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教案2

城市规划教案2
城市规划教案2

二居住区设计

一、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二、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三、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1、生态化: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处理人和环境的良好关系,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等达到节能、节地、节材环保等

2、老年化: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问题突出,如何解决?

3、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网络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发展。

4、人文化:居住区规划给与居民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在住宅设计中引入庭院概念等

5、功能多样化

6、开放性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物质要素: a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b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精神要素:a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b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居住用地和其他用地

居住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共绿地和道路用地组成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

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性质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

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3、居住区——居住组团

4、独立结构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1.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基本要求

⑴使用要求

⑵卫生要求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⑶安全要求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

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

⑷经济要求

⑸美观要求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一、片块式布局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二、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三、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四、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五、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

-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六、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一、住宅类型选择

1.适合地区特点(气候、地形等)

2.适应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

3.利于节地、节能、节材

4.注重提高科技含量: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注重新结构。

5.利于规划布置:结合地形、周围环境等

6.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层数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2.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6m

高层与其他:13.0m

三、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特点:通风、日照好,但单调、呆板

2、周边式

特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但部分住宅朝向差3.混合布置:

特点:行列和周边的结合,有特色等

4.自由布置:

特点:结合地形,灵活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2.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3.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利用绿化、利用地形、利用人工障壁等4.注意节约用地

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

建筑单体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等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1.按性质分: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2.按使用频率分:经常使用项目、非经常使用项目

3.按盈利和非盈利分类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计算指标:

1.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

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区级: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

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4.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

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居住区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中、小学规划布置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位于组团内、位于小区中心

一、道路类型、分级和功能

1.道路类型

车行道: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及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

步行道: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各级绿地系统结合,起着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休闲功能。

2.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车行道宽度一般需9m,道路断面多采用一块板形式,人行道宽2—4m.

居住小区道路:是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级道路:组团内的主要道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通向各户或各住宅单元入口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

3、道路的功能

⑴居住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

⑵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市政公用车辆

⑶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

⑷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的需要

⑸道路走向和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建筑群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

⑹道路空间也是通风换气的主要通道,同时还担任救护、消防、搬运家具等车辆的通行

二、道路规划设计原则与技术性规定

1.道路规划设计原则:道路便捷、安全、适中

⑴根据居住区(小区)地形、气候、规模、规划结构、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规划设计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断面形式

⑵小区道路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便捷

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⑶道路布置要分级,有利于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⑷在地震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⑸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⑹城市旧区改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⑺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同时保证行人、骑车人的安全便利。

2.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性规定

⑴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低层加设人行通道。

⑵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

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宽度不应小于2 .5米,纵坡不应大于2.5%;

(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米,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x12m回车场地;

( 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

车的坡道;

( 7 )在多雪严寒的同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

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 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

⑼转弯半径:道路转弯或交叉处的平曲线半径的大小

道路名称转弯半径

区级道路和区级以上道路相交 10-15m

区级道路和小区级道路相交 9-10m

小区级道路和区级以下道路相交 6m

小区级道路与城市干道相交 10-15m

三、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1、人车分行

由车行和步行二套独立的道路系统组成

2、人车混行

适合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运用。

3、人车共存

在道路上,人和车是共存的,不是对立的,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道路设施采用多弯线型、缩小车行宽度、设置路障、运用各种交通管制等手段。4、人车部分分行

有时人车共存,有时人车分行

四、停车设施规划

1、停车方式:地上、地下和半地下

2、停车位置:楼旁、楼下一层、中心绿地下和操场地下、小区入口处、组团入口处、车库楼等

3、停车率与地面停车率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规定不宜超过10%。

一、公共绿地基本功能与布局

1:基本功能

居住区公共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绿地、组团绿地和街头小块绿地等

居住区公园一般有安静游憩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服务管理区小区绿地:有安静游憩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等

组团绿地:安静游憩区、儿童活动区等

2、规划布局

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二、公共绿地指标及有关技术要求

1、公共绿地指标:组团不少于0.5㎡/ 人,小区不少于1.0㎡/ 人,居住区不少于1.5㎡/ 人。

2、居住区公园一般不小于1.0h㎡,小区绿地不小于4000㎡,组团不小于400㎡。

3、居住区各公共绿地的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同时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

5、院落式组团绿地界限规定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

2、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3、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4、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5、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6、宅间绿地: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角1.5m,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墙角。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

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

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

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

(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几项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 (%)、最大纵坡坡长L(m)

机动车道0.2≤i≤8.0L≤200

非机动车道0.2≤i≤3.0L≤50

步行道0.2≤i≤8.0

4、公交站: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 利于经营

管理/ 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⑷加大科技含量:太阳能、风能、利用再生能源等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作息: 课程编号:08303014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所属教研室:数信系工程管理教研室 学时及学分:总学时32、理论课学时32、实验课学时0。 考核对象:城市规划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通过本门课程建立良好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任务是: 1.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相关的概念及理论,了解相关背景及应用情况; 2.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理论技能方法,熟练掌握相关测试应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合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考试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有较完整的理解,掌握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初步获得有关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的概念; 2、能正确理解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3、能理解城市管理的主要学派; 4、掌握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5、能熟练应用城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四、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科书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王国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二)参考书 1、《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与法规》,刘欣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耿毓修,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尹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管理决策与法律基本知识 第1章城市管理概述 (一)考试要求 1.掌握城市管理的特征; 2.理解城市管理的主要学派; 3.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方法。 (二)考试内容 1.城市管理的特性、内容 2.城市管理学理论 3.城市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4.城市管理体制 第2章决策概论 (一)考试要求 1.理解决策的含义; 2.掌握决策的要素、类型和特点; 3.了解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4.掌握管理决策的定义、原则、类型和依据。 (二)考试内容 1.决策的含义、要素及决策的合理性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3.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4.城市规划管理决策 第3章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行政管理、行政效率的基本概念; 2.理解行政及行政管理的分类和特征;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松滋市纸厂河镇纸金小区详细规划 1.题目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松滋市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一项实际工程项目 2.研究目的和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最微观的层面,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前城市飞速发展的时期,有许多城镇居住区的兴起。因此,城镇居住区的规划成为了城市中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松滋市纸厂河镇纸金社区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就是一个这样的项目。通过此项目设计,巩固大学几年来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中,锻炼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项目的研究,可以初步掌握此类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加强对规范的深入了解,学会应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的有关规定。通过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周文霞,王翠萍.宜人·怡人·冶人——议如何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小区外部环境 华中建筑 , Huazhong Architecture, 编辑部邮箱2003年05期 [2]曾湘; 对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四川建材 ,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2009年06期 [3]彭燕; 开放式结构居住小区的发展研究 【网络出版投稿人】重庆大学硕士 [4]吕雪梦;基于住宅选择视角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网络出版投稿人】浙江大学硕士 [5]崔淑勇; 郊区化居住小区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 商业时代 , Commercial Times, 编辑部邮箱2008年20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收录刊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讨论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逐步深入转变对社会内在问题的分析、理解,直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技术等方面得问题。 标签:公共政策概念演变城市规划 一、序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聚居模式的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掀起了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浪潮。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空间位代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四周蔓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混浊、传染病肆虐、农田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等水资源日见匮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市问题,针对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城市病”,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摒弃以往城市发展缺陷,由政府权威智能部门依据现在有的资源技术手段,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土地和各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控制,协调城市发展布局,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城市伴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前进。 二、规划理论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从蓝图转变为一个过程,即由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城市规划是被视为放大的建筑设计。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仍旧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直到1969年,麦柯劳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探索》出版,标志着城市规划已经由“物质形态设计”的“艺术”转变为“系统理性”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需要依靠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是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随着城市的社会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多元民主、公众参与、平等协商等城市规划内在价值要求的“公共政策”性规划渐渐取代了纯粹意思上的“技术”性规划。 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虽然有许多技术工程问题需要研究,但这些只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局部手段,不是全部,分析和解决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 一、选择题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 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据图回答2~3题。 2.关于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3.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4~5题。 4.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A.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D.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5.据图可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2014·吉林二模)右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6. 丙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7. 该城市 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B.最适宜在6-8km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6km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8. 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模)右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A.E市 B.F市 C.x市 D.Y市 10.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 A. X M B.X F C.X H D.X N (2014·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1 -12题。 1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1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2014·湖南六校4月联考)城市市民出行时间首先受到往返行程目的的影响;其次,途中的驻停,如下车购物等活动也对出行时间有很大的影响。读我国某大城市市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市民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商业区C.旅游区D.工业区 14.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增加 B.道路系统落后C.出行距离增加 D.出行方式改变 (2014·山东日照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5~16 15.该图显示 A.人口密度越大,地租水平越高 B.地租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

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一、巴西利亚的概况 1.地理位置:巴西利亚位于巴西(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中部的巴西高原上,里约热内卢的西北方向。 2.自然环境:地处巴西高原,地势平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帕拉诺阿湖环绕,水源充足。 3.概况(地位):巴西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由市区和几座卫星城组成。 4.建都和迁都历程 (1)旧都:里约热内卢(1950年前后)。 (2)新都:巴西利亚。 ①时间:20世纪中叶(1960年),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正式迁至巴西利亚。 ②迁都原因: A.里约热内卢染上了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堵、治安混乱、环境脏乱和就业困难。 B.迁都的好处: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促进内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东部沿海城市的压力。

C.有利条件: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域宽广,环境优美,有利于新城的建设和发展。 二、巴西利亚的特色——城市规划的典范 1.城市布局 (1)规划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建筑物都集中在机头、机翼、机身和机尾上。集中或分散的绿地,与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交相映衬,使整座城市布局规整又不失活力。其中机翼为沿湖展开的居民住宅区和立交通道。机尾为火车站和向南北延伸的铁路,以及为首都服务的小型工厂。机头为三权广场所在地。广场周围坐落着象征行政权力、立法权力以及司法权力的建筑物,它们分别是总统府、议会和最高法院。 (2)巴西利亚的许多建筑都有一定的寓意。 (3)注重细节设计: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十分注重城市布局的每个细节。设计师利用当地地形,筑坝截住周围几条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个面积达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4)重视绿化:政府还非常重视绿化,保护植被。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巴西利亚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之一。 2.城市管理 (1)巴西利亚是全国的政治和行政中心,市区没有工厂,市郊也不允许修建污染环境的工厂。 (2)规划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路面宽阔,交通便捷,居民多数居住在房价和物价相对便宜的卫星城。 3.发展成就 巴西利亚在人类城市规划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布局对称整齐,各类建筑协调有序;街道整洁宁静,建筑样式丰富多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了相关技术规定,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德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及《建德市域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建德市域总体规划》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涉及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设计标高和日照等建筑管理内容,应符合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条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根据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并遵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 90)进行分类。 第四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按分区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附录五《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执行,并编制选址论证报告。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且超出附录五规定范围的建设项目,应先提供调整详细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执行。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五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根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且建设用地面积大于等于3ha(公顷)的建设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除外),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核定建筑容量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3ha(公顷)的建设项目,应编制选址论证报告,并参照表(3-1)《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但办公、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时,办公、商业建筑的容积率,应通过选址论证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原则上不大于3.5。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八条新建建筑间距,应当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管线埋设、土地合理利用等要求,还必须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九条低、多层建筑(不含高度5m以下的门卫、变配电房、电信交接间、小库房、车库等附属建、构筑物,下同)之间的间距 (一)居住建筑正面间距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 )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南侧(东、西)侧遮挡建筑高度1.2倍 3、两幢建筑非平行布置,当夹角小于等于30 时,按平行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复习要点 l、1、1行政管理学的有关知识 1.1.1了解行政和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 1、行政的概念:行政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序进行活动的形态、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和关系表现出来狭义行政概念:是一定社会政治意愿的积极推行、执行政治决策和实现政治目标,从属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广义的行政概念:行政是一个组织为实施自已的政策目标(一般是非赢利性的目标)而采取的活动。 2、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围绕执行公共权威而展开的活动,是国家的组织活动。它有三层基本含义; (1)行政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行政管理是一种动态功能。它通过自己的各种形态的活动,通过完成自己的各种功能来执行社会公共权威,达到既定目标。行政管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它的活动涉及整个社会。行政管理活动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系统。 (2)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形式,通过行政体制与组织形式,来执行自己的动态功能。 (3)行政管理体现一种关系。行政关系有多种形式,如权威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沟通关系、行政体系与社会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各类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性质,会对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产生一定的作用,影响行政管理活动和形式。从实践的意义上说,一是行政管理活动是政府管理外部各种公共事务的活动。又是政府为管理外部社会各项事务而展开的内部管理活动。 1.1,2 熟悉行政机构和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 1、行政机构的基本概念:组织、行政组织,是社会行政系统的结构形态。是行政行为赖以表现的组织基础。行政组织的含义包括4个方面: (1)组织结构主要是从职能目标的分工、权责大小的分配、层次等级的划分、管理幅度的确立、制度纪律的规范等方面来确定组织的表现形式。 (2)组织行为组织中的人员为管理目的而活动,在人员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交往、沟通、协作、默契等行为。 (3)组织环境组织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4)组织意识组织中人员对目标、行为、环境的认识和心态意识极大地也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 2、行政领导的基本概念:行政领导是行政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指挥影响组织内的个体成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行政领导有4层含义:(1)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的过程,旨在实现某一管理目标。 (2)领导是一种上下双方共同行为的过程。 (3)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一是来自权力的影响力;二是来自非权力的影响力。 (4)领导活动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不能超越环境的制约。 因此,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构成了领导活动的三个层面基本要素。 1.1.3 熟悉行政沟通的作用和原则 l、行政沟通的作用行政组织决策、规划、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行政改沟通。首先,它是有效决策的依据。 其次,行政沟通能增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目标、工作环境的了解,促进行政人员对组织的认识和认同,形成一种积极的组织意识。最后,行政沟通能改善人际关系和组织气氛。 2、行政沟通的原则。行政沟通旨在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产生一定的沟通效应、速度、广度和准确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沟通效应,沟通时应当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必须搞明白的15个问题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必须搞明白的15个问题 1、重点与非重点 普遍的来看,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平均水平要好一些,后劲比较足。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师资力量、生源情况、教学条件、学术交流等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不否认很多院校也有优秀的人才。 重点与否的界定也有个标准,有些是学校综合实力很强,规划专业实力一般,有些恰恰相反,而且各院校的特长也不相同,所以也难比较。现在的用人单位也很实际,象购物一样,取得是性价比。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倒是现在有些院校实在胡闹,规划专业才办了几年,居然搞出一届6个班,据说还有的更离谱,8个班。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2、五年与四年 城市规划专业经历了从5年——4年——5年的变化,现在各届的学术带头人或用人单位领导大多本科都是4年制的,也没多大问题。所以重点不是你在学校待了几年,关键是自己的基础。学校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必要的。如果只是会画图,找个职业高中的学生就好了。千万别把自己训练成绘图员哦! 但是:同样重要的“会画图不是万能的,不会画图那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图是要画的,还的画好。 至于有的单位拒收4年的同学,可以理解。单位招人是需要成本的,谁也没哪么多时间调查研究。所以你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你的最大优势展示出来,大多数人找工作会满天打电话、发邮件。单位一天接到几十个电话,几十个邮件,哪有功夫看?所以只好筛选了。 3、找工作 找工作得有些诚意,我有过这样的感觉,好几次在面试新生时,接到其它求职的电话。试想一下,你就是个仙女,在电话那一端俺也看不见啊!当然还是眼前的实在。所以奉劝各位同学,选准几家去面试,破费一些,面皮厚些,和你的职业人生比起来,这几个月的辛苦是值得的。 筛选单位,首先是城市,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经济发达地区给你的决不是月收入多几千块,而是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4、工作类型 公务员:去机关就不用说了,每个城市就哪么几家,除了有关系外,你要密切留意公务员的招考,网络如此发达,很易找。关系很重要,但实际上机会更重要。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有两种,一种是全额拨款的,一种是自收自支的。全额拨款的大致相当于“准公务员”,很多城市的编研中心都是此列。自收自支和企业类似,大多数的规划设计院属于此列。事业单位目前存在机构改革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其发展方向不明,不过混“准公务员”队伍,和行政机关联系也很紧密,总是有机会的。重点是你是否有编制,事业单位是需要事业编制,否则很多优惠你都无法享受,遇上改制首先遭清理的也是这一帮。国企:很多大型的以方位命名的设计院或专业设计院均属此列,单位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但是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所有国企有的毛病都有。而且目前的管理层都在向着MBO 考虑吧,要不就在自己搞关联交易,改革是迟早的。 各类设计公司:良莠不齐,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还是不错的,当然要靠运气碰,这里也不便于评价,最好找到熟悉其内部的师兄问问。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适合人家的不一定适合你哦。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3-0007-03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11-05-02 作者简介:孟江平(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孟江平 摘 要:结合国内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的现状,针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绩效,指出应及时建立约束机制,引入政策评估体系。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地位,作用,绩效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的认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接受。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在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愈发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然而结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规划代表的 “公共利益”纵观历史,早期的传统规划师是将规划和政治分开来区别对 待的。认为规划就是价值中立的理性工具, 美国规划管理学者曾经说 :“规划……可以超越卑鄙的政治。”然而,现实中的规划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规划要面对的城市系统极其庞大, 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又错综复杂,每个利益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与权力。而规划的对象又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的分配只有在利益主体间不停的讨价还价中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但是利益主体之间又并非是势均力敌的协商关系,总有一方占据着主动,支配着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成为判断与决策 者, 而另一方就成为被决策者。而这个价值判断与决策的过程就是政治。城市规划的政治性体现了一般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公 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 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光塔”庄重古朴,“蟠龙塔”轻巧秀丽,两塔遥相呼应,互为衬景,双 塔竞秀成了蟠龙山公园的一大景观,使龙城景观格外生辉。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重建的蟠龙双塔已成为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 要的文化窗口。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分佛教、 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重建的新文庙以仿古形式修 建,占地约20亩,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 文物古迹一道,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c.生态———以植物为背景,以水景为造景特色,注重景观生态设计与滨水景观的营造,体 现生态休闲的自然山水空间。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围绕大型人工瀑布群,在蟠龙山、灯台山之间的空地上进行植物造景,强调公园绿化与外围背景山体的渗透和协调,配置色彩丰富,造型美丽的本土植物, 如种植以小叶榕、竹类、棕榈科植物为主干景,配置其他乔木和时令花卉,铺设草坪,营造绿色景观,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 4启示 21世纪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过分痴 迷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将各族文明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发展规律,拟定各自 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认同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是环境上、文化上、象征意义上的表达,是独特文化形成的。文化形成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视觉风格上的事情,而是文化、人的行为、环境等因素完整融合的产物,独特的文化特性或风格不是可以刻意模仿和贴在设计表面的,它是深深地融入独特文化模式的结果。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景观设计中释放出鲜活的、独特性的魅力,让地域文化的营养赋予创作的作品以生命。参考文献: [1]Simonds ,J.O.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 ].New Fork :McGram-Hill ,1997. [2]李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J ].山西建筑,2010, 36(22):36-37.[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 建筑学报,2000(15):77-78.[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 J ].建筑学报,1993(6):29-30.[5]设计尊重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http ://www. ddyuanlin.com /html /article /2007-08/07/18310.html. O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LI Hong-jian Abstract :Taking Panlongshan culture park in Liuzhou as the example , the paper from the natural ,the social and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illustr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s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inherit ,ex-tend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andscapes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ark ,humanistic attribute · 7·第37卷第23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3Aug.2011

论述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规划重要性

论述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市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城市规划;重要性 abstract: city planning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city, management city construction programme of the foundation, also is the city government guidance control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means of. city is the result tha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at our city development along the road of health to advance quickly, this is a hotspot concerned by the society, also is the city government must earnestly study and answer the major subject. key words: city development; city planning;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从城市化的客观角度分析,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练习题

09 级《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出让地块必须附具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该规划条件要明确规定的内容的相关要求不应包括()。 A. 出让地块的面积 B.出让地块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原则 C. 出让地块的建设强度 D.出让地块的理由 2、下列哪项是不具有行政立法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 A. 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会首府城市人民政府 D .市属区人民政府 3、根据《城乡规划法》建设用地选址规划管理的程序一般包括() A. 申请、选址审查、核发选址意见书 B. 申请、受理、批准可行性研究报 告 C. 申请、受理、核发选址意见书 D. 申请、受理、批准可行性研究报 4、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程序内容的表述中 不符合规定的是(). A.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 验收资料,以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集、整理、保管各项建设工程竣工资料,建立完整、准确、系统、可靠的城镇建设档案 B.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只有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后,才可以申请办理建设工程开工手续 C.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从事各项建设活动,都应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D.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受理建设工程办 理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后,先后进行程序性审核后实质性审核 5、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包括(

A. 规划文本和研究报告 B.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 C.纲要文本、研究报告及附件 D.规划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6、城乡规划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 )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 ) A. 居住区、公共区、组团 B.居住区、小区、组团 C. 住宅区、公共区、居住区 D.住宅区、小区、居 住区 9、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基本法律制度的相 关内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选址、 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工程建设, 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 核发选址意见书、 建设单位施工许可证和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书两证” B. 在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土地进行各项建设的,须由城乡规划管理部 门核发乡村建设许可证 C.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工程项目符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法律凭证 D.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法律手段和法定形式是规划行政审批许可证制度 10、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其第一章总则中的内容不包括( ) A. 本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 B. 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机构、权限、审批程序 C. 城乡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D.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经费来源保障 A. 控制 B. 协调 C. 监督 7、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是( A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产 D. 规范 C ) B 、罚款 C 、赔偿损失 D 、责令停业停

最新城市规划教案8

城市规划教案8

八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是从劳动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观点来评价技术活动。建筑技术经济就是对建筑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投资方案、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计算、比较和评价。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是对设计质量优劣和设计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的评价的项目指标。由于影响设计方案和设计质量的因素繁多,而且不少因素对方案优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多以一组指标来评价,这成组的指标也叫指标体系。建设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按要求可分为几大类。1.按指标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和局部指标。2按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使用价值)指标和货币指标(价值)。3.按指标的应用,可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4.按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是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估项目。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中每一项都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反映着某些方面的控制作用和使用意义,每一项都是居住区整体居住水平的反映,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使用评估都要通过这每一项指标来表达。另外,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起制约作用。评价或优化规划方案时,应综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整体地、综合性地评价和优化。还有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结果,不仅仅取决于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还要看规划方案的功能合理性,布局创新的科学性,环境质量的保证度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水平。也就是说同样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几个方案。要善于运用这些指标系列,评价出优秀方案。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来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教学设计1

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 ●教材分析: 《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这一课通过对巴西地理位置的介绍,历史上首都的变迁,城市规划,城市布局和城市管理。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巴西利亚的发展过程,重点突出了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城市规划,好的城市规划的模式。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学生在第四单元前四课的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分析城市的方法,了解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但是对于城市规划这一概念可能有点陌生,需要老师耐心解释。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巴西首都变化的原因,学生从城市规划、绿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理解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完整性、合理性,更高要求是学会评价自己所在地区的城市、乡村,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相关材料分析里约热内卢作为首都的缺点,和巴西利亚作为首都的优点,通过图片概括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和它是怎么规划的。通过资料分析巴西利亚城市管理的成功之处。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受良好的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与中国无规划的城市作对比,了解城市管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巴西利亚的城市规划,城市布局。 教学难点:迁都的原因 ●课时课型: 本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课型为新授课。 ●教学方法: 本课相应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讨法、情景复现法等。在本课的教学中,如何较好的理解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优点是同学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从材料中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更清晰 ●教学流程: 为达成以上三维目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决定课前让学生做好课本的预习工作。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课 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了亚洲的韩国,今天带大家走进神秘的南美洲。 展示:关于巴西各方面特色的图片 (二)展开 展示:巴西地区的地形图和行政图 提问:巴西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那位同学自告奋勇和我们说一下。 同学:回答 叙述:低纬度热带地区,南半球,西半球,南美洲 展示:巴西地形图 提问:根据左图回答,巴西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这对其人口分布和城市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补充:集中在巴西东部的大西洋沿岸,东部沿海地区;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过分密集;城市环境恶化,严重的城市病。 展示:巴西人口分布 展示:关于城市病的图片 叙述:含义: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表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展示:巴西利亚前后的两个首都 叙述:1950年前后,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首都,它的面积仅占全国0.5%,但是却集中了全国10%以上的人口,使之染上了严重的城市病。20世纪中叶,政府决定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提问:巴西政府为什么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移到巴西利亚呢? 同学:各种原因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练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红色标记已选)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总计70分] 1、行政管理的积极取向是由()所决定的。 A.现代化建设事业B.行政管理形式 C.行政管理目标D.行政管理功能 2、关于行政领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的过程,旨在实现某一管理目标 B.领导是一种上下双方共同行为的过程 C.领导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D.领导活动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但他不能超越环境的制约 3、关于行政管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行政管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B.行政管理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管理 C.行政管理是依法管理 D.行政管理是指公共管理 4、行政立法行为的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进行行政立法活动的行政机会。下列不是行政立法的主体的是()。 A.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取得职权性的行政立法权 B.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授权性的行政立法权 C.在国家行政管理中,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国家行政机关 D.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5、城市规划管理中,决策必须民主化,决策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 A.开放性B.统一性 C.公正性D.科学性 6、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与城市规划工作相结合,可保证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市规划实施。 A.选址工作B.布局工作 C.用地工作D.规划管理工作 7、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能综合协调()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的进行。 A.规划设计B.建设选址 C.建设用地D.规划实施 8、在城市规划中与建筑容积率无密切联系的一项是()。 A.人口规模B.用地规模 C.结构布局D.建筑密度 9、现代城市中,中央商务区的()较居住区要相对高一些。 A.建筑容积率B.建筑容量 C.建筑密度D.城市人工环境容量 10、①文物古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②历史地段的保护;③城市形态特征的保护;④语言文字;⑤城市文化传统;⑥特色民间生产工艺、技术等。全属于物质形态保护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11、对各类建设工程进行规划管理的任务不包括()。 A.有效地指导各类建设活动,保证各类建设工程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有序地建设 B.改善城市市容景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C.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等公共利益和有关单位、个人的合法权益D.控制各项建设合理地使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的主体是()。 A.城市人民政府B.省市人民政府 C.执法机关D.城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 13、行政处罚制度中当事人有权的是()。 A.陈述申辩制度B.审查决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