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三)

第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来看,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是我国最辽阔的地域但又是最穷的地域。因此,实现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个国情又主要凸显在“三农”之中。所以,“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因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都还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上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说,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农村,是“硬件”、“软件”,共同发展的农村,是村容村貌与农民精神状态文明进步的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尚;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管理的新体制。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要求。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以下总体思路。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

生产发展是关键,

生活宽裕是目标,

乡风文明是保障,

村容整洁是形象,

管理民主是基础。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而具体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其目标内容主要有:

(一)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进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5.农业生产发展必须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明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农业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在农业科技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科技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定期不定期地深人到村、户,将更多的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切实送到户,教到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围绕推

进现代农业建设,未来的农业发展将突出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也要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二)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生活宽裕的日子。

1.农民生活宽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首先,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2.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

一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合作医疗六项制度在内的,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三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协调发展,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要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幼、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政府投入,积极开拓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全面构建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保障体系。

3.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要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在城市中能够有工可务,有钱可挣,挣了钱能拿到手、带回家。

4.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实行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惠农的投资机制。国家农业资金的投入,要真正着眼于惠农,要重点用到村以下,去支持和农民息息相关的、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小项目,如小型道路、小型水利、小型水库、小型电力、小型沼气,让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直接受惠。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反映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农村的“软件”建设。

1.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逐渐树立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崇尚科学不迷信、移风易俗不浪费等良好风尚。根据农村生活的现实和农民的思想状况,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尽快建立有农村特色,适合基层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村规民约,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道德风尚。

2.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组建文艺队伍,创办藏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文艺辅导室等宣传文化站,有条件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活动中心。要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民俗焕然一新。

3.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随着多年来在农村开展普法教育,特别是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农民的法制意识在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的还为数不少。有的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有的又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从而触犯法律。因此,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协调稳定。

(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村容整洁”,一般来说应包括道路硬化率、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户使用率、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改厕、公共照明、绿地率等项内容。村容整洁的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1.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农村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

2.实现村容整洁,要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在进行村容整治的过程中,要把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要求,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理论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从改善人居环境人手,集中精力抓好硬化道路、净化街道、绿化村庄这三件实事,逐步解决村庄建设散乱和“空心村”问题,引导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推进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3.实现村容整洁,要发挥村委会以及县乡(镇)政府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村委会为主体,因为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村容整治作为农村事务的一件大事,

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参与作用,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推进。村容整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村民意见,调动村民参与村容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是解决农村饮水难、走路难、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以及村庄建设中的硬底化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问题。

4.实现村容整洁,要抓好试点、稳妥推进。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各地当前的重点,首先是抓好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五)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就是民主管理,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重大事务,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或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村务决策与管理,并实施有效监督。

6.加强民主管理,要做好村民自治即由农民群众对村里的重大事务实施民主管理。而村民对村务民主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村务公开,以保证村民对村务有知情权。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参与权、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农村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

第二节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国绝大部分人口住在农村,农村的和谐对全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但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一、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与问题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公共事业投资欠账较多,新农村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各级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相对不足

在中西部地区,市县两级可支配财力较少,支农资金有限。根据中部地区一个省的测算,一个自然村的环境改造大约需要10万元,全省要投入200亿元,仅靠地方财政目前还无法解决。

(二)农业基础薄弱

目前,全国病险水库约3万座,占水库总数的36%。全国灌溉面积中有33%以上是中低产田,已建的灌排工程普遍存在标准低、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全国402处大型灌区骨干建筑损坏率近40%,大型排灌泵站老化率达75%,农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全国水浇地面积有减无增,全国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乡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也很多。

(三)农民增收难度大的状况很难改变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只有1.4亩。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基本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来的效益,农民依靠土地增收难度非常大。非农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

(四)农贷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

(1)农民贷款利率较高,农村信用社年贷款利率一般都在7~8厘,民间借贷利率一般是1分5厘左右,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2)农民贷款的抵押担保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缺少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3)贷款期限短,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的需要。

(五)农村债务化解难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财政收入减少,债务问题凸显,个别地方呈现增加趋势。目前,还没有对全国乡村债务的准确统计,但据个别典型调查分析,估计全国乡村债务高达5000亿~6000亿元,还可能更多。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注意的几个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正确处理好“统”与“分”、“内”与“外”、“点”与“面”三个关系。

(一)“统”与“分”的关系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的新农村,必须在统筹发展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

所谓“统",就是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当前县域范围内,重点要统筹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建立城乡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因此,要围绕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发挥城市和工业的带动与促进作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在城市——小城镇——农村之间以及工业——农业——农民之间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为依存的产业链条,开辟一条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各种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以村庄整治和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优化配置城乡教育、卫生资源,建立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激励引导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发展,切实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快建立农村生活、医疗、就业、养老、困难救助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当然,统筹不是“拉郎配”,不是“捆绑式",而是要统分结合,在通盘筹划、统一组织、同步推进的同时,做好局部的、个体的、层面的工作。

首先,要坚持统一目标,分头落实。20字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蕴含在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五个方面之中,要把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分解落实到这五个方面,通过五个方面的齐头并进,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在坚持一体化推进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实施。要根据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等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特点和现实条件、发展基础,分别确定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分而治之,重点突破。

第三,要实行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是基层的事情、看作是涉农部门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分别落实责任,真正上下联动、左右同步,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合力。

1.处理好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规划先行。制订规划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当前和长远。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产业、事业发展规划;既要有农民的住宅规划,又要有生活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规划;既要有总体发展目标,又要有分阶段实施方案;既要从农民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人手,又要注意解决带根本性的问题。

2.处理好统一规划与尊重群众意愿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统一规划,特别是街道、住宅区、公用设施、污水垃圾处理等,必须尊重群众自主建设的意愿。既要提倡现代建筑模式,又要尊重地方习俗和民族风格。同时,要根据平原、山区、丘陵等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指导,不可一刀切。近年来,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建设新农村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在符合农民意愿、给农民带来实惠、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地推进工作。

(二)“内”与“外"的关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既要跳出“三农”整合外部力量,形成支持、推动“三农”的良好环境,也要深入“三农”激活内部因素,启动“三农”自我发展的内生力。

1.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参与机制。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广泛发动,积极引导,举全社会之力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予以支持、帮扶。要拓宽社会参与、支持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

2.保证农民群众的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当家作主,避免镇村越俎代庖,防止强迫命令。

3.创造条件,激发农民的创业活力。要把创造条件、改善农村环境、鼓励引导农民创业实现就地转化作为着力点。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创业本领,保证其“敢创业”。要采取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鼓励农民勇于创业。同时,要采取“政府埋单,免费培训”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创业技能培训,真正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的创业环境,保证其“能创业"。围绕农民创业的水、电、路和资金“四大要素",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可以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对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创业农民进行小额贴息贷款扶持,激发农民的创业活力。

(三)“点"与“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而且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既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盲干蛮干,要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抓好试点工作,丕断探索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树典型、抓示范,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才能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启动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典型示范作为一个切人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生产力相对发达、农村社会事业有一定基础和村级领导班子战斗力较强的村进行示范建设。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注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数量的控制上,要坚持少而有代表性。

二是在示范内容上,要有所侧重。

三是在建设的标准层次上,要坚持切实可行,便于推广。

抓“点”是为了带“面”。因此,对示范点,要及时搞好经验总结,适时推而广之。要建立各级党政领导联系点制度,抓指导、抓协调、抓落实、抓推进、抓总结,用积累的经验指导其它村庄建设。对面上的村庄,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起,从投资少、群众投工投劳热情高的事情人手。同时,要坚持规划先行,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做好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经验从点到面的推广,要注意循序渐进,因村而宜,重在突出特色,切忌一刀切,防止因求新、求快而发生劳民伤财的事情。

三、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提高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人类的文明也是以农业文明为起点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国民经济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母亲产业、生命产业、民生产业、光彩产业。农民在人类历史上曾一直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农村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亿万农民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至今我们还清楚地记得: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农村改革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这一制度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经济特区的开发,城市中一座座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凝聚着亿万农民工的心血。现在,当我们昂首阔步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时候,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在农村,这是很重要的国情。邓小平曾经告诫我们:“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谨记邓小平的谆谆告诫,并以实际行动加以贯彻落实,在2004~2008年连续五年出台了五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足见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

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建议各级政府务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将中央文件落到实处,切忌空喊口号,流于形式。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

乡镇干部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实际工作者,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形象、方式、方法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好的,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在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意识不强,即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等等,严重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长此下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化为乌有。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坚持不懈地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乡镇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特别是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文件精神以及涉及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对于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乡镇工作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党员干部必备现代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使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造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2.从规范化制度建设人手,强化对乡镇干部的管理。要因地制宜地健全和完善乡镇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是建立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构建新的乡镇人事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在考察乡镇干部的政绩时,要先进行民意测验,要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认可不认可、拥护不拥护作为评定乡镇干部政绩最重要的指标,对于那些群众极为满意,真正“爱民、亲民、为民"的乡镇干部要表彰、奖励,跳级提拔使用;对于那些群众不满意,甚至有损党的形象的乡镇干部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停职反省或降职使用。

(三)加强农村村党支部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要致富,得有一个好支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从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村党支部是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其实,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巩固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职责。为此,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

通过最近几年的集中整顿,尤其是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农村的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今后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选好村组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村党支部书记。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村支部的领导班子中来,同

时要着眼长远,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而村党支部书记是其中的关键和主心骨。因为他是整个班子的班长,是农民奔小康的领头人,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因此,要着重选好村党支部书记,我们认为不能采取“矮个子里面拔将军”的办法,可以采取兼并的办法,让强村带弱村,即由党支部领导班子强的富村兼并邻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弱的穷村,从而解决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无人选和经济落后的问题。如华西村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在任职的48年时间里,分三次把周边十几个村并人了华西,面积扩大了24倍,人口扩大了17倍,并一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但要谨慎从事,切忌“一股风"、“一刀切”。同时,还可以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为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满足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等10部门在2006年年初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3年内招聘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区县工作,确保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招聘条件最突出的一条是:热爱农村基层工作,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这是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一个好办法。

2.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自觉遵循党的农村工作基本准则。

3.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要创新农村公益事业监管机制,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调动农民自觉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过程要公开透明,建设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要让农民知情,接受群众监督。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程和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有的地方,农民把赌博当娱乐,赌资巨大,曾受媒体关注的“买码”风波,在广大乡镇和农村也屡见不鲜。在北方有的农村,“3个月种田,3个月过年,3个月耍钱,3个月游闲”;有的地方农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有的地方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外出的打工族虽然经历了部分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但祈求在外平安发财的思想使各类迷信活动有增无减。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我们认为,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围绕新农村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把科学理论、“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融人村民

教育内容。开展“致富能人”、“五好家庭”、“文明户”、“和谐村庄”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提供榜样和精神动力。

2.加强科技知识教育。充分利用农校、农民夜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载体,加大力度开展科技知识和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特别是要着眼于培养未来新型农民,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和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成果。

3.严厉打击不法活动。采取最为严厉的措施,对组织参与邪教、非法传销、封建迷信等不法活动予以坚决打击。同时,要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用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去教育群众、感染群众,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赌博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五)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很久远的难题。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三农”问题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办法,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种植业等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让农民外出打工;大力推动城市化,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让农民外出打工,固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在2004年做过统计,当年全国有1.2亿农民工,农民工的收入和城里人的收入一个月差500元钱,1.2亿的农民工就差7200亿元。事实上,根本不只相差500元,有的相差1000元也不止。也就是说,走这一条路,根本不可能缩小城乡差别。更何况农民进城务工,绝大多数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夫妻长期分居,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孤独和寂寞的煎熬。与此同时,还要遭到城里人的白眼和歧视,他们在城里干着最苦、最脏、最累、最险的活,一年到头的血汗钱还一拖再拖,不能按时发放。“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还晚,干得比驴还累,吃得比猪还差。”这是形容中国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经典”比喻。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进城打工绝不是长久之计。靠国家的“多予少取”,我们认为也不是办法。从“多予”来讲,我国资金本来就有限,加上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实在太多,如国有企业改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教育投资、台湾问题、国防安全、尖端科学技术、“三农”问题等。仅就“三农”问题而言,根据最新资料,至今全国仍有近5万个村不通公路,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2000万人的用电没有解决;全国农业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工程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约65%左右;全国1/3的农村学校都有危房问题,80%的农村医疗机构需要更新或增加设施。有专家估算,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累计投入量可能起码超过1万亿元。即使中央财政在2006年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分布到每个村也起不了很大作用。从“少取”来说,国家下大决心拿出451亿元对农民进行“两减免三补贴”,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农民头上,不过区区4-0多元,而且当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就上涨400多亿元,基本上抵消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很强,农业生产的示范作用大,农户模仿学习能力强,提供“相同”的产品反应迅速。产品一“同”就多,一多就贱,这是市场规则。在这种市场规则下,传统的农村经济陷入了“多了砍、少了赶”的恶性循环,中国农民也饱尝了“谷贱伤农”、“果贱伤农"、“菜贱伤农”之苦。要打破这种循环,跳出这种困境,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如湖南山地、丘陵地带多,可以种植水稻,栽培地瓜、生姜、辣椒、花生、柑橘,在洞庭湖边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鱼、虾、河、蟹等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尽可能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当然,“特色经济”不能搞单干,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农民生产方式要从一家一户向专业合作化转变,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县乡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成长,还要拓展市场,政府要帮助解决产品的销路,建立销售网站。与此同时,国家还要进行宏观调控,规定粮食的最低价位,农药的最高价位,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农民的钱袋子才能真正鼓起来。

(六)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城镇居民享有的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福利,农民均无权享受,而且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广大农民却很少享受改革的成果,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党中央、国务院从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提出,党中央决定将9

亿多农民纳人社会保障范围,这是建设新农村需要破解的一大难题,也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真正体现。

1.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即“养儿防老”,这就导致计划生育政策在偏远落后的农村难以落实和遗弃女婴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的养老工作,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不过,个人账户管理应保持充分的弹性,并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灵活处理“参保人身份、缴费方式、携带转账、中止和恢复、税收减免"等信息,以适应农民在各类经济活动情况下的缴费方式。资金的筹措可以仍采取个人交纳、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落后地区以集体补助和国家扶持为主,且一定要落实到位,还要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2.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当前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务室等机构还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体制,没有规范器具、药物,医务人员匮乏,一些土郎中、土药方在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广泛存在。许多农民说现在最怕就是生病,“小病拖着,大病等死"现象不在少数。农民的医疗权能不能得到保障,事关全国9亿多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解决农民“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①降低药品的价格,国家可以实行行政干预,各医药行业要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将价格控制在绝大部分老百姓能接受的范围内,真正保证老百姓能买到价钱便宜、疗效又好的药。

②多方筹措合作医疗救助基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各出一部分,其中的关键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资助能否及时足额到位,很多农民选择的是“只有政府先出钱,我才能放心出钱”。为此,要建立政府的信誉体系。值得高兴的是,为了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比2006年增加58亿元。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的捐赠。

③选择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机构,并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新闻媒体要报道其优秀事迹,让其从精神到物质都能得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解决农民“看病难、吃药贵”问题的氛围。

3.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身是以“五保”供养和灾民临时救济为主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这一制度在解决农民贫困、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曾经发挥过较大作用,但由于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标准偏低、经费不足、随意性大,无法满足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需要。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市的1000多个县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488万村民、253.9万户家庭因此受益。但从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表示,“十一五”期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由于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出台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指导意见,所以各地都处于探索阶段。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界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原则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应该是最需要保障的困难群体,如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人,因疾病、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返贫的人,因政府征集土地而失去土地的人等。

②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保障标准不宜定得过高;并且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各地的标准也不应强求一致。实际操作中,各地应在综合考虑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适合本地区的较为科学可行的标准。

③拓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措途径,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能按时发放。资金问题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由地方财政和乡镇、村民委员会及集体经济共同负担的。由于我国许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靠乡镇负担的保障金实际上难以落实。应加大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并进一步扩大其他辅助来源,如企业、个人捐赠、义演等慈善活动,依靠民间力量建立互助基金、扶贫基金等,将资金发放到指定银行账号上进行统一发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者能及时领取低保金,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