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14:二战》六小时通关心

《使命召唤14:二战》六小时通关心
《使命召唤14:二战》六小时通关心

《使命召唤14:二战》六小时通关心得分享游戏优缺点评价使命召唤14游戏怎样?正式发售没多久,已经有玩家用了六个小时通关,这里给大家带

来了“GDI2042”分享的使命召唤14游戏通关心得分享,想知道游戏好不好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下这位玩家的评价吧。

戏通关心得分享

先说说优点,CG保持了一贯水准,效果不错,战役长度良好,有潜入有载具,战斗中加入小队系统,使NPC可以为你提供不少支援,除了NPC以外,AI也会有一定的互动。解放巴黎的关卡是我最惊喜的,原因看图。

血条制的回归还算可以,我都开始老老实实用烟雾弹,然后一个个掩体慢慢推进了。架设的武器,例如架设MG42等可以收起来端着打,然后找个平点的地方再架起来。大锤这次P47的机枪做对了。

想想好像差不多了,该吐槽了。进军巴黎的长管4号

诺曼底摊头就装了除篱耙的馒头和超长倍径的76炮,座舱盖也是错的。

许特根森林的虎王????还有亚琛的虎王????

大锤你是不是觉得加了刺刀的加兰德用的子弹和没刺刀的不一样?为什么走上去不会补给子弹?为什么长76的馒头贴脸打不穿四号正脸?为什么所有四号都没有裙甲?为什么载具关的操作都让我觉得那么恶心?坦克炮塔转不动,还固定观察窗,P47却灵活的要死(顺便吐槽下,轴心国的机师都是怪物吗?)护航战斗机挂着俩炸弹空战。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14:二战专题

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时。(_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程,自小学___.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2.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现在我班共有学生39人(学期初又转进1名男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15人。据了解,全班同学整体基础过关,但还有个别同学存在一定问题。 二、班级工作的基本措施和做法。 (一)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刚接手这个班,对学生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要尽快去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和与班级个别有特性的学生交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利于开展工作。 2、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

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扭转局势。 3、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通过与孩子父母的对话,了解孩子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二)习惯养成教育: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的世纪人。 1、学习习惯的培养。 (1)看书积累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看书、做积累,并定期对学生的积累笔记进行抽查。每晚布置看书的作业,并让家长配合完成。还要教育学生会挤时间看书,例如,在教室内完成班级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看书等等。 (2)写字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无论是在练习本上、还是在书上、还是完成各种作业时都要把字迹写工整、干净。每天进行三行的准格练习,教师要及时批阅,指出不足。及时联系家长作好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共同提高孩子的写字水平。 (3)预习习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为了提高教材的使用率,本学期我把学生的语文预习任务全部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一读(默读、大声读)、二标(标出自然段、生字词)、三写(把会写字组词)。为了让学生养成这项良好的习惯,也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监督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社区关爱残疾人计划书【最新版】

【仅供参考】 社区关爱残疾人计划书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4 页

社区关爱残疾人计划书 我上一年对档案管理和了解残疾人需求,文体了解情况。有所欠缺,以下围绕这几个方面写的计划 充分利用走访,对每一名残疾人及家属送去联系卡、了解现有家庭困难,了解、反映其意愿和需求,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带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残疾人掌握残疾人数、状况和需求,做好建档立卡和登记统计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多渠道、多层次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为社区残疾人申请了康复器材的有几人,多位残疾人康复需求申请了拐杖、冲凉椅、助听器、辅助器具等等,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使残疾人达到更好的康复,让每位残疾人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也为残疾人功能康复有了保障。并帮助社区几位残疾人申请了特殊困难临时补助金及低保定补的有几个。每月亲自上门一次为几个精神残疾人送去免费服药单,同时关心他们在家中的情况,用爱心去 第 2 页共 4 页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识教育

目录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编辑本段历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中国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也很古老,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式逍遥学派。伴随工业革命,由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 现代教育 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在通识教育中,也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本段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编辑本段概念论述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推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精品

在课题实施中逐渐成长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金州红旗小学于晶 本课题的方案策划到实施,一直到今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从原始到现在,从单薄到丰满的探索过程中,收获了一点一滴的粗造却真切的体验。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在踏踏实实地成长。 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从事倍功半到事半功倍 起初,由主管校长和培训组长满怀热情制定培训课时计划,将全体教师集中在统一时段统一地点培训,台上培训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台下听课教师形态各异。有兴味索然的,有懵懂茫然的,兴致盎然者少,总体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课后,调整思路: (一)、细划培训对象:纵向分层,横向分类, 1:纵向分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目前的技术应用能力状况和尚需解决的技术困扰。归类整理调查结果,并结合对每个教研组进行的谈话调查,划分出初、中、高三级培训层次,进行分层培训。 2:横向分类:依据不同学科教师所需,有侧重地设计培训内容。比如音乐:视频和音频的格式转换与加工处理。数学:抽象转形象的图形迁移、割补、变换的过程处理。语文:课文呈现过程的生动与美感加工处理。 (二)、灵活培训形式:以点带面,整散结合, 1:以点带面:特别成立信息技术先进领导小组。注意吸收每一教研组的信息技术应用热情高,应用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小组成

员。定期召开先进领导小组研讨会,并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指导。将该小组成员作为“点”发散到各个教研组,以他们的能量带动和帮助全体成员这个“面”。实现全员提高的目的。 2:整散结合:教师的日常本职工作已经相当紧张,信息技术运用作为辅助教学与管理的手段只起补充作用。在培训时间与培训形式上更灵活是现实条件对培训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本着全员培训与随时解惑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培训教师和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给予提问教师具体的技术帮助。 (三)提升培训层面:专家引领,专题研讨 1:专家引领:请东北师大刘教授、教师进修学校曲老师来做网络环境下课堂建设的报告 二、培养教师网络应用意识 起先,教师们的借助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实践的意识淡薄。仅有几位教师热衷于此。但对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的要求又非常客观。只有教师网络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才能影响和推动学生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养成。本课题组领导小组制定渐次推进的思路如下: 第一步:分享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搜索意识萌发。 课题组长组织全员及分组培训,演示网上课程图片、视频、文字资源、动画资源等下载及保存,并布置相应训练作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应用所下载的资源。教师自觉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意识萌发。

关爱残疾人教案讲解学习

椒园乡优质课竞赛品德学科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2015.09.25 上课教师:袁晓琴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 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各种助残设施,体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考给你的感受。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角色模拟,走近残疾人

残疾人为了适应现实生活,需要付出比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三、感悟顽强,激发情感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说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教育通识测试题

教育通识测试题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共30分,答案序号填入表格对应处) 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 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 4.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6.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7.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9.()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形象B.知觉C.表面特征的D.深层特征的1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11.学校教育始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 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 12.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1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2021新版信息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信息技术工作总结范 文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2021新版信息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篇一 我校现有学生836名,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59人。学校一贯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注重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现就以下几方面作简单汇报。 一、加大资金投入,构建教育信息化的硬环境。 学校十分重视在教育信息化设施上的投入,学校先后自筹资金50余万元建成了校园电视台、主控室、闭路电视网、安装了数字化广播系统,并装修了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及多媒体教室。建成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和4个多媒体电化教室;20XX年,学校更新了微机室中的全部电脑,并且每个班级都安装了29寸大彩

电。学校接通“校校通”网络,开通了“关爱一线通”实现了家校互动。学生用计算机88台,生机比达到9、5:1,学校拥有教师机44台,基本达到一线教师每人一机。学校自建教学资源库丰富,达到320G。学校实现学籍管理电子化。教师计算机合格率100%。硬件上的信息化环境奠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我们已与沈阳教育信息网、苏家屯区教育信息网建立了联系。 二、制定激励机制,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校、区、市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先的激励机制,每年对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在评优和评先及推荐进修方面优先考虑。在引进、购买丽图教育网络资源库等现成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学校更注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鼓励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结合本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集体备课,形成了学科广泛、内容丰富的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教案库、论文库等,把这些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优秀作品搜集在学校教育资源库中,也为同类学校同学科的教师提供了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同时学校积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课题

《关爱残疾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据调查,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约2057万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225万人,多重其他残疾78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近十年来,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有求必应,天生的优越性让他们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德,更使他们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欠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因此,在我校大力开展“五心”教育的大气候下,我开展里了这次以《关爱残疾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习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身边各类残疾人群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近距离体会残疾人心的痛苦与渴求。 能力目标: 1、在此次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2、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调查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收集所需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尊重自己周围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关注身边的残疾人群,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 难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 活动计划表。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一)阶段目标: 1、通过体验游戏、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残疾人的另类生活,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确立小组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的交流。

关于全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沈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十一五”计划》,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调研方法 通过听取汇报、深入课堂、实地查看、查阅资料、交流访谈、民主测评等方式方法于2007年下半年及今年4月份,对全市16个区县教育局(含开发区)、30所小学(含综合改革学校5所)、26所初中(含综合改革学校5所)、13所高中、27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市直属学校(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沈阳市外国语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三、调研内容 此次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领导机构、规章制度、物质保障);二是德育的队伍建设(德育培训、德育科研);三是中小学学生的德育实践情况(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活动、心理健康、行为规范、三结合教育、校园文化);四是德育效果(师生道德素养、德育特色);五是德育突出成果。 四、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不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有了全面了解,而且一批既重视德育管理又注重特色创新的学校典型脱颖而出,为确定今后全市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供了有利依据,为实现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德育工作,研究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一定成效。各区县(市)教育局、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基本上形成了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媒体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环境育人、心理育人、特色育人的德育工作育人体系。 (一)创新德育管理体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保障。 各区县(市)教育局、各中小学校积极探索管理育人模式,形成了以建立德育工作领导体制为重点,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健全德育管理规章制度为关键,以加大德育经费投入为保障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新体制。 1、建立三级领导体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组织保证。 各区县(市)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的一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各区县的德育管理工作;教育局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局长或书记任副组

通识听评课测试题

题目1关于评课的功能,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评课是对执教教师的教学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题目2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正确的做法是 c.通过学生的参与状态看教师的教学 题目3对于教师间相互听课,正确的理解是 a.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题目4学校领导听课的主要目的是 b.了解教学现状,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题目5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b. 课程目标 题目6以下不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是 a.测智商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智能水平 题目7对于听评课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听评课是一门科学,因为从听到评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题目8评课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所有教师都应以一个标准来严格要求 题目9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b.创造性 题目10听评课是学校最经常的活动,它有着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作用,因此说听评课是有 b.教学管理功能 题目11听评课有教学诊断功能,其正确的做法是

c.听课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毛病,课后进行综合分析 题目1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a.学生要与教师教的统一 题目13一个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b.健康的心理 题目14对于听评课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具有沟通协调的作用 题目15听评课有教科研功能,其正确的认识是 c.听评课活动能在教学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题目1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情感意识,是因为 a.学生学习存在两个过程,一是认知过程,二是情感过程 题目17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因材施教 题目18要想让评课起到激励作用,必须做到 a.给出一个研究目标,引导教师进步 题目19对听评课的作用,正确的看法是 a.领导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的活动 题目20一位评课者评价一节课时,说出以下几个特点:①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气氛和谐融洽;②注重兴趣激发、习惯培养;③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是在评价 选择一项: a.情感体验 题目21听评课有激励发展功能,是因为 c.参与听评课活动能够开阔教师视野,激励上进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现在我们所说的知识,是指立即能派上用场、能见到成效的信息,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出的观点。个人之见,这个观点其实也是在思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关系问题。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更多是专业教育,而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的更多是通识教育的使命,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专业化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问题。 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还是当今中国大学的一种现实。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专业化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人们普遍看法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选一个好的专业很重要。同时大环境下对于技术性工人的需求增加,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大学生能更好适应这种需要而受欢迎,这就让高等教育界的老师们困惑了。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高等教育界不得不舍通识教育而取专业教育,更加重视大学里专业与就业的密切联系,所以专业越分越细,也越来越面向市场,一所大学的教学成就也更多的是由它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决定,而不是它的历史底蕴与学术成就。 这就是当今中国大部分大学的现实,就业等同于一切,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以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当一部分大学秉承这样的一种办学宗旨时,无可厚非,但是当很大部分大学甚至是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大学也不得不以更细分的专业化教育应对这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战时,大学就已经变味了。曾经很多学者都说过,大学不能像职业学校、技术学校一样只教你一种专业技能,否则它和职校技校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大学就是如此,我们的很多老师、同学、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至于有没有培养一种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说出来都会被很多人所不齿,这是事实。那么,在专业化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通识化教育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它并不是仅传授给学生一种知识,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其实高等教育起源的时候最开始的目的就只是纯粹的思考方式培养与品格塑造,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识教育的优点很多。其一,它的接触范围广,学科融合性强,更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同时它也更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品德塑造,所以通识教育更容易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其二,它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新兴趣点,也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力,而这一点往往是专业化教育最大的缺陷。中国的高等教育选拔门槛是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而在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不少学生接受了专业调剂,也有不少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是十分盲目。进入高校后却发现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个选择,或者不适合在这个专业中学习,但还得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高校中转专业的机会,通常是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得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这样子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只能是痛苦,何来动力?其三,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适应性。很多人都说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病是“通而不精”,我们得承认通识教育相比于专业化教育确实在某一领域精通性差了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至少高等教育领域,真正的学习传授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已经是一种共识,并且大学里面所学到的能够用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少之又少,那么,以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方式的通识教育比起专业化教育在适应多变社会里面的多变职业也就更有优势了。毕竟现在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社会,学会大部分知识是不可能的,那么掌握学习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这一点,通识教育会做得更好。不仅学习能力,由于通识教育接触面广,它在融会贯通、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很有优势的。

三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三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三年级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现在我班共有学生39人(学期初又转进1名男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15人。据了解,全班同学整体基础过关,但还有个别同学存在一定问题。 二、班级工作的基本措施和做法。 (一)了解学生思想状况。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刚接手这个班,对学生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要尽快去探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与学生交谈。有计划地利用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和与班级个别有特性的学生交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增加师生感情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有利于开展工作。 2、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通过平时的观察与检查学生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度,学生出现较大的进步要及

时鼓励与表扬,当学生的成绩出现较大的退步时,要及时调查原因,扭转局势。 3、与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通过与孩子父母的对话,了解孩子在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二)习惯养成教育:做一个爱集体、爱他人的世纪人。 1、学习习惯的培养。 (1)看书积累习惯。每天抽出半小时时间看书、做积累,并定期对学生的积累笔记进行抽查。每晚布置看书的作业,并让家长配合完成。还要教育学生会挤时间看书,例如,在教室内完成班级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看书等等。 (2)写字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无论是在练习本上、还是在书上、还是完成各种作业时都要把字迹写工整、干净。每天进行三行的准格练习,教师要及时批阅,指出不足。及时联系家长作好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共同提高孩子的写字水平。 (3)预习习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为了提高教材的使用率,本学期我把学生的语文预习任务全部要求学生在书上完成:一读(默读、大声读)、二标(标出自然段、生字词)、三写(把会写字组词)。为了让学生养成这项良好的习惯,也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监督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关爱残疾人活动方案

xx学校“关爱残疾人,温情满校园”活动 策划方案 一、活动景: 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和谐社会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今,弱势群体仍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作为当代学生,我们深入实际,为缓解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中华名族的道德教育。 二、活动主题:扶残救困献爱心 三、活动口号:扶助残疾人,共建和谐社会 四、活动目的: 1、关心残疾人的生活,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 2、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 3、激发学生对残疾人深深的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在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尽力帮助,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六、前期准备: 1、与特殊教育学校取得联系,获得校方同意。 2、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预计15人,把志愿者和残疾人平均分成两支队伍。 3、准备活动器材 七、活动流程: 1、激情引入“快乐动作” 目的:活跃气氛,放松情绪。方法:听歌曲做动作,指导者唱歌,全体成员按歌词内容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脸、拍拍肩、转个圈、跳一跳、笑一笑。(老师给聋哑孩子做手语提示) 2、胯下滚球比赛 目的:增强灵活性。方法:两支队伍排成一路纵队,各队排头持一篮球。教师发出口令后,各队排头用双手将球从自己胯下向后仍掷,使球沿地面从本组学

生胯下向后滚动,排尾接球后,迅速跑到本队前面。最先完成的一队获胜。 3、滚球进门 目的:增强手臂的灵巧劲。方法:两支队伍站在白线后,排头向球门滚球,球进后,到排尾。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4、拔河比赛 目的:发展全身力量。方法:两支队伍,面对面成横队站立在中线两侧,双手握绳。当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双方用力拉绳,以返至身后的白线处为胜。 5、两人接力跑 目的:培养相互配合能力。方法:一名残疾人和一名志愿者为一组,牵手同跑,绕过前方的障碍物,返回。下一组跑。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6、组织教授篮球。 7、合影留念。 八、备注:本活动为义务活动,请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 xx学校 2016年9月1日

小学《“多措并举引领家庭教育走向成功”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多措并举引领家庭教育走向成功”实验与研究》课题结 题报告 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和家庭是两个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这一阶段又是他们学习、掌握文化知识,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不仅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应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30多名,在校学生500多名。我校从年开始创办家长学校以来,一直把“努力建设家长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为办学目标,多次荣获“区先进家长学校”的称号。 几年来,我校家教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实验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趋于完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1、成立领导组织,加强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在教研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员为组员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指导各实验班级的实验教师定期制定实验计划,定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等,及时总结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经验。 2、重视教师选配,加强专业培训。 学校挑选了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青年教师,担任“创新”实验教师,经常组织他们进行业务学习、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听专家讲座或专题报告等,使他们在业务上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为进行“创新教育”打下厚实的基础。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认识。 为进一步解除教师思想上的顾虑,用现代教育理论去武装教师头脑,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创设素质教育的大氛围,学校先从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入手,为教师订阅了近三十多种各个省市的教育报刊杂志,购买现代教育理论书籍五十多册。领导小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扭转了教师过去那种陈旧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树立起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 4、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评估方法,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创新教育实验,在办学条件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实验工作。除订足买齐教师的理论用书外,还专为实验配备了高档现代化电教仪器,购买了许多教具学具和其他材料。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 / 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识知识考试答案 1、A 2、B 3、B 4C、5、A 6、C 7、A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A 18.C 19.A 20.C 21.C 22.C 23.A 24.A 25、A 26、C 27、B 28、C 29、C 30、A31、BC 32、ABC 33.ABC 34.ABC 35、ABC 36、×37、√38.×39。√40.√41。√42.√43.√44、√45、×46、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1)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知识;(1分) (2 )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2分) (3)要掌握渊博的相关学科知识;(1分) (4)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网络教学,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评分标准:只要意思对,顺序、文字可有改变)(1分) 47、①正常的呼吸道表面黏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呼吸道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1分) ②冬春季节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的温差也较显著,容易受凉。受了凉,(1分)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肌体。(1分) ③冬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1分)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

能流通的情况下,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的增加了。(1分)(答出划线内容意思即可得分) 48、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2 / 4 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只要答出其中五项内容即可得满分;少于五项内容,答对几项得几分) 49.(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角度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赵老师仅仅关注“考试学科的成绩”,对于考试学科之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表现了教育关注的狭隘性。(1.5分)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远期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仅仅关注是否通过考试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不能全面关注。(1.5分)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刘勇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和满足。如果这种需求和应当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不被认同,不仅使学

通识教育的意义

什么叫通识教育?为什么要搞通识教育?我不想从五花八门的教育学定义出发,而是和大家聊聊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当一位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她的头脑中一般只有高考要求的那几门学科的不完整的概念。即便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对其它学科和专业名称有所接触,但也知之甚少。这时如果让他一头扎进一个狭窄的专业,他就会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一个猎人如果不了解这片森林中植被类型的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他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们学会打中野物的技术,而是要先熟悉环境。 通识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所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一般指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这些学科大致相当于我们所称的“基础学科”,英文叫“discip1ines”。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大类(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推理、定量推理、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基本按照这些学科来组织,只是最近加强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维度,这是因为“disciplines”代表了人类探究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类型。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具体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敢班门弄斧地妄谈各个基础学科的思维特点。仅从文学艺术和科学两大知识体系的比较上与大家讨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觉的、发散性的、情感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相互理解、不断沟通来实现的,所谓以情感人;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逻辑的、讲究经验验证的、理性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从客观证据出发,强调严密推理,所谓以理服人。显然,这两种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