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水稻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水稻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2004Κ24;11ΓΠ2163—2169

A cta

B ot.B orea l.-O cciden t.S in.

文章编号Π100024025;2004Γ1122163207

水稻QT L分析的研究进展Ξ

何风华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Κ广州510631Γ

摘 要Π水稻许多重要的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Κ经典的数量遗传学只能把数量性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Λ近年来Κ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和有效的生物统计学方法的发展使人们对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Λ通过对不同群体内的个体或品系的分子标记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的共分离分析Κ能对Q TL进行检测和定位Λ本文对Q 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Κ从Q TL的数目和效应、上位性效应、Q TL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相关性状的Q TL以及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Q TL等方面对水稻Q TL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Λ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已经完成Κ本文还对基因组时代水稻Q 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Κ对Q TL分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Λ

关键词Π水稻Μ数量性状Μ分子标记ΜQ TL分析Μ精细定位

中图分类号ΠQ943.32ΜS511 文献标识码ΠA

Advances on r ice QT L ana lysis

H E Feng2hua

;Co llege of L ife ScienceΚSouth Ch ina N o r m al U niversityΚGuangzhou510631ΚCh inaΓ

AbstractΠM o st of the i m po rtant agronom ic traits of rice are quantitative in natureΚw h ich are contro lled by po lygenes.In con2 venti onal quantitative geneticsΚQ TL analysis w as only executed as a w ho le.In recent yearsΚthe constructi on of h igh ly dense mo lecular linkage m ap and the developm ent of effective bi o statistical m ethods have revo luti onized the genetic studies of quan2 titative traits.T he j o int analysis of mo lecular m arker geno type and pheno type values of individuals o r lines in different popu2 lati ons enabled the detecti on and loca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 TLΓ.In the p resent paperΚthe p rinci p les and m ethods of Q TL m app ing w ere introducedΚrecent p 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f Q TL analysis in rice w ere review edΚincluding Q TL num2 bers and effectsΚep istasis effectΚinteracti on betw een Q TL and environm entΚQ TL s of related charactersΚdevelopm ental Q TL and so on.T he rice genom e sequencing p ro ject has been finishedΚtherefo re in th is paperΚthe strategy fo r fine m app ing and cloning of Q TL s in the genom e era w as also discussed.A pp licati on p ro spect of Q TL analysis in rice breeding w as fo re2 casted.

Key wordsΠriceΜquantitative traitΜmo lecular m arkerΜQ TL analysisΜfine m app ing

农作物的性状如株高、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等都属于数量性状Κ这类性状由多基因控制Κ其遗传基础比较复杂Κ对数量性状的的研究不能采用与质量性状相同的方法进行[1]Λ传统的遗传学是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来对导致数量性状变异的所有基因的总效应进行分析Κ不能用孟德尔的方法来研究单个基因的作用[2]Λ遗传标记是研究数量性状的重要工具Κ早期进行研究利用的标记多为形态或生化标记Κ但由于这类标记数量较少Κ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不均匀Κ要找到与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ΚQ TLΓ相连锁的标记是非常困难的[3]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Κ人们发明了一些高效的DNA标记技术[4]Κ从而使数量性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Κ利用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可以将复杂的多基因系统分解为单个孟德尔因子Κ使人们能够用研究质量性状的方法来研究数量性状[5]Λ自从L ander和Bo tstein发表利用区间作图法进行Q TL分析的标志性文章以来[6]Κ逐渐出现了一股研究Q TL的热潮Λ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Κ对水稻

Ξ收稿日期Π2004202211Μ修改稿收到日期Π2004205209

基金项目Π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3005Γ

作者简介Π何风华;1972-Γ.男;汉族ΓΚ博士Κ主要从事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2m ailΠhefenghua2000@https://www.360docs.net/doc/2c19154381.html,

Q TL进行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Λ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几年来水稻Q TL分析的研究进展Κ对Q TL分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Λ

1 Q 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

Q TL定位实质上就是确定与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Κ并对其遗传效应进行分析ΛQ TL定位的基本过程是先选择具有极端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系亲本杂交构建一个合适的作图群体Κ然后通过分析DNA标记基因型和数量性状的表型值之间的相互关联Κ找到决定表型性状的各个Q TLΚ并将其逐一定位到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Κ最后估算其遗传效应ΛQ TL作图是基于统计推断的结果Κ因此Q TL又称为统计基因ΛQ TL作图有赖于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适宜的遗传群体的发展和合适的统计模型与方法的应用Λ

1.1 水稻D NA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水稻遗传图谱的构建较早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大进展Λ1994年ΚCausse等构建了包含816个标记的连锁图[7]Μ1998年ΚH arush i m a等发表的连锁图上包括2275个标记[8]Λ现在Κ在R GP网站;h ttpΠ rgp.dna.affrc.go.j p publicdata genetic m ap2000 index.h tm lΓ上ΚYano等构建的连锁图上有3267个标记Κ其中绝大多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2 stricti on fragm ent length po lymo rph is mΚR FL PΓ标记Κ并且几乎都被转换成了切割长度多态性标记;cleaved amp lified po lymo rph ic sequenceΚCA PSΓΛ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已经完成Κ这将为水稻基因组研究提供更多的标记[9Κ10]Λ目前的数据表明水稻遗传图谱上的分子标记数已超过6000个Κ平均间距为75~100kbΚ基本覆盖了水稻基因组的所有区域[11]Λ另外Κ美国康乃尔大学构建了水稻微卫星标记连锁图Κ图上的微卫星标记已达2740多个[12]Λ微卫星标记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Κ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的结果可直接用于作物分子育种Λ

1.2 定位群体

目前常用的Q TL定位群体一般是由两个纯系亲本杂交产生的F1代发展而来的[13]Λ早期Q TL定位使用的多为暂时性分离群体Κ对于自花授粉作物常用的有F2 F3ΚBC1等Λ这类群体构建容易Κ不需要很长时间Κ但它有两个局限性Κ一是表型鉴定以单株为基础Κ缺乏准确性Μ二是每一个体的后代都可发生分离Κ不能进行多点、多年的重复试验Λ克服这两个缺点的途径是发展永久性分离群体Κ如DH群体;加倍单倍体群体Γ和R I L群体;重组近交系群体ΓΛDH群体是由花粉培养形成的Κ在花培过程中可能受基因型选择的影响Κ群体构建难度较大ΜR I L群体是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形成的Κ需要很长的时间Λ但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群体中每一个体其后代稳定Κ不发生分离Κ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家系内遗传上一致的种子Λ因此Κ可以通过设置重复Κ把区组效应、重复效应和随机误差分解开来Κ增加了Q TL定位的准确性Λ各种群体提供给遗传分析的信息量是不同的ΛF2群体的遗传组成最为完整Κ提供的遗传信息量最为丰富Κ是唯一一种可以同时分析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群体Μ回交群体内每一个体的基因型都是杂合的Κ它只能估计显性效应ΜDH和R I L群体都只能估计加性效应Κ不能估计显性效应Λ

1.3 定位方法

利用DNA标记进行Q TL定位的遗传学原理是Π当分子标记与某一个性状的Q TL连锁时Κ不同标记基因型的个体的表型值将存在显著差异Κ分析这种差异Κ就可推断与分子标记相连锁的Q TL的位置和效应Λ以DNA标记为基础的Q TL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Π;1Γ单标记的定位方法Λ早期Q TL定位多采用这种方法[14]Κ这种方法不需要完整的分子标记连锁图Κ是将标记与数量性状联系起来的最简单的方法Λ但它不能估算Q TL与标记座位间的重组率Κ无法估计Q TL的确切位置和准确效应Λ;2Γ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 ap2 p ingΚI MΓΛ针对单标记定位方法的不足ΚL ander和Bo tstein 提出了基于最大似然分析原理的区间作图法[6]Κ这种方法借助于完整的分子标记连锁图Κ计算基因组任意位置上两个相邻标记之间存在或不存在Q TL的似然比的对数;LOD值ΓΛ当LOD值超过某一给定的临界值时;一般在2~3之间ΓΚQ TL的位置可用LOD支持区间表示出来Λ区间作图法曾被认为是构建Q TL图谱的标准方法Κ但区间作图法一次只用到两个标记进行检测Κ染色体上的其它标记信息未被利用Λ当一条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的Q TL时Κ用I M法进行计算常常是有偏的Λ;3Γ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 site interval m app ingΚC I MΓΛ是由Zeng在I M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作图方法[15Κ16]Κ它在极大似然分析中引入多元回归模型Κ使一个被检测标记区间内任一位点上的检测在统计上都不受该区间之外Q TL的影响ΛC I M法可将同一条染色体上多个连锁的Q TL效应区分开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背景遗传变异的干扰Κ提高了Q TL分析的可靠性和精确性Λ但区间作图和复合区间作图法都难以对Q TL与环境互作及Q TL之间的互作进行有效的分析Λ;4Γ多区间作图法;M ulti p le interval m app ingΚM I MΓΛ是由Kao和Zeng提出来的[17]Λ这种方法也是以极大似然法估算遗传参数Κ同时利用多个标记区间对多个Q TL进行作图Κ使Q TL作图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得到了改进Λ利用M I M法还能估计和分析Q TL之间的上位性、个体的基因型值和数量性状的遗传力Λ利用M I M法进行Q TL作图的FOR TRAN程序可以从网上下载;h ttpΠ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9154381.html,.tw ~chkao ΓΛ;5Γ混合线性模型方法Λ上述各种方法都建立在简单的数量遗传模型基础之上Κ实际上数量性状非常复杂Κ它除了受加性、显性效应控制外Κ还受上位性效应、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Λ为了分析和处理这些复杂的遗传现象Κ朱军等最先将混合线性模型应用于Q TL定位中Κ创立了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18]Λ这种方法将所有Q TL主效应和Q 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拟合在混合线性模型中Κ将效应估计和定位分析结合起来Κ进行多环境下的联合Q TL定位Κ可以分析各种复杂的遗传效应和Q 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Κ提高了作图的精

4612西 北 植 物 学 报24卷

度和效率Λ

2 水稻Q TL分析的研究进展

自W ang等利用R FL P连锁图定位了水稻对稻瘟病有部分抗性的14个Q TL以来[19]Κ有关水稻Q TL定位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加Λ目前Κ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应用不同的群体Κ对水稻大多数性状进行了Q TL定位Κ这些性状包括水稻的生育期[20Κ21]、株高及其组成性状[22Κ23]、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24~26]、谷粒外观品质[27~29]、食味和营养品质[30Κ31]等农艺性状、以及水稻种子的休眠性[32]、水稻叶片叶绿素和过氧化氢含量等生理性状[33]Λ综合这些实验结果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Λ

2.1 QT L的数目和效应

在同一个实验中Κ不同性状检出的Q TL数目是不同的Κ大多数实验中检出的Q TL数目在1~8个之间Κ每个实验中平均每个性状可检出3.58个Q TLΛ同一性状在不同实验中检出的Q TL数目、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效应也不完全相同Κ一些效应较大的Q TL在不同实验中能被重复检测到[21]Κ但所有实验中几乎没有得到过完全一致的结果Κ这可能与各个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不同有关Λ

单个Q TL对各自表型效应的贡献率不同Λ大多数Q TL 对表型效应的贡献率都在5%~20%之间Κ只检出少数贡献率在5%以下的Q TLΚ单个Q TL的平均贡献率为13.7%Λ多数实验中均能检出1个或2个效应较大的Q TLΚ它能单独解释总变异的20%以上[20Κ34]Κ这些Q TL可能属于主效基因Κ这说明数量性状是由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决定的Λ由此看来Κ经典的数量遗传学中多基因等效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Κ这对于利用分子标记来操作数量性状的选择很有意义Λ

同一性状Q TL的联合贡献率在12%~94.7%之间Κ平均为47.1%Κ可能还有许多Q TL未被检测出来Λ不能估算Q TL的确切数目是当前Q TL定位的一个共同问题Λ一般地讲Κ遗传率较低Κ对表型效应贡献相对较少的Q TL可能被效应较大的Q TL遮盖而不能被准确鉴定出来Κ这样就使得对Q TL数目的估计偏低Κ而对每个Q TL效应的估计偏高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Κ一是所用分离群体较小Κ当分离群体减小的时候Κ这种趋势就更明显[35]Λ二是Q TL分析中所用的阀值水平较高Κ研究中所用的阀值一般为LOD >2.0或P<0.01Κ所用阀值越高Κ检出较小效应Q TL的能力就越低[36]Λ

检出Q TL的作用模式比较复杂Κ有些Q TL表现为加性效应Κ而多数Q TL既有加性效应Κ又有显性或部分显性效应Κ但显性或部分显性效应相对较少ΛR edona和M ack ill认为籽粒大小的Q TL表现为加性和部分显性效应[27]ΜL i等和L uo等都认为超显性上位性效应是水稻近交衰退和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25Κ26]Λ不同效应的Q TL在各个亲本中的分布较复杂Κ许多研究表明Κ在亲本中存在对立效应的Q TLΚ即在大值亲本中有减效Q TLΚ小值亲本中有增效Q TL[24]Λ这可能是由于不利连锁所致Κ它解释了数量性状超亲分离的原因Λ

水稻已定位了大量的Q TLΚ这些Q TL与经典遗传学中主基因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ΛRobertson等认为主效和微效基因;Q TLΓ是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不同等位基因[37]ΛYano等在研究水稻抽穗期时发现5个抽穗期Q TL 中有3个与已知光周期敏感基因定位于相同的区域[20]Κ水稻抗白叶枯病的Q TL也被定位在与主基因相同的染色体区段内[38]Κ这些结果支持Robertson等的假说Λ但X iao等研究水稻株高和抽穗期时并未发现这种关系[39]Λ由于现在进行Q TL作图时所用的标记数量有限Κ难以对主基因与Q TL的关系进行详尽的研究Λ必须进行Q TL精细作图Κ才能阐明它们之间的实际关系Λ

2.2 上位性效应

Q TL作图的遗传模型主要是基于遗传学的单基因理论Κ但是诸如产量、生活力之类的性状均是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的最终产物Κ是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Λ这些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有如W righ t所描述的网状结构[40]Κ即每一个性状都受控于大量的基因Κ而每个基因的替换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多个性状Κ基于这一认识Κ上位性效应是数量性状表达的主要遗传学组分[41]Λ上位性效应是指基因座位之间的非加性遗传效应Κ经典数量遗传学早已证明了上位性效应的重要性Λ近年来对上位性效应的研究受到了较大的重视ΚL i等认为上位性效应是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基础[42]Κ尤其是遗传力较低的性状的遗传基础ΛYu等认为上位性效应普遍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Κ不仅是水稻产量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Μ而且还对水稻抽穗期和株高等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43Κ44]Λ

上位性效应的表现非常复杂ΛL i等认为Q TL与互作座位在不同遗传背景甚至不同环境中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42]ΛZhuang等用一个重组近交系群体分析了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的Q TL加性效应和加性×加性互作效应Κ认为Q TL主效应对表型性状的贡献率比上位性的大Κ但Q TL主效应的大小和方向是随它与其它Q TL的互作而变化的[45]Λ上位性效应涉及大量的互作位点Κ其中大多数位点在以单座位为基础的分析中无法检测到[43Κ44]Κ这增加了上位性分析的复杂性Λ构建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等特殊的遗传材料是研究上位性实质的有效手段[46]Λ

2.3 QT L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数量性状的表型极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Κ相同的分离群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出的Q TL数目、效应都是不同的ΚQ TL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ΛL u等用一个DH群体在北京、杭州、海南三个不同的地点进行Q TL定位实验Κ结果定位了6个农艺性状的22个Q TLΚ其中有7个能在三个不同环境下检出Κ另有7个Q TL能在两个环境下检出Κ而另外8个只能在一个环境下检出ΛQ TL与环境的互作是与性状相关的Κ每穗粒数和实粒数这两个性状的Q TL在不同的环境下均可检出Κ而抽穗期和株高这两个性

5612

11期何风华Π水稻Q TL分析的研究进展

状对环境非常敏感[47]ΛH ittal m ani等利用一个DH群体在印度三个不同的地区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Q TL 定位Κ共定位了34个Q TLΚ其中有8个Q TL可在3个不同的地区同时检出[48]Λ效应较大的Q TL表现稳定Κ可在不同环境中同时检出Κ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只影响Q TL的效应值而不影响其方向Λ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检出的表现一致的Q TL对Q TL定位结果直接应用于育种是非常重要的Λ2.4 相关性状的QT L

经典数量遗传学假定性状的相关性是由于基因的多效性或基因的紧密连锁引起的Κ分子数量遗传学研究发现一些相关性状的Q TL被定位在相同或相邻的染色体区段内ΛX i2 ao等发现3个千粒重的Q TL分别与3个每穗粒数的Q TL 定位于染色体的同一区域Κ但这些Q TL具有相反的效应Κ他们因此认为千粒重与每穗粒数的高度负相关是由于一因多效引起的[39]Λ着粒密度和每穗粒数是两个高度正相关的性状ΚL in等发现控制这两个性状的Q TL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同区域Κ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引起的[49]Λ李泽福等发现几个谷粒外观品质的Q TL定位在相同的染色体区段[29]Λ但现在Q TL作图的精确度还不足以区别这种现象究竟是由基因的紧密连锁还是一因多效造成的Λ2.5 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QT L

现在Κ进行Q TL定位的性状诸如株高、产量等都是该性状个体发育的最终表现形式Κ这只能了解Q TL从发育开始到观察时期的累积效应Κ不能掌握不同发育时期Q TL的表达情况、作用模式及效应Λ发育遗传学理论认为Κ基因的表达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是有选择性的Κ不同发育阶段Q TL 的表达容易受到与其它Q TL及其与环境互作的影响[50]ΛYan等用条件和非条件的Q TL作图方法对株高和分蘖数进行了发育Q TL定位Κ结果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检测到的Q TL是不同的Κ只有少数Q TL可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检测到[51Κ52]Λ何慈信等对水稻不同时期叶挺伸长动态行了Q TL 分析Κ他们发现叶挺长在测定末期只能检出4个非条件Q TLΚ而在整个水稻生长过程中有13个Q TL与叶挺伸长有关[53]Λ发育Q TL定位可以揭示Q TL的动态表达Κ从而可以提高定位的灵敏度和精确性Λ这种从静态向动态变化的Q TL分析方法的出现Κ可以认为是Q TL研究发展的一个新方向Λ

3 Q TL精细定位与克隆

3.1 QT L定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Q TL定位是把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系统分解为单个孟德尔因子的第一步Κ利用常规分离群体进行Q TL定位时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Π;1Γ定位精确度不高Λ数量遗传所分析的某个Q TL只是统计上的一个参数Κ它代表染色体上影响数量性状的某个区段Κ它的范围可以超过10c MΚ在这个区段内可能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基因Λ利用常规分离群体进行Q TL定位时无法区分在这个区段内是一个效应较大的基因Κ还是一簇紧密连锁的效应较小的Q TL[35]对表型效应贡献较少的Q TL常不能被准确鉴定出来Κ这使得对Q TL数目的估计偏低Κ而对每个Q TL效应的估计偏高Λ在常规分离群体内除了目标性状发生分离外Κ还存在较广泛的背景遗传因子发生分离Λ由于Q TL之间存在较复杂的互作Κ使一些座位检测不到Κ也使对Q TL效应的估计不准确Λ遗传背景噪声对Q TL定位的精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54]Λ

近年来Κ为了提高Q TL定位的精确性Κ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方法试图从统计上和试验设计上加以改进Λ构建特殊的遗传材料Κ消除群体内背景遗传因子的干扰是提高Q TL定位精确性的根本方法[54]Λ为了消除遗传背景的干扰Κ人们构建了多种新型群体Κ如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sΚN I LΓ、回交近交系群体;backcro ss inbred linesΚB I LΓ[55]、导入系群体[56]或单片段代换系群体;single segm ent substitu2 ti on linesΚSSSLΓ[57]等Λ这类群体是由供体亲本与受体亲本经过多代回交以后选育形成的Κ株系间具有大致相同的遗传背景Κ各个品系的植株所含供体亲本的基因组比率相对较低Κ品系内不存在个体间基因型的差异Κ而品系间除目的性状外遗传背景基本一致Λ

3.2 水稻QT L精细定位与克隆

水稻抽穗期性状的Q TL精细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较快Λ日本R GP以N i pponbare和Kasalath杂交组合的F2、B I L和多个高代回交株系为材料定位了14个水稻抽穗期Q TL[58]Κ通过构建单个Q TL的近等基因系ΚL in等对H d9、H d4和H d5进行了精细定位[59Ψ60][利用图位克隆法ΨH d1、H d6和H d3a等Q TL已被克隆[61~63]Λ这些Q 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将有助于水稻抽穗期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Λ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已经完成[9Κ10]Κ研究人员从网上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中获取水稻DNA序列非常方便Κ这为水稻Q TL的克隆提供了新的思路ΛQ TL被精细定位在染色体的特定区域以后Κ可以通过数据库查找其候选基因Κ以用作进一步研究Λ候选基因克隆法将在基因组时代的Q TL克隆中发挥重要作用Λ水稻基因组在迄今研究的禾谷类作物中最小Κ水稻是公认的禾谷类作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Κ水稻Q TL精细定位和克隆的成功将为其它禾谷类作物Q TL的克隆提供经验Λ

4 Q TL定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水稻遗传育种通常是通过表型值来选择基因型的Κ

Q TL作图可以使育种家直接选择和操作数量性状的基因型Λ现在Q TL定位与作物育种结合不紧密Κ通常用于发展Q TL定位群体的亲本并不是生产上应用的优良品种Κ在一个群体中发现有益的Q TL后Κ要用于作物育种还需要经过多代回交和自交Κ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ΜQ TL存在上位性互作和与环境的互作Κ因此Q TL定位的结果都是组合特异性的Κ在一个组合获得的结果难以直接应用于其它组合Κ这限制了Q TL定位对育种的指导意义Λ虽然Q TL定位还没有成功用于作物育种的报道Κ但在以下两个方面已取得了显著

6612西 北 植 物 学 报24卷

进展Π;1Γ新基因资源的发掘Λ现代作物育种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Κ即作物种质逐渐单一化Λ而许多对育种有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都存在于作物的近缘野生种中Κ发掘和利用这些基因资源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ΛX iao 等在一个野栽组合的BC 2测交群体中定位了许多对农艺性状有益的Q TL Κ这些Q TL 是用于水稻育种的有用基因资源

[24]

Μ;2Γ主效Q TL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Λ主效Q TL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在水稻品质性状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Λ珍汕97是杂交水稻汕优63的母本Κ其品质较差ΛT an 等发现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等性状是由6号染色体上的W axy 基因座位或与其紧密连锁的区段控制的[30]Μ

Zhou 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明恢63的W axy 基因区

段分别转移到了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中Κ转移的区段不超过6.1c M Κ从而使珍汕97不育系、保持系和汕优63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稻米垩白度等4个品质性状都得到了改良[64]Λ

与其它农作物相比Κ水稻Q TL 分析的研究进展较快Κ但大多数工作仅局限于Q TL 检测、定位和作图Κ要应用到实际的育种工作中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Κ但对数量性状进行遗传操纵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Λ农作物育种中的大多数目标性状是数量性状Κ对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是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Κ它必将对作物的遗传改良作出革命性贡献Λ

参考文献Π

[1] M A TH ER K .V ariati on and selecti on of po lygenic characters [J ].Genetics Κ1941Κ41Π159-193.[2] M A TH ER K ΚJ I N KS J L .B i om etrical genetics [M ].3rd edn .L ondon ΠChapm an &H all Κ1982Π1-38.[3] TAN KSL EY S D .M app ing po lygenes [J ].A nnu R ev .Genet .Κ1993Κ27Π205-233.

[4] J I A J Z ;贾继增Γ

.M o lecular ger mp las m diagno stics and mo lecular m arker assisted breeding [J ].S cien tia A g ricu ltu ra S in ica ;中国农业科学ΓΚ1996Κ29;4ΓΠ1-10;in Ch inese Γ.

[5] PA T ER SON A H ΚLAND ER E S ΚH E W IT T J D Κet a l .R eso lu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to m endelian facto rs by using a comp lete link 2

age m ap of restricti on fragm ent length po lymo rph is m s[J ].N a tu re Κ1988Κ335Π721-726.

[6] LAND ER E S ΚBO T ST E I N D.M app ing m endelian facto rs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traits using R FL P linkage m ap s[J ].Genetics Κ1989Κ

121Π185-199.

[7] CAU SSE M A ΚFUL TON T M ΚCHO Y G .et a l .Saturated mo lecular m ap of the rice genom e based on an interspecific backcro ss popu 2

lati on [J ].Genetics Κ1994Κ138Π1251-1274.

[8] HA RU SH I M A Y ΚYANO M ΚSHOM U RA A .et a l .A h igh density rice genetic linkage m ap w ith 2275m arkers using a single F 2popula 2

ti on [J ].Genetics Κ1998Κ148Π479-494.

[9] YU J ΚHU S ΚW AN G J .et a l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 e ;O ry z a sa tiva L .ssp .ind ica Γ[J ].S cience Κ2002Κ296Π79-92.[10] GO FF S A ΚR I CKE D ΚLAN T H .et a l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 e ;O ry z a sa tiva L .ssp .jap on ica Γ[J ].S cience Κ2002Κ296Π

92-100.

[11] W U J ΚM A EHA RA T ΚSH I M O KAW A T .et a l .A comp rehensive rice transcri p t m ap containing 6591exp ressed sequence tag sites

[J ].P lan t Cell Κ2002Κ14Π525-535.

[12] M CCOU CH S R ΚT EYT ELM AN L ΚXU Y B Κet a l .D evelopm ent and m app ing of 2240new SSR m arkers fo r rice ;O ry z a sa tiva L .Γ

[J ].DN A R esea rch Κ2002Κ9Π199-207.

[13] M CCOU CH S R ΚDO ER GE R W .Q TL m app ing in rice [J ].T rend s Genet .Κ1995Κ11Π482-487.[14] THODA Y J M .L ocati on of po lygenes [J ].N a tu re Κ1961Κ191Π368-370.

[15] ZEN G Z B .T heo retical basis fo r separati on of m ulti p le linked gene effects in m app 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J ].P roc .N a tl .A cad .S ci .

U SA Ψ1993Κ90Π10972-10976.

[16] ZEN G Z B .P recisi on m app 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J ].Genetics Κ1994Κ140Π745-754.

[17] KAO C H ΚZEN G Z B ΚT EA SDAL E R D .M ulti p le interval m app ing fo r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J ].Genetics Κ1999Κ152Π1203-1216.[18] ZHU J ;朱 军Γ.M ixed model app roaches of m app ing genes fo r comp lex quantitative traits [J ].J ou rna l of Z hej iang U n 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Γ

;浙江大学学报Γ;自然科学版ΓΚ1999Κ33;3ΓΠ327-335;in Ch inese Γ.[19] W AN G G L ΚM A CK I LL D J ΚBONM AN J M Κet a l .R FL P m app ing of genes conferring comp lete and partial resistance to blast in a

durably resistant rice cultivar [J ].Genetics Ψ1994Κ136Π1421-1434.

[20] YANO M ΚHA RU SH I M A Y ΚNA GA RUM A Y .et a l .Identifica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 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using a

h igh -density linkage m ap [J ].T heor .A pp l .Genet .Κ1997Κ95Π1025-1032.

[21] ZHOU Y ΚL IW ΚW U W .Genetic dissecti on of heading ti m e and its components in rice [J ].T heor A pp l Genet Ψ2001Κ102Π1236-1

242.

[22] TAN Z B ;谭震波ΓΚSH EN L S ;沈利爽ΓΚKUAN G H C ;况浩池Γ

Κet a l .Identificati on of Q TL s fo r length s of the top internodes and o th 2er traits in rice and analysis of their genetic effects [J ].A cta Genetica S in ica ;遗传学报Γ

Κ1996Κ23;6ΓΠ439-446;in Ch inese Γ.7

61211期何风华Π水稻Q TL 分析的研究进展

8612西 北 植 物 学 报24卷

[23] YAM AM O TO TΚTA GU CH I S FΚU KA I Y.M app 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 r days-to-headingΚand cul mΚpanicle internode

length s in a BC1F3populati on using an elite rice varietyΚKo sh ih ikariΚas the recurrent parent[J].B reed ing S cienceΚ2001Κ51Π63-71.

[24] X I AO JΚL I JΚGRAND I LLO SΚA HN S NΚYUAN LΚTAN KSL EY S D.Identificati on of trait-i m p rov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lleles

from a w ild rice relativeΚO ry z a ruf ip og on[J].GeneticsΚ1998Κ150Π899-909.

[25] L I Z KΚLUO L JΚM E I H WΚet a l.O verdom inant ep istatic loci are the p ri m ary genetic basis of inbreeding dep ressi on and hetero sis in

rice.I.bi om ass and grain yield[J].GeneticsΚ2001Κ158Π1737-1753.

[26] LUO L JΚL I Z KΚM E I H WΚet a l.O verdom inant ep istatic loci are the p ri m ary genetic basis of inbreeding dep ressi on and hetero sis in

rice.II.grain yield components[J].GeneticsΚ2001Κ158Π1755-1771.

[27] R EDONA E DΚM A CK I LL D J.Q uantitative trait locus analysis fo r rice panicle and grain characteristics[J].T heor.A pp l.Genet.Κ

1998Κ96Π957-963.

[28] TAN Y FΚX I N G Y ZΚL I J XΚet a l.Genetic bases of appearance quality of rice grains in Shanyou63Κan elite rice hybrid[J].T heor.

A pp l.Genet.Κ2000Κ101Π823-829.

[29] L I Z F;李泽福ΓΚW AN J M;万建民ΓΚX I A J F;夏加发ΓΚZHA I H Q;翟虎渠Γ.M app 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underlying appearance

quality of rice grains;O ry z a sa tiva L.Γ[J].A cta Genetica S in ica?遗传学报ΓΚ2003Κ30;3ΓΠ251-259;in Ch ineseΓ.

[30] TAN Y FΚL I J XΚYU S BΚet a l.T he th ree i m po rtant traits fo r cook ing and eating quality of rice grains are contro lled by a single locus

in an elite rice hybridΚShanyou63[J].T heor.A pp l.Genet.Κ1999Κ99Π642-648.

[31] TAN Y FΚSUN MΚX I N G Y ZΚet a l.M app 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 r m illing qualityΚp ro tein content and co lo r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using a recom 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 on derived from an elite rice hybrid[J].T heor.A pp l.Genet.Ψ2001Κ103Π1037-1045. [32] CA I H WΚM OR ISH I M A H.Q TL clusters reflect character associati ons in w ild and cultivated rice[J].T heor.A pp l.Genet.Κ2002Κ

104Π1217-1228.

[33] YAN G Q H;杨权海ΓΚLU W;陆 巍ΓΚHU M L;胡茂龙ΓΚet a l.Q TL and ep istatic interacti on underlying leaf ch lo rophyll and H2O2

content variati on in rice;O ry z a sa tiva L.Γ[J].A cta Genetica S in ica;遗传学报ΓΚ2003Κ30;3ΓΠ245-250;in Ch ineseΓ.

[34] BRONDAN I CΚRAN GEL P HΚBRONDAN I R P VΚFERR E I RA M E.Q TL m app ing and introgressi on of yield-related traits from

O ry z a g lum aep a tu la to cultivated rice O ry z a sa tiva using m icro satellite m arkers[J].T heor.A pp l.Genet.Κ2002Κ104Π1192-1203.

[35] YANO MΚSA SA K I T.Genetic and mo lecular dissec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 rice[J].P lan t M ol.B iol.Κ1997Κ35Π145-153.

[36] KEA R SEY M JΚFA RQU HA R A G L.Q TL analysis in p lantsΠw here are w e now[J].H ered ityΨ1998Κ80Π137-142.

[37] ROBER T SON D S.A po ssible technique fo r iso lating genom ic DNA fo r quantitative traits in p lants[J].J.T hero.B iol.Ψ1985Κ117Π

1-10.

[38] LUO L J;罗利军ΓΚM E I H W;梅捍卫ΓΚZHAO X H;赵新华ΓΚet a l.R FL P m app ing and race specificity of bacterial bligh t resistance

genes;Q TL sΓin rice[J].S cience in Ch ina?S eries CΣ;中国科学C辑ΓΚ1998Κ41;5ΓΠ542-547.

[39] X I AO JΚL I JΚYUAN LΚTAN KSL EY S D.Identificati on of Q TL s affecting traits of agronom ic i m po rtance in a recom binant inbred

populati on derived from a subspecific rice cro ss[J].T heor.A pp l.Genet.Κ1996Κ92Π230-244.

[40] W R IGH T S.Evo luti on and genetics of populati on[M].Ch icagoΠU niv.Ch icago P ressΚ1968ΚV o l.1Π10-11.

[41] YU S B;余四斌ΓΚL I J X;李建雄ΓΚXU C G;徐才国Γ.et a l.Ep istasis p lays an i m po rtant ro le as genetic basis of hetero sis in rice[J].

S cience in Ch ina?S eries CΣ;中国科学C辑ΓΚ1998Κ41;3ΓΠ293-302.

[42] L I Z KΚP I N SON S R MΚPA R K W DΚet a l.Ep istasis fo r th ree grain yield components in rice;O ry z a sa tiva L.Γ[J].GeneticsΚ1997Κ

145Π453-465.

[43] YU S BΚL I J XΚXU C G.et a l.I mpo rtance of ep istasis as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 sis in an elite rice hybrid[J].P roc.N a tl.A cad.

S ci.U SAΚ1997Κ94Π9226-9231.

[44] YU S BΚL I J XΚXU C G.et a l.Identifica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d ep istatic interacti ons fo r p lant heigh t and heading date in rice

[J].T heor.A pp l.Genet.Κ2002Κ104Π619-625.

[45] ZHUAN G J YΚFAN Y YΚRAO Z MΚet a l.A nalysis on additive effects and additive-by-additive ep istatic effects of Q TL s fo r yield

traits in a recom 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 on of rice[J].T heor.A pp l.Genet.Κ2002Κ105Π1137-1145.

[46] ESH ED YΚZ AM I R D.L ess-than-additive ep istatic interacti on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in tom ato[J].GeneticsΚ1996Κ143Π1807-

1817.

[47] LU C FΚSH EN L SΚTAN Z B.et a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9154381.html,parative m app ing of Q TL s fo r agronom ic traits of rice acro ss environm ents by using a dou2

bled-hap lo id populati on[J].T heor.A pp l.Genet.Κ199794Π145-150.

[48] H IT TALM AN I SΚSHA SH I DHA R H EΚBA GAL I P G.M o lecular m app 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 r p lant grow thΚyield and yield

related traits acro ss th ree diverse locati ons in a doubled hap lo id rice populati on[J].E up hy ticaΚ2002Κ125Π207-214.

[49] L I N H XΚQ I AN H RΚZHUAN G J YΚet a l.R FL P m app ing of Q TL fo r yield and related characters in rice;O ry z a sa tiva L.Γ[J].T he2

or.A pp l.Genet.Ψ1996Κ92Π920-927.

[50] A TCHL EY WΚZHU J.D evelopm ental quantitative geneticsΚconditi onal ep igenetic variability and grow th in m ice[J].GeneticsΚ1997Κ

147Π765-776.

[51] YAN J Q ΚZHU J ΚH E C X Κet a l .Q 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alysis fo r developm ental behavi o r of tiller num ber in rice ?O ry z a sa tiva L.Γ

[J ].T heor .A pp l .Genet .Κ1998Κ97Π267-274.

[52] YAN J Q ΚZHU J ΚH E C X Κet a l .M o lecular dissecti on of developm ent behavi o r of p lant heigh t in rice ;O ry z a sa tiva L .Γ[J ].Genetics Ψ

1998Κ150Π1257-1265.

[53] H E C X ;何慈信ΓΚZHU J ;朱 军ΓΚYAN J Q ;严菊强ΓΚBENM OU SSA M ΚW U P ;吴 平Γ

.Q TL m app ing fo r developm ent behavi o r of leaf sheath heigh t in rice [J ].Ch inese J .R ice S ci .;中国水稻科学Γ

Κ2000Κ14;4ΓΠ193-198;in Ch inese Γ.[54] W U W R ;吴为人ΓΚTAN G D Z ;唐定中ΓΚL IW M ;李维明Γ.Genetic dissecti on and mo lecular dissec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s [J ].

A cta A g rono m ica S in ica ;作物学报Γ

Κ2000Κ26;4ΓΠ501-507;in Ch inese Γ.[55] L I N S Y ΚSA SA K I T ΚYANO M .M app 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 lling seed do r m ancy and heading date in rice ΚO ryza sativa L .Κ

using backcro ss inbred lines [J ].T heor .A pp l .Genet .Ψ1998Κ96Π997-1003.

[56] ESH ED Y ΚZ AM I R D .A genom ic library of L y cop ersicon p ennellii in L .escu len tum Πa too l fo r fine m app ing of genes [J ].E up hy tica Κ

1994Κ79Π175-179.

[57] L I U G M ;刘冠明Γ

ΚL IW T ;李文涛ΓΚZEN G R Z ;曾瑞珍ΓΚZHAN G G Q ;张桂权Γ.D evelopm ent of single segm ent substituti on lines ;SSSL s Γof rice subspecies [J ].Ch inese J .R ice S ci .;中国水稻科学ΓΚ2003Κ17;3ΓΠ201-204;in Ch inese Γ.

[58] YANO M ΚKOJ I M A S ΚTA KA HA SH I Y ΚL I N H X ΚSA SA K I T .Genetic contro l of flow ering ti m e in rice Κa sho rt -day p lant [J ].

P lan t P hy siol .Ψ2001Κ127Π1425-142.

[59] L I N H X ΚA SH IKA R IM ΚYAM ANOU CH I U ΚSA SA K I T ΚYANO M .Identificati on 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H d 9Κcontro 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J ].B reed ing S cience Ψ2002Κ52Π35-41.

[60] L I N H X ΚL I AN G Z W ΚSA SA K I T ΚYANO M .F ine m app ing 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H d 4and H d 5contro 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J ].B reed ing S cience Κ2003Κ53Π51-59.

[61] YANO M ΚKA TA YO SE Y ΚA SH IKA R IM Κet a l .H d -1Κa m aj o r pho toperi od sensitivity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in rice Κis clo sely re 2

lated to the A rabid op sis flow ering ti m e gene CON S TA N S [J ].P lan t Cell Κ2000Κ12Π2473-2483.

[62] YAM AM O TO T ΚL I N H X ΚSA SA K I T ΚYANO M .Identificati on of heading dat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H d 6and characterizati on of

its ep istatic interacti ons w ith H d 2in rice using advanced backcro ss p rogeny [J ].Genetics Κ2000Κ154Π885-891.

[63] KOJ I M A S ΚTA KA HA SH I Y ΚKOBA YA SH I Y Κet a l .H d 3a Κa rice o rtho log of the A rabid op sis F T gene Κp romo tes transiti on to flow 2

ering dow nstream of H d 1under sho rt -day conditi on [J ].P lan t Cell P hy siol .Ψ2002Κ43Π

1096-1105.[64] ZHOU P H ΚTAN Y F ΚH E Y Q Κet a l .Si m ultaneous i m p rovem ent fo r four quality traits of Zhenshan 97Κan elite parent of hybrid rice Κ

by mo lecular m arker -assisted selecti on [J ].T heor .A pp l .Genet .Κ2003Κ106Π326-331.

9

61211期

何风华Π水稻Q TL 分析的研究进展

水稻根系分泌物对镉吸收、积累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CROP RESEARCH)2018,2(3) :244 -248,64 水稻根系分泌物对镉吸收、积累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黄亚男,傅志强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8) 摘要:综述了水稻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产生机制以及对水稻镉吸收、积累的影响机理,分析了水稻根分泌物、土 壤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对稻田镉污染下水稻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为水稻镉污染防治研究提供 参考。 关键词:水稻;根系;分泌物;镉;机理 中图分类号:S5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280(2018)03^0244-05 DOI :10. 16848/j. cnki. issn. 1001-5280. 2018. 03. 17 Study Progres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Cadmium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in Rice Root Exudates HUANG Yanan,FUZhiqiang*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 China) Abstract: The exudates types of rice root , t h e mechanism of rice root exudation , and the mechanism of and accumulation were revie'wed. The rice root exudates, soil cadmiu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ere analyzed. The study pro-gress about rice root exudates under cadmium pollution in paddy fields was expected. The outlook provi the research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rice cadmium pollution. Keywords : rice ; root ; exudates ; cadmium ; mechanism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大约60%的人 口以水稻为主食[1]。水稻具有富集重金属镉(Cd)的习性,极易在籽粒中积累,是吸收镉能力最强的大 宗谷类作物[]。目前,稻田重金属污染已经十分严 重,特别是重金属元素镉,已成为危害我国水稻生产 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稻米镉含量超标的问题广 受关注[3]。因此,加强水稻镉污染防治研究对我国 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根系向根际释放一些无机离子和有机化合 物,可能影响到根际重金属的表现形态。根系分泌 物对土壤重金属活化的机理、根系分泌物在植物修 收稿日期=2018-03 -28 作者简介:黄亚男(1993 -),女,硕士研究生,Email:1135203401@ 究,Email:zqf_cis@126. com。 基金项目:湖南省农业委科技项目。 复污染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农艺调控措施、有机肥和 栽培条件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等方面皆有许多研究 报道,但水稻根系分泌物与土壤镉之间的相互影响 报道少见。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探 讨,旨在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根系分泌物及其对根际的作用 l.i根系分泌物的种类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向外界环境分 泌的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其在土壤和植物 之间承担着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是响 c m。*通信作者:傅志强,博士,主要从事耕作制度与碳氮循环研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转基因论文摘要]稻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水稻转基因研究在我国已取得显著进展。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并阐明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水稻分布极其广泛,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组型和数目复杂多样,成为研究稻种起源、演化和分化必不可少的材料。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并导入植物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者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育种技术体系。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各种抗性或抗性相关基因转入水稻,进一步拓宽了水稻抗病基因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国内外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4大转基因技术应用国。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中国是继美国之后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现在河北省与美国孟山都合作育成33B抗虫棉(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导入Bt基因,由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东至县棉种场共同选育的抗虫棉“国抗1号”在安徽省已通过审定。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许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育成抗病转基因小麦、转基因烟草、转基因水稻等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将水母发光基因导入烟草、芹菜、马铃薯等作物,获得发光作物,驱赶害虫。 至于油菜方面利用转基因工程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研究,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利时为了提高菜饼粗蛋白质的含量,将一种草控制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油菜上来,选出高蛋白质含量的转基因油菜品种。瑞典Svalow-Weibull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培育成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比利时PGS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创造出新的油菜授粉系统;法国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充分利用萝卜不育细胞质不育彻底的特性,实现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三系配套,对推动全球杂交油菜育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二、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我国是农业超级国,因此,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关键是水稻问题(高产和抗性问题),而水稻问题的核心便是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成功应用。 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已趋向成熟,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水稻东格鲁病、条纹叶枯病、黄矮病、矮缩病等8种病毒病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将各病原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编码结构或非结构蛋白基因干扰素CDNA等分别导入水稻,获得了抗不同病毒病的转基因株系或植株。在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Basra除草剂的成果 王才林等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PCR分析,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在T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段俊等利用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魏斌聪 学号:200806016139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陈蔚青教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魏斌聪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工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_叶丽丽

[4]朱校奇,邓启云,陈春光,等.再生稻及超级杂交稻再生利用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7,22(3):6-9. [5] 马绪亮,李合松,刘莉莉.应用14 C 示踪技术研究超级杂交稻同化产物转运分配及其与早衰关系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8,(6):142-146.[6] 任天举,李经勇,邹亚兰,等.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对再生稻的 影响[J].再生稻,1997,(2):17-21.[7] 徐富贤.杂交中稻抽穗后再生芽生长与头季稻茎鞘物质积累的关系[J].中国水稻科学,1997,11(3):160-164. (责任编辑:高国赋 )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叶丽丽1,王翠红1,彭新华2,王丽慧1 (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为正确评价农业生产中秸秆还田的作用,本文从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健康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三个方面综述了秸秆还田 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展望了秸秆还田的前景。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健康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中图分类号:S1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 (2010)19-0052-04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Quality YE Li-li 1,WANG Cui-hong 1,PENG Xin-hua 2,WANG Li-hui 1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NAU,Changsha 410128,PRC;2.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PRC)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ly evaluate t he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quality was introduced from three aspects (soil fertility quality,soil health quality and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the prospects of straw returning were viewed. Key words:straw returning;soil fertility quality;soil health quality;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秸秆因含有一定的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同时富含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而一直受到农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人们在秸秆 还田的技术、 作用以及产生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早期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秸秆还田作为农业生产中土壤培肥的一项有效措施来实施,甚至有的国家如日本还将此当作法律来执行。然而近十几年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可能带来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我国是秸秆产量较丰富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秸秆年产量约7.9亿t 左右,约占全世 界的39.5%,但目前这些秸秆除小部分用作燃料、 造纸、畜牧饲料外,大部分秸秆被就地焚烧,还田率极低,仅占总产量的1/4。由此可见,我国的秸秆还 田措施有大量发展空间。 本文从近十年来提出的土壤质量概念,即土壤肥力质量、土壤健康质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3个方面综述了由秸秆还田带来的影响,旨在为农业生产中实施秸秆还田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1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1.1 土壤物理指标 1.1.1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调控土壤物理、生物过程和土壤有机质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多数研究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具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0.05~0.25mm 的粗粒级团聚体含量的作用。秸秆还 收稿日期:2010-07-24 作者简介:叶丽丽(1983-),女,四川内江市人,在读硕士,研 究方向为土壤物理。通讯作者:王翠红 !!!!!!!!!!!!!!!!!!!!!!!!!!!!!!!!!!!!!!!!!!!!! 湖南农业科学2010,(19):52~55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作物QTL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

作物QTL分析的理论研究进展 1.前言:1.1什么是数量性状遗传 数量遗传的多因子假说在20 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的遗传学理论之一. 在育种实践中作物许多重要的可遗传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 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如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等. 它区别于质量性状在于是受多基因控制而非受1~ 2 个基因控制, 每个基因对它所控制的性状的作用大小不同; (2) 后代的表型是界于两亲本表型之间的连续变异, 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不能由亲本基因型推出. (3) 易受环境的影响, 无法用孟德尔遗传因子理论解释. 数量性状的遗传对农作物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称为多基因或微效基因, 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数量性状位点(quan t itat ive t rait locu s,Q TL ). 由于控制一种数量性状发育的Q TL 数目很多, 单个Q TL 的效应很小, 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研究难度很大.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只能将控制一种数量性状发育的所有Q TL 作为一个整体, 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加以分析. 这种研究方法对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无法区别单个Q TL 对数量性状的贡献大小及其与其它基因间的关系, 更无法将Q TL 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这极大地限制了数量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采用单基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可找到一些形态标记和Q TL 之间的遗传关系, 且定位一些Q TL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最早在研究菜豆不同种皮颜色的基因型时发现了种皮的颜色与种子的平均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随后在许多作物中发现了不同的Q TL 与遗传标记的连锁关系. 但是形态标记数目有限,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稀少而不均匀, 对数量性状有表型效应, 影响了遗传分析的准确性, 因而应用形态标记进行Q TL 定位很不理想. 近20 多年来, 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番茄、玉米、大豆及水稻 等作物中发现了许多的同工酶标记和分子标记, 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应用促进了Q TL 定位的发展. 开展全面系统的Q TL 定位, 必须具备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 近些年, 分子标记已广泛地应用于作物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Q TL 定位)、种质资源鉴定以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各个方面. 根据分子图谱和分离群体中各株(系) 的性状表现, 可以确定分子标记对数量性状与影响该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 利用分子标记可以将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 将它们一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并进行各基因的单个效应及互作效应的估计. 这为利用遗传标记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和最终对其遗传操纵提

水稻根系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2-07-11 作者简介:蔡昆争(1970-),男,助理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138和3010010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0065402);广东省自然科学 基金资助项目(980145和20000636) 水稻根系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蔡昆争1,骆世明1,段舜山2 (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暨南大学水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选择9个水稻品种,在水稻生长根系最旺盛的抽穗期进行取样,研究高产水稻群体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的根系体积和质量的总量存在差异.各品种水稻根系的体积和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 降,但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0~20cm ),且表层(0~10cm )占80%以上.其垂直分布可用指数模型、乘幂模型、对数函数、多项式函数表示,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上层根(0~10cm )质量与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下层根质量(10cm 以下)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17258.研究认为,从整株根系和高产的角度来看,适当减少表层根系,培育和增加深层根系的比例有利于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关键词:水稻;根系;空间分布;产量 中图分类号:S181;S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1X (2003)03-0001-04 理想株型结构是作物高产的重要基础[1,2].良好的株型必须保证植株充分利用光能,有利于群体内气体的交换,以及减少个体之间的竞争[3].D on 2ald [4]提出了理想株型(Ideotype )的概念,他指出禾谷类作物理想株型的特征应该是在同类植株间相互干扰最小.松岛省三[5]从水稻高产栽培的角度提出了理想稻的形态要求,即多穗、矮秆、短穗,上部2~3叶要短、厚、直立,抽穗后叶色褪淡缓慢,绿叶较多.我国在株型育种上曾先后经历了矮化育种阶段、理 想株型育种阶段、超高产育种阶段[6~9] .对水稻株型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部,而关于水稻根系的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Y oshida [10]使用1081个水稻品种,在温室中用根箱观察了不同品种的株高、分蘖和根系生长的关系,发现根系分布较深的品种植株较高,分蘖也很少[10].凌启鸿[11]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叶角与根系分布的关系认为,根系分布较深且多纵向时,叶角较小,叶片趋向于直立;根系分布较浅且少纵向时,叶角较大,叶片趋向于披垂[11].这些研究大都在个体条件(单株)或水培条件下进行,而系统研究大田高产群体条件下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较少.本研究通过选择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进行研究,试图寻找高产水稻群体的根系分布特征,并建立描述根系空间分布的模型,从而为培育优良根型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水稻品种选用培杂72、丰矮占1号、特三矮、二 青矮、七山占、粳籼89、华粳籼74、华航1号、七华占.其中培杂72、二青矮、华粳籼74、华航1号、七华占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育种系提供,丰矮占1号、特三矮、七山占、粳籼89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1.2 方法 1998~1999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本田每公顷施N 150kg ,P 2O 590kg ,K 2O 150kg.插植规格为20cm ×20cm ,每穴插两苗,设3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4m 2,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根系取样采用田间土柱法.在水稻根系最旺盛的抽穗期取样,以水稻植株为中心,先割取地上部分,然后借助铁铲挖取20cm 长×20cm 宽×40cm 深的土柱,沿垂直方向上每5cm 切割为1个层次,重复3~4次.取出的土样,小心用水漂洗干净,将泥土和根系分离,带回实验室测定.根系体积采用排水法、根质量用烘干法测定.成熟期进行测产和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体积的空间分布 从表1可看出,不同水稻品种的根系体积总量存在差别,比较大的品种有华航1号、七华占、华粳籼74、二青矮,单株根系体积都超过20cm 3,而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在土壤不同层次的分布差异较大,根系体积都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主要分布在耕作层(0~20cm ),而耕作层以下则根较少.在同一层中,不同品种在上层(0~10cm )和下层(10cm 以 第24卷第3期 2003年7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 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 ol.24,N o.3 Jul.2003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

环境因子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报告人:邓亚萍导师:王忠 水稻根系既是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特性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19年Weaver 首先报道根系与生态关系的研究结果以来,人们开始对植物根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根系的形态结构与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一直是水稻根系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核心问题是高产水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高产水稻根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应答。 在由于自然状态的根系生长在黑暗条件下以及研究方法的局限,过去国内从事根系形态结构及环境因子对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较少,近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已陆续开展了环境因子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积累了众多经验,本文对已有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1.温度因子 温度几乎影响着植物所有的生物学过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 于根系而言,根际温度更是影响着根系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及根中各种代谢过程。 水稻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20cm耕层中,土壤温度变化也以0~20cm土层内最为明显。因此,这个层次的温度变化对水稻根系影响最大。水稻根系的生长受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后期的衰竭,水稻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8~32℃,当水温在16℃以下时,根的生长几近停滞,当温度上升到28℃时,支根生长良好,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增长。在此界限以内,温度越高,地上部发育越好;温度低时,则根部的生长量增大。Neilsen(1974)认为,在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或较高温度下, 有利于根系的发生伸长, 相反较低的土壤温度则可以延缓根系细胞的衰老, 延长根系生理活性。吴岳轩(1995)研究也证实了高温有利于根系发生伸长这一结论。同时他也指出, 后期高温会加速根系衰老进程。由此可见, 水稻根系发育和根系生理活性对温度高低的需求是不同的。根系生长时期不同, 根系着生位置不同, 温度的影响也不同。总之,水稻根系发育和根系生理活性对温度高低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时期、不同着生位置的根系对温度的要求也各不一样。王忠(2003)的研究表明在供试的4个温度处理中,10℃时水稻发生冷害,根系停在生长,看不到负向光性反应;20℃时水稻根系生长,有负向光性反应;在30℃时稻根的生长和负向光性反应最快;40℃时稻根的生长量和根负向光性倾斜度降低。 目前有关温度对水稻根的内部形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主要有:S.B.Varade 的研究指出在提高温度及光照强度,加能量输入,促使稻根中孔隙度的增加。而温度对水稻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以及促进或抑制某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来调节根系代谢。Lakkakula(2004)认为温度对水稻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具有相反的作用,23℃下生长的水稻根的GS活性明显高于32℃下生长的活性。低的根区温度常会减少作物根系CTK、GA的合成和向上运输,同时增加根系ABA的合成和向上运输。 2.水分因子 水稻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田间持水量的不同会对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分布产生影响。吴志强(1992)的研究表明淹水田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密集成网,而湿润灌溉和旱田栽培的稻田上层根较少,根系主要分布在中下层。张玉屏等(2001)认为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最有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根干重、根系吸收面积的全面下降;而且生育时期不同,根系对土壤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如分蘖期干旱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水稻转基因步骤

在植物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筛选转化子,常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构建在同一表达载体中。这种载体结构导致转基因植物中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始终共存,而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存在可能给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已研发了多种方法剔除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共转化法(Komari 1996,McCormac 等2001)。共转化系统是采用2个质粒或1个含有两套T—DNA表达盒的表达载体共同转化植物,其中一套表达盒含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另一套表达盒含有目的基因,它们转化植物时可能整合到植物基因组的不同位置。转基因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发生分离,从而可在转基因后代中筛选到只含目的基因而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个体。共转化从根本上排除了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记,是保证人畜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Zhou 等(2003)认为,用分别含一个T-DNA区的两个载体共转化的效率低于双T-DNA区表达载体的共转化效率。目前关于利用双T-DNA区表达载体,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阳性株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唐俐等2006,张秀春等2006,于恒秀等2005)。花药培养与遗传转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转基因植株(斯华敏等,1999,付亚萍等,2001),但是应用花药培养快速获得只含目的基因而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研究尚未见报告。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室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体系,将包含人乳铁蛋白(hLF)、高赖氨酸(SB401)、高甲硫氨酸(RZ10)基因的表达载体p13HSR成功转化脆茎稻,由于该表达载体采用双T-DNA结构,将检测出含选择标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目的基因的转基因阳性T0植株按单株直接进行花药培养。在189株二倍体花培植株中检出23株有目的基因没有选择标记hpt的转基因纯合植株,得率为9.87%。RT-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并转录。本文首次发现插入的外源基因间存在交换事件,从而改变了花培群体中无选择标记而目的基因阳性的转基因纯系的获得率。同时还对农杆菌介导的同一载体上多个基因转化水稻后,会出现个别基因丢失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基因转化方法参照Hiei等(1994)的方法并加以修改。取开花后12-15 d左右的稻穗脱粒,表面灭菌后接种在NB培养基上,26℃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约5-7d后取愈伤组织在相同条件下继代培养,用于共培养。农杆菌于含50mg/L卡那霉素(Kam)的YM平板上划线,28℃黑暗培养3d,用金属匙收集农杆菌菌体,将其悬浮于共培养CM液体培养基中,调整菌体浓度至OD600为0.3-0.5,加入AS(终浓度为100mΜ),即为共培养转化水稻用的农杆菌悬浮液。将继代培养4d后的愈伤组织浸于此菌液中,20min后取出并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菌液,随即转入铺有无菌滤纸的固体培养基上,于26℃下暗培养2~3d。共培养后的愈伤组织在含有50mg/l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26℃暗培养14d,再转到新鲜配制的筛选培养基上继续筛选14d。然后选择生长旺盛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50mg/l潮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3天后转至15h/d 光照条件下培养,再生的小苗在1/2MS上生根壮苗两周左右。选择高约10cm、根系发达的小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7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王彩芬,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 静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永宁 750105) 摘要:对水稻转基因技术在抗虫、抗病、抗逆及改良米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育种; 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05)06-0055-0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使生物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应用很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现有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60%才能满足需要(K hush,199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世界尤其是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育种技术已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在今后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品种资源的贫乏,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基因工程技术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转基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基因转入水稻,从而实现水稻种质创新和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自1988年以来,国内外已得到了许多水稻转基因植株,涉及到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良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有些已进入田间试验和应用阶段。 1 水稻转基因育种进展 植物转基因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众多材料中,水稻不仅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而且由于其基因组较小、重复序列较少的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已完成。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得籼稻、粳稻、爪哇稻的转基因植物。随着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成功,水稻基因转化技术日益完善。而且转移目标基因已从报告基因或筛选标记基因进入改良水稻抗性和适应性,以及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重要基因的利用。 1.1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 水稻是虫害最多的大田作物,稻螟虫和稻飞虱危害最为严重,水稻中抗虫资源贫乏,转基因技术为抗虫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自从1989年实现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抗虫基因转化水稻并得到再生植株以来,转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转抗虫基因水稻包括转Bt基因、转蛋白酶抑制基因和转凝集素基因。在转Bt基因的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杨虹等(1989)将Bt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台北309、中花8号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Fujim oto等(1993)通过电激法将cry LAb 基因导入水稻,首次报道了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项友斌等(1999)利用农杆菌介导实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 A(b)和cryI A(c)在水稻中的转化;黄健秋等(2000)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Bt)基因秀水11和春江11植株;薛庆中等(2002)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 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 pTI)浙大19植株;朱常香等(2002)获得Bt和X a21共转化水稻(C48)植株。近几年转Bt基因研究越来越多,进展很快,在籼稻、香稻、爪哇稻、杂交稻、深水稻中获得成功,选育出克螟稻1号、2号、3号(舒庆尧等,1998)。转Bt基因水稻在我国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有望培育出应用于生产的抗虫品种。 在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水稻研究方面,通过电激介导原生质体转化,Xu等(1996)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 pT i转入粳稻品种台北309,转基因植株对大螟和二化螟2种水稻虫害都具有抗性;通过基因枪介导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转化水稻,Duan等(1996)获得了Nipponbare、台南67和Pi4等3个粳稻品种的抗大化螟转基因株系;Lee等(1999)利用PEG介导法将大豆K units胰蛋白酶抑制剂(SK TI)的cDNA转入粳稻Nagdongbyeo的原生质体,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后代抗褐飞虱。曾黎琼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玉优1号、HT-7中;孔维文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PT A和马铃薯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 B401)同时转入超级杂交稻亲本材料1826中。在转凝集素基因水稻研究中,主要是转雪莲花凝集素(G NA)基因,采用基因枪法,英国John Innes Centre(Maqbool等,1999;Rao等,1998;Sudhakar等,1998)把G NA基因导入AS D16、M5、M7、M12、FX92D、Basmati370等籼稻品种中,得到200多株转基因植株,G NA在水稻中呈高水平的组成性表达(用Ubi启动子)或韧皮部专一性表达(用Rssl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抗褐飞虱。在我国,傅向东等(1997)用G NA基因枪转化水稻IR72、IR76、珍汕97和秀水11等品种,部分转基因植株子代对褐飞虱有一定抗性;T ang(唐克轩等,1999)通过基因枪介导实现了G NA 基因和X a21基因的共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唐克轩等(2003)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导入粳稻鄂宛105、中花12和籼稻E优532中,获得7个转基因纯系。 1.2 抗病转基因水稻育种 抗病转基因水稻包括转抗病毒基因、抗真菌病害基因和抗细菌病害基因。抗病毒转基因已开展了8种病毒的转基因研究,包括水稻通枯罗病毒(rice tungro disease)、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王彩芬(1968-),女,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花培育种研究。T el:0951-*******E-mail:caifen-68@https://www.360docs.net/doc/2c19154381.html,

研究生开题报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及作物产量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及 作物产量、氮磷钾养分的影响学号: 报告人: 专业学位(类别): 研究方向(领域): 所在学院: 校内导师:教授 校外导师:高级工程师 报告时间:2013年7月 **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制

1立题依据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农业生产副产品。由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农村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等问题,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据报道,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秸秆还田的数量很大[1]。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的秸秆有近20种,而且数量巨大(每年都有6~7亿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能源的改善,农作物秸秆出现大量剩余。尤其是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无组织地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约为150g/kg,氮、磷、钾、钙、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含量也相当丰富[2]。秸秆还田可以以草养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秸秆还田,在现代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及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 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决定因素。作物秸秆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是重要的有机肥源[4]。通过人工或机械操作,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农艺措施,以不同形式将秸秆还田,可以起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尽管秸秆还田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有些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长期效益观念,秸秆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低等,使推广该项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研究更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为推进秸秆还田的推广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秸秆还田概述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的总称,是作物收获子实后的剩余部分[5],一般占生物量50%以上。因其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故是一种丰富且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6]。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秸秆在广大农村地区已不再是主要的燃料物质,秸秆的出路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有机物不能

水稻落粒性

有关水稻落粒性的进化 作物的进化往往开始于不落果或不落粒的植物。这种导致谷类作物进化的落粒性减轻的性状与大效应的遗传位点有关。然而,这种关键的遗传过渡的分子基础仍然是未知的。在此,我们证明水稻进化过程中落粒性的减少是由于人类对一个由未知功能的基因编码的DNA结合域处的一个替换蛋白质的选择。谷粒从花梗上的脱落是由离层控制的,而这种替换破坏了离层正常发育所必需基因的功能。 水稻,作为世界上的主要食物,是从野生杂草发育而来。因为野生杂草的谷粒成熟后自然脱落,所以谷物早期进化的必要阶段是选择成熟后不落粒的植物以达到有效收获的目的(1,2)(Fig.S1)。这种选择进程并不一定是有意识的,因为不过早落粒的植物有较好的机会被收获并在下一年被种植。因此,在进化过程中不落粒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大并最终代替落粒的等位基因。我们发现一个基因位点,该位点可以解释大多数谷类作物和它的原始亲本间的落粒性状的表型差异,这个发现证明对该基因位点的选择应该会加速进化过程(3-5)。然而,选择的分子遗传基础尚未清楚。水稻是由一个或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O.nivara 和O.rufipogon-广布东南亚到印度(6,7)。我们最近对O. sativa ssp. indica 和野生一年生的O. nivara杂交所获得的F2代群体进行分析发现了3个QTL-sh3, sh4 , sh8-是栽培稻的落粒性状减弱的主要因素(5)。这些QTL中,sh4解释了69%的表型变异,其它两个QTL分别解释了6.0%,3.1%的表型变异。故野生稻中的sh4基因是一个显性的引起落粒的基因。 两个先前使用O.sativassp.indica和野生多年生物种O.rufipogon..杂交来对QTL进行的研究发现四个和五个QTL(8,9)。两个研究都在sh4的位置定位了一个QTL,并且这个QTL在检测到的QTL中具有最大或几乎最大的表型效应。而且,对O.sativassp.indica japonica和 O.rufipogon.以及其他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野生品种O. glumaepetula 和O.meridionalis的遗 传分析发现了三个野生品种中都具有的一个单显性基因和落粒相关(10,11)。将该位点命名为sh3,并将其定位到和sh4相同的染色体位点。 我们进行分析将sh4定位到分子标记RC-123R和M280(SSR标记)之间(5),在O. sativa 基因组中这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360kb(12) (Fig. 1A).。因为O. nivara中的显性基因位点的效应很大,我们可以不管其它两个小效应的QTL位点而从表型将F2代中纯和隐性单株(ss)和至少在sh4位点含有O. nivara基因的显性个体(ns,nn)区分开。我们对489个F2代个体的三个落粒QTL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发现在sh4位点具有ns和nn的植株在拍打时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实施方案(最新)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 田)实施方案 为全面做好x县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严控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按照区x厅《关于下达x年第一批农业财政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x〔x〕1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中央农村工作会议、x第x次党代会及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生态立区战略部署,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学合理利用水稻秸秆资源,有效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土培肥,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深入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消除水稻秸秆“站岗”浪费和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建立可持续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面实现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x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3%以上。 三、实施区域和作业要求

(一)实施区域。全县划定的粮食功能区水稻种植区域全部纳入秸秆机械灭茬深翻还田作业范围,重点在x镇、x乡、x乡、x镇四乡镇实施,作业面积27万亩。 (二)作业要求。对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作业,必须将高茬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深翻还田,深度必须达到30厘米以上,秸秆要翻埋入土,地表要平整;所有参与实施的农机作业机具都要加装农机深松深翻整地远程监测设备。 四、实施对象和补助标准 (一)实施对象。全县划定的粮食功能区水稻种植区域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 (二)实施主体。由县x部门公开招标,确定作业实施主体,经乡镇确认后,签订具体作业合同。参与投标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农机服务组织应达到x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规定的基本要求。中标的农机服务组织,所有作业拖拉机必须由县农机部门在指定经销企业,统一安装农机深松作业补贴实时监管设备,并纳入后台管理系统。 (三)补助标准。水稻秸秆机械化灭茬深翻还田作业,每亩定额补助40元,由x财政和县财政各承担50%。 五、实施程序 补助资金严格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花生主茎高和分枝数QTL分析

花生主茎高和分枝数QTL分析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栽培种花生是异源四倍体,基因数目庞大、结构复杂,其遗传研究进展缓慢。 花生的株型性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息息相关,同时也是鉴定种质资源重要的形态指标。因此,选育花生的理想株型对得到改良的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展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和QTL定位工作,是分子辅助育种的基础。 本研究利用来源于花生核心种质中遗传差异大的亲本“中花10号× ICG12625”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基于新开发的和已发表的SSR分子标记构建了一张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连续两年的含有162个家系的F6和F7代RIL群体的主茎高、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的表型数据,对这些性状进行了QTL定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主茎高与分枝数的遗传分析对RIL群体F6和F7代株型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分析,主茎高、总分枝数、结果枝数这三个性状均呈现连续变化,变异丰富。这3个性状全部符合正态分布,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不同环境下主茎高和分枝数在RIL群体中均出现了超亲分离现象。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主茎高和分枝数进行遗传分析可知,主茎高和分枝数的遗传均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 2.遗传图谱的构建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以RIL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总长为1165.45cM,含有656个标记位点,涉及20个连锁群。连锁群的长度范围为29.96cM~106.87 cM,每个连锁群平均长度为58.27cM,平均标记数为32.8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