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

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
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

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

刘诗贵1,肖凤仪2

(井冈山大学:1.马克思主义学院;2.医学部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罗素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缺憾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性论所导致的理论缺陷;二是伦理思想所导致的理论不足;三是逻辑原子论的负面影响。人性论基础使其政治哲学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观,而具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伦理学的价值学说使其忽视政治主体的德性要求,以情感欲望作为善恶的标准,使其理论超越现实和阶级矛盾;逻辑原子主义使其主张个人主义,而严重脱离人民大众,忽视民众对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罗素;政治哲学;理论;缺陷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DOI押10.3969/j.issn.1674-8107.2018.06.008

文章编号:1674-8107(2018)06-0058-06

罗素的政治哲学所存在的理论上的缺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性论所导致的理论缺陷;二是伦理思想所导致的理论不足;三是逻辑原子论的哲学思想的负面影响。它的理论成就大都根源于这些基础,但局限也来自于此。

一、人性论带来的理论缺陷

综观罗素的政治哲学,其鲜明的特征,就是罗素对人性的强调非同一般。关于国家、权力、自由、战争以及政治理想等方面的理论无不是围绕人性而言,人性因素不仅是前提基础,也是价值追求的目的所在,在任何政治现象中都是根源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他以人性为起点,也以人性为目的。政治离不开人,人性作为政治哲学的依据,这无可厚非。然而,受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人的非理性主义影响,罗素注重从人之本能角度理解人性,偏向非理性的自然本能,认为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服务于非理性的本能。即使他提到“社会性”,

那也是指向自然属性意义上的“合群性”,而不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来考察人性,从而使他的人性论本身就具有片面性和非科学性。可见,他的理论在对“人性”的聚焦上取得了成就,使其体现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与此同时,其理论的败笔之处也源于“人性”,使其具有非理性倾向等局限性,一错再错地推出一些非科学性、不合理性的理论结论。所以,给他的政治哲学带来一些无法避免的理论缺陷,比如历史唯心主义、理想主义空想性质以及片面性等错误。

罗素关于国家的起源说就认为,人的占有性冲动使得人们对其他群体产生排斥的情感以及群体之间互相敌视和争斗,同时也因为人性有占有性冲动,因而在群体内部也可能存在倚强凌弱的伤害,人们彼此争斗,暴力和战争成为人们破坏性冲动的发泄形式,结果是导致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由于人们对此会产生恐惧感,因而人们需要一个外在的权威来控制和协调,使得国家和政府的

收稿日期:2018-05-20

基金项目:井冈山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人文科学)“罗素自由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JRB1705)。作者简介:刘诗贵(1971-),男,江西吉安人,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肖凤仪(1981-),女,江西莲花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医学、应用伦理学研究。

第39卷第6期2018年11月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ol.39No.6

Nov .2018

第6期

产生成为必要;由于人性本能具有的合群性,使得人们需要一种集体性的社会生活。这种合群性,加上人性中的创造性冲动的作用,使人们逐渐聚合起来,对本群体产生爱的情感,形成部族情感、群体主义,这种情感和聚合力使国家的产生成为可能;另外,人群中有的人权力欲望较强,渴望成为群体的领导,而大多数人又有求安宁欲和服从欲,也为国家形成创造了心理条件。总之,由于这些人性欲望、情感而最终促成国家的产生。显然可见,罗素只是从人性本能出发探讨了国家形成的人性心理因素,而不是从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出发,从阶级斗争的需要去理解国家的起源,因此他无法做出正确的、科学的论断。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认为国家就是没有阶级立场的“国民力量的集合体”,国家作为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仲裁机构,具有防止私人暴力,诸如保护生命、财产、制定刑法等消极职能;还有战争、教育、控制大型企业工业、修筑铁路公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等等积极职能。可见,他完全没认识到国家作为阶级统治工具这一阶级本质,无法达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结论的科学高度,并且导致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否认,以及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对。这就是他在人性论上的错误延续的典型,使其理论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观,而具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

人性欲望也主导了罗素的权力观。罗素对权力定义为“若干预期的结果”,说到底是源于人性的欲望——

—权力欲和恐惧情感。其依附在人性学说上,因而得出权力来源于一个人或某一群体满足其他人或群体欲望的能力。罗素深陷抽象的人性论,只是从人性心理去观察探讨权力问题,认为只有权力欲强烈的人才更有希望获得权力,有强烈权力欲望的人或群体如果能利用宗教信仰、世袭、军事暴力、经济、舆论宣传等帮助就能拥有权力,成为权力的主人,从而支配其他人或群体。他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从而无法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来源于人民大众这一真谛。并且,他认为权力的善在于满足权力主体的欲望,而并不关注谁掌握权力,由此在人性论的推动下认为只要能实现绝大所数的欲望就是正当的权力。由于对“谁当权”这个关键性的问题的忽视,使其关于权力价值的理论陷于空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产阶级当权,那么权力就只能是维护资产阶级这些少部分人的欲望,根本不可能会谋求广大无产阶级这一大多数人的欲望。因为现实中,资产阶级就不会自觉放弃个人的私利而追求社会普遍的利益;相反,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实现正是依靠权力这个工具来压迫无产阶级劳动者的。罗素没想过要颠覆这个政权,让人民大众来掌握政权,那么所有关于实现权力价值的理想主义都是空想和徒劳的。

从罗素的自由学说来看,人性论也起到一定的误导作用。根据罗素对自由的定义,自由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欲望目标,要满足人的欲望。罗素始终是从本能的冲动来解释愿望和行为,关于自由的界限还是从欲望里寻找的答案,也就是由欲望来决定自由的限度。要实现个人的自由,就要消除障碍。自由的障碍来自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罗素主要考虑人类自身障碍的消除,他认为要依靠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力量解放个性、满足人的欲望。理想的政治制度就是为了使人的本能冲动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使个人享受个性自由。在他的自由论里,注重的是人性欲望,强调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几乎没有理性的空间,其自由理论充满浓厚的非理性主义色彩。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个人的自主活动,一方面体现主观的自由即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另一方面体现客观的自由,也就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规律,将各种外部的社会条件置于自己的支配和调控之下的自由。由此可见,自由不仅体现为非理性的人性欲望的实现,还表现为理性方面的能力。相比之下,虽然从人的需要出发来理解自由,罗素的自由观和马克思在主义自由观一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罗素脱离认识必然和生产实践,只从人性的欲望角度来论自由,因而与其他自由主义理论一样具有片面性和抽象性。

从罗素的战争观来看,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在罗素看来,战争主要由人性中的竞争、权力欲和嫉妒等心理引起的,占有性冲动是导致战争产生的根本原因。罗素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引起人们冲突的原因,认为欲望的冲突是人们之间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占有性冲动则是导致欲望冲突的根本原因。但是人性的欲

刘诗贵,肖凤仪: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59

第39卷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望和冲动是可以得到协调,占有性冲动可以得到好的引导和改造,通过教育和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的改良来改造和引导人性,最终达到消除战争的目的。关于战争及其产生根源,历史上有各种不同观点。有的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有的认为战争是人口过剩造成的;有的认为战争是地理环境造成的;有的认为战争是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造成的,等等。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不同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罗素认为战争主要是从本能冲动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产生于反映社会利益的理性或者愿望。其观点独树一帜,其实只解释了战争的心理因素,而且把这些因素当成根本原因,这种观点有点夸张,也是不够全面的。其实,关于战争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战争的目的在于财富和权力等利益,决定战争产生的应该是追求这些利益的理性或者愿望。现代战争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就证明了这点。

二、伦理观导致的理论不足

我国学者万俊人在《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中把罗素的伦理思想分成前期“分析伦理学时期”与后期“情感伦理学时期”,大致以20世纪20年代末为分界线。罗素的政治思想方面的著作大都成书于20年代之后,所以笔者认为他的政治哲学主要受他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影响。罗素把情感(欲望)作为伦理学的核心理念,认为伦理学命题或道德只属于个人的主观情感世界。在他那里,价值不是客观实在而是主观的,它只是人们欲望和情感的表达,“正是我们创造了价值,而赋予某事物以价值的正是我们的欲望。”[1](P123)显然,人性是罗素伦理思想的基础,罗素把个人的欲望当成道德的根源,作为价值的依据。伦理的善恶是与人相关的,没有人性就无所谓善恶。罗素认为:善,就是人们欲望的满足;能满足更多的欲望,就是更善。罗素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主观主义的价值学说,必然导致道德上的相对主义。罗素关于国家政府、制度、权力、理想社会的思考等都因此而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不足。

主观主义的价值学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道德主体,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可以存在不同的意见,这就是价值主观主义所带来的价值多元论。为了保障这种个体追求善的自由,社会就应容许个性自由。在这种价值学说指导下,罗素把国家视为一个中立的仲裁机构,认为国家应没有任何阶级立场,它不能干预人们追求幸福和自由。这点和其他自由主义主张国家中立原则一样,所以罗素会主张基尔特社会主义方案来构想理想社会。其对国家的理解是,国家不应该干预个人的自由,不能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代表全民利益。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却并不现实。他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虽然是想以温和、渐进的方式最终消除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其保留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的主张,实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最终是无法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只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实现阶级统治的手段,它不可能代表全民的利益,而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罗素妄想通过人性的改造,达到预想的目标是不大可能的。我们知道,不经过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消除资本主义而实现社会主义的,要让资产阶级主动交出企业管理权和一个所谓基尔特工人代表委员会联合执政,恐怕只是个神话故事。所以,在人性论和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主导下,罗素的国家学说最终成为了谬论。

罗素把人们的幸福生活视为善的即好的生活。根据占有性冲动和创造性冲动的表现,罗素认为冲动和愿望既可以创造善,也可以创造恶。罗素认为“最好的生活是创造性的冲动占最大的地位,而占有性冲动占最小地位。”[2](P138)显然,如果抑制占有性冲动,鼓励创造性冲动,就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如果减少人们相互冲突的愿望就会更少的竞争,发展可以共存的愿望就能使人们共同享受合作带来的好处,这样就能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和幸福。因此,评价社会制度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抑制人们的占有性冲动,鼓励创造性冲动。权力价值是要追求社会普遍的善,要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欲望。无疑这些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按他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主张就是由人们的欲望、情感来决定善恶,每个人都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出

60

第6期

发,就难以形成普遍的统一标准。罗素由此提出既要个人的自由,又要有社会的进步,其实就是要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追求普遍的好,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问题。他的方法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要人们将同情从自我扩展到全人类。那意思就是要让个人做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个人要大方、宽容,尊重他人的愿望,要把爱与同情洒向自身之外的人群。现实中似乎很少有这样的人。而且即便大家都能如此,这有可能使罗素一贯主张的个人主义就陷入利他主义或者集体主义,造成理论上的相互矛盾。还有如何在制度中去抑制或引导人们的占有性冲动,鼓励创造性冲动?罗素理论上认为消除财产私有制,实现财富公有,这样人们就不会为贪欲以及怕失去财产而产生恐惧感,就会削弱人们对财富和权力的热望。但是现实证明,那样也会大大减弱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导致社会的落后。典型的实例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实践,结果造成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人的创造性冲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反在这种财产公有中,人的创造性反而被压制了,人们因此并没有得到好的生活。

罗素的伦理思想把“好”定义为“欲望的满足”,普遍的好则是总体欲望的满足。他把欲望区分为正当的与不正当的。“正当的欲望是那些能够同其他尽可能多的欲望互不相悖的欲望;不正当的欲望是那些摧残其他欲望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3](P452)明显,正当的欲望比不正当的欲望更能带来更多的欲望满足即普遍的好。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不能仅满足一个人的好,而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好,所以,要求人们抑制不正当的欲望,发展正当的欲望,实现普遍的好。由此可知,罗素要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既要满足个人的利益又要满足社会的利益。可见,人们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好来行事,而应该考虑大家的好,人们应当做能促进普遍好的事情,选择既能满足自己的又能满足社会整体的行为。个人的好与普遍的好达到和谐,理论上取决于本质是正当的欲望,而不需要依赖外在的制度规则等外力约束来改变。比如,爱能导致更多的欲望满足,爱激发的行为就是正当的,因此爱比恨好。类似的还有合作比竞争好,和平比战争好等。然而,现实中人们的欲望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因而就需要普遍的道德规范来协调,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往往需要依赖政府与制度才能达成和谐。罗素也认识到这点,才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如罗素认为:“道德作为社会动力因素是唯一的、永久的,与其它因素相比更具有显赫效能。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没落、战争的终结、阶级的淡化,恰恰表明了道德与社会的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作用的唯一性将愈来愈明显。”[4]针对现实人性的不当欲望,并主张国家和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法制等强制规范的作用,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基于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多元论与相对主义的罗素其实还是比较排斥外在的社会道德义务和统一规则,从而导致理论上的自相矛盾:既重视道德对社会的作用又憎恨社会道德对个人的约束,进一步忽视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以及政治主体的德性品质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由此在他的政治哲学里就避开了决定性因素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成为一种超现实超阶级的空想学说,他只强调教育培养自由人的理想品格以创造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新生活,也谈到对权力专横和腐败的节制,却不提现实阶级斗争的需要。也许不同于柏拉图贤人政治和反对一切专制独裁的政治,使他很少谈及发挥政治主体的德性来促进理想政治。其实,现代政治文明即在民主政治中也要求对官员的德性和对行政组织的伦理要求,以及如何加强官员或政府组织的道德建设,而他几乎不提,这也是他理论上不足的表现。

三、逻辑原子论的负面影响

罗素的逻辑原子论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首先为他的国家学说提供了逻辑起点:国家由相当于原子的个人所组成,个人是国家的基础和本源,个人是目的,国家服务于个人。离开个人就不存在社会和国家,个人的主体性价值要得到充分体现,那么个人的自由和利益就应放在首位,任何强调国家和社会价值之上的理论都是不符合这一哲学原理的。其次为他的多元民主政治、反对专制提供了理论前提。个人如同独立的原子一样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因而要求政治尊重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任何对个人的强制和压迫的政治都是不合理的,专制体制显然是不符合这一原

刘诗贵,肖凤仪: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61

第39卷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子论哲学主张。总之,罗素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社会与政治领域里就是个人主义,因而尊重个人价值、争取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解放,就是他的政治哲学主题所在。如他本人所说,“政治理想就是有关个人生活的理想,政治目的就在于谋求个人生活的幸福。”[5](P207)

对于罗素而言,人类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个人主义的,理想社会应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一切美好的事物必须体现在个人身上,一个理想的政治制度应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显而易见,罗素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立场。罗素看到现实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个人的压迫,人的个性遭到禁锢,导致人们盲从传统权威,没有个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社会也就丧失前进的动力。他指出个人应具有怀疑精神、敢于挑战一切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权威,为人类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他的个人主义倾向于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反对宗教迷信、质疑几何公理以及一切未经证实的东西,使他成为伟大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成为敢于挑战世俗的著名学者。另外,他从个人主义出发揭露了现实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罪恶,认为政治和经济的垄断摧毁了个人的自由和希望,个人成了政府的工具、战争的牺牲品,个人的价值日益遭到摧毁。于此,他号召人们一起反对战争、一切专制独裁政治、法西斯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民主政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知,其个人主义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罗素的个人主义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难免片面和狭隘的局限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罗素的个人主义割裂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联系。虽然他认为人性中存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因素,但两者是对立的,人性是处于社会性和个体性之间。也就是说,个人和集体不是有机的整体,强调集体主义就不能维持个性,个人主义推崇个人第一、社会集体组织只是实现个人

目的的手段,因而他认为集体价值不能超越个人

价值,集体利益不能牺牲个人利益。罗素指出,大

机器生产的统一模式存在吞噬个性的危险,个人

容易成为组织或他人的依附而丧失自我的独立

性。实际上,现代工业社会,个体都要融入到集体

合作的工作中去。在资本主义的虚假的集体中,人

们是为垄断资本家服务,个人的主体地位是难以

得到确认,只能充当工厂劳动的工具和手段。而在

社会主义集体中,人们在集体合作中就不会失去

个人价值和自我存在,相反,在合作中要意识到个

人价值、激发个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和独创性,个

体和集体是有机整体,谁也离不开谁,个人的价值

只能在社会集体中得到实现。

其次,罗素的个人主义使其无法认识到人民

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而主张少数英雄对社

会进步的决定性影响,导致他严重脱离一般民

众。他曾指出“一个达尔文能胜过三千万男女劳

动者”[6](P5)。虽然他反对战争和专制,倡导世界和平、民主政治,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表达

了对广大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关

怀,但是,他并不相信一般民众的力量,他的个人

主义驱动的是他的英雄主义情结,只会纠集一些

知名科学家和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妄想以个人和

小团体的力量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罗素也

赞同追求社会民众普遍利益的社会主义,然而他

的理想社会是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空想社会,实质

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改良方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实

现社会的变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

才是真正的时代英雄。我们不否认少数英雄人物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任何

个人英雄都不可能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只

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62

刘诗贵,肖凤仪:论罗素政治哲学的理论缺憾63第6期

参考文献

[1]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罗素.罗素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刘卓红,林俊凤.评罗素道德哲学的理论特色[J].广东社会科学,1996,(1).

[5]丁子江.罗素———所有哲学的哲学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6]罗纳德·W·克拉克.罗素生平[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On Defects of Bertrand Russell's The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LIU Shi-gui;XIAO Feng-yi

(School of Marxism,Jinggangsha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Medicine,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343009,China)

Abstract:The defects of Bertrand Russel's the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mainly result from 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ethical thought and logical atomism.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makes his idea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urn fro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historical idealism.The value of ethics makes him take emotion as the standard of distinguishing good from evil while overlooking the moral requirement of political subject so that his though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in some sense,is beyond reality and class contradictions. His logical atomism pushes him to advocate individualism,separating himself from masses and neglecting masses'decisive effect 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Bertrand Russell;Political philosophy;Theoretical defects

(责任编辑:石立君)

浅论罗素的摹状词

浅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认为,哲学的本质工作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对哲学问题的分析能够看出是否是真正的逻辑问题。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中,罗素的摹状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罗素开拓了摹状词理论新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他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且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创造的摹状词理论对之后的摹状词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一律失效,排中律失效,存在悖论这三者是哲学史上的三大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大难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直到罗素开创了摹状词理论,这三个悬而为解的难题才得到最终解决。与此同时,“语言学转向”的出现也推动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而在罗素之后,多位哲学家对他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各自对摹状词理论的见解,由此可见,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利于于后世哲学家的研究并且影响范围广,影响深度大。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学转向”就是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语言学转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也纳学派哲学家古斯塔夫—伯格曼提出的,这个转向就是指哲学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主体转向语言本身,一片研究语言的热潮为罗素提供了研究背景,他针对德国哲学家麦农的对象理论,指出任何一个名称都是有所指的并且所指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而哲学三大难题也促进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产生。 第一个哲学难题是“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比如,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瓦利弗》的作者,当司各特是《瓦利弗》的作者时,可以将“司各特”替换成“《瓦利弗》的作者”,于是,我们得到“乔治想知道司各特是不是司各特”。这句话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因而,同一律失效。第二个哲学难题是排中律失效。排中律表明,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不存在非真非假的情况。“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和“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这两者都是假的,因为法国没有国王,因而,排中律在此处是失效的。第三个哲学难题是存在悖论。“这座金山不存在”。当这个语句为真的时候,“金山”这个词没有指称对象,当这个语句为假的时候,语句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由此表明,这个语句不可能既是真的,同时又是有意义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破解这三大哲学难题时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被称为“哲学典范”。 罗素最初在《论指谓》中系统的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之后对此思想不断的进行充实扩展,最终形成为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罗素强调不能把专名和摹状词混为一谈,“关于限定摹状词,首先一点要弄清的,就是它不是一个名字。”专名是简单符号,而摹状词是复合符号。在罗素看来,任何专名都是有所指的,专名的意义就是自然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比如埃菲尔铁塔。专名最终是要通过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才能完成指称,因此,名称必须是要有含义的。而摹状词与之不同,摹状词是不具有饱和性与唯一性的,它只有在命题使用中才有意义。因而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得到命题的真正形式,并且消除摹状词的存在,哲学三大难题才会得到解决。 摹状词的类型主要是两种类型,不定摹状词和限定摹状词。不定摹状词是没有限定的,比如一个人,一棵树等,这种“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不定摹状词,它具有不定性。限定摹状词与之相反,比如,这个人,这棵树,那个人,那棵树等,这种“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形式的短语就是限定摹状词,它与不定摹状词相比较具有唯一性。罗素认为,如果要消除不定摹状词的话,必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论研究的崛起

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论研究的崛起 发表时间:2018-07-16T17:07:21.0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作者:李勇 [导读] 中国古典美学是“生命体验”之学与“生命境界”之学。美的“本体”就是生命的“境界”。“生命”指人的感性个体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人的感性个体生命凝聚出来的是人的“精神生命”;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凝聚出来的是这种“生命精神”,所升华出来的是“生命意味”与“生命情调”。 (西北政法大学) 中国古典美学是“生命体验”之学与“生命境界”之学。美的“本体”就是生命的“境界”。“生命”指人的感性个体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人的感性个体生命凝聚出来的是人的“精神生命”;宇宙万物的本体生命凝聚出来的是这种“生命精神”,所升华出来的是“生命意味”与“生命情调”。“生命”被诗意地映照在“境界”里,就产生美。而这正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旨,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灵魂底色。 一、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的思想启蒙与美学立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1908)中首次从美学视角标举“境界”说,以此既异于佛家之“六境”,又异于王昌龄首倡之“意境”。王国维将“境界”与“气质、格律、神韵”等在“本末”层面上加以言说,使“境界”真正成为一个美学范畴。虽然他对“境界”一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但王国维的词论实以“境界”为核心展开的,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总结,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真正理论形态的一个开端。深受王国维境界论的影响,朱光潜在他的《诗论》(1931)中,从“直觉”与“移情”、“隔”与“不隔”、“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方面详 细阐述了中国诗歌境界理论,朱光潜不仅把王国维的境界说情趣化,同时也将这一旨趣拓展到宇宙和人生的领域,即著名的“宇宙的情趣化”和“人生的艺术化”之美学命题。冯友兰在《新原人》(1938)中以“觉解”为标杆,深入探讨了“境界”一词,并依此演绎出人生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正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指谓的审美境界。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1943),从“意境”角度深刻而生动地诠释了“艺术境界”的美学内涵,并对其哲学底蕴、生命体验、艺术精神等方面进行大视角、多维度的研究,揭示了艺术境界与哲学境界、生命境界的内在关联,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等,均有精彩而独到的见解,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的文化溯源与理论自觉 20 世纪后半期,伴随两次全国范围的美学大辩论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学热”,学界在译介西方美学著作的同时,也从新开始整理和挖掘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资料,开始认真思考和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致思模式和言说范式。李泽厚的《美的历程》(1981),以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示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审美境界与审美风格。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中,系统梳理了从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到王国维关于“境”、“境界”范畴的诠释,并将其思想渊源上溯到老子和庄子哲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1991),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点,从人的生命活动出发考察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并以此追问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关系,认为只有接着王国维讲,才有中国美学的未来,从而引发了“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的争论。而今看来,“生命美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生命哲学”本色是一脉相承的,也更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特质。蒙培元的《心灵超越与境界》(1998),从心灵境界与生命体验之维度,系统梳理了自《周易》到当代新儒学各家的种种境界,该书虽然是写中国哲学史的,但以“境界”为主线爬梳中国哲学史的思想脉络,不失为一种新颖而有益的尝试,对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论的研究和探讨,无疑具有启迪作用。 三、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的哲学反思与理论建构。 21世纪伊始,秉承上世纪的学术成果,学界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境界美学”理论充满信心,以期由此搭建与西方美学的对话平台。其主要旨趣与脉络如下: 其一,将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放置于对“境界”一词的辞源学与范畴学的考察之上。王建疆的《澹然无极——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2006),对“境界”一词的历史流变以及“境界”与人生、审美、意象、意境等范畴的关联做了较为系统而详尽的梳理和研究。王振复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史》(2009),以道、气、象为主要维度和基本范畴,系统梳理和构建了中国美学范畴的历史、认为人类学意义上的“气”、哲学意义上的“道”与艺术学意义上的“象”,依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本原、主干与基本范畴,各自构成范畴群落的互相渗透与相互论证。李明的《生命存在与心灵超越——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研究》(2011),从“境界”范畴的历史演变、涵义、理论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境界”一词的理论内涵。刘凌在《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理论的文化阐释》(2012)一文中,对“境界”说的理论渊源、美学内涵、文化背景以及境界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诠释。 其二,将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置于广阔而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文化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张世英的《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2007),在中西传统文化与中西哲学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人生境界的各种层面,认为哲学追问的根底决定着人生的境界与意义。他阐述了人生的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实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而“万有相通”的“审美境界”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作者重点梳理了儒道两家美学在“境界”层面上与“成人之道”的内在关联。朱良志的《中国美学十五讲》(2006),以生命体验、生命超越、生命安慰为灵魂底蕴,演绎和述说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种种境界,颇具哲学功底。李昌舒的《境界的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2008),也在中国哲学的背景之下诠释了“境界”的美学内涵。 其三,将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升华为“境界本体论”并加以言说。陈望衡的《美在境界》(2007),在系统整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境界本体论”的美学思维框架,极具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作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象”和“境”以及由此衍生的“意象”、“意境”、“境界”等是中华美学的审美本体,中国古典美学中一切审美快乐和评价均由此发生,而“境界”的本体则建基于更高的本体——“道”之上,它不仅单纯停留在艺术领域,也指向和延伸至生命存在的维度。 其四,将中国古典美学境界说鉴之于中国艺术本体和中国艺术精神。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2006),以“生命本体”为基点,以“生命体验”为运思模式,探讨了中国艺术在“生命境界”层面上所呈现的种种样式,并辅之以深厚的哲学底蕴与文化背景,进而又探讨了若干中国艺术部类(绘画、书法、园林等)的艺术精神与审美境界。而对于中国艺术其他部类如诗歌,则有吴言生的《禅宗诗歌境界》(2001)、禹克坤的《中国诗歌的审美境界》(2002)、陈伯海的《释“意境”——中国诗学的生命境界论》(2006),等等,皆取得

简析摹状词理论

简析摹状词理论 摘要:摹状词理论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键词:摹状词;命题 事物指称论(名称的所指对象是与名称一一对应的客观事物的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罗素,在专名的指称问题上由早期的语法指称论转向中期的逻辑指称论,并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划的成就——对语句结构进行深人的逻辑分析,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提出著名的“摹状词理论”。使他从语言形式上捍卫了他的事物指称论思想。 罗素认为,20世纪产生的三大语义学难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对专名和摹状词做出明确的 区分。罗素当初就是为了解决三大语义学难题而提出他的摹状词理论的。罗素通过对专名和摹状词的严格区分及对摹状词的精细语句分析,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自然语言中可能出现的这 三类难题。 下面我们看罗素是怎样用他的摹状词理论破解上述三大语义学难题的。 (一) 同一替换难题:若a = b ,根据同一律,在任何命题中a、b可以相互替换,且不会改变命题 的真值。但现实语言中这一说法却有问题。“例如,乔治四世想知道司各脱是否为《威弗利》的作者;而事实上司各脱是《威弗利》的作者,从而证明乔治四世想知道的是,司各脱是否是司各脱。” 要解决这道难题,罗素首先区分名字与摹状词。在论文《摹状词》的第十五段落,他给的定义是:“(1)名字。一个名字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直接指一个个体,这个个体就是它的意义,并且凭它自身而有意义,与所有其它的字的意义无关;(2)摹状词。一个摹状词由几个字组成,这些字的意义已经确定,摹状词所有的意义都是由这些意义而来。”由此,我们不难区分:“司各特”为名字,“《威弗利》的作者”为摹状词。然后在第十六段落开头,罗素写道“包含一个摹状词的命题和以名字替换命题中的摹状词而得的命题不是相同的,即使名字所指的和摹状词所描述的是同一个对象,这两个命题也不一样”。命题“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 与命题“司各特是司各特”显然是不同的。 (二)排中律失效难题:根据排中律“, A是B”或“A不是B”两个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但“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或“当今法国国王不是秃头”都是假命题。那么如何能说明这两个矛盾的命题事实上不都是假的,从而保证排中律有效? 对待这个难题,罗素认为不仅要区分专名与摹状词,还要区分摹状词出现在命题中是“首次出现”(primarv0ccurrence)还是“再次出现”(secondary occurrence)。他认为,“每一个在其中一个摹状词有首次出现但并不摹状任何东西的命题都是假的”。所以,命题“那个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因为其中的“那个当今的法国国王”是一个什么都没描述的摹状词并且是首次出现,此命题为假。对待“A不是B”何时为真、何时为假就看在主词位置上的摹状词A是“首次出现”还是“再次出现”。“如果我们原有‘X是秃子’,然后以‘那个当今的法国国王’代以‘X’,然后再否定这结果,那么这个摹状词的出现是再次的,并且命题为真;但若我们原有的是‘X’不是秃子’,而后‘X’代以‘那个当今的法国国王’,那么这个摹状词的出现是初次的,并且命题为假。”经过这么一分析,原来传统逻辑学的排中律难题就解决了:对于“A是B”和“A不是B”这两个相反的命题,当处于主词位置上的A是一个什么都没描述的摹状词并有初次出现条件下,这两 个命题都为假。 (三) 非实体不存在难题:按弗雷格的含义—指称理论,在当所指似乎缺乏时,会遇到如下困难, 说某物如:“这座金山不存在”,从直观上看似乎是谓语“不存在”对主语“金山”的一种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关键词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物质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主要包括教条主义或者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向上,催人奋进。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反对】:①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7、【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①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②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8、【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以及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故而美学与意境就有了那么一层深厚的关系。美学里的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艺理论界对“境界”说的阐述虽然众说纷纭,为轩为轾,但有一个地方却出人意外,绝大多数评论者都把“境界”和“意境”等同起来。称之为“文学形象”、“作品中的世界”。这种看法无疑是片面的。 “境界”一词作为一般习惯用法,如云“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泛指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界域而言者。又如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又如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日夜流’、‘中天悬明月’、‘黄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此处之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而言者。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是从美学范畴说,这个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

2020年高考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整理(表格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 标题原理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 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有时候会考察课本“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内容”) 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①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移。 ②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仁者心动);③又要反对离开运动 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轮;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 主动创造性和自 觉选择性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反对否认 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注意两重 性);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 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 思想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①坚持客观规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把两者结合起来

罗素的限定性摹状词理论及其指称-精选资料

罗素的限定性摹状词理论及其指称 罗素是限定摹状词的创始人,在罗素看来,摹状词有限定和非限定摹状词构成。限定摹状词的代表式为“这个如此这般的东西”(the so and so),比如说the morning star,“当今的英国女王”,“那个奔跑的孩子”等等。专名(从广义上讲包括普通名词)是限定摹状词的特殊形式。罗素此种分类的目的在于证明所有的单数词项,包括限定摹状词、专名、单数代词和指示代词,并不意味着客观世界的存在。换句话说,罗素的目的在于否定传统的指称理论。 基于弗雷格的研究,针对限定摹状词这一术语,罗素首先提出了以下4个问题。 (一)明显指称与非存在问题 在罗素看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是有意义的,其原因在于该句选择了某一存在或存在物,并且赋予了这一存在某种特质。如果句子的主语无法选择或指示某一存在,矛盾就会产生。在例句(1)中,由于现在不存在目前的法国国王,要定位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存在物是不合乎逻辑的。更糟糕的是,is bald这一谓语无法定位任何指示物,因此例句(1)是一个合乎语法但不合乎逻辑的句子。 (1).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二)否定存在问题

否定存在问题是问题一的特例,但与问题一相比要更为严重。从字面来看,例句(2)似乎是合乎逻辑并可接受的,因为 目前不存在法国国王这的确是事实。但是问题正出现在这里:如果例句(2)是合乎逻辑的,那么就不应该用不存在的present King of France作为主语;如果这样一位国王真的存在,那么 为什么又要在谓语中将其否定? (2).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does not exist. (三)弗雷格关于身份的困惑 例句(3)这样的身份陈述句包括两个单数词项。如果该陈 述为真值,那么这两个词项指示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表面来看,这两个陈述仅仅是表明Elizabeth这个人与自己一致,因此使得陈述本身变得次重要。然而实际上,该陈述是重要的,它的确相听话者传递了某些信息,例如:谁是Elizabeth,或者谁统治英格兰。用弗雷格的话来说,这两个单数词项拥有同样的指称但意义不同。 (3). Elizabeth Windsor = the present Queen of England. (四)可替换性问题 单数词项的功能在于能够选出某一个体事物,并将其引入话语。因此一般来说任何两个指称同一事物的单数词项在语义上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在任何句子中用两个词项的其中一个词项替换另一个词项而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或者至少不改变句子的真值。我们来看例句(4):

(完整版)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 悠悠华夏五千年,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中国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人们所称道。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源,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构建中国古典美学框架的主要思潮和派别之一,其形成和发展直接与儒家相关。“仁义”是中国古代人民一直很推崇的一种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仁时一种美。“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互相友爱、互助、同情等。1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2百行以孝为先,这是一种仁爱。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敬爱父母、笃爱兄长,这是“仁”的基础。假如一个家庭父母不和睦,妻离子散,而家庭成员整天都心烦意乱,事事不顺心,那么又何来“美学”之说呢?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沉思美之所在,强调唯有遵循仁义之道,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才能获得自由,进入美的境界,所以“仁”时一种美。 “忠孝两全”一直是中国古典美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孝”是仁的一种,而忠则是义中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忠”表达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情感,其行为指的是舍己,即要求人们为忠诚对象放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一概念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象“伦理型”特征。“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与之相关的忠信、忠义、忠告、忠言等词,一直都广为流传。并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公孙丑问孟子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配义与道”、“集义所生”指的就是融合了道德思想,渗透着情感意义。为实现一定的伦理目标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精神。“孔孟”之一的孟子高度赞美了这种为理想实现而自我牺牲的一切精神。那种“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的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社会美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影响和鼓励着一代代的人们为之学习和努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的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在金人的诱惑和威胁下不为所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的边疆将士勇敢无畏,“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7的清朝诗人于谦在诱惑面前洁身自好。 而对中国古典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的道家学派,则主张“道”作为宇宙的终极始因,把体道作为人得的存在的最高价值境界,道是道家思想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的出现,将先秦时代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的具有人格化意味的“天”的观念,引向初具形而上色彩的抽象的理论层次。“道,可道也,非恒道也。”8“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9在老子的哲学中,道在宇宙的意义上被称为宇宙动力学始点而近于“一”,或在本论意义被作为万有物的终极本体而近于“无”,道即一即无,道不可道,道即是从自然运作中抽象出来的统摄万有的无为无不为的最高宇宙法则。10但老子的思想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朦胧而深奥,而作为“老庄”之一的庄子继承了老子之道,并认为谈天轮道目的在于为人的现实存在寻找一种有宇宙的色彩和本体论意味的绝对价值境界,因为庄子哲学哲学中引入了“天”、“人”、“吾”、“我”四者的关系。“无为为之之谓天”11,“天”在庄子的哲学中表达了“天帝”、“天帝”等人格化或宿命的意义,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的本然状态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儿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

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哲学板块: 1.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现象和本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与理论、真理 3.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4.历史唯物主义 5.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价值、理想、承担使命 二、相关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派生出两个: 1.1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②主观符合客观 ③要尊重客观事实;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出以公心;要求真务实。 1.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 ②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作用,正确的……错误的……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经过人的实践活动。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选用:人们可以借助规律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或按规律办事会获得成功,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 【方法论】: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世界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将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派生原理: 3.1实事求是原理 ①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做到实事求是要积极参加实践,科学地认识和掌握规律。要尊重客观规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学会具体分析,努力做到按规律办事。 其他: 运动和静止原理 世界观: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中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运动和静止结合起来看。 (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唯物论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哲学大题唯物论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大题哲学之唯物论怎么答题?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⑴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⑵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 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l)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l)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之朴素美

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之朴素美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一.朴素美 (4) 1.1朴素美的由来 (4) 1.2 朴素美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意义 (5) 二.朴素美在古代美学中的分论 (5) 2.1老子:语言真诚朴素之美 (5) 2.2庄子:文学平淡真实之美 (6) 2.3孟郊:诗歌淳朴素淡之美 (7) 2.4李贽:提倡简朴质直之美 (8) 2.5阿炳:音乐情真意切之美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朴素美显示出质朴无华、淡雅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朴素美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 美学思想朴素美中国传统文化 自然平淡 Abstract

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shows its simple,plain and eleg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is not only a basic living principle but an acceptable belief of aesthetics. What's called the utmost qualities of beauty are simplicity and plain,purity and natural. Regarded as one of the styles of art forms and an aesthetic pleasure,the beauty of simplicity had it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aesthetics. Key words:aesthetic thought simple beaut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nature flat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初探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初探 提要:作为关于专名的极为重要的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之后却遭到了不少的批评。本文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分析其遭受的主要批评,以期对其客观的定位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摹状词;批评;定位;评价 一、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在1905年发表的论文《论指称》(On Denoting)中提出了摹状词理论,并在此后的著作中对此理论进行了一些补充和改善。罗素首先摹状词区分为限定的和非限定两类。限定摹状词通常是the+单数语词,如the man,the present King of England。限定摹状词的主要内容是对一些语句作出改写,把包含限定摹状词以及包含一般概念作为主词的句子改写为一个命题函式,以此揭示其真实的逻辑结构,暴露出其表面语法只是假象。罗素认为他的限定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三大哲学难题:A.迈农悖论B.违背排中律C.同一性问题。 罗素的改写方式有时比较接近日常语言,有时采用的却是符号逻辑形式。陈嘉映(2006)将罗素的改写以以下形式体现出来: A.金山不存在=没有一个X,这个X既是金子做的,又是山。 B.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存在一个人,这个人是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人是秃头。 C.《瓦弗利》的作者是司各特=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对象写了《瓦弗利》,并且这个对象是司各特。(更形式化的表达方法是:有一个X,那个X写了《瓦弗利》,对于所有Y,如果Y写《瓦弗利》,则Y与X等同,并且X就是司各特。)[1] 以上包含限定摹状词的句子经过改写后,句子中不再包含限定摹状词。那么罗素的改写是如何解决前面提到的三个哲学难题的呢?下面,我们来仔细看一下他的分析。 A.金山不存在 在这一命题中,金山是主语,不存在是谓语。经过改写后,金山被分解为“金子做的”和“山”这两个部分,且“金子做的”和“山”都从主词的位置转到了谓词的位置上。这样,罗素便认为他清除了迈农世界里那些稀奇古怪的实体。 B.当今法国国王是秃头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核心内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原理一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 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 观的。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三人与自然的原理 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 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作用。 原理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①我们办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 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识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原理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 【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核心内容:实践、认识、真理)原理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