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00篇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集训

目录

1.罗丹的雕刻 (4)

2.瞎子摸象 (5)

3.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6)

4.漫话高雅与通俗 (7)

5.旷代的忧伤 (7)

6.当“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 (8)

7.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10)

8.络使我们变笨了吗? (10)

9.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11)

10.诗人的孤寂 (12)

11.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13)

12.论称誉 (14)

13.沉默不是金,而是社会的悲剧 (15)

14.安贫乐道法 (16)

15.文化做了什么 (17)

16.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神” (17)

17.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18)

18.公民的成熟度 (19)

19.生命的态度 (20)

20.中国画写意风格的潜在价值 (21)

21.谈价值意识 (22)

22.恬笔伦纸 (23)

23.谈美 (24)

24.文学因何而伟大 (25)

25.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26)

26.从脸谱说起 (27)

27.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节选) (28)

28.文学上的智的价值 (29)

29.缺陷世界 (30)

30.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31)

31.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32)

32.《美的历程》结语 (32)

33.文化成长需要从容的心态 (33)

34.静寒之境 (34)

35.浅谈魏晋风度 (35)

36.谈谈数字化书写 (36)

37.在特色小镇中留住乡愁 (37)

38.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 (38)

39.观园 (39)

40.白衣人:当一个人痛苦地来见你 (40)

41.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41)

42.谁是最可怜的人 (42)

43.懒惰的智慧 (43)

44.少年中国的人生观 (44)

45.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44)

46.砍的不如旋的圆 (45)

47.经典的尴尬:《文选》在宋代的嬗替 (46)

48.作为“狐狸”的“刺猬” (47)

49.剪纸创新莫失文化根性 (48)

50.微时代里的微表达 (49)

51.教养与奢华无关 (50)

52.沉默 (51)

53.成人不自在 (52)

54.校训:大学的文化符号 (53)

55.政治哲学 (54)

58.毁誉 (56)

59.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57)

60.枯叶蝶与生物范式 (58)

61.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59)

62.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 (60)

63.苏轼的意义 (61)

64.题壁 (62)

65.吃草与吃肉 (62)

66.“真情实感”论的贫乏和僵化 (63)

67.人生贵在行胸臆 (64)

68.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 (65)

69.禅境的表现 (66)

70.大师何以诞生 (67)

71.学问的气象 (68)

72.延续诗词的文脉 (68)

73.演戏要带“三分生” (69)

74.如何微信 (70)

75.当代中国诗人为何只向西看 (71)

76.中国人之聪明 (72)

77.谈动情 (73)

78.“伪书”并不全伪 (74)

79.崇尚简单 (75)

80.美从何处寻(节选) (76)

81.真实和美 (77)

82.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77)

83.四时之外刹那永恒 (78)

84.长虫、草帽、细高挑 (79)

87.俗境:生命的简单重复与“瞎浪漫” (82)

88.儒家与现代人生 (83)

89.盛唐之音 (83)

90.零的故事 (84)

91.别了,“部长” (85)

92.文章达意 (86)

93.重建历史意识 (87)

94.话说沉闷 (87)

95.中国的孝道 (88)

96.中国文人的舟居情结 (89)

97.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 (90)

98.难以逃避的选择 (91)

99.知识上的鉴别力 (91)

100.漫谈“漫画” (92)

附:忽然想到(其二) (93)

2018年3月

1.罗丹的雕刻

熊秉明

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

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可能。

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

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有删改)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白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

17.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m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白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18.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

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

2.瞎子摸象

陈乐民

据说欧洲的启蒙时期受到了中国的“启发“。这则“佳话”的来源是法国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受命于法王路易十四,意在到东方去用基督教感化那里的异类。他们钻到了康熙皇帝的左右,从这位有道明君身上看到路易十四所缺少的雍容大度和好学不倦的风范和品性。结果是,康熙和他的左右不曾被基督教化,传教士们却被“儒化”了。传教士之一李明居然认为基督教义几乎都能在中国的古书里找到。

传教士们关于中国的见闻和良好印象通过两条渠道扩散开来了。

十八世纪初,教廷组织批判了那些维护中国传统礼法的传教士,“亲华派”被推上了批判席。批判的结果自然是李明等“败诉”。然而李明们的主张却不胫而走。李明的厚厚一本《中国现状回忆录》虽因遭禁,后来却实实地成了畅销书。

到了欧洲启蒙前期,那些渴求新知的哲人们,发现“中国哲学”对于他们匡正时弊有用,康熙皇帝又如此英明,他明明不相信基督教,却能容忍它在古老的中国传播。身处逆境的伏尔泰因而把中国和康熙皇帝一起理想化了。这可以叫做“托华改制”吧。伏尔泰曾嘲笑莱布尼兹犬儒主义式的乐观主义。然而,在对待中国问题上他和莱布尼兹却是一致的。只是莱布尼兹比伏尔泰更深一层。伏尔泰是从为什么法国不能出个康熙皇帝的角度来对待中国的。莱布尼兹是用自己的哲学“格义”消化中国哲学。莱布尼兹似乎有一种通汇天下学问的本领,一个“先定和谐”、一个“异教相通”,就把天下一切格格不入乃至对立的都消化掉了。

就这样,传教士了解的那点中国学问就被放大了,似乎在遥远的真的有那么一个理想的“天国”,那里的一切都值得刚刚走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仿效。久而久之,有的人便得出一个说法,似乎欧洲的启蒙运动是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启示。

其实这两点都有错觉和幻觉。前者,罗马教廷的霸道作风反而提高了中国在欧洲社会的声望。后者,则是欧洲的哲学家们“为我所用”地从传教士们那里摸到了大象的一条或一只耳朵或一根尾巴……然后加以“格义”。延伸开来,便成了欧洲的启蒙受到了中国的“启发”。

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陶醉。中国文化自有其博大精深之处,它不必因其“启发”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才显现其伟大。启蒙早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实用主义地“引进”中国哲学,绝不意味着中国哲学真的被理解了,也不意味着中国哲学真起了那种作用。那里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只是微乎其微的。到黑格尔时期,对中国的盲目歌颂来了一个反动,那

是另一个极端,摸到了大象的另一个部位。然而,中国启示的神话并没有被黑格尔破除干净,因为印象已经造成了。

当然,让这种“佳话”式的自我陶醉留下来也无伤大雅,虽然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欧洲人、中国人都想找些维系感情的话题,那就摆摆龙门阵、过过瘾吧。反正科学的态度是另一回事。

(有删改)

18第二段中“两条渠道”指什么?请依据文本加以概括。(6分)

19.“瞎子摸象”在文中指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20.对于“中国启示的神话”,科学的态度是什么?(6分)

3.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楼宇烈

①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不一定只靠孔子学院,其实交流的途径还有很多,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说到“软”实力,软在我们理不直气不壮,我们总是去迎合别国的口味。传播中国的文化,就应该以我国文化为主。每年都有交流团出国,但许多人的指导思想是要迎合别国,而别国却恰恰不需要迎合。来中国交流的外国人是来看我们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借鉴学习。有一些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认为中国许多东西都是模仿、抄袭,没有自己独创、独立性的东西。也有一些外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存在模糊、片面的理解,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就曾说过:“中医阴阳五行的那套说法,打死我也不会认同的。”我们给外国人讲阴阳五行,有的一下子就接受了;给中国人讲,国人反而听不懂。我们还有什么地道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了呢?有人说我们的国乐走出国门了,但现在中国的乐律其实绝大部分都变成了西洋的乐律了,我们其实没有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东西传到国外。

②经济全球化后,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了,古代流行的东西可能要过几十年、几百年才能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现在只要几秒钟全世界就都传遍了。文化会不会趋同呢?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人为追求时髦,把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抛弃掉了。有些学者主张文化要寻根,不能把根丢掉。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跟世界接轨不是消除自己的特点,而是要让现代人认识、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一定要普遍接受。我们存在很多思想误区,例如,有的东西一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尽办法要把它变成全民文化。我觉得越是这种文化就越是小众的,把小众的文化变成大众的,无形之中这种文化就被搞没了。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绝如缕就可以了,把传统文化的种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不是一下子把它变成大众都热热闹闹搞的东西。不求轰轰烈烈,但求不绝如缕,这是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看法,这样它才能保留今人要借鉴的东西。

③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除了艺术之外,还有中医。中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国外从事中医事业的人比国内的要多,其中很多人是从国内出去的,也有外国当地的。中医现在在世界上除了中药没有被完全认同外,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心理治疗都被普遍接受。有一个自然医学派,其理论都出自中医,它七条总的原则跟中医是一样的,比如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治病要找原因,不能只找它表现的症状;医生不应该只是开药的,而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生活的老师。有一次,我在中医会上提出,重要的不是强调中医的“技”,而是强调它的“道”,要传播中医文化,而不是只偏重中医治疗。

④中国其实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在文化传播的时候只是从“艺”和“术”的层次出发,没有从“道”的文化层次去全面考虑。中医文化里面也不要只是宣传怎样治病,而是要让人不得病,中医文化的核心是养生文化。中国文化里的儒、佛、道、医、武都有养生文化,中医的养生文化应该是融会贯通这五家文化的产物。得了病去治好,还是不得病好呢?当然是不得病好,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17.结合第①段,简要概括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6分)

交流途径单一,交流内容不丰富;缺少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软实力)理解不清。(每点2分,共6分)

18.简要归纳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指出信息全球化后现实中存在的抛弃传统文化的现象(问题);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认识、部分接受传统文化);最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论述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每点2分,共6分)

19.文章③④两段以中医文化传播为例,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6分)以中医在世界的影响大,说明我国文化软实力强;以中医传播为例,说明我国在文化传播时有偏差。(只重“艺”“术”不重“道”。)(每点3分,共6分)

4.漫话高雅与通俗

金开诚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剧被归为“高雅艺术”;由此类推,越剧、沪剧、锡剧、黄梅戏等等势必亦将归于“高雅”。不久以前,还见到有的报道把苏州评弹归为“高雅艺术”;那么,如评书、大鼓等各种地方曲艺也就都将归入“高雅”之列了。

②然而,从中国戏曲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些艺术之所以曾经大为兴盛,并非因为今人所谓的“高雅”,而恰恰是因为它们通俗。唯通俗才能赢得广大观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杨小楼在天津演了一出《金钱豹》,街头巷尾的顽童便纷纷学喊“闪开了”。戏曲艺术是通俗的,然而却雅俗共赏。所以苏州评弹虽为地道的通俗艺术,但却不乏高人雅士成为“书迷”。

③“高雅——通俗”的分类之所以概括不确、不大说得通,主要因为在逻辑上这个分类并未依据同一个标准,因而其外延有可能多所重合,并且使分类不周延。比如说把一群马分为公马与母马,这是可以的,因为这是根据同一个标准(性别)来分的;倘若分为公马与白马,这就不可以,因为公马同时可以是白马,又无法包含母马中的非白马。就文学艺术的品种而言,高雅的创作可以表现为通俗,通俗的创作可以包蕴着高雅,因而往往外延重合。再者,那些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在分类中却没有着落。与高雅对立的概念不是今人所谓的“通俗”,而是低俗、庸俗与恶俗。不能因为“通俗”一词“不幸”带了一个“俗”字,便认为它就一定不高雅了。

④看看许多文章所作的“高雅”与“通俗”之分,大致是出于直观,其间隐隐约约含有一种想法,即凡是现在不大兴旺、欣赏者不多、反应冷落的便是“高雅艺术”;反之,欣赏者众多、反响热烈的便是“通俗艺术”。

⑤文学艺术作品应该为大众喜闻乐见,为此力求雅俗共赏乃是创作的光明大道。当然,世界上也确有真正高雅而不易为大众理解、接受的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雅”与“通俗”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乃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作品往往兼有高雅与通俗两个特征,这可以从部分的唐诗、宋词、元杂剧及《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小说一直说到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等,真可谓其例不胜枚举。现在如把“高雅”与“通俗”截然分为两类,恐怕过去和未来的文学艺术史都该换一种写法了,然而事情是绝不会这样的。

⑥那么,文学艺术作品究竟可不可以分类呢?答曰:可以。例如分为高雅与低俗可以,分为精品与次品也可以。但这种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只能在同一种文学或艺术中进行,而决不能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例如同是电视剧,却有高低之别;同是相声,却有雅俗之分。然而决不能认为电视剧比相声高雅,或小说比诗歌低俗。不同的文艺是不同的创造,有不同的特色,品种之间是没有高低雅俗之分的。

(选自《群言》,有删改)

16. 联系上下文,阐释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高雅——通俗”这一分类在逻辑上没有依据同一个标准,因此高雅的创作可以是通俗的,通俗的创作也可能是高雅的,两者所指的作品会有重合;(3分)高雅的和通俗的作品之和不能穷尽所有创作,即这一分类无法包含既不高雅、也不通俗的作品。(3分)

17. 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从文学创作角度提出应追求雅俗共赏的观点;(1分)接着,指出雅俗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雅俗是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的评估),并以具体作品说明最有影响和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兼有雅俗两个特征;(3分)最后,否定了将“高雅、通俗”分为两类的错误做法(得出雅俗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共存的结论)。(2分)

18. 在作者看来,文学艺术作品分类应避免哪些误区?(6分)

①避免在逻辑上不按同一个标准的分类;②避免出于直观的分类;③避免在不同种的文学或艺术中进行含有褒贬意义的分类。(每点2分)

5.旷代的忧伤

林贤治

①世界上没有哪一位画家,乍读之下,会使我立刻想起年迈的母亲,行将荒芜的田园,和久别的胼手胝足的兄弟,除了珂勒惠支。

②珂勒惠支,以锋利无比的雕刀,侵入石板、铜、坚韧的木质,而直抵内心。雕刀之下

没有风景。蝴蝶、春天、蔷薇园,都斑斓在别一世界。这里则是黑暗的中午,是展开在哑默中的广大的底层,人类弱小而纯良的部分,苦难覆盖他们一如绵亘的岁月;反抗的意志,乃在无从察觉的最沉重因而最稳定的处所萌芽。乌黑而深垂的手,纷纷抓起武器,从铁镰木斧直到随处可见的石头,重复着先人猎兽般充满激情的原始动作。在铁栅外面,奴隶们怒吼、

欢呼,跳断头台之舞;然而,节日尚未诞生,就已经被勒死在绳圈里了。

③珂勒惠支一生作了50多幅自画像。这些画像,无言地纠缠着所有受难的妇女的灵魂,正如画家给妇女造像时,着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样。她们是如此相似。我看见她们常常交叠双手,抱着前胸,仿佛永远在护卫着怀中的生命;一俟无力与死神争夺,遂以手加额,在极度的疲累和无望中作不屈的沉思。母性博大、慈爱、坚忍、庄严,渴待生命的热情,于她们是上天的赐予,徒劳然而无尽;即使燃着逼人的愤怒,她们的目光,也一样流露着旷代的忧伤。

④版画原本是男性艺术。它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明显地具有对抗性质:坚定、沉着、富于锋芒。珂勒惠支以天生的大悲悯,容涵这一切,浸润这一切,于是,她的版画制作,通过粗犷而细腻的描线,单纯而丰富的颜色,遂传递出了一种品格,一种气质,一种如暴风雪驰向大旷野般的强烈的凄怆的诗意。

⑤女画家承认,自己的艺术是有目的的:她决心以此在人们普遍彷徨失措和急待援助的时代中发挥作用。显然,艺术的作用被她过分夸大了,实际上,艺术很少有机会进入森严的社会。即如珂勒惠支,虽则没有放弃当一名“律师”的责任,所有作品都服务于“控诉”“警告”和“呼吁”,倘使法西斯政府如后来所做的那样,把强令退出艺术机构,禁止举办展览等等措施提前实行,那么,什么劳什子版画,都将完结得无声无息。然而,艺术的本体的意义也正在这里。对于一个艺术家,即使剥夺了可供他利用的所有的传播媒介,也无法剥夺艺术本身。也即是说,一个艺术家的出版自由可以被剥夺净尽,但是创作自由是永远存在的。因为在创作的任何一个瞬间,作为艺术家,他已经表达过了。

⑥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以某种具体的艺术媒介,对人类苦难所作的最富于个人特质的强大的反应与深刻的诠释;即使这苦难牵涉到了生命的最神秘、最深隐、最恒久的部分,也仍然同人类当下的存在密切相关。珂勒惠支的艺术,就是这样的艺术。她以一位母亲的无限阔大的襟怀,遮没了美术史上所有的男性画家。

17.根据一至四段的内容,说说题目“旷代的忧伤”包含哪几层意思?(6分)

珂勒惠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受难妇女的目光;珂勒惠支对底层民众的苦难、反抗和牺牲的悲悯情怀;珂勒惠支作品凄怆而诗意的品格(气质)。

【解析】题干要求“根据一至四段的内容,说说题目‘旷代的忧伤’包含哪几层意思”,这是针对标题设题,考查标题的内涵。题干已经给出了答题的区域,即“一至四段”,“几层”提示答案不止一点。如第一段“世界上没有哪一位画家,乍读之下,会使我立刻想起年迈的母亲,行将荒芜的田园,和久别的胼手胝足的兄弟,除了珂勒惠支”,如第二段“这里则是黑暗的中午,是展开在哑默中的广大的底层,人类弱小而纯良的部分,苦难覆盖他们一如绵亘的岁月;反抗的意志,乃在无从察觉的最沉重因而最稳定的处所萌芽”,如第三段“这些画像,无言地纠缠着所有受难的妇女的灵魂,正如画家给妇女造像时,着意保留自己的影子一样”,如第四段“珂勒惠支以天生的大悲悯,容涵这一切,浸润这一切”,根据这些内容可以概括出“时代的忧伤”的内涵。

18.请简要概括第五段的主要观点。(6分)

不能夸大艺术的作用;创作自由是永远存在的。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第五段的主要观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概括文意的能力。首先浏览第五段,看这一段有几个句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围绕一个什么话题,明确这些内容再进行概括就容易了。第五段一共六句话,第一句是说“女画家承认,自己的艺术是有目的的”,第二句说“艺术的作用被她过分夸大了……”,显而易见这两句是说不能夸大艺术的作用,第三句说“即如珂勒惠支……”,这是以珂勒惠支为例来证明前面这一观点,第四句说“然而,艺术的本体的意义也正在这里”,“这里”指的是前面的内容,可见这四句应为一个整体;第五句说“对于一个艺术家,即使剥夺了可供他利用的所有的传播媒介,也无法剥夺艺术本身”,第六句说“也即是说……”,这说明第六句是对第五句的阐释,这两句主要是说创作自由是永远存在的。19.根据第六段,阐释伟大艺术的标准。(6分)

反映和诠释人类苦难;是艺术家个性特质的表达;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第六段,阐释伟大艺术的标准”,这是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第六段,找到写伟大艺术的句子,如“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以某种具体的艺术媒介,对人类苦难所作的最富于个人特质的强大的反应与深刻的诠释;即使这苦难牵涉到了生命的最神秘、最深隐、最恒久的部分,也仍然同人类当下的存在密切相关”,由“对人类苦难所作的……反应与……诠释”可以概括出第一个特点,即反映和诠释人类的苦难;由“最富于个人特质”概括出第二个特点,即是艺术家个性特质的表达;由“……也仍然同人类当下的存在密切相关”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即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6.当“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

佚名

“万水千山,哪怕在地球的顶端也要赶回来。”

这是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中的一句解说词。这部近期成功刷屏的纪录片中,老外主持人走访中国各个角落,从哈尔滨到香港,从通都大邑到偏远小城,介绍各色春节传统,体验不同年俗,只为让世界走近这场“全球最大的盛典”。

曾几何时,春节是华人专属的文化标识。今天,当中国与世界的“近身接触”越来越频繁,春节在十几个国家成为法定节假日,各国商家竞相将春节促销作为“保留曲目”,出境游的中国人也时不时听到各种外国口音的“新年快乐”。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年为什么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今天的世界变小了,心灵的交汇就变多了。在世界的解读中,春节背后是“和合为贵”“万象更新”“团圆和睦”等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能温暖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纪录片《中国春节》中,零下30摄氏度环境下用冰雪修建“长城”的中国人,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售卖年货的中国人,香港黄大仙祠为新年祈福的中国人……每一个人的故事背后都是中国特色的家庭观、人生观。

同强调个体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显然更加注重家庭概念,春节永远和“回家”联系在一起——即使身不能至,心也要和家人在一起。现代社会,全球范围,“疏离症”好似没有国界,而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却能慰藉异国他乡的心灵,传递温暖亲切的情愫。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明白中国人从各地跋山涉水、赴一场年度团聚的执著,理解春运回家路上“痛并快乐着”的心情,羡慕一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天伦的圆满。如同加拿大一位国会议员所说,“中国春节总是伴随着浓浓亲情,当然还有热闹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春节的内涵,仿佛春风化雨,进入更多人的认知。

春节在全球范围越来越热,也反映出中国日益向世界开放的胸怀。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对世界而言,春节正从乐一乐的新鲜事儿,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不久前,中国冰糖葫芦首次登陆俄罗斯圣彼得堡,意外走红,被最爱甜食的俄罗斯人评为“新年最受欢迎的外国零食”。有网友开玩笑问:“俄罗斯居然没发明出糖葫芦,明明什么条件都具备啊?”答案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文化通过交流收获理解与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擦出了新的火花。各国庆祝春节的方式不尽相同,同一张鸡年海报在各地的呈现方式也有差异。全球各地的春节庆祝方式,从传统的舞狮子、猜灯谜,衍生出新春音乐会、环球春晚等形式,为中国年的古老传统注入了新内涵。

当然,春节热也是中国热的一部分。今天,中国的一言一行备受外界关注,读懂中国言行背后的文化心理,也成了一门受欢迎的学问。在《中国春节》这部纪录片中,春运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晚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由此看,读懂春节,读懂中国,也是读懂当今时代许多“世界级”现象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时间”越来越成为“世界时间”,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生动体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由英国广播公司为中国春节拍摄纪录片及春节成为其他国家的法定节假日等社会现象提出观点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其次,阐释中国春节被世界认可的原因;最后,强调“春节时间”成为“世界时间”的意义。(每点2分)

17. 文中提到中国冰糖葫芦被俄罗斯人评价为“新年最受欢迎的外国零食”,有何用意?(6分)

①举例论证,反映中国正向世界开放;②说明春节成为一种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③证明不同文化可以通过交流收获理解与欣赏,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每点2分)

18.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春节时间”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时间”。(6分)

①春节背后体现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温暖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心;

②春节蕴含的团聚和美主题,能慰藉异国他乡的心灵,传递温暖亲切的情愫;③对世界而言,春节逐渐由乐一乐的事儿,变成文化形态、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每点2分)

7.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

庞朴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简明的概念,来概括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一位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质在于“忧患意识”;另一位学者声言,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

忧乐这两种精神,有时分别统领了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如西汉的雄浑与魏晋的清远。有时又常常分别代表着不同人士的神韵情采,如杜甫的沉郁与李白的飘逸。甚至同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会意气风发,受“忧”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到另一个时期里又超然物外,本“乐”的精神为怀,“悠然见南山”。以上种种忧乐杂陈的状况,不能归结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们恰好表明了中国文化同时兼备这两种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理想地结合,便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在这方面说得最为深入浅出的,大概要推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了。第一句“发愤忘食”是忧,第二句“乐以忘忧”是乐,第三句有从忘食忘忧而到达忘我的意思,便又无忧无乐可言,世界同一而无特定情感了。

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因为他能以天下为己任;称伯夷为“圣之清者”,因为他洁身自好;称柳下惠为“圣之和者”,因为他“不羞污君,不辞小官”。但三人都不及孔子集三人之大成,成为“圣之时者”。所谓“时”,是进退、出处、远近、迟速,都能因其所宜而为之,这是统摄忧乐而又超越忧乐的境界。

在庄子谈到人格类型时,我们也看到了任、清、和、时的影子。在《应帝王》篇中,有一位壶子,能显四种相,其一是“地文”,相当于孟子的“圣之清”;其次是“天壤”,相当于“圣之任”;再次是“太冲莫胜”,相当于“圣之和”;最后也是最高的相叫“未始出吾宗”,相当于“圣之时”。

佛学有所谓四门诀——无门、有门、亦有亦无门、非有非无门,与孟子的四圣、庄子的四相,完全是一个套路。这一切又都可以化约为忧和乐,归之于忧乐的圆融。

圆融既被推为儒道各自学说的最后一言和人格的最高境界,恰好成了检验他们的学说能否贯彻到底和考验他们的人格能否臻于至上的试金之石。所以,他们走了“仇必和而解”的光明大道,互相圆融起来建成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圆融也成为一种优势,使得中国文化能顺利迎接外来的佛学,不盲从和自馁,相反却以圆融去容纳和包涵,并终于汇成了源远流长的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

这个人文精神作为文化传统,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异,呈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变化是不大的。时至今日,它正迎接着新的挑战。

我们久已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选自《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有删改)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提出本文观点:忧乐精神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其次,从儒道佛三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具有忧乐圆融的特点;最后,阐述圆融的作用,并号召人们要敬重和发扬圆融精神。(每点2分。第三层分为两层也可以)

18.根据第二段,概括“忧乐杂陈的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风貌;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神韵情采;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

19.为什么“我们应该敬重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6分)

①检验各派学说能否一以贯之;②考验人格能否臻于至上;③建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④能容纳和包涵外来文化;⑤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8.络使我们变笨了吗?

几年前,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副标题是“互联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显然,他认为两络使我们变笨了。因为我们在络时代被信息包裹得喘不过气、选择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深度思考?

那么,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络时代知识的处境。但戴维·温伯格拒绝技术决定论,

他在这本书里所做的更多是在梳理知识络化的过程和现状。

如果我们把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

纸是有限的,而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

纸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它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它是线性的。其次,也正是因为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

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也很重要,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

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

这种种不同,在戴维·温伯格看来各有利弊。比如说,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另一方面,知识的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用戴维.温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知识变得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

但是,戴维·温伯格始终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个人,在络中该怎么自处?

所以,那个问题又回来了,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和戴维·温伯格一样不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所以,木心的那句话在这里又可以用上了,我们只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摘自《冒犯经典》魏小河著,有删改)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由《浅薄》引出“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的论题;通过《知识的边界》,对比分析了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不同及利弊;强调克服知识络化的弊端还在于自己的观点。(每点2分,共6分)

18.文中说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络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有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创造:印刷术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有限的,是真正重要的东西;络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无限的,没有经过过滤的:传播:印刷术时代知识的传播是固定的,络时代的知识传播是快速更新,不断变化的;获取:印刷术时代,人们通过理性思考认识世界,络时代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没法收纳。(每点2分,共6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划线句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内涵。(6分)学会选择所需的知识,集中注意力,作深度思考:学会过滤,筛选出真正重要的知识;克服知识络化的恐慌,努力认识世界;避免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每点2分,任意3点即得6分,共6分)

9.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

②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但是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

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③在“戏”中建构起的“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是“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⑤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演“技”还是演“戏”等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其实我们只要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相信这种“戏”与“技”的割裂状态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中国文化报,有删改)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有何作用。(6分)

举例论证、类比论证,2分

例举书法线条和京剧水袖、唱腔、武功等具体的程式元素可被独立欣赏,并进行类比,1分

论述程式虽然在是“戏”中建构起来的,但是可以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分

使论述更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1分

19.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作者提出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话题。(①)1分

着分析戏和技的关系,(②③)2分

③然后分析正确认识“戏”与“技”关系的意义。(④)2分

④最后提出从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出发,消除“戏”与“技”的割裂关系的建议。(⑤)1分

20.作者认为后流派时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6分)

刻体察剧情与人物2分;②顺应时代审美需求2分;③巧妙运用程式。2分

10.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有时也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吗?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吗?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无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吗?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之所以异于常人,是在感觉方面异常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

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滴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溜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吗?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吗?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吗?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吗?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吗?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们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吗?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17.请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6分)

首先阐述人与人的心灵在微妙境界的隔阂;然后指出诗人与常人的心灵在感觉方面的差异导致诗人的孤寂;最后从一般人对世人无法理解的角度阐述诗人孤寂的原因。

18.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后世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只因旧的诗<诗人>而感动,只为旧诗<诗人>唱赞歌)。)而新的诗人往往是“寂寞身后事”,他们很可能只会在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表明作者对一般人只为前代诗人叫好而忽视当代诗人的态度的批评。

19.通览全文,指出“诗人的孤寂”的原因,请分条概述。(6分)

①人的心灵有时候难以沟通。②常人没有诗人那样的敏锐感觉。(或:诗人表现事物时看到了事物的精微差别,而常人只能在粗浅的境界沟通。)③普通大众只把读诗看做一种时髦的消遣。(不懂诗,鉴赏水平低下。)④诗人要不断创新,但创新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11.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①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智力,而智力能带来巨大快感。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约8.5。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②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种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无知的人,每天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他们做的事,干的活,只是为了吃饱喝足。这种简单而无知的快乐,就像是动物,为了生存而生存,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和智商,更不会去主动获取新的知识。而彻悟,是因为读过一些书,经历一些事,心境发生改变,生命变得更加有质感。正如周国平所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③书,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每天都想了些什么,他们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读书,不是要醍醐灌顶瞬间涅槃,追求人生的大和谐,而是要去知道,你这次与作者会在哪里会合,又会在哪里分开,会在哪里产生共鸣,又会在哪里产生分歧。一本书不一定能让你走出困境,不过至少会让你知道,从古到今跟你有同样烦恼,并且同样在寻找答案的

人有很多,你并不孤单。

④我们小时候读的书,如同小时候吃的饭,一时半会儿看不出什么,直到成年后,前者成为了我们的精神,后者成为了我们的骨血,两者都融入到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读书就像一把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从而腾得出地方种植更多作物,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

⑤我一直很喜欢毛姆说的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这是形容一个人年老时的样子,而我则希望人们都能有这样的读书体验。

(选自《时代邮刊》2017年第4期,有删改)17.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明确世间有两种快乐;

接着,阐述无知的快乐;

最后,阐述彻悟的快乐。评分建议:每点2分。

18.请概括文中所说的读书的意义。(6分)

①能获取智慧;②能带来顿悟的生活快乐;

③能了解别人的思想;④能培养气质,收获思想。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第②点中只答“快乐”者,不得分;第③点答“可以找到生命的共鸣”或“可以消除孤独”得1分;第④点中只答“培养气质”得1分;只答“收获思想”得1分。

19.作者引用毛姆的话,想要表达关于读书的什么观点?(6分)

①要全身心投入地读书;

②让阅读陪伴终生;

③要珍惜有限的读书时光。

评分建议:每点2分;所写观点跟“读书”无关不得分;第②点答“读书要有持久的态度”亦可;第③点答“书页本无意义,阅读才有意义”亦可。

12.论称誉

培根

称誉是才德的反映。但是它像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如果它是从俗人来的,那它就多半是虚假而无价值的;并且是随着妄人而不随有德之士的。因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许多出类拔萃的美德的。最低级的才德能赢得他们的称誉;中等的才德能在他们心里引起惊讶或艳羡;但是对于最上的才德他们就没有识别的能力了。唯有表面上的表现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称誉的确好像一条河,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它的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的香气比花卉的香气耐久也。

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的称誉是有理由的。有一种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要是说话的人是一个普通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有几种普通的套话,对于谁都可以用;要是他是一个奸猾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摹仿“谄谀者之王”的——那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一个人自以为最长于某事,或最富于某种美德,那奸猾的谄谀者就会在这些地方竭力赞成他;但是假如他是一个大胆的谄谀者,他就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感觉最缺陷的地方,自己深以为耻的地方,而坚持说他在这些地方很有长处。

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这种称誉是我们对于帝王或大人物们应有的礼仪,这就是“以称誉为教训”;就是,对某些人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就是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如何也。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嫉妒心;“最恶的仇敌就是那些恭维你的仇敌”;所以希腊人有句成语:“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就好像我们的成语所谓“说谎的人舌头上要长水泡”一样。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

至于一个人自夸自赞,除了在很少见的情形之中,是不能成为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的职务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圣保罗在自夸的时候,常常加上一句“我说句狂话”;但是在说到他职务的时候,他就说“我要荣耀我的职分”。

(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本文首先提出称誉是才德的反映的观点(1分),接着点出称誉的意义(作用)(2分),然后从假意的称誉和善意的称誉两方面论证称誉产生的原因(2分),最后指出自我称誉职务职业要有豪气(1分)。

18.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6分)

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美名和香膏的相似性,美名撒播范围广,美名耐久不易消逝。引用《圣经》名言,形象鲜明,论述更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评分建议:看法3分,作用3分。

19.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请简要概括。(6分)

思考别人的称誉是不是善意;别人的称誉和自己的才德是否相称;要从善意的称誉中获得启迪;要能预料到称誉后的后果。

评分建议:每点2分,3点得6分。

13.沉默不是金,而是社会的悲剧

刘瑜

沉默是金,人们常说。这话还被写成大字,镶在框里,贴在很多墙壁上。人们用它来告诫自己:言多必失,少说多做,祸从口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总之,能闭嘴的时候就闭嘴。

但是马丁·路德金说: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文革期间,当学生们用皮带抽打老师、或者造反派暴力批斗“走资派”时,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感到不忍,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回过头去。

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们的病情。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权力,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解放前为理想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革命家,解放后却在屡次政治运动中保持沉默、随波逐流,很难说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更多的恐怕是因为他们害怕被革命队伍抛弃,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

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声呐喊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那触目惊心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的事实,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你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事实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但我们要直视沉默。直视沉默也就是抵抗制度性遗忘和集体性否认的压力,直视生活中不被阳光照耀的角落、被压迫者的痛苦和我们自己的软弱。人们习惯于用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来为自己的沉默辩护,却往往忘记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为这种压制添砖加瓦。我们尽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当社会中那些不合理的事实在沉默中越长越大,最终变成触目惊心的悲剧后,我们还会沉沦于天下太平的幻觉,信奉“沉默是金”的准则吗?(有删改)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从信奉“沉默是金”的反面做法入手,借马丁·路德金的话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社会转变的大悲剧是好人的沉默。(1分)其次,列举源于集体沉默的历史悲剧,并分析人们沉默的原因:善意和礼貌;怯懦。(2分)接着,阐述沉默人数越多所带来的危害。(2分)最后,指出直视沉默的做法。(1分)17.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在权力与高压面前,勇于发声,这是一种高贵的行为,而这行为会使发声者失去官位和财富,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2分);在权力与高压面前,保持沉默,能够保住权力和财富,能够在社会畅通无阻,如鱼得水(2分)。这句话揭示人们沉默的原因是源于怯懦(1分)。表达了作者对“沉默是沉默着的通行证”这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批评与鞭挞(1分)

18.沉默为什么是社会的悲剧?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6分)

(1)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2)沉默的大多数让社会敢于发声的“先知”命运悲惨;(3)沉默让不合理的事实越长越大,最终演变成悲剧;(4)沉默为政治或社会的压制添砖加瓦。(评分建议: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

14.安贫乐道法

鲁迅

①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世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别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②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因此新方子也开不完,新近就看见了两种,但我想:恐怕都不大妥当。

③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当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须是轻松一点的职业。且不说掘煤,挑粪那些事,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之中”,连自己的身体也顾不转了,怎么还会有兴趣?──除非他爱兴趣比性命还利害。倘若问他们自己罢,我想,一定说是减少工作的时间,做梦也想不到发生兴趣法的。

④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作“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精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

⑤上海中学会考的优良成绩发表了,有《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论》,其中,有一段:“……若德业已立,则虽饔飧不继,捉襟肘见,而其名德足传于后,精神生活,将充分发展,又何患物质生活之不足耶?人生真谛,固在彼而不在此也。……”(由《新语林》第三期转录)

⑥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但中学生所开的良方,对于大学生就不适用,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

⑦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有这么的彰明较著,其实,据我的愚见,是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横竖永远是没有用的。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由别人所教的为人处世之道并不适用于自己来引出观点: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是不妥当的;(2分)然后针对两种劝人安贫乐道的方法,指出其不妥和错误(1分)接着列举中学生作文考试中的不当言论,指出其表现是言行不一。(2分)最后进一步点明自己的观点,即不要再用冠冕堂皇的空话劝人安贫乐道了,在现实面前,如此做是毫无作用的(1分)

18.文章最后说:“大可以不必再玩‘之乎者也’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句话的含意。(6分)

①“之乎者也”指几种空谈让人安贫乐道的方法;(2分)②这一句的意思是:不必再写这类不切实际的文章了。(2分)③作者批驳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处世良方,指出做人做事的法子要自己找。(2分)

19.鲁迅说过,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6分)

①“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如在开头就直击本质,说别人的良方是“废纸”“都不大妥当”,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然后层层分析现实中劝人安贫乐道的荒谬言论的实质是无视底层劳动者生存状况,是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这些提示矛盾的推理逻辑显示其杂文极强的战斗力。(3分,战斗性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②“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是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文中表现为幽默讽刺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和描述:“药方”、“席卷天下”的妙解,“同时还是出现了要求职业的一大群”的冷嘲热讽等等。(3分,艺术性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其他分析只要合理亦可。)

15.文化做了什么

龙应台

①文化做了什么呢?

②文化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台湾老兵们观看《四郎探母》,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四郎的唱词“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们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文化洗了他们的灵魂,疗了他们的伤口。

③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因而产生归属感。

④它使零散、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忧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原本不属于这段历史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⑤我们可以喊一万次口号,要汉人尊重弱势的少数民族,但是一万个口号比不上一支歌。记得一场露天的原住民诗歌晚会,我们邀请了一位泰雅族长老,从东部山区部落来唱原住民的古曲。他开唱时,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落,雨水打在长老皱纹很深的脸上,他全身湿透、仰脸向天,闭着眼睛继续歌唱,没有乐器伴奏的原音,苍老而悠远,交织在哗哗雨声中。满满的人群在雨中站立,雨水从头发流下来,流进人们的眼睛,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去。

⑥在一个大厅里为“四郎探母”流泪的人群,在一个广场上为泰雅族长老的古曲顶着大雨不去的人群,其实都是在进行一个重要的仪式:他们正在一个“社会共识体验营”里认识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表面上是音乐的流动,影像的演出,语言的传递,更深层的,其实是“生命共同体”意识的萌芽,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公民社会的塑造。

⑦艺术,或文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一方面突出个人和群体之不同──任何艺术表达都是个人创造力的舒张和个人能量的释放,另一方面它却又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群体。

⑧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许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是生机蓬勃的。如果这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透过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激荡而逐渐形成的,那么,这个社会的共识也会是凝聚而坚定,向心力强大的。反过来说,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受到约束的,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必定是败絮其中的。“生命共同体”的情感不易产生,共同承担未来的公民意识也难以发展。

⑨使互不相干的陌生人成为“同胞”,使“同胞”彼此扶持,相互承担,强权是做不到的。文化,才是公民社会的基础。

(有删改)17.通过看《四郎探母》和听泰雅族长老唱古曲两个事例,作者阐述了哪些观点?(6分)文化能医治人的灵魂(精神)创伤;文化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文化能使人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6分,每点2分)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提出文化做了什么的问题(1分);接着,阐述了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2分);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文化的个人创造力和社会总体创造力的关系(2分);最后,得出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基础的结论(1分)。

19.结合第⑧段内容,简析怎样才能产生“‘生命共同体’的情感”。(6分)要有生机蓬勃的创造力;要有公民的深度参与和彼此碰撞;要有凝聚而坚定的社会共识。(6分,每点2分)

16.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神”

梅墨生

①中国文化有几个大的转折,秦汉是对先秦的转折,尤其是汉,汉代思想是总结先秦而开辟后世,汉代文艺思想的要点就是承先秦道家思想重本重神之实,注重探索神气形之关系。重神是汉朝的思想,到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写照,都是沿着这种思想而来的,并不是个人创造。西汉《淮

南子》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神贵于形”,往后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再到后来石涛的“不似之似”,到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都是这个命题的延续。

②在神与形的关系上,与这种思想一致的还有中国画,后者历来便强调神似。

③九方皋“相马”,虽然说不出马的雌雄,但能认定千里马,能看出马的本质。所以说“神”是一个或隐或显的东西,“神藏于内”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神”在古代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到美学中则成为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朝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图》,在一平尺左右的团扇上,荷花的神韵是用比较工整的画法传达出来的。背景中并没有交代水,却仿佛带着水气,我们能感觉到这花是长在池塘里,不是死的枯萎的,而是鲜活的。荷花本身就是既淡野又鲜丽,而且是半开放的状态,左下的两瓣和上面一团有多与少的对比,很美妙。还有一叶张开,一片半卷的荷叶,衬托着荷花,这就是用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味道,用有形的东西表达一种难言的美,这是中国绘画真正的精髓,属于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非常像现在摄影的特写镜头。

④中国文化现实而不功利,在现实中又超越现实,有“出”和“入”之分。在庙堂总想江湖,在江湖总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国文化总是在出世和入世上痛苦徘徊。中国画也是如此,既画现实中的物,又赋予其美好的情操,超越现实又不脱离现实。所以神韵就是入世又超脱,享受又不能陷入享乐的极致。“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中国人始终带着诗意的浪漫、直觉的眼光,同时也一直带着哲思,却又不背负西方基督十字架那种沉重的责任感。

⑤画家背后一定有自己的人与文,而人文合起来就是他的世界观,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也是他生活的方式,他追求的理想、审美的境界都与此息息相关。通过作品可以看出他背后的文化趣味,看出他背后的人文支撑,看出他表达的民族精神和知识阶层的文化趣味。如果通过作品看不到这些,作品背后是一片苍白,作品则没有深厚的内容,不值得我们品玩,因为中国画最强调的就是内在神韵。《出水芙蓉图》也许不是纯粹的文人画家的作品,然而背后有一种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怀,它可以作为中国画的范型,作为中国画代表作来被理解,进而通过它来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也是一种享受。

(有删改)17.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指出中国文化介于出、入世之间,既现实又超脱;然后揭示中国画的神韵也是既入世又超脱。最后表明中国人的创作活动在直觉诗意中又有轻盈哲思的特点。

18.文章第五段中的《出水芙蓉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作者认为《出水芙蓉图》背后具有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怀,印证了“中国画应当可以看到画家背后的文化趣味和人文支撑”的观点;呼应了上文中关于《出水芙蓉图》的内容,使文章结构紧凑;举出实例加以论证,增强了说服力。19.请结合文章,简析中国画为什么要有“神”。(6分)

中国文化传统历来“重神”;神韵是中国画的精髓,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通过中国画的“神”,能看出画家背后的人与文,能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画因内在神韵而有深厚的内容,才值得玩味。

17.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也受到了冲击。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

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了倾斜。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提出论点: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创作要坚持核心价值观(2分);接着,阐述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原因(2分);最后,强调坚持核心价值观是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2分)。(每点2分,共6分)

17.从划线句子看,作者认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与文学的审美特质并不冲突,如何理解这一点?(6分)

①审美只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从历史传统看,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的存在不会削弱审美特质和艺术精神;②从当下多元文化背景看,文学回归传统,不是拒绝审美,而是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每点3分,共6分)

18.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文学要坚守核心价值观的理由。(6分)

①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了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②坚守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而文学工作者始终是其大宗;③在“文史不分”的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即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在当下文学作为系统整体活动影响越来越大,理当书写核心价值观。(每点2分,共6分)

18.公民的成熟度

乐朋

①多年前有家制鞋厂,因给小平同志做布鞋得到老人家的赞扬,就在厂区特意高挂硕大的一只同款布鞋,供人瞻仰,并示荣耀。杂文家宋志坚著文批评此举,发出“请高举旗帜,不要高举鞋子”的呐喊!当时我曾觉得,这家鞋厂的领导有邀宠之嫌,公民意识太差。

②想不到,类似一幕又重演。外出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中午乘便到庆丰餐馆“排队买包子”,自个儿端盘子,还做了“光盘族”。这条新闻一经传媒发布,刹时引来轰动。之后几天,不少人专程前往该店吃“总书记套餐”,而餐馆老板也把习近平同志用过的盘子、坐过的桌子,都收藏了起来。我忍不住叹息,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③这种不成熟凸显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仍不敢平视。他们习惯于仰视,把领导看得高高在上,神圣无比,缺乏一颗平常心。

④领导也是人,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要着衣穿鞋。所不同的,是他们肩负重任,身居高级领导职务,仅此而已。可不少公民总有意无意地仰视领导,对其一举一动,怀有神秘的好奇心,盲目追捧。例如,跟领导握了一次手,就会激动半天,舍不得洗手;领导用过的餐具、穿过的鞋子,都视同圣物,当宝贝疙瘩般炫耀于人。他们没有“公民的自豪感,刚直不阿的公民气概”。

⑤这不是对领导不敬。我只是想说,对领导的尊敬,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公民意识上。我很赞赏习总书记的平民风格。他亲近民众、自己排队买包子,不要特供、不坐包厢,像百姓一样用餐,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发扬了朴素节

俭的好作风。我为此而尊敬他,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更反对在包子、盘子、桌子上大做文章。因为那样会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是一种低级趣味。再说了,领导本就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特权多多、远离民众。公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再大也是公仆。在仆人面前,主人的公民平视领导,乃天经地义!我们毋需像阿Q似的见官就下跪,自轻自贱,自我矮化!

⑥社会常识表明,有怎样的公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公民便只能有怎样的国家。胡适说过,“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又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高举鞋子、包子、盘子,而又津津乐道、扬扬自得,只能说明还不配称合格、成熟的公民。

⑦公民的成熟度,是检验社会进步的标尺。一个成熟的公民,既能履行好应尽的法定义务,又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利,善于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相反,不成熟的公民,要么把命运寄托于青天大老爷,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逆来顺受,要么走向极端,过激闹事,把自己推向违法的边缘。而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恰恰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石。公民不成熟或成熟度差,就很难真正建成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的国家。我们现在真的很需要一场公民思想文化的启蒙,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而且得从娃娃抓起。

⑧什么时候我们的公民、企业、媒体都能以平常心看待领导,都能平视最高领导了,那就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转型成功了。古语云:“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大成熟,甘美可食。”桃李如此,社会亦然。在此,我仿宋志坚再次疾呼:请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不要高举包子、盘子、桌子!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①首先,由两则事例引出中心论点: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②接着,分析其原因、危害,及公民成熟度的重要性;

③最后,提出呼吁:“应以平常心看待领导”。

(1点2分,意对即可)

17.作者对习总书记“排队买包子”并做“光盘族”有何看法?请简要概括。(6分)

①习总也是人,要吃喝拉撒,对这一行为没必要神化炒作,而应采取平视的态度;

②作为国家主席能亲近民众、践行群众路线、朴素节俭,这一行为应肯定和赞扬;

③虽是国家主席,仍是一员公仆,本该这样接地气,而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1点2分,意对即可)

18.请结合文本,说一说如何才能提高公民的成熟度?(6分)

①要增强公民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意识,不能仰望领导,不能自轻自贱(自我矮化);

②媒体要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报道,不能推波助澜,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

③要把对公民的教育落实到实处,最好从娃娃抓起。

(1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9.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