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和灾难不是没有根源_评昂耐尔_理查尔_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_

讶,因为:在英语文化里,如果商店里的售货员对顾客说“What do you want?”,属于十分不礼貌的做法。

在上面的例子中,文化差异是语言使用中的干扰源,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所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应总是以本民族文化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其他民族的言行与思想,以避免造成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与自己思维模式不一致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或错误的,二语习得者常会把自己的思维定势移植到语言交流中,造成不同语言表达和理解上的失误。由此看出,只有不同语言交流双方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交流双方准确无误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结语

由于语言本身固有的复杂性,交际双方的个体体验、个体差异性、文化因素等影响,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言语失误。言语失误的出现会影响到交际双方的互相理解,使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减少言语失误至关重要。人们在语言交际时,应合理正确地表达出自

己的思想,尽量减少母语的干扰,丰富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以保证交际的顺利完成,达到交流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J].北京:2004.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5]王维平.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7(1).[6]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06.

[7]乐国安.图式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4.

[8]史宝辉,李健,孙亚.语言交际研究与应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指导老师:祖利军。

动荡和灾难不是没有根源

——评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

◎曾瑞琪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一书是法国著名学者昂耐尔·理查尔的力作,讲述了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的日常生活,意图向读者展现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本文拟对书中的部分观点进行探讨,提出笔者的见解。

【关键词】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书评

每次只要一提到一战史、二战史乃至冷战史,很大的篇幅都是要涉及到德国的内容。德意志是日耳曼民族的骄傲。德意志人崛起的历史在今天还是有很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当然这其中也有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地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这本书讲述的是德国1918年到1933年间魏玛共和国的日常生活。与其他的德国史不同,这本书没有过多涉及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生活,共和国政府的具体运作以及魏玛政府在20年代的外交政策变化历程,这本书也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向读者展现希特勒的国社党是怎样一步步发家、崛起,最终蒙骗了德国所有的人,将德国再一次拖进更为恐怖的战争泥沼中去。该书对当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描述,试图从社会风俗、精神道德、学校教育、衣食住行等多个角度,向读者展现魏玛共和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社会根源,并力图指出在共和国的社会中德国法西斯的毒瘤是怎样一步步成长,最后走向法西斯独裁统治。

本书的亮点在于细节地展现德意志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下层民众的生活。描述之翔实令人惊叹,但笔者认为这个也是本书的不足所在。本书只是花了很少的笔墨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方针特别是外交方针的描述上,虽然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资产阶级还是克服不了自身软弱性的缺点,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给了容克贵族,但资产阶级也不是没有做出努力,例如当时活跃在德法和解问题和德国战后赔款问题的解决上的德国总理兼外交部长:斯特莱斯曼。这本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德国资产阶级在军官团、国防军等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帝国军人中,在德国垄断大财阀如克虏伯、牛拉特集团、天主教保守党等众多极右翼势力面前只是一个摆设,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但在这里我们能举出一个例子:洛迦诺公约。

德国为了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外交上奉行西向优先政策,和西方和解,构筑欧陆地区安全体系。于此同时,对于德国的东部领土,德国的态度却不是那么友好。德国在与法国、比利时签订洛迦诺公约的同时,德国平行与波兰、捷克签订“仲裁协定“,但拒绝任何第三国的担保。虽然协定规定了签约国放弃以武力改变共同边界,但德国坚持德波边界仍有修改的可能。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魏玛政府外交的思路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中欧意识,一定程度上是沿袭了威廉二世时期的思路。除此之外,我们要清楚,魏玛政府此时外交措施的根本考虑除了重新使德国在欧陆上崛起之外,更深层的考虑在于力图修正巴黎和约对德国的束缚,进一步减免甚至消除战败经济赔款。国家利益至上的传统思路最终战胜了国际安全利益,一战后的法国由于战争以及战后综合国力下降引发的不安全感,因此,法国极力维护巴黎和约规定的战后现状。因此这就决定了洛迦诺公约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无可避免地产生结构性的弱点,因为德国跟法国的初衷是相悖的,公约并没有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世界和平最终在德法区域安全体系崩溃后走向绝望。魏玛政府的外交思路就是在修约政策的指导下,遵循德国传统的中欧思想,挣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谋求德国在中欧地缘政治中的霸主地位,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甚至觊觎世界霸权。我们会觉得这些表达罗类似希特勒的扩张目标。但是,德国的再扩军,抵制杨格计划,德奥同盟,向东南欧挺进,拒绝裁军会议,这些皆非始自希特勒掌权后的纳粹政府外交政策,而是一战后由魏玛政府持续推动,以各种不同途径追求的根本目标。

那么,为什么魏玛共和国会如此脆弱,在法西斯势力的冲击下一击即溃。传统的观点是1929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造就了罗斯福,同时也成就了希特勒。但是其他国家也有经济危机,为什么就是没有产生法西斯专政呢?看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这本书,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答。人们对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错误认识、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持续的失业、通货膨胀等政治经济上的表现,都可以表明德国法西斯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本书也描写了德国的文化教育、民族主义情绪、社会团体、群众心理等社会群众内心的方方面面。德国最终再次走向战争跟群众的悲伤绝望的心理、缺乏民主意识教育不无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众多因素中,思想价值观念的贡献可能更大。透过《寻访“二战”德国兵》这本书,笔者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德国的男人上前线,不是被逼的,也不是被骗的,他们觉得必须为国家履行义务,所以才上了战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民众的生活一下子好转。所以无数的德国男子才会愿意跟希特勒卖命。只有从心理上、精神上控制民众,才能集结一切力量,发动对外战争。这本书对于德国民众的受教育情况、社会心理、衣食住行、社会娱乐、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描述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一个问题。读完全书后,发现德国最终走向灾难不是没有原因,德国再一次被拖进战争的边缘不是没有历史必然性。历史就是那么奇特,我们只能记载事件突然爆发的每一个瞬间,因此很容易造成错觉,历史是偶然的。但历史真的是偶然的吗,在事件爆发之前会有一系列的潜在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只等着那一天的火星,突然之间点燃了所以的“助燃物”,一发不可收拾。

参考文献

[1](法)里昂耐尔·理查尔,李末译.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朱维毅.寻访“二战”德国兵[M].同心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曾瑞琪,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