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之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之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之研究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18, 7(3), 78-86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journal/ve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10.12677/ve.2018.73015

Teaching Challenges Faced by Vocational

Educators

Yiping Si1,2

1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aiwan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2Ningbo Polytechnic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Received: Apr. 21st, 2018; accepted: May 14th, 2018; published: May 21st, 2018

Abstract

To enhance faculties’ ability in coping with teaching challenges is an important rol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eply explor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aculty of Chinese colleges. This study conducted 12 one-to-one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faculties of Chi-nese colleges. After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through interviews, it was found that faculties in Chinese colleges facing four aspects of teaching challenges: lesson preparation, student learning, school system and self-develop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licy maker in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Challenge

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之研究

姒依萍1,2

1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台湾台北

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收稿日期:2018年4月21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1日

摘要

提高教师应对挑战的能力是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

姒依萍

所面临的挑战,为高级院校开展教师发展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2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一对一当面访谈,经过对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学校体制和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本研究的结果可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亦可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挑战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licenses/by/4.0/

1. 概述

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计划继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教师是教育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育质量改进的重要保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将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作,加强将专任教师培养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重要工作[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产业升级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在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上不同于以往的学生[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学与辅导的知能,还要兼具自身学术和职业技能领域的专长。所有这些都让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重重挑战。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而深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才能发挥教师发展工作的更大作用。

现有文献中关于中国高职院校教师所面临教学挑战的讨论较少,不利于教师发展人员了解高职教师的教学状况及教师发展工作的开展。是故,本研究拟以质性访谈的方式,深入探索中国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挑战的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相关政策制定者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2. 研究方法

质性现象研究是描述若干个体对某个概念或现象的经验表述的意义[3]。Miles、Huberman与Saldana [4]认为现象研究关键在于“将个体对现象的描述缩减成为现象的本质”。本研究选取若干拥有职业教育的教学经历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经由访谈搜集这些个体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挑战,从这些讲述中找出共同点,得出中国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面临的挑战。

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教学年资、所教授的课程性质及以地域的教师所感知的教学挑战有所区别[5],故本研究以受访者性别、年龄、教学年资、学科性质及服务学校所在省份的兼顾为原则选取研究样本。研究者利用承办“高职院校教师暑期培训」的时机,邀请参培教师自愿参与访谈。

本研究最终受访者为12人,其中男性3人(25%),女性9人(75%);30岁以下1人(8.33%),31~40

姒依萍

岁8人(66.67%),41~50岁3人(25%);教学年资<= 4年的3人(25%),4~10年4人(33.33%),超过10年的5人(41.67%)。为方便资料分析,研究者根据访谈的先后顺序将其编号为T01~T12,研究对象的人口学数据如表1。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调查法搜集资料。研究者通过根据事先确定的访谈大纲和访谈问题与受访者对话的方式搜集数据。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受访者所感知的高职院校教学中面临的挑战观点比较集中,几个主要的问题一直重复被提及,当访谈进行到第8个受访者时,已经没有新的构念出现,为了谨慎起见,本研究继续访谈了4位受访者,直到确认不再出现新的构念,遂终止研究一的深度访谈。

本研究主要参照Creswell的现象研究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借鉴其他学者的建议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提升研究的效度,研究者将访谈稿或研究结论摘要,送给研究参与者确认研究者的意见和他们的一致。

研究者将逐字稿交请另一位教育专业博士班同侪编码,比较其编码与研究者本人编码的一致性,以确保资料分析的信度。

3. 结果

本研究将访谈产生的录音资料转成10篇逐字稿(本研究的最后一次访谈由于受时间限制,安排三位受访者同时参与谈话,所以本研究一共进行了10次访谈),共计78,680字,由于每篇逐字稿的篇幅较大,为方便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快速找到相应的文字位置,本研究对每篇逐字稿中的主要文字段落进行编号。编号的规律为T m-n,T为teacher之首字母,m-n表示第m位访谈者之逐字稿中的第n段文字。逐字稿形成后,通读每篇逐字稿若干遍,熟悉资料内容。

根据Creswell的现象研究资料分析方法,研究者在在逐字稿中标示出受访者关于他们在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的重要陈述,建构这些陈述所蕴藏的概念,并标注在旁边,在本研究共标示出重要陈述85处。

重要陈述和概念举例见表2。

接着对上述概念进行归类整理后形成以下四个主题,概念与主题的对应见表3。

Table 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表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编号性别年龄教龄(年) 学校所在省份所授课程访谈时间

T01 男35 3 云南游戏杆技术29分钟

T02 女32 5 山东大学生创业30分钟

T03 女24 2 云南宝玉石检定25分钟

T04 女50 27 四川高级护理技术28分钟

T05 女39 19 云南珠宝加工工艺25分钟

T06 男36 12 四川临床护理34分钟

T07 女36 4 云南市场营销30分钟

T08 女34 9 山东手工制作30分钟

T09 男38 10 云南机械原理60分钟

T10 女46 21 山东俄语基础

T11 女40 9 山东思想政治理论

88分钟T12 女50 27 山东大学英语

姒依萍Table 2. Examples of important statement and conception

表2.重要陈述和概念举例

重要陈述概念

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太完善,实训的东西不太有……以前办过一个实训的(工作室),好像和

社会的接轨性不强(T9-4)

学校实训条件不完善

这个事实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但是老实说,哪些设备我自己也只是见过,根本没

用过(T8-1)

教师对自己的操作能力没有信心

平时又要做科研,又要管学生,还要上课,也很难抽出精力来真正做好一件事件(T7-5) 教师觉得工作很杂

Table 3.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mes and conceptions

表3.主题与概念的对应

主题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不熟悉企业操作技能T8-1;教材内容不符合生产实践T4-4;课程内容枯燥T3-5、T6-1;教材陈旧T3-3;教授的课程不是自己的专业T3-1、T3-2、T8-1;上新课T3-1、T8-1、T11-1;教师专业知识不足T1-9,T2-1,T2-3,T4-1,T5-1,T8-1;教材内容不符合生产实践T4-4; 课程内容枯燥T3-5,T6-1;教授的课程不是自己的专业T3-1,T3-2,T8-1;教材陈旧T3-3;上新课T3-1,T8-1,T11;教师专业知识缺乏T1-9,T2-1,T2-3,T4-1,T5-1,T8-1;教师与产业脱节T1-8,T4-1,T9-5

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持久T9-1;学生课堂纪律差T6-2;学生不参与课堂活动T5-1;学生学习习惯差T4-1;学生学习能力差T4-1;学生接受能力差T4-1;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T3-5,T5-1,T9-1;学生基础差T1-5,T9-1;学生参差不齐T1-4;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T1-4,T7-1

学校体制实训条件不足T6-4,T9-3;班级人数太多T5-1,T6-1,T6-6;没时间备课T4-1,T5-1;教学时间不够T4-1,T6-1;未实施分层教学T1-4;老师少T1-3,T6-7;杂事多T1-1,T1-11,T7-1;课多T1-1

自身发展教学方法的使用T8-1;难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T6-5 T6-5,T4-3;教学基本技能弱T5-1; 课堂管理能力弱T3-4,T3-5;没有成就感T1-4;教师缺乏改革动机T1-6,T7-1,T9-4

主题一:教学准备

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分析发现,受访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的准备上。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熟悉课程内容,接着他们考虑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提供并且在职业岗位中有用的内容。

熟悉课程内容——很多老师(T3,T2,T8,T11)表示“上新课”是最令他们痛苦的事情。为了准备新课的教学,T11“整个暑假,每天备课到晚上11点……推掉了所有朋友聚会等活动”。T2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中文,由于课程调整,语文课被缩减,T2不得不承担起“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但是T2觉得自己的课是“干巴巴的”、“离开PPT就不会上课了”。T8拥有10年教学经验,在专业调整中,作为专业负责人的他主动承担了一门最难上,没人愿意上的新课,从第一年“照本宣科”到逐渐“开始关注方法”,经历了4年,可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还是让他感觉“没底气”、“没信心”、“最头痛”、“上完课有很强的挫败感”。

现在还要去上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东西,哪怕是上了4年下来,毕竟比专门学这个的要没有底气,上这些课的时候学生不怎么听,我都不好意思叫他把注意力提高,因为会想是不是自己上得不好。然后,每次上完这个课都很难受。然后我同事讲得很夸张的就是,进课堂之前要深吸一口气,感觉跟上刑场一样。那种教学挫败感很强,上自己熟悉的课就会好一点。(T6-3)

提供有趣的内容——在实现了上课时“有内容”可讲这个最低保障后,教师会要求自己讲些“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T2,T11都表示她们大部分备课时间都在网上“找案例”,可是让她

姒依萍

们感到挫败的是,这些案例故事在讲的当下也许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案例一讲完,学生又开始“该干嘛干嘛”了。T2教授的“市场营销”课程并非她大学所学的专业,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虽然找了很多“最新的案例”,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匮乏,无法“像老教师那样从案例中发掘出很深的东西”(T2-3),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和管道不输教师,教师要靠“新”、“奇”的案例博得学生的注意已非易事。

我觉得反正每次上课之前呢,因为我教市场营销或者是创业,他都需要就是更新案例吗,我都会从网上查阅相关的案例,然后把他梳理一下,然后放到我的课堂当中。因为我们这个这两个课吧他和那种什么公共课什么数学语文不一样,每年的案例变化是特别快。比方说共享单车,可能去年还没有呢,今年就有了,我就会把这种新鲜的东西加到我的课堂当中,然后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就是因为过多的关注案例而忽视了一些其他的东西。(T2-3)

提供有用的内容——职业教育提倡“知识够用”的原则,所谓“够用”是指所教的知识能够用于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够用即可,这是与研究型大学要求知识体系完整最大的区别。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实用主义”倾向也更为明显,他们常常会质疑老师讲的内容在他们日后工作岗位上的用途。所以,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内容”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内容准备中的另一个自我要求。内容“有用性”的判断标准来自于实际的工作岗位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际职业岗位上运作有良好的认知。本研究中很多教师(T1,T4,T8,T9)表示他们与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并不密切,所教授的内容和企业实际操作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T1表示自己因为和企业有很多合作,把这些合作项目带进教学,效果还不错,而有些老师因为“长期和企业脱节”,导致“肚子里没货”,“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都不会好”(T8-1)。T9表示她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现在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手工制作”课程的教学,可是入职5年来,学校从未安排她到学前教育相关岗位上实践或考察,直到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利用寒假去一个幼儿园实习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教学内容完全不符合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幼教工作的需求”(T9-5),觉得很有愧疚感。

T4从事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发现教科书的内容和编写体例都与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行存在落差,曾设想将护理行业的操作指南作为教学内容,但是在具体实施并不容易。

我曾经想把指南的内容的话就是引入到我们教学过程当中去,后来这个问题的话没有实现,没有实现的原因,因为指南的话他相当于一个手机的说明书,这个手机其实我们要用手机的话很容易很简单,但是把说明书读完,几乎没有人去认认真真地把说明书读完。所以因为鉴于太多的内容,比如说我们通过印数据,然后通过发电子文文件这种方式让学生去看的话,没有考核,没有检测,也没试过,我们就自己估计他们不会看。(T4-4) 综上所述,“有内容”、“有趣的内容”、“有用的内容”是高职院校教师在准备教学时的三个自我要求,三者之间存在逐步递进的关系。首先保证自己上课时“有内容”可讲,不至于“冷场”,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低要求。在达到最低要求后,教师会开始关注学生的反应,希望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对教学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内容”,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由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开发及师资的特殊性,实现以上三条要求并不容易,教学内容的准备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主题二:学生学习

在访谈中发现,“学生难教”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T1-4,T5-1,T3-5,T4-3,T6-5),而经由对资料的分析得出,教师认为“学生难教”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机”、“不听从教师安排”、“先备知能不足”、“个体差异大”。

缺乏学习动机——T3教授的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很枯燥,T3认为这种课程“只能是讲(述教学),

姒依萍

不知道有什么活动可以做……什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她的课上,“学生积极性非常低”,不管讲什么,学生都没兴趣(T3-5)。T5觉得“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没有学习热情,懒散”(T5-1)。T9由于家庭的原因,从一所本科院校调到高职院校,她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本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T9-1),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持久,老师改变上课方式,刚开始学生会“爱听一阵子”(T9-1),马上就有不感兴趣了。

虽然说有一些课程能够调动起他们,但是不能整个学期贯穿下来都能把他的积极性都调动的很好,可能有那么几节课,他们爱听感兴趣了,然后爱听,然后让让他一个学期上下来就每节课都很好的话,很难(T9-1)。

开始的时候效果不错,但是的话过两天,然后学生已经适应了,你这个东西又有免疫力了,可能你又难组织下去了,所以可能需要根据你的内容各种方法综合利用,我感觉是要让学生琢磨不到你什么时候要用什么。(T1-12) 不听从教师安排——访谈中,不少教师(T4,T5,T6,T8)表达了他们在教学管理中的困扰。T4,T6提到他们所服务的学校学生逃学现象严重,学校为了保证到课率,要求老师每堂课都要点名,于是他们要“浪费”(T6-5)大量的时间在点名上,对于本来就觉得课时紧张的老师更是雪上添霜。T5在教学中想通过提问上次课所学内容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是听到的答案多半是“我不知道”、“我没复习”、“我忘了”。T3是位温和的新教师,她表示“管不住学生”、“学生一点都不怕我”,她上课的时候学生在下面“嗡嗡嗡”的声音远远高过老师的声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拥有10年教学经历的老教师T8身上,他每次上课都要佩戴扩音设备“小蜜蜂”才能压过学生的吵闹声(T8-1)。

课堂把握不好,就管不了学生,然后学生好像也不太怕我。管不住。然后也像那个很多老教师求助了很多方法,然后也试着管了一下,但是还是觉得有点力不从心的。(T3-5)

学校会搞70~80个人一个班,那个也很恐怖,一个是老师嗓门可能都罩不住,解决的办法就是挂扩音器,也叫小蜜蜂或唱戏机,很搞笑。(T8-1)

先备知能不足——T4从事护理专业的教学,认为她的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比较差”(T4-1),要让他们学会需要花很多的时间。T4表示医学上很多知识还是要靠学生课后记忆和背诵,学生不愿意课后花时间学习,学习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T1发现一些学生虽然从职业高中升学到高职院校,可是基础还是很差,甚至高中阶段的课程好像没学过一样,需要从头讲起,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T1-5)。T12是英语教师,她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英语基础大概只有小学水平,甚至有学生不能完整说出26个英文字母。

个体差异大——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愿倾向,一部分是基于对专业及对象职业的兴趣,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大学入学考试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这两类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明显的区别。T9则发现在高职院校,男女生在学习行为上各有不同。男生大多思维活跃,比较具有创意,但是不太愿意服从老师的指令,也比较不喜欢传统的知识学习;女生大多比较“听话”,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思维通常没男生开阔(T9-1)。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两个管道,而有些高职院校为节省运营成本或因师资短缺,抑或因为招生数量不足等原因,尚未实现两类生源学生的分班教学,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存在很大差异,给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T1-1)。

特别快的那种学生十多分钟做完了,但是慢的学生下课了还没做完,就会这种参差不齐,差异性很大。然后现在我们那边情况特殊,也没采取分层教学,职高来的和普高来的一起上课。(T1-1)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学中农的体验和感受。上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不听从教师安排”、“先备知识不足”、“个体差异大”的状况,使教师在教学中感觉“没有成就感”(T1-1),“挫

姒依萍

败感很强”(T8-2)。

主题三:学校体制

除了上述教学内容和学生给高职院校的教学造成困扰之外,最让高职院校教师感觉无奈的是来自学校层面的限制,具体表现为:

课多事杂——不少受访者表示他们平时教学工作量太大(T1,T4,T5,T6,T7),T1谈到“同时上3门课,每星期25-30节课”(T1-1)在他们学校很普遍。T4表示因为课多,所以没时间备课,更不可能研究教学法,只能采用最简单的讲述教学(T4-1)。T1和T7认为困扰他们的不仅因为课多,而且与教学无关的“杂事”也很多。T1曾经担任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各种各样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这些事情占用了老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T7认为学校没有给老师明确的定为,导致老师“教学”、“科研”、“服务”

三头忙,三头都做不好(T7-5)。

那平时就要做科研,要管学生,要上课,也很难抽出精力来说真正的做好某一件事情。其实现在我们老师大多情况都是什么都没做好,然后几头都在忙。感觉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定下心来做的。(T7-5)

班级规模大——访谈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注重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中,班级人数太多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T8表示在他服务的学校,为了节省运营成本,每班人数都在60-100人之间,甚至少于55人的班级,授课教师的课酬还会处以八折支付。班级规模太大,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很大困扰,T6表示假如他用点名来确认学生的到课情况,“全班同学的名字念一遍就已经20分钟过去了”(T6-6)。

受访者认为班级规模大也是阻碍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因,班级人数太多,做活动或者组织小组讨论,总会“乱哄哄”、“控制不了”(T3-4)。

但是学校为了节约成本的关系,他就要求一个班必须要够55个人,不够55个人的话就要扣系数,就是这个课时上面要扣系数,可是人一多的话,就实践性的课程,比如分个组,发个标本,每个组走完一圈可能差不多就下课了,就是根本没办法关注到那么多人,这个是一个难点。(T8-1)

实训条件不足——职业教育以训练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职业技能的提升必须有充足的实训条件作为保障。T6任教与医学护理专业,由于学校没有条件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单凭来自书本和课堂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病例特征和建立起体恤患者的职业精神(T6-1)。

T9任教的幼教专业,需要有个手工制作的工作室,向学校申请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

学前教育专业已经上了有五年了,硬件设施还是不行,就是像我们一个基本的一个手工制作室是都没有……跟学校申请的时候学校说就说有困难,没有教室,没有场地,后来好歹挤了一个场地,就一个,可是我们一个年级都得六七百学生6,这一个教室,怎么来轮流让他们使用这个地方呢?(T9-3)

T9所在的广告策划专业,虽然配置了专业的制图设备,成立了模拟广告公司,可是因为来自市场的真实业务,机器都成了闲置(T9-2)。

受访者在谈到学校层面的教学挑战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无奈的神情。上述教学准备的问题,抑或是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或多或少可以想出一些办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可是面对学校层面造成的课多事杂,班级大,实训条件不足等问题,他们除了接受没有其他办法。

主题四:自身发展

从以上内容、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已经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学并非易事,这更要求教师自身有强大的教学热情和够硬的教学能力才能应对。本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教师最自己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能力并不十分自信。

姒依萍

教学改革动机不强——C1,C7,C9都坦言虽然自己已经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动机却不是很强。“在教学生花的心思还是太少的”(T7-1),“没有全方位地想办法解决”(T1-6)、“创新的积极性不高”(T9-4),甚至有受访者表示“大家都那样,你一个人改革会觉得怪怪的”(T7-5)。

教学方法不精熟——对于入职不久的新老师而言,设计教学活动、撰写教学大纲、课堂板书、课堂管理等基本教学技能是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T3-4,T5-1)。对于具有一定教学年资的教师而言,在处理学业评价、大班教学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困惑。如T6表示他了解只用期末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学习成就有失偏颇,但是他一直不知道过程性考核该如何设计与实施。T5和T8都是拥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参加过很多关于教学方法的教师培训,却发现这些方法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导致多年来一直采用单向的传统讲述教学(T8-1)。

综上所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面临重重挑战(表4)。他们需要为熟悉课程内容,上课有内容讲,并且提供有趣、有用的内容苦苦奋战,备课到深夜;他们需要担忧“缺乏学习动机”又“不听从教师安排”的学生,需要为提升学生的能力绞尽脑汁;他们又受困于学校的机制,默默承受巨大的工作负担;他们也会陷入工作倦怠或对自己的工作效能信心不足。

4. 讨论和建议

(一) 讨论

本研究以质化研究为取向,以12位高职院校教师为访谈对象,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搜集数据。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学校机制和自身发展四个方面。

教学准备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受访者也表示他们需要在教学准备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准备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和教学方法的准备,本研究受访者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熟悉教学内容、准备有趣、实用的教学内容是受访者教学准备的重点,相比之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教学活动的设计规划以及课堂管理等问题并未来引起较多的关注。可见教师还是将自己视为教学内容的源头,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是通过他人传输而获得,知识是个体在自身原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有意义的探索而获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原有知识架构和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而不是致力于将自己脑子里或是书本上的内容倾倒给学生[6]。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全球教育面临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海量信息随处可得,当今的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种网络终端获取信息。学校教育如果还是以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展开,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这一代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敢于挑战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再被视为“站在神坛上的圣人”,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经营平等的师生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坐在大学课堂里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不同认知能力,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聚集在同一个课堂,将成为常态。传统“以一适百”的教学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材

Table 4. List of teachers’ teaching challen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表4.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挑战一览表

来源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学校体制自身发展

具体表现

熟悉课程内容

提供有趣的内容

提供有用的内容

缺乏学习动机

不听从教师安排

先备知能不足

个体差异大

课多事杂

班级规模大

实训条件不足

参与改革动机不强

教学方法不精熟

姒依萍

施教”是教育真理,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提供适合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权利,这实践中虽然会遇到很多阻碍,但也应该作为每个教育人共同拥有的信条。

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教学改进仅凭教师个人所得实现的效果是有限的,外界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改进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繁重的工作负担是各国高校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Sorinelli,Austin和Eddy [7]的调查也发现,40%的受访者认为,承担多元的工作任务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部分教师任教年资的,新教师和资深教师都感觉肩负了许多的责任,像一个拿着“超载盘子”的服务生。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大学入学门坎降低,班级规模不断增大,教师需要学习应用大班教学的技巧。

(二) 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说明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重重挑战,值得引起政策制定者和教师发展人员的重视,因为这些挑战弱不能妥善处理,可能转变为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而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

1) 政策制定者。合理配置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对各校的招生计划进一步予以审核,避免师生比失调。

在高中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学生做好心理和知能上的准备,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校方也可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设置相关的内容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的差别,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关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环境,制定或调整相关措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2) 教师发展部门。创新教师发展模式,根据教师的差异化需求,为教师教学改进提供多元渠道。如

为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咨询,解决教师个性化的问题;组建教师学习社群,让有相同需求的教师共同学习。

3) 教师。当今世界,培养学生的能力远比交给他们知识重要。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忆复制前人

创造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具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备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将自己定位与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和传递者。教师可以不是内容的专家,但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专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的首要职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

实施工作的通知[R]. 2017.

[2]Gleason, P. (2008) Meeting the Needs of Millennial Students. Touch Newsletter, 16, 2007-2008.

[3]Creswell, J.W. and Plano Clark, V.L. (200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SAGE, Thousand

Oaks.

[4]Miles, M.B., Huberman, A.M. and Saldana, J. (2013)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age, USA.

[5]Veenman, S. (1984) 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 143-17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10.3102/00346543054002143

[6]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 [J]. 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4): 29-31.

[7]Sorcinelli, M.D., Austin, A.E., Eddy, P.L. Creating the Future of Faculty Development: Learning from the Past, Un-

derstanding the Present. 史美瑶, 译. 台北: 高等教育出版.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4398,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ve@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

(完整版)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作为初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的,如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磨练自己的毅力等,而所面临的困惑则是如何做好角色的转变,怎样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等。 对于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惑,我结合书中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教育事业。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情感的教师,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在教学工作中,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自身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 2.热爱学生。一个对学生充满诚挚的爱的教师,会随时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年轻教师热爱学生,应做到书中写的那样“像母亲一样慈爱,像父亲一样严格,像兄长一样亲近,像朋友一样真诚”。当一个教师真正的热爱学生,他的爱学、乐教的情绪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使他们也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3.热爱所教的学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将整本书各章节梳理好,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富有情感地去讲课,让学生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能深刻地感知与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 4.提高政治素质。要有正确的政治信仰,确保立场不出问题;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一个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要有一个理性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5.提高业务素质。在这方面自己需要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博览群书,使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师的工作。要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进行教育的基本训练,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技术业务工作时得心应手。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包括教材组织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和思维精湛能力。要对教材有良好的理解与处理能力,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正在逐步得以确立。与过去相比,这个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处,问题,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教学校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呢? 一、机遇 1、国家重视,政策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的重视。 2 、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逐渐增长。教育不仅肩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有力支持,相信我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3 、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践之以行,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需要经济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撑,国力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就相应增大。民众日益富裕,步入小康后,人民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关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日趋增长,占家庭消费支出非常大的份额。据2011年度《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4%。教育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反映了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二、面临挑战:1、城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及教师待遇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教育均衡任重而道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强,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区,给城乡教育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方面,城区在未做好教育规划与布局之际,进城上学的学生急剧增加,出现师资紧缺,校舍紧张,大班额等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骨干教师,也不得不把本应用于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经费侧重于投入到城区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上。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生源大量减少,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学生的流失。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的经费投入,优越的城市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攀比心理和“要求上好学”的优秀生源的输入,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越均越不平衡了。 2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师资配备不到位,体美音等艺术专业教师紧缺。“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这一现象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青春的事业,可由那些并不青春的教师来勉强维持,对学生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技术学关于教学技术AECT1994这样定义:“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与实践。”其中的设计与开发就是教育的创新。笔者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结合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信息技术中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首先要教师本身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的动机需要终身激励,所以说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取代了工业社会的能源,成为生产发展的最主要的要素。在知识成为生产力的要素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竞价水平和综合国力将更多的体现在创造、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信息的效率和水平上。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丝毫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育的创新。而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践行者──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个性化、创造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点。

教师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教师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的涵义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的全球一体化的人类生活发展趋势,也指人类的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的全球意识。在这里主要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主要是由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文化领域的全球化。 一、多元文化对教师的挑战 全球化把人类的各种文化——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带进了地球村的各国角落的人的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多元文化时代。教师必须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 挑战一,教师必须要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正确态度。 多元文化时代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有关人类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同种族、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习俗、宗教。对多元文化无知无识,作为无知无能的教师,恐怕很难获得教学的职业。多元文化对教师的挑战还在于:教师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教师应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教师作为以传播文化为专业的人,必须成为尊重各种文化的表率,肩负促进人类的和平,减少战争和排斥的使命。为此必须把“民主、公正和社会正义、和平以及与我们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作为主导词,将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概念作为传播多元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全球范围内的交往活动的基础。 挑战二,教师要有运用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的能力。 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的任务不能止于传授多元文化,而是要运用多元文化进行思想和智慧的启蒙。对教师来说,最困难的挑战将是如何运用多元文化教育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问题。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就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在复杂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对教师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具有指导作用。莫兰认为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首先不是教多元文化知识,而是要从对“什么是认识”的认识开展,避免认识中的错误。“在教育中需要引入和发展关于人类认识的大脑、精神的、文化的特质的研究,关于它的过程和类型的研究,关于使它冒着犯下错误或发生幻觉的风险的心理和文化的倾向的研

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个问题,教育面临的两个机遇,也是两个挑战; 第二个问题,创新教育; 第三个问题,文化复兴; 第四个问题,如何把握两个机遇,迎接两个挑战。 一、教育面临的两个机遇与挑战 第一个机遇,就是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创新这样一个明确有力的口号提出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教兴国”四个字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不妨回想一下在十几年前提“科教兴国”的时候社会舆论是什么情况。当时谈科教兴国,科研经费不足;西部地区的普九困难重重。就是在大中城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相对地、相当地不平衡和不足。在一些人心里似乎科教兴国就只是一个空的口号。现在是什么感觉?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教育部门的同志比十几年前更清晰地感觉到,科教兴国的步伐是实实在在的,十几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国家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而我们教育界自身更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战略,而且在落实,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一个教育工作者抱负的时候,这是机遇。而挑战呢?就是挑战我们主观的条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因为创新人才的大批出现,需要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环境的支撑,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样一个环境条件。单单要求教育工作者做到这一点,不可能。反过来说,社会环境又需要教育系统尤其是学校系统去影响、去打造,这本身是一而二,二而一,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为什么说当前我国还缺少一个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环境呢?要知道,中央的号召需要社会的呼应。举一个相当普遍的例子。家长看孩子看什么?看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家长已经有个潜在的目标:孩子上完好的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要上好的高中,而重点高中是不考创新的,只考课内的东西,很现实。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去鼓捣一点新的东西时,家长就要干预:你为什么不先把作业做了?作业做了,学生去玩去鼓捣一些新的东西,也要干预:做完作业就完了?你不会把书再温一温吗?为什么美国学生毕业后有的在商业上成功,有的在办公司上成功,有的成为高新技术能手,有的发明专利销往全世界,有的拿诺贝尔奖?那就是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不做与别人同样的事情,而是追求新、追求奇。在孩子们追求新、追求奇的时候当然会有很多荒唐的事情,但是思维、习惯就这么养成了。我们不具备这个环境。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从骨子里就不是创新的民族,而是这三百多年,封建帝制把我们的思想禁锢了。 我们的先辈们,意识到要想国富民强,就要把西方的东西拿来。从洋务运动一直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引进中国。国家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可以团结起来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了。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禁锢并没有解除,有时甚至又加强了,加强到最顶尖就是文化大革命。小平同志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最大的思想解放。在经济上,我们解放了,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毕竟谁也不再争论姓“社”姓“资”这类问题了。但是,在学术上、在教育上,我们仍然受到禁锢:一是自己传统的禁锢,二是美国教育的禁锢。科教兴国、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个机遇,但是挑战大于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培养成千上万、上十万、上百万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就不能真正强大,我们的发展也不可能持久。需要创新的不只是产品,而是各项工作的创新。应该形成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与创新规矩。 第二个机遇与挑战:文化复兴。其实,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创新环境不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文化问题。给人创新灵感的,不是数学,不是化学,是文化。从大的方面讲,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对于突发奇想,或者说不同凡响的思维给以容忍,给以支持,就是一种文化。从小处讲,一个学生,看到一个东西,能够勾起他过去所遇到的别的东西,把二者联起来,然后想像,所想像的是世界上没有的,这也是文化问题。国家的文化复兴,不仅仅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素。 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学校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是一个人受教育最系统、最完备、最全面的场合。除了学校还有社会,但社会给人的教育是无序的,家庭教育也不成系统。唯有学校是最系统、最有计划、最全面的培养场所,因此也是民族文化保存、延续和创造的主体。学校主要靠什么?当然靠教师,所以每一科的教师,包括音体美的教师,都承担着复兴中华文化的重任,但是广大教师目前都没有精力顾及。这既有外部的多种原因,同时,教师在自己业务水平上也没有做好准备。 二、教育的创新 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超常的思维。例如,孩子堆积木,本来应底下宽上面窄,有的孩子却要挑战底下窄上面宽,这就是创新,至于他能不能搭起来,倒不倒掉,那是另外一回事。创新不一定成功,科学允许失败。创新是一种超常,但不一定都是新的,有的时候重复就是创新。何谓重复就是创新?就是.把前人已经有结论的东西再经过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发现的新问题,就出现新的东西。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就应该从体制创新到机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20280.html,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李延刚 来源:《中文信息》2017年第10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和发展和应用,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 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引领下,“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将见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将变革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乃至教育制度,而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如何通过主动调整与变革,包括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乃至教育制度等不同层面的变革与创新,来积极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冲击,是每个教育生态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决策者,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旨在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学教育互联网+ 信息技术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与平台,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工作、学习过程中都喜欢使用新媒体。学生对各种新事物的接受和传播能力很强,例如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各种交流软件可以实现与国外朋友的沟通。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学生接受外部环境的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样化,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可以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方便、有趣、生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全能型人才的重要过程,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但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加起来,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生态环境。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热门词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新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2篇)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2篇) 捧着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细细读来,让我对我们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新的了解,那就是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这里的“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是在娴雅的关系之中相互倾听彼此心声,每一个人的细腻思考得到细致的交流。能够紧扣当今教师心弦的教学绝不同于以往那种受到喝彩的、热热闹闹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而是借助纤细的交响展开的、静悄悄的、返璞归真的教学。 书中佐藤学教授给我们列举了静冈县富士市广见小学的八木静代老师在三年中课堂的变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二次执教五年级的社会课《汽车工业》中有两处令人惊叹:第一,在课堂的前方,实物的汽车零部件被拆卸下来展示。儿童们分组设立汽车公司,参考实物的零部件用纸箱板来制作汽车。从零部件的生产到下订单模拟汽车装备的整个

工程。第二,八木老师同儿童的关系是应答性的,基于课堂中的倾听关系而形成了对话性的沟通。八木老师的应对策略是:不折不扣地接纳儿童的发言,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课堂,有多少老师能做到不折不扣的接纳儿童的发言。我们往往会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者儿童的发言脱离了我们的预设就会被毫不留情的打断,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合作学习大部分都只是流于形式,趋于表面。正如书中所述:建立合作学习关系的教师,其活动核心应该是真心接纳的“倾听”。“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和倾听形成了润泽、融合而安全的言说环境,也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信赖和倾听关系。” 教师倾听并接纳学生的所有发言,不管是好与坏,用心接纳学生,润泽学生心灵,也润泽了课堂,用尊重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也引发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从而形成相互倾听的关系。 本书从真实的课堂出发,坚持教育改革是由“小事”积累起来,“小事”才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以小见大,在喧闹的改革浪潮中带领我们进入返璞归真的课堂,呈现回归“人”的本真教育

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校长,你将如何应对? 我校是农村小学,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是:国家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实行了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现代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都慢慢走向农村学校。国家也对农村教师实行各种免费培训。如非学历远程培训、国培、新课程培训等。为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创建了不少平台。为教师更好地优质服务于学生创造了不少条件。 但当前小学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少挑战: (一)农村小学教师业务素质较低,急需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1)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县城学校的扩大,农村小学大部分较优秀的教师被县城小学挖走,在农村小学任教的则大部分为年纪较大,业务素质一般的教师,明显缺乏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 (2)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和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教学长期处于简单机械的重复状态。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3)近几年虽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来到农村小学任教,他们虽然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文化素质,但由于缺乏教学实践和正规的引导,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教学业绩平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作为小学校长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鼓励县城小学的优秀的教师到农村支教。或每年派一些农村小学的教师到县城小学跟班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 (2)积极创造机会让农村的教师到城市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3)加强校本教研,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举行多样化的业务和政治培训,更新教师的观念。 (二)确实推行中心小学课程任教教师专业化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要想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和谐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键。然而,目前在农村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低,学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数学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数学现象较为普遍。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被认为是杂科,往往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而有的语文或数学老师则把这些“杂科”课占用来上语文或数学,有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也只好草草应付一下,更不要说上好这些学科了,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其实,在我们农村中心小学音体美等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就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其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必须根据每位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和发展基础,坚持扬己所长,扬己所能的原则来安排课程,促进课程任教教师专业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确保农村小学教师任教学校的相对稳定,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农村小学任教,普遍存在教师流动性较大的问题,教师在全镇范围内频繁调动,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课堂教学没有延续性,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学生年段知识没有过好关,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使老师教的叫苦,家长不满意。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相对稳定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让教师们安心教学,努力提高自己所任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的挑战》心得体会(一)

《教师的挑战》心得体会(一) “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 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一书中说道。这让我想起了书中介绍的一个教学场景:这是以一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小林老师要在一节课中通过一道例题理解“比例”的四种 不同的解法,刚开始教学开展得很顺利,突然学困生健治说,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讨论的解法。小林老师就请了一位同学解释,但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我肯定会说:“下课后,老师再单独和你解释。”这样做,就是不想影响上课节奏。可是,小林老师没有这样处理,因为他知道这会使健治后面的课堂学习效率为0,他又请了好几位同学解释,直至他明白为止。本应3分钟完成的教学环节,却为了一个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钟。有必要吗?这让我产生了疑问。 但再往下阅读,这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同学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健治理解时,其实更多的人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越说越详细,不断地把知识分解内化。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不懂就问,而且无论何时提出疑

问,老师和同学就愿意帮助你。 读了此书,才发现自己原本对“关注每位学生,提高高效课堂”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上,和佐藤学教授所提出的观点相比,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时,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说“符合老师要求的回答”。其实不然。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虽然他们的学习基础和经验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学习经验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只言片语,但他们的观点同样精彩,教师不应刻随意扼杀他们想要发言的机会。 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纳每个孩子的想法,学会倾听,正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孩子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新教师的困惑与挑战学习资料

新教师的困惑与挑战

作业题:作为新教师,你认为你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有哪些?你将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在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的过程中,你希望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我刚刚成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由于出生于教师世家,过去在爷爷奶奶、妈妈、舅舅等长辈的成功教学生涯中耳濡目染了多年,因此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曾经很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很快地适应高校教学工作,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但真正入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风顺水;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新兵,与其他青年教师一样,也面临诸多挑战,有种种迷茫困惑。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挑战与困惑 从研究生院毕业又进入高等院校任教,虽然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而身份却截然不同,昔日的“学生”变成了“先生”,这种角色的转换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先生”比“学生”的要求标准更高。一般来说,学生应该具有学习优秀、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等特点。而老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专业和所教学科课程的知识,还需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努力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学生只需要分阶段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则需要放眼全局,高屋建瓴,了解教材内在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宽广背景。这些都要求新教师要不断进修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同时,由于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所以不仅“学高”,还要“身正”;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如此,学生时期的许多行为习惯包括衣着打扮都须按照“为人师表”的要求加以修正,不可以任着性子我行我素,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其次,课堂教学是一项知识性、组织性、艺术性兼备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组织教学、课堂提问和解答、批评和表扬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心理暗示、课堂秩序驾驭能力。这对于尚未褪去学生气,出入公众场合还有些怯场、说话声音也不够洪亮的我,同样也是挑战。 二、教学科研如何统筹兼顾带来的挑战与困惑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任务都很重。学校要求我们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但在评职称和年终考核时却往往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衡量指标。由于精力有限,面对双重压力,常常让我们顾此失彼,也使我们深感困惑。

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有哪些

教师资格证培训问答班级:542—278 1、作为新教师,你认为你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有哪些?你将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在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的过程中,你希望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答:我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很想做一名有亲和力的老师,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希望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在学生面前,很少摆老师的架子。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收获很多,遗憾很多,不过至今让我困惑的更多。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怎样教育学生说真话做真人。 从毕业至今一直铭记着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书育人最简单最基本就是教人求真,说真话做真人呢。刚参加工作时,不懂得怎么教育学生求真,只能对学生反复的说教。讲种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好处和精神上的安慰。但是随着学生慢慢长大,就不爱接受了。因为学生和社会接触多了。发现外面的世界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很多时候说真话做真人,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很多坏处。例如:几个孩子一起做错了事,说真话承认错误的孩子,被家长批评教育了,撒谎骗过家长的孩子什么事都没有了。因此教孩子说真话做真人的教育效果不好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为此我一直思考做为教师怎么教学生说真话做真人呢。苦苦思索却不得其法。后来突然想起上师范的时候,校园里教学楼上写着的一句话“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平时的言行其实就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我虽说不上学高,但是我可以让自己身正啊。因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楷模,说真话做真人。你别说这样一来效果还真不错。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养成说真话做真人的习惯了。做错了事也勇于向老师承认错位。每当有学生主动到我这里承认错误时,我都先表扬,表扬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再批评,批评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争取以后不在犯同样的错误。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我心里甭提多开心了。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而且是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慢慢的发现,我做不到面对学生说真话。说到这里可能大家会觉得是不是老师也不能坚持说真话了。其实就是这样,我也不能坚持在学生面前说真话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不说假话面对学生我将无言以对。随便举个例:比如学校要迎接什么检查,或者上面有什么领导到学校来听课等等,学校前一天就得大搞特搞清洁卫生。有些班级还要先把课文学了。等第二天领导来再讲一次,这样效果好也可以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弄得后来自己不好意思在堂堂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的施行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给教师带来了许多难题也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师范生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有这些挑战的存在而畏惧新课改或对新课改单纯地持批评的态度,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正视挑战,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自身发展与才能展示的机遇。 1.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中面临的挑战 应试教育中,分数决定命运。为了这冰冷的数字,学生付出的是成长的艰辛来茫然,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递的知识知识框架,教师热情早已泯灭,但竞争残酷,尽管枯燥,单调反复,毫无创意,谁又能敢冒险做出改变呢?没有教师愿意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着,很多教师都想在学生心灵播下热爱生活与探索、追求科学的种子,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这样的努力也只是微乎其微。时代需要一场变革来打破应试教育中这样尴尬的境地。 任何教育理念若注重以学生为本,那无疑就更接近教育本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指向了人的发展。这三个目标交融互进,没有一个脱离学生发展这个总体目标。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因新课程教育理念变革所带来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所面临的挑战的认识: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应试教育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改中,学生仍需要听和练,但在听、练的过程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教师需重新在课堂内外给自己定位,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材料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来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2新课程重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我在这里将新旧教材中有关原电池的内容做比较。旧教材中只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介绍了原电池构成——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两个活动性有差异的金属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然而,铜-锌原电池只是原电池中的一个特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条件与当前我们所用的电池所需的条件还是有差异的。新教材中,就结合了我们生活实际,为学生指引了电池发现发展的时间顺序变来探究电池本质,通过研究一个个特殊的电池构成,将原电池的构成做了修正为:电极反应的物质、在不同区域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闭合回路,这样的结论适用性更广,更为一般化,还原了原电池的原貌。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和启发、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若不抛开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旧有观点,利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更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只是空谈。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探究精神贯穿与教学始终,令学生深入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带领学生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游览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欣赏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将学习活动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以受过教育的人的视角理性、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要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将学过的知识用来更好地服务生活,帮助他人,用创新精神太开拓生或新的维度……这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为前提的。 新课改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尤其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

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对策

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对策 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基层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当前农村小学面临的机遇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工资、生活来源有基本的保障; 2、由于教师终身学习制度的实行,教师本身素质有所提高; 3、义务教育对学生实行完全免费,不要考虑因为贫困导致学 生失学、辍学; 4、政府对学校教育投入多,教育硬件越来越好; 5、学校教学设备开始由信息化、现代化替代以前的老式教学 教具; 6、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教师 人平教育学生数减少,教师相对工作量有所减少; 7、学生信息接受途径较多,综合基础素质有所提高; 8、每对夫妻生育子女数下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 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怎样在教师现有生活基础水平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生活 福利待遇,让教师生活能够基本接近当地群众生活水平;

2、怎样进一步充分用好、用活政府大力度的教育投入资源, 为教学质量服务; 3、怎样高效利用农村学生人数少的小班化教学优势; 4、怎样去合理、有效地撤并教学网点,建立寄宿制学校; 5、怎样去充分利用学生基础素质高、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有 利条件为教学质量服务。 学校决策者---校长,我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配合学校党支部、工会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员工抛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牢固树立蜡烛精神、 孺子牛精神; 2、努力争取、积极创造财政收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丰富教 师的业余生活; 3、充分利用现在的绩效工资作为杠杠,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 积极性; 4、充分发挥、利用目前的教师远程培训机会,培养学校需要的专 业特长教师; 5、努力搞好教学网点的撤并工作,充分办好寄宿制学校; 6、发挥现在的教学教具作用,全面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7、全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发 挥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补充作用;

英语教师遇到的挑战

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及面临的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填鸭式教学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待其消化理解后再解答疑问。所以教师的心思多用于怎样将知识巧妙地灌输给学生,以利于其接受,只要肯学,有悟性的学生都会有不错的收获。然而,90后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学生地位的全面提升意味着传统的师生关系面临瓦解,教师不能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而应该是在更广阔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一种合作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其向更深更宽泛的领域探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使学生保持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团队精神,而且还要在合作中学习,并养成其终身学习的习惯。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设计者、合作者和评估者。这是教育与时俱进的产物,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对教师观新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老师可能会是节目主持人、导游或教练,并且是学生的好伙伴。 2.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首先,英语教师应具备英语国家的民族性格特点,如英国的绅士风度或者美国人的豪爽。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我认为英语教师以具备开放、豪爽的性格特点为佳,因为中国学生在学校的特点就是内敛,如果受英语教师豪爽、富有激情的性格影响,就会敢于发展自己的个性,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人轻松相处,不拘泥于规则所限,发挥其创造力。 其次,英语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的。在新教材中,所有的学科都抛弃了以往一板一眼的教育路线而走向了生活化和应用型,英语学科的综合性对教师提出了“博”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知道化学反应规律,还要清楚全世界的地震中心带及地球板块知识;既要了解流行乐坛的中外歌手的英文名,还要能说出他们的音乐风格及专辑。所以,英语教师要广泛涉猎知识来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还必须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和学生互动并交换知识,在共同学习中,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们的“好伙伴”。英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进,才能培养出更独立,更有思想的学生,让他们用英语去了解尤其是在政治、经济、金融、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祖国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二、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文稿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试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余家桥学校王君如 一、教育信息化给教师发展带来的机遇 1.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要培养现代化的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现代人的素质。教师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保证。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信息化与教学深入融合的过程,更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将思想的更新放在第一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2.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有效途径 信息社会知识日新月异,人人都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更应如此,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师“育人”的工具,也是教师“育己”的平台。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网上大学、开放大学、虚拟社区、慕课等多渠道学习途径,方便教师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3.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全球化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收集到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信息化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替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和嘴巴”的单一模式,既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设计动力和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信息化带来的多种多样的交流平台:电子邮件、社交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网络备课室等,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方便了教学效果的反馈,而且为教师提供了与不同地点的同行交流、专家指导的机会;信息化带来了各种科学高效的工具:教学设计开发工具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更方便快捷,教学评价工具使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科学客观,学生管理工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了对学生评价角度的多元化等。这些都从多方面多角度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4.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在现实教育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千篇一律的教师面孔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教师的知识领域越宽、阅历越丰富、人格魅力越强,他对学生的综合影响力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教育信息化不仅为教师自身的兴趣培养、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更多机会,而且尊重教师差异,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让教师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课程开发,使教学成果渗透着更多的个性风格。

IBSE与STEM教育:在支持教师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IBSE与STEM教育:在支持教师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Derek Bell教授是教师、研究员、顾问,是改善和充实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的倡导者。他曾经在中小学和大学任职,然后成为了英国科学教育协会的首席执行官,以及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教育事务的负责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对完善科学教与学及帮助儿童发展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保持着强烈和积极的兴趣。他是以利物浦大学为班底的“科学过程和概念探索”(SPACE)项目的梯队成员,以及纳菲尔德小学科学项目(NuffieldPrimary Science Project)的协调人。 Bell教授在英国和国际教育界一直非常活跃,他从事着咨询(Campanula Consulting咨询机构)、委员会和顾问工作,也发表了广泛的著作。他热心于通过教育和工商业之间的合作来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联系。目前,他是IBM (英国)信托及公益组织“理解动物研究”(Understanding Animal Research)、“细胞中心”(Centreof the Cell)的董事会成员,是国际科学院组织全球教育委员会成员,也是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EuropeanUnion Contest for Young Scientists)评选委员会成员。他是非营利组织LEARNUS的理事会主席,是教师学院(theCollege of Teachers)教育学教授,以及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他在2011年被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授予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紧密相关,这是不证自明的。但是,在这一协同性之外,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在这里我不想复述对这些差别的分析,不过,参考2006年发布的具有引领作用的《马萨诸塞科学与技术/工程课程框架》,我们可以建议: ●科学寻求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并且常常需要新的工具以协助寻找答案; ●工程使用科学发现来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构造、产品和工艺; ●技术(产品和工艺)是工程设计的结果。它们由技术人员创造,用于满足社会需求和愿望; ●数学支撑着其他学科,它是对现象进行量化、对系统行为进行建模和预测,以及对工艺的效率进行测量的一种途径。 虽然这4个学科紧密相连,但它们在被教给年轻人时大多是割裂的,常常包含相同的概念或使用相同的材料,却缺乏对一个或多个其他学科可能提供的视角的关照。事实上,世界各地的许多课程标准仍然是在不同的文件中分别对这 些学科的要求作出规定的。 ◎目标:STEM素养 简言之,在学习生涯中,年轻人应当发展――我们可以

新形势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swot分析 资料

新形势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状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SW,主要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的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现运用这种方法,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教研培训中心为例,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1 优势(strength)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使命,莫旗教培中心也不例外,其前身为教师进修学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培养了大批小学合格教师,包括初中英语教师,而后与高校合作办学,又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领域发挥了充分作用,进入到世纪末,转型为以教师继续教育为主,发展到今天,成为集教研、培训、电教、科研为一体的研培机构,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机构设置。莫旗教培中心是由旗政府领导(县级)、旗XX 局,XX局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本地区唯一一所。从机构地位看是二级单位,集政务、业务于一体。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 1.2 资源整合,促进培训模式多样化。近几年有些地区将进修学校与教研室、电教馆进行合并,从而扩大了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莫旗在2006年进行了实质性合并,并更名为教研培训中心。从而有效实现了区域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资源整合。并将整合的优势落实到培训工作上,建立了学科团队,成立名师工作室,形成了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 1.3 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整合后教师队伍得以丰富,除了一部分为原来的进修教师,大多数是近年来在中小学中选拔出来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都是本学科领域的佼佼者。形成了由资深专家、中心教师、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1.4 区域培训更为贴近一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非常具体,就是区域内教师。以莫旗为例,辖区范围内有学校43所,中小学教师三千人。培训都是在中心教师参与和指导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进行。 1.5 设施设备比较先进,校园文化丰富而深邃。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往往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历程,往往形成了自己学同时以晋升国家级示范性县身正为范的一套校园文化。高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