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3.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 4.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①时间差异:

②空间差异: 5.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

传统型 →

现代型 出生率 高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高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低 死亡率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1%)

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 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3.在世界六大洲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始终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 4.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发展程度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影响

措施

趋势

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大洋洲) 自然增长率低,有些国家出现零增

长或负增长 ①经济发达;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③生育观念的改变。

①劳动力不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加重;③国防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数量较为稳定,有些国家人口将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人口

增长较快

①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②政治独立(根本);③经济发展。

①制约经济的发展;②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时间 特 点

方向

原因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殖民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二战后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增加。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西亚、北非。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

举例 政治

因素

政治

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 生态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要素 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 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难民 环境资源差异 逐水草而居 国家移民 历史上的移民戍边 环境恶化 生态移民(贵州麻山地区) 社会文化因素 民族、种族 以色列犹太人回迁

自然灾害

20世纪30年代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居民外迁 宗教 印巴分治,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 家庭、婚姻

八千湘女进新疆

·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战争。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主导作用 交通运输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自然灾害、矿产资源、环境恶化 4.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导致劳动力不足,人才的流失。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①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②衡量指标: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①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②影响因素: 因素

相关系 资源(取最少)——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资源) 正相关 对外开放程度(交通) 正相关 经济发达度

正相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①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②A、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B、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C、各国、各地区要组中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①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城市形态与地形、河流、交通密切相关。 ②城市形态的类型: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放射状

组团状

分布特点

多分布于平原地区,集中连片 沿交通线或河流、谷地延伸 受地形和资源分布等影响,由几个片区组成

优点 ①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

施,方便居民生活;②便于行政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每个组团可以就近组织各自的生活生产

缺点 设施集中,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城市交通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运距较长 用地分散,联系不便,市政建设投资大 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大庆

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

地形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

足,交通便利,成本低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

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

欧、西欧平原城市群

高原

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较为

凉爽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

原上

巴西高原

山区地表崎岖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气候适宜适宜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

市多,规模大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众多

气候恶劣

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

于居住,经济落后

城市少,规模小

干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寒冷地

区城市很少

河流河运起止点

人流、物流量大,货物集散、中

转地,变更交通运输方式

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

一般规模较大

赣州

河流交汇处

宜宾(岷)、重庆(嘉陵)、涪陵(乌)、

武汉(汉)

河口广州、上海

运河两端塞得港&苏伊士巴拿马&科隆

防卫半岛

利用天然水域进行防卫古代城市常分布于此

波士顿

河曲处伯尔尼(阿勒) 河心岛巴黎(塞纳)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社会经济因素举例

交通

驿道邯郸

政治中心

罗马、六大古都、合肥、巴西利亚、堪培拉、伊

斯兰堡、华盛顿

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

水运扬州、济宁政策特区城市

宗教

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

瓦拉纳西

军事

锦州、酒泉、威海、山海关、虎门、横须贺、佐

世保、朴茨茅斯

旅游张家界、黄山市(屯溪)、牯岭科技筑波、班加罗尔、中关村、硅谷、剑桥

矿产资源

煤矿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阳泉、淮北、六盘水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贝洛奥里藏特

油田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阿伯丁、休斯敦

其他金属约翰内斯堡(金)、白云鄂博(稀土)、金昌(镍)、白银(铜)、自贡(井盐)

住宅城市波茨坦(柏林旁) 疗养城市北戴河

工业城市景德镇、宜兴(陶瓷)、长春、十堰、丰田、底特律(汽车)、渥太华(造纸)、曼彻斯特、孟买(棉纺)、伊春(森林)边境城市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喀什、河口、丹东、图们、畹町、凭祥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概念: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2.形成:(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3.常见功能区及其特点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

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

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

市主要功能分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

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级

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

系、环境优美

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文教区:位于自然环境较好,交通便利,通信发达的地区,远离工业区

仓储区:位于可用地多,交通便捷的港口和车站附近

疗养区:位于无污染,植被条件好,风景优美的上风、上水的郊外

郊区:位于城市外围的农业区,常与高级住宅区混合一起,多建有卫星城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

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成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东京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烟台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

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重庆 未来"田园城市" 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 以人为本、人与城市协调发展

同心圆模式(地租)、扇形模式(交通的发展)、多核心模式(地租,交通的发展,人口增多)

带型——兰州;放射型——武汉;星座型——上海;散点型——大庆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的因素: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②社会因素:收入水平、知名度、种族、宗教 ③历史与文化因素

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 ⑤行政因素。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受市场和交通等优势的吸引,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中后期:市中心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工业用地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四、功能区合理布置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①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②城市等级一般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③行政区划

省级: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市级:地级市、自治州、盟;县级:县、县级市、区、自治县;乡级:乡、镇、街道 2.城市服务范围

⑴城市服务功能: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 ⑵城市服务范围

①范围:城市本身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1、便利的交通 2、合理布置工业用地

3、在工业区跟住宅区之间建卫生防护带(绿化区,仓储区)【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污染轻:周边环境 无污染,规模小:市区、居民区【如食品厂、印刷厂】

污染严重

水污染:河流下游

大气污染

单一风:下风向 季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 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市区 对环境敏感:河流上游,水质较好【如电子工业、感光器材厂、自来水厂】

②特点: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可能有一些顾客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③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服务范围制约因素):人口规模、位置、资源、交通。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A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B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C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2.启示:①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②城市六边形理论:同一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服务人口规模):竞争、排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第三节.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升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增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 城市化对一个区域来说:城市等级体系形成。城市用地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群。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离开乡村):·人地矛盾增加·自然灾害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水平低 动力(来到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城市化的标志—最主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其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4.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利于改善产业结构),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教育等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病;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的发展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增长快。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郊区城市化);处于初期和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增长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于后期阶段。 7、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的措施:

①改善交通、居住条件;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化;③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④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分类:

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按投入多少:粗放型(扩大面积以扩大产量),密集型(面积不变,提高单产面积); 按产品用途:自给、商品农业。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举例 自气光照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新疆的棉花和水果

城市化阶段 水平

特征

常见问题

发展趋势 初期阶段

25%~30% 城市化水平低,速度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加速阶段 30%~70%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就业困难,治安混乱,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70%以上

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停滞

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出现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现象

然因素 候 热量

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

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

制度

珠三角三季稻、松嫩平原甜菜、青藏高原青稞 水源

年降水量<250mm 中灌溉水源丰富的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

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

平原的耕作业 横断山区、五台山垂直农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

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 酸-茶树、柑橘;碱-甜菜、枸杞;黑龙江大豆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城市郊区的奶牛、花卉、蔬菜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阿根廷畜牧产品出口、荷兰鲜花出口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耕地红线,基本农田 机械 技术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日本农业的小型机械化、 温室农业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环境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

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

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3、各种农业生产部门对区位因素的要求:

混合农业

1、生产对象:谷物(小麦、玉米);牲畜(马、羊)

2、判断:占有一定比重的耕作业、畜牧业。

3、中国: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4、澳大利亚

①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 ②生产对象:小麦、羊

③特征: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④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温和,降水适中;②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④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广阔【国际市场】;②劳动力丰富;③生产方式、技术先进;④交通运输便利;⑤政府政策支持。 ⑤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⑥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A 、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B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一、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自给农业、密集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2、作物:水稻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耕地最大的是印度,出口最多的是泰国。

3、特点: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区位条件: 花卉、蔬菜:市场、交通、水源(最靠近城市) 乳畜、禽蛋:交通、市场 粮食、棉花: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低价低(最远离城市) 林果:山区,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水稻:农作物;稻米:食物

·自然区位条件:①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③地形:地形平坦,适宜水田管理;④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③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主要食粮。

5、措施:发展“高产(规模)、高效(机械化)、稳产(水利)、优质(品种)”。

具体:①适度扩大经营规模;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率;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商品农业、密集型)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经营方式一般为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经营方式一般是国营的。

2、农作物:小麦、玉米

3、特点: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4、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肥沃;③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②市场广阔;③交通运输便利;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技水平高

5、案例: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①分布于美国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五大湖)

②作物:小麦、玉米。小麦区分南北两块,玉米带靠近五大湖

③特点:商品化、机械化、现代化、专业化、区域化

④自然条件:温带季风、密西西比河。

⑤发展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系统。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①牧牛国家:阿根廷、美国;②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2、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4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

3、产品:牛、羊(肉、皮、毛)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专业化程度高;

5、案例: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①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②距海港近,交通便利;③冷藏保鲜技术水平高

②发展措施:①培育、饲养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⑤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二、乳畜业

1、分布:西欧、中欧、北美五大湖沿岸、澳大利亚、新西兰

2、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3、特点: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程度高;③集约化程度高;④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4、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②交通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