(“排放管理”)对于控制局部地区的工业点源污染是有效的,对遏制工业污染的迅速扩大也有其历史的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3.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工业界所倡导的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管理的污染预防的发展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工业系统的生态化。基于生命周期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的工业发展战略是当今工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29、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与发展途径。 答: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只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1)减量化(Reduce)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2)再利用(Reuse)原则: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3)再循环(Recycle)原则:以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 减量化是首要原则。“3R”原则的顺序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一顺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上由过去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减少废物的污染预防方向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 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入手: (1)部门层面(小循环)

高考地理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案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 ①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 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a a b 了解地理信 息系统在城 市管理中的 作用 3.遥感技术 ①遥感的概念 ②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4.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5.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a a c c 了解遥感在 资源普查、环 境和灾害监 测中的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①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②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a b a 考点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必考+加试) [考点梳理]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a)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a) (1)地理信息系统由GIS硬件、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等五部分组成。 (2)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

出等环节。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b+加试) (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2)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思考 (1)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________。提示(1)地理信息系统(GIS) (2)地理信息系统 [考点突破] 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与人们生活也密切相关。 中国“遥感”系列卫星专指冠以“遥感XX号卫星”的系列卫星,不包括中巴系列、资源系列、环境系列、高分系列等国产遥感卫星。2006年4月27日,“遥感卫星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至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二十七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已经成功发射27颗“遥感”系列卫星。 节次考试内容 学考 要求 选考要求考点1: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a a b b 考点2:遥感与资源 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c c 考点3: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c c 遥感技术 ◆遥感的概念 遥感(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1.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2.分类 依据分类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 续表 依据分类 按照电磁波的波谱 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 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它的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的信息量大,可减少资源普查的盲目性。其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如下表所示: 应用 领域 具体内容备注 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 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 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 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在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调查中,通过 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 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 务 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31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0001

第31讲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I板块一I落实基础知识丨死预习再听谏课堂丸高败1.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读GPS卫星系统组成图,回答问题。 □PS卩星系统州戒 (1) 概念: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系统组成: ⑶应用: ①最初用于军事。 ②目前拓展到交通、邮电、地矿、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

业。 ③其他用途:还可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RS结合,为资源调查、工程管理、精细农业服务。 【深度思考1】汽车导航运用了哪些技术? 提示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读遥感(RS)的工作过程图,回答问题。 (1) 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提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 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3) 应用。 ①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②环境灾害监测:有助于人类重新审视“地球家园”,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与灾害的认 识。 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读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 概念: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 功能:①存储、管理数据;②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③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 系统组成:人员、A硬件、数据、B应用模型和软件。 (4) 工作过程。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理第一轮复习专题9微专题三十三地理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学案

微专题三十三: 地理信息技术
1.(2012·山东文综,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2.(2013·福建文综,5)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 A.企业空间布局决策
) B.总部调控生产
1

C.总部监控产品质量
D.研发中心创意
3. (2014·山东文综,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 8 时至次日 8 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 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读图完成下题。
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 GPS 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1.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 矿产资源 资源 调查 生物资源 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术 “发现”矿产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 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 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 环境 和灾 害监 测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等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 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 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备注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 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 保护等部门服务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知识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课标要求:l 了解区域的含义。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 4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2 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 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1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2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1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方面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人口、文化水平)、历史的基础等。来说明。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发展成长阶段、发展转型阶段、再生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人地关系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区域也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之中。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种而来,为此,区域需要通过转型以寻求新发展。那么一个区域是怎么发展的,可以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呢?每个阶段的特征怎么样呢?下面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为例,来了解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 板书课题: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区域的发展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四个阶段,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

地理信息技术与其应用

高二地理文科学案: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标】 1.遥感(RS )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 【知识体系】 1.概 念: 对遥远的地 物进行感知的技 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2.工作原理 探测地表物体反射的电磁波和其发射的电磁波,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1.概念: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 测量“四度”:经度、纬度、高度、速度 2.特点: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3.组成 (1)空间部分: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测系统,每颗GPS 卫星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3)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

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区别 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为RS提供空间位置坐标数据;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是GIS的重要数据源一直;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和空间分析 .............等。 3.GIS工作程序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应用主要功能举例说明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 所需的各种信息 ①提供旅游景点的分布与详情 ②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各自特色 ③城市道路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城市规划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①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城市; ②把城市地下管网的帆布输入系统中,进行有效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 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提供 多类型的查询 ①查询空间信息:某个加油站、立交桥的坐标位置; ②查询时间信息:某辆车某一时间处于什么位置及其 某时间某地的车流量等。 ③发布交通信息:及时把交通拥挤情况、车流量、交 通事故、交通环境情况发给驾驶员 城市抗灾减灾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 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 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回恢复工作 为提高火灾防救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区的火 灾信息系统 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 与模拟 对城市多种信息如大气、水、土地、噪声等进行管理和 处理 知识点四:数字地球 概念: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基础。 【训练】 (2010重庆)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下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下图, 表1回答1题。 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D.黄河下游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练习:课时分层作业gps与gis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附6课时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甲>丙>丁 1.B2.D[第1题,获取信息是遥感的功能,但要得出需要人口转移的区域,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调用人口分布等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根据图中乙地在冰川附近,判断乙地海拔最高,而丁地在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 下图是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地图,且该城市工业区布局较合理,读图回答3~4题。

注:1商业区2住宅区3工业区4绿化区 注:地价7~10万元 3.该城市可能位于() A.西欧B.南亚 C.东亚D.北美西部 4.地价图层中,X地最有可能布局的工业企业是() A.石化工业B.服装制造 C.电子工业D.造船工业 3.C4.B[第3题,利用该地工业区布局较合理,及该地功能分区图层中,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方向,而住宅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因此可推知该地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选项中东亚符合题意。第4题,地价图层中,X地附近地价较低,靠近住宅区,最适合建设污染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5.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定位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根据题目叙述: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航空航天领域的定位和导航。下列有关GPS应用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野外考察时可利用GPS确定考察点的位置 B.应用GPS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控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训练卷(一)

高考 文科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 .划分指标多样 C .区间界线明确 D .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第1题,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选A 正确。第2题,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 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选C 正确。 【答案】1.A 2.C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此 卷只装订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优质新教材同步教学案讲:第六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1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优点:探测范围□02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03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04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05预警;能够快 □06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利用□1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02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2.组成 (1)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2)□03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 (3)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 3.主要功能:提供精密的□04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4.主要特点:全球性、□05全天候、连续性和□06实时性。 5.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07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0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6.应用:进行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1处理、存储、管理、□02查询、分析和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 (1)自然灾害的监测:□03动态监测、□04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情况。 (2)制定救灾方案:为制定□05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1.判断正误。 (1)获取信息时,遥感技术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2)利用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可进行定位、测时、测速。(√)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不能监测自然灾害。(×) 2.获取卫星云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答案 A 解析卫星云图是遥感图像,因此获取卫星云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3.据卫星云图分析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可能的登陆地点,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技术 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4.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常应用于() A.汽车导航B.资源普查 C.电子购物D.信息查询 答案 A 解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全球定位系统经常应用于汽车导航;资源普查是遥感技术 的主要功能,电子购物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信息查询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5.如果要根据受灾情况,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和医院进行选址,并选择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试设计一项应用该技术的课题研究项目。 提示GIS。“江汉平原某年水稻长势的监测分析”“中等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模式及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3.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 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 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田晓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5~6题。 5.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6.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 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 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 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9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8.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9.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高三地理一轮地理信息技术学案

“3S”技术的比较 (1) 遥感(RS) (2)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指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定位导航、大地测量(以此为据进行地震预报)、野外勘测、旅游探险、生 态研究等。 (3) 地理信息系统(GIS) ①地理信息系统概念:是指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②应用:a.主要应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等。例如,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对 电力、电信、交通道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并能提高交通事故、地管 线爆裂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b. 以交通道路管理为例,电子眼能拍到违章、追尾并能对车流 量和车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为疏导交通提供依据。 c.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安管理、医疗救护等 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易混辨析】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中常常容易混淆。学生要从概念入手:遥感是获取 信息(影像资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查询、处理信息和表达;定位系统主要进行定位和导航。区分 方法:在“3S”技术选取时可以依据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是“面” 则需要看信息技术的获取还是对信息技术的分析、管理,信息获取。如果主要是看的功能,借助的 是“眼睛”(感知设备),则选用RS,如果主要是“想”的功能。借助的是”大脑”(计算机), 则选用GIS。 【巩固练习】 (2015·江苏学测)春节前后是我国人口流动最活跃的时期,“百度迁徒”结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 定位,可以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这一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轨迹, 下图为“2015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日)10时以杭州为中心的 人口流动方向图”,下表为“进出杭州旅客部分来源地和目的地城市及 其人数比例”。读图和表,回答1~2题。 1. “百度迁徙”最可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 B.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技术、数字地球 2.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这一天的人口流动均为务工人员返乡 B. 上饶是杭州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地之一 C. 这一天人口多流向大城市 D. 29.47%的人口从上海经杭州前 往上饶 3. 为尽快获取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信息,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 球 4.(2011·江苏学业水平真题)2011年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 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5. (2012·江苏学业水平真题)下图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台风)”。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 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6.(2013·江苏学业水平真题)埃及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国。下图为“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农业 部门为了及时了解全国棉田面积增减,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 D.地理信息系统 (2014·江苏学业水平真题)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面 虹湾区着陆。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温度低至零下180多摄氏度,白天温度高达100摄氏度 以上。下图为“月面虹湾区域影像图”。据此完成7题。 7. 获取“虹湾”区域影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安徽省宣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向北流入艾比湖,全长220公 里。近年来,冰川加速消融对该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左图为奎屯河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右 图为1964~ 2015 年奎屯河流域冰 川面积与储量变 化。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4.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练习题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山东高考)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2.(2011·山东高考)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014·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3~4题。 3.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②GPS③GIS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图为某款手机所显示的地图信息。据此回答5~6题。

5.该款手机的导航功能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6.该款手机所显示的电子地图的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互联网D.GIS (2013·南京市、盐城市一模)下列地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7~8题。 交通线图层 3 3 3 1 3 2 2 2 1 2 3 3 2 1 2 1 1 1 1 1 3 3 2 1 2 1—主干道2—次干道3—支路 人口密度图层 3 3 3 2 3 3 3 2 1 2 3 2 1 1 2 2 1 1 2 1 3 2 1 1 1 1—10~15万人/km2 2—5~10万人/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