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8-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

理得到的。

③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

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2.惯性

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说明:(1)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

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

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8-2、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可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说明:如何判断两个力是不是平衡力:

①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两个力只有同时满足等大、反向、共线、同体这四个条件时才属于平衡力,否则不是平衡力。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果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几个力一定是平衡力。它不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受的几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应用

①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注: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等于两个力的相加值,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相当于他们的差值。

4、平衡力与相互做用力的对比

分类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定义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同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不同点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

效果相互抵消

①受力物体是两个物体

②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

能相互抵消

共同点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5、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到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8-3、摩擦力

1、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相对滑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③两个物体之间要发生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阻碍其滚动

的力)注: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摩擦的方向: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该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摩擦力的作用点: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等价在物体的重心上。

2、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压力不等价于物体的重力)

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上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行速度、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等无关。

3、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加物体间的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滚动为滑动;

如:橡胶鞋、沥青路、车闸、防滑粉、在纸上写字,手拿东西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物体间的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滑动为滚动;

○4加润滑油;利用气垫;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如:轴承、润滑油、滑冰、气垫船、冰壶运动等

针对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则小球:

A、不再受力

B、依靠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上升

C、立即下落

D、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再下降

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以后仍然向前飞行,这是由于:

A、子弹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B、子弹具有惯性

C、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冲力

D、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4、()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6、()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列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A、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C、汽车轮胎上做有很多花纹

D、北方下雪时,常在路面上撒些灰渣

7、()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B.坚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8、()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不动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9、()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时,车上木块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

10、()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多选)

A、投掷出去的标枪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B、用铲子向锅炉里送煤,铲子停止后,煤进入炉内

C、汽车紧急刹车时,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

D、用细木棍敲打悬挂的衣服,衣服上的尘土掉了下来

11、()如图,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

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

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12、()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

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

大小及方向为

A.6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4N,向左

13、()手握酒瓶,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等于瓶重B.手握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

C.向瓶中注少量水,若手握瓶的力不变,瓶仍静止,则摩擦力和以前一样大

D.酒瓶能静止,是因为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的缘故

14、()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A.大于20N B.等于20N C.小于20N D.以上均有可能

1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

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二.填空题

16、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___________,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______;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________________。

17、炮弹离开炮膛后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炮弹具有___,炮弹飞行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____的缘故,最后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____的缘故。

18、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的摩擦叫____摩擦,圆珠笔在纸上写字时的摩擦叫___摩擦。

19、某同学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为500N的木箱,使它在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那么人的推力是__N,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N。

20、人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当人不自觉地向前倾,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____;当人不自觉地向后倾,说明汽车速度在突然____。

21、吊车以1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N;若吊车改为以2m/s的速度使该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N,方向是____。

22、绕地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他_ 惯性。(填“有”或“无”)

23、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它相对于__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的.

24、如图所示,物体重5N ,一人用20N 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 ,方向

是 。

25、汽车在1500N 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牛,则汽车将做 运动.

26、自行车上的轮胎、脚蹬、把套、刹车橡皮及各种紧固螺丝都要利用________,其中轮胎、脚蹬、把套采用橡胶材料等制成并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或线条,使接触表面________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刹车时通过紧握把手,增大刹车橡皮跟钢圈间的________来增大摩擦;螺丝要旋紧也要采用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减小摩擦的地方主要是转动部分的各个________,其中轮轴处装有________,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些地方加________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三.实验题

27、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

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 1和F 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 1、F 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果 ,方向相反,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F

28、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水平面上用三种不同的表面(毛巾、棉布、木板)分别做同一实验:

(1)每次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___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相同。

(2)由实验可知,在同样条件下,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它前进得就越___。

29、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接触面的材料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与木板 4 1

2 木块与木板 6 1.5

3 木块与毛巾 6 2.5

(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序号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综合上述(1)、(2)的观点,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4)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法。

四、简答题

30、你先下蹲着,突然很快站起来时你会觉得头晕眼花,是不是原来就有病,为什么?

31.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块,石块在空中经历上升和下降两种运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石块离手后继续向上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石块上升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

(3)石块下降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

五、作图题

32、重100N的物体受到20N的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N水平向左拉力作用下,在原水平地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

33、正方体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3N,画出这个力图示。

六、计算题(12分)

34、质量为6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倍.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如果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倍,若人的拉力增为2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g取10 N/kg)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式三份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5、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毫无意义;s和t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2)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计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时间测量

(1)单位:秒 (2)测量工具: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对的,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能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沿力计 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六、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其中,g为常数,大小为9.8N/kg,它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 中物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运动与力 一、力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性质: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同时存在) 2、力产生的条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3、力作用的方式:接触或不接触。 (二)、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表示方法: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矢量) (五)、三种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重力:万有引力(由于地球吸引使物体受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作用点使重心(物体几何中心) 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运动和力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涉及的公式:v=s/t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维持运动的原因。(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能量守恒,前后联系)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永远存在。(四)、二力平衡 等大、反向、共线 注意: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的区别 (五)、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某个力的作用效果=另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这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求合力的过程叫做二力合成 (五)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1,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f1=0N,F2=20N B.f1=10N,F2=20N C.f1=20N,F2=40N D.f1=10N,F2=40N 2.一名空降兵的质量为60kg.他随身所带的装备(包括降落伞和武器)总重为200N.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若在竖直向上只受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则他与所带装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A.ON B.260N C.788N D.388N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松手 4.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合力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3、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4、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机械运动 1、 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 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3、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建 宜线运动一 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5、比较物体运动 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 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是扌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公式: 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 /时,符号:km/h ,读 ⑤常识:人步行速度:米 /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X 108米/秒 第二节、 力的存在 &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如吸铁石;相互 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10、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 谨约匚:h 换算?它表来的米般千米(时,匀速#行时千米出时詔(”米秒 :2m/s=2 X 3. 6kmM=h (过程单位同后)的时间对的谨度,或巷是相同賂 ■/ ?乙 程时的时间,再用公式计算 AT 图像,頁线汽匀速运动 卜t 图像,曰詢匀速运动, :①单位换算过程 ?0 40 19 ,乙九加速运动 (J )平均违度—皂路捏 吋阿(求棊段路程上朗平均逮度.必须扰出该诺毎及对应的时司). < ■ 1 I 4V

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μ,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 μ ②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 M g μ+ ③当2()F m M g μ>+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④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②.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 2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 211f f mg μ== 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11f mg μ= 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max 2()f m M g μ=+ 所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 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 改变时,f 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③错误,④正确。 因此说法正确的是①④,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长木板静止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v 0由木板A 端滑上木板,铅块滑至木板的B 端时恰好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铅块在滑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变。若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后,紧挨着静止放在此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相同的初速v 0由左端滑上木板,则小铅块将( )

A.滑过B端后飞离木板 B.仍能滑到B端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C.在滑到B端前就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D.以上三答案均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第一次在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两者速度相同。 故选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3.如图所示,斜面体ABC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倾角为37o,其质量为M=5kg.现将一质量为m=3kg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并给予其一定的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已知斜面体ABC并没有发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10m/s2,sin37o=0.6.则关于斜面体ABC受到地面的支持力N及摩擦力f的大小,下面给出的结果可能的有( ) A.N=50N,f=40N B.N=87.2N,f=9.6N C.N=72.8N,f=0N D.N=77N,f=4N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当加速度方向平行斜面向上时,对Mm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竖直方向:N-(m+M)g=masin37° 水平方向:f=macos37° 解得:N=80+1.8a ① f=2.4a ② 当加速度平行斜面向下,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竖直方向:-N+(m+M) g=masin37° 水平方向:f=macos37°

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运动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若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将逐渐停下来 D.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但其运动方向可能保持不变 2.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3.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 A.在a处弹簧的弹力最大 B.在b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C.从a到c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D.在b处小球受到的弹力与它所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4.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 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 5.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6.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裎(处在最低位置时高度为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动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7.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 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几个力时,被代替的几个力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几个分力的合力。 2.共点力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4.二力合成:

《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 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三、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3.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杯子的压力就是杯子的重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5.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则该物体在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分别为F上、F下,则()A.F上 = G B.F上>G C.F下 = G D.F下>G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C.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

运动和力考点分析

《运动和力》考点分析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应用联系密切,是中考重要的考查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题题型出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可能会以实验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将物体的受力情况与其运动情况的结合,复习时要求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其运动情况,或者是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力情况。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例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定律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 【解析】由伽利略的理想化实验为我们创立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大量的事实经验基础上,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推理概括出现象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该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来证明,

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一条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页 1 第 考点二:运用惯性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因为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要解释惯性现象,必须明确原来的状态,步骤如下:(1)判断物体原来的状态(2)物体发生的变化(3)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4)结果出现了什么现象 【例题2】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1中的()【解析】货物从飞机上落下前,与飞机一起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具有向前的速度,从飞机上先后落下后,由于无风,又不计空气阻力,因此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货物具有惯性而保持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三包货物沿水平方向和飞机具有相同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路程相等。由于重力的作用,先落下的在最下面。故C是正确的。 【考点点拨】: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和运动的快慢无关;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2.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3.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4.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 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 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7.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 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 3 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 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D.无法判断 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轮滑运动慢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在轮滑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滑受到的重力和水平地面对轮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轮滑下面的轮子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C.轮滑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轮滑运动时不用力仍能保持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9.体检时,小宏静立在体重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彼此平衡的是 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 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 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普遍性: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什么叫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3、什么是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式:v=s/t 3、速度的单位:主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5、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而言,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 那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 )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2、时间的国际单位:住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 分(min ) 毫秒(ms )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3、误差与错误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 产生原因:测量主体对估读值估读的不准确性;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测量方法等

特点: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2)错误的产生: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数据时粗心。特点: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4、减小误差的方法:(1) 、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2)、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3)、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 四、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单位是牛顿(N)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六、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3、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几个力叫平衡力。 4、二力平衡的条件:(1)、二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运动和力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运动和力》知识要点和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或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 典型例题: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知识点二:机械运动 1.定义: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2) (3) 实际问题中多用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 a.(根据运动路线)⑴;⑵ b.(根据运动快慢的变化与否) (1):定义:叫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两单位中单位大。 换算:1m/s= km/h。人步行速度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直接测量工具:。 (2):定义:叫运动。 变速运动中的速度叫 计算公式:(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测路程,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1=,v2=,v=。 5. 速度图象: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2) 力可以: 2.力的概念 (I)力是,力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 ,简称: ,符号是 (3)力的三要素: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索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和力的;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物体和物体。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在,大小,方向,作用在 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二、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范围内,拉力的和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的位 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损坏测力计。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测力计 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三、重力 1.重力: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成正比。公式: G= 式中,G 是重力,单位( ); m是质量,单位( )。g= N/kg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4、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 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公式: 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 作千米每时。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1/3.6 米/秒 注:①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过程单位同后) 10米/ ⑤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8 秒 第二节、力的存在 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 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 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4.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5.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C.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