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测试流程

拟制:审核:日期:

批准:审核:日期:

1 目的

本流程旨在有效地规范产品测试过程,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文档管理质量,明确测试工作各阶段的任务、步骤、关键评审点和与开发流程的关系及接口,充分体现开发与测试的并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保证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继承性,快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产品开发服务。

2 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研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所有产品,包括单板和产品新版本的开发、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开发单板、产品新版本或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时,根据版本开发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方面,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对本程序规定的测试步骤进行选用。

3 流程提要

3.1 测试组根据产品规格与总体技术方案拟制系统测试计划,准备和协调测试资源,安排测试进度,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出具《系统测试计划》,作为软/硬件测试的基础。

3.2 测试组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总体方案》、《硬件总体设计方案》拟制软、硬件测试计划。评审通过后,开始进行系统测试设计,即对《系统测试计划》补充具体、可行的系统测试用例库。

3.3 测试组根据《软件详细设计》的内容和《软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软件测试工具的准备、软件单元测试和软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测试报告;根据《单板总体设计》的内容和《硬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硬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及单板软/硬件测试、单板综合测试和硬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3.4 软、硬件集成测试完成后,测试组根据系统测试设计后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完成后提交相应的《系统测试报告》。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当全部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的测试,以及部分兼容性、可靠性的测试完成后,会有产品工程室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结论报告》,随后由产品研发与行销管理委员会组织,依据《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试产决策评审。试产决策评审通过后,系统测试继续进行。

3.5 当系统测试全部结束后,由产品工程师再次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详细报告》,并对试产准备阶段产生的各类文档进行评审后,决定是否启动试产加工。

3.6 对试产加工出来的产品同时开始环境实验、EMC测试和一致性测试,提交相应的报告。3.7 准备量产决策评审所需的资料,与《试产报告》、《开实验局总结报告》一起,进入量产决策评审。

4 输入

4.1 《产品规格书》

4.2 《总体技术方案书》

4.3 《软件需求规格书》

4.4 《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4.5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4.6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4.7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4.8 《单板总体设计方案》

4.9 《试产决策评审报告》

4.10 《内部鉴定结论报告》

4.11 《内部鉴定详细报告》

4.12 《开实验局总结报告》

4.13 《试产报告》

4.14 软件源代码

4.15 单板软件源代码

4.16 单板原理图

4.17 单板PCB图

4.18 文档清单

4.19 相关技术资料

4.20 相关标准协议

5 输出

5.1 《系统测试计划》

5.2 《系统测试报告》

5.3 《EMC测试报告》

5.4 《环境实验报告》

5.5 《一致性测试报告》

5.6 《软件测试计划》

5.7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5.8 《单元测试报告》

5.9 《软件测试工具使用说明》(可选)

5.10 《软件集成测试计划》

5.11 《软件集成测试报告》

5.12 《硬件测试计划》

5.13 《单板软件测试计划》

5.14 《单板硬件测试计划》

5.15 《单板硬件设计审查报告》

5.16 《单板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5.17 《硬件测试工具使用说明》(可选)

5.18 《单板综合测试计划》

5.19 《单板测试报告》

5.20 《硬件集成测试报告》

6 职责

6.1 测试组(软/硬件)

6.1.1 负责拟制系统测试计划,准备和协调测试资源,安排测试进度,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

6.1.2 根据软、硬件规格说明书和总体方案的要求拟制软、硬件测试计划,开展软件代码审查、软件单元测试、软件集成测试、单板软/硬件测试、单板综合测试和硬件集成

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6.1.3 负责软、硬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和调试;

6.1.4 负责系统测试、环境实验、一致性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6.1.5 负责试生产准备工作;

6.1.6 参与实验局的开局工作;

6.1.7 是独立于开发的职责明确的小组,客观、准确、及时地提交各类详细的测试报告,作为IRB评审时的参考。

6.2 软件项目组

6.2.1 与测试人员一起进行单元测试设计;

6.2.2 配合测试人员进行软件单元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6.3 总体组

协助PDT对各评审点进行评审。

7 技能要求

7.1 熟悉本流程文件及相应的规范和文档模板;

7.2 熟悉与测试流程接口的流程文件;

7.3 掌握测试原理、方法和所需的技能,了解各种标准;

7.4 熟悉所测产品的组网方式、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和相应标准。

8 流程图

8.1 产品测试流程

8.2 软件测试流程

9 流程说明

9.1 产品测试流程

01 产品规格书

02 总体技术方案书

03 制定系统测试计划测试组/总体组

在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硬件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开始拟制系统测试计划,计划内容应包括测试人员、环境、设备、仪器的需求和安排,测试进度的安排,测试内容和要求的明确,测试内容的大致划分等。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内容由测试计划文档模板限定,在此阶段可以不包括详细的系统测试用例集。

04 系统测试计划(粗略)

内容包括测试人员、环境、设备、仪器的需求和安排,测试进度的安排,测试内容和要求的明确,测试内容的大致划分等,但不包括详细的系统测试用例集。

05A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05B 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06A 软件总体方案

06B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07A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组

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软件总体方案》,依照《系统测试计划》开始软件测试过程,具体执行依照《软件测试流程》。

07B 硬件测试硬件测试组

根据《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硬件总体设计方案》,依照《系统测试计划》开始硬件测试过程,具体执行依照《硬件测试流程》。

07C 系统测试设计PDT/测试组

测试组对《系统测试计划(粗略)》进行测试设计,补充系统测试的测试用例集,形成详细的、可操作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

08 系统测试计划(详细)

09 评审总体组

由总体组组织PDT和相关专家对《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评审,确保系统测试计划在正确性、覆盖率、全面性、可行性及详细程度等方面的质量。如果评审不通过,按照《系统测试计划评审表》的要求,由测试组进行修改;如果通过,作为系统测试的依据。

10 系统测试测试组

测试组根据系统测试设计后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全面的系统级软/硬件性能、功能测试。其内容包括功能、性能指标、兼容性(含互连性)、EMC测试和环境实验等,是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含满负荷)、容错能力的全面测试。测试完成后提交相应的《系统测试报告》。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当全部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的测试,以及部分兼容性、可靠性的测试完成后,会有产品工程室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结论报告》,随后由产品研发与行销管理委员会组织,依据《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试产决策评审。试产决策评审通过后,系统测试继续进行,直到结束。系统测试环境与开发环境相对独立。

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控制测试 测试主要职责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软、硬件设计达到设计要 求的作用。 测试组负责根据硬件开发组提供的硬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样品测试。 根据软件开发组提供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整个平台系统测试工作。交付相关 软、硬件平台测试文档资料。 当产品最终完成但还没有引入市场时,实施产品测试可以识别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弱势,同时 还可以确定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位置。一旦产品推出上市,进行产品测试通常有两目的。首 先,作为质量控制手段,维持产品生命;其次,如果产品有做进一步改进的潜力的话,应该对改进产品进行测试。产品测试是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部分。来源于最终顾客的产品测试数 据能够增加市场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定义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 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 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 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 要活动。 控制要点 (1) 质量控制范围包括对专业作业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技术作业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对硬件类产品来说,专业技术过程是指产品实现所需的设计、工艺、制 造、检验等;质量管理过程是指管理职责、资源、测量分析、改进以及各种评审活动等。对服务类产 品而言,专业技术作业过程是指具体的服务过程。 (2) 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事先应对受控状态作出安排,并在实施中进行监视和测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 受控状态,把过程输出的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 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控制无论制造过程还是管理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控制 好每个过程, 特别是关键过程是达到质量要求的保障。 产品测试包括实际生产产品以及让消费者使用它,是最终用户或目标市场对产品 (或服

新产品测试流程

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软件发布流程

软件发布流程1目的 为了规范软件产品的版本发布过程,提高软件发布的可控性。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软件产品的发布。 3角色与职责 4软件发布流程 公司软件产品发布的流程如下: 1.1发布准备 软件开发完成,开发人员完成自测,并确定发布日期。 自测应当完成对以下内容的确认: 1)原有BUG是否彻底解决; 2)增加的功能,修改的功能; 3)新增功能是否达到需求及设计要求; 4)所做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1.2提交测试 软件负责人提出测试申请,并明确以下内容: 1)软件版本号; 2)新增或修改了哪些功能;

3)修复了哪些BUG; 4)更改后的影响分析及测试建议; 1.3执行测试 测试负责人接收测试申请后,启动软件测试,完成后反馈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有BUG的解决情况; 2)BUG的新增情况; 3)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1.4发布评审 软件经过全面测试后,由质量部SQA负责审核并判断软件是否达到发布要求。 发布评审中对软件缺陷的要求是:致命、严重级别缺陷为0,一般级别缺陷解决率为95%,轻微级别缺陷解决率为90%。 说明: 缺陷级别划分为四级:致命、严重、一般、轻微。 1.5源码、文档入库 软件负责人安排将软件源代码及文档入库。 源码包括软件所有源代码;文档包括需求、设计、测试文档,安装手册、使用手册等。 1.6程序打包 软件负责人安排将程序打包,标记源码、文档版本tag等。 1.7编写发布说明 软件负责人安排编写产品发布说明(或者release note)。 Readme的内容应该包括 1)产品版本说明; 2)产品概要介绍; 3)本次发布包含的文件包、文档说明; 4)本次发布包含或者新增的功能特性说明; 5)遗留问题及影响说明; 6)版权声明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典型的新产品开发流程

典型的新产品开发流程 综合Stage-Gate以及PACE的新产品开发流程来看,发现它们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下面是对每个阶段的描述: Discovery阶段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这个阶段主要是寻求产品构思,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把这个阶段作为流程的正式阶段,但是,它却是产品创新过程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任何一个可产品化的构思都是从无数多个构思中筛选而来的,这个阶段的过程管理往往是非常开放的,它们可以来自于客户/合作伙伴/售后/市场/制造以及研发内部,这些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就构成了产品的最原始概念。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这个阶段的焦点应放在分析市场机会和战略可行性上,主要通过快速收集一些市场和技术信息,使用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对技术/市场/财务/制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评估市场的规模、市场的潜力、和可能的市场接受度,并开始塑造产品概念。这个阶段一般只有少数几个人参与项目,通常包括一个项目发

起人和其他几个助手,正常情况下,这个阶段在4-8周的时间内完成。 这个阶段是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新产品定义,包括目标市场的定义、产品构思的定义、产品定位战略以及竞争优势的说明,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规格以及产品价值的描述等方面内容,决定产品的开发可行性,对Scoping阶段的估计进行严格的调研,并完成后续阶段的计划制定,当然,这个阶段并不需要详细的产品设计,一旦这个阶段结束,需要对这一产品的资源、时间表和资金作出估算。这一阶段涉及的活动比前一阶段要多很多,并且要求多方面的资源和信息投入,这一阶段最好是由一个跨职能的团队来处理,也就是最终项目团队的核心成员。 Development阶段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1.概述 本流程目的 描述公司产品研发的管理流程。通过本流程的实施,确保研发方向正确,阶段目标清晰,项目过程可控,从而确保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产品:指公司研发的、在市场上可以单独销售的系统。我公司的产品, 主要是以ASP方式运营的软件系统和服务。 2、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创意开始,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3、产品项目:为研发产品的某个版本,有一定的进度、资源、质量要求所 作的暂时性的努力; 4、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结项为止的时间周期。产 品项目生命周期一般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阶段; 角色和职责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组织协调。与产品 项目相关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产品定义,找到市场需求、目标客户和销售卖点; 2)进行产品各版本的规划,下达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 3)在产品项目过程中,负责需求管理和总体进度控制,确保产品按时 发布; 4)在产品项目研发的同时,产品经理组织完成“产品包装与销售支 持”工作。 2、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统筹安排、任务跟踪和 组织协调。在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中,向产品经理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1)接受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统筹安 排; 2)组织产品实现,确保产品满足规划; 3)负责产品项目的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对于进度、需求或设计的变 更,提出变更申请;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跨部门沟通,并组织、 协调资源解决。 3、产品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组的统筹管理; 2)需求分析工程师:负责需求分析; 3)UI设计工程师:负责页面设计; 4)架构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总体架构设计; 5)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产品的系统部署方案,搭建系统部署环境; 6)开发工程师:负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配合系统的技术发 布;

产品测试管理的四个阶段

产品测试管理的四个阶段 研发资深顾问杨学明 近几年,在国内开展了多场产品测试管理公开课和内训,发现很多的公司虽然有测试团队和测试流程,但对于产品测试过程中的阶段仍然很模糊,例如开发测试和生产测试有什么区别,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分别在什么阶段进行,测试人员如果介入到前期需求…..虽然测试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国内依然不成熟,但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好的测试方法和过程,使产品质量的风险降到最低。换句话说,测试工作要在测试质量、测试进度、测试成本之间取得平衡。根据作者以前在华为公司从事产品测试管理的经验,结合近几年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测试培训与咨询服务的案例,推荐采用IBT(Incremental Build and Test,渐增构建及测试)方法,它是一种很好的测试方法和过程,能够做到以下两点: 1)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测试,以提高测试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任何产品都是由零部件和子系统构成的,如果零部件和子系统未经测试,就好比地基不牢的高楼大厦,必定存在隐患。IBT方法将产品测试工作分为若干个步骤,分别对产品设计单元、子系统或模块、整机进行自底向上的全方位测试。 2)测试工作跟随设计工作进展,实现了产品开发流程与测试工作流程的并行化,缩短了总的开发周期。 渐增构建及测试IBT的方法分为4个步骤: 构建模块功能确认BBFV( Building Block Functional Validation),构建模块是指设计单元,例如一个单元电路,一个软件函数,一个结构零件等等。BBFV通常是以设计人员为主,测试人员参加。 系统设计验证SDV(System Design Verification):子系统或模块级测试,包括基本功能、性能的常规测试、以及各种可靠性类测试,例如针对电子产品的容错/容限测试、EMC测试、安全测试、噪声测试、热测试、环境可靠性测试等等。若是机械结构类产品或部件,SDV应增加

产品版本发布流程规范v.

软件发布管理流程规范 内部文档 XXX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历史

目录 1目的............................................................... 2范围............................................................... 3涉及的人员......................................................... 产品经理 研发人员 测试人员 项目人员 4产品版本发布流程................................................... 产品版本正常发布..................................................... 发布流程 发布流程描述 产品版本临时发布..................................................... 发布流程 发布流程描述 产品版本紧急发布..................................................... 发布流程 发布流程描述 5产品版本获取.......................................................

目的 根据公司已有内部习惯、总结过去产品发布经验,特制订本发布流程管理规范,达到明确岗位职责、减少交叉沟通、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部产品软件发布版本发布。 涉及的人员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公司所有软件的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设计和对外发布。 研发人员 研发人员是软件的研发者,负责软件的研发和完善。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是软件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质量管理和缺陷管理。 项目人员 项目人员是具体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当前项目的整体实施协调工作。 产品版本发布流程 产品版本发布主要分为正常发布、临时发布、紧急发布三种情况。 正常发布:指产品发布有一定的计划安排,产品研发和测试具有充足的 时间。 临时发布:指产品发布是临时安排的,产品研发和测试具有1天至5天 的时间,需要按照项目节点定时间计划,快速迭代。 紧急发布:指产品发布是紧急安排的,需要快速开展开发工作。 产品版本发布主要涉及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和项目部,各部门的责任人为: 产品部:产品部具体的产品经理 研发部:研发部具体的研发人员

新产品试产流程

一、目的: 规范新产品的研发、试产过程,确保新产品在研发、试产阶段可正确、顺利地进行,并顺利地投入量产。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新产品的研发、试产。 三、权责部门: 统筹计划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物品控制及成品出货的管制。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插件、补焊、测试、组装及包装等。 研发部一部:主要负责试产的组织、具体包括: 1、负责召开试产新产品发布会。 2、负责产品的研发,解决试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相关文件的制作、核对、发行。 4、负责试产的整个过程的跟踪。为生产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5、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开试产总结会,与质量与卓越运营部共产同决定试产是否成功, 可否进行批量生产 研发部一部(PIE):主要负责SOP制作、具体包括: 1、员工培训等工作 2、制作工装夹具、老化、测试工装 3、试产问题的统计及处理 4、追踪试产问题点各相关部门完成情况。 5、VSM制作 质 运营 :参与产品验证,根据BOM、样品及特殊要求检验来料或外发加工料, 全程跟踪试流过程,及时发现反馈制程问题,并记录做长期追踪处理结果。参加相关会议, 试产过程的中的质量检测等。与研发一部共产同决定试产是否成功,可否进行批量生产 四、内容: 1、公司对新产品进行立项,将新产品研发任务表下达至研发一部。 2、研发一部进行产品开发,开发完成后,应具备以下资料及工装: (1)、BOM清单(开发版)。 (2)、原理图。 (3)、零件位置图。

(4)、爆炸图。 (5)、开发样品。 (6)、产品说明书。 (7)、产品规格书(开发版)。 (8)、元器件承认书 (9)、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10)、生产VSM及生产SOP (11)、生产工装及夹具 (12)、测试工装及测试SOP。 3、研发完成后,由研发一部与质 运营 一起对新产品进行验证,由质 运营 填写《设计& 开发验证报告》。然后研发一部召集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 、生产部开新产品评审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填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验证和评审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4、研发一部应在评审会议后的二个工作日内将新产品的相关资料编写、审核、签发。 (1)、BOM清单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统筹计划、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物流部)。 (2)、原理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 (3)、零件位置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生产部)。 (4)、爆炸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统筹计划、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生产部)。 (5)、产品说明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6)、产品规格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 (7)、元器件承认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质 运营部、供应链)。 (8)、样机制作、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 以上资料应齐全、完整。 5、研发一部(PIE)收到研发一部的资料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基本完成对相关资料的编写、核对。 主要包括: (1)、BOM清单核对。 (2)、原理图核对。

新产品测试流程

新产品测试流程 目的:为了规范新产品的生产运作流程,加强工艺指导和量产时基准资料的完善,使产品投产后,所有问题点都能得到提前预防和控制,把缺失扼杀在萌芽。 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和客户来样新产品正式投产前的打样运作 责任部门:设计、业务、生产、品质、采购,物料 程序说明: 一、设计部负责产品的开发,样品的确定和工程图的绘制 二、设计负责样品测试,打样异常改善跟踪,产品前期失效模式的预测分析,预防规范,样品 加工方案的规范。加工要求基准资料的制订,工艺流程的完善制订,各项生产治具的制作指令和说明及各改善资料的存档及管理,图纸及基准资料的收发管事。 三、业务:接到客户订单(限第1批次)开具生产通知单给设计,要求准备相关基准资料和生 产前相关准备动作。 四、生产,负责对产品打样运作的配合和安排动作,及样品生产通知单的开具。 五、品质,负责对产品打样时品质的配合和跟踪,及产品打样中各项改善动作的了解和确认。 (和工艺一起进行了解,共同参与) 六、采购:负责对新产品打样物料的采购。 七、物料,负责对打样物料的发放和配合动作。

程序图: 1、产品开发 2、样品确定(客户采样来图的确认) 3、绘制工程图纸 1、审图 a 、简单加工要求(详询附带流程说明) b 、复杂工艺、工序预测加工难度 2、先期失效模式的预测分析和各部门技术人员讨论预防方案,最终确定失效预 防,出资料发放各相关部门进行生产先期预防(失效模试与预防报告) 3、由工艺部确定打样方案(包括产品加工顺序、打样数量、方式、要求、流通 规范、包装方式)(打样指令单) 4、相关治具的制作说明和指令要求。(治具指令单) 5、发放打样图纸和相关资料给生产进行打样动作 6、对打样物料外购料的采购申请(采购申请单) 1、正式打样生产时开具生产通知单给工艺部进行跟踪动作(生产通知单) 2、配合工艺进行打样动作,根据打样指令进行生产 1、依样品指令单由设计部进行跟踪测试并出示报告或依据客人(costco ,ALDI )要 求新产品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并由第三方通知测试结果。 2、生产中发现的缺失评估、改善及改善后追塑量产时由品质跟踪(异常改善及 品质追朔报告) 3、打样制程异常总结(技术人员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4、新产品异常评估、改善存档,并分发各部门进行后续预防和了解(异常评估改 善档案) 1、产品打样时的品质参与,以了解过程,便于生产时的后续控制 2、对打样时的异常进行生产后的跟踪,由工艺提供异常改善内容 1、保存打样样品,装配样品,由工艺主持作产品介绍。 2、制订工艺指导书,内容包括(加工要求、流通要求、装配及性能要求、包装方 式(新产品工艺指导书) 3、图纸的纠正完善和工艺流程的确定 4、产品结构件清单的制订(产品配件表) 5、各基准资料及图纸的发放(基准资料收发记录表) 1、客户来单时,开具生产通知单给工艺,要求准备生产前相关基准资料 1、第一批次首板由品质、工艺共确认,开具生产通知单给工艺(生产通知单) 2、生产品质制程发现图纸异常及时反馈到工艺

华为 测试流程

华为公司产品测试流程的演变 在研发项目管理中,成本、进度、质量是项目控制的铁三角,其中研发项目质量的控制包括产品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如果涉及到硬件,还得包括FMEA和新物料认证,产品测试是目前国内很多公司研发部门头疼的环节,如何通过测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通过测试降低产品发布的风险,如何通过测试降低因设计而造成的维护成本…..这些问题都在困扰着大部分的中国研发管理者, 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手段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所有了产品缺陷,是许多企业负责人或研发总监面临的困惑。 那么,面临这种情况,究竟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如是说: 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还能有序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1998年跟IBM开始的产品开发变革的贡献,我们叫IPD(集成产品开发)。我们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不断在优化研发流程,不断在优化组织,不断在提升研发能力,从来没有停过。……从一个创意到走向产品,整个的管理体系、流程、工具、能力提升,这个过程华为没有停止过。现在不管有多少人,别说7万人,再加7万人,我们管理也没有问题,能够有序地运作,确保把产品做出来,而丐做出来的产品是稳定的、达到质量要求,这是我们这么多年管理体系和研发流程优化的结果。 测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少的环节,在华为的研发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测试人员,华为的测试体系在国内算是起步较早,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 青铜器时代: 手工作坊式测试 1996年研发测试团队成立 手工作坊方式的研发过程和测试 2) 铁器时代:IPD和CMM阶段 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开始引进IPD流程 1999年左右引入CMM理念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文档历史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3) 3相关定义 (3) 4工作内容 (3)

4.1产品开发过程 (3) 4.2产品策划阶段 (3) 4.3方案阶段 (4) 4.4设计阶段 (4) 4.5工程验证(EV)阶段 (4) 4.6设计验证(DV)阶段 (4) 4.7量产验证(PV)阶段 (5) 4.8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5) 5相关文件 (6) 6流程图 (7) 1目的 通过对研发产品测试过程作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错误发生,以确保研发质量以及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客户投诉,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研发产品的测试工作。 3相关定义 1)EVT: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原理的可行性。偏向于功 能、参数测试。 2)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实现程度。测试性 能、参数及安全。 3)PVT: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批量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可制造性、整机功 能测试。 4)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5)EPS:Engineering Product Specification,产品概要设计。 4工作内容 4.1产品开发过程 产品开发过程包括产品策划、产品方案、产品设计、工程验证(EV)阶段、设计验证(DV)阶段、量试验证(PV)阶段,产品管理阶段还包括产品发布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1) 4.2产品策划阶段 产品开发阶段,利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系统工程师开始进入项目组。(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2) TR1:产品概念技术评审点。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图

产品研发管理流程 1. 概述 本流程目的 描述公司产品研发的管理流程。通过本流程的实施,确保研发方向正确,阶段目标清晰,项目过程可控,从而确保按照预期计划完成产品研发和上市销售,为公司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持。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产品:指公司研发的、在市场上可以单独销售的系统。我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以ASP 方式运营的软件系统和服务。 2、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创意开始,到产品退出市场的全部过程。 3、产品项目:为研发产品的某个版本,有一定的进度、资源、质量要求所作的暂时性 的努力; 4、产品项目生命周期: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结项为止的时间周期。产品项目生命 周期一般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阶段; 角色和职责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组织协调。与产品项目相关的主要职 责包括: 1)负责产品定义,找到市场需求、目标客户和销售卖点; 2)进行产品各版本的规划,下达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 3)在产品项目过程中,负责需求管理和总体进度控制,确保产品按时发布; 4)在产品项目研发的同时,产品经理组织完成“产品包装与销售支持”工作。 2、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的统筹安排、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在产品 项目生命周期中,向产品经理负责。主要职责包括: 1)接受产品项目的研发任务,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统筹安排; 2)组织产品实现,确保产品满足规划; 3)负责产品项目的任务跟踪和组织协调。对于进度、需求或设计的变更,提出变 更申请;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跨部门沟通,并组织、协调资源解决。 3、产品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项目经理:负责产品项目组的统筹管理; 2)需求分析工程师:负责需求分析; 3)UI设计工程师:负责页面设计; 4)架构设计师:负责产品的总体架构设计; 5)系统集成工程师:设计产品的系统部署方案,搭建系统部署环境; 6)开发工程师:负责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配合系统的技术发布; 7)测试工程师:负责随测和版本测试,验证产品符合性; 8)系统配置工程师:搭建测试环境、验证安装文档、提供产品盘,配合系统的技 术发布; 9)运维工程师:编写产品的部署或升级计划,完成产品的技术发布,反馈使用中 的问题。 4、产品团队组成:产品团队除了包括产品项目组的所有成员,还包括如下角色: 1)产品经理:负责产品团队的统筹管理; 2)公司高层领导:制定产品战略,提出市场方向; 3)商务人员:协助市场需求调研;组织产品销售和用户培训,收集并反馈用户意 见和建议;

产品发布标准

文件更新控制 编号更新状态更新内容更新人审核人更新日期更新状态备注:创建:C;增加:A; 删除:D;

1.范围 为了对产品版本发布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控制,使产品发布有据可依,有效管控产品发布风险,使版本升级更有价值,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发布以及版本发布评审控制。 2.引用文件 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3.产品发布要求 ?Specific,产品发布准则必须明确,不空泛; ?Measurable,产品发布准则必须是可度量的,非主观定性的; ?Attainable,产品发布准则必须是可实现的; ?Relevant,产品发布准则必须和产品息息相关,与客户要求、业务目标相关联; ?Trackable,产品发布准则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可以进行监控; 4.产品发布准则 4.1.缺陷要求 质量是一系列复杂和多维度的产品特点的集合。发布一个不成熟且存在很多缺陷的产品会导致很高的运行成本、用户的失望、很差的产品评价、过高的维护成本、产品退货甚至法律纠纷。作为质量的指标之一,需要对版本发布时的已知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行评估: 1)产品版本发布时核心功能的BUG得到有效解决; 2)产品发布时,不存在影响系统运行的BUG; 3)产品发布前,BUG的修复过程没有引入额外的缺陷; 4)产品新版本发布时,旧版本反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版本发布时解决BUG数量需要超过产品开发测试过程中所发现BUG数量的60%

产品测试流程

拟制:审核:日期: 批准:审核:日期: 1 目的 本流程旨在有效地规范产品测试过程,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文档管理质量,明确测试工作各阶段的任务、步骤、关键评审点和与开发流程的关系及接口,充分体现开发与测试的并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保证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继承性,快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产品开发服务。 2 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研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所有产品,包括单板和产品新版本的开发、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开发单板、产品新版本或产品软/硬件系统升级时,根据版本开发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方面,在制定测试计划时对本程序规定的测试步骤进行选用。 3 流程提要 3.1 测试组根据产品规格与总体技术方案拟制系统测试计划,准备和协调测试资源,安排测试进度,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出具《系统测试计划》,作为软/硬件测试的基础。 3.2 测试组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总体方案》、《硬件总体设计方案》拟制软、硬件测试计划。评审通过后,开始进行系统测试设计,即对《系统测试计划》补充具体、可行的系统测试用例库。 3.3 测试组根据《软件详细设计》的内容和《软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软件测试工具的准备、软件单元测试和软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测试报告;根据《单板总体设计》的内容和《硬件测试计划》的要求,开始硬件测试工具的开发及单板软/硬件测试、单板综合测试和硬件集成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报告。 3.4 软、硬件集成测试完成后,测试组根据系统测试设计后的《系统测试计划(详细)》进行系统测试测试,完成后提交相应的《系统测试报告》。在系统测试过程中,当全部性能指标、主要功能的测试,以及部分兼容性、可靠性的测试完成后,会有产品工程室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结论报告》,随后由产品研发与行销管理委员会组织,依据《内部鉴定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试产决策评审。试产决策评审通过后,系统测试继续进行。 3.5 当系统测试全部结束后,由产品工程师再次组织进行内部鉴定,出具《内部鉴定详细报告》,并对试产准备阶段产生的各类文档进行评审后,决定是否启动试产加工。

软件项目上线发布流程

布比项目上线部署发布流程 V1.0 2017/9/14

1、目的 规范公司项目和产品的上线流程,建立和完善产品的版本控制,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和产品 3、发布人员 开发环境由开发人员内部负责(包括维护和管理开发分支和git代码库)测试环境由测试人员负责 预热环境由运维人员负责 正式环境由运维人员负责 *数据库操作均由DBA统一负责(或运维人员) 4、发布流程 在已开发完毕的各系统正式部署生产环境前要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上线前检查。 一、提交测试 a)开发人员在功能开发完毕后首先配置开发环境,并将系统部署至 开发环境。在开发环境经过自测通过后提交测试代码,并开始撰 写上线方案。(上线方案须包括新增的外部应用程序安装,应用程 序部署顺序及应用关联性、是否关闭其他应用服务,数据库脚本, 制定合理的上线时间,涉及的服务影响范围以及上线失败的回滚 步骤。)并提交相关技术负责人审核,在审核过后邮件给相关测试 人员。 b)测试人员根据模块功能文档并制定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特别注

意临界点测试方案。 c)测试人员通过自动化部署平台根据提供的分支号依照上线方案 进行自动化部署,涉及数据库操作可提请DBA操作。 d)记录各种数据测试结果及测试问题,并交由相关开发人员进行二 次迭代处理,该点须交付测试结果报告。 e)内测完毕后交由相关业务及需求人员进行集成测试,并请测试人 员记录测试结果及问题,交由相关开发人员进行再次迭代。该点须交付测试方案测试结果报告。 二、预热发布 a)测试人员在测试环境测试并跟踪修改bug达到上线标准(没有 A、B级bug,C 级bug达到要求)时。开始部署预热环境, 测试人员对现有功能在预热环境上进行验收测试(重新执行 case)。紧急Bug修改走补丁/hotfix流程。不影响功能的bug 留到下次版本解决,确认达到上线标准。 b)如达到上线标准,测试人员发起邮件通知相关开发人员、产品人 员,准备正式上线发布流程。 三、正式上线 a)在测试人员确认项目具备上线条件下,正式上线前,开发负责人 须发起部署大会,召集相关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产品人员、运维人员讨论此次部署事项(介绍项目的相应负责人员,数据库脚本执行,部署顺序,应用程序关联,部署时间点,部署回滚方案,包括数据库回滚和应用程序回滚),最后生成会议纪要并发送邮 件。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控制_测试 一、测试主要职责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软、硬件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作用。 测试组负责根据硬件开发组提供的硬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样品测试。 根据软件开发组提供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整个平台系统测试工作。交付相关软、硬件平台测试文档资料。 当产品最终完成但还没有引入市场时,实施产品测试可以识别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弱势,同时还可以确定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位置。一旦产品推出上市,进行产品测试通常有两目的。首先,作为质量控制手段,维持产品生命;其次,如果产品有做进一步改进的潜力的话,应该对改进产品进行测试。产品测试是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部分。来源于最终顾客的产品测试数据能够增加市场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定义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控制要点 (1)质量控制范围包括对专业作业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技术作业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对硬件类产品来说,专业技术过程是指产品实现所需的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质量管理过程是指管理职责、资源、测量分析、改进以及各种评审活动等。对服务类产品而言,专业技术作业过程是指具体的服务过程。 (2)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事先应对受控状态作出安排,并在实施中进行监视和测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受控状态,把过程输出的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控制

产品测试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和测试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及开发的测试实现过程进行规范,保证产品的设计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产品,包括开发任务的下达、软件编码、硬件设计、自测、软硬件联调和试生产活动。 3 职责 3.1 项目负责人 ◆按开发计划制定并下达项目任务书。 ◆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软、硬件设计、自测。 ◆提交测试部进行整体测试。. 3.2 项目组成员进行软、硬件设计、自测,保证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要求。 3.3 测试部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执行联调测试,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测 试分析报告》。 3.4 当产品包含硬件设计或硬件改动时,总工办负责组织产品试生产、生产工具的测试。 总工办负责提供测试部测试所需的硬件产品。生产管理部执行产品试生产活动。 4 工作流程

5 工作程序 5.1 项目负责人为每个项目开发人员下达“项目任务书”,规定项目的进度和每个开发人员 的任务进度等,任务书以文件的形式下达。 5.2 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根据产品规范,系统分析报告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如果有其他能帮助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文档或工具,也应该提供。 5.3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评审 测试人员编写完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后,由评审组人员进行评审,如果评审通过,并且测试所需的其他资源已经准备好,进入联调测试;如果评审没有通过,测试人员修改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直至评审通过。 5.4 软件程序编码、自测 ◆软件开发工程师按任务书的要求实现各模块,并编写“开发者指南”、“文件列 表”。 ◆“开发者指南”——记录程序开发的环境、模块(部件)号、开发中的难点、

应该注意的问题、模块中已知的缺陷等,这些信息是为后续开发者或维护者 提供方便,所以编写者应从这个角度进行编写。 ◆自测——开发人员根据测试部提供的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程序,测试程序提 交给项目负责人测试同意后(留下同意记录),开发人员利用测试程序进行 自测;自测发现的BUG开发人员进行修改,修改达到目的后,编写自测报 告,提交给测试部进行联调测试。 ◆“文件列表”——是模块的源代码清单,为配置管理员检查源代码是否完整提 供依据。 ◆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编写用户使用说明。 对于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到的测试程序,由测试部进行确认,填写《测试程序确认报告》,确认通过后,才能用来进行测试。 5.5 硬件设计、自测 当产品涉及硬件设计时,由硬件工程师绘制电路原理图,绘制PCB图,测试、选型元器件,外协加工少量样品后,联合调试驱动、硬件电路,对产品硬件进行测试,发现的bug通过bug追踪系统来进行管理。硬件工程师负责为软件模块编程人员提供测试通过的硬件样品。 5.6 生产工具的测试 当开发产品中包含硬件时,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生产工具。当编写完生产工具后,项目负责人填写《生产工具测试申请表》连同生产工具及生产工具安装、使用指导(readme文件)提交给总工办,由总工办测试,并留下测试记录,测试通过后,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 5.7 联调测试 ◆在测试人员进行测试之前,由测试部检查开发部进行自测的情况,只有自测达 到要求以后,测试部才开始进行联调测试。 ◆由项目负责人在管理系统中提交测试申请,由测试人员进行整体测试,及时发 现并修改样品或软件模块中的问题。发现的bug提交到bug追踪系统中进行 追踪管理。 ◆软件和软件联调测试,确保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正常通讯及软硬件之间的协调工 作。 ◆系统间联调测试,如城管管理系统,bill计费系统和用户端系统之间的联调测 试。 5.8 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通过以后,测试人员编写《整体测试报告》、《项目测试分析报告》,评审并提交存档。 5.9 当产品发生较大改动时,及时和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在测试过程中,按照产 品设计对产品提出有益性意见,并对评审后的相关文件及时修改存档。负责跟踪、记录测试样件测试软件及硬件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形成产品测试分析报告。 5.10 阶段性组织召开产品测试总结会议。 6 相关文件

软件产品发布流程与管理规范

软件产品发布管理流程规范 1.目的 产品的发布主要用于指导从项目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发布过程,本过程目的是为了有效指导项目组开展产品发布,已实现下列目的: (1)指导发布活动,有效控制产品发布过程 (2)有效控制和追踪产品版本 2.角色与职责 1)运营人员: (1)负责产品发布 (2)组织评审 (3)跟踪需要现场调测的异常产品包验证状态 2)项目负责人: (1)提出发布申请 (2)跟踪异常发布的产品 (3)负责产品移交给市场、销售部门

3)产品经理:审核产品发布 4)项目组开发成员: (1)修改完善产品 (2)负责对市场、销售人员进行培训 (3)协助测试人员进行验收测试 5)测试人员:负责产品测试 3.定义 1)软件版本正式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并符合发布标准的软件版本发布过程。 2)软件版本异常发布:通过软件测试人员测试验证,但测试结果不符合发布标准的软件版本发布过程,可采取软件版本异常发布流程的情形仅限于生产和客户使用现场缺陷修复或现场测试等紧急情况。 4.发布前期 4.1、发布准备 开发人员先要确定发布的准备工作和发布的日期。准备工作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有BUG的是否彻底解决; 2)新增模块在功能上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修改了什么,增加了什么; 4)所做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4.2、撰写文档 开发人员确定所发布内容中是否有新增功能。若有,则需撰写一份需求文档(即功能列表文档),交给测试人员。否则发送测试通知单,告知测试人员。需求文档的内容如下: 1)所做的改动有哪些; 2)修改原有BUG或新增模块的设计目标 4.3、全面测试 测试人员在收到测试通知单或需求文档后,应进行全面、完善的测试,如果通过测试,发送测试报告给项目负责人,并修改BUG状态。否则,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开发人员,测试结果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原有BUG的解决情况或新增模块的BUG情况 2)发现BUG的测试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