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组件间通信的安全缺陷静态检测方法

Android组件间通信的安全缺陷静态检测方法
Android组件间通信的安全缺陷静态检测方法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 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 一、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火热。智能手机拥有的独立操作系统使得手机能像个人电脑一样支持用户自定义安装软件等程序,并通过此类操作对手机功能进行扩充,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智能手机的优势,也是智能手机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具有开放性的Android手机平台,从2007年谷歌将其正式向外界展示以来,发展迅速,手机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至2012年已超过塞班,跃居第一。通过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智能型,我们可以看到Android更光明的未来。 手机系统越来越强大,却始终不会抛弃其最基本的功能——通讯,而通讯录又是通讯的必备软件。此次我们研究的基于Android的手机通讯录,会实现通讯录基本功能,包括基本添加,修改,删除和输出等功能,在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其他功能,例如为联系人添加头像,联系人分组,通讯录黑名单等,使通讯录界面更友好、功能更人性化。通过设计制作次通讯录能够更好地学习Android 的项目开发知识,熟悉Android的软件开发流程,拓展就业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主要用于便携设备。Android 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2007年11月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的Android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沿袭至今,已发展到4.0.4版本。2011年第一年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2%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58%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的研究也在Android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着用户的需求。除包括基本添加联系人,编辑联系人,删除联系人和联系人数据导出等功能,它又逐渐增加了联系人分组、添加联系人头像、通讯录黑名单等功能。 三、应用前景 根据手机功能使用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消费者使用手机通讯功能。随着手机通讯录功能的不断曾强于完善,手机通讯录对于人们的意义已不仅仅像记事簿一样显示通讯地址,而是向着个性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高焕堂,Android应用框架原理与程序设计(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盖锁林,Android开发入门指南[M] 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2009. [3]李兴华,名师讲坛——Android开发实战经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李兴华,名师讲坛——Java Web开发实战经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解密[M] 西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分析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机制Binder的原理,并且深入分析了系统提供的Binder运行库和驱动程序的源代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篇文章分析的Binder接口都是基于C/C++语言来实现的,但是我们在编写应用程序都是基于Java语言的,那么,我们如何使用Java语言来使用系统的Binder机制来进行进程间通信呢?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用Java语言来实现的Binder接口了。 熟悉Android系统的读者,应该能想到应用程序框架中的基于Java语言的Binder接口是通过JNI来调用基于C/C++语言的Binder运行库来为Java应用程序提供进程间通信服务的了。JNI在Android系统中用得相当普遍,SDK中的Java 接口API很多只是简单地通过JNI来调用底层的C/C++运行库从而为应用程序服务的。 这里,我们仍然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的Java接口,主要就是Service Manager、Server和Client这三个角色的实现了。通常,在应用程序中,我们都是把Server实现为Service的形式,并且通过IServiceManager.addService接口来把这个Service添加到Service Manager,Client也是通过IServiceManager.getService接口来获得Service接口,接着就可以使用这个Service提供的功能了,这个与运行时库的Binder接口是一致的。 前面我们学习Android硬件抽象层时,曾经在应用程序框架层中提供了一个硬件访问服务HelloService,这个Service运行在一个独立的进程中充当Server的角色,使用这个Service的Client运行在另一个进程中,它们之间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通信的了。这里,我们就使用HelloService这个例子来分析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源代码。所以希望读者在阅读下面的内容之前,先了解一下前面在Ubuntu上为Android系统的Application Frameworks层增加硬件访问服务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通过五个情景来学习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Binder机制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接口:1.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2. HelloService接口的定义;3. HelloService的启动过程;4. Client获取HelloService 的Java远程接口的过程;5. Client通过HelloService的Java远程接口来使用HelloService提供的服务的过程。 一. 获取Service Manager的Java远程接口

基于android的手机通讯录(附程序)

20xx-20xx 学年 x 学期 xxxx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_基于android的手机通讯录_ 组长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E-mail xxxxxxxxxxxx@https://www.360docs.net/doc/304834084.html, 成员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x 成员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20xx级x班 指导教师及职称xx 20xx年x月x 日

开发流程见下图: 1、增加、删除、编联系人 点击通信录界面中的增加按钮,入增加联系人面。输入联系人的基本信息,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个性化信息如头像、姓名、手机号码、办室电话、家庭电话、职务职称、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Email、其他联系方式、备注这些信息,击确认返回主界面。点击通信录中一个已存在的联系人,进入联系人编辑界面,可修改系人的资料或进行删除联系人操作,完成后退回到主界面。对列表中联系人的标记,点mnu键弹出功能界面上的删除按键也可进行删除。还可以在菜单上选择删除全部联系人清空通讯录。在删除联系人的过程中,系统将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操作,若放弃操作,则系人信息将继续保存。 2、查找联系人 用户点击menu键打开底部菜单框,底部菜单框为查询系人提供入口,进入通讯录的缺省页面为联系人列表,在列表中看到所有联系人的姓名、电话息排列,用户点击查找按键输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通讯录显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联系人列表,用户选择一个联系人进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页面进行其他操作;查询完成,用户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3、通功能 用户在通录选择联系人进入联系详细信息界面,这时点击menu键打开通信功能框,选择打电话、发信息的功能进行操作。 4、菜单能 通过对menu按的点击,显示底部菜框,包含有增加查找、除、菜单、返回功能,菜单按键则包含显示所有、删除所有等实用功能。

Android下Camera框架解析

Android 下Camera 构架分析 一. Android Camera 层次结构 Android 下Camera 子系统从上到下可以分为应用层、框架层、运行库层及内核层,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从整体上看,它还是属于Android 下典型的client/service 的结构,运行在两个进程中,一个是client 进程,主要包括JA V A 代码与一些Native c/c++代码;另一个是service 进程,属于服务端,是native c/c++代码,并且,camera service 属于Android 系统的一个native 服务,用native c/c++代码实现,主要负责和Linux kernel 中的Camera Driver 交互,搜集Linux kernel 中Camera Driver 上传的数据,并交给显示系统(surface)显示。 client 进程与service 进程通过Binder 机制通信,client 端通过调用service 端的接口实现各个具体的功能。但真正的preview 数据不会通过Binder IPC 机制从service 端复制到client 端,而是通过回调函数与消息的机制将preview 数据buffer 的地址传到client 端,最终可在Java 应用中操作处理这个preview 数据。 android_hardware.camera Camera Apps Libandroid_runtime.so (android_hardware_Camera.cpp) libcamera_client.so (Camara.cpp) 应用层框架层运行库层 硬件层 Libcamera.so (HAL)libcameraservice.so (CameraService.cpp)Linux 内核层 V4L2 Kernel Driver Camera Hardware BinderIPC JNI Client Service 二. Android Camera 的代码结构 1)应用层 Camera 的应用层在Android 上表现为直接调用SDK API 开发的一个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班级:1120552 学号:01 姓名:杨喆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管理系统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通过联系人功能可以保存联系人的详细信息,可以对联系人进行编辑、删除、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可以根据索引条件搜索联系人。 (2) 用户通过个人中心可以设置自己的详细信息,这样方便其他人了解自己,也可以将具有相同名字的联系人合并。 (3)该通讯录软件是一种主要用来记录联系人的基于安卓平台的软件,可以运行在安卓平台虚拟器或者运行在安卓平台的手持设备上 三、概要设计 一个好的系统设计的步骤决定了程序是否能按照设计者的目的按时完成,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设计者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程序必要的功能。并且按照标准的设计步骤对程序进行调试,测试,以及后期的优化完善,使程序更加具有健壮性和可用性。通过对通讯录功能、系统模块、用户需求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制定开发流程。 采用标准的开发流程确定系统具有用户管理功能,联系人增删改功能,通讯功能,查找功能,备份等功能。 四、详细设计 1增加、删除、编辑联系人 点击通信录界面中的增加按钮,进入增加联系人界面。输入联系人的基本信息,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个性化信息如头像、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职务职称、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Email、其他联系方式、备注这些信息,单击确认返回主界面。点击通信录中一个已存在的联系人,进入联系人编辑界面,可修改联系人的资料或进行删除联系人操作,完成后退回到主界面。对列表中联系人的标记,点击menu键弹出功能界面上的删除按键也可进行删除。还可以在菜单上选择删除全部联系人来清空通讯录。在删除联系人的过程中,系统将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操作,若放弃操作,则联系人信息将继续保存。 2查找联系人 用户点击menu键打开底部菜单框,底部菜单框为查询联系人提供入口,进入通讯录的缺省页面为联系人列表,在列表中看到所有联系人的姓名、电话信息排列,用户点击查找按键输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通讯录显示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联系人列表,用户选择一个联系人进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页面进行其他操作;查询完成,用户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Android实验报告_基于SQLite的通信录

第一次实验Android界面设计 一. 实验目的及实验环境 1. 实验目的 1)掌握SQLiteOpenHelper类结构 2)掌握基于SQLite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过程 3)掌握Content Provider发布数据的方法 4)掌握Content Resolver获取数据的方法 2.实验环境 系统开发平Android Studio 3.0 系统开发平台:Android 7.1 运行平台:Windows10 x64 运行环境:https://www.360docs.net/doc/304834084.html, Framework SDK 2.0 二. 实验教材、组织方式、实验内容 1.实验教材:Andorid开发与应用 2.组织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2.实验内容: 实现基于SQLite数据库的通信录应用,通过单击增加图标打开添加通信录界面,通过单击通信录中的各条信息可删除选中项。 三.方案设计 Android系统中集成了SQLite数据库,并且为数据库的操作提供了相关的类和方法,便于没有数据库开发经验的开发者编写程序。另外,Android平台中利用Content Provider机制来实现跨应用程序数据共享。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通过Content Provider来发布自己的数据,其他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Content Resolver 来获取共享数据。

四.运行结果

五.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掌握了SQLite OpenHelper类结构,掌握了基于SQLite数据库的应用开发过程以及Content Provider发布数据的方法和掌握Content Resolver获取数据的方法。 六.附录:源代码 主布局文件activity_main.xml:

基于android的手机通讯录的设计与实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Android的天气预报查询系统的实现摘要:随着智能手机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它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设备,相关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关键应用程序的开发成为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的重要因素,设计并开发实用、方便的应用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Android作为当前最流行的操作平台,自然也存在着大量的应用服务需求。 Android是基于Linux平台完全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同时开发语言为Java,因此我选择了以Android为平台的手机天气预报系统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目的是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查询天气信息及天气变化情况,让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本文详细讲述了Android平台下天气软件的界面设计及界面的实现、控件的使用、界面的布局等内容,结合中国气象网的天气数据,将准确的天气情况以友好的方式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可以更加赏心悦目地体验本软件的服务。 关键词:Android 天气软件手机天气预报软件系统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weather query based on Android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step by step into people's lives, it will become the main device to obtain information, related to more widely, and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applica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applic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conveni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good market prospects. Android as the most popular operating platform, natural also exist in application service needs of a large number of. Android is a mobile phone operating system Linux platform based on open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Java, so I chose the platform of mobile phone weather system with Android as my graduation design, the purpose is to help the user whenever and wherever possible query weather information and weather condition, make life more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yout of content, interface design and interface control weather software under the Android platform use, interface, combined with the weather data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Network, will be accurate weather conditions in a friendly way is presented to the user, the user can be more pleasant experience of the software service. Keyword:Android weather software the software system of mobile phone weather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通讯录管理系统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第三代网络的使用及四代网络的即将来了呢,移动终端不再仅是通讯网络的终端,还将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因此,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和需要的服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Google与包括HTC、摩托罗拉、三星、联想等在内的三十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领军企业组成的开发联盟为此于2007年11月退出了一份专为移动设备设计的软件平台——Android OS。 Android 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性设备综合平台,它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一些关键的平台应用。Android的Java程序运行环境包含一组Java核心函数库及Dalvik虚拟机,它们有效地优化额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Android 系统平台基于优化了的Linux内核,它提供诸如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等服务,同时也是手机硬件的连接层。 Abdroid平台的开放性等特点既能促进技术(包括平台本身)的创新,又有助于降低开发成本,还可以是运营商能非常方便地制定特色化的产品,因此,它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1.2 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3G网络的使用,移动终端不再仅是通讯网络的终端,还将成为互联网的终端。因此,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和需要的服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Google和Android手机联盟的共同推动下,Android在众多手机操作系统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手机通讯录作为手机的基本功能之一,每天我们都在频繁地使用着。根据手机功能的不断加强与完善,手机通讯录对于人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像记事簿一样显示通讯地址,而是向着个性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讯录从无到有,从英文到中文,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从通讯录发展为名片夹,也就是一个人名下,可以储存座机、手机、单位、地址、电子邮箱等内容,这种名片夹在电话薄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内容,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革命性的的变化,而且随着手机的发展,相信更优秀的通讯录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层认识的喜爱。 1.3系统主要内容与实现方式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 一、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 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火热 智能手机拥有的独立操作系统使得手机能像个人电脑一样支持用户自定义安装软件等程序并通过此类操作对手机功能进行扩充 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是智能手机的优势 也是智能手机赢得市场的主要原因 具有开放性的Android手机平台 从2007年谷歌将其正式向外界展示以来 发展迅速 手机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至2012年已超过塞班 跃居第一 通过Android系统的开源性、智能型 我们可以看到Android更光明的未来 手机系统越来越强大 却始终不会抛弃其最基本的功能--通讯 而通讯录又是通讯的必备软件 此次我们研究的基于Android的手机通讯录 会实现通讯录基本功能 包括基本添加 修改 删除和输出等功能 在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其他功能 例如为联系人添加头像 联系人分组 通讯录黑名单等 使通讯录界面更友好、功能更人性化 通过设计制作次通讯录能够更好地学习Android的项目开发知识 熟悉Android的软件开发流程

拓展就业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代码操作 主要用于便携设备 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 最初主要支持手机 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 2007年11月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的Android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沿袭至今 已发展到4.0.4版本 2011年第一年度 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 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11月数据 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2%的份额 中国市场占有率58% 基于Android的通讯录的研究也在Android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着用户的需求 除包括基本添加联系人 编辑联系人 删除联系人和联系人数据导出等功能 它又逐渐增加了联系人分组、添加联系人头像、通讯录黑名单等功能 三、应用前景 根据手机功能使用调查显示 有八成以上的消费者使用手机通讯功能 随着手机通讯录功能的不断曾强于完善 手机通讯录对于人们的意义已不仅仅像记事簿一样显示通讯地址 而是向着个性化、人性化的发展方向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高焕堂 Android应用框架原理与程序设计(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盖锁林 Android开发入门指南[M] 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 2009. [3]李兴华 名师讲坛--Android开发实战经典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李兴华 名师讲坛--Java Web开发实战经典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Android Binder设计与实现 – 设计篇

Android Binder设计与实现–设计篇 摘要 Binder是Android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方式之一。Linux已经拥有管道、system V IPC、socket等IPC手段,却还要倚赖Binder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说明Binde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深入了解Binder并将之与传统 IPC做对比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进程间通信的实现和性能优化。 本文将对Binder的设计细节做一个全面的阐述,首先通过介绍Binder通信模型和Binder通信协议了解Binder的设计需求;然后分别阐述Binder在系统不同部分的表述方式和起的作用;最后还会解释Binder在数据接收端的设计考虑,包括线程池管理,内存映射和等待队列管理等。通过本文对Binder的详细介绍以及与其它IPC通信方式的对比,读者将对Binder的优势和使用Binder 作为Android主要IPC方式的原因有深入了解。 1.引言 基于Client-Server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从互联网和数据库访问到嵌入式手持设备内部通信等各个领域。智能手机平台特别是Android 系统中,为了向应用开发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功能,这种通信方式更是无处不在,诸如媒体播放,视音频捕获,到各种让手机更智能的传感器(加速度、方位、温度、光亮度等)都由不同的Server负责管理,应用程序只需作为Client与这些Server建立连接便可以使用这些服务,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开发出令人眩目的功能。Client-Server方式的广泛采用对进程间通信(IPC)机制是一个挑战。目前linux 支持的IPC包括传统的管道、System V IPC、即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以及socket中只有socket支持Client-Server的通信方式。当然也可以在这些底层机制上架设一套协议来实现Client-Server通信,但这样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手机这种条件复杂,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另一方面是传输性能。socket作为一款通用接口,其传输效率低,开销大,主要用在跨网络的进程间通信和本机上进程间的低速通信。消息队列和管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数据先从发送方缓存区拷贝到内核开辟的缓存区中,然后再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缓存区,至少有两次拷贝过程。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

android开机过程

一、Android开机启动流程简介 1、OS-level: 由bootloader载入linux kernel后kernel开始初始化, 并载入built-in 的驱动程序。Kernel完成开机后,载入init process,切换至user-space。 Init进程是第一个在user-space启动的进程。 2、Android-level: 由init process读取init.rc,Native 服务启动,并启动重要的外部程序,例如:servicemanager、Zygote以及System Server等。 由 init process 根据硬件类型读取init.xxx.rc。由init.xxx.rc加载init.xxx.sh。 由 init.xxx.sh 加载特定的硬件驱动。如hi_tuner.ko、hi_demux.ko等。 3、Zygote-Mode: Zygote 启动完SystemServer 后,进入Zygote Mode,在Socket 等候命令。 随后,使用者将看到一个桌面环境(Home Screen)。桌面环境由一个名为[Launcher]的应用程序负责提供。 本文档重点研究Android-level中的启动流程。 启动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init process流程分析 init进程简介 init进程是第一个在user-space启动的进程。由内核启动参数[init]传递给内核,如果该项没有设置,内核会按 /etc/init,/bin/init,/sbin/init,/bin/sh的顺序进行尝试,如果都有的都没找到,内核会抛出 kernel panic:的错误。

基于Android系统手机通讯录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Android系统手机通讯录 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二级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08软件工程3班级 学生姓名张三学号99999999999 指导教师李王五 时间2011/9 - 2011/10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2) 1.1项目研究背景 (2) 1.2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1.3系统主要实现内容与实现方式 (3) 1.3.1系统主要实现内容 (3) 1.3.2安卓系统开发的方法 (3) 1.3.3 系统的开发平台 (4) 1.4系统开发需用到的技术支持 (4) 1.4.1 Java语言 (4) 1.4.2 Android (5) 第二章系统分析 (6) 2.1系统可行性分析 (6) 2.1.1技术可行性 (6) 2.1.2经济可行性 (6) 2.1.3操作可行性 (6) 2.2需求分析 (6) 2.2.1 Android通讯录的使用意义 (7) 2.2.2外部事件 (7) 第三章系统概要设计 (8) 3.1系统总体设计 (8) 3.2处理流程设计 (9) 3.2.1业务流程图 (9) 3.2.2数据增加流程图 (10) 3.2.3数据修改流程图 (11) 3.2.4数据删除流程 (12) 3.3 数据库设计 (12) 3.3.1 SQLite数据库简介 (12) 3.3.3 数据库表结构 (13) 第四章系统详细设计 (13) 4.1联系人浏览模块 (13) 4.2查看联系人模块 (16) 4.3编辑联系人模块 (17) 5.4查找联系人模块 (18) 4.5关于 (19) 第五章系统测试与调试 (19) 5.1测试目的 (19) 5.2程序调试 (20) 5.3 测试的主要内容 (20) 5.4测试用例 (21) 5.4.1功能测试—添加联系人 (21)

Android开发实验---通讯录

实验报告 通讯录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移动应用开发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 任课教师:

主要功能分析: 1、增加、删除、编联系人 点击通信录界面中的增加按钮,入增加联系人面。输入联系人的基本信息,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增加个性化信息如头像、姓名、手机号码、办室电话、家庭电话、职务职称、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Email、其他联系方式、备注这些信息,击确认返回主界面。点击通信录中一个已存在的联系人,进入联系人编辑界面,可修改系人的资料或进行删除联系人操作,完成后退回到主界面。对列表中联系人的标记,点mnu键弹出功能界面上的删除按键也可进行删除。还可以在菜单上选择删除全部联系人清空通讯录。在删除联系人的过程中,系统将提示用户是否继续操作,若放弃操作,则系人信息将继续保存。 2、查找联系人 用户点击menu键打开底部菜单框,底部菜单框为查询系人提供入口,进入通讯录的缺省页面为联系人列表,在列表中看到所有联系人的姓名、电话息排列,用户点击查找按键输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通讯录显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联系人列表,用户选择一个联系人进入联系人基本信息页面进行其他操作;查询完成,用户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3、通功能 用户在通录选择联系人进入联系详细信息界面,这时点击menu键打开通信功能框,选择打电话、发信息的功能进行操作。 4、菜单能 通过对menu按的点击,显示底部菜框,包含有增加查找、除、菜单、返回功能,菜单按键则包含显示所有、删除所有等实用功能。 增加联系人: 这个功能由ContactAdder类完成,具体实现不是比较麻烦,保存动作由ContentResolver类解决,但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一次性批量增加与挨个增加。 由于界面设置繁琐,代码页过多,所以挑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说明 首先是DB数据库建库过程: package com.xample.hivian.my_contact_manager.models.db;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ntValues; import android.database.Cursor;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OpenHelper;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database.sqlite.SQLiteDatabase; import com.example.hivian.my_contact_manager.models.Contact; import com.example.hivian.my_contact_manager.models.Sms;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DBHandler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 Database Version

Android中的IPC binder机制

android 中的IPC binder 机制 第一部分 Binder的组成 1.1 驱动程序部分驱动程序的部分在以下的文件夹中: kernel/include/linux/binder.h kernel/drivers/Android/binder.c binder驱动程序是一个miscdevice,主设备号为10,此设备号使用动态获得(MISC_DYNAMIC_MINOR),其设备的节点为: /dev/binder binder驱动程序会在proc文件系统中建立自己的信息,其文件夹为 /proc/binde,其中包含如下内容: proc目录:调用Binder各个进程的内容 state文件:使用函数binder_read_proc_state stats文件:使用函数binder_read_proc_stats transactions文件:使用函数binder_read_proc_transactions transaction_log文件:使用函数binder_read_proc_transaction_log,其参数为binder_transaction_log (类型为struct binder_transaction_log) failed_transaction_log文件:使用函数 binder_read_proc_transaction_log 其参数为 binder_transaction_log_failed (类型为struct binder_transaction_log) 在binder文件被打开后,其私有数据(private_data)的类型: struct binder_proc 在这个数据结构中,主要包含了当前进程、进程ID、内存映射信息、Binder 的统计信息和线程信息等。 在用户空间对Binder驱动程序进行控制主要使用的接口是mmap、poll和ioctl,ioctl主要使用的ID为: #define BINDER_WRITE_READ _IOWR('b', 1, struct binder_write_read) #define BINDER_SET_IDLE_TIMEOUT _IOW('b', 3, int64_t) #define BINDER_SET_MAX_THREADS _IOW('b', 5, size_t)

android Camera框架分析

Android的Camera系统分析 一、Camera构架分析 Android 的Camera包含取景(preview)和拍摄照片(take picture)的功能。目前Android 发布版的Camera程序虽然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其程序的架构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它们建立在Android的进程间通讯Binder的结构上。Android中Camera模块同样遵循Andorid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Camera Architecture Camera模块主要包含了libandroid_runtime.so、libui.so和libcameraservice.so等几个库文件,它们之间的调用关系如下所示: 在Camera模块的各个库中,libui.so位于核心的位置,它对上层的提供的接口主要是Camera 类。 libcameraservice.so是Camera的server程序,它通过继承libui.so中的类实现server的功能,并且与libui.so中的另外一部分内容通过进程间通讯(即Binder机制)的方式进行通讯。 libandroid_runtime.so和libui.so两个库是公用的,其中除了Camera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整个Camera在运行的时候,可以大致上分成Client和Server两个部分,它们分别在两个进程中运行,它们之间使用Binder机制实现进程间通讯。这样在client 调用接口,功能则在server中实现,但是在client中调用就好像直接调用server中的功能,进程间通讯的部分对上层程序不可见。 从框架结构上来看,源码中ICameraService.h、ICameraClient.h和ICamera.h三个类定义了MeidaPlayer的接口和架构,ICameraService.cpp和Camera.cpp两个文件则用于Camera 架构的实现,Camera的具体功能在下层调用硬件相关的接口来实现。 从Camera的整体结构上,类Camera是整个系统核心,ICamera类提供了Camera主要功能的接口,在客户端方面调用;CameraService是Camera服务,它通过调用实际的Camera硬件接口来实现功能。事实上,图中红色虚线框的部分都是Camera程序的框架部分,它主要利用了Android的系统的Binder机制来完成通讯。蓝色的部分通过调用Camera硬件相关的接口完成具体的Camera服务功能,其它的部分是为上层的JA V A程序提供JNI接口。在整体结构上,左边可以视为一个客户端,右边是一个可以视为服务器,二者通过Android的Bimder来实现进程间的通讯。 二、Camera的工作流程概述: ①.App_main process: 进程通过AndroidRuntime调用register_jni_procs向JNI注册模块的native函数供JVM调用。 AndroidRuntime::registerNativeMethods(env, "android/hardware/Camera", camMethods, NELEM(camMethods)); 其中camMethods定义如下: static JNINativeMethod camMethods[] = { { "native_setup", "(Ljava/lang/Object;)V", (void*)android_hardware_Camera_native_setup }, { "native_release", "()V", (void*)android_hardware_Camera_release },

Android实验报告—网络通信

实验三Android网络通信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利用Intent实现进程间的通信过程。学会利用Intent进行Activity的跳转,以及链接网页信息;学会利用Intent将其他Activity 的信息返回到Activity中的方法。体会Activity间通信的过程。 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下述功能:主界面上有一个“登录”按钮和“链接网页”按钮,点击“登录”按钮后打开一个新的Activity;新的Activity上面有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控件(如下图所示)点击“链接网页”按钮,新的Activity上面有输入Uri信息的控件,可以链接到相应的网站,在用户关闭这个Activity后,返回到主界面中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 [实现提示] 1、建立Android工程,其中 工程名称:WebCommunication579 包名称:https://www.360docs.net/doc/304834084.html,.bistu.dj1001. WebCommunication579 Activity名称:WebCommunication579 2、工程建立完毕后,首先进行界面设计,建立相应的子Layout界面

3、在工程中添加相应的.java文件,处理各个Activity的事件响应 4、在Manifest中添加新建的Activity信息,进行注册。 程序源码: 主界面java文件代码: package cn.deu.bistu.dj1001.WebCommunication579;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304834084.html,.Uri;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istener;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 public class WebCommunication579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btnLogin,btnGoToWeb; private TextView show;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UBACTIVITY1 = 1;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https://www.360docs.net/doc/304834084.html,yout.main); btnLogin=(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Login); btnGoToWeb=(Button) findViewById(R.id.btnGoToWeb); show=(TextView) findViewById(R.id.A1show); btnLogin.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WebCommunication592.this, activity1.class);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SUBACTIVITY1); }}); btnGoToWeb.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WebCommunication592.this, activity2.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