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

幼小衔接教学说明会

辽宁·鞍山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学习、爱学习、能主动学习,然后能考出优秀的成绩。

孩子为什么能爱学习,会主动去学习?

首先孩子要觉的学习很简单,然后觉的学习很容易,最后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符合两个自然规律:

一是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现在许多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在12岁之前记忆力最佳(尤其6岁之前),理解能力偏低;12岁以后记忆力开始衰退,理解能力渐强。

二是符合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练习。

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知识方面

1、识字量

2、计算

3、基本知识的掌握

4、理解

二、认知能力

1、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2、超强的记忆力

3、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想象力

5、会比较

6、会分类

7、会推理

三、学习能力

现在孩子普遍存在“坐不住”、“不会听课”、“马虎”等问题。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在于:

注意力的品质好不好?

会不会听课?

听/看清楚了吗?

记住了吗?

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都知道吗?

要考核什么知道吗?

理解意图吗?

做/写对了吗?

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培养和训练综合运用认知能力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做)、意(理解和思维)。

我们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这五大学习能力在做。

四、教学内容

我们不学小学教材,我们要求孩子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现阶段能掌握的基本知识。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的学习是终生的,但是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我们会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用这些基本知识去解决问题,去学会更多的知识。

我们会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引导和培养,一般情况都会让孩子在能力方面(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方面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为什么说我们能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因为:

1、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一、二年级

⑴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字要求会写。

我们的教学内容《弟子规》中有1080个字,《三字经》有1140个字,《千字文》有1000个字。我们要求学习孩子诵读和抄写,识字量肯定会达到大纲中的要求。

⑵“大纲”中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五万字,我们准备了几百本优秀绘本和图书,供孩子阅读,所以阅读量也会达到甚至会超过这个要求。

⑶“大纲”中还要求学生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我们在这学前阶段的学习中都能完成。

2、数学教学大纲中小学一、二年级要求

⑴计算能力:一年级上学期达到二十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一年下学期要求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二年级要求乘、除法表内运算。

⑵图形的初步认识:要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直线、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

⑶数量进率关系:时间,距离等。

⑷应用题: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都涵盖了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3、英语:

要求孩子学会听、辨音、会模仿、掌握自然拼音的规律,进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拼,听到单词就会拼写的能力。

4、美术、书法

⑴培养感知能力、锻炼动手能力;

⑵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⑶培养审美素养;

⑷为儿童学习写字打基础。

以上这些都属于智能方面的培养,但是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只有智能方面发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体能方面进行锻炼。下面安排的两种课程主要是针对体能方面的训练。

5、音乐歌舞

⑴培养节奏感(阅读的基础);

⑵训练身体大肌体的协调能力;

⑶提高体能;

⑷会唱几首歌,会跳几支舞,并且能够展示出来。

6、体育(球类、跳绳)

⑴器材容易准备,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⑵这两项是感统训练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一则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能促使手、眼动作的协调,以及动作的敏捷性和节奏感;二来可以锻炼幼儿的耐力,增强幼儿的体质。

⑶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些教学内容都不能对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提到训练,就需要探讨两个指标:一是“量”够不够;二是“强度”够不够。这方面的训练就要靠“3·3·3”训练来完成了。

“3·3·3”训练不仅训练右脑的形象思维,还能训练左脑的逻辑思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脑开发。

那么,什么是“3·3·3”智能开发系统呢?

“3·3·3”总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玉英、朱法良两位研究员主持的科研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多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一套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研教育体系。

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孩子的三个方面的理念和习惯,即

1、激发孩子的认知兴趣,培养不断的探索精神——变被动为主动;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并不断形成习惯;(学生不依赖、教育者不包办代替)

3、养成“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找好方法是提高效率,省时省力,而从内部的机制讲,它是智慧动作的有机组合,在寻找、掌握和快速操作的三个程序中,可以改变大脑的机能和结构,同时進行了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是:

1、“身心智慧活动能力”训练:是对人脑功能的训练,具体表现在人脑工作的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展示加工结果”。它重点是“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以达到“省时、省力和高效”,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二方面潜能,即人脑结构和机能的可塑性。

2、“身心协调能力”训练:是对以大脑为核心的全身心進行的基础性训练。它使人体这部“机器”不仅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快速、灵活和和谐地工作,用通俗的比喻就是:“施底肥”、修理“学习机器”。它首先对身心的现有状态進行修复和训练,然后重点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一方面潜能,促使全身细胞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还“沉睡”着的细胞,使它们参与人的各项活动。这是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也是对人的精细动作的强化训练。

3、“反思”能力训练:即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和调控的能力,它是人体这部“机器”自我管理的功能,表现在不断为机器“加油、修理和改進”,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三方面潜能:心理和意识的潜能。

“3·3·3”通过三类题型(实物、图阵、符号)对人类的三种思维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训练。

在操作各种题型的过程中充分演示了直觉行动、具体形象、抽象逻辑这三种思维水平的转化过程。认真操作这些题,不仅为孩子以后学习各门科学知识打下思维基础,而且将使大脑两半球得到协调发展。

我们怎样开发人脑的潜能?通过完成“操作-‘反思’-迁移”的全过程来开发人脑的潜能。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操作几道题来体验一下。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93239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研究的基本原则,以“如何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研究重点,结合本园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班级: 幼儿园大班全体幼儿。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坚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废,做事遇到困难要会请教别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2.培养孩子思考、务求甚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养成善于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实在是大有益处。在学前期,教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允许孩子提出不同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大班幼小衔接指导家长会讲话稿 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家长会,你们的积极参与就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教师,我们的梦想,是给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我们的目标,是给孩子营造美好的人生,我们的信心,是孩子奋发拼搏的动力,我们的热情,是孩子进步的保障。我们目标一致,才会让孩子拥有精彩的人生。所以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共同打造孩子的七彩童年吧。本次家长会,分为以下环节:一、班级情况介绍二、孩子新学期团队展示,节目欣赏。三、家园共育四、家长须知。 参考内容: 一、幼小衔接研究的意义 1 、树立正确”幼小衔接”观念. 给家长和老师以正确的指导态度和观念。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 2 、寻找科学的指导方法和训练策略. 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导和培养,使大班幼儿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缩短适应期。 3、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统性,一致性,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大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原因------为什么衔接 1 、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成长要经过许多的关键期和危机期。三岁入幼儿园时,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出现了第一个危机期或适应期,产生分离焦虑,自我意识已形成。 六岁从幼儿园入小学,又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又出现一个危机期或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长大了,在身体、年龄等方面长大了,但在心理上还不很成熟,这就出现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独立,又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现象。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特点,只要及时的注意,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就可以把此现象降到最低。 2 、幼儿园到小学的六大断层 (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老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老师,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幼儿园是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小学则是正规科目学习方式,孩子必须适应集体学习的新形式。 (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需要,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 辽宁·鞍山 教育理念 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㈡、教是为了不教。 ㈢、教学相长。 教学原则 ㈠、重德修身,育人为本; ㈡、遵循规律,重视基础; ㈢、扫清障碍,排除干扰; ㈣、找出关联,探索方法; ㈤、反复练习,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㈠“操作-体验-体现” ㈡、“三分法”:即分层引导-分步進行-分解动作 ㈢、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教学目的 用3·3·3“三会”的方法训练五大学习器官,提升五大学习能力。 教学特色及效果 训练眼、耳、口、手、脑五大学习器官;提升听、说、读、写、意五大学习能力。 我们以“3·3·3”学具训练为主,其它学科,任何知识都可以作为我们训练儿童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所以我们不会局限任何形式和内容,一切都为了完成我们的训练目地,这样才能快速、高效的反映出效果。 我们一直致力于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果。 ㈠、训练内容 1、由“静”入“定”的训练 2、提高注意力的训练 3、提高记忆能力的训练 4、提高观察能力的训练 5、提高视觉学习能力的训练 6、提高听觉学习能力的训练 7、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8、大肌肉运动训练 9、精细动作训练 10、感觉动作协调训练 11、提高情绪智力的训练

12、提高交往能力的训练 13、提高创造能力的训练 14、全脑潜能开发的训练 ㈡、训练效果 1、集中注意力提升100% 2、注意力品质提升3—5倍 3、持续力现阶段15—20分钟提升至50—60分钟 4、记忆力由死记硬背提升为图像记忆 5、思维敏捷力提升100% 6、整体观察力由视觉的辨识架构提升至意象的架构 7、想象力自由发挥、创意无限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方法 一、“3·3·3”智能开发系统 ㈠课程简介 “3·3·3”总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玉英、朱法良两位研究员主持的科研项目,已经进行了近三十多年的研究。 在研究进程中,它历经了国家级的教育科学研究五个五年规划:这个总课题最初的两个基础性课题分别作为国家级的教育科研“六五”和“七五”项目的子课题;从1991年起,该课题的三个基础性课题在“八五”、“九五”、“十五”都被独立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3·3·3”科研体系。 “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把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三化”,即“简化、深化、规范化”,力求其内容和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做、知行合一,为进入向社会普及推广阶段做准备。 ㈡教学目地 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学会发展”打下“三种基本功”,它贯穿三个阶段:最初是学具操作训练的基本功,然后是“学会学习能力”的基本功,最后是“学会发展”的基本功。从根本上讲,以上“三种基本功”是“3·3·3”立足治本,本标兼治的关键,具体的内容是: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培养的三个方面的理念和习惯,即 1、激发主体认知兴趣,培养不断的探索精神——变被动为主动; 2、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并不断形成习惯;(学生不依赖、教育者不包办代替) 3、养成“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的习惯。 从表面上看,找好方法是提高效率,省时省力,而从内部的机制讲,它是智慧动作的有机组合,在寻找、掌握和快速操作的三个程序中,可以改变大脑的机能和结构,同时進行了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身心三项基础能力训练”是: 1、“身心智慧活动能力”训练:是对人脑功能的训练,具体表现在人脑工作的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展示加工结果”。它重点是“做事要有意识找、想、用好方法”,以达到“省时、省力和高效”,不断提高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二方面潜能,即人脑结构和机能的可塑性。 2、“身心协调能力”训练:是对以大脑为核心的全身心進行的基础性训练。它使人体这部“机器”不仅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能够快速、灵活和和谐地工作,用通俗的比喻就是:“施底肥”、修理“学习机器”。它首先对身心的现有状态進行修复和训练,然后重点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一方面潜能,促使全身细胞动起来,特别是那些还“沉睡”着的细胞,使它们参与人的各项活动。这是为下一步的训练打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它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只是各年龄阶段训练的要求和方式不同。它也是对人的精细动作的强化训练。 3、“反思”能力训练:即人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和调控的能力,它是人体这部“机器”自我管理的功能,表现在不断为机器“加油、修理和改進”,同时开发人脑存在的第三方面潜

幼小衔接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案 大三班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可以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一、目的意义 从各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0年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以往的家长会都是大同小异,但是这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还有几个月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的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因此,我们今天家长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在讲之前,我先请家长看一段幼教专家的话: 自从欧文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福禄倍儿创立第一所幼儿园,社会性托幼机构教育与传统性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就为人们所关注,就目前的幼儿园教育来说,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直接决定幼儿进步的速度。因此,在幼小衔接方面,家长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大家看这段话的目的,就是希望家长能够重视幼儿在园的这最后一个学期,协助幼儿园做好孩子幼小衔接的工作。 也许家长不了解,孩子上小学以后,由于生活上习惯上的变化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如果我们成人注意一些,做一些工作,完全可以让孩子很顺利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要。 由于我们这次家长会本来时间就不是很充裕,所以,我们班级的计划在这里就不说了,主要说一说家长需要知道的,或者需要做的事情。

一、让孩子先到小学看看。 我们家长首先要从整体上对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我们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护孩子的安全和教育孩子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小学教育则是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小学生上课就是上课,下课就是下课,要求很严格的,要求孩子必须有一个很严格的常规,比如上课不能随便上厕所,不能随便离开座位,这个我们本学期开始也已经开始要求了,但是总有六七个孩子这方面的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会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间段。 关于让孩子到小学去看看,我知道有的家长可能没有这个机会,这个到小学看看的活动,我们在学期末也会开展,但是只去一次,肯定就不如多去几次效果好,还是希望有机会家长能带孩子去看看,如果没有机会,可以让在小学上学的邻居多和孩子说说小学的情况,让孩子在内心先熟悉熟悉也是很好的。 二、现在开始生活自理 说到生活自理,我认为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因为在幼儿园孩子的一日生活都是自己进行的,而且基本不需要老师的帮忙,关键是在家里,我也是家长,我明白做家长的心,都希望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其实,我们真是应该克制一下自己,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甚至帮大人做一些事情,有的家长也反映是孩子不想做,那么责任还是在家长,家长要多用鼓励或者是感谢的语言,孩子从中找到成功感以后,他自然会经常去做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不管想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计划

大班课程计划——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 背景: 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幼儿教育新纲要的施行与深入,幼小教育之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但幼小衔接工作尚存在着单向衔接、片面衔接、突击衔接、形式衔接等诸多问题。 现象一,幼儿园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而小学却被动等待幼儿园靠上来,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 现象二,幼儿园与小学都积极开展衔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衔接活动,但在实际研讨过程中,由于理念差异而产生分歧,双方相持不下。 现象三,有许多幼儿园在幼儿将毕业的一两个月进行专门性的衔接工作,实施小学化的生活、学习管理。对此,一些专家批评其为“突击衔接”,认为不可取。 其实,应该辩证地认识这些问题,理顺其中的利弊,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目标: 1、对我园已入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针对薄弱环节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开展幼儿入学前生活和心理准备的目标、内容、方法的研讨。

2、明确衔接任务,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一日活动的环节中,帮助孩子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能力、阅读能力、问题意识)、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措施: 1 针对幼小衔接专题,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及具体措施。 2、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目标、措施等,切实做到家园一致教育。 3、各班根据教研计划制定具体活动安排,将幼小衔接落实并开展评价。 4、每位教师确立个案追踪档案,阶段性的评价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加强与小学的互动,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观察和了解大班孩子的发展水平,撰写教学案例,提炼教学策略。 6、每位教师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方式手段。如:每天的新闻广播、每月邀请小学生来园开展活动等。 7、创设家长与幼儿园平等对话的机会,解决家园间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推广家教经验。 8、邀请小学的老师参与教研,共同讨论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小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孩子们消除心理压力。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6466937.html,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作者:孟繁慧张代玲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7期 摘要: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研究、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基于此,对国内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具体关注农村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和如何研究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课程;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90-02 一、引言 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能找到最早的关于我国研究幼小衔接的文章是1987年, 1989年的《幼儿教育》上,北京市六一幼儿园荣观慧发表了《我们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一文,幼小衔接工作正式进入了幼教工作者的研究视野。1991年3月31日,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有关幼小衔接研究人员的培训班,拉开了全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帷幕。 二、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幼小衔接的研究进入发展时代。梳理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 秦振飚认为,教育的衔接要求课程的衔接,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并提出了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建构实施的意见: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二是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整合课程内容,选择贴近幼儿及小学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四是统整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与联系;五是加强课程管理,注意两头课程的统筹[1]。 崔吉晓从语言课程的幼小衔接这一出发点切入,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总结了两个学段在语文教学上的六个不同,提出了推进语言课程幼小衔接的建议:一是吸取国外经验建立合适的语言衔接课题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有效衔接模式,在衔接内容上借鉴加拿大和英国的经验;二是语言教学的幼小衔接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三是重视家长的作用,要求家长配合,在生活各环节做好幼小衔接;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2]。

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说明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大三班 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可以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

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1.幼小衔接活动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 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2.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体现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 3.幼小衔接活动,应充分体现科学性、整合性和趣味性,并与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有机结合。 4.幼小衔接活动与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做到有机结合,尤其在儿童发展的评价问题上,体现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摘要幼小衔接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适应;课程 幼儿园与小学作为不同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衔接的问题。而能否衔接好关系到以后儿童的长远发展,并且作为第一个教育衔接环节,关系到以后整个教育的连贯性。因此,幼小衔接历来都是教育领域内一个研究的重点。 一、概念界定 适应原属生物学命题,意指生物有机体调整自身生存形态以顺应已改变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形式。在心理雪中以此概念来表征个体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时,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顺应这种改变的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对这一过程作了研究,适应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教育大词典》(教育心理学卷)中对“适应”的解释是:(1)泛指机体对环境的顺应。个体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改变自身,达到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过程。(2)生理学中指感觉的适应。感受性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提高或降低的现象。除痛觉适应不明显外,各种感觉都有明显的适应现象,但速度和变化程度不完全相同。(3)皮亚杰术语。指主体对环境的作用(同化)与环境对主体的作用(顺应)间的平衡。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适应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从生物学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个体每一个心理的反映,不管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他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主体将外界的元素整合到一个有机体已经形成的结构之内。当主体获得新经验时,他总是在联系和校正这一经验,也即同化这一经验,使其符合已有的图式。通过同化,主体当期的认知结构和理解水平会改变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方式。另一个顺应,即改变主体

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

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

太原市“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主题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领域 我长大了我会跳绳熟练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多种方式进行跳绳活动。健康我爱整理愿意整理书包,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健康 我喜欢新朋友 认读单韵母a、o、e、i、u、v 尝试用声调进行练习: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语言 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练习书写自己的姓名语言我会值日知道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建立初步的责任感。社会我能照顾好自己知道在学校里遇到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社会我会写数字 学习正确书写数字1、2、3,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占位,掌握正确的握 笔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科学 我会处理垃圾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科学我会创作了尝试对熟悉的歌曲进行改编或创编,体验创作的乐趣。艺术我有名片了尝试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艺术

我的时间我做主一分钟能转几下学习转呼啦圈,尝试在短时间内多转呼啦圈。健康时间是宝贵的懂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自己的行为。健康我的课间安排尝试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健康拼读游戏时间认读声母b、p、m、f、d、t、n、l,尝试与单韵母进行拼读语言 读写游戏时间 拼读并书写汉字:八、大、了、土、木; 学习正确书写数字4、5、6,能在田字格中正确占位,掌握正确的握 笔姿势,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语言 科学我的时间安排表尝试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并能按计划完成。社会上课的时候怎么做了解几种学习规则,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社会几点了准确掌握时钟的整点、半点。科学时间像小马车学唱歌曲,懂得珍惜时间。艺术钟表店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时钟艺术未来的钟表根据主题进行想象作画,创造出较为丰富的内容。艺术

某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方案

某幼儿园大班组幼小衔接论坛式家长会方案 一、活动概况 1.活动意义 随着大班毕业季的到来“幼小衔接”又成为幼儿园和家长乃至社会共同的关注点。而对于孩子刚升入大班的家长们来说,在“幼小衔接”的话题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疑问以及焦虑的情绪。为了帮助家长解开疑惑,促进家长对幼儿园理念及方法产生认同感,进而积极地与幼儿园合作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大班组准备聚焦“幼小衔接”召开一次动员家长会。 2.活动主题:守望成长,预约精彩 3.活动形式:论坛式家长会 4.活动准备: 1.一份调查、一份通知、一张海报、一份ppt,一份讲稿,一段视频 2.照片收集、签到表 3.邀请小学教师代表(数学与语文老师各一名),初入小学的幼儿家长 4.现场每班每人一张照与合照、气球等布置 二、活动流程 (一)细细聆听,守望成长(6:15-6:30) [各班一位老师主讲] 1.签到、音乐厅环境欣赏“感悟成长” *****分工,做好家长签到和接待工作。 2.以爱邀约,真心感谢: ①引导家长就坐欣赏“幼儿成长足迹” ②播放“我长大了”“我想不想长大”“我要对爸爸妈妈说”视频合集 二、四方会谈,预约精彩(6:30—8:00 音乐厅集合) [各班一位老师参与论坛,一位老师负责互动、拍照和维持秩序] (一)介绍与话题引出 主持人通过“幼小课程对比”引出幼小衔接话题,介绍嘉宾。 某老师,介绍背景。 (二)聚焦话题 1.差异与挑战 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是什么?初入小学孩子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

①园方代表:(说差异) ②小学教师:从班主任角度出发(说挑战) 2.案例聚焦话题:学与不学,这是个问题。 “孩子入小学前,要不要教拼音、识字、计算?” ①家长代表:桐桐妈妈联系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发表观点。 ②小学教师代表观点:如何看待目前家长们参加学前班的情况。 ③园方代表:通过案例、故事,结合“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就“要不要教”、“怎么教”做观点介绍。 3.三方聚焦话题:如何做有效的“幼小衔接”? 小学教师眼中“有效的幼小衔接” 主持人:如何架起这种“长程衔接?” ①园方代表:介绍幼儿园的准备。(“最后的精彩”:本学期主题课程、项目化游戏课程及一日生活、幼小衔接系列活动4大课程介绍园方的相关准备。) ②家长代表:某妈妈经验分享。 ③小学教师代表分享:怎么学语文、数学或其他习惯能力方面给家长一些建议。 4.家长提问互动 三、人员分工 1.组内人员分工 方案撰写:海报绘制: 电子邀请函:调查表、ppt: 音控、照相: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设置 幼小衔接背景介绍 幼小衔接是指学前一年,从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方式转向小学的过渡期。很多孩子因幼小衔接不适当,导致他们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出现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理解能力差、听觉记忆水平低下、多动、逻辑思维能力不高、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以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业成绩低下。 学龄前和学龄期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幼儿园与小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在教育目标、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加强幼小衔接,帮助学龄前幼儿顺利的过渡到学龄期是幼儿家长,特别是大班幼儿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从学前期向学龄期过渡时,儿童的身心发生了一定质的变化。其核心体现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着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上。也就是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的心理将发生一个飞跃。就社会性而言,儿童进入小学后,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课程学习,宽松的园内生活被小学严格的纪律和作息时间所取代,毫无压力的启蒙学习变成分数、名次的竞争,“两小无猜”式的人际关系也慢慢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些骤然上升的任务密度大、难度高,规则繁多,需要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强,这无疑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没有提前为儿童做好各种适应能力的准备,就会幼小过渡的坡度加大,给儿童造成伤害。 儿童入学的适应于学习准备

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性适应困难两个方面。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注意力、读写能力和运算能力方面,社会适应困难则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适应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儿童在社会性适应上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其学习适应;在学习适应上的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性适应。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适应至关重要,可以说,做好社会性适应的工作,幼小衔接的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家长很难进行全面的适应性训练。 在一定意义上,学习适应的工作注意应由幼儿园和学校来做,而社会性适应则需要更多的家庭配合。所以,让家长们了解更多的社会性适应的内容和方法,以便配合学校做好幼小衔接,是很有必要的。 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认识不到老师布置的任务 必须做到;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和责任感;缺乏完成 任务的必要机能;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与毅力。主要表现 在对老师话充耳不闻,不知道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下来。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表现为:不能遵守课堂的 学习规则;不能执行日常学习生活的规则;不能执行日常

幼小衔接主题精彩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大三班设计思路 六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面临着毕业进入小学,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面临这样的转变,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周围所有的人都在为孩子做着充分的准备,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暗示”下似乎也觉得自己可以真的成为小学生了,可是成人是否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去关注孩子的想法?当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怯怯地说:妈妈让我去很远的地方读书,可是那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啊?我感悟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如此的重要。的确,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学习方式,面对如此多的未知数,孩子心理存有担忧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如何在新的转变和处境里减少负面情绪,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去积极适应变化。 一、目的意义 从各方面的信息(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教师)反馈:一年级孩子入学, 往往出现下述情况,第一天很新鲜、很开心,第二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情绪低落,感到小学的生活没有幼儿园开心。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的不适应的现象。而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幼小衔接是关键。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幼儿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重视、努力配合,才会取得效果。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必须在幼儿园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活动,从而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2017

家长会内容: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首先,我代全体老师欢迎大家的到来,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和对孩子成长的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本次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1、学前班孩子情况分析 目前我们班共有孩子13人。学前班对孩子们来说是个转折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孩子们的进步是非常大的,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有很多孩子阅读能力很强,书写姿势和习惯好,班里大部分孩子都有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而做准备的意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能够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自己的外套和书包,会自觉的取放教室中的公共学习工具和材料。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和各位家长的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上个学期的任务。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几位老师积极配合,按时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教育教学计划。下面由我介绍一下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 2、(讲PPT)当然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各种习惯的养成,我们会在日常学习中加大力度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例如:我们每天都会留一些作业,内容不多,很快就能完成,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慢慢形成写作业的意识,第二天来园时,能够主动的交作业;有时候,班上有些通知,我也会跟孩子们口头传达,就是锻炼孩子们的转达、复述能力,到了小学后,有很多事情老师都是口头通知的,家长也可以主动问问孩子今天老师有没有交代什么事情,让孩子有这种意识。 3、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方面,我们会根据生活、节日、社会实事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4月新学期家长会:介绍本学期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复活节:我们进行了彩蛋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5月我们将进行庆六一大型亲子运动会,六一是孩子们在重要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每年六一我们都会举行迎六一的亲子运动会,增进孩子们和家长的感情,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是一场全园师生共同参与的消防演练,目的在于加强孩子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具备自救逃生的能力,同时也考验在突发事件中孩子们和老师的配合能力。我们会准备一节主题课,让宝贝们熟悉消防警报声音,了解逃生路线,学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撤离等逃生知识,并在消防演练中得以运用。6月我们将会举行一次亲子采摘活动,来增进孩子们、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本月还会举办一次防拐防骗安全演练活动,首先我们会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课,教给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方法,然后我们会邀请一些孩子们不认的人来进行演练,看看孩子们是怎样自我保护的。7月我们会进行欢乐嬉水节的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水,在炎炎夏日给孩子们带来一丝清凉,还可以增进小伙伴之间的感情。8月学前班毕业典礼,是每年最重要的一场送别活动,也是学前班教学成果的展示。 4、给家长的建议: 本学期是孩子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那孩子入小学前,或孩子入小学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下面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一)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主题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主题 一、主题活动目标:1、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成长,体验上小学的自豪感。2、分享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温与老师、同伴在园生活的快乐,感谢老师和帮助自己的人。 3、尝试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给朋友送祝福,制作毕业纪念册。 4、通过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喜欢小学。 5、通过搜集与小学相关的各种物品,如:书籍、文具、游戏材料等,体验小学生的生活,积极为上小学做准备。 6、与老师共同策划、准备、举办毕业庆祝会,邀请爸爸妈妈参与,体验毕业快乐和忧伤的情绪。 二、主要活动安排:第一周到第五周1、我在幼儿园三年了(社会)1、我和小学生在一起(社会)1、有趣的图书(美术)1、毕业纪念册(综合) 2、甜蜜回忆盒(语言)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语言)2、悄悄话(语言)2、我的理想(社会) 3、为全园做好事(综合)3、小书签(美术)3、我的进步周记(综合)3、老师,再见了(音乐) 4、参观小学(社会)4、毕业歌(音乐)4、打电话多联络(社会)4、礼物(语言) 5、比较轻重(数学)5、认识钟(数学)5、记录时间(数学)5、一星期有七天(数学) 三、主题环境:1、收集和小学有关的各种物品,如:课本、作业本、文具和小学生的各种游戏材料等。2、在语言角增添文字图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等。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能反映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图片、影像资料。四、指导要点:1、平时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生活向小学生看齐,照顾身边的弟弟妹妹。2、更主动、积极的与同伴交往,珍惜同学间的友情。3、有一定的时间概念,会辨别时钟,尝试自我调控时间。 4、主动去阅读更多的图书。五、区域活动:名称指导要点美工区*幼儿相互画像,我画你,你画我。*制作连环画:我的成长故事。*提供多种美工材料,制作离园纪念册、小礼物等。*提供多种形状的卡纸、废旧图书等,制作并送给朋友的名片。角色区*提供《毕业歌》、《老师,再见了》的歌曲,让幼儿继续学习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合作创编动作,经行歌表演。*举办小小音乐会。益智区*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以及豆子、沙子、米、水等,玩数量守恒的游戏。*提供操作练习单,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语言区*将反映幼儿在园各个时期生活的图像、物品及不同表情的脸谱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大胆向同伴讲述。*排练毕业献词。科学区*提供水槽、水盆、瓶瓶罐罐、记录纸等,引导幼儿探索水的流动。生活区*提供订书机、胶水、双面胶等,让幼儿为班级修补图书。建构区*提供各种建筑材料,让幼儿拼拼搭撘我们的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二、活动时间:xx年5月13日上午三、参加对象: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五、活动安排时间内容主持人8:10~8:30报到xx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衙幼青年教师—xx)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xx) 10:10~11:00 对话研讨11:00~11:30 专家点评尊道附小xx教授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幼教课堂设计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一、活动主题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应站在培养独立“人”的长远角度,有目的、有计划的逐步实施,使孩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衔接。今年5月20日至6 月20日是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为了更好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借宣传月之机,进一步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性,针对马上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入的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以多种形式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现制定宣传月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 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 必要的心理准备。 4、幼儿园、小学、家长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具体方案。

1、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良好的作息习惯 *《我和小闹钟一起起床》 *《我是入园小明星》 *《小书包自己背》 *《逐渐取消下午区域活动》 《我和小闹钟一起起床》: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要与家园合作、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提倡为孩子买个小闹钟,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闹钟,第二天自己起床,每个人都是有懒性的,何况是小孩,闹钟响了,没起床,咱们就又去叫了,这时候我介意您沉住气,让他睡,睡到他认为合适,让老师去评价他的迟到行为,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例如: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00以前入园。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我是入园小明星》:每天8:00前入园的、和晚上9;00睡觉的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促进幼儿的积极性。 《小书包自己背》:开展《小书包自己背》的活动促进幼儿 的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 《逐渐取消下午区域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 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

大班家长会幼小衔接

---------------------------------------------------------------最新资料推荐------------------------------------------------------ 大班家长会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 小一新生学习适应性与 80 后父母的关注重心2019-03-23 上海学前教育网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儿童入校的适应性怎样?他们会在哪些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家长的关注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0 后的家长,尤其是母亲,她们的心态和行为对孩子的适应性有哪些影响? 2019 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对上海市 16 万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调研,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本期 AGE06 教师刊为您推荐该项目组在幼小衔接方面的一些有意思的发现与有价值的建议。 1 相比较于知识技能孩子学习品质的适应性更值得关注什么叫学习品质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倾向性。 比如,与同伴和老师交流的能力、独立性、专注、坚持性、计划性等等,这些都是学习品质的表现。 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其实孩子在知识技能上还是比较容易就适应了,反倒是在学习品质上的适应性明显低得多!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现在孩子上了辅导班啊,为此项目组区分了零起点的孩子和上过辅导班的孩子,有意思的是,不管上没上过辅导班,家长统统认为孩子在学习品质方面的适应性更需要增强。 学习品质应成为幼小衔接中的关注重点,也是孩子后续学习的 1 / 5

基础。 2 知识技能掌握方面孩子普遍最不适应写字数据报告显示,在知识技能方面,孩子最不适应的是写字。 按适应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识字学习拼音学习计算英语听说英语单词记诵写字。 但这并不是说,家长要在入学前就开始训练孩子写字。 事实恰恰相反,让儿童提前、过度地练习写字,一方面会伤害到小肌肉群,另一方面,会引发他们对写字的反感。 比较好的做法是,家长们可以多训练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比如搭小积木、系鞋带、打绳结、挑绿豆等。 小肌肉群发达了,写字自然就稳当了。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从数字开始练习书写!这是因为相比于汉字,数字的笔画少,孩子容易记,写起来不费劲,尤其是 1、4、7 这种笔画竖直的,其实对写汉字很有帮助。 上海平凉路第三小学的老师就尝试在教学中,让孩子的书写从简单的数字开始,再过渡到汉字,以减缓写字学习的坡度。 不仅让孩子写字越写越顺,也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3 学习品质培养方面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识别与管理而在学习品质方面,调查显示,孩子最不适应的是情绪管理,其次是与教师交流、独立性、专注、坚持性、计划性。 家长要敏锐地察觉孩子的情绪,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注意引导孩子的情绪体验和识别,同时还要和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交流情绪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