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废气中苯并芘采样与检测方法

空气废气中苯并芘采样与检测方法
空气废气中苯并芘采样与检测方法

大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

苯并〔a〕芘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又名3,4-苯并芘,简称Bap,分子式C20H12;分子量253.23;沸点475℃;熔点179℃;相对密度1.351。3,4-苯并芘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环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在苯中溶解呈蓝色或紫色荧光,在浓硫酸中呈桔红色并伴有绿色荧光。3,4-苯并芘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对动物致癌性很强的一种物质,主要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过程中的产物。煤炭、石油等在无氧加热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烷烃、烯烃,经过脱氢、聚合,常可产生一定数量的3,4-苯并芘。工厂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3,4-苯并芘,散布在大气,一部分降落到水面和陆地上,从而污染水源和土壤。炼焦、化工、染料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中以及熏制食品、香烟烟雾中均含有3,4-苯并芘。

3,4-苯并芘对动物具有局部和全身的致癌作用,对猴子反复皮下注射可在局部形成肿瘤,从气管反复滴注可形成肺癌,在小鼠身上涂抹可使小鼠诱发皮肤癌。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人的肺癌与环境中3,4-苯并芘的含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虽然目前各国尚无公认3,4-苯并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但通过动物试验和现场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

车间空气中3,4-苯并芘最高容许浓度为0.14μg/m3;

居民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0-3μg/m3。

飘尘上有机物的组分异常复杂,仅其中多环芳烃(简称PAH)就有几百种之多。测定3,4-苯并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将3,4-苯并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分开,常用的有柱层、纸层、薄层、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一系列分离体系。其中以气相色谱法分离PAH尤为重要。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迅速、效能高,再与薄层层析结合起来,可以迅速判断提取物中某些PAH的存在。特别是用毛细管色谱与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联用,从城市悬浮颗粒物、烟草焦油及汽车废气中,可分离出100多种PAH,极大地发挥了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离PAH比气相色谱法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温度低(<80℃)对被分离的各组分可以完整地收集起来,再进一步的用紫外或荧光光谱分析。色谱柱是十八烷基硅烷(ODS)化学键为固定相。被检样品在注入分离柱前,最好先经过薄层作初步分离,除去其中混杂的烷烃、烯烃、杂环等化合物,以减轻分离柱的负担,此种方法可以和薄层层析联用,是一种快速鉴定PAH较好的方法。

柱层、纸层和薄层层析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易于掌握和推广。但是,柱层析法和纸层析法所需时间长,分离效果较差,无法排除PAH异构体之间的干扰,使之不能精确定量。为了改进分离效果,可以先经过柱层析,再在乙酰化纸上进行分离。乙酰化纤维素薄层分离同分异构体效果较其他薄层为好。采用两种吸附剂(如氧化铝和40%乙酸的乙酰化纤维素)混合制板,进行双向展开,第一向用正烷+苯

(9+1),第二向用甲醇+乙醚+水(4+4+1)。这时可以将干扰3,4-苯并芘的几种干扰物分离,进行几种主要PAH的定量测定。

因苯并〔a〕芘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法被广泛采用。执行标准:

1、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439-1995 样品采集:崂应2031型智能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

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T 40-1999

样品采集:崂应3012H型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3、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46-2013

空气样品采集:崂应2033B型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采样仪

废气样品采集:崂应3075型智能烟气有机物采样仪

4、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647-2013

备注:“环境空气和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J646-2013”此方法被广泛采用。

附录A: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并芘。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1〕

(一)原理

空气中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被采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经索氏提取或真空升华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二)仪器

(1)大流量采样器见第十二章第一节总悬浮颗粒物大流量采样称量法。

(2)索氏提取器容量60ml。

(3)升华管见图6-9。

(4)真空升华装置见图6-10。

(5)浓缩器及浓缩瓶见图6-11

(6)微量注射器 10μl、20μl,刻度应校正。

(7)离心机 4000rpm。

(8)离心管 5ml,刻度应校正。

(9)高效液相色谱仪附荧光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

(三)试剂

(1)玻璃纤维滤纸规格见第十二章第一节总悬浮颗粒物。滤纸需作预处理,方法是将滤纸不重叠地放在高温炉中,经500℃灼烧30min,保存备用。

(2)色谱柱内径4mm,长20cm不锈钢柱,内装YWG-CH型微粒硅胶粒子(10μm),塔板数为30000/m,柱压不超过5MPa。

(3)苯重蒸馏。

(4)甲醇重蒸馏。

(5)环己烷重蒸馏。

(6)碱性氧化铝 200~300目。

(7)标准溶液取一个10ml棕色容量瓶,准确称量,然后小心加入约10mg苯并〔a〕芘①,再准确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苯并〔a〕芘质量。加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计算每毫升溶液中苯并〔a〕芘的含量。然后再用甲醇稀释成1.00ml含100μg苯并〔a〕芘的贮备液。临用时,用甲醇稀释成1.00ml含2μg苯并〔a〕芘的标准溶液。贮于棕色容量瓶中,置冰箱中保存。

(四)采样

采样方法同第十二章第一节中“总悬浮颗粒物大流量采样-重量

法”

(五)分析步骤

1.液相色谱仪测试条件

分析时,应根据液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测定苯并〔a〕芘的最佳测试条件。

柱温:室温。

流动相:(3+1)甲醇+水。

流动相温度:40℃。

流量:1ml/min。

柱压:4MPa。

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

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 365nm。

荧光检测器发射波长 405nm。

2.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校正因子

在作样品测定的同时,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

(1)绘制标准曲线将液相色谱仪调至最佳测试条件,如用紫外检测器,可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量1.00ml含100μg苯并〔a〕芘标准溶液5、10、15、20μl注入色谱仪;如用荧光检测器,可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吸量1.00m1含2μg苯并〔a〕芘标准溶液2、4、6、8、10μl注入色谱仪,得苯并〔a〕芘的色谱峰和保留时间。另取试剂空白溶液作零浓度点的测定,每个浓度重复三次测定,得峰面积或峰高的平均值。以苯并〔a〕芘的含量(ng)为横坐标,峰面积(mm2)或峰高(mm)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线的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s(ng/mm2或ng/mm)。

(2)测定校正因子在测定的线性范围内,可用单点校正法求校正因子。在样品测定同时,取试剂空白溶液和与样品提取溶液苯并〔a〕芘浓度相接近的标准溶液,按液相色谱的最佳测试条件进行测定,得苯并〔a〕芘的色谱峰和保留时间。重复做三次,得峰面积或峰高的平均值。用下列公式计算校正因子:

式中f——校正因子,ng/mm2或ng/mm;

c s——标准溶液中苯并〔a〕芘含量,ng;

A s——标准溶液平均峰面积或峰高,mm2或mm;

A0——试剂空白溶液平均峰面积或峰高mm2或mm。

3.样品测定

(1)样品提取用索氏提取法或真空升华法。①索氏连续提取法:采样后,取80~100cm2的玻璃纤维滤纸,折叠后放进索氏提取器,加40ml环己烷,于沸水浴中连续提取8h(每小时回流次数不少于10次)。将提取液移至浓缩器中,在70~80℃水浴上减压浓缩至0.5~

1.0ml(不可蒸干)。将浓缩液转移至5ml离心管内,用少量环已烷洗涤浓缩瓶,合并于离心管内,使总体积控制在1.0ml。加入0.5g碱性氧化铝,摇匀,离心5min,取上清液待测。

②真空升华提取法:采样后,取80~100cm2的玻璃纤维滤纸,卷成筒状,放入升华管内。勿使滤纸折叠或堵塞管口,旋紧磨口。接口处用少量石膏浆密封,石膏固化后,将升华管放在管状电炉内,连接气路和真空泵,将管内抽成真空,3~5min后,转动三通活塞4,向管内充氮气,再抽真空、再充氮气,如此重复三次,以除去管内残留的空气。同时,将管状炉升温至300℃,升华40min。此时,可看到黄色的油状物凝集在升华管的毛细管内壁上,为防止升华物被抽走,可在毛细管一端外壁放一小块纱布,裹以冰块冷却。待管状电炉温度下降至室温后,转动三通活塞,使内外气压平衡,关闭真空泵(避免真空泵的油进入管道和真空规中)。取下升华管,旋开磨口,将毛细管的大口朝上,垂直地固定在铁架上。用100μl注射器吸取甲醇,注入毛细管内壁,必要时可用金属丝摩擦管壁,帮助溶解,如此重复多次

冲洗内壁,冲洗液收集于浓缩管中,将洗脱液浓缩至0.1~0.5ml,即为待测样品。

(2)样品分析在液相色谱仪的最佳测试条件下,取1~20μl样品提取液(根据浓度大小决定进样量)注入色谱仪,得色谱峰,以保留时间确认苯并〔a〕芘峰,测定峰面积(mm2)或峰高(mm),重复做三次,得峰面积或峰高的平均值。

在样品测定的同时,取同样规格及大小的未采样滤纸,按相同的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测定。

(六)计算

1.用绘制标准曲线法

式中c——空气中苯并〔a〕芘浓度,μg/100m3;

A样品溶液峰面积或峰高,mm2或mm;

A0——试剂空白溶液峰面积或峰高,mm2或mm;

B s——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ng/mm2或ng/mm;V1样品提取溶液的总体积,ml;

V2——注入色谱仪中样品溶液的体积,ml;

S1——滤纸总过滤面积,cm2;

S2——分析时所取滤纸的过滤面积,cm2;

E s——由实验室确定的苯并〔a〕芘平均提取效率;

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m3。

2.用单点校正法

式中f——用单点校正法得到的校正因子,ng/mm2或ng/mm;

其他符号与上式相同。

(七)说明

(1)检出限和测定范围本法检出限0.1ng(荧光检测器)、10ng(紫外检测器)。用荧光检测器测定范围为0.2~20ng苯并〔a〕芘。如采样体积为1440m3,取1/5滤纸样品,制成溶液总体积为1ml,进样量为10μl,则可测浓度范围为0.007~0.7μg/100m3。

(2)精密度对浓度为0.17~17mg/L的溶液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9.5%~3.1%。

(3)干扰与排除样品经过预处理以及色谱柱分离,消除了大部分有机物的干扰。

(4)真空升华法和连续提取法各具优缺点。前法操作简单、快速、节省溶剂,可同时提取一组样品,但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后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方法简单,提取效率高,易推广;缺点是使用溶剂多,需要增加浓缩这一步骤,提取时间太长。试验证明,这两种方法提取颗粒物中苯并〔a〕芘的回收率都很高,加入5μg苯并〔a〕芘,真空升华法回收率为95%~100%,索氏提取法为96%~108%。(5)3,4-苯并芘是致癌性物质,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护,防止污染。接触3,4-苯并芘溶液时,要带医用橡胶手套,并在专用实验

台上操作,标准溶液要注意保管。测定后的3,4-苯并芘废液应集中起来,统一处理。所用过的玻璃仪器,必须用铬酸钾-硫酸洗液浸泡4h以上,最好浸泡过夜后用水洗净。

(6)色谱条件的选择

①流动相:用甲醇和水调节其不同比例,在每种比例下,变化流量,固定柱温,用萘、联苯、菲、蒽混合样品测量在各种条件下的保留值、柱效和蒽菲的分离度,结果见表6-10。

表6-10 流动相极性、流量变化对多环芳烃保留值、柱效和分离度(菲、蒽)的影响

续表

流动相甲醇和水的比例影响分离组分的保留值、柱效和分离度。如增加甲醇,保留时间减少,柱效和分离度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流动相极性变化所引起的。另外,流量对保留时间、柱效和分离度也有影响,如流量变大,则保留时间减小,柱效降低,分离度下降。因此,对于甲醇和水的比例以及流量均须严格控制恒定。

②柱温:提高柱温能缩短保留时间、增加塔板数(见表6-11),这是由于温度增高,溶剂粘度减少,增加了溶剂在固定相中的渗透性,所以加快了分离;但温度过高,对低沸点溶剂(如甲醇)易形成气泡析出,影响结果。

表6-11 柱温对保留值、柱效和分离度影响

(7)标准和空气样品的色谱图

标准和空气样品的色谱图示于图6-12、图6-13、图6-14,空气样品测量结果列于表6-12。

表6-12 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含量(ng/m3)

从色谱图上看到,二个环的仅知道萘和联苯,三个环的有蒽、菲二个峰,这在气相谱不易分开,而用液体色谱是可以分开的。四个环的芘和荧蒽基本能分开,和苯并〔a〕蒽是难分离的异构体,此法虽能分开,但不理想。五个环的有苯并〔e〕芘、苯并〔a〕芘和苝是能分开的。

仪器型号用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的SY01型高压液体色谱仪UV-254检测器得到多环芳烃标准曲线如图6-15。

二、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1〕

(一)原理

采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经索氏提取或真空升华后,用苯洗脱浓缩,经乙酰化滤纸层析分离,分离出的苯并〔a〕芘在紫外光照射下呈蓝紫色荧光斑点,用苯洗脱或斑点直接扫描,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定量。

(二)仪器

(1)层析缸 5L。

(2)紫外灯附365或254nm滤光片。

(3)具塞比色管 10ml,刻度需校正。

(4)荧光分光光度计用10mm石英比色皿,在激发波长385nm和发射波长400~410nm下测定荧光强度或附薄层扫描装置,用于荧光斑点直接扫描测定荧光强度。

其他仪器同一法(415页)。

(三)试剂

(1)玻璃纤维滤纸同一法(415页)。

(2)苯重蒸馏。

(3)环己烷重蒸馏。

(4)二氯甲烷重蒸馏。

(5)无水乙醇重蒸馏。

(6)乙酰化溶液按150ml苯、50ml乙酸酐和0.1ml硫酸的比例混合配制。

(7)层析滤纸新华牌中速层析滤纸。

(8)展开剂无水乙醇十二氯乙烷,按(2+1)比例(体积比)配制。

(9)乙酰化滤纸将层析滤纸裁成长27cm、宽15cm。取20张卷成圆筒形,逐张浸入到盛有2000ml乙酰化溶液的烧杯中,滤纸圆筒状中空部分放入一个高10cm,内径6cm玻璃管(防止滤纸在搅拌时被搅破)。将电动搅拌棒置于玻璃柱中心,在(50~55)℃下缓慢搅拌6h,在搅拌浸泡过程中,溶液液面始终保持超出滤纸1cm,并在通风橱中进行。然后,静置浸泡过夜。取出滤纸在通风橱内晾干,再将滤纸逐张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4h以上,取出晾至微干,夹入粗滤纸之间,用玻璃板压平至干备用。经乙酰化处理过的滤纸,对着光线观察,质地应均匀,透明度一致。如质地不均匀,透明度明、暗不一,则不能用于分析。

乙酰化滤纸检验方法:在乙酰化滤纸上分别点3,4-苯并芘、芘、1,2-苯并芘溶液和三种物质的混合液,用乙醇和二氯甲烷(2+1)为展开剂,展开上升20cm后,在荧光灯下观察,三种物质均分开,3,4

-苯并芘的斑点R f值小于0.10,此滤纸即可供分析使用。

(10)标准溶液贮备液的配制方法同一法,临用时,用苯稀释成1.00ml 含2μg苯并〔α〕芘的标准溶液,贮于棕色容量瓶中,并置冰箱中保存。

(四)采样

采样方法同第十二章第一节中总悬浮颗粒物大流量采样-重量法。

(五)分析步骤

1.样品提取

同一法(415页)。

2.纸层析分离

将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的提取液定容后,作为纸层析点样待测液。

(1)点样在乙酰化滤纸一端距底边5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在横线上点6个样:二个点样品、二个点标准(取10μl标准溶液含0.02μg苯并〔α〕芘)、二个点试剂空白(均为平行双样)。各点间隔2cm。用微量注射器吸量样品提取液,根据苯并〔α〕芘浓度点样10~50μl。在点样过程中用吹风机缓缓送风,促使溶剂挥发,点样斑点直径不应超过5mm,点样速度应缓慢。如需将全部样品点样时,可用玻璃毛细管点样。溶液点完后,可用少量苯洗涤浓缩瓶,并将洗涤液全部点在斑点上。按相同操作步骤点标准溶液和试剂空白溶液。

(2)层析在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将点完样的层析滤纸悬挂在层析缸中,下端浸入展开剂约5mm,将层析缸用透明胶纸密封并避光,

待溶剂前沿上升至离原点20cm处,取出滤纸,在通风橱中使展开剂自然晾干。然后在暗室内,于365nm紫外光下观察层析纸上苯并〔α〕芘的亮紫色荧光斑点,并用铅笔圈出苯并〔α〕芘标准斑点及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样品斑点和空白斑点。

(3)洗脱用光亮无锈的剪刀分别剪下层析滤纸上苯并〔α〕芘标准、样品和空白斑点,各放入5ml比色管中,各管准确加入5.00ml苯,加盖,于60~70℃水浴中,不断振摇,浸泡15min,使苯并〔α〕芘转移至苯液中。

3.测定

(1)洗脱液的荧光分光光度测定将标准、样品和空白斑点的苯洗脱上清液分别倒入10mm石英比色皿中,在激发狭缝10nm,激发波长385nm 和发射狭缝5nm,发射波长400,405和410nm的条件下,分别测定荧光强度(mm)。

(2)苯并〔α〕芘荧光斑点直接扫描定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薄层扫描仪时,将层析纸展开的一面朝下,用透明胶纸将其固定于玻璃板上,放入薄层层析扫描板框座架上,设定激发波长为385nm、入射狭缝

10nm、入射狭缝5nm,发射波长为405nm,以标准斑点调节仪器的负高压和记录器灵敏度,使记录笔的响应值在1/2满量程处。然后在发射波长400、405和410nm处,对标准,空白和样品斑点逐一进行直线或曲线移动扫描,测得每个斑点峰高或峰面积的积分值之和,即为该斑点的荧光强度(mm或mm2)。

(六)计算

1.荧光光度法测定洗脱液或斑点直接扫描标准、空白和样品的相对荧光强度:

式中A——相对荧光强度;

A405——于405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A400——于400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A410——于410nm发射波长处测定的荧光强度。

2.空气中苯并〔α〕芘浓度

式中c——空气中苯并〔α〕芘浓度,μg/100m3;

A——样品斑点相对荧光强度,mm2或mm;

A0——试剂空白样品相对荧光强度,mm2或mm;

A s——标准样品相对荧光强度,mm2或mm;

W——标准斑点苯并〔α〕芘含量,μg;

B——样品洗脱定容体积,μl;

D——点样时所取洗脱液体积,μl;

S1——样品滤纸的总面积,cm2;

S2——分析时所取样品滤纸的面积,cm2;

E s——由实验确定的苯并〔α〕芘的平均提取效率;

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m3。

(七)说明

(1)纸层析法分离-荧光光度法测定苯并〔α〕芘,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样品便于保存等优点,是目前测定苯并〔α〕芘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检出限为2ng/5ml。

(2)精密度和准确度对0.58μg苯并〔α〕芘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小于6%;对5μg苯并〔α〕芘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8%。

(3)精确量取10μl混合样品提取物各5份进行纸层析法和薄层层析法比较,测定结果见表6-13,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目视观测纸层分离荧光点分界不清晰,不如薄层法。但制备乙酰化滤纸比较容易。

表6-13 两种分离方法测定飘尘中3,4-苯并芘的比较

三、薄层层析-荧光或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采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颗粒物中的3,4-苯并芘(Bap),用充氮升华法或连续提取法提取,再经醋酸纤维素薄层层析法分离,分离出的Bap斑点,用苯洗脱,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

(二)仪器

(1)薄层涂布器。

(2)薄层层析仪。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 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 1.4.气态污染物 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 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 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 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号:*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订页 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1 目的 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 3 职责 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4 仪器性能 4.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PM10、PM2.5)和各种气体组分(SO2、NO x等)样品的必备仪器。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 4.2适用范围: 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和可吸入微粒(PM10或PM2.5)。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采样标准: 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 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10和PM2.5) 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空气和废气采样采样总汇(方法和仪器)

空气和废气采样总汇 序号检测 项目 检测方法及编号采样方法样品保存及仪器注意 事项 1 二氧 化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 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 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 家环保总局 2003年第四 版) 串联两个50ml吸收液的吸收管 0.5L/min的流量,采气5~15L 样品全程避光。冷藏 仪器:(大气采样仪和中 流量)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 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 仪器直接测量仪器:(烟尘仪)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 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 HJ 482-2009 短时间采样:装10ml吸收液的吸收管,以0.5L/min 流量采气45-60min,温度控制在23-29℃. 长时间采样:装50ml吸收液的吸收管,以0.2L/min 流量采气24h,温度控制23-29℃. 样品全程避光。冷藏 (仪器:大气采样仪和中 流量) 2 二氧 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5-1995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 内装10.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面位置后以 0.4L/min的流量,采集环境空气6-24L。 长时间采样(24h以内):用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内装25.0mL或50.0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 标记吸收液液面位置,使吸收液的温度保持在20℃ ±4℃,以0.2L/min的流量,采集环境空气288L。 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 程,应避免阳光照射。气 温超过25℃,长时间运 输和存放应采取降温措 施。(仪器:大气采样仪 和中流量) 3 氮氧 化物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 法》(国家环保总局 2003 年第四版) 短时间:串联两支10ml吸收管和一支内装5-1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0.4L/min流量采气 4-24L 长时间:串联两支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 一支内装5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 0.2L/min流量采气288L,氧化瓶串联在吸收瓶中间 应避免阳光照射。样 品采集后尽快分析。 若不能及时测定,将 样品于低温暗处存 放,样品在30℃暗处 存放,可稳定8h;在 20℃暗处存放可稳定 24h; (仪器:大气采样仪)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 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 光光度法 HJ/T 43-1999 按顺序串联一个空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一支氧化管 和两个各装75ml吸收液的吸收管板, 0.05-0.2L/min的流量,采气至第二个吸收瓶呈微 红色,停止采样。 定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 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 总局2003年第四版) 仪器直接测量(仪器:烟尘仪) 4 林格 曼黑 度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 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 法 HJ/T 398-2007 观察30分钟内累计时间出现超过2分钟最大的林格曼黑度 (仪器:林格曼黑度望远镜) 5 饮食 业 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 油烟专用滤芯 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仪器:烟尘仪) 采样工况:饮食业单位作业高峰期

完整版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 崂应2050 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 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 有效版本:第*版第*次修订 受控状态:受控 编制人:审核人: 批准人:*

注:修订页用修订表的形式说明质量手册各部分修订状态。受控质量手册的持有者应负责在收到修订页后立即将旧页换下。

HJ/T 376-2007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规范使用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和仪器正常状 态。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 职责 操作人员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仪器性能 4.1产品概述:崂应2050型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大气中总悬浮微粒( PM 10、PM 2.5)和各种气体组分(SO 2、NO x 等)样品的必备仪器。该采样器研制过程中广泛 征求了专家及广大用户的意见,应用了当前计算机、传感器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 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部 HJ/T 374-2007《总悬浮 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和HJ/T 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的规定,并在小型便携、流量稳定住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根据 956-2013《大气采样器》 的要求,该采样器属于B 类仪器。 4.2适用范围: 采样器应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环境大气、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采用滤膜称重法捕 集环境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TSP )和可吸入微粒(PM 10或PM 2.5)。可供环保、卫生、劳动、 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忽监测。 4.3米样标准: 目的 1 TSP 、 JJG JJG 943- 201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JJG 956-2013 大气采样器 HJ 93-2013 环埂空气粒物(PM 10和PM 2.5)采样器枝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4-2007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 375-2007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μm的颗粒物。可吸 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法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m。 12.在地球表面上约 80 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的地球表面上空 12 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操作规程 1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特编制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公司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 3 引用文件 《ZR-3922型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使用说明书。 4 操作步骤 4.1 工作条件 (a)工作电源:AC(220±10%)V,50Hz。 (b)环境温度:(-20~45)℃。 (c)环境湿度:(0~85)%RH。 (d)电源接地线应良好接地。 (e)野外工作时,应有防雨、雪、尘以及日光暴晒等侵袭的措施。 4.2工作原理 4.2.1 TSP采样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其基本原理是:使一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已知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组分。 4.2.2 大气采样 采样器是以采样泵抽取样品,气体流过电子流量计,将流量信号送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出瞬时流量并累加采样体积,同时根据采集到的计前温度及计前压力,换算成参比体积(25℃、101.325kPa参比状态的体积,出厂默认)。

后期,可根据采集到的有害气体含量和体积计算其浓度。 4.3 技术指标 表1 采样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4 操作方法 4.4.1 大气采样 大气采样根据采样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时间采样和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 4.4.2 采样前准备 (a)采样前选择干燥、避阳处,将采样器放置在平稳的三脚支架上。确认电源为交流220V后,接通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或者利用采样器自身的锂电池供电。查看采样器自检时屏幕是否出现错误提示。若有,应及时修理后方可使用。 (b)干燥器内装入具有充分干燥能力的变色硅胶,数量约占干燥器容积的四分之三,拧紧使之不漏气,放入干燥器槽内。 (c)按HJ/T 375-2007和HJ/T 376-2007标准要求,短时间采样时,使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24h恒温恒流连续采样时,采样流量 0.2L/min,使用内装50ml吸收液的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 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1)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 2)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 3)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附加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 4)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有错划掉,盖监测人印章。 6、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后,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72页)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检测试验中心 二〇一五年

目录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1) 二、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9) 三、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14) 四、环境空气二硫化碳的测定 (22) 五、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测定 (25) 六、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 (27) 七、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32) 八、硫化氢的测定 (37) 九、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 (43) 十、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48) 十一、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54) 十二、固定污染源废气苯可溶物的测定 (59) 十三、废气铬酸雾的测定 (64) 十四、硫酸雾的测定 (67)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一、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2、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36μg/10ml 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15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50ml,采样体积288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6mg/m3,本标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 0.024 mg/m3~2.0mg/m3。 三、干扰及消除 1、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 30 倍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2、空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 3、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 0.25mg/m3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采样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 长的硅橡胶管,可排除干扰。 四、测定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 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五、仪器设备 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分光光度计。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L/min~1.0L/min。采样流量为 0.4L/min 时,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目录 (一)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二)硫酸盐化速率采集与计算 (三)大气降水采集 (四)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五)氮氧化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六)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空气中氟化物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电极法测定,求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反映在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器材 4.1石灰滤纸法标准采样装置 4.1.1采样盒:外径13厘米,内径12.6厘米,高2.5厘米(不含盖)的平底 塑料盒,具盖及塑料环状长垫(外径12.5厘米,内径11厘米)。 4.1.2防雨罩:采用盒口直径30厘米、盒高90厘米的搪瓷盒,盒底用铁皮焊 一个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的圈,可安装采样盒。 5、操作步骤 5.1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塑料环状长垫压好滤纸 边,再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条沿盒边压紧,将滤纸固定好,盖好盒盖,携至采样点。 5.2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采样盒装入采样防雨罩的盒

底铁圈内并固定,使石灰滤纸面朝下暴露在空气中。 5.3样品放置时间为七天至一个月。放样品和收样品时应记录核对放样品地 点、采样盒编号及放、收样品时间(月、日、时)。 5.4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并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计算 )/(S3n)3100 氟化物[μgF/(100cm2.d)]=(W-W 式中:W-样品石灰滤纸中氟含量(μg) -空白石灰滤纸中平均氟含量(μg/张) W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的天数,准确至0.1 天。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嚗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测定生成的硫酸盐的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其结果以每日在100cm2碱片面积上所含三氧化硫毫克数表示。 4、器材 4.1塑料皿:内径72mm,高10mm。 4.2塑料垫圈:厚1-2mm,内径50mm,外径72mm,能与塑料皿紧密配合。 4.3塑料皿支架:将两块1203120mm聚氯乙烯硬塑料板成900角焊接,下面 再焊接一个高30mm,内径78-80mm的聚氯乙烯外管,外管上钻孔眼,互成1200,各眼距塑料板面15mm,使用时将塑料皿倒装在支架的聚氯乙烯外管内,用三个铜螺栓固定塑料皿。 5、操作步骤 5.1将碱片毛面向下放入塑料皿,用塑料垫圈压好边缘,装在塑料袋中携至 现场,采样时使滤膜面向下固定在塑料皿支架上。

锅炉废气监测方案

浙江工业大学-毓秀食堂 锅炉废气监测方案 单位:浙工大生物与环境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项方会郭李悬王云鹏王嘉兴 指导老师:李非里

目录 一、监测目的----------------------------------------------3 二、基础资料调查 ----------------------------------------3 三、监测采样点的设计------ -------------------------------5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7 五、选定监测项目及分析监测技术----------------------------7 六、采样 -------------------------------------------------9 七、实验方法----------------------------------------------11 7.1 烟气参数的测定 (13) 7.2 二氧化硫的测定 (11) 7.3 氮氧化物的测定 (13) 7.4 黑度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 烟尘颗粒物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 汞及其化合物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数据记录----------------------------------------------16 九、标准比较及建议 ---------------------------------------18 十、附录--------------------------------------------------18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要求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 0-300℃ 3.2材料:圆筒状玻璃纤维滤筒,28×70mm 4、操作步骤: 4.1用铅笔将滤筒编号。(新规定不能用铅笔)

环境空气及废气采样方法综合版.doc

实用文档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项目性质流量 /采样时间样品富集方式备注 污染源浓度 <1000mg/m 3时,0.5L/min 的流量采气 20~30min ;串联两个各装 50.0ml 吸收液的多 尽快分析,样品放置时间不超过1h。浓度 >1000mg/m 3时, 0.5L/min 的流量采气 13~15m 孔玻板吸收瓶 二氧化硫 一个内装 10.0ml 甲醛缓冲吸收液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 ℃;样品采集、 环境0.5L/min 的流量采气 60min 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光。当气温高于30℃时, 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采样后如不能当天测定,可将样品放于冰箱内。 污染源定电位电解法采集好的样品置于冰箱内3-5℃,并于 24h 内分析完毕。 氮氧化物 一个内装 10.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避光。气温超过环境0.4L/min 流量采气 10-60min 板吸收管,需加氧化管24℃,长时间( 8h 以上)应采取降温措施。 污染源0.5L/min 流量采气 5-30min 串联两个各装 50.0ml0.05mol/l 氢若排气中含有氯化物颗粒性物质,应在吸收瓶之氧化钠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前接装滤膜夹。 氯化氢 环境 1.0 L/min 流量采气 30-60min 串联两个各装 5.0ml0.05mol/l 氢应装 0.3um 滤膜夹于吸收瓶前,如果样品不能当 氧化钠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天分析,置于冰箱 2-5℃保存,保存期不超过 48h。 污染源0.5 L/min 流量采气 10-20min 串联两个内装 10.0ml 甲基橙吸收 当甲基橙吸收使用液颜色有明显减褪时,即可停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 氯气止采样。该样品显色完成后溶液颜色稳定,常温 0.6 L/min 流量采气,如不褪色,采样时一个内装 10.0ml 甲基橙吸收液的 环境下可放置暗处至少可保存15D。 间 >50min,多孔玻板吸收管 污染源0.5 L/min 流量采气 20-40min 浓度高时,可串联两支内装 10ml 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避光采样, 8h 内测定。采样后现场加显色剂,携 硫化氢 一个内装 10ml 吸收液的气泡吸回实验室进行测定。 环境 1.0 L/min 流量采气 30-60min 收管

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问题分析与信息化研究

污染源废气监测采样问题分析与信息化研究 摘要对于污染源废气的监测采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采样的样品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测定结果。本文主要就污染源废气检测采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染源废气;环境监测;采样 1 污染源废气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污染源废气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在对其进行监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电源、操作平台能够正常工作,采样仪器的气密性良好,还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好防毒、防火、防爆的预防措施。然后,为了使采样过程顺利进行,还需要对生产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废气的排量、压力、流量是否经过净化处理等进行详细的了解[1]。 2 采样方法的选取 2.1 采样方法的种类 一般情况下,对污染源废气的采样主要分为两种方法,直接采样和富集采样。当废气中被测物的浓度比较高时,通常采用的是直接采样法。另外,如果使用的分析方法比较灵敏,也需要进行直接采样,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分析结果,比较经济、方便。如果废气中所含的被测物的浓度较低时,就需要采用富集采样。该方法得到分析结果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从实际的角度考虑,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更符合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 2.2 采样孔的选取 由于各种废气处理设施有所差异,采样位置也有具体的要求。首先,对于湿量较大的废气监测,监测点应选择在靠近废气排放的出口。另外,如果废气排气筒中的负压比较大,则应选择面积比较大的断面进行监测。选定好采样位置后,开设采样孔,要注意采样孔的内径不能小于80 毫米,孔管长不大于50 毫米,当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内径不能小于40 毫米。不进行采样时,要注意将其封闭。另外,针对不同形状的烟道,采样孔的设置也不同。对于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置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相互垂直的直径线上,对于矩形或者方形的烟道,应设置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2.3 采样的步骤 首先要对管道(或排气筒、烟囱)进行测量,测量它的直径及管壁厚度,然后接通仪器的电源,之后打开采样孔,清除孔中的积灰,打开采样仪器开关,按照步骤进行操作。选择1,输入大气压和采样日期,读取大气压表的数字,根据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建文)

一、采样工作进程安排 、接受任务 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控制过程中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进程安排,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现场采样 ()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进度、气样温度、压力等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欢迎阅读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1.3 1.4. 1.5 1.5.1 1.5.2 1.6 结束)、 1.7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2.采样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 2.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口密封,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光线检查滤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 2.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的颜色,如果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

2.5现场空白样的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的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后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次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2.6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聚乙烯手套等实验室专用手套(和实验室人员称量滤膜所带的手套相同),使用无锯齿状镊子。 2.7采样进气口必须暴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可以不盖,几乎不影响吸收液温度)。 2.8夏天仪器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以防止吸收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当遮盖。 2.9 2.10 2.11 2.12 3. 3.1 3.2 1 ? ?2 ? ?3 ? 3.2.2 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2.3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调查一般情况下,可向被测污染源所在地区的气象台(站)了解当地的“常年”气象资料,其内容应包括: 1)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 2)按月统计的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 3)按月统计的平均气温和气温变化情况等。? 如有可能,最好直接了解当地的逆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污染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了解当地“常年”气象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对监测时段的选择作指导。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要求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 0-300℃ 3.2材料:圆筒状玻璃纤维滤筒,28×70mm 4、操作步骤: 4.1用铅笔将滤筒编号。(新规定不能用铅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