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

三、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苏晓军)

1. 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

最早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以色列人Reuven Tsur。他是沿着形式主义传统,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学研究的先驱一。这一方向的主要研究者还有Margaret Freeman和David Miall等。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Tsur一直在进行认知诗学的研究项目。他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研究文学结构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明确地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把该方向的研究引上了认知道路。Tsur强调指出,他所进行的文学批评并不是想替代任何传统的文学批评,而只是试图寻求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他所倡导的认知诗学研究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应该从认知角度去处理,而是说当传统概念不足的时候就应该去调动认知假设(cognitive assumptions)。认知假设不应该替代来自其它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而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发展理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Tsur致力于研究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文学解释,而他所求助的对象则是分析哲学和认知科学。很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连贯的认知诗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就体现在他的代表作《走向认知诗学理论》(Tsur, 1992)里。

在Tsur看来,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连接人类价值与可能被认为琐碎的文体手段之间的鸿沟(Tsur, 1992: 19)。Tsur坚持认为,文学的主要目的是把我们的认知处理进行陌生化( defamiliarize)或者非自

动化(deautomatize)。他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是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描述,第二步是描述诗歌如何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修正,第三步是研究随后根据不同原则进行的重组( reorganization)和文学

效果(literary effect)。他对常规认知处理的描述主要来自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Ulrich Neisser,但后两步的研究是他自己的独创。

《走向认知诗学理论》是运用认知科学进行文学批评的最早也是最系统的成功尝试之一。Tsur运用认知科学所提供的工具,探讨认知科学对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的研究所可能做的贡献,既强调个人的认知过程,又强调这些认知过程的普遍性,试图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所以

说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不仅是对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传统批评方法根据内省直觉地意识到的文学效果做出了强有力的解释(Tsur, 1992: 360)。事实上,该书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它对文学语篇所产生的所有直觉反应都进行了分析探讨。不仅如此, Tsur的认知解释渗透到了语篇的每一个层次,从语音到意义到体裁到文学批评者的心理词典( Tsur, 1992:501)。

1992年以后, Tsur继续发展自己的认知诗学理论,并于1998年出版了他自己不无得意的戏称为是小小哥白尼革命的另一部认知诗学领域的著作:《诗歌韵律:结构与吟诵———认知诗学实证研究》(Tsur, 1998)。在这一著作中, Tsur提出了两个关键思想。首先, Tsur从格式塔的感知原理出发,提出了诗歌韵律并不是一个检查规则以确定哪些重音模式与韵律结构之间的映射可以接受而哪些则不能接受的过程。

由此, Tsur得出了韵律只有在吟诵中才能被感知这一结论(Tsur, 1998: 26)。其次, Tsur运用GeorgeMiller 1956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在短时记忆中处理信息能力限制的经典论断以证明自己的韵律感知理论。Miller 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最大处理能力为7 +/ - 2个项目。在阅读诗歌时如果遇到重音模式与韵律模式之间的冲突,读者就必须在听觉记忆痕消失之前找到方法以解决这种韵律吟诵中所出现的冲突。假如在记忆痕消失之前尚未找到解决方法吟诵就被迫中断。因为短时记忆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作记忆是不能延长的,所以读者要么就必须对音位和字间界(word boundaries)作过度诵读,要么就得把某些简单的单位归组(Tsur, 1998: 73- 82)。更重要的是, Tsur以此对为什么最长的诗行为十音节做出了解释,并说明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可以解释为什么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诗歌每一行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关于认知诗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Tsur(2002)强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认知语言学不会提出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在有些方面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知语言学成功地证明了许多不同的隐喻可以浓缩成一个潜在的概念隐喻,而认知诗学则对非常相似的隐喻进行重要区分,并声称这些差异使得语篇中的诗性表述独一无二。认知诗学试图解释读者对语篇的感知效果,试图根据原理找到所感知的效果与语篇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主题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读者偏爱不同“心理吟诵”的认知方式、韵律模式以及韵律模式如何相互作用以生成读者所感知的效果等诸多方面的

研究都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对这

些效果也进行研究,但Tsur认为他们的研究缺乏理论指导,认知语言学对其也无能为力,只有认知诗学可以根据原理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不可能免除遭受质疑和批评的危险, Tsur的认知诗学理论也不例外。Steven Willett就曾对Tsur (1998)提出的两个关键思想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数年以后又著文撤消了自己对Tsur的批评,并承认Tsur研究的合理性(Willett, 2005)。概言之,迄今为止对Tsur 的主要批评来自认知范式,指责Tsur的认知诗学过于强调诗性语言和日常语言的不同(Bizup &Kintgen, 1993) ,不过来自文学认知研究领域的学者则赞成文学反应与日常认知之间存在质的差异这一形式主义假设(Miall &Kuiken, 1994; Miall, 1995) ,并赞赏Tsur为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所提供的大量实证性数据(苏晓军,2006)。

2 认知诗学的新发展

随着包括认知语言学在内的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加入认知诗学的研究队伍, Peter Stockwell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从理论上来说,《认知诗学导论》提供了许多新见解,比如说对指示(deixis)提出了一种总括性的认知语言学模型;从认知诗学视角对情节和故事这一叙事学的基本区分提出了质疑;利用Mark Turner的寓言(parable)这一概念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在改变我们的视角、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威力。对Stockwell (2002) 的认知诗学研究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一本教材,该书对某些理论的阐释不够明晰,比如第五章中对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中的术语与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中的范畴所进行的对比一定让许多学生很头痛;其次,介绍了太

多的理论框架而没有将不同的框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一定使许多学生一头雾水:那些术语在多大程度上意思相近? 比如说,

第七章所讨论的话语世界和第十章所讨论的话语世界是一回事吗?

第七章所讨论的认识话语世界epistemic discourseworlds)和第十章所讨论的认识亚世界(epistemic sub2worlds)有什么不同?最后,正如Stockwell (2002: 169) 自己所强调的,把研究重点从个人转向人类认

知的社会和交互维度非常重要,因此认知语言学有必要向社会语言学靠拢,要带着批评的眼光关注语言中的意识形态。然而,这一批评认知诗学(critical cognitive poetics)的呼吁不仅在《认知诗学导论》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认知诗学实践》(Gavins &Steen, 2003)和《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和认知》(Semino&Culpeper, 2002)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Weber, 2004)。自《认知诗学导论》(Stockwell, 2002)问世以来,认知诗学、认知文体学、文学认知研究甚至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出现了合流的局面。Stockwell(2002: 9)本人在该书的导言中就这样写道:“在美国,对认知诗学的理解是紧密围绕认知语言学这个中心的。……认知诗学已成为不愿追随乔姆斯基生成传统的语言学家进行语言研究的主要手段。这一美国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大大增强了认知诗学对文学研究领域里的同事们的吸引力。”

认知诗学近年来的发展由于偏离了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因此与Tsur所开创的认知诗学研究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由此招致的批评之一是:所关注的几乎全是信息处理,而忽视了情感。这一批评主要来自DavidMiall。Miall (2005)指出,我们进行文学阅读时所发生

的并不仅仅是理解;尽管认知诗学在研究情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Oatley &Johnson2Laird, 1987; Tsur, 1997;Oatley, 2002) ,但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还没有拿出一个情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总体理论框架。情感只是被当成一种辅助性的效果,一种认知过程内部出现的附带现象。这种对情感的忽略与Stockwell本人对情感的态度有关。Stockwell(2002) 认为,情感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被打断时才会出现,这种态度就使情感处于次要的地位,构成了认知评价以后才产生的效果。然而,Miall (2005: 147) 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事实未必如此(Zajonc, 1980)。由此Miall (2005: 149) 得出了以下三点关于情感的结论。首先,情感有助于我们将来自不同领域的概念联系起来;其次,情感源于体验,促使我们对事件采取一定的立场态度;最后,当涉及我们的自我概念的某一问题时情感还包括自身的情感。当然, Miall的这些思想远远谈不上系统性,还有待于融入到认知诗学的理论中去。最后,认知诗学倾向于把阅读的体验看成是由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决定的自然目标(Stockwell, 2002)。对于这一点也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认知诗学的分析结果本身就常常与这一理念相违背,因为认知诗学往往是在创造目标和关系而不是在探究它们。有人抱怨说,认知诗学的分析者们总是不断地提供他们自己对语篇的解读,做一些关于“可能”读者的笼统假设,而事实上有必要进行更多更广泛的研究以帮助我们超越分析者自己所得出的意义(Jeffries, 2001)。更有研究者则干脆提出,认知诗学的主要目标不是要解释语篇处理,而是要提供对语篇的解读,然后用语篇处理理论加以论证。

从Stockwell最近发表的一篇“认知诗学与文学理论”的论文来看(Stockwell, 2007) , 他似乎已经接受来自有关方面的意见,开始关注一些他以前不够关心的问题。首先, Stockwell认为认知诗学来源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和文体学,最好把认知诗学看成是文体学演变和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发展过程代表了修辞学回归到文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修辞学替换了纯粹的史学范式(historiographic paradigm)。其次, Stockwell强调有效的认知诗学研究需要运用深厚的文体学功底和概念理论二者联手进行。认知诗学有别于文学批评理论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跨学科性、科学性和实证基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它和那些文学批评理论之间又有联系。认知诗学是一种具有认知维度的解释学理论,其目的是为了抓住文学语篇意义与体验的互动过程。最后,认知诗学研究的焦点是信息内容即语篇意义,但认知诗学承认,读者在阅读文学语篇时会走进虚构的文学世界(fictional literary worlds) ,构建、维持和发展读者与语篇之间的喜恶(empathies and antipathies)并表达他们的移情,因此最近也开始关注审美和情感。

一、认知诗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着由客观主义向人文主义发展的趋势(蒋勇军, 2009), 一度风生水起的认知语言学经历了这些年, 也

似乎像其他语言学科一样难逃研究困境和寻找突破口的命运。二十世纪末迅速兴起的认知诗学( cognitive poetics),是一门把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新兴学科, 始于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

的认知转向或者认知革命。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Reuven Tsur教授是认知诗学研究的先驱,其早期的认知诗学研究成果集 走向认知诗学理论 ,被公认为认知诗学研究的发轫之作。对于这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以ReuvenTsur教授和英国诺丁汉大学Peter Stockwell为代表的学者称之为认知诗学, 而有的学者则称之为认知文体学( cognitive stylistics)。如果研究对象集中于叙事方面, 则又称之为认知叙事学( cognitive narratology)。传统文学批评拘泥于作者-文本-读者的三角关系之中, 不同的流派或方法关注于不同的焦点, 但认知诗学并不把自己局限于这三者之中的任一种, 它对整个文学活动过程进行了重新审视。

对于认知诗学这一概念, Tsur在其1983出版的 《什么叫认知诗学》 中认为, 认知诗学就是要努力发现诗性语言或文学批评是如何既受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所限制又如何被这一过程所影响;

认知诗学认定, 要用认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文学而不是用文学来说明认知理论; 认知诗学特别强调一般的认知过程与以文学为目的的独特应用之间的细微差异。 并且Stockwell( 2002: 1)在其代表作 《认知诗学导论》 的开篇就开宗明义的说, 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 且 认知诗学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把文学的哲学探讨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它从哲学层面提供了批评的理论基础, 这个基础从现代意义上说是比较科学 ( Stock wel,l 2002)从以上可以得出认识诗学研究的着眼点是文学作由于认知诗学自身缺乏理论的支(熊沐清, 2008; 蒋勇军, 2009),认知诗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支撑,而这两个学科则构成当今认知科学的主要内容。虽然Stockwell的代表作 认知诗学导论 的大部分理论基础都是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他却给我们提供了这一新兴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 同时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传统语言学理论范围内, 而是把他的研究扩展到认知语言学一系列最新发展的成果之中。例如, 他运用Ronald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尤其是其中关于图形与背景( figure andground)作为语言系统的核心原素理论来重新衡量文学风格和文学文体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这其中包括突显( dominance)、文体变异( stylistic deviance)以及前景化( foregrounding)等。认知诗学涉及的理论方法还包括: 指示功能( deixis)、认知语法( cognitive grammar)、隐喻(metaphor)、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可能世界理论

( possibleworldtheory)、心理空间(mental space)、文本世界理论

( textworldtheory)以及情境框架理论( situationframe heory)等。

四、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苏晓军)

1. 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

最早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以色列人Reuven Tsur。他是沿着形式主义传统,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文学研究的先驱一。这一方向的主要研究者还有Margaret Freeman和David Miall等。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Tsur一直在进行认知诗学的研究项目。他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研究文学结构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明确地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把该方向

的研究引上了认知道路。Tsur强调指出,他所进行的文学批评并不是想替代任何传统的文学批评,而只是试图寻求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他所倡导的认知诗学研究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应该从认知角度去处理,而是说当传统概念不足的时候就应该去调动认知假设(cognitive assumptions)。认知假设不应该替代来自其它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而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发展理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Tsur致力于研究有哪些因素制约了文学解释,而他所求助的对象则是分析哲学和认知科学。很多年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连贯的认知诗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就体现在他的代表作《走向认知诗学理论》(Tsur, 1992)里。

在该书中(Tsur, 1992: 1) , Tsur明确指出, 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上的情况是:印象主义批评家只谈文学语篇的效果却无法建立结构和效果之间的联系;结构主义批评家擅长描述文学语篇的结构却不能解释文学效果。认知诗学是用认知科学所提供的工具进行文学研究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认知科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囊括研究人类信息处理的各个学科。认知诗学探讨的是认知科学对诗学研究的贡献:试图解决文学语言如何受到人类信息处理的制约这一问题。认知诗学要求把认知科学的工具和文学批评与语言学等传统学科的工具相结合,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探讨这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在Tsur看来,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连接人类价值与可能被认为琐碎的

文体手段之间的鸿沟(Tsur, 1992: 19)。Tsur坚持认为,文学的主要目的

是把我们的认知处理进行陌生化( defamiliarize)或者非自动化(deautomatize)。他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三步曲:第一步是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描述,第二步是描述诗歌如何对常规认知处理进行修正,第三步是研究随后根据不同原则进行的重组( reorganization)和文学效果(literaryeffect)。他对常规认知处理的描述主要来自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UlrichNeisser,但后两步的研究是他自己的独创。

《走向认知诗学理论》是运用认知科学进行文学批评的最早也是最系统的成功尝试之一。Tsur运用认知科学所提供的工具,探讨认知科学对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的研究所可能做的贡献,既强调个人的认知过程,又强调这些认知过程的普遍性,试图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说Tsur的认知诗学研究不仅是对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传统批评方法根据内省直觉地意识到的文学效果做出了强有力的解释(Tsur, 1992: 360)。事实上,该书最大的长处就在于它对文学语篇所产生的所有直觉反应都进行了分析探讨。不仅如此, Tsur的认知解释渗透到了语篇的每一个层次,从语音到意义到体裁到文学批评者的心理词典( Tsur, 1992:501)。

1992年以后, Tsur继续发展自己的认知诗学理论,并于1998年出版了他自己不无得意的戏称为是小小哥白尼革命的另一部认知诗学领域的著作:《诗歌韵律:结构与吟诵———认知诗学实证研究》(Tsur, 1998)。在这一著作中, Tsur提出了两个关键思想。首先, Tsur从格式塔的感知原理出发,提出了诗歌韵律并不是一个检查规则以确定哪些

重音模式与韵律结构之间的映射可以接受而哪些则不能接受的过程。由此, Tsur得出了韵律只有在吟诵中才能被感知这一结论(Tsur, 1998: 26)。其次, Tsur运用GeorgeMiller 1956年提出的关于人类在短时记忆中处理信息能力限制的经典论断以证明自己的韵律感知理论。Miller 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最大处理能力为7 +/ - 2个项目。在阅读诗歌时如果遇到重音模式与韵律模式之间的冲突,读者就必须在听觉记忆痕消失之前找到方法以解决这种韵律吟诵中所出现的冲突。假如在记忆痕消失之前尚未找到解决方法吟诵就被迫中断。因为短时记忆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作记忆是不能延长的,所以读者要么就必须对音位和字间界(word boundaries)作过度诵读,要么就得把某些简单的单位归组(Tsur, 1998: 73- 82)。更重要的是, Tsur以此对为什么最长的诗行为十音节做出了解释,并说明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可以解释为什么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诗歌每一行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关于认知诗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Tsur(2002)强调两者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认知语言学不会提出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认知诗学所问的问题。在有些方面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诗学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知语言学成功地证明了许多不同的隐喻可以浓缩成一个潜在的概念隐喻,而认知诗学则对非常相似的隐喻进行重要区分,并声称这些差异使得语篇中的诗性表述独一无二。认知诗学试图解释读者对语篇的感知效果,试图根据原理找到所感知的效果与语篇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主题结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读者偏爱不同“心理吟诵”的认知方式、韵律模式以及韵律模式如何相互作用以生成读者所感知的效果等诸多方面的

研究都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对这些效果也进行研究,但Tsur认为他们的研究缺乏理论指导,认知语言学对其也无能为力,只有认知诗学可以根据原理对这些问题做出解释。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不可能免除遭受质疑和批评的危险, Tsur的认知诗学理论也不例外。Steven Willett就曾对Tsur (1998)提出的两个关键思想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数年以后又著文撤消了自己对Tsur的批评,并承认Tsur研究的合理性(Willett, 2005)。概言之,迄今为止对Tsur 的主要批评来自认知范式,指责Tsur的认知诗学过于强调诗性语言和日常语言的不同(Bizup &Kintgen, 1993) ,不过来自文学认知研究领域的学者则赞成文学反应与日常认知之间存在质的差异这一形式主义假设(Miall &Kuiken, 1994; Miall, 1995) ,并赞赏Tsur为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所提供的大量实证性数据(苏晓军,2006)。

在《认知诗学导论》中, Stockwell (2002)将认知诗学定义为一门运用认知科学研究文学的学科,并指出这里所说的诗学是指包括非诗体在内的一切语篇。全书共12章,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若干理论,如图形/背景理论、原型理论、认知指示理论、认知语法理论、脚本/图式理论、话语世界/心理空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寓言思维理论、语篇世界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以诗歌和小说等多种文学语篇为例进行分析。

浅谈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在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5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4个,而我国只有6个,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中国的企业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强者,产品生产的经营活动走向世界市场已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企业要对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对策,才能有利于实现品牌的国际化。 关键词:国际化模式困难对策

目录 引言 (1) 一、品牌国际化定义和衡量标准 (1) (一)品牌国际化定义 (1) (二)品牌国际化衡量标准 (1) 二、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1) 三、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发展模式 (2) (一)品牌国际化模式 (2) (二)品牌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 四、中国品牌国际化面临的难题 (3) (一)中国品牌的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经受住考验 (3) (二)中国品牌赢得国际消费者的信任艰难 (4) (三)文化差异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又一个障碍 (4) 五、中国品牌国际化对策 (5) (一)中国品牌的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经得起考验 (5) (二)必要刻意地和有意识地去渲染自己品牌的中国背景 (5) (三)品牌国际化的本土化运作 (6) 六、参考文献 (7)

浅谈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模式 引言 商务部发布的报告表明,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寥寥无几。 另外,我国品牌价值也不高。根据《商业周刊》网站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70亿美元,微软的品牌价值为569.3亿美元,仍然没有中国企业入围全球最佳品牌百强。 我国现有的品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努力建树品牌,并尝试国际化策略。这些企业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研发、生产、营销机构,立志于成为国际品牌,比如我国的海尔和联想。第二类:有意建树品牌,但还力不从心。这类企业已为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因管理水平有限,资金实力不足,未能创出自己的国际品牌,比如我国的众多中小服装出口企业。第三类:没有品牌意识,只有生产、销售观念。这类企业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是务虚,缺乏现实意义。 一、品牌国际化定义和衡量标准 (一)品牌国际化定义 品牌国际化是指在保持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用相同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进入品牌原产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品牌营销,以扩大品牌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地区覆盖率的方法和策略。 (二)品牌国际化衡量标准 1.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品牌评估的价值 3.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比重 4.品牌国际化经营的时间 5.品牌国际化的区域分布 6.品牌国际化的输出方式 二、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现状 1.企业在品牌投入的资金普遍较低 2.品牌的投入占整个销售额的比例偏低 3.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意识在提高,基础平台搭建比较完善 4.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升,但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

文学语篇的语言学研究视角: 多模态认知诗学—— 《多模态、 认知和实验文学》 评介_split_1

认知诗学 文学语篇的语言学研究视角:多模态认知诗学 ——《多模态、认知和实验文学》评介 唐淑华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 404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Alison Gibbons 2012年出版的Multimodality, Cognition, 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一书的背景和结构之后,重点介绍了多模态认知诗学理论的形成,并以几部具体的实验文学作品为例详细地展示了多模态认知诗学对文学语篇研究的全新方法,最后对该书的独到之处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多模态认知诗学;介绍;多模态,认知和实验文学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78-7-119-09247-8(2014)01-0090-05 A Linguis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Multi-modal Cognitive Poetics: Review on Multimodality Cognition, 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TANG Shuhua Abstract: This paper,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 of Multimodality, Cognition, 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by Alison Gibbons in 2012, mainly introduces how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poetics came into being and its unique approach to literary texts in detail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book’s unique contributions as well as its insufficiency. Key words: multi-modal poetic; introduction; Multimodality, Cognition, 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 1.引言 继《叙事和多模态研究的新视角》(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and Multimodality)(Ruth Page,2009)和《多模态》(Multimodality)(O’Halloran & Smith,2011)两部力作之后,《多模态、认知和实验文学》(Multimodality,Cognition,and Experimental Literature)(Gibbon,2012)又面世,这三部著作被新加坡国立大学Kay L. O’ Halloran 编成Routledge Studies in Multimodality三部曲。 《多模态、认知和实验文学》全书共8章,包括理论(第1至3章)、多模态认知诗学对文学语篇的分析(第4至7章)和结论(第8章)三部分。概括起来,该书有三大亮点:(1)多模态认知诗学吸收了认知诗学和多模态研究的精华,为解决语言学与文学研究老死不相往来的窘况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路径;(2)多模态的分析涉及了语言模态以外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模态对小说主题思想表达的路径;(3)所选文本:House of Leaves(Mark Z. Danielewski,2000)(下称HOF)、VAS: An Opera in Flatland(Steve Tomasula & Stephen Farrell,2004)(下称VAS)、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Jonathan Safran Foer,2005)(下称ELIC)以及Woman’s World(Graham Rawle,2006)(下称WW)四部小说极具实验文学的典型性,充分凸显了多模态认知诗学在分析文学小说方面的精妙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势。下面对该书作简要介绍。 2.多模态认知诗学的理论探讨 第1章里,Gibbons回顾了实验文学的发展以及与多模态的关系,总结了多模态小说的一些主要特征:(1)独特的文本布局和页面设计;(2)多样化的排印;(3)在印刷文字和图案内容方面颜色的运用;(4)具像诗似的用文本编排形成的图案;(5)注意文本物质性的方法,包括原创小说;(6)脚注和自我批判的关键声音;(7)翻转书部分;(8)类型的融合,在文学术语方面,比如恐怖,在视觉效果方面,如报纸的剪裁和戏剧对话。作者还就多模态认知诗学的研究参数和研究方法以及该书的总体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2章里,Gibbons回顾了多模态、模态的定义,多模

认知诗学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新路径研究综述.docx

认知诗学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新路径研究综述 一、引言 认知诗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认知诗学不仅在文学文本解读方面具有极强的阐释力,在文学的本质和功用等文学的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与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借鉴了认知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具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阐释力。目前,认知诗学虽然仍是一门前沿学科,却有了重要的学科地位,可以为其他学科利用。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认知活动,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领域。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之不能用语言手段得到诠释,必须纳入诗学轨道。认知诗学能够通过人类心智的互动体验,将人类普遍的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作用于文学翻译,构筑语言与文学之间通约的桥梁。因此,认知诗学与文学翻译的界面研究就成为一种必然。认知诗学中的诸多理论因子提炼后运用于文学翻译研究中,目前在与文学翻译的界面研究中具有较高关注度的认知诗学理论有图形—背景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图示理论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诗学关照下的文学翻译新路径研究,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认知诗学关照下的文学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两位著名学者Elzbieta Tabakowska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Jean Boase-Beier教授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Elzbieta Tabakowska 的1993年的代表性著作《认知语言学与翻译诗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of Translation)昭示了运用认知诗学基本原理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这本著作中,作者强调传统的结构主义语法和后结构主义把语言划分为形示与意义,并将二者对立起来,没有考虑到人的作用。与此相应的翻译研究自然逃不开形示与意义、结构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认知语言学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于人脑的参与,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不能单单考虑形示或意义的对等,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国内品牌与国外的对比

国产运动鞋乱了步伐 中国的体育市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打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伴随着安踏、康威等一大批国产运动鞋的全新登场,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的纷纷登台,国产运动鞋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毫无疑问,众厂家都是看好了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冲出亚洲之后的体育商机,NIKE、阿迪达斯的巨额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这些后起之秀,但如今我们的这些国产品牌的现状如何?品牌的级别是不是由明星的级别决定的?NIKE、阿迪达斯这样的名牌又是怎样成功的?民族体育品牌又该如何崛起呢? “传统牌”——就地徘徊 在李宁牌前后,国内有一批品牌兴起,当中以十佳、格威特、康威、捷安特为代表,它们都曾驰骋市场,但如今这些品牌已显老气横秋之色,不但缺乏创新,且没有明确的品牌战略规划。“十佳”伴随着亚运会及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而诞生,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其式样当时也比较时尚,可是路走的并不远。“康威”树立的是大众体育品牌形象,九运会赞助活动中还能看见身影,看起来却像服装品牌,运动性能不够。“格威特”在众多老品牌中较为突出,曾经请陆毅、徐静蕾为其广告代言,凸显其青春、时尚的品牌个性,引发了一定的市场效益。还曾高举民族大旗,想唤醒民族意识的觉醒,造就中华民族体育品牌,进而产生品牌的认同,但它却恰恰忽视了体育是全球共同的文化这一面。 “明星牌”——粉墨登场 继前面所述的那些老品牌之后,搭乘申奥这趟快车,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运动鞋造牌运动,大多品牌出自有“中国运动鞋之都”之称的晋江,为了争夺市场,纷纷挑起明星大旗,有体育明星、影星、歌星,电视广告出现了“群英会”:谢霆锋飞奔起来,标志影像在大厦上划过;紧接着,郑伊健也携靓女奔跑,然后停下来告诉你“运动就要酷到底”;新广告天后伏明霞更是闪亮登场——“运动每时每刻”近期,笔者针对1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做了一项电话访问调查,仅有1%的人能把一个品牌及其代言人对上号;35%的人能回忆起几个明星,但记不住牌子;42%的人根本不关心这类品牌;29%的人认为大同小异,牌子太杂;28%的人认为这类品牌,根本无法与耐克、阿迪达斯媲美。 李宁——榜样的力量 李宁品牌的成功,可以说是为中国体育品牌打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榜样。李宁是享誉世界的“体操王子”,曾先后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李宁运动牌以其全新的设计理念推向市场,很快就被中国大众所接受,应该说,李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具有其他品牌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李宁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体育界的地位。另外,李宁牌推广起点较高,该品牌运动服一直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主要赞助商之一,这对树立品牌的权威性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李宁在专业方面也有良好表现。也给人以专业、拼搏、成功的品牌联想。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阅503 转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

中国文化跟品牌定位(1)

中国文化与品牌定位 在国家崛起、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之时,中国许多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产业或企业却发展缓慢,甚至步履维艰,是文化与商业的连接断裂还是行业创新后续乏力?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可乐”的代表,凉茶产业的强劲崛起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行业推广模式,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是深远的——2006年,对于中国饮料行业来说,称得上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年,包括王老吉、邓老凉茶等在内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的产销量突破400万吨,而当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产销量是317万吨,肯德基也开始在部分连锁店中撤下百事可乐,换上红色的王老吉凉茶作为饮料。经多年的默默潜行,凉茶这种被誉为“中国可乐”的中国传统饮料,终于获得了与世界可乐巨头同台竞技的机会。 在“汾湟可乐”、“非常可乐”挑战世界”两乐“折戟沉沙的背景下,如何在饮料行业获得如“两乐”一样成功,是中国饮料行业的梦想。同样,在中国其他传统产业中如白酒、饮食连锁、工艺品等,面对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大肆入侵,部分企业开始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如何在文化的传承与商业的创新上取得平衡点,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凉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饮料,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为何具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动力?其带给产业的启示意义又是什么? 文化断裂,传统产业为何欲振乏力 “大国崛起”绝对是2006年最受关注的词语。2006年中国的GDP已达到20万亿、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在

世界范围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的腾飞、社会的昌盛、文化的弘扬、财富的积聚……2006年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盛世元年。 但是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却让我们沉思。据权威统计显示,在全国仅剩的1600多家老字号中,70%经营比较困难,20%经营勉强维持,只有10%能蓬勃发展。在中国整体经济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消费电子、汽车、IT等许多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为何许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产业却陷入困顿之中? 必须承认,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相对于IT、汽车、软件、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传统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增长总量远为逊色。但是,传统行业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精华。所以,振兴传统产业,特别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营销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曾经指出,文化因素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文化是经由社会发展过程代代相传且由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组信念、态度和行为形态,它是决定一个人的欲望与行为的最基本因素,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可口可乐身上承载的美国文化的长期渲染。同样,中国的丝绸、陶瓷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其根本正是在于“物”所承载的“道”—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赋予这种商品一种独特的魅力,文化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非常重要的感受价值。 显而易见,在许多行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文化对消费者的渗透力、对消费者购买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营销过程中显示出惊人的力量,我们从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企业的成功历程中,可以深明这一点。但是,为何这些具有深厚文化渊源与历史发展背景的中国老字号以及传统产业,在经济滚滚向前的洪流中却发展

略论认知诗学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yuwenjianshe001@https://www.360docs.net/doc/2817798234.html, 19 略论认知诗学对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裴冠金 摘要:在高校,外国文学是大学生文学鉴赏课程的半壁江山。多元化创作背景使得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土壤,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创作视野,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格修养。本文凭借认知诗学的理念,分析了传统模式下外国文学阅读课程的现状,在课堂上导入认知诗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导入策略进行阐述,以探索增强大学生体验型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法 外国文学 认知诗学 引言 作为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范畴,认知诗学作为新学科在1970年开始登上理论舞台,开启了文学研究新篇章。认知诗学基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导致它重点关注阅读本身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学作品并潜移默化地产生认知变化。认知诗学还融合了文学理论中叙事学、比较文学、文学体裁等诸多范畴,其研究历程短,涉足领域庞杂。[1]认知诗学的研究目的致力于创作过程中解析,注重认知机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让学生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解析。在外国文学课堂上导入认知诗学理念,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新模式。认知诗学理念不仅可以应用于教材作品内容编排上增强多元化选题,还可以让学生按照认知感受去阅读这些佳作,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完善与补充,以实现教学内容与策略的完美融合。 一、外国文学教学现状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饱含在经典佳作中的人文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科不受重视,教学课时短通过阅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精华。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外国文学阅读仅为五十个学时左右,甚至有的高校把其定位于选修课范畴,教师开展教学课时短,很难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精读阅读,无法带领学生深入作品中,仅能泛读,无法全方位领略中国文学以外的世外桃源。因此,首先最重要的是高校重视,在合理安排教学条件下大胆改革旧有教学模式,将认知诗学理论导入课堂。 (二)教学方法陈旧,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外国文学阅读仍采用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更关注文学基础知识讲述,而学生面对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不知从何着手,甚至晦涩难懂的深刻内涵也无从深入理解,进而望文生畏。这个现象也是教学课堂中面临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尝试,其中从文学理论中提取的概念应用于教学课堂之中,这些新理念包括,认知诗学的导入、建构主义理论的导入、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应用等。笔者认为,认知诗学理论更加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将认知诗学成果导入外国文学教学中,可以让阳春白雪的名家佳作贴合到学生的日常认知范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致,并协助学生把文学与认知中的生活环境互相关联,可以在课堂上贯彻体验性阅读。(三)外国文学教学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高校教学大纲提出,外国文学课程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课程,对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改变了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初衷,其教学模式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形成了“重知识,轻内涵”的风气,学生注重考试成绩普遍盛行。 二、认知诗学导入课堂的重要意义 在旧有的外国文学课堂上,授课教师墨守成规地沿袭多年前的理念,采用以文学发展历程为纲领的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大多是概述作品作者的经历、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等平铺直叙的内容,而摒弃了对文本的个人化感受。学生仅听课或做笔记,师生之间的互动极为单一。在这种传统模式主导下,认知诗学理念可以完善丰富传统教学法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认知诗学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这与外国文学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多元化事物的感受能力不谋而合,认知诗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已在诸多教育工作者中达成一致。 人类可以通过阅读积累来提升自我的心理层次,名篇佳作让学生感知到作家的所思所感,获得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在外国文学阅读的课程中,教师以认知诗学理念为导航,从理解和感受的视角去阅读,而对作家生平履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媒介去了解,课堂中更多地让学生倾注于对作品本身的认知理解环节,而常识性内容为辅助讲解。让表达、理解、创作三者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三者环环相扣、互相影响。比如,课堂中针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学习的时候,可以将四大悲剧《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哈姆雷特》进行一次话题探讨,可将话题锁定为“悲剧与英雄”。哈姆雷特、麦克白和李尔王的人物形象是对 DOI:10.16412/https://www.360docs.net/doc/2817798234.html,ki.1001-8476.2016.35.011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可编辑版】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牌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这个中国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过熟练地在美国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地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面对他不懂地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眼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办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起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中国家长问孩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东西呢?”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在一个是他综合使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业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可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得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地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合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动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没自身的文明?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他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没有想到他到底又多少实践操作能力,到底对学习又多高的兴趣。改变评价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广阔的社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我看美国教育的初步启发。 附送: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当中,申请者会发现学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供2至3封信,对于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信应该是来自其高中老师、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的,而信的内容也应该是从学科成绩到标准化考试再到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人员在审

语言_认知_诗学_认知诗学实践_评介

2006年1月 第38卷 第1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Jan.2006 Vol.38No.1 语言?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实践》评介 清华大学 刘立华 刘世生 Joanna G avins&G erard Steen(eds.).2003.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London/New Y ork:Routledge.Xii+188pp. 1.引言 《认知诗学导论》(Cognitive Poetics:An In2 troduction)(Stockwell2002)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认知文体学的发展,而由Joanna G avins和G erard Steen合编的《认知诗学实践》(2003)是其姊妹篇。前者建立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后者在内容方面则宽泛得多。前者侧重理论介绍,后者侧重实践应用,可谓相得益彰。 《认知诗学实践》(以下简称《实践》)一书共 包括十二章,第一章是全书的前言和介绍,最后 一章则是对认知诗学发展方向的总结,其它各 章排列并无固定顺序,本文将从各章所关注的 内容出发,分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介绍。2.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认知诗学研究 作者在第一章中指出,目前有两种意义上 的认知诗学研究,一种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密 切相关,另一种与认知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联 系,作者用认知诗学的广义研究和狭义研究加 以区分。就认知诗学的狭义研究,即认知语言 学基础上的研究而言,本书中有四位学者的文 章,分别是Peter Stockwell的“超现实影像”(第 二章)、Craig Hamilton的“《医院之船》的认知语 法”(第五章)、Peter Crisp的“概念隐喻及其表 达”(第八章)和Michael Burke的“文学即寓言”(第九章)。下面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 Stockwell主要是通过对影像(figure)和背景(ground)的研究来探讨文体突出,其语料为超现实主义诗歌。他认为,阅读是影像和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images)和回声(resonances)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作者在分析超现实主义诗歌之前,首先回顾了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和美国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达达运动,代表人物是Ander Breton,目的是瓦解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明智、体面和秩序是该运动追求的目标,而所有这些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灾难。作者以毕加索的诗为例,讨论了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文体特征。他认为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是要创建不和谐的形象或想法,创建超现实主义的影像,其文体特征的真正力量在于其概念的偏离。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形象是出人意料的,具有“恐慌”(disturbing)和极简艺术特征。随后,作者又借助Edmond Roditi的一篇叙述文体来讨论在认知层面上的偏离问题,认为这种偏离是通过叙述角度的转变(开始时焦聚于叙述者又转向文中的主人公),进而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影像。 在第五章中,Craig Hamilton通过对欧文的 ? 3 7 ?

中国文化与品牌定位

中国文化与品牌定位在国家崛起、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上升之时,中国许多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产业或企业却发展缓慢,甚至步履维艰,是文化与商业的连接断裂还是行业创新后续乏力?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可乐”的代表,凉茶产业的强劲崛起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行业推广模式,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是深远的—— 2006年,对于中国饮料行业来说,称得上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一年,包括王老吉、邓老凉茶等在内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的产销量突破400万吨,而当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产销量是317万吨,肯德基也开始在部分连锁店中撤下百事可乐,换上红色的王老吉凉茶作为饮料。经多年的默默潜行,凉茶这种被誉为“中国可乐”的中国传统饮料,终于获得了与世界可乐巨头同台竞技的机会。 在“汾湟可乐”、“非常可乐”挑战世界”两乐“折戟沉沙的背景下,如何在饮料行业获得如“两乐”一样成功,是中国饮料行业的梦想。同样,在中国其他传统产业中如白酒、饮食连锁、工艺品等,面对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大肆入侵,部分企业开始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如何在文化的传承与商业的创新上取得平衡点,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凉茶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饮料,在新的商业环境中,为何具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动力?其带给产业的启示意义又是什么? 文化断裂,传统产业为何欲振乏力 “大国崛起”绝对是2006年最受关注的词语。2006年中国的GDP已达到20万亿、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的腾飞、社会的昌盛、文化的弘扬、财富的积聚……2006年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盛世元年。

但是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却让我们沉思。据权威统计显示,在全国仅剩的1600多家老字号中,70%经营比较困难,20%经营勉强维持,只有10%能蓬勃发展。在中国整体经济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消费电子、汽车、IT等许多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为何许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产业却陷入困顿之中? 必须承认,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相对于IT、汽车、软件、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传统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增长总量远为逊色。但是,传统行业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的精华。所以,振兴传统产业,特别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营销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曾经指出,文化因素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的因素。文化是经由社会发展过程代代相传且由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组信念、态度和行为形态,它是决定一个人的欲望与行为的最基本因素,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可口可乐身上承载的美国文化的长期渲染。同样,中国的丝绸、陶瓷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其根本正是在于“物”所承载的“道”—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赋予这种商品一种独特的魅力,文化成为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非常重要的感受价值。 显而易见,在许多行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文化对消费者的渗透力、对消费者购买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营销过程中显示出惊人的力量,我们从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企业的成功历程中,可以深明这一点。但是,为何这些具有深厚文化渊源与历史发展背景的中国老字号以及传统产业,在经济滚滚向前的洪流中却发展乏力?这其中究竟是文化与商业之间连接的断裂还是传统产业在品牌创新、市场营销策略方面上出了问题? 纵观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产业的行业整合力量不足,企业习惯于小规模经营或固步自封。当文化的底蕴不能为商业的包装提供有力支撑、行业推广不足导致外界认识不断模糊时,加上外来消费文化不断入侵,导致了许多传统产

高级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 ZZ0401001 2. 课程类别 专业专长课 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英语(师范)本科选修 4. 课程目的 《高级语言学》是高年级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以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其课程目的如下: (1)使学生具备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与研究。 (2)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语言现象,解决语言学习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实际运用的语言,了解语 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揭示语言的共同规律。 (3)使学生了解语言学各流派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促进语言学习,为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或与语言相关的其它工作奠定语言学理论基础。 5. 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第六学期开设,48学时,2.5学分。 6. 建议先修课程 语言学导论、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选读、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翻译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逻辑语义学 计划学时: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命题、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逻辑连词的概念,主目、谓词的含义。 (2)理解逻辑语义学;了解命题的特性;五个常用的逻辑连词;复合命题的真值;理解表达命题的逻辑公式。 (3)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分析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命题、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逻辑连词的概念 (2)表达命题的逻辑公式 难点: (1)复合命题真值 (2)命题逻辑公式 基本内容: (1) Proposition and Propositional Logic (2) Logical Connectives (3) The Truth Value of Composite Proposition (4) Concept of Predicate Logic (5) The Truth Value of a Proposition (6) Logical Formulas 思考题: (1) Circle the two-place predicates in the list below: attack (verb), die (verb), between, put, love (verb), in, cat, elephant, forget (2)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logical forms into English, where a = Ann, b = Bill, c = Carol, L = like, M = mother, and x and y are variables which may be translated as “someone”, “anyone” or “everyone” depending on the quantifier: (a) M (a, b) (b) L (b, c) & L (c, b) (c) L (a, b) & ~L (a, c) (d) ?x (L (x, b)) (e) ~?x (L (x, c)) (f) ~?x (?y L (y, x)) 第二章语言与认知 计划学时:7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定义;认知、识解、识解操作、认知隐喻、认知转喻的含义。 (2)了解母语习得的四个阶段;语言理解和产生的过程;理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意象图式;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整合理论。 (3)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生成及理解的过程;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一些语言现象。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2020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2020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防治研究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全球卒中患病率为502.3/10万,年发病率为257.96/10万,病死率为88.41/10万,而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且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卒中等脑血管病常导致认知损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原因。 PSCI特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VCI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同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痴呆相比,PSCI有其自身特点,如斑片状认知缺损、病程波动性等,其中可预防和可治疗性是PSCI的一个重要特点。2015世界卒中日宣言明确提出“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的国际卒中大会(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也倡导将卒中和痴呆整合的干预策略。 在过去30年间,国内外学者通过对VCI的临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诊疗指南,如我国学者编写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国痴呆诊疗指南》、《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卒中后认

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9)等。当前对我国PSCI的研究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探讨。本次中国卒中学会圆桌会议召集从事卒中和认知障碍的同行,对我国PSCI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诊断标准、生物标志物、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未来探索重点进行商讨,推动实现PSCI可防可治的目标。 1我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和挑战 我国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疾病负担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患病率为1.50%,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而6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总体患病率为20.8%,其中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占所有轻度认知障碍的42.0%。目前我国尚无关于PSCI发病率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3年国内PSCI流行病学特征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3个月内PSCI和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发病率分别为56.6%和23.2%。2015年,一项我国北京和上海社区人群的研究报道,依据MoCA量表、MMSE量表和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ore,HIS)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SCI的总体患病率高达80.97%,其中PSCI非痴呆(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占48.91%,PSD患者占32.05%。国际上PSCI研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较大,为19.3%-96%。伴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及卒中后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