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电子教案_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电子教案_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电子教案_机械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重点:机械,机械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学科中的位置。

难点:学习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讲授提示与方法:回顾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注重机械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学生对机械系统设计的认知程度。

1.1机械系统设计在机械工程科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机械工程科学

1.机械工程科学的定义:

机械工程科学是研究机械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机械工程科学的组成:

P1图1.1

(1)机械学:机械设计过程(核心部分);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过程(基础部分)。

3.机械学所包含的内容:

P3图1.5

二、机械、机械系统、系统

1.机械:关于机械的定义,目前尚无严格的定论,一般可归纳为:

(1)须由两个以上的零、部件组成;

(2)这些零、部件的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作确定的运动;

(3)将外来的能源转变为有用的机械功。

【举例】机械产品:汽车、拖拉机、机床、钟表……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一定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

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都是

系统。

3.机械系统:由若干个零、部件及装置组成的,彼此间有机联系,并能完成特

定功能的系统,称之为机械系统。

4.系统应具有下述特性:

(1)目的性:完成特定的功能

(2)相关性与整体性:

1)相关性:各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性:评价一个系统的好与坏要看该系统的整体功能

(3)环境的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干扰有良好适应性

三、机械系统的组成:

P4图1.6

1.动力系统:为系统提供能源(动力源)

2.执行系统:是系统的执行输出部分

3.传动系统:把运动和动力由动源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环节

4.操纵、控制系统:使前三者协调动作和运行

5.支承系统:支承和联系各机件

6.润滑、冷却与密封系统:

四、机械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几乎任何产品都离不开机械系统,它涉及到社会的各领域。

1.2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基本原则及要求

一、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及设计类型:

1.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

是开发新的产品和改造老产品。

最终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物美的机械产品,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设计类型:

(1)全创新设计

(2)适应性设计

(3)变异性设计

二、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1.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法规:

(1)需求原则

(2)信息原则

(3)系统原则

(4)优化、效益原则

2.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

(2)适应性要求

(3)可靠性要求

(4)生产能力要求

(5)使用经济性要求

(6)成本要求

三、产品设计、产生过程

P10图1.12

产品策化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运转产品报废回收

1.3机械系统设计方法及机械设计学发展简介

一、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

1.传统设计方法

静态的半理论半经验的设计方法

2.现代设计方法

是一种广义的设计和分析科学方法学的简称,其实质是科学方法论在设计中的应用。

(1)现代设计方法的特征

1)时域特征

2)哲理特征

3)质量特征

4)目标与手段特征

(2)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信息方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优化方法、对应论方法、智能论方法、寿命论方法、离散论方法、模糊论方法、突变论方法、艺术论方法等。

3.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

二、机械设计发展简史

1.直觉设计阶段

2.经验类比设计阶段

3.传统设计阶段(定性设计阶段)

4.现代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

P14图1.13

三、发展方向及前沿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

2.并行工程设计

3.虚拟设计

4.动态设计

5.快速设计

6.设计自动化技术

7.工业设计

[作业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机械工程科学?它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2.机械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什么叫机械系统?它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4.什么是系统?它有哪些特征?

5.机械系统有哪些种设计类型?

6.机械系统设计有哪些基本设计原则和法规?

7.机械系统设计应满足哪些设计要求?

8.机械系统设计中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有哪些区别?

9.机械设计可以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第二章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重点:功能原理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设计参数及其确定方法。

难点:各主要设计参数的特点及所适用场合。

讲授提示与方法:强调总体设计在机电产品开发应用中的重要性,强化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多以实例说明解释各概念和各项设计参数。

总体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关键,对产品的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外观造型等具有决定性意义。

内容包括:功能原理设计、总体布局、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经济分析。

2.1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一、功能的定义及其分类

1.功能:

是系统必须实现的任务,或者说是系统具有转化能量、运动或其它物理量的特性。或称:指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功能的分类:

基本功能

必要功能

功能附加功能

非必要功能

二、功能原理设计及其特点

1.功能原理设计:

是针对所设计产品的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构思。

【例2.1】剪草机

P17图2.1

【例2.2】平板玻璃制造

P17图2.2

2.功能原理方案设计的任务:

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要求,去寻求一些物理效应并借助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目标的解法原理。

3.主要工作内容:

构思能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尽可能多地提出创新构思。比较后择优。

4.工作步骤:

P18图2.3

分析综合评价决策

5.功能原理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原理设计是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所设计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生根本变化。

(2)功能原理设计中往往要引入某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有一种新想法、新构思。

(3)功能原理设计的系统发生质的变化。

三、功能原理设计的设计方法--“黑箱法”

“黑箱法”是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来研究实现系统功能目标的一种方法,即根据系统的某种输入及要求获得某种输出的功能要求,从中寻找出某种物理效应或原理来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推求出“黑箱”的功能结构,使“黑箱”逐渐变成“灰箱”、“白箱”的一种方法。

1.“黑箱法”原理:

P19图2.6

用“黑箱法”与输入量、输出量及周围环境的信息联系。了解系统(产品)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探索系统的机理与功能。

2.注意的问题:

(1)突出必要功能和基本功能。(摒弃附加功能和非必要功能)。

(2)输入、输出量的内容:

1)物料流: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液体、气体等。

2)能量流:电能、光能、机械能、热能等。

3)信息流:数据、测量值、控制信号、波形等。

(3)摆脱具体的设计对象。(按系统功能和三大流的描述来简化问题)【例图】自行车功能原理系统图

P18图2.4

【例图】车床“黑箱”示意图

P19图2.5

四、功能元、功能结构

1.功能元:

只能直接从技术效应(物理效应、数学效应等)及逻辑关系中找到可以满足功能要求的最小单位。

总功能分功能……基本功能单元(功能元)

(1)物理功能元:

输入、输出量(能量、物料、信号流)的基本物理动作。P20表2.1

(2)数学功能元:

机械传动中的数学关系。P21表2.2

(3)逻辑功能元:

主要用信息和控制系统中。P21表2.3

2.功能结构:

P22图2.7

功能的分解和组合关系称为功能结构。

(1)功能结构示意图:

(2)以功能元为基础,组合成功能结构的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循环结构(又称环状结构)。P22图2.8

(3)功能结构图的绘制步骤:P23图2.10

注意问题:需逐渐完善系统功能结构,不是一次完成,要随设计不断修改。

【例2.3】材料拉伸试验机的功能结构图

P23图2.9

五、功能元(分功能)求解

功能元是功能结构图中最基本的单位,每个功能元都要找出相应的技术、物理效应来实现。

功能元的求解方法:

1. 参考有关资料、专刊或产品求解法(利用所学知识类比);

2. 利用各种创造性方法以开阔思想去探讨求解法(新构思);

3. 利用设计目录求解法(把各种机构综合成表)

P24~25图2.11、12、13

【例2.4】设计手动订书打孔机

设计要求:手柄旋转、打孔针直线往复运动、杆件数目为4个、省力。 求解步骤:

第一步:确定总功能 第二步:总功能分解

第三步:查目录求解 P25图2.13 第四步:增力机构 P25图2.12

第五步:绘制原理方案图 P26图2.14 六、系统(产品)原理方案的综合

各功能元的局部解合理地组合,就可以得到一个系统的多个原理解。组合的方法可以用形态矩阵法(模幅箱法——利用形态方法建立)。

1. 形态矩阵法(模幅箱法):

把每个(系统的)功能元和所对应的各解分别作为纵、横坐标,列出“功能求解矩阵”,然后从每个功能元中取一个对应解进行组合,以构成系统解的方法。 【例2.5】试设计露天矿开采挖掘机的原理方案

求解步骤:

第一步:总功能转换关系——“黑箱法” P26图2.15 第二步:总功能分解

(1) 分解依据 P27图2.16 (2) 总功能分解 P27图2.17 第三步:建立功能结构图 P28图2.18

(1) 输入、输出关系

(2) 建立一级功能结构图 (3) 建立二级功能结构图

第四步:寻找原理解和原理解组合 P28表2.4

组合方案数=4344213233?????????=10368

方案1为履带式正铲机械挖掘机(A1+B1+C2+D2+E1+F1+G2+H2+I1) 方案2为轮胎式正铲液压挖掘机(A3+B1+C1+D2+E1+F2+G3+H1+I2)

根据设计对功率的要求可知,在能量传递与分配过程中,采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是不相容的,应去掉。故组合方案数=434213233????????=5184。在众多的方案中,进行定性筛选,然后进行详细评价,最后决策最佳方案。

2. 相容性:

两种功能或结构比较后的可行性分析结果。

(1) 相容性矩阵 P29表2.5 (2) 选择表 P30表2.6、2.7

七、功能原理设计举例

【例2.6】瓶盖整列装置的原理方案设计

设计要求:把一堆不规则放置的瓶盖整列成口朝上的位置逐个输出。瓶盖的形状和尺寸见图2.19。瓶盖质量为m=10g;整列速度100个/分钟;能量为220V交流和高压气(压力0.6Mpa);其余功能要求见表2.8。

求解步骤:

第一步:明确任务要求

第二步:功能分析

(1)总功能P32图一

(2)总功能分解 P32图二

第三步:功能元求解P32表2.9

第四步:功能元组合P33图2.20

解的方案数:N=8×6×6×3×7=6048种

第五步:评价与决策P33表2.10

2.2结构总体设计

一、结构总体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1.结构总体设计的任务及重要性

(1)结构总体设计的任务:

是将原理方案设计结构化,即绘制结构总图。

(2)结构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满足功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等。

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即“质”的设计和“量”的设计。所谓“质”的设计是指“定形”设计,有系统的定形和零部件的定形。这部分工作对产品的质量有决定性意义。“量”的设计则指选择材料、确定尺寸和零部件进一步详细设计等。

2.结构总体设计原则

(1)明确原则:包括功能明确、工作情况明确和结构的工作原理明确。

(2)简单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总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整机,部件和零件的结构简单,且数目少。同时具有简化、简便、简明、简易、

减少等多重含义。

(3)安全可靠原则:包括构件的可靠性、功能的可靠性、工作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

二、结构总体设计步骤

P35图2.22

1.初步设计:

(1)设计要求

(2)主要功能载体的初步设计

主要功能载体:完成主要功能的构件。

(3)按比例绘制主要结构草图

(4)检查主、辅功能载体结构

(5)设计结果初评及选择

2.详细设计:

(1)各功能载体的详细设计

(2)补充、完善结构总体设计草图

(3)对完善的结构总体草图进行审核

(4)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3.结构总体设计的完善和审核:

主要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是否达到目标)。

方法: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专家系统使用、经济性评价等。

三、总体布置设计

就是确定机械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对运动关系,使总系统具有一个协调完善的造型。

考虑问题:设计内容、人——机关系、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性能、操作、观察、调整、控制、防护等)。

1.总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功能合理

(2)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比例协调

(3)充分考虑产品的系列化及发展

2.机械系统总体布置的基本类型:

(1)按工作机构的空间几何位置可分为:

1)平面式

2)空间式

(2)按执行机构的布置方向可分为:

1)平式

2)直立式

3)倾斜式

4)圆弧式

(3)按原动机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可分为:

1)前置式

2)中置式

3)后置式

(4)按工作机构的运动关系可分为:

1)转式

2)直线式

3)振动式

(5)按机架(或机壳)的形式可分为:

1)整体式

2)剖分式

3)组合式

4)单柱式(开式)

5)龙门式(闭式)

6)悬臂式 P37图2.23

四、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

总体参数是结构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依据。

1.性能参数(生产能力):

机械系统的理论生产能力是指设计生产能力——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亦可以称之为机械系统的生产率。设加工一个工件或装备一个组件所需的循环时间为

f g t t T +=

式中:T ——机械系统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或称工作周期时间,常用单位有小时、分

钟等;

g t --工作时间;

f t --辅助工作时间。

则机械系统的生产率Q 为

f

g t t 1T 1Q +=

=

生产率Q 的单位由工件的计量和计时单位而定,常用的单位有件/小时、米/分钟、米2/分钟、米3/小时、千克/分钟等。 2. 尺寸参数:

尺寸参数主要是指影响机械性能和工作范围的主要结构尺寸和作业位置尺寸。 如:外形尺寸、主要部件尺寸、工作行程、加工范围等。 【例2.10】确定颚式破碎机钳角α P41图2.29

3. 运动参数:

(1) 最高、最低转速:

1) 最高转速:min)/r (d v 1000n min

max

max ?π?=

2) 最低转速:min)/r (d v 1000n max min

min ?π?=

3) 变速范围:min

max n n n R =

【例2.11】P42表2.11

(2) 转速数列:

1n ,2n ,3n ……,j n ,1j n +,……,Z n (按等比数列分级)

1) 转速级数Z 2) 公比值:j

j n n 1+=

?

????

?????=?

=?=?=?=?==--max

1Z 11Z Z 2

12312min 1n n n n n n n n n n n

则变速范围: 1

Z 1

1

Z 1min

max n n n n n R --?

=?

=

=

3) 转速损失率:j n n -

a. 相对转速损失率:n

n n A j

-=

b. 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率:

1

j j

1j j 1j j n n max n n 1n n n n n n lim A 1

j +++→-

=-=-=+ %100)11(A max ??

-

=

【例2.12】

(3) 标准公比和标准数列: 转速是由小到大递增的,所以?应大于1,并规定最大相对转速损失率不超过50%,则相应公比?不应大于2,故1

1) 标准公比:1.06、1.12、1.26、1.41、1.58、1.78和2 2) 标准数列:P45表2.12 (4) 公比的选用:

从使用性能方面考虑,公比?最好选得小一些,以便减少相对转速损失。但公比越小,级数就越多,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

1) 对于一般生产率要求较高的普通设备,减少相对转速损失率是主要

的,所以公比?取得较小,如?=1.26或?=1.41等。

2) 有些小型机械系统希望简化机构,此时公比?可取得大些,如

?=1.58或?=2等。

3) 对于自动机床,减少相对转速损失率的要求更高,常取?=1.12或

?=1.26。

【例】型孔轮式排种器P45图2.30

4. 动力参数

动力参数是指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液压缸的牵引力、液压马达、气动马达、伺服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的额定转矩等。P46图2.32

(1) 动力参数确定得过大导致机器笨重、浪费能源和材料 (2) 动力参数确定得过小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学生自学:P46~52 电机学中的内容

五、结构总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1. 任务分配原理:

(1) 一个载体完成一个功能 (2) 一个载体承担多个功能

(3) 多个载体共同承担一个功能 2. 稳定性原理:

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当出现干扰使系统状态发生改变恢复稳定的效应。 P53图2.34、图2.35 3. 合理力流原理:

(1) 力传递特点:力流不会中断,力线不会消失,从一处传入从另一处传

出。

(2)内力与外力P53图2.36、图2.37

(3)按力的情况合理选择结构P53图2.37、P54图2.38、图2.39

(4)避免应力集中 P55图2.40

4.自补偿原理:

通过选择系统零部件及其在系统中配置来自行实现加强功能的相互支承的作用,称为自补偿。

(1)自增强P55图2.41

(2)自平衡P55图2.42

(3)自保护

5.变形协调原理:

使两零件的连接处在外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方向(从应力分布图来看)相同,且使其相对变形量尽可能小。P56图2.43

6.力平衡原理:

力平衡的目的就是通过相应的结构措施,使这些无用的力在其产生处就部分或全部平衡掉,以减轻或消除不良影响。如人字齿轮的使用。

7.等强度原理:

对于同一个零件来说,各处应力相等,各处寿命相同,称为等强度原理。按等强度原理设计的结构,材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

P56图2.44

六、软固体物料自动包装机设计举例

1.原始资料:

(1)产品

本机的包装对象是圆台形柱状软固体物料,见图2.45。

(2)包装材料

采用厚度为0.008mm的金色铝箔卷筒纸。

(3)关于自动机包装能力的要求

根据给定生产定额每班产750㎏,折算后自动包装机正常生产率为120块/分钟。采用无级调速自动包装机的生产率可调范围是70~130块/分钟。

2.包装工艺的确定:

(1)整体锥形模腔:粘模、破纸

(2)弹性的钳物料机械手夹子:工艺性好

3.包装机总体设计:回转式多工位自动机型

送料

顶料、接料抄纸转位开手、出料供纸

P57图2.46、图2.47

P58图2.48、图2.49

4.传动系统设计 P59图2.50

5.工作循环图P59图2.51

[作业题与思考题]

1. 什么是机械系统的功能?功能可分为哪几类?

2. 什么是功能原理设计?包括有哪些重要设计步骤?

3. “黑箱法”设计有什么优点?

4. 什么是功能元?机械设计中有哪些基本功能元?

5. 什么是功能结构?绘制功能结构图有何功用?

6. 功能结构(以功能元为基准,组合成的)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7. 什么是功能元(分功能)的求解?

8.

什么是原理解的相容性?相容性的求解方法有哪几种?相容性可分成哪几种情况?

9. 为什么要进行结构总体设计?它有哪些设计原则?

10. 总体布置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常用的有哪几种分类形式? 11. 总体(主要)参数包括有哪几类?(及基本概念)

T 、Q 、n (max n 、min n )、Z 、n R 、max A 、?、标准数列

12. 结构总体设计有哪几种基本原理?它们各是什么内容? 13. 什么是任务分配原理?它有哪几种情况?各有何优缺点? 14. 什么是自补偿原理?它有哪几种情况?

15. 有一摇臂钻床,最大钻孔直径40mm ,max v =50m/min ,min v =4m/min ,求:max n 、

min n 、?、Z 及列出各级转速。

16. 某机械设备,min n =45r/min ,?=1.41, Z=12,求:n R ,max n 及列出它的转速

数列。

第三章传动系统设计

重点:转速图的定义,转速图拟定方法和原则,扩大变速范围方法,齿轮齿数的确定,功率扭矩特性,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

难点:拟定转速图的方法和步骤,设备的功率扭矩特性和传动件计算转速的求解方法,无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特点。

讲授提示与方法:引入实例讲解转速图所表示内容和含义,根据转速图拟定原则“口诀”结合实例讲授转速图的拟定方法和步骤,注重讲解传动齿轮齿数配齿表的使用特点,比较设备功率扭矩特性特点和调速电动机功率扭矩特性关系讲解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特点;讲授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传动链:

动源+传动件+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传动件+执行系统

1.外联传动链:传动链两端件之间无严格的传动比要求的传动链。

主要保证: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2.内联传动链:传动链两端件之间有严格的传动比要求的传动链。

主要保证:传动的准确性。

3.1传动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一、传动系统的类型及其应用

1.按动源分:

(1)电动机

(2)液压驱动

(3)气动驱动

(4)内燃机驱动

2.按执行件的被驱动数目分:

(1)独立驱动

(2)集中驱动

(3)联合驱动

3.按传动装置的类型分:

(1)机械式

(2)液压式

(3)气动式

(4)电气式

(5)组合式

4.按变速的形式分:

(1)无级变速

(2)有级变速

(3)定比传动

(一)无级变速和有级变速传动系统

1.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是指执行件的转速(或速度)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传动系统。

特点:

(1)可以获得执行机构所需的任何速度

(2)可在运动中变速,便于实现自动化

(3)结构上比较复杂(工艺性差,成本高)

种类:

(1)机械无级变速

主要依靠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类型:钢球式,宽带式,锥碗式等。

特点: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声小,使用维修方便,效率高。存在转速损失(磨擦中的弹性滑动),调速精度低,力值小。

(2)液压无级变速

利用油液为介质,改变供油量来无级调速。

特点:传动平稳载荷大,换向平稳。

(3)电气无级变速

是通过变换电动机的转速来实现调速。

包括:直流并激电动机,交流变频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机等。

特点:机械结构简单,但电气控制部分成本高(尤其是大功率下)。

2.有级变速传动系统

是指执行件的转速(或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有级变化的传动系统。

特点:功率大,变速范围宽,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转速损失较大。

结构类型:滑移齿轮,交换齿轮(挂轮),交换皮带轮等。P127图4.1

3.固定传动比的传动系统

是指执行件仅能获得某一固定转速(或速度)的传动系统。P128图4.2

(二)独立和联合驱动传动系统

1.独立驱动传动系统

是指各执行件分别由独立动力源驱动的传动系统。

特点:传动简单,易于设计,可减少各传动链间的振动影响。

适用场合:较大载荷,较高精度,执行件距离远。

(1)机械系统只有一个执行件P128图4.3

(2)机械系统有多个运动不相关的执行件P128图4.4

(3)数控机械系统P129图4.5

2.集中驱动传动系统

是指多个执行件由一个动源驱动的传动系统。

特点:动源少,便于传动件之间的联系,传动系统集中。

适用场合:

(1)执行件间有严格传动比要求——内联传动链P130图4.7

(2)各执行件间运动有顺序或协调的要求——自动设备P131图4.8

(3)各执行件的运动相互独立

3.联合驱动传动系统

两个(多个)动源经各自的传动链联合驱动一个执行件。

适用场合:低速,重载,大功率,执行件少且惯性大。

二、传动系统的组成

变速装置,定比传动机构,开停、换向和制动机构,运动转换和安全保护装置。

(一)变速装置

改变动力源的输出转速和转矩。

1.交换齿轮变速P130图4.7

特点:结构简单(无操纵机构),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交换(变速)不方便,刚度低,润滑差(悬臂安装)。

场合:不经常变速的情况

2.滑移齿轮变速P127图4.1

特点:变速方便,但不能在运动中变速,结构较复杂。

场合:经常变速的情况。

3.离合器变速P132图

4.10

特点:接合平稳,可在运动中变速,传递大转矩,(用斜齿,人字齿轮),结构上较为复杂。

场合:大转矩,运动中变速。

注意问题:减小离合器尺寸,避免出现超速现象。

4.上述变速方式的组合P130图4.7

5.啮合器变速

(1)普通啮合器:无同步过程

(2)同步啮合器:P133图4.11

特点:运动中的大载荷变速。

(二)起停和换向装置

基本要求:省力(操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能传递足够的动力。

1.机械系统的工况

(1)不需要换向且起动不频繁

如:自动电阻装帽机P131图4.8

(2)需要换向但起动不频繁

如:龙门起重机P128图4.2

(3)需要换向且起动频繁

如:普通车床

2.动力源的类型

(1)电动机:允许在负载下起动,可以正反转,但起动电流大,反接制动。

特点: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2)内燃机:不充许在负载下起动,不能制动和换向。

特点:功率大,不需要电源。

3.起停和换向装置的结构

(1)齿轮:

P134图4.12摩擦离合器

P134图4.13钢球摩擦离合器

(2)齿轮换向机构:P35图4.14

(三)制动装置

作用:使执行机构的运动能够迅速停止。

基本要求: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制动迅速平稳,结构简单,尺寸小,磨损小,散热好。

场合:频繁起动和换向,惯性大的机件,安全性要求高的设备。

P136图4.16

(四) 安全保护装置

作用:防止过载而损坏传动机构(件) 注意:摩擦副过载“打滑”,有保护功能。 1. 销钉安全联轴器 P137图4.17 2. 钢珠安全离合器 P137图4.18

3. 摩擦安全离合器 P135图

4.13、P135图4.19

3.2传动系统的运动设计

一、有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运动设计

1. 转速图

(1) 转速图 P140图4.21

可以表达主轴每一级转速是通过哪些传动副得到的,这些传动副之间的关系如何,各传动轴的转速等等。

1) 轴线:是用来表示轴的一组间距相等的竖线。

2) 转速线:是一组间距相等的水平线,用它来表示转速的对数坐标。 3) 转速点:是指在轴线上画的圆点,用它来表示该轴所具有的转速值。 4) 传动线:是指轴线间转速点的连线,它表示相应传动副及其传动比

值。

(2) 转速图分析 P140图4.21、P138图4.20

i

i i

i x )1p (x p 21:...::1i :...:i :i -?

?

=

1) 从转速图中可以看出主轴各转速下的传动路线。

2) 从转速图中可以看出每个传动组数,及每个传动组中的传动副数、

级数。

3) 传动组的级比和级比指数:

级比:一个传动组(变速组)内相邻传动副传动比的比值,用i

x ?

表示。

级比指数:级比i

x ?的指数i x 称为级比指数,或传动特性指数。 4) 基本组和扩大组:

基本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为1的传动组。

a. 传动组

i. 级比指数:10=x

ii. 传动副数:30=P

扩大组:在基本组已经起作用的基础上,起到了再将转速级数增加的作用的变速组称为扩大组。同理第一次起扩大作用的称为第一扩大组,第二次起扩大作用的称为第二扩大组,依此类推第i 次起扩大作用的变速组称为第i 个扩大组。

b. 传动组

i. 级比指数:3001=?=P x x

ii. 传动副数:21=P c. 传动组

i. 级比指数:6112=?=P x x

ii. 传动副数:22=P

(3) 变速组的变速范围

1) 变速组的变速范围:变速组内最大传动比max i 与最小传动比min i 之

比,称为变速组的变速范围r

即 m i n

m a x i i

r =

2) 任一变速组的变速范围 :)

1(-=i i p x i r ?

基本组的变速范围:241.1)

13(1)

1(000===--p x r ?

第一扩大组的变速范围:8.241.1)12(3)1(111===--p x r ? 第二扩大组的变速范围:841

.1)

12(6)

1(222===--p x r ?

3) 变速范围关系:n n r r r r R ????= (210)

二、结构式和结构网

1. 结构网:表示传动比的相对关系,而不表示传速值的线图。 P143图4.22

2. 结构式:i

c

b

a

ix cx bx ax p p p p z ????=...

3. 综合分析:

(1) 可以看出传动链的组成和传动顺序; (2) 可以看出各传动组的级比指数; (3) 可以看出扩大顺序。

三、转速图的拟定

已知条件:设备类型、级数、公比、各级转速和电机转速。 设计步骤:

1. 确定传动组数、各传动组的传动副数

2. 拟定结构网或结构式

3. 拟定转速图 【例

4.1】P143

解:1. 确定转速数列

查表P45表2.12

查得:31.5、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r/min 2. 确定传动组和传动副数 方案:(1)12=3×4(2)12=4×3

(3)12=3×2×2(4)12=2×3×2(5)12=2×2×3 原则一:“前多后少”,传动副多的传动组放置在前面,即在尽可能的高速位置,可使结构紧凑。

3. 写结构式或画结构网

(1) 结构网和结构式 P144图4.23 原则二:“升2降4”

1) 主运动链:最小传动比:4

1i min ≥

最大传动比:2i max ≤

斜齿轮:5.2i max ≤ 变速范围:8)

1(min

max max ≤==

-n n p x i i r ?

2) 进给传动链:

8.2i 5

1进≤≤

14max ≤r

检查方法: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因为其它的传动组的变速范围较小)。

【查看】P144图4.23

(1) 方案:a 、b 、c 、d

max )

12(6841.1r r n ≤==-,可以选用 (2) 方案:e 、f

max )

13(41641

.1r r n >==-,不可用

原则三:“前密后疏”

即:基本组和扩大组的排列顺序:应尽可能使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一致,使结构紧凑。

【查看】P144图4.23

选定:63122312??=

4. 拟定转速图

(1) 动机转速:

(2) 中间传动轴转速: 原则四:“早升晚降” P146图4.24.图4.25

即:前级传动组尽可能设计在较高速位置,而较低的输出转速应设计在后级传动组实现,从而使得结构紧凑。

原则四的变化:“早降晚升” P147图4.26图4.27

即:为使得噪声小,传动振动小,中间轴转速应取得低些,但结构尺寸会有所增大。

四、分级变速的几种特殊情况

1. 具有交换齿轮的传动链

(1) 交换齿轮的传动比:设计成对称分布 (2) 优点:减少交换齿轮的数目

(3) 缺点:升速传动比高(且在高速下),噪声高,振动大。 2. 具有多速异步电动机的传动链

(1) 750/1500r/min (8/4级) 1500/3000r/min (4/2级)

27501500==

i r 2

3

41.126

.12==

(2) 1000/1500r/min (6/4级)

5.11000

1500==

i r (在设计中一般不用)

(3) 750/1500/3000r/min (8/4/2级)

4750

3000==

i r 4

641.126.14==

分析:情况(1)41.1=?:4212228??= 4122228??= 241.1 26.1=?:63122312??= 61323212??= 326.1 情况(2)41.1=?:62123212??= 61222312??= )13(241.1- 26.1=?:93123318??= 91323318??= )13(326.1- 注意:

(1) 公比?应为i r 的整数方根

(2) 把第一扩大组提到基本组之前 优点:减少传动组数,简化传动机构 缺点:

(1) 高速下功率不能完全输出 如:750/1500r/min ,7.5/10kW

(2) 扩大组在前,不适合“前密后疏”的原则 3. 具有公用齿轮的传动链

公用齿轮:既是前一传动组的被动齿轮,又是后一传动组的主动轮 优点:减少齿轮数目,减少轴向尺寸

缺点:设计中不易实现,径向尺寸可能增大 4. 具有双公比(混合公比)的传动链 如:4212228??= 26.1=?

4232228??= 58.1=?

两端的公比值大,相对速度损失率比较大,不常用 优点:可减少转速级数,简化结构 注意问题:

(1) 基本组的级指数x 应为奇数,否则会出现转速重复 (2) Z ’=8为实际级数

Z=10为理论计算级数,1

-=z n R ? 5. 某些结构上的原因引起转速图的变化 摩擦片离合器

如:CA6140(1)结构式:)23(323121??,(2)电机:先降后升 注意:(1)轴向尺寸(2)摩擦片转速(3)摩擦片径向尺寸大(齿轮大) 五、扩大变速系统调速范围的办法

如果最后一个扩大组由二个传动副组成,则:

2/z n r ?= 8

626.141.18==≤n r

(1)41.1=?,Z=12级 4541

.1111===-z n R ? (2)26.1=?,Z=18级 5026

.117

1

===-z n R ?

例如:普通车床,200~140=n R ,某些新型设备0>n R ,扩大变速范围的方

法有以下几种: 1. 转速重合

即:增加一个传动组

26.1=?:2722339931=???=Z 级,重复中间9级转速

40726

.126

==n R

缺点:会出现转速重复

2. 背轮机构(回曲机构) P148图4.28

极限传动比:16

1

41414321min =?=?=Z Z Z Z i

注意问题:

(1) 合上离合器:应使背轮机构脱离传动,防止背轮转速升高,导致振动

和噪声增大,发热。

(2) 如果主轴箱与变速箱间用皮带传动,应尽可能提高皮带所传递的最低

转速,防止尺寸过大。

3. 采用分支传动

)221(32246621++??= 可以看作是“并联” 优点:高速下,短传动链具有机械效率高,振动小,精度高。 4. 采用混合公比 扩大范围小

六、齿轮齿数的确定:

1. 确定齿轮齿数要注意的问题:

(1) 转速误差:

)%1(10'

-≤-?n

n n

式中:n ’——实际输出转速 n ——标准(理论)转速

(2) 齿数和Sz 不宜过大:Sz ≤100-120

1) 防止尺寸过大 2) 降低齿面线速度

(3) 齿数和Sz 不宜过小:

1) 根切的问题 Zmin ≥18-20

2) 保证轮鼓强度 a ≥2m P149图4.30 (4) 三联滑移齿轮的滑移干涉 P149图4.31 2. 齿轮齿数的确定

(1) 相同模数传动组 查表P150表4.1 (2) 不同模数传动组

七、齿轮的布置与排列

1. 基本要求

(1) 滑移省力

尽可能使小齿轮块滑动。 (2) 防止滑移干涉

必须使啮合齿轮完全脱离啮合后,另一个齿轮进入啮合。P154图4.33 1) 双联滑移齿轮块 P154图4.34(左图)

2) 三联滑移齿轮块 P154图4.35(上排左图)

机电一体化原理应掌握的知识(doc 9页)

机电一体化原理应掌握的知识(doc 9页)

机电一体化原理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简答) 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 1.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2.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1). 精度高、刚度高、无间隙(尽可能小) (2). 响应快、摩擦小、惯量小、谐振频率高(高接触刚度,可避免共振) (3). 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阻尼合适、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 3.机械系统的组成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起导向与支承作用 )、执行机构 4.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和加预紧力的方法有垫片调隙式、螺纹调隙式、齿差调隙式 5.滚珠丝杠副的支承方式有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两端固定三种 6.工业机器人的机械夹持器可分为圆弧开合型、圆弧平行开合型、直线平行开合型三种 第三章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1.直流电动机的优缺点:优点:调速、启动、制动性能好,控制器简单,短时过载能力强。缺点: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换向器与电刷处有火花放电腐蚀,需定期维护。 2.直流电动机与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电动机定子提供磁场,直流电源向转子的绕组提供电流,换向器使转子电流与磁场产生的转矩保持方向不变。 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电枢线圈中感应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靠换向器配合电刷的换向作用,使之从电刷端引出时变为直流电动势的原理。 3.直流电动机/发电机内部的电磁感应公式,机械特性指电动机转速与电磁转矩间的关系,已知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公式,会推导

(8) (9) 9.结合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简述反馈制动的原理、特点 原理:当电机n>n0时,因电枢电流方向改变,电磁转矩方向也改变,成为制动转矩。特点:制动转矩大,速度稳定性好,效率高,节能。 10.直流电动机启动方法有电枢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 11.大直流电动机为什么不允许在额定电压下直接启动? (1)、启动电流Ist太大会使换向器产生严重的火花,烧坏换向器;破坏电网工作。(2)、启动转矩太大,机械冲击太大,使传动机构损坏。 12.结合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简述电源反接制动的原理、特点

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1) 三.传动系统设计 (3) 四. 主轴.传动组及相关组件的验算 (17) 五.设计总结 (35) 六.参考文献 (36)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和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能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我们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 =40r/min , =400r/min Z=6 公比 =1.58 电机参数: 电机功率 P=4KW 电机转速 n=1430r/min 设计对象: 本设计自选为普通车床,最大加工直径400mm. 设计要求: 1.完成装配图的设计,包括床头箱传动系统 展开图和床头箱剖视图。 2.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页数在20页左右,打印件,书写规格 按《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撰写规范》 书写。

三.传动系统设计 3.1 传动设计 3.1.1 确定转速数列及转速范围 由设计题目知最低转速为63r/min,公比为1.58,查文献[2]表2.12,查得 主轴的转速数列值为(单位:r/min):40,63,100,160,250,400. 转速范围Rn= ===10 3.1.2定传动组数和传动副数 本设计为6级变数,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在变速组后加一定比传动组。方案为: 6=3×2×1 3.1.3 齿轮齿数的确定 ≤≤2,因此≤≤,故取== ====4<8 所以满足条件 = = ==2.5<8 所以满足条件 由转速图上定的传动副和传动比,查文献[2]表4.1,齿数和最大不超过100~120,可得各齿轮组的齿数如下表:

电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习题汇总 第一章:概论 1.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涵义,虽然有多种解释,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2.机电一体化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重要的实质是什么? 3.为什么说微电子技术不能单独在机械领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机电—体化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5.试列举20种常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6.试分析CNC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要素,并与人体五大要素进行对比,指出各自的特点。 7.机电一体化产品各基本结构要素及所涉及的技术的发展方向。 8.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分别属于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的情况。 10.为什么产品功能越多,操作性越差?为何产品应向“傻瓜化”方向发展? 11.试结合产品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分析和理解按“有限寿命”设计产品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 1. 机电一体化产品对机械系统的要求有哪些? 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由哪几部分机构组成,对各部分的要求是什么? 3. 常用的传动机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齿轮传动机构为何要消除齿侧间隙? 5.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对传动有何影响?采用什么方法消除它? 6. 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对传动有何影响?支承形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7. 试设计某数控机床工作台进给用滚珠丝杠副。己知平均工作载荷F=4000N,丝杠工作长度l=2m,平均转速=120r/min,每天开机6h,每年300个工作日,要求工作8年以上,丝杠材料为CrwMn钢,滚道硬度为58—62HRC,丝杠传动精度为±0.04mm。 8.导向机构的作用是什么?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各有何特点? 9.请根据以下条件选择汉江机床厂的HJG—D系列滚动直线导轨。作用在滑座上的载荷F=18000N,滑座数M=4,单向行程长度L=0.8m,每分钟往返次数为3,工作温度不超过120℃,工作速度为40m/min,工作时间要求10000h以上,滚道表面硬度取60HRC。 10.滚动直线导轨的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1. 塑料导轨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塑料导轨有哪些?如何使用? 第三章:接口设计 1.试述机电—体化接口设计的重要性。 2.试述机电一体化产品接口的分类方法。 3. 试述人机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4.人机接口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哪几种?常用的输出设备有哪几种? 5.设计键盘输入程序时应考虑哪几项功能? 6.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动态工作方式和静态工作方式各具有什么优缺点? 7. 在进行PP40打印机接口设计时,可否直接将STB连到WR上?为什么? 8.试述机电接口的作用和特点。 9. 在机电接口的控制输出接口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有哪些? 10.在机电接口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是什么?

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

《机械系统设计》 课程大作业—I 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 院(系) 专业 学生 学号 班号 2015年4月

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 1 设置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的目的 功能原理设计是机械系统设计的最初环节,主要是针对产品的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构思,也就是针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原理性设计! 针对某一产品的主要功能,设计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相关资料查阅之后,应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功能原理方案来,以便从中选出较理想的一个为下一步总体设计奠定基础。针对产品主要功能而进行的功能原理设计这一步,在整个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功能原理设计应既有创新构思,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系统设计能力时,不仅要注重机构和结构设计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更应注重功能原理设计的培养和训练。由于功能原理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因此,本大作业将主要针对功能原理设计进行。 2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目的 棒料校直是机械零件加工前的一道准备工序。若棒料弯曲,就要用大棒料才能加工出一个小零件,如图1所示,这种加工方式材料利用率不高,经济性差。故在加工零件前需将棒料校直。 图1 待校直的弯曲棒料

3 设计数据与要求 请根据以下设计数据,进行棒料校直机的功能原理设计。 1) 棒料材料:需校直的棒料材料为45钢 2) 工作环境及环保要求:室内工作,希望冲击振动小、噪声小; 3) 工作寿命: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6小时; 4) 设备保养维护要求:每半年作一次保养,大修期为3年。 5) 棒料校直机原始设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棒料校直机原始设计数据 4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过程 功能原理方案设计的任务是:针对某一确定的功能要求,去寻求一些物理效应并借助某些作用原理来求得一些实现该功能目标的解法原理来;或者说,功能原理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构思能实现功能目标的新的解法原理。这一步设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尽可能多地提出创新构思上,从而使思维尽量“发散”,以力求提出较多的解法供比较和优选。此时,对构件的具体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则不一定要有成熟的考虑,故只需用简图或示意图的形式 5 棒料校直机功能原理设计要求 1) 用黑箱法寻找总功能的转换关系,给出棒料校直机的黑箱图; 2) 对棒料校直机进行总功能分解,绘制“技术过程流程图”和“总功能分解图”; 3) 建立棒料校直机的“功能结构图” 4) 寻找原理解法和原理解组合。 6 设计参考资料 教材中第二章机械系统总体设计中“露天矿开采挖掘机的原理方案设计” 7 作业成绩及其与本门课程总成绩的关系 满分4分,记入100分的总课程成绩。 根据表1任选一组进行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考试重点

1系统的概念与特性:系统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彼此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优化原则。 2工业控制微机系统的基本要求:a具有完善的输入/输出过程,b具有实时控制功能,c具有高可靠性,d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e具有丰富的软件。 3机械系统方案评价基本原则:客观性,可比性,合理性,整体性。采用专家评审集体讨论的方法,有:名次计分法,评分法,技术经济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将系统的总收益与总投资之比作为主要评价值。 4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在机械系统设计时不应追求局部最优,而应该追求整体的最优。5机械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a系统原理方案的构思,b结构方案设计,c总体布局与环境设计,d主要参数及技术指标的确定,e总体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6形态学矩阵的概念:在形态学中,将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基本可能实现的方法列入一个矩阵形式的表中,这个表就是形态学矩阵,亦称模幅箱图。 7简述六点定位规则:运用适当分布的与工件接触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规则。 8夹紧装置的组成:力源装置,夹紧机构(中间传力机构,夹紧元件)。 9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夹紧过程可靠,夹紧力大小适当,结构性好,使用性好。 10三相异步电机固有机械特性: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用规定的接线方法,定子和转子电路中不串联任何电阻或电抗时的机械特性;人为机械特性:当固有机械特性不能满足工作机械要求时,常采用改变电动机某些参数以改变其机械特性的方法,所获得的机械特性称为。 11简述传动系统的组成:变速装置,启停与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 12物料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机械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变化过程。地位:物料流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机械系统的设计就是围绕着物料流展开的,物料流系统决定了机械系统设计的总体布置,物料流系统决定了能量流系统的主要参数,物料流系统是信息流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 13物料流系统的组成:加工,输送,存储,检验. 14常用的微位移机构:柔性支承微工作台,尺蠖机构,蠕动直线马达,X-Y-Z-θ三自由度微动台。驱动单元:微型电动机,压电式维驱动器,微型发动机。 15微位移机电系统基本要求:a灵敏度高,最小位移量达到使用要求;b传动灵敏、平稳。无空行程,制动后能保持稳定位置;c抗干扰能力强,响应快;d结构工艺性好。 16试简述尺蠖机构的组成及前进运动的控制:由三个压电陶瓷串联形成。只要按一定的频率顺序在三个压电晶体上加压,就可以使器件在轴上做步步移动,改变三个压电陶瓷所加的压电频率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移动速度。 17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产品规划(任务书,调研,可行性研究,开发计划),系统技术设计(总体,技术,工作图,鉴定和评审),制造销售(样机试制及样机实验,样机鉴定和评审改进设计,小批试制,定型设计,销售)。 18工作循环图:在机械设备中,各执行机构的运动往往是周期性的,执行机构在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其位移运动等参数周期性重复,即完成一个个工作循环,工作循环图反应系统中各执行机构在一个周期的工作时间是以怎样的顺序对产品进行加工的。 19执行系统的功能:夹持,搬运,分度与定位,检测,加载。 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运动学原则,基面合一原则,最短传动链原则,保证安全性原则,简单化原则。 总体布置的基本形式:按主要工作机构的空间几何位置:平面式,空间式等;按主要工作机

集美大学 机械系统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机械系统:由若干机械要素组成,彼此间有机联系完成特定功能。 1系统的特性:1 目的性2 整体性3相关性4环境适应性。 2系统的组成:1动力系统2传动系统3执行系统4控制系统5支承系统. 3系统的6个原理:1整体性原理2结构性3开发性4动态性5层次性6目的性 4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1功能要求2性能要求3可靠性要求4工作效率5适应性6经济性7寿命要求5系统的一般设计过程:市场需求-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运行-产品报废与回收 6机械系统设计的前沿设计:模块化设计,协同设计,绿色设计,虚拟设计,动态设计 7设计类型:开发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设计 8总体设计的原则:1需求原则2信息原则3系统原则4简单原则 9总体设计的内容:1原理方案设计2确定参数3总体结构设计4分析与评价 10工业技术系统处理对象:能量物料信息 11待设计系统的功能:变换传递保存 功能元:是指能够直接从技术效应和逻辑关系中找到可以满足功能要求的最小单位,是产品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产品功能分析的基本单元(物理功能元,数学功能元,逻辑功能元) 12总体布置的基本要求:1功能要求2性能要求3结构要求4工艺要求5使用要求 13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1尺寸参数2 运动参数3 动力参数 14创新技法:类比创新法,组合创新法,头脑风暴法,TRIZ法 15方案评价的方法:加权评价法价值工程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单因素,多因素) 传动系统的功能:1实现从动力源到执行件的升降速功能2实现执行件的变速功能3实现执行件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变化功能4实现对不同执行件的运动分配功能5实现从动力源到执行件的动力转化16传动系统的类型:分级变速传动系统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定比传动系统 17传动系统的组成:变速装置启停和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 18扩大传动系统的变速范围1 增加传动组2采用分支传动3采用背轮机构4采用混合公比 19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1从内到外2从主到此3从局部到整体4从粗略到详细 20执行系统的功能:1传递和输出所需要的运动2传递和输出所需要的动力3实现运动形式和运动规律的变换4完成预定的辅助功能 21执行系统的组成:1执行末端件:执行系统中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零部件完成一定动作 2执行机构:驱动执行构件,传递变换运动和动力以满足执行构件要求 22箱体轴线布置:1 平面布置2三角布置3轴线互相重合布置 23支撑件的静刚度:1自身刚度2局部刚度3接触刚度 24支撑件的截面形状:1 圆形截面扭转惯性炬较大矩形截面弯曲惯性矩较大2空心截面可以增大惯性矩3封闭结构的惯性矩比未封闭的大 25支承件的结构:1隔板2加强筋3窗孔4连接结构 26设计支撑件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便于铸造焊接加工和装配 27提高支承件动态性能的措施:1提高支撑件的静刚度2增加支撑件的阻尼 28转速图的拟定原则:1前多后少2 前密后疏3 “升2降4”原则4 前慢后快 超速现象:当一条传动路线工作时,在另一条不工作的传动路线上传动件出现高速空转的现象。危害:加剧齿轮和离合器磨损及噪声,增大空载损失 29载荷的确定方法:1 类比法2实测法3计算法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7级变速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姓名: 指导教师:段铁群 系主任:段铁群 2013年08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运动计算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3 课程设计的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4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1.5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第二章动力计算 2.1 带传动设计 2.2 计算转速的计算 2.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2.4 传动轴最小轴径初定 2.5 执行轴合理跨距计算 第三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3.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3.2 传动轴刚度校核 3.3 轴承寿命校核 第四章总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1章运动计算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试题及答案

考试科目:机械系统设计考试时间:11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考试班级:机械05级 一、选择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机械工程学科由()和机械制造两部分组成。 A.机械原理 B.机械零件 C.机械学 D.机械加工 2.人们对机械系统进行功能原理设计时常采用的一种“抽象化”方法是()。 A.黑箱法 B.白箱法 C.类比法 D.头脑风暴法 3.机械系统结构总体设计的任务是()。 A.进行原理设计的构思 B.进行功能原理设计 C.将原理设计结构化 D.确定总体参数 4.在传动系统中,基本组的级比指数()。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任意数 5.双联滑移齿轮占用的最小轴向尺寸应不小于()。 A.3倍齿宽 B.4倍齿宽 C.5倍齿宽 D.6倍齿宽 6.执行系统是由执行末端件和与之相连的()组成。 A.运动机构 B.导向机构 C.定位机构 D.执行机构 7.预紧可以有效提高滚动轴承的()。 A.承载能力 B.工作转速 C.精度 D.刚度 8.我们可以用镶条来调整()的间隙。 A.三角形导轨 B.燕尾形导轨 C.车床主轴 D.铣床主轴 9.支承系统是机械系统中具有支承和()作用的子系统。 A.连接 B.导向 C.定位 D.夹紧 10.隔板的布置方向应与载荷的方向()。 A.平行 B.垂直 C.倾斜 D.任意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机械系统2.功能原理设计3.级比4.执行系统5.自身刚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4分) 1.机械系统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2.什么是功能元?有那些种基本功能元? 3.扩大传动系统变速范围有哪些方法? 4.导轨有何功用?滑动导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什么是支承件的接触刚度?提高接触刚度有哪些有效措施? 6.常用的典型控制系统有哪几种类型? 四、填空题(本大题含2小题共8个空,每空2分,总计16分) 1.某台数控机床,主轴最高转速为4000r/min,最低转速为30r/min,计算转速为145r/min。拟选用交流调频主轴电动机,其最高转速和额定转速分别为4500r/min和1500r/min,则主轴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 np为(),电动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 p为()r/min,如果有级变速机构的公比φu=R p,则有级变速机构的级数Z为()级。 2.某卧式滑动导轨,支承导轨长720mm,动导轨长360mm,计算开式导轨的判别依据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考点总结

机械系统设计总结 1.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统称。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人与机器组成了生产中的最基本单元。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3.系统可以分为两种:流系统(柔性连接),结合系统(刚性连接)。 4.机械系统的定义: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个特定系统,是一个由确定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的物体组成的,彼此有机联系的,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 5.机械系统的组成: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作控制系统框架支承结构系统润滑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 6.内部系统:机械本身构成的系统外部系统: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 7.现代机械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8.从系统类型来看,机械系统本身通常为结合系统。 9.机械系统特性: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10.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11.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 性质的不同,动力机可分为一次动力机和二次动力机。一次动力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水轮机等。二次动力机是把二次能源(如电能液能气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等。动力机输出的运动通常为转动,而且转速高。 12.选择动力机时,应全面考虑执行系统的运动和工作载荷机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工况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等要求,使系统既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又有较好的经济性。 13.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和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各种机械的执行系统也不同,而且对运动和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要求也不同。

CA6140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卧式车床CA6140机械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前言 在现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切削加工仍然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加工方法。所以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它所担负的工作量在一般生产中占制造机器总工作量的40%~60%,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标志着自身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反映着机械工业发展的水平。因此机床工业部门必须首先为各机械制造厂提供先进的、现代化的机床装备,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所具备的条件。显然,金属切削机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就是为切削加工设计出既经济而且满足加工要求的车床,CA6140车床加工范围广,能够满足各方面加工的需要,在这种车床的主传动中,采用齿轮传动,因为齿轮传动效率高,如一级圆柱齿轮传动的效率可达99%,这对大功率传动十分重要,因为即使效率提高1%,也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在齿轮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齿轮的工作条件和用途,使所设计的齿轮满足工作的需要,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得出齿轮最可能的失效形式,然后进行校核,如齿根强度计算和接触疲劳强度校核,使其在有效工作期内安全可靠,在国内外齿轮的设计中,如何提高设计效率是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为提高设计效率,人们借助与计算机软件UG软件,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参数化设计平台。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机床的概述 (4) 1.1机床的作用和用途 (4) 1.1.1金属切削机床的作用: (4) 1.1.2机床的用途: (4) 1.2机床的规格 (4) 第2章机床的主传动设计 (7) 2.1主传动系统 (7) 2.1.1传动关系的确定 (7) 2.1.2各种转速的传动计算 (8) 2.1.3主传动系统图及传动内部的结构 (9) 2.1.4设计机床的主传动的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 签。 2.2主运动参数的选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确定最低和最高转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确定其他参数 (13) 第3章机床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参数的设计 (13) 3.1绘制转速图 (14) 3.1.1各轴转速 (14) 3.1.2各轴输入功率 (14) 3.1.3确定各轴的计算转速 (15) 3.1.4各齿轮的计算转速 (15) 3.1.5各轴的转矩 (15) 3.1.6转速图 (16) 3.2动力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带传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齿轮的设计 (19)

《机械系统设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 重点:机械,机械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学科中的位置。 难点:学习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讲授提示与方法:回顾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注重机械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学生对机械系统设计的认知程度。 1.1机械系统设计在机械工程科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机械工程科学 1.机械工程科学的定义: 机械工程科学是研究机械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机械工程科学的组成: P1图1.1 (1)机械学:机械设计过程(核心部分);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过程(基础部分)。 3.机械学所包含的内容: P3图1.5 二、机械、机械系统、系统 1.机械:关于机械的定义,目前尚无严格的定论,一般可归纳为: (1)须由两个以上的零、部件组成; (2)这些零、部件的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作确定的运动; (3)将外来的能源转变为有用的机械功。 【举例】机械产品:汽车、拖拉机、机床、钟表……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一定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 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都是 系统。 3.机械系统:由若干个零、部件及装置组成的,彼此间有机联系,并能完成特 定功能的系统,称之为机械系统。 4.系统应具有下述特性: (1)目的性:完成特定的功能 (2)相关性与整体性: 1)相关性:各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性:评价一个系统的好与坏要看该系统的整体功能 (3)环境的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干扰有良好适应性 三、机械系统的组成: P4图1.6 1.动力系统:为系统提供能源(动力源) 2.执行系统:是系统的执行输出部分 3.传动系统:把运动和动力由动源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环节 4.操纵、控制系统:使前三者协调动作和运行 5.支承系统:支承和联系各机件 6.润滑、冷却与密封系统:

青科成人教育《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 学年第 1 学期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考试试题(C)卷 类别继续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即:在机械系统设计时不应追求最优,而 应追求的最优。 2.系统的含义:系统由相互联系的构成;系统与环境发生关系,不是 孤立的。其特性为:具有、、、目的性和优化原则等。 3.物料流由、、和组成。 4.机械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和。 5.专家系统是一个能在某特定领域内,以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 的。 二、试画出图示主传动系统的转速图(20分) 题二图题三图

三、如图所示,某物料流定向机构,试说明其方案的原理(20分)。 四、某厂在开发一种新产品时,总体设计时选定了A1和A2两个候选方案。为了确定选择哪个方案,组织了一个由10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专家组选用三个评价指标:产品性能(P1)、可靠性(P2)及使用方便性(P3),同时将每个评价指标划分为4个等级:0.9,0.7,0.5,0.3。投票结果如表1、2所示。试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方案评价。(三个评价指标的加权系数分别为:0.6、0.3、0.1)(20分) 表1方案A1得票 表2 方案A2得票 五、如图所示为三面切书自动机的工艺示意图,它由送料机构、压书机构、两侧切刀机构、横切刀机构、工件(书本)、工作台等组成,其工艺路线为:将书本用送料机构1送至切书工位,然后用压书机构2将书本压紧,接着用两侧切刀3切去两侧余边,最后用横切刀4切去前面余边。试分析各执行机构的运动组成,并画出该自动机的运动循环图(示

CM6132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精密车床主轴箱与变速箱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绪论 (1) 1.概述 (5)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5) 1.2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5) 1.3操作性能要求 (6) 2.技术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6) 2.1原始数据 (6) 2.2开展CM6132功能原理设计 (6) 3.运动设计 (7) 3.1确定转速极速 (7) 3.1.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9) 3.1.2计算主轴最低转速 (10) 3.1.3确定主轴标准转速数列 (11) 3.2主电动机的选择 (12) 3.3变速结构的设计 (14) 3.3.1 主变速方案拟定 (14) 3.3.2 拟定变速结构式 (14) 3.3.3拟定变速结构网 (15) 3.3.4 验算变速结构式 (16)

3.4绘制转速图 (17) 3.5 齿轮齿数的估算 (20) 3.6 主轴转速误差 (23) 4.动力设计 (26) 4.1电机功率的确定 (26) 4.2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6) 4.3 带轮的设计 (27) 4.4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30) 4.5齿轮模数的确定 (33) 4.6主轴轴颈的直径 (36) 4.6.1主轴悬伸量a (36) 4.6.2主轴最佳跨距0L 的确定和轴承的选择 (36) 4.6.3主轴组件刚度验算 (37) 5. 结构设计 (38) 5.1齿轮的轴向布置 (39) 5.2传动轴及其上传动元件的布置 (40) 5.2.1 I 轴的设计 (42) 5.2.2 II 轴的设计 (42) 5.2.3 III 轴的设计 (42) 5.2.4 带轮轴的设计 (42) 5.2.5 Ⅳ轴的设计 (43) 5.2.6主轴的设计 (43) 5.2.7 主轴组件设计 (43) 5.3齿轮布置的注意问题 (44)

打孔机的结构原理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大作业)

机械系统设计 课程作业 打孔机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确定总共能(黑箱) (3) 三、确定工艺原理 (3) (一)机构的工作原理: (3) (二)原动机的选择原理 (3)

(三)传动机构的选择和工作原理 (4) 四、工艺路线图 (5) 五、功能分解(功能树) (5) 六、确定每种功能方案,形态学矩阵 (6) 七、系统边界 (8) 八、方案评价 (8) 九、画出方案简图 (9) 十、总体布局图 (11) 十一、主要参数确定 (12) 十二、循环图 (17) 一、设计任务书

表1

、确定总共能(黑箱) ~220V 噪声 发热 图1 三、确定工艺原理 (一)机构的工作原理: 该系统由电机驱动,通过变速传动将电机的 1450r/min 降到 主轴的2r/min ,与传动轴相连的各机构控制送料,定位,和 进刀等工 艺动作,最后由凸轮机 通过齿轮传动带动齿条上下 平稳地运动,这样动力头也就能带动刀具平稳地上下移动从 而保证了较高的加工质量。 (二)原动机的选择原理 (1)原动机的分类 原动机的种类按其输入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A. —次原动机 此类原动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称为一 次原动机。 属于此类原动机的有柴油机,汽油机,汽轮机 和燃汽机等。 B.二次原动机 此类原动机是将发电机等能机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能量转 变为机械能,称为二次原动机。 属于此类原动机的有电动机, 液压马达,气压马达,汽缸和液压缸等。 (2) 选择原动机时需考虑的因素: 1:考虑现场能源的供应情况。 2:考虑原动机的机械特性和工作制度与工作相匹配。 3:考虑工作机对原动机提出的启动,过载,运转平稳等方 面的要求。 被加工工件 黑箱 有孔的工件

2013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

2013天津商业大学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机械系统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系统。 (1)、从实现系统功能角度看只要包括下列一些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2)、从“流”的观点出发,将机械系统分为物料流系统、能量流系统、信息流系统 2.设计任务的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3.设计任务的来源:指令性设计任务、来自市场的设计任务、考虑前瞻的预研设计任务。 4.自动机械的工作循环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 工作循环时间Tp=基本工艺时间Tk+空行程时间Td+等待停留时间To 5.常用的几种步进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蜗形凸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6.棘爪安装角:棘齿面正压力方向线与齿端和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为棘爪安装角。 7.棘爪进入啮合应满足:棘轮齿对棘爪的反作用产生的力矩能使棘爪进入啮合。棘爪在 两个力F和N的作用下,产生两个力矩Mn和Mf,当Mn>Mf时,棘爪进入啮合。由N*Lsinβ>F*Lcosβ,又存在:F*Lcosβ= N*f*Lcosβ,可得到tgβ≥f=tgγ因此得:β≥γ,即安装脚大于摩擦角。考虑齿面的倾斜角δ=0~10°,安装角 βˊ=10~22°。 8.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平面外槽轮、平面内槽轮、空间球面槽轮。 以外槽轮为例,主要由曹轮(主动轮)、拨销盘(转臂、拨销、锁紧弧——从动轮)组成9.槽轮啮合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W=λ(cosφ-λ/1-2λcosφ+λ2)W0。(W为槽 轮的角速度,W0为槽轮的角加速度。) 10.几种托盘升降机构的形式和特点: 1)、滑道式托盘升降机构; (1)、机构形式;圆柱凸轮机构;升程时凸轮升角;下降时凸轮升角 (2)、特点;结构简单;易挤坏瓶子 2)、压缩空气式;(1)、机构形式;上升时; 下降时; (2)、特点;a.不会挤坏瓶子,压缩空气伸缩性;b.下降速度慢 3)、综合式;上升用压缩空气,下降用凸轮机构,综合两者有点。 11.外联传动链和内联传动链的构成; (1)、外链传动链——机械的主轴或分配轴与动力源(电机、液压、气压等)的链接。 主要有分级变速和无级变速两种结构形式; (2)、内链传动链——运动和功率的传递,确保执行机构的协调动作;要求严格的速比,如车床(主轴与丝杠),滚齿机(滚刀与工件)。 12.机械系统的工作载荷按作用形式分为几种:(1)拉伸压缩载荷,弹簧类;(2)弯 曲载荷,悬臂梁结构;(3)扭转载荷,传递扭矩的轴类件;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6级变速

哈尔滨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有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与校核。2、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组件。 (2)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技术经济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计算转速 目录 一、绪论 (4) 1.1课程设计目的 (4) 1.2课程设计内容 (4) 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 二、运动设计 (6)

2.1运动参数及转数图的确定 (6) 2.2核算主轴转数误差 (8) 三、动力计算 (10) 3.1.带传动设计 (10) 3.2.计算转速的计算 (11) 3.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1) 3.4.传动轴最小轴颈的初定 (13) 3.5.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4) 四、主要零部件的校核 (16) 4.1齿轮强度、刚度校核 (16) 4.2轴的刚度校核 (16) 4.3轴承寿命校核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一、绪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Nmin=71r/min;Nmax=71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

机械系统设计教案

第1课(3课时) 课程基本介绍: ⑴与《机械设计》课程的基本区别: 研究对象的基本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区别 ⑵课程的训练目的和方法: 因为同学们均为四年级,大家所从事的毕业设计研究方向不同,所以教学目的为尽可能对每个同学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所帮助。 训练方法包括较多的讨论课,讨论以每人的大作业为基础,要求采用书面作业结合多媒体(以PowerPoint形式)表现手段,每人分别介绍自己的作业,教师加以点评。 ⑶考核的基本办法: 以教学过程检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大作业4个,每个占10分,共40分,课堂点名10次,每次2分,共20分,考试占40分。 正式教学开始 1.绪论 教学重点:帮助同学建立系统论的观点,从《机械设计》课程的零部件设计的思路建立机械系统的设计理念,激发对机械系统设计的兴趣。 教学难点:机械系统的体系 1.1机械与机械系统 1.1.1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明: 例1:本人的硕士研究课题:一个液压回转系统的研究 重点说明:从机械零件的最佳设计角度能实现的效果与从系统的角度能完成的效果比较。 引申出系统设计思想与零件设计的很大区别。 例2: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自动控制技术的发生、发展,以及从导弹、宇航一直到民用的发展历程,介绍系统化的设计思想和思路。 例3:系统论在经济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一些应用: 以房地产发展为例,尝试说明系统论在经济学上的一些应用。 1.1.2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 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及控制系统 举例说明: 例1:汽车 例2:《机械设计》中所有人均完成的千斤顶 1.2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 1.2.1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重点: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以汽车设计为例 1.2.2合理确定系统功能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机械系统设计》结课综合设计(论文)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4 姓名 123456789 学号 08041406 开课系室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结课日期 2011年 11月30日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总体概述:本门课程名叫机械系统设计,不同于我们以前所学的 机械设计。上学期我们所学的机械设计是以机械零件为研究对象进行

具体的设计;而在本门课程中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机械系统,包括原动机、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辅助系统,进行的是整机设计。 下面就根据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机械系统设计过程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一:方案设计 在接到一个设计任务后,首先要明确设计任务是什么,并对其进行功能方面的分析,针对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大体步骤如下: 1、设计任务抽象化——一般用黑箱原理来表示。 2、确定工艺原理——设法确定黑箱所要求的能实现作业对象转 化的工艺原理。 3、确定技术过程——按照选定的工艺原理确定转化所需的程序 及其顺序。 4、引进技术系统并确定系统边界——根据技术过程的要求确定 机械系统的具体任务,并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各个子系统。 5、确定功能结构——进行功能分解。 6、确定设计方案——分以下三步:寻找实现分功能的方法和载 体;构建形态学矩阵;确定基本结构布局。 二:总体设计 1、初步总体设计——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总体布置草图,进行初步

计算和运动分析,并进行初步技术经济分析。注意改进薄弱环节,必要时应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2总体设计——对初步总体设计做进一步完善,形成技术文件和图纸。1)设计任务书、技术任务书;2)机构运动简图和系统简图; 3)总装配图及关键部件装配图;4)电、光、气、液控制图;5)总体设计报告书及技术说明书。 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步骤有:执行系统的布置、传动系统的设置、操纵件的布置、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等。 三:原动机的选择 动力机的选取的依据是工作载荷的类型,常用的原动机主要类型有: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压马达、以及内燃机。 电动机作动力有以下优点:驱动效率高,与工作机连接简便,种类和型号较多,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机械的工作要求。此外,电动机还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起动、制动、反向和调速的控制简单,可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便于集中管理和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其不足之处就是要用电源,这对野外工作的机械及移动式机械如钻机来讲,使用受到限制,因为可能有时无电源。 液压马达作动力机时有以下优点:可以获得很大的机械力或转矩。与电动机相比,功率/重量比大,因而运动件惯性相对小,快速响应灵敏度高。液马达还可以通过改变流量来调节执行机构的速度,改变运动速度方便,易实现无级调速。其局限性为:要有高压油供给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