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2 有理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根据要求把给出的有理数分类。

3.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难点: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①正常水位为0m ,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 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0.3m 记作 。 ②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g 记作 ,比标准重量轻0.019g 记作 ,标准重量记作 。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 记作4m ,向西运动8m 记作 ;如果―7m 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 ,那么6m 表明物体怎样运动?

答案:1.+0.2;–0.3;+0.039;–0.019;2.–8m ;向东运动6m 。

二、讲授新课:

1.数的扩充:(有理数的定义:)

数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数32,41,854,+5.6,…叫做正分数;―97,―7

6,―3.5,…叫做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②“―2”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③自然数就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要求学生区分“正”与“整”;小数可化为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按定义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按性质分:)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

注:①“0”也是自然数。②“0”的特殊性。

4.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 )。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5.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

―18,722,3.1416,0,2001,5

3

-,―0.142857,95℅.

正数集 负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解:

7

22

正数集 负数集

―18,0,

整数集 有理数集

例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29,―5.5,2002,76

,―1,90%,3.14,0,―23

1,―0.01,―2,1 (1)整数集合:{29,2002,―1,0,―2,1 …}

(2)分数集合:{ ―5.5,76,90%,3.14, ―23

1,―0.01,…}

(3)正数集合:{29,2002,76,90%,3.14,1,…}

(4)负数集合:{―5.5,―1,―231,―0.01,―2,…}

(5)正整数集合:{29,2002,1,…}

(6)负整数集合:{―1,―2,…}

(7)正分数集合:{76,90%,3.14,…}

(8)负分数集合:{―5.5,―231,―0.01,…}

(9)正有理数集合:{29,2002,76,90%,3.14,1,…}

(10)负有理数集合:{―5.5,―1,―231,―0.01,―2,…}

注:要正确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首先要弄清分类的标准。要特别注意“0”不是正数,但是整数。在数学里,“正”和“整”不能通用,是有区别的,“正”是相对于“负”来说的,“整”是相对于分数而言的。

五分钟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零是整数;②零是有理数;③零是自然数;④零是正数;⑤零是负数;⑥零是非负数。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⑥ C :①②③ D :②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

B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C :0.5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

D :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3)―100不是( )

A :有理数

B :自然数

C :整数

D :负有理数

(4)判断:

(1)0是正数 ( ) (2)0是负数 ( )

(3)0是自然数 ( ) (4)0是非负数 ( ) (5)0是非正数 ( ) (6)0是整数 ( )

(7)0是有理数 ( ) (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 )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 ( )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

(11)―3.5是负分数 ( ) (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 )

(13)0.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答案:1.A;2.D;3.B;4.×;×;√;√;√;√;√;×;×;×;√;×;×;×。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让同学自由发言,并共同归纳:

1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的概念,会将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 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分类方法;

3 注意问题: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只要标准统一即可。)

由学生小结有理数的定义和两种分类方法。

四、课堂作业:

课本:P4:1~4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本章包含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 对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教科书首先引入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教科书接下来对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作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本章在最后一节安排了有关平移的内容.从《课程标准(2011版)》看,图形的变化是“图形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 教学重点 1.垂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5.1相交线约4课时 5.2平行线及其判定约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约3课时 5.4平移约1课时 小结约2课时 机动约2课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

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 算上. .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课时分配课时内容 1 正数和负数1 . 1 4 有理数 2 . 1 5 有理数的加减法 3 . 1 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有理数的乘方 5 . 1 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

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 2在此,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

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概念

七年级数学练习卷(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座号____ (有理数的概念)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如果零上 5℃记作+5℃,那么零下3℃记作_____。 2、-2 的相反数是_____。 3、化简:-(+3)=_____。 4、- 的绝对值是_____。 5、绝对值为 2,符号是“-”的数是_____。 6、化简:- =_____。 7、比较大小:0____-3 8、绝对值小于 3 的整数有_____个。 9、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 10、-(-2)表示的意义是 -2 的_____数。 11、比 -2 大而比 3 小的整数有_____个。 12、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为 2 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有( ) -3,-(-1),+(-),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6千米就是表示( ) A 、向东走 6 千米 B 、向北走 6 千米 C 、向南走 6 千米 D 、向西东走 6 千米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0.75 和 B、- 和 0.2 C、 和 D、2 和 -(-2) 4、下列各图中,所表示的数轴正确的是( ) A、 B、 C、 D、 0 -1 1 2 1 -1 2 0 -1 1 2h ttp 0 -1 1 2

5、a 为有理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的负有理数 B 、 是正数 C、 是非负数 D、=a 6、有理数 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b B、a < -b C、a > b D、 < 三、1、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0,-2.5,3 2、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1.5,0,-1 3、方便面包装袋上标出 100g± 2g ,这说明该种方便面的标准质量为多少 g ?最低质量不能少于多少 g ?最高质量不会超过多少 g ? 4、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0.1,2,0,-(-6),20%,-(+) 正 数{ …} 正整数{ …} a 0 b

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案

初中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1)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养成检验的习惯. 2.理解把握等式性质,并能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 3.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目标——将一元一次方程变形成“x=a ”的形式. 学习重难点 等式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 自学指导:请自主学习课本P 95-P 96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填表: x= 时,方程2.分别把0、1、2、3、4代入下列方程,哪一个值能使方程成立: (1)2x-1=5; (2)3x-2=4x-3 3.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下列各未知数的值,哪个是方程5x-1=7x-2的解 x=0, x=-1, x=3, x=12 . 4.什么叫做解方程? 5.等式的性质是什么/ 二.例题学习 例 解下列方程: ① x + 5 = 2 ② -2x = 4 三.自主学习反馈 练习1.解下列方程: 练习2.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文献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它的全部,它 的7 1 ,和等于19”.你能求出这个数吗? 62x )1(-=+(2)3x 34x -=-1(3)x 32=(4)6x 2-=

初中数学七上4.2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值代入计算的过程,领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反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归纳等式的性质;利用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填写下表 当x=__________时,方程2x+1=5成立 2.分别把0,1,2,3,4代入下列方程,哪一个值能使方程成立: (1)2x-1=5 (2)3x-2=4x-3 3.见课本P95-P96用天平测物,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探索得出:如果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看到天平依然平衡,得x+2=5→x=5-2,3x=2x+2→3x-2x=2;如果我们将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也会看到天平依然平衡,得 2x=6→ x=6÷2.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二.自学质疑提升认识 组内交流自学指导部分,采用学生代表进行讲解、生生互动、教师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这一环节约需10分钟,应留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教师深入到各组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捕捉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解决的问题以及还存在疑惑的地方。对于自主学习反馈练习的解题可由一个组讲解,其他组补充的方式进行,营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为生生交流提供素材。 三.交流展示形成知识构建 (一)概念教学 1.出示问题情景(1)后,学生考虑:怎样求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分别将1、 2、3、4、5代入方程,哪一个值能使方程成立?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0年高考数学5月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2或x>1},B={x|x>2或x<0},则(?R A)∩B=() A.(﹣2,0)B.[﹣2,0)C.?D.(﹣2,1) 2.设复数z满足=i,则|z|=() A.1 B.C.D.2 3.已知q是等比数{a n}的公比,则q<1”是“数列{a n}是递减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16 B.26 C.32 D.20+ 5.若存在实数x,y使不等式组与不等式x﹣2y+m≤0都成立,则实数m的取 值范围是() A.m≥0 B.m≤3 C.m≥l D.m≥3 6.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系数之和为1024,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最大值是()A.790 B.680 C.462 D.330 7.已知正实数a,b满足a2﹣b+4≤0,则u=() A.有最大值为B.有最小值为 C.没有最小值D.有最大值为3

8.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平面ABC内的动点P,M满足||=1, =,则| |2的最大值是() A.B.C. D. 9.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CEF所成角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PQ是正方形BDEF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动直线,则直线BD与PQ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已知定义在(0,+∞)上的函数f(x)的导函数f'(x)满足,且,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0,e)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1.若2sinα﹣cosα=,则sinα=,tan(α﹣)= . 12.商场举行有奖促销活动,顾客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即可抽奖.每次抽奖都是从装有4个红球、6个白球的甲箱和装有5个红球、5个白球的乙箱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在摸出的2个球中,若都是红球,则获一等奖;若只有1个红球,则获二等奖;若没有红球,则不获奖.则顾客抽奖1次能获奖的概率是;若某顾客有3次抽奖机会,记该顾客在3次抽奖中获一等奖的次数为X,则EX= . 13.在△ABC中,D是AC边的中点,A=,cos∠BDC=﹣,△ABC的面积为3,则sin ∠ABD= ,BC= . 14.已知抛物线y=x2和直线l:y=kx+m(m>0)交于两点A、B,当时,直线l过定点;当m= 时,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 15.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每位考生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外,有3门选考科目,并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精选】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3.2-3.3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 一、双基回顾 1、移项 把等式一边的某一项 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把方程2-2x=3x -1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2、去括号 方法:运用乘法分配律。 〔2〕a+2 (b-c-d)= ; a-3 (b+c-d)= . 3、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乘以所有分母的 。 (注意:①每一项都要乘,不能漏乘;②去掉分数线后,分子要加上括号。) 〔3〕解方程21101510 1x x +--=时,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A 、4x+1-10x+1=1 B 、4x+2-10x-1=1 C 、4x+2-10x-1=10 D 、 4x+2-10x+1=10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 ;(2) ;(3) ;(4) ;(5) 。 〔注意:具体解方程时,这些步骤要灵活处理,不能死搬硬套。〕 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过程: (1) ; (2) ;(3) ; (4) ;(5) ;(6) ; (7) 。 (这是上节课的小结,考了同学们平时学习有没有记笔记的习惯) 二、例题导引 例1 解方程: (1)10y-2(7y-2)=5(4y+3)-2y (2)x-3/2[2/3(x/4-1)-2]=-2. 例2 解方程: 例3 某校一、二两班共有95人,体育锻炼的平均达标率(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60%,如果一班达标率是40%,二班达标率是78%,求一、二两班的人数各是多少? 例4 国外营养学家做了一项研究,甲组同学每天正常进餐,乙组同学每天除正常进餐外每人还增加六百毫升牛奶。一年后发现,乙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比甲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多2.01㎝,甲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比乙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的3/4少0.34㎝,求甲、乙两组同学平均身高的增长值。 三、练习提高 五分钟测试 1、将方程4x+1=3x-2进行移项变形,正确的是〔 〕 A 、4x -3x=2-1 B 、4x+3x=1-2 C 、4x -3x=-2-1 D 、4x+3x=-2-1 2、已知y 1=2x+1,y 2=3-x,当x= 时,y 1=y 2. 3、将下列各式中的括号去掉: 4325236 x x x x ++--+=-(1)0.2131.50.3 2.5x x ---=(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5.1.1 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 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第1页共149页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 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 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 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 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 ∠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第2页共149页

初中数学有理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若30,a -=则+a b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 .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2.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 B .11= C 3=± 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321-=,故错误; B. 11=,故正确; 3=, 故错误; D. ()66=--=,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定义和性质. 3.若︱2a ︱=-2a ,则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零 D .负数或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可知a 一定是一个负数或0. 故选D 4.如图是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 )

A.40分B.60分C.80分D.100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以及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①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②(-1)3=-1, ③-12=-1, ④|-1|=-1, ⑤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掌握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根以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 2 -B. 1 4 C.0 D.-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四个数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出最大的数即可.【详解】 11 20 24 -<-<<, 则最大的数是1 4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学军中学2018保送生-数学(含答案)

(第1题) 2018年学军保送生测试题(数学) (时间7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35分.以下每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均得零分.) 1. 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如图是赛跑跑道的一部分,它由两条直道和 中间半圆形弯道组成,若内、外两条跑道的终点在一直线上,则外跑道的起点必须前移,才能使两跑道有相同的长度.如果跑道宽为1.22米,则外跑道的起点应前进(π取3.14) ( ) (A )3.83米 (B )3.82米 (C )3.81米 (D )3.80米 2. 某海滨浴场有100把遮阳伞,每把每天收费1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把每天收费提 高1元,则减少5把伞租出,若每把每天收费再提高1元,则再减少5把伞租出,……,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把伞每天应提高收费 ( ) (A )7元 (B )6元 (C )5元 (D )4元 3. 如图是小华设计的一个智力游戏:6枚硬币排成一个三角形(如图1),最少移动几枚硬币可以排成图2所示的环形 (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1,E 、F 、G 、H 分别为各边上的点, 且AE =BF =CG =DH , 设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S ,AE 为x ,则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5. 将1,2,3,4,5这五个数字排成一排,最后一个数是奇数,且使得其中任意连续三个数之和都能被这三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整除,那么满足要求的排法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x x 1 x y o 1 -1 (A) y o 1 1 (B) y o (C) y x o 1 1 (D) (图1) (图2) (第3题) A D E (第4题)

重庆市南开中学数学有理数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 .且 .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________; (3)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3;3;4 (2)1;-3 (3)?1?x?2 【解析】【解答】解:(1)、|2?5|=|?3|=3; |?2?(?5)|=|?2+5|=3; |1?(?3)|=|4|=4; ( 2 )、|x?(?1)|=|x+1|,由|x+1|=2,得x+1=2或x+1=?2, 所以x=1或x=?3; ( 3 )、数形结合,若|x+1|+|x?2|取最小值,那么表示x的点在?1和2之间的线段上, 所以?1?x?2. 【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得出AB=,又 |AB|=2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x+1|+|x?2| 表示数x的点到-1的点距离与表示x的点到2的点距离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当表示x的点在-1与2之间的时候,代数式|x+1|+|x?2|有最小值,从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 2.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 (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表示; (2)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3)将点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答案】(1)解:距离A点和B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即AB的中点,点 .如图所示,点即为所求.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校:团陂中学

教学时间 2、25 课题 5.1.1 相交线 课时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 方法 经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分类思想,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合作探究 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四个角,12∠∠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3∠∠和呢?

(2)12∠∠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3∠∠和呢? (3)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个关系还保持吗?为什么? 四、成果展示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在上图中,你还能写出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2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例1:如图,直线a 、b 相交,(1)∠ 1=o 4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与回顾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2020最新参考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2020最新参考 篇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整理了关于“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7-2018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杭州学军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可用集合符号表示为(▲) A .()()U U C A C B B. ()()U U C A C B C. () U C B A D. ()U C A B 2.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0,+∞的是(▲) A.43 y x -= B.2 y x -= C. 12 y x = D.34 y x - = 3. 已知01a <<,log 2log 3a a x =+,1 log 52 a y =,log 21log 3a a z =-,则(▲) A .x y z >> B. z y x >> C. z x y >> D. y x z >> 4.函数3()21f x x x =+-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A .10,4????? B .11,42?? ??? C .1,12?? ?? D .(1,2) 5.已知函数()()()f x x a x b =--(其中a b >), 若()f x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函数()x g x a b =+ 的图像是(▲) A. B. C. D. 6.已知f (x x +-11)=2 211x x +-,则f (x )的解析式可取为(▲) (A)21x x + (B)-212x x + (C)212x x + (D)-2 1x x + 7. 函数2x y =在区间[],m n 的值域为[]1,4,则222m n m +-的取值范围是(▲) A. []8,12 B. 22,23???? C. []4,12 D. 2,23???? 8. 如果1111222b a ???? <<< ? ????? ,那么(▲) A. a b a a a b << B. a a b a b a << C. b a a a a b << D. b a a a b a << 9. 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 ,都有()21 213x f f x ??+=??+??, 则()2log 3f 的值为(▲) 1 1x y O

初一(2)班 - 东莞市大岭山中学

2009-2010学年度三好学生名单 三好学生:277人 初一年级三好学生:80人 初一(1)班三好学生:10人 戴榕、黄丽娴、帅伟杰、黄舒媛、黄庆森、钟杰豪、黄迎、李明慧、王泽钦、何美芳、 优秀班干部:邝彭欣 初一(2)班三好学生:10人 刘姝媛、朱涛、罗扬阳、朱超铭、官志林、袁婷婷、方世维、林钰华 叶嘉泳、刘漫漫 优秀班干部:叶文豪 初一(3)班三好学生:10人 彭秉广、罗良、李佩君、何淑君、赖佳阳、刘嘉田、蔡慧仪、黎子莹 罗晓婷、黄志杰、 优秀班干部:黎群娣 初一(4)班三好学生:10人 李衍、陈建荣、王勇杰、陈南辉、李煜熴、陈吉东、范明堂、唐欣 李立轩、蔡鹭娜、 优秀班干:林惠敏 初一(5)班三好学生:9人 钟金苑、张贞媛、周一鸣、刘梦思、王翠颖、罗泽波、戴家乐、何曼青、刘绮霞、

初一(5)班优秀班干:邓少珠 初一(6)班三好学生:9人 廖威仲、钟媚、吴疆、陈泳君、李振忠、王德鸿、龚建南、叶英辉、何星志、 优秀班干部:陈汝炜 初一(7)班三好学生:9人 郑嘉信、邓晓玲、吴咏昕、郑连春、卿巧恬、卢敏敏、刘思程、黄景婷、邝伟清、 优秀班干部:曾文雅 初一(8)班三好学生:13人 黄惠琳、戴宗昆、何贵轩、周文涛、周文婷、彭秉发、叶志伟、钟丹丹 李俊威、叶诗敏、何咏珊、曾俊杰、陈玫琳 优秀班干:叶文林 初二年级三好学生:68人 初二(1)班三好学生:10人 袁晓婷、刁翠婷、李艳君、黄春媚、李佳宁、刘亦华、骆红珍、林芷茜、何金鹰、陈渝钦 优秀班干部:黎茂生 初二(2)班三好学生:11人 殷婉如、黎丽儿、殷嘉财、潘增文、邓敏怡、林俊、何倚倩、杨晓怡 洪思敏、黄思钰、何敏榆 优秀班干部:邓善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 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 算上. .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

课时分配课时内容 1 正数和负数1 . 1 4 有理数 2 . 1 5 有理数的加减法 3 . 1 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有理数的乘方 5 . 1 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8年高一分班考试-数学

(第1题) 2018年学军分班测试题(数学) (时间7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35分.以下每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均得零分.) 1.在一次学校运动会上,如图是赛跑跑道的一部分,它由两条直道和 中间半圆形弯道组成,若内、外两条跑道的终点在一直线上,则外跑道的起点必须前移,才能使两跑道有相同的长度.如果跑道宽为1.22米,则外跑道的起点应前进(π取3.14)( ) (A )3.83米 (B )3.82米(C )3.81米 (D )3.80米 2. 某海滨浴场有100把遮阳伞,每把每天收费1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把每天收费提高1元,则减少5把伞租出,若每把每天收费再提高1元,则再减少5把伞租出,……,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把伞每天应提高收费( ) (A )7元 (B )6元 (C )5元 (D )4元 3.如图是小华设计的一个智力游戏:6枚硬币排成一个 三角形(如图1),最少移动几枚硬币可以排成图2所示的环形(). (A )1 (B )2 (C )3 (D )4 4.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1,E 、F 、G 、H 分别为各边上的点,且AE =BF =CG =DH ,设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S ,AE 为x ,则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x x 1x y o 1 -1 (A) y o 11 (B) y o (C) y x o 11(D) 5.将1,2,3,4,5这五个数字排成一排,最后一个数是奇数,且使得其中任意连续三个数之和都能被这三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整除,那么满足要求的排法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图1) (图2) (第3题) A D H (第4题)

东莞高中排名榜单,东莞重点高中排名.doc

2018年东莞高中排名榜单,2018东莞重点高 中排名 2018年东莞高中排名榜单,2018东莞重点高中排名 大学高考针对东莞高中排名榜单的汇总信息: 1东莞中学2东莞东华高级中学3东莞市高级中学4东莞市实验中学5东莞第一中学6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7东莞常平中学8东莞市厚街中学9东莞光明中学10东莞望牛墩中学11东莞市虎门中学12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13东莞群英学校14桥头镇桥头中学15东莞明珠学校16东莞新世纪英才学校17东莞市石龙中学18东莞东坑中学19东莞新星高级中学20东莞竹溪中学21东莞市大岭山中学22东莞台商子弟学校23东莞樟木头中学24东莞启明学校中学部25东莞市石碣中学26东莞济川中学27东莞市樟木头职业高级中学28石碣职业中学29东莞市虎门第二中学30东莞市清溪中学31东莞市长安中学32东莞白沙中学33东莞市万江中学34东莞雁田镇田学校初中部35东莞市高埗中学36东莞中堂中学37东莞道滘中学38沙田镇沙田中学39东莞第十高级中学40大岭山镇中学41东莞湖景中学42东莞市麻涌镇麻涌职业高级中学43东莞麻涌中学44东莞市企石镇企石中学45东莞第五高级中学46东莞市大朗中学47樟木头职业中学48东莞清溪中学49东莞大朗中学50东莞宝石中学51东莞市常平中学52东莞新风中学53东莞厚街中学54东莞城区业余中学55

东莞南城职业中学56大岭山中学57东莞高明新圩中学58黄江镇中学59东莞振安中学60东莞黄水职业中学61东莞市塘厦中学62东莞方肇彝中学63东莞万江中学64东莞育英中学65虎门则徐中学66东莞宏伟中学67中堂实验中学68东莞汇英中学69东莞创业中学70东莞广荣中学71东莞肇彝中学72东莞崇焕中学73东莞篁村中学74东莞市篁村职业中学75东莞寮步中学76东莞桥头中学77东莞石排中学78东莞茶山中学79东莞市万江大汾中学80东莞潢涌中学81东莞高埗中学82虎门职工业余中学83东莞洪梅中学84东莞城区职工业余中学85东莞市谢岗中学86东莞东华中学87东莞养贤中学88东莞新建中学89东莞金石中学90东莞达斡尔中学91东莞四甲中学92东莞大汾中学93东莞东安中学94东莞群英中学95东莞市高中学96东莞振兴中学97东莞香市中学98东莞南城中学99东莞横沥中学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引入课题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43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 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探究新知 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 6.2立方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②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的计算出发归纳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讨论立方与开立方的关系,研究立方根的特征,最后介绍实用计算器求立方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立方根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能力; 通过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类比学习的数学思想;通过探 讨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相反数的立方根的关系,可以将求负数的 立方根转化为求正数的立方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立方根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则x27,

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 3因为327,所以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 2.归纳:33 ①立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②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如果x 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x a,a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a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 ③开立方的概念: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可以根据这种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3、探索立方根的特点: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思考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1)因为28,所以8的立方根是(); (2)因为()3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3)因为()30,所以0的立方根是(); (4)因为()38,所以8的立方根是(); (5)因为()3388,所以的立方根是()。2727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负数和零三方面去归纳总结立方根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