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试题

苏州园林试题
苏州园林试题

苏州园林试题

苏州园林》语段阅

一.读“设计者和匠师们”到“如在画图中的”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的“败笔”可否改成“有毛病的地方”,为什么?

不能,这里指苏州园林建筑上的欠缺,与“完美的图画”相呼应。

3.给选文划层次①②||③④||⑤

4.文中的似乎一词可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去,表明作者用推测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是设计者介绍的,所以不能用肯定的语气。

5.段中第3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说苏州园林在建筑、山水、花草、景致方面的特点,概括了后文中的分项说明。

6.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7.为本段拟个小标题

完美的苏州园林

二、读“我国的建筑”到“是不讲究对称的”回答问题

8. 概括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说明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

9. 这段文字可分两层,怎样分?

①②③||④⑤

10. 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11. 本段紧扣全文总说部分的哪句进行说明的?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12. 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图案画和美术画的特点?

图案画讲究对称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

13. 文中的“同样”不能去掉的原因

不可以,因为它强调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对称的特点,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三.读“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到“又是入画的一景”回答问题

14. 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说明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5. 选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16. 游览者“忘却了苏州城市,只觉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说明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艺术性。

17. 这段文字中写池沼共写了几个画面:

四幅图画:?“有些园林池沼┉布置”;?“水面假如┄┄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入画的一景”。

18.“这也是为了---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作用是?

议论,说明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处处体现图画美的特点,照应和突出苏州

园林的景物特点。

19.第一句中的“艺术”和“技术”可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强调技术,把建筑艺术放到了次要地位,

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了。

20. 文中的“大多”和“很少”不能删掉的原因是什么。

“大多”说明很多,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很少”说明不是没有,只不过数量很少,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题2010年05月

21.文中粗体字“雷同”能不能换成“相同”?为什么?

2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这种配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23.为什么苏州园林的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24.这一段文字的结构方法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总—分

25.你认为现代城市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美吗?和苏州园林所讲究的美有什么不同?评价一下这两种美。

1.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是败笔,是贬义词;而相同是允许的,是中性词。2.追求的目的是使游览者产生置身于山间,如在画图中的感觉。(或者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3.刻意表现一种自然美。4.A 5.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说美和不美都可以。苏州园林讲究自然美,城市布局注重整齐划一有多种原因,较为偏重于人的创造,也是一种美。评价这两种美,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来谈。

26.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A.说明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说明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配合。

C.说明苏州园林又一个入画之景。

D.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27.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先______后______。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池沼安排的特点是________ 。

28.文中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里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9.这段文字虽然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设计布置艺术,但它也紧紧扣住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以部分说明全局。这段文字的内容和课文第二段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总分讲究艺术,给人以置身山间的实感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艺术”和“技术”都有技艺的意思。它们的细微差别是,“艺术”是指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作名词,如“一项艺术”,也可表示“形状独特而美观”的意思,如“这盆根雕很艺术”。而“技术”是指操作方面的技巧,比较具体。

4.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四.读“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到“可是没法说出来。

30. 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31. 本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摹状貌

32.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什么

“这”指“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33.没有修剪得想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中的“这”指代什么

“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似的道旁树”。

34. 找出本段中的议论句并说明作用

例如:“因为依据中国的审美观点来看,这是不足取的”阐述了这样栽种树木的艺术效果

(选其他议论句皆可)

35. 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

栽种:“高树与低树┄┄花树相间”

修剪:“没有修剪┄┄道旁树”

36.本段中倒数第二句有何作用

说明苏州园林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五.读“游览苏州园林必然”到本段结尾。

37. 概括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说明苏州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答:“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也注意图画美”也算对

38. 从文中看“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

阅读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39. 选段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

40. 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是怎样体现的

阶砌旁边栽几丛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六.读“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到“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回答问题

41. 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42. 找出最能表现门窗是“工艺美术上品”艺术效果的句子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3. 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是美术画,而它的门窗组合则是:

图案画

44. 说说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

极少使用彩绘

45.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举例子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

阅读文段(一)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

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式不该错过的。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茎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

1、文中“□□”处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2、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是那句?[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这句中的“有”和“不过”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不能互换,原句突出到过的园林少,如果互换就强调到过的园林多,与原文内容不符}

2、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4.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c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5.把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6、”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愿望”是指(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的依据是(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7、“图画”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8、简析文中加点词“一切”、“决不”的作用。[“一切”“决不”表达意思严密准确,说明苏州园林每一处每一点上都能构成完美的图画,毫无例外]

9、“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在本段中具体指那些“点”?[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

(二)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1.这段文字选自《苏州园林》作者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

2.这段文字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和打比方]。

3.文中“自然之趣”的“趣”指的是情趣。

4.文中的“绝大部分”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绝大多数”只表示多数而不是“全部”,因为我国建筑也有不对称的。]

5.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它是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不讲究对称]

的特点来写的,突出[自然]之美。

6.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议论的句子。

7.这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式)

(三)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魔术、技术、美术)而不仅是(艺术、魔术、技术、美术)。③(甲) 是重峦叠嶂,(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0分)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B )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2、选文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种些花草”。

3、对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4.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池沼,文中先介绍说明假山,再介绍说明池沼,重点说明的对象是池沼。

5、②句选词填空,依次应选填艺术、技术。

6.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B ) A.既……又……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

7.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A )

A.第①句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D.第(11)句

8.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9.第⑨句加点的“那儿”指代的意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10.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D )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

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1.本语段是分项说明。课文中与它相呼应的语句是[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12.“如在画图中”、“鱼戏莲叶间”加上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13、“大多引用活水“中的”活“的作用是(突出池沼的特点)

14、池沼安排的不同点是: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

池沼安排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5、文中“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什么?([鱼戏莲叶间]

16、“艺术”和“技术”区别?[“艺术”时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1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往往”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是这样,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嶙峋”一词的原意是什么?这里的用法有什么变化? [原义:山石一层层重叠不平。这里指古老的藤萝,枝干层层重叠不平的样子。]

2.这一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从哪方面说明的?选择正确答案。(③)

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说明的②从假山池沼的配合说明的

③从花草树木的映衬说明的④从近景远景的层次说明的

3.“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中的“这”指代什么? [指没有“宝塔”式的修剪和没有“阅兵”式的栽种。]

4.这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5.划出描写的语句。

6.这一段的说明顺序是(③)。

①以时间为序②以空间为序③先总说后分说④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

7本段哪句话总括全段内容[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8.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单调”的意思。“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好,“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子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得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9、“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据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五)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

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花墙和廊子]

2、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征?[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3、苏州园林角落的图画美是如何体现的?[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4、如果将选文的两段文字看作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这两幅画的特点是什么?

5、选文中的加点字“补”又何作用?[说明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善于重视图画美,是单调化为多彩]

6、选文列举了苏州园林哪些增加景致深度的方法?[用墙壁隔,用廊子界,安大镜子]

7、从文中看,“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怎样形成的?“隔”指的是(有墙壁隔着)“不隔”指的是(墙上有镂空的图案)“未界”指的是(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13苏州园林

13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 9 2 5年“五卅” 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01辨明字音: 轩榭(xu 01 xi e)池沼(zh do)镂空(I cu)邱壑(h e) 重峦叠嶂(zh eng)庸俗(ymg)模样(m u)相间(ji cn) 蔷薇(qi eng w a)嶙峋(I m x u n) 0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文章是从角度,抓住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E、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E、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苏州园林教案

13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 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 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 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师:中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 师:“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么,想去苏州园林 游览吗?那可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去不了,怎么办? 生先学习《苏州园林》这课。 师你真聪明!那么咱们打开课本107页——《苏州园林》,咱们“神游”苏州园林,不花钱的。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 有深刻的体会 3、辨明字音: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二、学习分析课文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咱们齐读这一段。

苏州园林发展史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这不仅因为苏州现今保存的古园为数众多,更是由于这里造园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苏州最早见诸史籍的园林,出现在春秋吴国营建阖闾大城之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此之后,造园活动几乎一直绵延而不绝。尤其是在唐宋之后,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官宦因向往这里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而到此定居,从而带动了当地园林建设的发展。时至明清,不仅“吴中豪富,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就是“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黄省曾《吴风录》)在如此普遍的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不仅当地园林数量激增,同时也促使造园艺术日臻完美。有人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来赞美苏州的园林艺术(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实非过誉之词。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园林的生成与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从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看,凡造园活动兴盛的地方,一般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物质基础及深厚的文化渊源。而这在苏州的社会演进中,始终未曾或缺。苏州自春秋吴国在此筑城建都,于城市选址合理、规划适宜,加之以后的社会发展进程未受到大规模战乱的影响而衰落或移址重建,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城市位置和格局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而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又使经济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园林发展具备了稳定和坚实的基础。从有关的史志统计,自春秋吴国营建宫苑以来,著名的苑园可以千数,而且广泛分布在吴地城乡,至于仅凿一池、点数峰、莳栽几株花木的府宅小院,更是多不胜数。正是这千百年来极其普遍的造园实践,才使苏州的园林艺术趋于成熟。因此,回顾一下苏州园林发展的历史,对于加深理解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会带来一定的帮助。一、东吴大地的史前文明 园林的出现和发展,与经济和文化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苏州的历史演变看,此地的文明起源极早。虽然见诸史料的吴地历史,开始于商朝末年,但近代考古的成就,却为我们述说:早在一万多年前的上古时期,这里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而且在当地居民几千年的不懈努力之下,造就出了文明程度极其发达的史前文化。之后苏州的发展,尽管并不完全承袭这一上古文明,但造就了上古文明的自然环境,同样孕育了后来的苏州经济和文化。因此,在叙述苏州园林发展历史之前,也需对此作一扼要的介绍。数亿年前,我国东部的长江下游一带,曾是一片荒凉沉寂的华夏古陆。到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地壳的断裂、褶皱以及岩浆的喷涌,造成了苏州西部无数的山峦。到距今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地壳缓慢下沉,形成海湾与群岛。随着长江日复一日地夹带着大量的泥砂在此沉积,逐渐将海湾围截成众多的湖泊和洼地,形成了最初的太湖及周边大片的冲积平原。由于这里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基础。 考古学的成就告诉我们,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太湖中的三山岛上就有了人类活动。到距今7000年前后,当地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最初的1000余年间,因气候暖湿、海平面相对稳定,使这里的“马家浜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水稻的种植、家畜的驯养,也自此开始。定居生活促进了建筑的发展,当地出现了以矩形平面为主、间有圆形平面的住宅,墙中用木柱,外包泥墙,并经烧烤硬化,以提高其防雨的性能。许多木构件已普遍采用榫卯技术。屋顶由芦苇、竹席和草束构成。此外,还有不少防潮、排水措施,以适应南方水乡环境。大约从距今6000年起,气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海平面也时有波动。特别是距今5400年前后的低温期形成的大片湿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从而使继“马家浜文化”之后“崧泽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距今5200年以后的千余年间,自然条件再度好转,这里的居民创造出了文明程度非常高的“良渚文化”,成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鼎盛时期。此时不仅生产力水平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宗法礼仪制度也已经完备。当时遗留的墓葬中,让后人看到了十分丰富的随葬器物,大量出土的随葬玉器,反映了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制玉水平,而死者多寡不一的殉葬品,则说明社会等级区分也极其明确、严格。

《苏州园林》word【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②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③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④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 方法,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个人独学、对学、互学、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②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①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②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本文作者。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①初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②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③三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3、 3、分析文章第一段; 4、分析文章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我将以导游的身份,引领大家一起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ní)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他的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 师:上课。(师生问好)同学们,常言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当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苏州园林凝化为一幅古朴优美、自然典雅的水墨画,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风姿。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州园林》,来领略它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艺术风采。(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排除了字词障碍。作为说明文,我们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把握这篇文章呢? 生1:抓住事物特点。 生2:理顺说明顺序,还要看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3:说明文语言要准确,要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也总结了一下。请看大屏幕。(出示目标) 1、学习从多个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 2、揣摩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3、领悟园林之美,感悟生活之美。 生:(一生读目标) 师:首先,我们来一睹苏州园林的风姿。(出示苏州园林图片,教师解说)苏州园林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以景取胜,景因园异,小中见大,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简直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师:这样迷人的景观,叶老是怎样运用文字展现出来的呢?请大家用中、快速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用中、快速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5分钟后) 师:相信大家已经读完了课文,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很好!请大家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那么,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苏州园林的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不讲究对称;假山和池沼;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门窗注重图案美;极少使用彩绘。 师:这位同学读书很仔细,一口气找了这么多。不过,他在概括时标准不够统一,有的概括出了具体的美,有的只点出对象,如:“假山和池沼;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分别什么特点?谁来说一下。 生:假山和池沼追求自然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花墙和廊子讲究层次。 师:好,请看大屏幕。作者就是从这七个方面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展开说明的。(大屏幕展示): 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 假山池沼追求自然美主 花草树木着眼在画意 图画美近景远景讲究层次 每一角落都注重图画美次

《苏州园林》教案示例知识讲解

《苏州园林》教案示 例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4.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5.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即可。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桥之美》让我

们从美学的角度感受了桥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多媒体显示有关苏州园林的音像资料。 设计(二)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美景。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1.多媒体显示: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1“三维”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 “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

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 苏州园林图片 2、导语: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二、揭示学习目标:

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 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还不止以上所写。 五、合作探究: (一)齐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第一段:总印象:标本) 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与吴越文化紧密相连, 历代又兴盛造园, 才形成了独具 风姿的园林胜地。迄今保存较好、能分别代表我国宋、元、明、清南方园林风格的著名园林尚有数十处。苏州古典园林也面对人潮的压力, 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承载能力与游客分配不均。由于园林游客是苏州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上近年来游客数量大幅上升, 使部分重要园林如 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人满为患、不堪重负。部分游客抱怨园林内人太多,不仅加速了古典园林内景致、实物、环境质量的损坏速度, 还严重破坏了清、静、雅、闲的园林环境, 使园林失去了其本色, 影响了园林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在著名园林游热销的同时, 也使一些小园林如耦园、艺圃等游客寥寥、门庭冷落, 使苏州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资源分配也呈现出不合理态势。 2. 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竞争失衡。散布于姑苏城各个角落的大小园林出于其自身的利益, 在一个不大的市场内相互竞争, 所呈现出 的大园林热销、小园林冷落的局面, 势必造成大园林经济效益高而维护任务繁重, 小园林则因竞争力弱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同时由于监督管理的缺失,一些问题状况也频频出现. 3.园林外部竞争优势的弱化, 相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来自杭州、上海等重要旅游地,以及无锡、嘉兴等新兴旅游地崛起的冲击,苏州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等原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笔者将就此来具体阐述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对策措施。 1 苏州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1)苏州传统观光产品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苏州园林和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是苏州过去和现在两个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光旅游产品,长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对苏州旅游业昔日的辉煌做出过巨大贡献,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拙政园、狮子林、留园、虎丘等品牌园林由于自身容量所限,加之展示形式的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有创意的新内容等原因,使其旅游吸引力受到影响。而古镇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出现如商业化气氛太浓重、同质性强、各镇发展缺乏联动等问题。总之,对苏州主要客源市场而言,传统的观光产品(园林和古镇)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 (2)苏州旅游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日益降低。苏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尽管极大地刺激了海外游客市场的发展,但苏州周边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已经开发出许多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使苏州传统旅游产品的相对优势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无锡城市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及相关主体园的开发、常州的恐龙城、嘉兴的观潮、杭州的西湖与古都风情、上海的都市旅游与娱乐旅游(特别是新天地的成功开发)等,这些正在形成新的吸引,使苏州面临华东地区主要旅游城市日益剧烈的竞争。换言之,在长江三角洲这个大旅游目的地网络中,苏州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和相对地位都有所降低。苏州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正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期末复习题 2014/1/7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臵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征(用本段语句回答)。 4.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做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层次丰富9多)、景致幽深(深)等自然和谐、富有情趣等。(甲)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追求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皆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乙)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臵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3、(甲)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词语应是()、()、()、()。(2分) 14、说明事物应抓住事物的特征,(甲)中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_________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3分) 15、(乙)可以分为两层,先说假山的堆叠。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次说池沼的特点,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乙)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选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说明事物应注意合理的安排说明的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________顺序。从《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 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 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 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 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 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 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 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 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 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 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 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 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 美誉。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 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 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 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 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和结构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教学法] 讲述和问答相结合[教学途径] 多媒体和黑板[教学时数]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第一感受园林的美。[ 微软中国1] 其次,引入本文,对作者进行再次的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 年代和30 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 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

习。二、整体把握 1、解决生僻字词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让学生朗诵出来[ 微软中国2] ,如 轩(xu a n)榭(xie )丘壑(he)嶙峋(lin xun)镂空(lou ) 蔷薇 ( qiang wei ) 2、解决难理解字词先提问学生,然后再一起进行解释,如 ①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②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③嶙峋:枯瘦的样子。 ④广漆:一种天然漆。由熟漆或生漆和桐油调制而成的,色泽棕黑。 [ 微软中国3] 3、听录音在标准的语音中感受文章的美 4 让学生通读课文 5、讨论和提问学生[ 微软中国4] ①同学们,通读完整篇课文后,你们觉得苏州园林的总 体特征是什么呢? ②在对苏州园林进行说明过程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进 行的? ③同学们复习课文后,你们觉得课文分成几大段? ④我们之前已经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过学习,有哪位

11《苏州园林》知识讲解

《苏州园林》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高清课堂:园林艺术——《苏州园林》】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21年1月,与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未厌集》等小说集。另有散文集《脚步集》、新诗集《雪潮》、童话集《稻草人》等。 课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有删节。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将原题改为“苏州园林”。 知识积累 1.轩榭 ..(xuānxiè):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2.胸中有丘壑.(hè):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3.嶙峋 ..(línxún):枯瘦的样子。 4.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5.镂.(lòu)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6.蔷薇 ..(qiángwēi) :落叶或常绿灌木,种类很多。 7.明艳:鲜明艳丽,明丽。 8.因地制宜.(y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9.重峦叠嶂.(zhàng):重重叠叠的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10.依傍.(bàng):依靠。 11.鉴.(jiàn):仔细看;审察。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2.池沼.(zhǎo):比较大的水坑。沼,天然的水池子。 13.称.(chèn):适合;相当。 14.倘.(tǎng)若:假若,假如。表示假设。 15.鉴.(jiàn)赏:鉴定和欣赏。 16.自出心裁.(cái):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17.布局:全面安排(多指作文、绘画等),这里指建筑分布的格局。 18.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19.斟酌:反复考虑,仔细推敲。 考题例析 1.(2015·重庆中考)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曾经的心有灵犀已成过往,多年不通消息使他们彼此起来。 (2)不法商人总是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我们的责任是擦亮眼睛,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3)苏州园林亭台轩榭布局美,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映衬美,当然这些,你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A.隔膜企图不止 B.隔膜企望不只 C.隔绝企图不只 D.隔绝企望不止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吴文化之苏州园林 摘要: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苏州园林名胜1997年12月,江苏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之美体现在自然、空间、人文之中,古朴精妙,既有自然闲趣,又有精雕细琢,小巧玲珑,委婉细腻,常使人留恋往返。 关键字:园林、历史、美、自然、空间、人文、吴文化、发展。 正文: 一、园林历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汉族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二、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甲天下,集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之大成。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其之精髓无不被前人后人所瞻仰,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其间,正如一位含蓄优雅而又不乏迷人的媚的古典美女。这种建筑给生活,给环境增添了不少的的美感与情趣。同时人们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依山伴水的自然怡情,其然身心健康两者皆宜,其极致展现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博大与奥妙。 (一)自然美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从假山堆叠的巧夺天工、争奇竞秀与两岸石块的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从“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叶老对“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的充分肯定;从对花墙廊子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所致的幽深含蓄之美至角落处补上几竿竹子和几棵芭蕉的诗意与雅致,或大笔渲染,或细笔勾勒,活脱脱一个中国式的古典美的世界,这与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灵动、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审美倾向一脉相承。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大展示了花草树木、石子楼亭的自然美。 (二)空间美 苏州园林都很小,但游人却并不感觉其小,正是这种独特的空间结构处理,让游人深刻体会到其空间美。苏州园林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在咫尺之地,造就出千岩万壑,清流碧潭的山林野趣。 现在让我们分析造就其空间美的原因: 1 、空间分割:世间所有园林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苏州园林的面积更小,想在咫尺间营造出千沟万壑、层次多变、处处有景、方方有境的如诗如画般的园林胜境就需要在造园之初将其完整规划。虽然这样的规划没有固定样式,但还是有道可循的。但在宏观地进行控制上艺术地把握大局。所以说苏州园林中的水在其功能上既起到了分割全园的作用,

苏州园林复习文档

初二《苏州园林》复习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3分) 2.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3分) 3.选文第②段语言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3分) 4.中国艺术讲究对比映衬美,园林、书画如此,诗歌亦如此,请从你熟悉的写景古诗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1.对第一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第二段“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字“这”指代的是()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苏州园林及说明文知识

苏州园林及说明文知识 知识要点: 1、学习课文《苏州园林》,了解作者及对课文的分析。 2、根据《苏州园林》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3、通过欣赏说明文例文来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基本内容讲解: 苏州园林 一、导入 人与自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最佳环境,让我们善待自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题中“山、秋、

暝(晚)”。“空”字极为跳眼,此字在王维的诗中运用频率甚高,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字写出了山中的清、静。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其对仗工整、风格灵动而千古流传,诗人将“月、松、泉、石”写活,把自然中的秋之韵味、秋之魅力观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纱女穿梭于竹林之间,小渔船行驶于“荷塘月色”之中,充满了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艺术之感。?由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如此,“春芳”在诗人眼中其消歇也便随它去了。 二.作者简介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其早期小说有《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从1942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曾主编过《小说月报》、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2、品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3、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包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符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本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从名句下手,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听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并思考以下二个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阅读评说,领略苏州园林之美 1.粗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说话(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四个讲究)(此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迅速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学生可说: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2、苏州园林讲究完美的图画除了上述四个讲究之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3、寻读课文,评说园林图画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出的美”说话 (抓住文中与图画美相关的词句,学生很快能深入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出不对称的美(美术画),假山的堆叠体现出艺术的美,池沼周围景物的配置追求自然的美、变化的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美,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层次的美,角落装饰体现出别致的情调,门窗体现出工艺的美、图案的美,色彩体现出搭配的美……)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什么私家园林的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称。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艺术价值。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发展历史: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苏州古典园林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5月30日,“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旅游文化推介会30日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举行,通过旅游宣传片、图片展、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等多种形式向法国民众展示苏州古

苏州园林学习资料

《苏州园林》 一、整体把握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二、结构分析 各段段意 1.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 2.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3.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4.假山和沼池的艺术 5.花草树木的映衬(画意) 6.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7.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 8.门窗的设计和雕镂 9.室内的色彩装饰 10.结束语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 第二部分(2~9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 第二层(3~9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 人回味。 三、主题思想 1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从而显示了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 四、说明方法 ⑴比较说明: 作者常常在与其它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审美和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介绍布局的时候,把苏州园林跟宫殿和一般住房相比较,一个绝不讲究对称,一个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文中介绍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国式的花园相比较,写出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有风格。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的时候,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彩绘的必要。如果这本画册是彩色的,读者一定会同意这样的指点。 ⑵比喻说明,这种形象化的手法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画面: 作者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如:“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在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又如:“有几个园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引人入胜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在作者文字说明的指导下,园林和画,游览者和园林似乎已融为一体了,使我们深深地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在介绍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时,作者又用图案画和美术作比喻,强调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追求的是自然之趣,虽为人工建造,却尽量任其自然,不露斧凿的痕迹。这又提醒读者如何进一步欣赏苏州园林,欣赏这本画册。 ⑶引用说明: 在写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观赏池沼里养的金鱼或各色的鲤鱼时,作者引用了《汉乐府·江南》里的诗句:“鱼戏莲叶间”,我们仿佛看到清澈的水中,鱼儿嬉戏着,似与游者相乐;同时又感到游览者以鱼自比,悠然自得的情趣。 ⑷分类说明: 作者在总述园林特色的(3~9)七段文字中,就是从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和廊子、角落、门窗、颜色等方面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各个侧面,使我们对园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图片的角度和线索。 五、问题探究 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