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天长河

2 高天长河
2 高天长河

《汉字五千年》

第二集高天长河

西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都城之一。秦王朝、汉王朝、唐王朝都曾定都于此。

在这座城市中,有一座汉字的殿堂——碑林博物馆,历朝历代产生的汉字,都以自信非凡的姿态,存留在一块块庄严、巍峨的石碑上。这些石碑是依然站立着的岁月,是没有被岁月轻易泯灭的历史,它们记录了汉字的前世今生,它们承载着华夏祖先的永恒之心。《说文解字》:“源,水泉本也。”

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呢?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相信:汉字是圣人创造的。

造字的圣人名叫仓颉,是华夏始祖黄帝的史官。为了感念他的功绩,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立庙祭祀。■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面,就明确地说,“黄帝之史仓颉始作书契”。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说明他是黄帝时代的人;第二,他的身份是一个史官;第三,是从他开始作书契,书契也就是对文字的一种称呼,另一种称呼。

史书记载,仓颉“四目重瞳”,就是说他长着四只眼睛,这大概是强调这位圣人具有异乎寻常的观察力。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观察力,所以仓颉能从鸟兽的蹄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

当汉字被创造出来时,天地鬼神都震动了,所谓“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

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任何一种文明的发育期,先民们总是将重大的发明创造归结到某位具体的神或圣人身上,实际上,这些神圣只是那个时期文化的代表者。既然“仓颉造字”是一种神话,那么汉字最早诞生在哪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王震中

说到汉字的起源地,我们根据考古发现,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在这些文化里面,所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或者是玉器上的刻划符号,都认为跟我们后来的甲骨文这个系统,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这个时候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而在此之前一定有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

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陈列着几尊灰陶制成的、刻有神秘符号的酒器。它们烧制于五千多年前,公元1979年在山东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其中一只

陶尊的腹部,刻着这样一个符号:上面是圆圆的太阳,下面是五座连在一起的山峰,中间的部分,学者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火焰,有人认为是一弯明月,还有人认为是一只大鸟。虽然对图案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大家都认为这个符号应该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李学勤

现在我们知道,它不但在山东莒县、诸城这些地方出现,它在南京也出现过,在安徽也出现过。而且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文化里面也会出现,因为在良渚文化,甚至浙江,它也会出现。■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中心教授栾丰实

那么就是说,它刻画这个图像,它所代表的含义,它所代表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族群和人群里面,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我们认为,像它这种就可以叫文字。

历代学人的探索,艰难、曲折而扎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有关汉字产生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推论,在学术界逐渐成为共识。

然而,公元1987年,在淮河上游进行的一次考古发掘,却让看似清晰的汉字源头,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这很像个眼睛。”

张居中第一眼看到这个符号就产生了这个念头。

那是公元1987年5月的一个下午,当时,张居中正担任贾湖遗址考古工作队的队长。这片刻有符号的龟甲,就是在遗址中的一处墓葬里被发现的。■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

这个眼睛的刻法,很像后来殷墟甲骨文里的“目”字的那个刻法,有一些像。当然它更接近于写实,但是这个符号的出现,确实是使我非常高兴,因为它就是我亲手清洗出来的,可以说这一个是确凿无疑的,是最早的在龟甲上发现的刻划符号。

如果这个符号果真被证明是原始文字的话,那将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发现!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学术界公认人类最古老的文字,是在伊拉克南部发现的楔形文字,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而贾湖遗址是一处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个遗址中出土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不仅意味着汉字的起源需要重新审视,而且世界古文字的历史也需要重新修订。

“还能找到更多的刻符么?”接下来的几天,考古队员们怀着兴奋、多少也有些紧张的心情期待着。随着新的墓葬被发掘、清理,更多的契刻符号出现了。■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

我们一共在17个器物上发现有二十来个单体符号,其中龟甲上的大概有9例,石器上有两例,陶器上有两三例,骨器上还有几例,一共有17例,有二十来个符号。

刻有符号的龟甲分为背甲和腹甲,中间装有小石子,是当时的一种占卜工具。以此推断,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很可能和贾湖古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关。但是这样的符号真与文字有关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桂岑

在舞阳贾湖发现了1000多粒稻,碳化稻。这个碳化稻,有由野生稻到栽培稻的一个演变过程,所以可以说居住在淮河流域——就是贾湖这一带的裴李岗人,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必须想办法掌握天文气候的变化。■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

贾湖遗址前后一共挖了7次,发现有30多只用丹顶鹤的翅骨制作的骨笛,其中有二孔骨笛、五孔骨笛、六孔骨笛、七孔骨笛和八孔骨笛,经过音乐家测音研究,证明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四声音阶、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管乐器。

骨笛和刻有符号的龟甲往往相伴出现,据专家们推测,它们可能是原始宗教仪式的用具。在悠远高亢的笛声中,通过占卜祈求上天和祖先的庇护。这说明贾湖人已经发展出相对复杂的宗教仪式。

【美国华盛顿】公元2003年3月,经过十多年的论证,中国科技大学古文字研究组和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哈勃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最早的书写,中国河南贾湖遗址,公元前七世纪的符号使用》终于发表在国际考古文物界的权威刊物《古物》上。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争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汉字的源头在哪里?那注定充满神秘感的汉字源头,将以长久的未知支持我们对先人生活的无上敬仰,那是具有一种人类神性的敬仰,如同对未来无尽的思虑一样,成为我们生存意义的重要来源。

这是来自八千年前的音韵,悠扬的旋律似乎在昭示着汉字婴儿期的踪迹,既飘渺又真切。

【汉说文远辽也】安阳小屯村位于河南省的北端【小屯村河南安阳】,洹水从村子的东北部流过。从1928年开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考古组,在小屯先后进行过十五次考古发掘。

1936年3月12日,考古组决定在这一天结束小屯的工作,下午三点,工作人员王湘开始清理村北的一处灰坑。这个灰坑已经发掘过一次,只是例行检查一下有什么遗漏,当他铲去坑底的一层黄土之后,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片片的甲骨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起。由于岁月久远,龟甲和兽骨板结成了一根高两米,直径一米,重达六吨的甲骨柱。后来雇佣了六十四个杠夫,化了两天时间,才将这些甲骨运到五公里外的安阳火车站。【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

当时编号叫做127,后来就简称为127坑,在这里出土了一万七千多片甲骨。这个数字是后来到了南京以后,把它剥离出来以后才知道的。当时很惊奇,从殷

墟发掘,1928年就开始调查,1929年春天正式发掘以来,十五次发掘,十三次发现了甲骨文,这是唯一一次是数量最多的。

一代一代考古学家,经过八十年的整理和辨识,那些消逝了三千多年的岁月复活了。

在商代,生活在都城中的人们,明天迎着太阳出门,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圆圆的“日”字,低下头就可以瞅见“手”和“脚”,从水中的倒影或铜镜中可以看到“面”和“目”。一只手握着毛笔站在大街旁,这就是甲骨文中的“建”字。这只手很可能属于个正在规划大工程的建筑师,也许远处的那些“宫”殿,祭祀祖先的庙堂“享”,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现在,建筑师不得不从路中间让开,一个赶着牛的'牧’人走了过来,牧人的身后可能是一乘由四只手抬着的肩“舆”,拥挤的街道难免会发生冲撞和争执,也许就在街边上,两个披头散发的人扭打在一起,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斗”殴事件。夜晚,临街的两扇大门被轻轻地关上,每“户”的人都渐渐进入梦乡。银色的“月”光均匀地铺在陶制的圆“窗”之上。几乎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都是细腻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凝结而成的果实,每个字都值得用画框镶起来存留观赏。这些美丽的文字是做丝绵用的呢?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教授李民】

这个问题也是我长期考虑的,它为什么在民间的墓里头,在一般的遗址的墓里头没有发现甲骨文。因此,现在有人就说了,说这个甲骨文那是档案。甲骨文,具体说它在商代是用于什么,我们现在别的问题我们都说不很清楚了。但是起码说,它是一种重要的占卜的记录。

占卜的方式大约是这样的,首先将龟甲或者牛骨修整好,然后在背面挖若干椭圆形凹槽,接着将燃烧的木头紧紧抵住凹槽,由于急剧受热,龟甲好牛骨会产生许多裂纹,占卜的结果就依靠这些裂纹来判断。汉字中的“卜”、“兆”,就源于这种裂纹。殷人往往会把何时、何人,问卜何事,以及占卜的结果,全部用文字刻写在占卜后的龟甲和牛骨上,所以这种文字也叫“甲骨文”。

这件甲骨上记录的是有关商王武丁的妻子,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伟大女人妇好,生育前后的卜辞。

【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青萍】

妇好要生孩子了,不吉祥吗?三十一天之后分娩了,曰“不嘉”,果然是不吉祥,怎么样呢?“为女”,是生了个女孩。从这一片来看,占卜妇好分娩的事情可以看到,生男孩就是吉祥,就好,生女孩就“不嘉”,就不好。所以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一种重男轻女的思想。

虽然问卜的内容和事后的结果,都清楚地刻录在甲骨上,但是今天我们还不能确切地知道,当年占卜者根据什么裂纹判断是“嘉”还是“不嘉”,也无法确知甲骨上裂纹的形态,如何指示人们的行为。

那么替商王支持占卜活动的又是一些什么人呢?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中心教授方辉】

商王室它有一套占卜系统,占卜体系,来专门负责占卜、祭祀,具体到文字本身来说,它有“贞人”,现在还有说,还有“卜人”,先占卜了之后,“卜人”和“贞人”还有说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如何,它就是说,它是有一套完整的机构来控制它。

1936年,在出土六吨甲骨的灰坑中,考古工作者在厚厚是甲骨层边上【YH127坑殷墟】,还发现了一具蜷曲的人骨架。曾多次支持殷墟考古的董作宾先生认为,这一具骨架生前,很可能就是一位“贞人”。

如果董作宾先生的判断正确的话,那么“贞人”的尸骨和占卜的甲骨埋藏在一起,正是表明这些甲骨极其神圣,需要精心收藏和守护。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种想法并非无端推测。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宋镇豪】

从甲骨文上所反映的时间来说,它跨的时间比较长,有的甚至一年多时间的甲骨,集中在一个坑里出现,那是什么原因呢?有的时候一坑里出土了几百片上千片,甚至上万片的甲骨,那就是因为已经经过了集中存放以后,一次性处理掉的。

【瑞典汉学家教授林西莉】

当人们使用甲骨时,人们把问祖先的问题写在上面,因为他们想要知道将来是怎样的,问题可能是关于狩猎,或者战争之类的事情,它也很有可能是关于私人的事情,比如孩子的出生和他将来的生活。

今天看起来占卜的内容并没有多少绝对的秘密,那么为什么甲骨还要秘不示人呢?实际上,商王和贞人们所守护的并不完全是占卜的内容,而是与祖先沟通的权力。尤其对商王来说,这种权力是统治王朝必须的手段。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晖】

因为人们都相信鬼神,那么急祀鬼神的权力,占卜的权力,都在商王手中,商王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统治人民。就是说,这不是我的意见,这是鬼神的意见,鬼神要这么做,用这个方式来统治臣民。

踏着宗族的阶梯,商王走进了自己的宫殿。在这座宫殿中,庄重的祭祀和诚惶诚恐的占卜是最神圣的礼仪,也是将整个王朝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与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另一种商代文字是“金文”【鸟尊春秋】,如果说甲骨文是用来与祖先沟通的话,那么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则是为了垂诸后世。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一百四十件青铜容器【曾

侯乙编钟战国】,六十五件青铜编钟,以及四千五百多件青铜兵器。据粗略统计,这些青铜器的总重量超过了十吨。

【上海博物馆教授谭德睿】

百姓的墓葬里头不会出青铜器,因为青铜在当时讲起来是一个很贵重的东西。因为它要采矿,要采铜矿,采锡矿,经过冶炼才能得到铜和锡,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配比熔炼铸造出来。所以,即使在现在,它也是一般作为奢侈品。

一些学者推测,寻找铜、锡矿石,可能是导致厦商都城频繁迁徙的原因之一【湖北大冶铜绿山谷铜矿遗址商】,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还很原始的古代,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民族,会消耗如此之多的社会劳动和社会财富来铸造彰显身份的青铜礼器。命人铸造这些青铜器的商王和贵族们一定相信,当自己也变成祖先时,仍然可以通过文字,清晰地生活在儿孙们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命不再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瞬间,而是无尽的血脉传递中的一个环节。

借助汉字,自然的血缘关系被提升为神圣的仪式和信仰。中国最初的国家就是在这种仪式和信仰上建立起来。这正是后来华夏民族文字崇拜的源头。

【汉说文流水行也】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作为基本的文化常说,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着。但在童年和青春期,汉字却不能给创造它的劳动者带来福祉。已有的考古学事实告诉我们,原始的汉字出现在祭祀的神器上,成熟的中国文字产生在宫廷中。即使我们今天无法见到的,那些写在竹简和木牍上的商代文字,其使用成本也不是普通劳动者所能承受的。

但是汉字一旦长大成人,就不会再蜷缩于宫廷中和祭坛上。

“二月辛已,“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家信木牍战国】,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家信,两版写满文字的木牍,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年,写信的名叫“黑夫”,他在信中提到的“惊”,很可能是亲兄弟,他们是秦国的普通士兵,跟随大军远征楚国。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振裕】

当时他们打仗的时候,打得非常惨烈,所以整个淮阳城攻下来以后,城里的盗匪非常多,治安非常差,一再说,叫他的兄长不要到那里去,而且开头,中间还说了,他们等着要衣服、布与钱。如果不寄去,他们就没法活了【湖北省博物馆】

虽然在这封信出土之前,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难以计数的先秦古文字,但是它们全都是官书史册、圣贤典籍,像这封普通人所书,传递普通情感和需求的家书还绝无仅有。正是因为这样,在汉字的历史上,这些文字才显得弥足珍贵。它表明汉字已经从祖先、王权的高天,向世俗的平地缓缓流淌。这种伟大的转变,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曲阜孔庙,传统中国最神圣的地方,至高无上的皇帝到此都要顶礼膜拜【孔庙山东曲阜】。在大成殿中,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万世师表”的匾额。孔子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老师,但他是第一位把知识传授给平民百姓的“先生”。

【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教授赵学清】

在孔子之前,老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候,由于宫廷权力的失落,所以教育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孔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孔子是个遗腹子,父亲书梁纥是鲁国的一位低等级贵族,蒙父亲的余荫,孔子在鲁国的庙堂中接受了最基础的教育。

【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吴九龙】

以后,他也当过官员,他当过鲁国的司寇,他也到各处去,带着他的学生去游说,实际上他也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他的仕途不太顺利。

大约从三十岁开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私家讲学”的先河。据说,杏坛是孔子授业的地方【杏坛曲阜孔庙】,也许这里就是汉字流向民间的源头之一。

汉字以及汉字承载的知识在民间的传布,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也是最辉煌的“诸子百家”的时代。每一位开宗立派的学者,都会一一座属于他的“杏坛”,汉字从这一座又一座的“杏坛”流向更广阔的天地。但是随着书写者的增多和书写工具的演变,汉字本身的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变化着。

1965年12月,山东省侯马市东郊,出土了一批写满文字的石片和玉版,字是用毛笔蘸着朱砂和烟墨写成的,经过辨认和研究,考古学家认定,这是春秋晚期晋国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是用来记录诸侯国间结盟誓词的【侯马盟书发掘现场】,因此,考古界把这些文书称作“侯马盟书”。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李勇】

侯马出土的盟书,一共有五千多件,其中有可辨识文字的就有五百多件,总字数在三千多个字,除去重复的,单字就有五百个,这批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东周文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古文字学家张颌】

各国有各国的特点,那么晋国都没有自己的特点吗?但是从“”侯马盟书”来说,是一个字有十几种写法,就不要说是国家的关系,就是本国的写法都不一样的,这是从“侯马盟书”的字体,字表里头都能看出来。

在“侯马盟书”中,“敢”字就有九十多种写法,而“嘉”字的写法超过了一百种。为了书写便利,每个执笔者都在根据自己的喜好,简化汉字。而这一点,也和毫无例外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和兵器上。

中国文字学的鼻祖,东汉学者许慎对当时的描述是,七个诸侯国各自为政,废弃礼乐,从而导致天下“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将怎样度过这段混乱的历史呢?

函谷关,春秋战国时期入秦的必经之路,【函谷关河南灵宝县】关内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关外是雄踞黄土高原之上的秦国。由于地处周人的文化发祥地,因此,秦国的文字更多的保留了周的传统。这个青铜器名叫“商鞅方升”,刻在左壁上的铭文告诉我们,它铸造于公元前344年12月,是秦昭王的相国商鞅,统一度量衡时规定的一升标准的容器。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借助“商鞅变法”后一百多年里积攒的力量,并吞六国,江山统一,为汉字的规范和统一提供了必须的政治环境。

公元前223年,廷尉李斯奉诏整理六国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定了统一的书写系统,小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平安】

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原来单字也好,合字体也好,对它们的写法进行规范,就是把它们的写法固定下来,这是一个工作;第二方面,就是把每一个字,每一个的字式固定下来,就是一个字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把它统一起来;第三方面做的工作,就是改变某些字和词的配置关系。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小篆就成了一种更加严密的文字系统。

公元前223年,在始皇帝昭告天下的文告中,将“书同文字”列为自己最显赫的功绩之一【会稽山浙江绍兴】。这是“文”与“字”合成一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汉字的长河中。想、此后在汉字统治的疆域中,虽然仍并存着数以百计的方言、子方言,但天南地北的人写一样的字,读一样的书,承接一样的历史经验。

统一文字,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岁月的变迁,朝代会土崩瓦解,天下会分分合合,甚至汉字的形态仍然会发生变化。但是“书”必同“文”,成为汉字顽强坚持的原则。

这是秦代留下的碑刻【泰山刻石秦】,上面的小篆,据说是出自李斯的手笔,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严寒酷署,日晒雨淋,岩石崩裂,碑面残缺,但残石上的一笔一划,依然那样端庄,依然那样亲切!

【汉说文长久远也】

在中国历史上,秦代只是一个奠定基础的短暂王朝。在中国文字史上,产生于秦代的小篆也注定只能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字,几乎就是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小篆就不得不面对被取而代之的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教授赵学清】

因为从使用字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希望文字这种工具能够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因为小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

我写一个马字,我得画一个马,我写一个凤凰,我得连它上头的冠,它的翅膀,它的羽毛,它的脚,都得画得明明白白,那一天能写几个字。所以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间,它就出现两个系统。

小篆虽然是秦王朝规定的标准字体,但小篆曲线多,写起来好比作画,熟练使用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碑林湖南梧溪县】秦朝大多数的官吏都是凭军功获得提升,缺乏文字知识的训练,再加上天下一统后,政府文书的数量急剧增加。于是,秦朝的下级官吏开始简化小篆,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

这个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作“隶变”。而秦代也被认为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天树】

就是古文字阶段,它从甲骨文开始算起,它还是保持着一种象形的原则,就是它一般的字体还是比较接近,没有抛弃象形的原则。但是隶变以后,它就把这个原则大概抛弃了。它一般是解散这个篆体,把原来“随体诘诎,画成其物”的象形的这种手法抛弃了,就把汉字变成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变成笔划化。另外,变成方块的这种汉字。

公元前203年,昙花一现的秦帝国被汉王朝取代,新王朝使用汉字的人们,将前人笔下略显粗糙的秦隶提升出了汉字应有的庄重和气度。

到汉武帝时,隶书完全成熟,此时汉字的数量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熹平石经东汉】,也由最初几个孤孤单单的契刻符号,汇集成了众多兄弟姐妹的庞大家族【西安碑林博物馆】。但是随着数量的膨胀,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变得迫在眉睫。汉字是靠补贴的字形来区别字义的,随着新概念的不断出现,新字辈不断的造出来,有限的记忆如何才能区别无限增长的汉字呢?

公元100年,即东汉永元12年,在河南漯河的这种小村里【许庄村河南漯河】,一位名叫许慎的学者,开始撰写一部关于汉字的书,书名叫《说文解字》。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天树】

《说文解字》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它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它的字形结构,把这么一万多个汉字归到五百四十个部首的下面,这个应该讲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样一来,整个中国汉字就可以检索了。

部首的整理使识别汉字变得简单,因为所有的汉字几乎都是由这些基本的造字部件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基础的造字部件,实际上就掌握了记忆所有汉字的钥匙。一直到今天,汉字检索沿用的依然是许慎创造的方法。那么,许慎为什么会产生将汉字系统化的意识呢?

公元前191年,西汉政府废除了秦始皇的禁书令,允许民间藏书。【银雀山汉简山东临沂出土】于是,一些消失已久的古籍逐渐浮出水面,并因此而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叫“古文经学”。

四十七年后,曲阜孔子旧宅的一段围墙被意外毁坏,一卷用古文书写的《尚书》及大批竹简重见天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鲁壁出书”。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教授黄德宽】

当时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古文以后,觉得古文有很多和今文版本不一样,于是就建议要重视古文,建议朝廷要重视古文。那今文经学家就表示反对,说这经书是从前人口耳相传,一直传到今天,这个隶书也就是这个今文,就是仓颉时写的字,是不能够改变的,你那个古文,都是一些人向壁虚造的东西,是假造的东西,是不可靠的【铜罐西汉】。

到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之争愈演愈烈,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谁来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执呢?历史的重任落在了许慎的肩上【长信宫灯西汉】

【古文字学家张颌】

许慎是叫“五经无双许叔重”,因为要读《五经》,要读古书,所以你不读古书不识字怎么能读书呢,一般是叫读书识字是连在一起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

那么这一部书,一方面从客观上它反映了汉字发展到东汉以后,它的总体的构形面貌描绘了它的系统,同时这本书有了五百四十部,就是把汉字又作了一番整理,让它既能够查检,又能够讲解。然后,每一个字,它都通过本意去跟经典挂上钩,这样就达到了经典还原的目的。

政治稳定和持续两百年的经济增长,使汉朝在文化上表现出空前的自信,读书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总结前人开创未来的非凡气度【司马迁墓陕西韩城】,《说文解字》实际上也是这种时代气质的表现。正是经过汉代儒生们的整理和修订,陪伴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方块字终于成为一个稳定而规范的文字体系。从那以后,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汉字这个称谓再也没有改变。

一对又一对的中国人,也始终能从这个响亮的称谓中,重温华夏子民的荣光!

今天,许慎静静地长眠在故乡的这片绿荫中,距离许慎墓两百公里远,就是著名的黄河龙门【许慎陵园河南漯河】。

汉字五千年的历史,就像这条伟大的河流一样,在源头,生活在广阔地区的先民们,艰难地将点点滴滴的刻符,汇集成数以百计的涓涓细流,伴随着汉字的逐渐丰盈,中华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从商代一直到汉代,长达一千多年,汉字进入了逐渐历史的晋陕大峡谷。但是就像黄河注定要汇入大海一样,汉字也注定要向更广阔的人群奔涌!经过两千多年的创造和积累,汉字终于飞跃壶口,来到龙门,在这里,它挣脱了自身生长的矛盾和冲突,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傲然人间,就如同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样,面对无限的天下,面对无限的时间,既浩浩荡荡,又从容不迫!

陕西的土壤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手册 学生用) (学生用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手册( 论 总 论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经过近些年来的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特别是为适应新世纪地理教育发展,在山东省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推动下,结合我校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长期的野外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现初步形成了以陕西省和山东泰安地区为主的2个自然地理实习基地,以及与综合自然地理实习相配套的烟台一带海岸带第四纪地质地貌短途实习基地的野外实践教学格局。陕西地理野外实习。该部分属于长途野外实习的内容。主要介绍陕西省省情,陕西自然地理概况、实习路线和主要考察地点。目的在于经过由北至南横跨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的野外实习,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的地理分布及其区域差异性,加深学生对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证。烟台地理野外实习。主要介绍烟台周边地区(百里以内,如蓬莱、昆嵛山,校园内等)的地质地貌、土壤、植物种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习,以课堂知识印证和野外工作方法训练为主,目的在于为长途集中实习打下基础。 我校在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上,各级部门都十分重视,实习投入力度亦不断加大,为顺利地完成实习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强化野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野外实习教学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实习效果,需

英语语法名师超级讲义之形容词副词(人大附中名师内部讲义)

形容词和副词 (一)形容词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句子中的位置 说明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或状态,常用来修饰名词或不定代词的词叫形容词。 1.形容词作定语,放在名词之前,不定代词之后。 e.g.The beautiful girl is my sister.那个漂亮的女孩是我的妹妹。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3.作宾语补足语,放在宾语之后。 e.g.You must keep your eyes closed. 你必须闭上眼睛。 I find it hard to travel around the big city. 我发现在这个大城市旅行很难。 4.某些形容词放在定冠词之后,变成名词,表示一类人。常见词有good/bad,rich/poor,young/old,deaf/blind,black/white,living/dead等。 e.g.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富人应该帮助穷人。 The young should be polite to the old.年轻人应该对老年人有礼貌。 (三)形容词原级用法 2.有表示绝对概念的副词very,so,too,enough,quite等修饰时用形容词原级。 e.g.The boy is too young.这男孩太小了。 Math is very difficult.数学很难。 3.表示A与B在某一方面程度相同或不同时用形容词原级。 (1)肯定句中的结构:“A…+as+形容词原级+as+B” e.g.English is as interesting as Chinese.英语和语文一样有趣。 Xiao Ming is as tall as Jim.小明和吉姆一样高。 (2)否定句中的结构:“A…+as/so+形容词原级+as+B” e.g.This book isn’t as new as that one.这本书不如那本书新。 I am not so careful as Lucy.我没有露西仔细。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一.简介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温带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少许的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多.社会经济:劳动力数量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力经验丰富;

黄土工程地质所有内容

黄土是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且性质十分特殊的一种沉积物。 ?《禹贡》(3000年前)有黄壤记载 ?莱伊尔1834年提出loess一词 ?奥布鲁切夫把风尘直接堆积起来的叫黄土或原生黄土、真正的黄土或纯粹的黄土,把风尘经流水再搬运而新沉积的叫次生黄土、再积黄土、黄土状土或黄土状岩石?刘东生:以风力搬运堆积未经过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高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沉积物(以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黄土为代表) 张宗祜:1、黄色为主;2、结构疏松,孔隙率高(>45%);3、以粉土颗粒为主,且常以粗粉砂颗粒为主;4、富含碳酸盐;5、具有湿陷性;6、容重较小,一般在1.5-1.6左右;7、成因可能为风成、洪积、坡积—洪积或坡积。 ?可见,关于黄土的定义,可以说是中说纷纭,莫衷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将黄土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黄土,即原生黄土,另一类是黄土状土 ?典型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于晚更新是和全新世的风尘堆积 ?典型黄土主要在末次冰期形成的,由于气候干旱寒冷,马兰黄土得以保存其典型特征。全新世中期,由于气候比较暖湿,形成了黄土高原的黑垆土层(S0),他的性质比马兰黄土退化了很多,在黑垆土之上晚全新世的黄土,在工程上叫新近堆积黄土,具有特别强的湿陷性,保存了最多的风尘堆积特征 ?中更新世的黄土,上覆压力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成壤作用较强,架空孔隙多被破坏湿陷性很小或没有。早更新世和新近纪的黄土已有相当成岩程度,也都是一般黄土,但这些一般黄土没有层理,不含杂质,所以他们不是黄土状土。 典型黄土特征 ?1、色淡灰黄; ?2、以粉粒为主; ?3、无层理; ?4、性疏松、多大孔; ?5、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垂直陡崖; ?6、富含碳酸盐; ?7、有湿陷性。 黄土状土 ?与黄土相似,但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与黄土相区别 ?1、层理明显; ?2、成分较杂,常夹有粘土、砂层和砾石层等; ?这两个特征都是流水作业或静水条件下沉积的特征,所以黄土状土就和次生黄土或再生黄土成为同意语 ?我国地质学发展史分为两大阶段:古代阶段;现代阶段,后者可分为: ?1、萌芽期(1840-1910年)指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 ?(莱伊尔、李希霍芬、奥布鲁切夫、维里士等) ?2、草创时期(1911-1921年);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邝荣光的三张地图首次把黄土作为一个地层单元 ?3、成长时期(1922-1936年)从辛亥革命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 ?我国学者开始注意黄土的研究,如李学清等 ?4、动荡时期(1937-1949年)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 ?少数日本人进行研究 ?5、发展时期(1949年至今)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详解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详解 (适合初、高中使用) 大多数形容词和副词有三个等级:⑴原级,即原形。⑵比较级,表示“较……”或“更……一些”的意思。 ⑶最高级,表示“最……”的意思。 一、原级的构成和用法 1、构成: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形式是形容词和副词的原形。 2、用法:表示双方在程度、性质、特征等某方面相等时,用“as+原级形容词或副词+as”的结构;表示双方不相等时,用“not so(as)+原级形容词或副词+as”的结构;表示一方是另一方的若干倍时,用“倍数+as+原级形容词或副词+as”的结构。 例如:Xiao Wang is as tall as Xiao Liu. This building looks not so(as)high as that one. Mr. Sun speaks English as fluently as you.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ne. 二、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一)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 1、单音节形容词以及少数以-er, -ow结尾的形容词和副词加“er”,“est”。 例如: 2、以e r”,“st”。例如: 3、以一个辅音结尾的单音节形容词,其前的元音字母发短元音时,该辅音字母要双写,然后加“er”,“est”。例如: 4er”,“est”。例如: 5 例如: 6、少数单音节形容词也加more和most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

7 8 1、双方比较,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时,用“比较级+than”的结构表示。 例如:This pen is better than that one. 2、表示一方不及另一方时,用“less+原级+than”的结构表示。 例如:This room is less beautiful than that one. 3、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的程度或数量时,可在比较级前加表示程度的状语,如:even, a lot, a bit, a little, still, much, far, yet, by far等修饰。 例如:He works even harder than before. 【注意】英语的比较级前如无even, still或yet等时,译成汉语时可用“较”或“……一些”或不译出,一般不可用“更”。 例如:She is better than she was yesterday.她比昨天好些了。 Please come earlier tomorrow.请明天早点来。 【注意】by far通常用于强调最高级。用于比较级时,一般放在比较级的后面,如放在前面,应在二者中间加“the”。 例如:He is taller by far than his brother. He is by far the taller of the two brothers. 4、表示一方随另一方的程度而变化时,用“the+比较级(主语+谓语),the+比较级(主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The harder he works, the happier he feels. 5、不与其它事物相比,表示本身程度的改变时,用“比较级+and+比较级”的结构。 例如:The weather i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 The girl becomes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6、某些以-or结尾的形容词进行比较时,用to代替than。(这些词有inferior, superior, junior, senior, prior

黄土从哪儿来

黄土从哪儿来 1938年,中国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诺先生,只身一人,从陕西省的西安向北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西安到陕北途中,正好穿过中国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眼前遍地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奇特地形景观,斯诺先生感到困惑不解。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简直就是“疯神”捏就的土地!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到处都是一条条深深的沟谷和荒凉的土山。不只是许多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就是刚来到黄土高原的中国人也无法想象。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区域这样大的、完全由黄褐色的土质覆盖的土地。北到长城一线,南到秦岭,东到河北与山西分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省境内的乌鞘岭,包括山西、陕西的大部分,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的一小部分,在总面积大约四五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完全就是一个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注意。他们思索着:这么大面积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推测,由于地质年代十分久远,风化时间十分漫长,天长日久,完全可能使当地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在当地堆积成厚厚的黄土。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科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上述观点成立的话,黄土高原应该到处都是黄土。可是,事实上黄土高原超过两三千米以上的山地并没有多少黄土分布。这些山地是由另一种土质覆盖着,上面分布着茂密的林木,它们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中。 另一种意见是,黄土是由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他们发现,在一些黄土的地层剖面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无疑是流水形成的最好证据。 可是,反对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分层现象并不明显。相反,在几十米厚的黄土层里,上下几乎都是一种非常细致的黄土层。 话还要说回来。以上我们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一种细腻、均匀、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的土质。 到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黄土风成说逐渐占了上风。简单地说,就是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由大风吹送,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漫长的时间,逐渐堆积形成的。 最早提出风成说的是一位俄国学者。他到过中亚的许多地方。在调查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辽阔的中亚地区的中央部分,分布着大片砾石遍地的戈壁滩,在戈壁滩的外围,分布着几片有名的沙漠,即哈萨克斯坦的卜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从戈壁,到沙漠,再到黄土,三种不同粗细的物质,由粗到细,由细到更细,大约呈同心圆的方式分布着。这个现象说明了中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肯定是由大风,把中亚、中国的戈壁和沙漠地区中的细土吹到黄土高原上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6.2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 难点 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将学生分为两组.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 [师]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二、讲授新课 第二节自然环境 [师]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全班分成两组作一次亚洲之旅: 提出要求: (1)说出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海拔大致是多少,有可能见到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区. (2)请一组同学沿80°E,从北向南旅行,另一组同学沿30°N,从东向西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记录沿途所经过的地形区.(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记录员记录所经过的地形区的特征) [生]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过地形区的名称及大致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给予鼓掌激励. [师]引导学生进行“造型活动”:(老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

① 教育部重大项目(2000ZDXM 770013,01ZJDXM 770014),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 P 379,IGC P 4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071006),国土资源部九.五重点项目(9501104)资助收稿日期:2001-08-28 收修改稿日期:2002-05-28 文章编号:1000-0550(2003)02-0198-07 黄土的本质与形成模式 ① 赵景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 西安 71006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5) 摘 要 根据显微结构鉴定,有机质分析,颗粒分析,Ca CO 3测定和野外观察、统计等资料,研究了黄土的本质和形成模式。资料表明,黄土具有土壤的各种结构,具有指示草原和森林草原土壤发生特征的CaCO 3和Ca SO 4淀积成分,含 有土壤的有机质;黄土的本质是土壤,是在相对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多种灰黄色狭义土壤,而且是在当时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发育成熟的古土壤;黄土形成模式是风尘经草原、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区的成壤作用形成土壤的模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资源最深厚、最富集的地区,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水文地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壤作用的强弱。 关键词 黄土本质 黄土形成 弱成壤作用 草原型土壤 形成模式 作者简介 赵景波 1953年出生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自然地理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前人对黄土形成过程和当时的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1~4〕 ,但过去是从沉积物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没有从土壤学的角度开展工作。过去一般认为,黄土中温湿条件下发育的红色土壤是古土壤,冷干条件下发育的黄土为风成沉积物〔1~4〕 ,这是以往没有从土壤学角度研究黄土的原因。虽然过去有的研究者也提出黄土是土壤〔1〕 ,但从以往所论黄土形成过程并不是成壤过程〔1〕 来看,过去并未真正认识到黄土的本质是土壤,未认识到黄土形成过程是土壤化过程。国外对黄土也进行了许多研究〔5,6〕 ,但同样是把黄土作为沉积物看待的。虽然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理论来研究黄土,但应当说能揭示黄土本质的观点和理论是研究黄土最适用的和最有效的观点和理论。只有这样,才不致 于偏离对黄土本质的认识。黄土与气候变迁是我国第四纪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目前已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在全球环境变化对比标准的研究中,我国黄土地层作为全球气候对比标准〔1〕 的研究却明显晚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的研究〔7,8〕。不过深海沉积不能指示土壤与资源的演变,所以在土壤演变特别是冷干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演变研究中我们应走在世界前列,作出我们的应有贡献。作者在1991年曾发表黄土是冷干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古土壤一文〔9〕,但尚缺乏翔实充分的证据。本文在作者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种方法对更大范围黄土的土壤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揭示黄土和黄土形 成的本质,探讨黄土形成的模式,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和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1 黄土中的土壤发生学特征 野外与室内研究显示,黄土中具有机质、淀积成分和土壤结构等多种土壤发生学特征。1.1 黄土层中的土壤结构和有机质 通过对陕西秦岭以北的西安、长安双竹村、武功尚家坡、蓝田白村、洛川坡头、长武鸭儿沟、富县城东和甘肃西峰市北、环县山城、临洮辛甸、平凉市北、天水丰山村、秦安兴国镇、正宁城西、永登鲍家窑、陇西文峰镇、定西葛家岔、静宁徐家坡、临夏北原、兰州晏家坪、靖远乌兰乡等剖面的观察可知,黄土具有土壤的宏观结构, 这类结构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 在关中平原地区,黄土的宏观结构主要为发育较强的似棱柱状、棱块状、团块状和丰富的植物根孔、虫孔等。在黄土高原中部地区,黄土的土壤结构主要为团块状、团粒状和较多的根孔、虫孔(图1,照片4)。在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的土壤结构主要为团粒结构和植物根孔、虫孔。在黄土高原区, 从西北向东南,土壤结构的发育由弱到强,显示各地所受成壤作用存在差异。在整个黄土剖面中,各层均有土壤结构的显示,但从上部向下部土壤结构清晰度变低,这是土层的重力作用造成的。棱柱状结构是发育较好的土壤的特征〔10,11〕。虽然黄土中不具典 第21卷 第2期2003年6月 沉积学报AC T A SEDIM EN T O LO G ICA SIN IC A V o l.21N o.2 Jun.2003

陕西省地貌概况分析

陕西省地貌概况分析 摘要 我的家乡——陕西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也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突出了其省区发展的特点,那么其发展的另一个特点,便是它的地貌地质情况。本文将通过从北到南的方位顺序,对陕西省的地貌分区域进行阐述,由此能够对陕西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做出解释,也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陕西地区的地质人文,而不是过去简单的以为只有黄土高原。 关键词 沙漠高原、黄土地貌、断陷盆地、构造山脉 正文 陕西地区的地质地貌呈现区域差别明显的特点,从北至南可划分为四个地质地貌区域:陕北沙漠高原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断陷盆地、陕南秦巴山地,接下来我将以此顺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概况分析。 一、陕北沙漠高原区 主要分布在最北部长城以北地区,是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地形平坦,以活动沙丘、沙垄及片沙为主。沙丘沙地绵延不断,风蚀严重,风沙移动显著,土地沙化普遍。沙丘、沙地之间湖泊、海子星罗棋布,滩地交错,土地盐渍化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海拔1400—900m,最高处在定边和靖边一带,最低处在神木县。该区气候干旱,地表起伏不大,组成物质松散,因此流水、重力作用不显著,沟壑不发育。风蚀风积地貌分布普遍。 (一)沙丘沙地:主要分布在榆溪河西岸与无定河北岸的三角地带、梁镇至定边以北地区、红柳河与芦河之间。这里各种流动、半固定、固定的新月形沙丘及新月形沙丘链、长条形沙垄和沙滩、平缓沙地交错分布,连续不断,占据了地面的主要部分。沙丘、沙垄一般长几十米至百米,底宽几十米,高度一般10—30m,少数可达40m,最小2—5m。在一些较大沙丘之间,常有丘间洼地。这一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土地沙漠化严重。 (二)草滩盆地: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地区,由一些低缓的内陆小盆地和滩地组成。地面开阔平坦,由流水冲积、洪积沙土及风积沙土组成。滩地和盆地中部低洼,有的积水成湖,因长期盐分积累,形成许多盐湖、盐碱地。仅定边西北部就有大小盐湖11个。小盆地之间为宽、高几米至十几米的宽缓分水鞍地。表面坡度3—10°,越向盆地、洼地中心,越平坦。地下水丰富,水位埋藏浅,夏季水草丰盛,是良好的牧场。但春冬季风沙危害严重,土地不断沙化,草场持续受到破坏。 (三)风沙河谷:主要包括鱼河堡以上榆溪河、无定河、芦河等分布在风沙区的较大河谷阶地。其突出特点是风沙侵袭显著。无定河鱼河堡至巴图湾之间,宽谷与峡谷相间出现,谷底宽平,一、二级低阶地分布广泛,由冲积风积沙土组成。河宽水浅,多河汊及沙滩,河床不稳。高阶地为风沙覆盖。 二、陕北黄土高原

数模1998-2016年历年美赛题目(中文)

2016年美赛题目翻译 Program A 一个人用热水从一个水龙头里灌满一个浴缸,然后安顿在浴缸中,清洗和放松。不幸的是,浴缸不是一个温泉式浴缸,一个二次加热系统和循环射流,而是一个简单的水容器。过了一会儿,洗澡就明显地凉快,所以人增加了一个恒定滴热水从水龙头加热洗浴用水。该浴缸的设计是在这样一种方式,当浴缸达到容量,多余的水通过溢流泄流。 在空间和时间上开发一个浴缸的水的温度模型,以确定最佳的策略,在浴缸的人可以采 取保持温度,即使在整个浴缸和尽可能接近的初始温度,没有浪费太多的水。 使用你的模型来确定你的策略取决于浴缸的形状和体积,浴缸的形状/体积/温度,浴缸中 的人的运动。如果这个人用了一个泡泡浴剂,而最初填充浴缸,以协助清洗,这会影响 你的模型的结果? 除了要求的一页摘要MCM提交,你的报告必须包括一一页的非技术性解释的浴缸,描 述你的策略,解释为什么它是如此难以在洗澡水温度得到均匀地保持用户 Program B 小碎片在轨道上绕地球金额已日益受到关注。据估计,超过50万件的空间碎片,也被称为轨道碎片,目前都正在跟踪的潜在危害飞船。这个问题本身在新闻媒体上变得更广泛 的讨论时,俄罗斯卫星的Kosmos-2251和美国铱卫星-33 2009年2月10日,上相撞。 已经提出许多方法以除去碎屑。这些方法包括小的,基于空间的水射流,并用于针对碎 片的特定部分高能激光器和大型卫星,旨在清扫杂物,等等。碎片的大小和质量范围从 漆片的废弃卫星。碎片“高速轨道捕获做出困难。 开发时间依赖模型来确定一个私人公司可以采取作为一个商业机会,以解决空间碎片问 题的替代品的最佳替代品或组合。您的模型应该包括成本,风险,收益定量和/或定性的 估计,以及其他的重要因素。您的模型应该能够评估独立的替代方案以及替代品的组合,并能够探索各种重要的“如果什么?”的情景。 使用你的模型,确定经济上有吸引力的机会是否存在没有这样的机会是可能的。如果可 行的商业机会的存在作为替代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用于去除碎屑的不同选项的比较,并 包括特定建议作为对碎片应如何除去。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是可能的,然后提供用于避 免碰撞的创新方案。

陕北---黄土文化

1、窑洞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的象征。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横向挖洞,宽3-4米,深可达10多米。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传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劳动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一般窑洞为用石头或者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规模大的可做成并列多间或上下多层,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院式天井,再在井壁横向挖窑洞,分正房和厢房,入口坡道在东南角。独立式实际上是窑洞形的地面建筑,冬暖夏凉。它与一般四合院没有太大不同,前面有木构檐廊,屋顶覆土成平顶。 2、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 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黄土的特性

中国黄土的特性 黄土是最新的地质时期(距今约200万年左右的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所以其性质比较疏松、特殊。典型的黄土为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粉沙细粒组成,质地均一,以手搓之易成粉末,含多量钙质或黄土结核,多孔隙,有显著的垂直节理,无层理,在干燥时较坚硬,一被流水浸湿,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坍陷。所以在黄土地区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时,如果对黄土的特性不了解,往往会给工程带来严重的损失和破坏。因此,黄土的特性很早就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注意,并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已经把黄土的主要特性归结为5个方面。 (1)多孔性 由于黄土主要是由极小的粉状颗粒所组成,而在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它们相互之间结合得很不紧密,一般只要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颗粒间具有各种大小不同和形状不同的孔隙和孔洞,所以通常有人将黄土称为大孔土。一般认为黄土的多孔性与成岩作用、植物根系腐烂和水对黄土的作用等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典型的黄土孔隙度较高,而黄土状岩石的孔隙度较低。 (2)垂直节理发育 当深厚的黄土层沿垂直节理劈开后,所形成的陡峻而壮观的黄土崖壁是黄土地区特有的景观。垂直节理发育,就是典型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所具有的普遍而特殊的性质。 关于黄土垂直节理的成因,曾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目前较多的人认为,垂直节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土在堆积加厚的过程中受重力的影响,土粒间的上下间距变得愈来愈紧密,而土粒间的左右间距却保持原状不变。这样水和空气即沿着抵抗力最小的上下方向移动,也就是说沿着黄土的垂直管状孔隙不断地作升降运动并反复进行,这就造成了黄土垂直节理发育的倾向。 (3)层理不明显 凡是沉积岩一般都应该具有层理,因为任何成因的沉积岩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沉积物逐步堆积的过程。黄土既然也属于沉积岩的范畴,为什么层理却不明显或不清楚呢? 很多学者把黄土无层理或层理不明显,作为黄土风成的标志,而有层理的黄土则认为是水成的依据。如今,有人提出黄土无论是风成的,还是水成的都应具有层理,其层理之所以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在观察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黄土的孔隙性和垂直节理的显著特征上,忽视了对层理的研究;其次,黄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尘土质物质,它在渐次堆积过程中,形成非常薄的层理,用肉眼观察是很不明显的;另外,黄土崖壁经过不断的雨水淋洗后,常常使表层黄土成泥浆糊状物涂于整个崖壁表面,因而从外观来看,就再也看不清层理了,就像砖砌的墙壁经过泥浆的粉刷再也看不到砖缝一样。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4)透水性较强 一般典型的黄土透水性较强,而黄土状岩石透水性较弱;未沉陷的黄土透水性较强,沉

浅谈陕西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及处理方法

公路路面再生利用与养护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浅谈陕西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及处理方法 张艳1 杨建锋2崔佳1张文军1李义辉1 (1西安公路材料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65 2西安国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本文简要阐明延安地区黄土湿陷机理和危害,通过对室内土工试验指标的应用,根据现行国家规范标准,针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详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评价方法,并对其常用地基处理方法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湿陷等级;处理方法 1.前言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大陆疏散堆积物。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黄土)和次生黄土(黄土状土)、新近堆积黄土。我国黄土堆积时代包括整个第四纪,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目前,危害较大、研究较多的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2 .黄土的湿陷机理及其危害 2.1黄土湿陷机理 黄土是一种颜色呈褐黄—黄褐色;土质不甚均匀;粉粒含量较高;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富含钙质粉末;一般具有湿陷性和高压缩性等。黄土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粘聚力,在土湿度不很大的情况下,上覆土层不足以克服土中形成的加固粘聚力,因而形成欠压密状态,一旦受水浸湿,加固粘聚力消失,便产生湿陷。 2.2 黄土湿陷危害 黄土的湿陷性指黄土浸水后在外荷载或自重作用下发生下沉的现象。通常在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产生湿陷的黄土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而仅在自重压力下就产生湿陷的黄土称自重湿陷性黄土。黄土的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所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这种变形往往是随机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段都可能发生,而且变形的速率很大,并且不均匀,易造成地面塌陷,从而导致建筑物倾斜甚至产生裂缝等工程事故,因此,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对黄土的湿陷性及地基湿陷等级作出正确评价,并建议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减少工程隐患。 3 .黄土湿陷试验 3.1 试验指标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为了判定黄土的湿陷性,并通过计算湿陷量和自重湿陷量最终确定地基湿陷等级,目前常用的试验指标主要有: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等。 湿陷系数(δ s )指单位厚度土体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变形稳定后饱和浸水所产生的附加湿陷下沉量。

2012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B题答案中文翻译大长河露营问题

沿着“大长河”露营问题 摘要 游客在“大长河”可以享受到秀丽的风光和令人兴奋的白色湍流,因此许多游客选择在这条长河上露营几天。 对于此问题,我们归结为两个:一个是安排一个最优的混合旅行方案,使得最大限度的利用露营地,并且要使船只尽可能少的接触到河上其它的船只,二是把我们发现的问题在模型中提出来,以便管理者作为改进经销的意见参考。 我们把所有旅游时间分为忙时和闲时。 在忙时,由于游客旅游次数比较多,而两个露营者又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个露营地,所以我们考虑“大长河”上露营地的利用率越高,总的旅游时间越短,那么“大长河”的管理者就会获利越大。我们采用“平移模型”对整个旅游模式进行设计,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露营地。所谓“平移模型”就是指每天都选择同一种漂流工具,然后对每条橡胶筏(或机动帆船)都设定好当天的露营地点,就好像每天所有的游客都向前平移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全部)地利用“大长河”上的露营地,并且在河上的所有船只都不会碰面。但是此种模型在很好地符合条件的同时也是存在着问题的,那就是按照这种模式,所有旅客从头至尾都只能乘坐一种漂流方式进行游览,显得有些单调,最终使游客的满意度降低。所以我们又对该模型做了一些改进。对所有人征集意见,如果大多数的游客都愿意换漂流工具,那管理者就在第二天同时对所有人换漂流工具,这样就可以使所有旅客体验到不同的漂流方式。 在闲时,由于来游玩的游客不是很多,所以可以更大程度的按照游客自己的意愿来旅游。游客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的旅游时间,我们假设游客对旅游天数的选择服从泊松分布。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到机动船和橡胶筏的数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游客选择机动帆船和橡胶筏的旅游天数的概率,对其归一化后,得到游客选择旅行的平均时长。假定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每天的旅行路程长度,我们观察数据得到这个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则可得到计划旅行i天的游客每日旅行的路程,那么平均每日所有游客的旅行路程也可以得出。游客在河道上行驶,可以将问题模拟成流体在罐子中的流动,最终可以得到X与Y的关系式。 对于给管理者的备忘录,我们主要针对在论文的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发现做一个总结性的概括,然后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平移法满意度计算机模拟泊松分布正态分布

“大长河”露营问题的建模

“大长河”露营问题的建模 摘要:本文旨在解决如何使更多的游客进入河道风景区,也就是平时经常所说的,目标函数最大化的问题。为了合理的安排游客的出行,解决游客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美丽的风光,得到最大的满意度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河道承载能力,露营点数目的限制等资源条件的限制,我门现将该问题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考虑。 首先,我们仅考虑进入一组旅客进行漂流的情况。该过程中,我们以游客到达某一露营点的时间以及在各个露营地的停留情况为基础,建立了一组游客漂流及停留时间与路程间关系的状态转移方程。此外,我们对两组游客进入河道的追击相遇的关于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 接下来,基于上一个环节的分析,我们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假设河道上有Y个露营点,统计在该系统新加入一组旅客后相遇次数,据此再判断是否存在露营点可以接纳该组旅客。如果旅客之间的相遇次数足够小,并且有可用的露营地,那么,管理人员将会允许新一组旅客的加入漂流并且安排合理的旅行日程,否则,将会推迟新一组游客加入的时间,知道系统输出满足发客条件。 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解决该问题。我们将通过若干次的仿真,对每组旅客的整个日程安排进行估算,收集不同组的旅客数目,每组旅客的行程安排,旅行时间,露营地的占用情况,两种交通工具的采用状况,以及各组旅客之间出发以及露营的时间差。由此,推算出游客数量X以及露营地Y变化时,互相之间按存在的相关规律,得到一个趋于稳定的规律,最终趋向于S型曲线。 在模型的最后,我们通过更改参数仿真进行敏感度分析,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估,并给管理者提供了详细合理的建议。 关键字:漂流,计算机仿真,状态转移方程

1.问题的重述与分析 游客在某段河道可以通过河上漂流享受到秀丽的风光和令人兴奋的白色湍流,为了使游客能够更加充分的享受到各个景点的美景,河道上需要设下露营点。在该问题中,旅行从开始的下水点到最终结束点,共225英里,且是顺流而下的。乘客可以选择平均4英里/小时的的橡胶筏或者平均8英里/小时的机动帆船旅行。整个旅行从开始到结束会经历6至18个夜晚。每年在六个月期间开营,共有X次旅行,有Y处露营地,露营地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河道。本文以上述条件作为限制条件,确定怎样可能安排一个最优的混合的旅行方案,不同的时间(单位为夜)和推动方式(马达或浆),最大限度的利用露营地。 此过程中往往要考虑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首先,能使更多的游客进入,以实现景区收入的最大化;其次又要考虑到对旅客的服务质量以及露营点数量,河道的承载能力等客观条件的约束。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找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2.模型的假设 (1)从晚上七点到第二天的早上七点为睡觉时间。这段时间,队伍都在露营地露营。 (2)不论是乘坐机动帆船还是橡皮筏,都可以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期间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3)所有的机动帆船和橡皮筏除了速度不一样外,其他的都一样。我们把一个机动帆船或一个橡皮筏看成一个队伍,而不考虑一个队伍的队员的数量。(4)整个漂流系统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5)忽略其他因素对船速度的影响,我们认为船的速度是恒定的。即机动帆船的速度为8英里每小时;橡皮筏的速度为4英里每小时。 (6)我们根据Y各露营地,把整条河分成(Y+1)段。 3.符号说明 符号符号意义

宁夏民歌《六盘山高黄河宽》歌词

宁夏民歌《六盘山高黄河宽》歌词 六盘山高(哎嗨哟喂,六盘山高) 黄河宽(哎嗨哟喂哎嗨哟) 黄河宽 好山(好山)好水(好水) 宁夏川诶(宁夏川) 好山好水宁夏川 宁呀么宁夏川诶 党的阳光金灿灿(金呀么金灿灿哟喂)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红呀么红艳艳哟喂) 乌金原油滚滚流油油的庄家满山川 (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哟) 塞上的江南多美丽呀多呀多美丽吔 美丽的图画看不完看也看不完 哎嗨哟哎嗨哟哟哟哟哟 塞上的江南多美丽呀多呀多美丽吔 美丽的图画看不完看也看不完 看也看不完(看不完吔) 党的阳光金灿灿金呀么金灿灿哟喂 枸杞红来牡丹艳牡呀牡丹艳哟喂 巴娃爱把花儿迈咱们来把头先开 (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哟) 回族的生活多美好呀(多呀多美好吔) 回族的歌儿唱不完(唱也唱不完) (哎嗨哟哎嗨哟哟哟哟哟) 回族的生活多美好呀(多呀多美好吔) 回族的歌儿唱不完(唱也唱不完) 唱也唱不完唱不完吔 唱~不~完~

相关链接: 宁夏: 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简称宁,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宁夏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 六盘山: 中国西部的山脉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狭义的六盘山为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 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 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