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一)

文科历史试题2018.3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949年10月24日,美国前驻沈阳总领事瓦尔德,由于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专政机关逮捕。美国曾以它的外交官被捕为由,给新中国施加压力,封锁了从上海到华北的海上运输线。但新中国坚决依据自己的法律予以处理。11月21日,瓦尔德被判6个月徒刑,12月7日,被驱逐出境。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

C.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还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表决时投弃权票。50年代中英建交()

A.是中英两国利益协调的产物B.是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重要因素

C.促进了中欧外交关系的缓和D.完美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

C.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D.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4.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我国()

A.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B.极力推行多边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积极谋求睦邻友好

5.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6.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

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7.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

A.政府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

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D.国家垄断深入发展

8.“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多极化不应也不可能再重复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所谓‘均势’。”这反映了多极化的实质是()

A.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B.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

C.世界力量对比的均势化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9.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

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10.“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11.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

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

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

12.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

A.有利于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

C.说明清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

13.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D.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1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15.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1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17.《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A.没有出现夜市B.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C.市坊界线分明D.城市经济异常繁荣

18.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窑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这反映出景德镇制瓷业中()

A.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B.雇佣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C.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D.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

19.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对外贸易的繁荣D.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20.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断绝中西贸易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材料二(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5分)

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邑(婺源)习俗每喜远商异地,岂果轻弃其乡哉!亦以山多田寡,耕种为难,而苦志读书者又不可多得。是以挟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南北东西,本难悉数,而始而经商继而遂家者,则有迁清江浦、湖南、广西、成都、金陵、繁昌、桐城、蔡田等处。

——婺源《碴煌洪氏统宗谱》卷59 材料二晋商把经营过程中发生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联系称为“相与”,这种“相与”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以信誉为基础的。大盛魁商号与天亨玉商号是“相与”,平时两家在生意上就互相扶持和关照。当天亨玉的东家将要破产时,便登门求大盛魁拉一把。大盛魁慷慨借银数万两,帮助天亨玉。后来,当大盛魁也面临困境时,天亨永也回报以鼎力支持。……闻名全国的渠家“旺财主”渠源浈是乔家的女婿,乔俊山的妻子则是当过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外甥女。乔家通过婚姻与其他家族组建了关系复杂的社会网络,他们在政治上相互依存,在经济上相互支持,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路康《晋商的群体精神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婺源徽商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商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6分)

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月考(一)文科历史答案1.A【解析】材料中“美国曾以它的外交官被捕为由,给新中国施加压力,但新中国坚决依据自己的法律予以处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原来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外交原则,故A项正确;一边倒指的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D项错误。

2.A【解析】“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可见英国也是处于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故A项正确;“50年代”可知,社会主义阵营还处于建立期,故B项错误;“中英建交”不能代表整个欧洲,故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50年代中期才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而“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故D项错误。

3.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4月,故A 项错误;结合史实,日内瓦会议上美国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代表团提出合理建议促成会议成功召开,材料强调是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并未涉及其他国家的努力,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可知日内瓦会议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国际声誉,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C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故D项错误。

4.B【解析】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上述含义,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正确;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积极谋求睦邻友好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5.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分不开的,符合材料中“反西方集团……击败了美国”,故B项符合题意。

6.D【解析】材料中“20世纪六十年代”是美苏争霸时期,而非放弃,故A项错误;差距巨大,与材料中“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不符,故B项错误;美国取得绝对优势,与材料中“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不符,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

开了激烈的角逐,与材料中“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相符,故D项正确。

7.A【解析】根据题目中“肯尼迪”是在20世纪60年代,此时属于冷战时期,根据题目中“国内政策方面……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得出,政府决策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体现了政府和国会的分权制衡,并未受到冲击,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缩减福利与科技的关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强调的是政府和国会的相互制约,并未牵涉国家垄断,故D项错误。

8.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作者反对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可以反映出多极化的实质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大国和小国在多极化的进程中应该是平等的,世界力量对比的均势化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9.A【解析】材料中“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粪药”表明农业生产技术精细,故A项正确;仅据材料中“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并不能看出技术领先世界,故B项错误;统治者,与材料中“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不符,故C项错误;与材料中“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也会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但“粪药”主要是表明精耕细作,故D项错误。

10.A【解析】材料通过中西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小农经济最先发达,但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状态,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停滞性,故A项正确;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指小农经济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是停滞的表现,不是本质问题,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欧洲经济后来居上,故D项错误。

11.C【解析】我国古代对农业的总结是经验性总结,非理论性总结,故A项错误;古代农谚是农民对农业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并大大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故B项错误;从河南农谚和江苏农谚可以看出,抓住节气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故C项正确;农谚是农学家与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故D项错误。

12.A【解析】根据材料中对嫡长子和老年人和妇女给予一定的土地分配制度的照顾,这些制度有利于维护家族的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对极少数人给予一定的照顾,不会导致地权的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反映了农村的土地的继承制度,不能体现出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故C项错误;宗法制度在春秋时期走向瓦解,故D项错误。

13.B【解析】题目中并未出现“抑商”,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得出农业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故B项正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工程属于民生,被忽视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出

现国家总的财政支出的比例变化,故D项错误。

14.C【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15.B【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在扬州商人经营盐铁致富,购置房产,不在回归家乡。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与历史史实不符,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选B。

16.C【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17.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市场的规划,没有夜市是其中一个表现,不是对唐代控制商业的全面表述,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唐代规定市的位置,设市的标准,可知是唐代坊市制度的表现,体现了唐代严格控制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对坊市的严格划分,还有“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市场的严格划分,反映唐代限制商业发展,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繁荣,故D项错误。

18.C【解析】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谣数量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谣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关于雇佣劳动的信息,故B项错误;据材料“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谣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可以得出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景德镇制瓷业中官窑和民谣数量在明清两代的变化,没有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的信息,故D项错误。

19.A【解析】材料反映出苏州吴江县商品交易的场所市数量增加,体现出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繁荣,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吴江县的市的数量增加,与对外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20.C【解析】从秦国开始,历代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并不能断绝东西方的贸易往来。B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思想可以排除。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 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度。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所以答案选B。 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三公九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A项是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不是诸侯,排除。“叛殷会周者”不包括商王的子侄,C排除。D项是秦的中央官僚,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制度,且受封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故选B项。A项未能辩证分析分封制的作用,表述不全面,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相反;D项所述与此题无关。 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C项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心相同志向就相同。(异姓可通婚,同姓不可通婚)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与题意相符。A是强调仁爱,B是说荣归故里,D是表现思乡,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5.《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峄山刻石》肯定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材料“分土建邦”可知是分封制,材料“乃今皇帝,一家天下”与上面分封制对比,可知是郡县制,故选B项。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②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从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可以了解到,百姓对秦始皇独断专行十分不满;“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可反映秦始皇较为勤政;“未可为求仙药”可反映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第④项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故选C项。

2017-2018学年度广西南宁三中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与答案

{正文} 2017-2018学年度广西南宁三中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30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 B.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以用水解植物细胞壁的酶除去 C.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在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不能作为半透膜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 2.下列有关制备细胞膜的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利用任意一种动物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②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淸晰 ④将临时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⑤在高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A.1个B.2个C.3个D.4个 3.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收信息 D.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4.下列关于细胞膜探索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镜观察细胞膜,看到的是亮-暗-亮三层,其中暗的部分是蛋白质,亮的是磷脂 B.提取人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为两层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发生流动,可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磷脂是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其中“磷酸”头是疏水的,“脂肪酸”尾是亲水的 5.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膜蛋白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 B.膜蛋白都能移动使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有些膜蛋白使某些化学反应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6.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与生物膜相比缺乏蛋白质,所以功能上也比细胞膜简单 B.脂质体的分子形成的结构与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结构大致相同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 ) A.城郊“草市”的形成 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D.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3、明朝时,浙江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从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注: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的现象。该材料反映了 ( )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C.出现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D.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4、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入清以后,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了首位。雍正帝朱批称:“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这些材料反映出明清晋商对当时山西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 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D.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 5、与成语“背井离乡”、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等相关的制度是 (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封建土地所有制 6、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 手工业的进步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7、《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D.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8、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 ) A.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9、“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即“商”)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该言论反映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是 ( ) A.农商并重 B.农本商末 C.重商主义 D.闭关锁国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人类早期各文明出现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 A.楔形文字 B.《汉穆拉比法典》 C.六十进位计数法 D.《吉尔伽美什》3.西亚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西亚发明向外传播的是() A.瓷器技术 B.腓尼基文字 C.冶铁技术 D.人像雕刻艺术 4.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 A. 人民意愿 B. 国王命令 C. 佛祖安排 D. 神灵旨意 5.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 B.城邦意识之上 C.实行民主制度 D.人文主义盛行。 6.《后汉书·西域记》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史籍记载的“大秦”应是() A.古巴比伦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7.罗马经过了从共和国发展成帝国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发生在共和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出腓尼基文字 B.国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西西里奴隶起义 D.被蛮族大规模入侵灭亡 8.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 A.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B.借鉴了东方各国的政治体制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D.导致希腊文化逐渐衰落 9.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1~6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关于功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的大小只由力和位移的大小决定B.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所以功是矢量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D.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2.如图所示,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的速度大小是B卫星速度大小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 1 2 A B r r =B.向心加速度 16 1 A B a a = C.周期 1 4 A B T T =D.角速度 2 1 A B ω ω = 3.同步卫星的发射需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经过多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原理如图所示。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稳定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线速度等于轨道2经过P点的线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 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从Q点到P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 4.如图所示,汽车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当拉船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时,船的速度为 A.v B.2v C.1 2 v D

5.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竖直轴O 匀速圆周转动,两根绳子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则两根绳子中的弹力1F 和2F 之比为( ) A .1:1 B .2:1 C .3:2 D .3:1 6.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和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 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 ,若质量为m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 (A) 教师版【含答案及解析】

江西省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历史(A)教师版【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史载: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这一叙述表明商代 A. 封邦建国制度并未确立 B. 宗法制度并不成熟 C. 嫡长子继承制并未确立 D. 世袭制度并不严密 2.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 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A .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3. 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影响深远 ______________ B.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意识淡漠 ________ _________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4. 西周时期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则为八佾(佾为乐舞编队,一佾八人),诸候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 格的变化反映出 A. 礼乐文化秩序尚不完善

B. 贵族等级界限己被打破 C. 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 D. 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 5.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 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 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 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 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6. 秦代九卿之一的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的户部掌全国疆土、天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血缘政治的削弱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政治制度的成熟 D. 宰相权力被削弱 7. 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 A. 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 B. 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 D. 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 8.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9.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 中央→ 郡→ 县→ 乡→ 亭→ 里→ 什→ 伍→ 户” 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①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 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 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 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次月考——历史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898~1900年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 C.物质生活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3.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人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人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4.1840年鸦片战争后,北京的六国饭店是较高档的西餐饮食店,是中国达官贵人摆阔气的地方,所谓“海外珍奇费客猜,两洋风味一家开。外朋座上无多少,红顶花翎日日来”。晚清宫廷、王府和民国时期政府要员的官邸,或设有“番菜房”,或聘有番菜烹调师,有的甚至发展为“器必洋式,食必西餐”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市西餐业的兴旺,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这一文化模式的体验②国人崇洋心理越来越浓③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④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6.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 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7.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8.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 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 D.学习西方迫切 10.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①轿子②马车③轮船④汽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拥有它,谁就能支配他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欧洲人对黄金这种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欧洲人迫切的生活需要 B.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原因 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因素 D.欧洲黄金产量严重不足 13.新航路的开辟从本质上反映了() A.从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B.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D.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14.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15.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6.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1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18.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商业的利益,争做世界霸主,而采取的政策是() A.圈地运动B.重商主义 C.对外殖民D.奴隶贸易 19.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 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 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 D.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成效 2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A.电力工业B.煤炭开采业 C.石油化工工业 D.飞机制造业 21.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 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22.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 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分封制 C. 王位继承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B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尚未出现,AD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分封制开始出现 B. 阶级矛盾尖锐 C.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礼记》中对当时社会的描写。从“天下为家”可以看出这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开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描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材料没有记述这一点。 3. 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C 【解析】 根据常识可知,鼎是古代权利的象征,是青铜铸造;“铜渣”“铜镞”“铜锥”也是青铜制品,故

C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标志;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主要标志;故ABD三项排除。 4.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故选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C;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排除D。 【点睛】“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这里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 5. 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贫富分化的加剧 B. 出现了私有财产 C. 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6. 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 已知集合U ={?3,?1,0,1,2,4},A ={x ∈Z|x 2<4},则?U A =( ) A. {?3,2,4} B. {?3,4} C. {?3,?1,4} D. {2,4} 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2+π B. 1+π C. 2+2π D. 1+2π 3.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身高和体重的相关性中,R 2=0.64,表明身高解释了64%的体重变化 B. 若a ,b ,c ∈R ,有(ab)?c =a ?(bc),类比此结论,若向量a ? ,b ? ,c ? ,有(a ? ?b ? )?c ? =a ? ?(b ? ?c ? ), C. 在吸烟与患肺癌是否相关的判断中,由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 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癌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个人患肺癌 D. 若a ,b ∈R ,则a ?b >0?a >b ,类比推出若a ,b ∈C ,则a ?b >0?a >b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顶点在原点,始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角α的终边经过点 M(?cos π 8,sin π 8),且0<α<2π,则α=( ) A. π 8 B. 3π 8 C. 5π 8 D. 7π 8 5. 数列{a n }中,已知a 61=2 000,且a n+1=a n +n ,则a 1等于( ) A. 168 B. 169 C. 170 D. 171 6. 若a >b >1,x =a +1 a ,y = b +1 b ,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y B. x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月考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选择题占60分,材料分析题占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一到四专题的内容,考查范围符合教学进度。试题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我校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高一(13)班参加考试人数76人,最高分85分,最低分27分,平均分53.3分,及格人数21人,及格率28%。整体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过少。 这次考试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而大部分学生得分普遍较低,满分50的题平均得分却在30分左右。我认为理想的得分应在40分——50分之间。 2、个别学生答题习惯和规范程度不够好。 (1)个别学生书写潦草(2)个别学生在试卷上一字不写(3)还存在写错别字的现象。 3、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特别表现在第31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理解“变化”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第32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第32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4、部分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 比如第31题第1、2小问,第32题第3、4小问,答案就在材料中,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5、我在平时复习中对学生的督促和要求不够,是学生未能将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吸收。 这次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平时复习的试卷中的原题,我在复习中也认真的进行了讲解,而且有些题是多次试卷中出现了,然而有些学生还是做错了。 第 1 页共2 页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8页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两图,其中左图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3.“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三峡工程 D.西门豹渠 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5.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应是反映哪个时期的史实?() A.汉朝B.唐朝后期 C.宋朝前期 D.明朝后期 7.xx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 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A.粉彩瓷 B.铜钱 C.唐三彩 D.白瓷 8.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 9.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0.假设你是唐代的商人,打算到唐都长安做生意,你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在夜市里做买卖 C.在其居住区开设绸缎店 D.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管理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

广西南宁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含答案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考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more concerned about? A. The car. B. The clothes. C. The strawberry plants.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during the break? A. Go to summer school. B. Work at her father’s store. C. Help out on her grandparents’ farm. 3. What time of day is it now? A. Morning. B. Afternoon. C. Evening. 4.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wear glasses? A. To see better. B. To be more fashionable. C. To impress the man. 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about taking a plane? A. It’s too expensive. B. It’s not exciting enough. C. It’s not convenient to get to the airpor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id Mrs. Long give to the speakers? A. Cake. B. Cookies. C. Dumplings. 7.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Neighbo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Planning a trip. B. Making a shopping list. C. Checking a reservation.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思南县许家坝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2.彼得?盖伊在起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3.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4.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5.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6.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实行社会主义制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功的大小只由力和位移的大小决定 B. 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所以功是矢量 C. 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D. 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 2.如图所示,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的速度大小是B卫星速度大小的2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轨道半径 B. 向心加速度 C. 周期 D. 角速度 3.同步卫星的发射需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经过多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原理如图所示。 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3上稳定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线速度等于轨道2经过P点的线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 的加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从Q点到P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 4.如图所示,汽车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当拉船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时, 船的速度为() A.v B.2v C. D. 5.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竖直轴O匀速圆周转动, 两根绳子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则两根绳子中的弹力F1和F2之比为() A.1:1 B.2:1 C.3:2 D. 3:1 6.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和水平面的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 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的速度大于,则 () A. 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 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 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 火车在弯道行驶时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7.南宁三中物理兴趣小组红红同学用手将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提高1m,这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2m/s,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手对物体做功2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8.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l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 的事件。该事件中甲、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太阳质量的36倍和29倍,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他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v大小之比为29:36 B. 甲、乙两个黑洞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6:29 C. 随着甲、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它们运行的周期T也在减小 D. 甲、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9.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为了全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 软着陆的探测器。为了减小凹凸不平的月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嫦娥 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已知:月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撞击力,“嫦娥四号”着陆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处于失 重状态 B.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 D. 月球的密度为 10.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 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A、C为同步卫星,B为赤道正上方同方向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P为赤道上的一处监测站,某时刻卫星A、 B正好处于监测站P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1,B的周期 为T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C质量一定相等,A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C B. A、B与地心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C. 监测站P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B的重力加速度 D. 再经过时间A、B又正好处于监测站P正上方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使小球做平抛运 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照 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10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结 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以拍摄的第一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正方 向,则没有被拍摄到的小球位置坐标为______; (2)频闪照相机闪光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3)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m/s; (4)小球在位置4时的竖直方向的速度为______m/s。 12.南宁三中物理兴趣小组的阳阳同学为了测玩具电动机的转速,设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钢质L字 形型直角架竖直杆穿过带孔轻质薄硬板,然后与电动机转子相固连,水平横梁末端与轻细绳上端栓接,绳下端栓连一小钢球,测量仪器只有直尺。实验前细绳竖直,小球静止,薄板在小球下方,用直尺测出水平横梁的长度d=4.00cm 。现接通电源,电动机带动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待小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