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考点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考点二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2.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3.植物细胞的吸水原理: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考点三 植物体水分散失

4.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散失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

5.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只有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6.蒸腾作用的意义

(1)有效降低叶片温度;(2)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3)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4)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考点四 肥料对植物的影响

7.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1)氮肥:使枝叶茂盛 ,缺氮会引起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8.双子叶植物茎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使茎逐年加粗。水稻、小麦等植物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

9.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10.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 考点六 植物的根系

11.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如大豆、青菜等。 12.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如水稻、葱等。

考点七 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13.生活污水,含氮、磷的工业废水,过量使用氮肥和磷肥,都可使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增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因获得丰富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在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在海洋中出现“赤潮”现象,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其过程可归纳为:水中氮、磷元素含量增加→藻类大量繁殖→ 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需氧微生物分解→厌氧微生物繁殖→水体发黑变臭。

(2011·嘉兴)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 ℃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________。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________。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 ℃时,图中曲线上的A 点将向________移动(填“上”或“下”)。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酶的活性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25 ℃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强,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 ℃,当温度调节到25 ℃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要大于其释放量,故A 点应上移。 【答案】(1)气孔 (2)酶的活性(酶) (3)上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

(2011·衢州)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 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

(2)若在X 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选填一项); A .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 .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 .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 .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

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______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该实验考查学生对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过程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管是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根据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可知横切面上左边是蓝色,右边是红色。由于乙烧杯中新鲜的芹菜生命旺盛,叶子的蒸腾作用强,散失水分多,烧杯液面下降较快。故本题可迎刃而解。 【答案】(1)运输水和无机盐

(2)D (3)乙 叶片的蒸腾作用 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作对照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 环割切口处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金华)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 .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答案:D

2.(2011·湖州)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A .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B .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

C .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

D .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 答案:C

4.(2011·义乌)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 .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答案:C

5.(2010中考变式题)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答案:D

6.(2010中考变式题)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 ℃下烘干,并系于一细的弹簧上,此时尺上的读数为0.7 cm ;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上着生位置和叶片形态都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系于弹簧上后,尺上的读数将是( )

A .大于0.7 cm

B .小于0.7 cm

C .等于0.7 cm

D .无法判断 答案:A

7.(2010中考变式题)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答案:A

8.(2010中考变式题)在木本植物的树干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A .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 .韧皮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受阻

C .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D .木质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受阻 答案:A

9.(2012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外边的清水使钟罩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 ℃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左移

B .向右移

C .不移动

D .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答案:A

10.(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 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强度

B .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 点比a 点大

C .由图3可知,该酶在a 点所对应的pH 时活性最强

D .由图4可知,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调整到c 点时的效果比b 点好 答案:D

11.(2010中考变式题)研究物质的变化时可使用具有放射性的18O 作为“示踪原子”,科学家希尔和尼尔研究证明,光合作用的通式应更合理地表示为 在光照充分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示踪原子18O 的水中,一段时间后,示踪原子最有可能( ) A .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B .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中发现

C .在植物体内的淀粉和蛋白质中发现

D .无法确定示踪原子在什么地方出现 答案:A

12.(2012中考预测题)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措施与减轻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A .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B .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措施

C .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

D .禁止使用氟利昂

13.(21分)(2010中考变式题)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________。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____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___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说的是茎具有运输_______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_______而________的。

答案:(1)制造有机物(或光合作用) 叶绿体

(2)吸收水分 成熟区(或根毛) (3)水分 下 上

14.(9分)(2011·义乌)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 (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应用】

(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________中。 (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________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

(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的速率越大 (1)导管 (2)蒸腾 (3)剪去部分枝叶(叶片)

15.(10分)(2011·台州)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

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 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 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_______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类似答案也可) (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等类似答案均可) (3)蓝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