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广播报道的“画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2106810.html,

谈谈广播报道的“画面”

作者:潘博

来源:《活力》2011年第07期

“你怎么全塞在袜子里边?”“哎呦,你别那么说!”“肯定是假的。”“你要不要吧?说那么多

话!”“哎呀,你袖子里面、袜子里面全捅着呀?”“工商来了给我全没收了,我不就赔钱了吗?”“那就是因为你是假的嘛,真的人家没收你干吗?”“你拿回去填了不是国家的钱嘛。”……以上是录音新闻《挖墙脚的人》中暗访倒卖假发票的票贩子的一段实况录音,每当有人提起这篇获得199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时,这段精彩的对话就如同活生生的画面一般清晰地浮现在

笔者眼前。

刚开始从事广播新闻报道的人大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和报纸相比,广播报道在叙述方式、文字运用、篇幅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电视比,它没有一目了然的图像,广播报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记者对采访到的新闻素材进行最大限度的提炼,做到文字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写作的尺度有时把握不好,再加上某种无形的框框限制往往会使报道显得直白、呆板甚至索然无味,不够鲜活,所以有人时常感叹广播报道不容易出彩儿。与上世纪90年代比,近些年的广播报道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受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较大冲击。

笔者认为,广播有它独特的优势:与报纸比,广播是活的语言,广播报道是有声的消息,更加快捷,更加人性化;与电视比,好的广播报道能够用传神的叙述留给听众更强烈的“画外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音响的运用应当成为广播报道中“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报道这个角度来讲,记者手中的话筒就是广播的喉舌。在现场采访中,文字记者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用笔记录,摄像、摄像记者可以用变焦镜头拉近画面,唯独广播记者只有将话筒伸到被采访者跟前才能获得第一手的音响素质,并且根据录音效果,完成报道任务。所以说,广播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仅应当深入第一线,而且应当抢在其他传媒记者的前面。

一位听众说过,广播看不见,但不等于没有形象,因为广播的形象可以“听”出来。要让听众爱听广播,听得过瘾,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不仅要有广播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还要具备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写作功底。

一提到广播报道的形象化,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口语化,要在广播语言中注重口语的使用,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广播报道的形象化实际上不光是运用口语还是书面语的问题,还是广播语言的表达技巧问题。口语的使用仅是其中的一个小的方面。它还包括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再现具体事例、细节或场景等等,概括说来就是“理性思维,形象表达”。记者对报道内容进行理性思维之后,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述给听众。

广播报道是依靠“说话”的方式传播信息的。众所周知,“说话”作为一门技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像宋元话本就是起源于“瓦肆”里的“说话”,“说话人”为了吸引听众,非常注意语言的运用和故事情节的动人,在当时的“小说”中已开始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及富有戏剧性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新闻报道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是新闻报道在要求叙述简洁凝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