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2012-009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2012-009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2012-009

1 编制依据

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价规程(焊接篇)》DL/T 5210.7-2010版1.3《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0

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1.5《嘉润项目强制性条文安装工程实施目录2012》

1.6锅炉厂锅炉图纸及汽机管道安装图纸

1.7公司焊接工艺评定

1.8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9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2 工程概况

2.1施工范围和施工地点

2.1.1 施工范围:1号机组的按照工艺评定和焊接技术规范规定的需要热处理的焊口,主要包括锅炉受热面管道、锅炉本体及附属管道、汽机的四大管道、汽机附属管道等。

2.1.2 施工地点:1号机组的锅炉、汽机管道组合及安装施工区。

2.2项目施工特点

2.2.1热处理焊口主要集中在安装阶段, 该阶段是锅炉、汽机施工的主要阶段,工期短、任务量大,施工作业面广,立体交叉作业频繁。

2.2.2由于高空作业,部分焊口热处理的位置施工难度大。

3 施工准备及要求

3.1 对作业人员的要求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只能从

事焊接热处理的辅助工作。焊接热处理人员应包括热处理技术人员和热处理操作人员(也称热处理工)。

3.1.2 热处理作业组长实际工作在三年以上,并取得热处理操作工合格证。

3.1.3 热处理技术人员应持有有效的热处理技术人员合格证书。

3.1.4 热处理作业人员在热处理前必须领取热处理工艺卡,并严格按照热处理工艺卡内容的规定进行热处理。

3.2 消耗性材料及工机具的准备

3.2.1 常用消耗性材料包括:砂轮片、黑胶布、记号笔、硅酸铝保温棉板、氧气、乙炔、18#铁丝、火焊眼镜。

3.2.2 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180kW热处理机、240kW热处理机、30kW热处理机、远红外测温枪、热处理用电缆、橡皮绝缘线、塑料胶质线、热处理补偿导线、绑扎式热电偶、履带式加热器、绳式加热器、乙炔皮带、氧气皮带、火焊烤把、电动磨光机、尖嘴钳子、克丝钳、活动搬手、螺丝刀。

3.2.3 热处理机按规定摆放,接线接零完好,有防风、防雨措施。

3.2.4 热处理机的电流表、电压表、自动记录仪、热电偶经过校验且在有效期内;热处理用电缆、橡皮绝缘线、塑料胶质线、热处理补偿导线无裸露,完好率100%。

3.3 其他准备

3.3.1 遇到风、雨、雪天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风、雨、雪措施及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热处理,否则严禁热处理。

3.3.2 管道安装工在对口时用的架子、支撑、倒链必须在热处理结束后才能卸除。

4 劳动力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

4.1 劳动力组织:需热处理技术人员1名,需热处理操作人员及热处理辅助人员6名。4.2 施工计划:随其他专业计划及焊接情况及时安排进行热处理。

4.3 机具的选择:选用180kW热处理机1台、240kW热处理机1台、30kW热处理机1台。

5 力能供应

5.1 锅炉组合场组合时,布置一台180kW热处理机,热处理机用电使用专用电缆单独接线。

5.2 锅炉安装时在锅炉57.4米层布置一台240kW热处理机,热处理机用电使用专用电缆单独接线。

5.3 汽机管道施工区施工时,在12.6米层布置一台180kW热处理机,热处理机用电使用专用电缆单独接线。

6 焊接预热及热处理工艺

6.1焊前预热

6.1.1常用钢材焊前预热温度的确定如下表:

6.1.2 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可按上表预热温度下限降低50℃。

6.1.3当管外径大于219mm或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应采用电加热法进行预热;其它需要焊前预热的管道焊口可采用电阻加热或火焰预热,用火焰预热时温度测定使用便携式红外测温仪进行测温。

6.1.4异种钢的焊接预热温度

6.1.4.1一侧为奥氏体钢时,可以只对非奥氏体钢单侧进行预热,应选择较低的预热温度。

6.1.4.2当两侧均为非奥氏体型钢时,应按母材预热温度高的选择。

6.2焊后热处理工艺

6.2.1常用钢材焊后热处理温度的确定如下表:

6.2.2准备工作:认真检查设备、皮线、热电偶等,确认设备正常,连接可靠后方可开机。

6.2.3加热宽度

6.2.3.1加热宽度应根据加热方法及外径D与壁厚δ的比值来选取,但最少不小于100mm。

6.2.3.1.1 当D/δ≦

7.5,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

6.2.3.1.2 当

7.5<D/δ≦10,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

6.2.3.1.3 当10 <D/δ≦15,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6倍。

6.2.3.1.4 当D/δ>15,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7倍。

6.2.4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应比加热宽度增加至少2倍的壁厚,且不小于150mm。

6.2.5温差控制:焊后热处理恒温过程中,任意两侧热电偶显示的数据的差值应符合规定的温度范围,且不超过50℃。

6.2.6热电偶的安装

6.2.6.1预热时,控温热电偶应布置在加热区域以内,检测热电偶应尽可能靠近待焊坡口。

6.2.6.2焊缝后热、焊后热处理时,对于管子外径不大于273mm的管道,可以使用1支热电偶布置于焊缝的中心;管径大于273mm应使用不少于2支热电偶,并沿管子圆周均匀布置,1支热电偶布置于焊缝中心,其他热电偶布置于距焊缝边缘1倍壁厚处,且不超过50mm,焊缝处的热电偶控制温度。

6.2.7记录方式:手工记录和自动记录(热处理曲线)。

6.2.8升、降温速度及恒温时间的规定:

6.2.8.1 焊后热处理升、降温速度为6250/δ(单位为℃/h,其中δ为焊件厚度mm)且不大于300℃/h

6.2.8.2主管与接管(如管座)的焊件,应按主管的壁厚计算焊接热处理的升、降温速度;

6.2.8.3对焊件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时间可按照工程概况表中规定进行,表中未列出的按《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2)附录D进行选择。

6.3 主蒸汽管道(P91)热处理工艺

6.3.1焊条电弧焊时,层间温度不宜超过250℃。

6.3.2焊后不宜采用后热。当被迫后热时,后热应在焊接完成,焊件温度降至80℃-100℃,保温1h-2h立即进行。后热的工艺为:温度300℃-350℃,时间2h。

6.3.3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完成后,温度降至80℃-100℃,保温1h-2h后立即进行。

7 施工环境及机械设备的具体要求

7.1施工场所应作到物料堆放整齐、场地平整、路水畅通。

7.2在热处理施工区域内,严禁有可燃易爆物品;在热处理时,要拉警戒绳、挂标识牌。

7.3热处理机摆放处及热处理施工区必须有可靠的挡风、防雨等措施。

7.4夜间施工,现场必须有良好的照明。

7.5热处理机加热电缆线、补偿导线等要集中走线,并保证导线完好、无裸露。

8质量管理

8.1质量指标及质量要求

8.1.1质量指标

8.1.1.1 热处理曲线的升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8.1.1.2 进行硬度抽检的焊口硬度值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8.1.2质量要求

8.1.2.1 热处理用热电偶及其它仪表要根据计量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1.2.2 对热处理完的焊口做好标识或记录,以便抽查检验。

8.2 无损检测

8.2.1当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与工艺卡不符时,应做硬度检查,同种钢焊后热处理硬度值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值加100HBW,且不超过下列规定:

8.2.1.1合金总含量≤3%时布氏硬度值≤270HBW

8.2.1.2合金总含量3%~10%时布氏硬度值≤300HBW

8.2.1.3 P91的硬度合格指标180HBW-270HBW

8.2.2当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273mm时,检验部位不少于两处,各检验部位应周向均匀分布。

8.2.3硬度检查结果超出规定范围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如果重新热处理,则应在热处理后重新检查硬度。

8.2.4需要热处理的焊接接头无损探伤必须在热处理后进行。

8.2.5无损检测返修的焊口必须重新进行热处理。

8.3热处理质量控制措施

8.3.1 严格按技术措施规定的热处理参数进行焊前预热、层间控温、焊后热处理等各项工作。

8.3.2 与焊工做好各项交接工作、协调一致。

8.3.3焊接热处理后自检要求

8.3.3.1工艺参数在控制范围内,并有自动记录曲线。

8.3.3.2热电偶无损坏、无位移。

8.3.3.3焊接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与工艺卡吻合。

8.3.3.4热处理后焊件表面无裂纹、无异常。

8.4强制性条文实施项目及要求

8.4.1根据《嘉润项目强制性条文安装工程实施目录2012》中的《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针对焊接热处理提出以下强制性要求:

8.4.1.1焊接和焊后热处理时,焊件应垫牢,禁止悬空或受外力作用。

8.4.1.2耐热合金钢焊缝硬度不低于母材硬度的90%。

8.4.1.3需进行热处理的焊接接头,返修后应重做热处理。

8.4.1.4安装管道冷拉口所使用的加载工具,需待整个对口焊接和热处理完毕后方可卸载。

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9.1 危害辩识与风险评价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嘉润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动力站2×350M W工程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 8 -

9.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措施一览表

监督管理措施:确定监督控制办法—R 记录确认点;W 见证点;H 停工待检点;S 连续监视监护;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新疆分公司新疆嘉润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动力站2×350M W工程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9.3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目标、指标

9.3.1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9.3.2杜绝人身重伤事故;

9.3.3不发生一般机械设备、一般交通及一般火灾事故;

9.3.4杜绝一般坍塌事故、区域性中毒事故;

9.3.5负伤频率控制在3‰以内;

9.3.6 职业病新增病率不超过1‰。

9.4 紧急情况应急措施

9.4.1发生人身设备及机械事故时,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应及时投入使用。

9.4.2现场发生各类事故后,就近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者,急救的目的在于采取有效、快速的方法挽救生命,保护患者,使伤者能安全且迅速的送至医院,保护好事故现场。

9.4.3施工现场如发生触电事故时,首先将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应立即拉闸,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9.4.4对高空坠落及发生物体打击伤害受伤人员,应将受伤人员抬到担架上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9.4.5施工现场如发生火灾事故,应急时采用消防水带、灭火器、消防砂箱、消防桶、制止火灾事故蔓延扩大,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品。如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与消防队联系,联系电话:119。

10环境管理

10.1环境因素评价如下表

- 10 -

- 11 -

10.2环境保护的控制目标

10.2.1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10.2.2施工(生产或管理)产生的污水达标排放;

10.2.3合理控制施工场所产生的噪声,力争施工、施工场界噪声达标;

10.2.4合理控制施工粉尘;

10.2.5不发生对公司及业主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件);

10.2.6杜绝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

10.2.7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定额的用料标准,努力减少非正常施工用料;

10.2.8严格在规定范围内施工,减少植被破坏;

10.3环境管理控制措施

10.3.1在热处理作业周围若有易燃易爆物品,距离应大于10m,否则应清理;无清理时,应有隔离措施。

10.3.2在每周安全例会时必须对施工人员宣读和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和规章制度,要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到每位施工人员的心中。

10.3.3在施工现场设置的各垃圾池标示清楚,垃圾分类堆放,并集中交有关部门处理。

10.3.4禁止焚烧油毡、胶皮及其它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禁止露天焚烧垃圾、落叶等。

10.3.5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专人洒水湿润场地,防止尘土飞扬。

10.3.6施工作业时要防止乙炔气的泄漏,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10.3.7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夜间施工量,以降低噪声污染。热处理机采取合理布局,加强维护保养等有效措施,并制定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减轻噪音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10.3.8热处理机不用时及时关闭电源。

10.4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计划

10.4.1现场如发生压缩气瓶及气体爆炸事故后,应尽快疏散人员,如发现人员中毒,就近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者,使伤者能安全且迅速的送至医院,保护好事故现场。

10.4.2施工现场如突发停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现场的紧急照明应立即投入使用。并由专业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抢修。

10.4.3现场突然发生6级以上大风时,高空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不牢固的设备

立即进行加固,立即切断现场的电源,下方的施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10.5成品保护措施

10.5.1施工中严禁高空掷物,以免污染、损坏已施工完毕的成品、半成品和各类设备。

10.5.2保温后的管道不得碰撞,更不准作为脚手架踩踏。

10.5.3 不要在紧挨其它专业成品进行热处理必须热处理时应会同该专业人员做出相应的防护隔离措施。

10.5.4拖拉热处理导线时,应关闭电源,以免擦伤设备管道。

11文明施工措施

11.1文明施工的控制目标、指标

施工区域功能合理

安全设施齐全规范

11.2文明施工控制措施

11.2.1 材料、设备堆放合理,各种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要求。

11.2.2 施工场区道路畅通、路面平整。

11.2.3 施工力能系统布置合理、安全,场地排水与消防设施完备。

11.2.4 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11.2.5 施工临建设施完整、布置得当、环境清洁,办公室、工具间等场所内部整洁、布置整齐,有关职责、制度、规定上墙。

11.2.6 必须坚持“谁干谁清、随干随清、工完料尽场地清”的文明施工原则,始终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11.2.7 文明施工责任区不留死角,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必须统一规划,并设有明显标记,便于检查监督。

11.2.8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标语牌应规范。

11.2.9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应统一穿公司发放的工作服、佩带安全帽、上岗证及相应标志。

11.2.10 施工现场严禁随地大小便。

11.2.11 冬季施工时,施工人员及时清理作业区内的霜雪及结冰层,并做好防滑措施。夏季施工时,各施工点应配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

12 .工程竣工后应交付的热处理技术资料

12.1焊接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

12.2焊接热处理工作统计表

11.3焊后热处理质量评价表

12.4相应的试验、检测报告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 定,特制定热处理通用工艺规范,用于指导热处理生产与过程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热处理生产的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方式、方法、要求,适用于石油机械API SPEC7K转盘及其配件产品的各种热处理。 属于本公司的其他产品和外协产品的热处理也可参照本规范的基本要求执行。 3.主要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通过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获得预期的性能的操作工艺。热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潜力,改善和获得良好的机械 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特殊工序,在石油机械产品生产制造中有重要作用。 可以分为: a.整体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淬火以及化学热处理(如表面渗碳、碳 氮共渗、氮化等) b.预先(或预备)热处理与最终热处理 预先热处理一般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而采取的热处理工艺,如时效、退火(包 括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等)、正火等,预先热处理有时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一般用于焊接结构件、铸件等。相对于最终热处理而言,某些重要、大截面钢件采用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处理)是为使最终热处理产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保证。 3.1退火(Annealing)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主要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细化晶粒,改善力学 性能,为下一工序做准备;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主要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终版

2015-12发布2015-12实施 秦皇岛环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工艺部门发布页码版本更改人日期更改单号49 A版

前言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而编制,所引用的相关标准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所编制和要求的标准为基础,并结合本公司生产特点而编制。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焊接工序的工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栓焊钢结构产品的焊前预热、焊接、焊后热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当本文的引用文件被新文件代替时,应按最新版本的文件执行。 DG1109-2013 锅炉栓焊钢结构制造 JB/T6963-1993 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DG1411-2006 钢板超声波检测方法 DG1411.5-2006 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 DG1411.11-2006 T型焊缝超声波检测 DG1416-2006 磁粉检测 NC334(SG)-2007 钢结构焊工考试与管理明细

3 焊接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全部依据焊接工艺而编制,如果有与焊接工艺相 冲突的地方,按焊接工艺执行。 3.1焊接人员要求: 3.1.1参与锅炉钢架焊接的焊工必须取得相应项目的合格证方可上岗,且必 须有自己的钢印,施焊完后按要求打上焊工钢印号。 焊接施焊完毕后,应打上焊 工钢印号。 3.1.2 焊工在作业时,遇有不符合要求的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报告项目负 责工程师,处理合格后方可施焊。 3.1.3 焊工应遵守工艺规范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1.4按照规定穿着工作服,焊工手套,劳保鞋,面罩,防护眼镜等。 3.1.5焊工应能根据焊接任务不同,自行选择调节参数,自己识别缺陷。并

消除应力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消除应力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范围 1.1 本守则规定了膨胀节产品的消除应力热处理基本程序和要求。 1.2 本守则适用于膨胀节压制简体和成形的膨胀节消除应力热处理工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l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 GBl6749《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3.工艺规范 3.1 工艺曲线 3.2 常用材料消除应力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参见相关材料标准的推荐温度。 3.3 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3.4 升温速度最大不得超过PWHT 5000 δ℃/h ,且不得超过200℃/h ,最小可为50℃/h 。降温速度最大不 得超过PWHT 6000 δ℃/h ,且不得超过260℃/h ,最小可为50℃/h 。 4.工艺操作 4.1 消除应力热处理应在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并检测合格后,于压制成形或在压力试验前进行。奥氏体不锈钢压制的波纹管、膨胀节一般不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或客

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工艺处编制的热处理工艺卡执行。 4.2 消除应力热处理应尽可能采取整体热处理。 4.3 装炉时,工件距炉门不得小于****毫米,距炉墙不得小于****毫米,加热炉对炉温应能控制,对工件不得产生过度氧化和有害影响。 4.4 装炉时需要将工件垫平、垫稳。工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靠紧。若需垛装时,上下工件之间要用垫板垫起。垫板厚度要大于*******毫米,上下垫板必须平行对正。 4.5 对于直径较大、壁厚较薄的筒体,内部没有支承圈或固定塔板时,应适当在内部支承,以防加热时变形。 4.6 产品焊接试板应随同工件同炉热处理,试板须放在能代表工件的适当位置。试板应有钢印标记,经核对并经检查员认可。 4.7 焊件升温期间,加热区内任意长度为*******毫米内的温差不得大于*****℃。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大于*****℃。升温和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5. 测温与记录 5.1 热处理炉应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时间曲线的测温仪表。 5.2 热电偶应安装在能反映工件实际温度的适当位置。补偿导线的线径及长度要合适,并经常检查热电偶的老化情况。 5.3 测温仪表和热电偶必须定期检定,保证合格准确。 5.4 工件热处理曲线记录和检验记录应存档保管,且保存不得少于***年。

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1本工程为江苏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一台240吨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安装工程及相应的汽水、消防、电气、热控等配套系统。锅炉设备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二、编制依据 2.1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图纸 2.2《施工组织总设计》 2.3《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2.4“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及《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手册设计》 2.5《汽水管路支吊架手册》1983年版 2.6《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02年版 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1996年版 2.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1996年版 2.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1996年版 2.1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821-2002射线篇、DL/T5048-95超声波篇) 2.1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三、作业条件 3.1 技术准备 3.1.1焊接工艺经过评定,符合工艺要求。 3.1.2作业指导书编制并审批完成,开工报告审批完成。

3.1.3工程所用的材料到位并验收合格。 3.1.4施工人员及工机具设备到位(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1.5施工场地清洁无杂物,具备施工的条件。 3.1.6人员组织机构建立并开始行使职责。 3.1.7 检查该项作业的上道工序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8 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完成,且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 3.2热处理前先决条件 3.2.1热处理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考核委员会签发的资格证书。 3.2.2所使用的热处理设备运转正常。 3.2.3检测、计量器具已经检查和校验,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3.2.4施工交底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操作和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程序和相应的施工措施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3.2.5焊后热处理应在施焊工作结束并完成焊接自检和专检合格后进行。 四、作业人员及机具配置 4.1作业人员配置、人员资格及职责:

焊后热处理管理规定

焊后热处理管理规定 (QB/SAR0308-2005) 1.0总则 1.1目的:对公司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或泵压部件)焊后热处理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确保产品(或承压部件)焊后热处理质量符合设计、使用和相关标准规定要求。 1.2编制依据 1.2.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1.2.3《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1.2.4《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1.2.5本公司相关的管理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或承压部件)的焊后热处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3.1本公司自行进行的产品(或承压部件)局部(焊缝、热影响区)焊后热处理。 1.3.2本公司暂无能力实施需委托分包单位进行的产品(承压部件)整体焊后热处理。 2.0局部焊后热处理 2.1局部热处理范围 2.1.1压力容器产品的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及缺陷补焊部位。 2.1.2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的6倍。 2.1.3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2.2局部热处理控制 2.2.1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过程工艺卡,经热处理责任师审批后实施。 2.2.2由热处理签发热处理任务单,对需进行焊后热处理内容向热处理人员进行安排,必要时还应附有示意简图,并对热处理开始时间作出要求。 2.2.3热处理人员按接受的热处理任务单和工艺卡的规定要求,实施过程参数控制,确保热处理过程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制部门:生产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钢结构公司 2013年2月

钢结构焊接工艺指导书 根据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和装备能力,钢结构工厂制作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该焊接工艺指 导书配合《钢结构工厂制作工艺指导书》使用。 本标准所引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分为“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和 “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两部分。 2.1执行技术规范与标准 2.1.1 GB50205-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2 GB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 寸》 2.1.3 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2.1.4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1.5 GB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 2.2参考技术规范与标准 2.2.1 《钢结构制作安装手册》 2.2.2 《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 2.2.3 《焊接手册》 2.2.4 《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 1.1电焊条、埋弧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丝、埋弧焊剂都应有出 厂质量证明书。钢结构常用钢材所对应的焊材见附表(一)。 一般焊接材料选用附表(一) 钢材强CO 2气体保护焊

度等级 σ (MPa ) 钢 号 手弧焊 焊 条 埋 弧 焊 焊 丝 焊 剂 焊 丝 235 Q235 (A) Q235F (A\F) E4303 E4301 E4316 E4315 E4310 H08A H08MnA HJ431 H10MnSi H08MnA 345 16Mn 16Mnq E5016 E5015 不开坡口对接 H08A 中板开坡口对接 H08MnA H10Mn2 H10MnSi 厚板深坡口 H10Mn2 HJ431 HJ350 H08Mn2Si 390 15MnV 15MnVq E5016 E5015 E5516 E5515 不开坡口对接 H08A 中板开坡口对接 H10Mn2 H08Mn2Si HJ431 H08Mn2Si

热处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1.目的: 使设备有效性的能力维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大经济化。2.范围: 包括公司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热处理的设备。 3.职责: 3.1车间生产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运行维护保养。 3.2机电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的指导、定期检查、大/中修等工作。 3.3热处理技术员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校验。 3.4实验员负责产品硬度的校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出具产品实验报告。 4.流程:无 5.作业内容: 5.1设备操作 a.开机前,必须熟悉热处理炉传动系统和结构,各开关的功用。 b.升温前首先由机电工对电器.热电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操作工对照《设备日常点检卡》中规定的项目(包括各项报警项目)进行点检,正常后进行操作。c.先开淬火槽循环和水冷却,然后按照升温工艺进行升温。 d.淬火炉温度升到300℃时开启网带传动。 e.当淬火炉升温到600℃,开启回火炉进行升温;当回火炉温度升到设定温度后才开启网带传动(先开网带传送,然后拧涨紧螺杆)。 f. 温度设定:通过温度仪表的上下按键对温度设定值进行调节。 g. 网带速度设定:通过变频器的旋转钮左右旋转对网速进行调节。 5.2 设备运行 a.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工应每30分钟巡视一次设备,若发现异常应当即通知机电工进行排异。 b. 设备运行过程中遇设备故障或其它紧急情况,请按照《热处理通用规定》执行。 c. 淬火槽温度接近70℃时开启油冷却对油进行降温,油温接近50℃时关闭油冷却。 5.3 设备停止 a.炉内产品走完后关闭加热电源,(淬火加热炉的网带传动.淬火槽循环.回火炉风扇.水冷却必须开,其它可关。回火炉开始降温后必须停网带,并把涨紧螺杆松开,防止网带拉长变形)。 b. 停炉后必须继续通入甲醇,等淬火炉炉温低于700℃后方可关闭甲醇。 c. 淬火加热炉温低于300℃后才能停网带传动,低于200℃后关闭淬火槽循环泵。回火炉温度低于200℃后可停风扇。 d. 炉温冷却后关闭冷却水。 5.4 日常维护保养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2.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 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 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 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 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5.1.焊前准备 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 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 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 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 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5.1. 6.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温度必须经 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2.焊接过程 5.2.1.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 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2.2.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并自检焊缝表面发现缺陷及时修复,如焊接工艺 文件对层间温度有要求,必须保证层间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再焊下一层。 5.3.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 5.3.1.刚性固定法:通常用于角变形较大的构件,施焊前加装若干块固定筋板其厚 度一般不小于8mm,对于较厚的焊件固定筋板的厚度应随之增大。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保证热处理质量。 2.热处理方式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3.热处理操作要求 .退火 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s 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正火 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温度以上30~50o C 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合金钢管道焊后消应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合金钢管道焊后消应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QDICC/QB109-2002 1、适应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非低温用碳钢、低合金钢及1Cr5Mo 钢等钢材的焊缝焊后消应热处理。 2、施工准备 2.1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无碱超细玻璃棉,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2.1.1热处理设备为可自动控制温度的固定盘柜式控制柜或手提式控制箱,并应配有自动打点记录仪,加热器采用绳状红外线加热器,热电偶为K型,其连接线为补偿导线。 2.1.2热处理设备应经检查合格,温度指示仪表及热电偶校验准确。 2.1.3挡雨、雪的遮盖物准备齐全。 2.2作业条件 2.2.1热处理前应对焊缝进行确认,确认项目包括: 1)焊接工作已完成; 2)焊缝外观符合质量标准; 3)其他要求的检验项目已检验合格,并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书; 4)除铬钼耐热钢以外焊缝的无损检测已检验合格,并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热电偶及加热器安装→热处理→硬度检验→资料整理 3.2热电偶及加热器安装 3.2.1每道焊口对称安装两只热电偶,热电偶安装在靠近焊缝边缘的30mm,管材与热电偶端部接触处应用砂轮机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热电偶安装采用细铁丝捆扎,为保证所测温度为管材实际温度,在热电偶与加热器之间点小块保温玻璃布进行隔离。 3.2.2电加热器缠绕宽度为焊缝两侧各100-125mm,一根加热器缠绕多道焊缝时,必须保证热处理部位的相似性,即:同材质、同规格、缠绕的圈数及宽度相同。 3.2.3加热器安装完毕后用无碱超细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厚度100-125mm,为降低温度梯度,加热器外部100mm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3.3热处理工艺 3.3.1升温温度:300℃以下不控制,300℃以上升温速度为5125/δ.℃/h,且不大于220℃/h(δ为壁厚,单位为mm)。 3.3.2热处理温度见下表:升温期间任意两测温点温差不大于50℃。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指导热处理车间对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的热处理。 2.本公司常用材料的临界温度和常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照表(见附表一) 3.热处理准备阶段 3.1设备的选择 热处理生产前要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电炉,大型工件优先选用大型电炉,小型工件优先选用小型电炉,淬油工件优先选用离油槽较近的电炉。 3.2热处理的配炉 热处理配炉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重要环节,配炉不当将对热处理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特别重视,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2.1配炉时要考虑热处理的类别,根据工件的化学成分选择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相同类型热处理可以配炉;不同类型热处理配炉时,必须分析全部材料的整个热处理过程,合理组织其操作顺序,看其是否可以配炉。 3.2.2配炉时要考虑到同炉热处理的材料,其淬火、正火的最高加热温度上 限相差应小于20℃,其回火温度应在统一的范围内,可以采用分批出炉的办法加以协调。 3.2.3配炉时要考虑热处理工件的尺寸不能相差太大,一般最大截面与最 小截面之比应控制在2~2.5之内,也可采取大小工件分批出炉的方式加以协调. 3.2.4同种类、同炉号的同一批产品尽量争取同炉热处理。对于有随时炉试 样的,其分割开得试样也要在同炉热处理。装炉时,试样要放在炉中

合适的位置。 4.生产操作 4.1 设备检查: 4.1.1 装炉钳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炉体有无损坏。所有活动的零部件(炉门、台车等)运动是否正常。电器线路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台车面是否清理干净。 4.1.2 检查冷却介质是否充备,循环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电器线路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台车面是否清理干净。 4.1.3 检查热电偶,测量记录仪表,控制系统是否良好。 4.1.4 检查工辅具是否完整。特别市起重设备、钢丝绳、吊具、夹具是否适应,有无损坏,是否安全。 4.1.5 检查热处理工件质量:核对材料、工件尺寸;检查工件表面有无缺陷、开裂和将引起热处理开裂的潜在缺陷。 4.2 装炉: 4.2.1 每炉装炉量应不超过电炉规定的最大装炉量。所有工件的尺寸应与电炉工作室的尺寸相适应。 4.2.2 工件装炉的位置应在电炉的加热区之内。上下前后左右与炉顶、炉墙和电阻丝保持一定距离,件与件之间应隔开30mm,以保证热气流的流通。 4.2.3 工件装炉的位置应根据配炉工件进行分析,对各种材料和尺寸的工件要满足按所考虑的操作先后顺序可以出炉为装炉原则。 4.2.4 装炉时,底层垫块应垫平,工件在台车上要均布,合理堆放,垫平装稳垫实,以避免炉内装料不均,造成各区域温度差异,防止台车移动时侧倾、倒垛、撞击炉墙。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1)

焊接工艺作业指导 一、原材料、成品、辅材进场管理 1、进场钢材应附有合格的质量验收证明书。证明书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要求。现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证明书中标注的钢号、规格、批号等与实际进场料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2、钢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缝、结疤、气泡和夹渣,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3、进入现场的钢材应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作好标记。不得混放。钢材底部用木方垫起,保持通风,雨季要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4、高强螺栓存放应防潮、防雨、防粉尘,按规格、类型、批号分类存放。 5、焊接材料:Q235钢的焊接采用碳钢焊条E43系列,Q345钢采用低合金钢焊条E50系列。焊接材料应按批号、牌号和规格分别存放在适温、干燥的储藏室内。 二、结构焊接工程: (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审查设计图纸:对图中的结构构件种类、数量、材质、各构件相互关系及接头的细部尺寸进行认真核对,复杂的构件需放样审查。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 2、绘制加工工艺图: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图图纸。该图纸必须包括材质、材料规格、材料拼接、加工工艺要求、构件加工精度和焊接、收缩预留量。 3、备料:根据加工工艺图计算各种材料,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型号的净用量。钢材用量应包括工艺损耗和非工艺损耗。焊接材料均附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标准。焊条型号与主体金属相匹配。 (二)、钢结构焊接 1、钢结构加工工艺流程:审查图纸绘制加工工艺图-编制各类工艺流程图-原材料验收复验 T制作胎具及钻模T号料T分类堆放T原材料矫正T连接材料验收T放样T放样验收T制作样板 T号料检验T切割T制孔T边缘加工T弯制T零件矫正T防腐T分类堆放T组装焊接T

不锈钢管道焊后稳定化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管道焊后稳定化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QDICC/QB110-2002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不锈钢管道焊缝焊后稳定化热处理。 2、施工准备 2.1 施工用材料及机具要求: 2.1.1 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无碱超细玻璃棉,其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且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捆扎热电隅的材料必须用不锈钢丝。 2.1.2 热处理设备为可自动控制温度的固定盘柜式控制柜或手提式控制箱,并应配有自动打点记录仪,加热器采用绳式红外线加热器,热电偶为K型,其连接线为补偿导线。 2.1.3 热处理设备应经检查合格,温度指示仪表及热电偶校验准确。 2.1.4 挡雨、雪的遮盖物准备齐全。 2.2 作业条件 2.2.1 热处理操作者应熟悉专业标准以及工艺、设备、测量仪表的使用。 2.2.2 热处理前应对焊缝进行确认,确认项目包括: a)焊接工作已完成。 b)焊缝外观符合质量标准。 c)其它要求检验项目已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通知。

2.2.3 热处理设备及指示仪表检查合格。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热电偶及加热器安装→热处理→铁素体含量检测→资料整理 3.2 热电偶及加热安装 3.2.1 每道焊口对称安装两只热电偶,热电偶安装在靠近焊缝边缘的30mm内,管材与热电偶端部接触处应用砂轮机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热电偶安装采用不锈钢丝捆扎,为保证所测温度为管材实际温度,在热电偶与加热器之间垫小块保温玻璃布以进行隔离。 3.2.2 电加热缠绕宽度为焊缝两侧各100-125mm,一根加热器缠绕多道焊缝时,必须保证热处理部位的相似性,即:同材质,同规格,缠绕的圈数及宽度相同。 3.2.3 加热器安装完毕后用无碱超细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厚度100-150mm,为降低温度梯度,加热器外部100mm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3.3 热处理工艺 3.3.1 300℃以下不控制升温速度,300℃以上升温速度为5125/δ℃/h,且不大于220℃/h。(δ为管壁厚度,单位mm) 3.3.2 热处理温度见下表:

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焊接及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 2 主要编制依据 2.1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2.3 SH3501-2002《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2 对材料的要求 3.2.1 被焊管子(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且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部颁标准)的要求;进口材料应符合该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3.2.2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钨棒、氩气、二氧化碳气、氧气、乙炔气等)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且具有质量证明书。对焊接材料的具体要求详见《压力管道组成件、支承件及相关材料检验试验规程》,其中钨棒宜采用铈钨棒;氩气纯度不应低于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热处理质量。 2. 热处理方式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3. 热处理操作要求 3.1 .退火 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s以上20?30C,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图1 —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表I —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I—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3.2 .正火 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温度以上30?50°C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 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 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 3.3 .淬火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 3项目进度计划 (3) 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4) 4.1作业人力、机械、工具、仪器、仪表等的计划 (4) 4.2作业环境的要求 (4) 4.3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4) 5作业程序及作业方法 (5) 6作业质量标准 (9) 6.1作业质量标准 (9) 6.2作业操作质量要点及保证措施 (10) 7作业的职业安全和环境控制措施 (10) 7.1本项作业一般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10) 7.2本项作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 (11) 7.3本项作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11) 7.4本项作业应急响应措施 (11)

1编制依据 1.1《阳煤集团和顺化工有限公司“18·30”尿素项目锅炉及三废炉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2010版1.3《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0 1.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 1.6《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1999 1.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8-8-19 1.8图纸、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 1.9《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06年版)1.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焊接部分2009年版) 2项目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2.1工程概况 阳煤集团和顺化工有限公司“18·30”尿素项目锅炉及三废炉安装工程的主体焊接热处理工程。 2.2项目工程主要工程量 见表一

PC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P C 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PCB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1.准备工作 1.1准备好元器件,PCB板,烙铁,焊锡丝等物品。 1.2准备作业前做好ESD静电防护措施,带好防静电腕带,。 1.3检查PCB板是否完好无损,无断路.无绿油脱落.无划伤等缺陷。检查物料是否和PCB上所需的物料相符.如有缺陷停止使用,及时反馈给质检部。 2.PCB板焊接 2.1将PCB板与印刷板的标注及印刷板图对照或参照印刷电路板样品,核对无误后将元器件插接到PCB板上。然后将插接好元器件的PCB板翻过来,引线朝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等待焊接,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2.2把烙铁头接触引脚/焊盘1-2S,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方向移开焊丝,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此过程一般为3S左右。元件面上的部分焊盘,如图所示图2-1与图2-2。 图2-1焊点图2-2典型焊点的外观 2.3注意不要过热且不要时间过长或者反复焊接,防止烫坏焊盘和元器件,尤其是塑料外壳元器件,防止塑料壳软化和引线断路。焊接过程最多不能超过5秒。

2.4元器件引线应该留有一定长度,防止烫坏元器件或者损坏元器件功能。 2.5元器件按由矮到高的顺序进行焊接,否则较小元器件无法焊接。 2.6焊接完元器件将诸如散热片类的机械固定的元器件固定在PCB板上。不要使引线承受较大的压力。 2.7用偏口钳将焊接完的元器件多余的引脚剪掉。剪口光亮、平滑、一致。清理锡点、助焊剂等残渣。 2.8注:电烙铁有三种握法,如图2-3所示。为减少焊剂加热时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的危害,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量,一般情况下,烙铁到鼻子的距离应该不少于20cm,通常以30cm为宜。反握法的动作稳定,长时间操作不易疲劳,适于大功率烙铁的操作;正握法适于中功率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一般在操作台上焊接印制板等焊件时,多采用握笔法。 图2-3握电烙铁的手法示意图2-4焊锡丝的拿法 2.9焊锡丝一般有两种拿法,如图2-4所示。由于焊锡丝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铅,而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重金属,因此操作时应该戴手套或在操作后洗手,避免食入铅尘。 2.10电烙铁使用以后,一定要稳妥地插放在烙铁架上,并注意导线等其他杂物不要碰到烙铁头,以免烫伤导线,造成漏电等事故。

工业管道安装预热及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工业管道安装预热及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5.1 预热一般技术要求 5.1.1 预热的必要性以及预热温度应在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并经焊接工艺评定验证。 5.1.2 当用热加工法切割、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应考虑预热要求。 5.2 预热温度 5.2.1 各种材料所要求和推荐的最低预热温度见表5.2.1。若环境温度低于0℃,表5.2.1中的推荐温度即为规定的预热温度。 5.2.2 不同预热要求的材料焊接时,应符合表5.2.1中的较高预热温度要求。 5.2.3 需要预热的多层(道)焊焊件,其层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表5.2.1 预热温度 母材类别较厚件 的 名义壁 厚 Mm 规定的母 材 最小抗拉 强度 MPa 最低预热 温度 规定 ℃ 推 荐 ℃ 碳钢(C) 碳锰钢(C-Mn) <25 ≤490 -10 ≥25 全部-80 全部>490 -80 合金钢(C-Mo、Mn-Mo、Cr-Mo) Cr≤0.5% <13 ≤490 -10 ≥13 全部-80 全部>490 -80 合金钢(Cr-Mo) 0.5%<Cr≤2% 全部全部150 -合金钢(Cr-Mo) 2.25%≤Cr≤10% 全部全部175 -马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50a 铁素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0 奥氏体不锈钢全部全部-10a 低温镍钢(Ni≤4%) 全部全部-95 8Ni钢、9Ni钢全部全部-10 5Ni钢全部全部10 -

铝、铜、镍、钛及其合金全部全部-10 a 奥氏体不锈钢的层间温度宜小于150℃,马氏体不锈钢的层间最高温度为315℃。 5.3 预热温度的测量 5.3.1 预热温度应采用测温笔、热电偶或其它合适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以保证在焊前及焊接过程中达到和保持焊接工艺规程中规定的温度。测量仪表应经计量检定合格。 5.3.2 热电偶可用电容储能放电焊直接焊在工件上,可不必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和技能评定。热电偶去除后,应检查焊点区域是否存在缺陷。 5.3.3 预热区域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距离应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 倍,且不小于25mm。 5.4 中断焊接 5.4.1 焊接中断时,应控制合理的冷却速度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对管道产生有害影响。 5.4.2 再次焊接前,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重新进行预热。 5.5 弯曲和成形后的热处理 5.5.1 除弯曲或成形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外,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7日实施日期:2016年07 月27日

规范进行分类。 5.2.2 检查材料质量的单铸试棒,应与同炉浇注的材料同炉热处理。 5.2.3 中小型材料用专门的框架组成一批,一起装炉。大型材料应 单个放在专用架上装炉。 5.3 加热及保 温: 5.3.1 送电加热时,应同时开动风扇和控温仪表。 5.3.2 加热应当缓慢(一般为100℃/h)。对复杂材料,应在较低温 度下装炉(300℃以下),并使加热至退火温度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5.3.3 在保温期间,应定时校正炉膛工作区域温度。 5.3.4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中断保温,在短期不能恢复工作时,应将材料出炉空冷。在排除故障后,再次装炉继续升温进行热处理,其总的保温时间应稍许延长。 5.4 出炉冷 却: 5.4.1 保温结束后,用吊车或其它装置将材料迅速出炉,淬入规定冷却介质中冷却。 5.4.2 淬火转移时间是指从材料吊起到材料全部淬入介质中,总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5S。 5.5 材料变形的 校正: 5.5.1 材料变形应在热处理后立即校正,矫正模具和工具应在热处理前事先准备。 5.5.2 根据材料特点和变形情况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法,矫正时用力不宜过猛,要缓慢均匀。 5.6 时效操 作: 5.6.1 需进行人工时效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尽快进行。 5.6.2 装炉时,炉温不得超过时效温度。 5.6.3 将自动控温仪表定温,然后送电加热,开动风扇。 5.6.4 保温时间到后,断开电源。 5.7 重复热处理:当热处理的材料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可进行重复热处理,重复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可酌情缩短,其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5.8 技术安全 及其它: 5.8.1 进行热处理操作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切实注意观察温度和设备运转情况,穿戴好防护用品,做好原始记录。 5.8.2 在装炉和出炉前,必须切断电源。 6 热处理质量检 查:

焊缝热处理 作业指导书 - 制度大全

焊缝热处理作业指导书-制度大全 焊缝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目的本设备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焊缝进行热处理,达到消除高频焊接后的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消除淬火马氏体组织,降低内应力,使钢管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最终达到提高基体的... 一、目的 本设备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焊缝进行热处理,达到消除高频焊接后的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消除淬火马氏体组织,降低内应力,使钢管焊缝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最终达到提高基体的机械性能、延长钢管使用寿命的目的。 二、中频感应加热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功率 最高 处理温度 钢管 长度 钢管 直径 运行速度(Vmax) 中频1 中频2 中频3 500KW 500KW 500KW 1000℃ 6m-15m φ114.3~φ355.6 40m/min 三、操作步骤 1、开机前启动中频设备冷却循环水泵,先检查内、外循环水,正常后检查供气是否正常; 2、将电控柜上的开关扳到ON的位置上,打开控制开关; 3、合上焊缝跟踪系统标线喷印机电源,根据钢管规格调节喷头距离使喷头距钢管表面10~20mm; 4、按下标线喷印机START UP启动开关,选择INK EJECTION油墨喷出,待喷印机绿灯亮后,主轧启动后标线自动喷印; 5、启动摄像系统,根据钢管规格调整摄像头距离,拔出锁定销将摄像头推到相应位置,调整跟踪上下基线范围及显示屏亮度,使之达到理想状态; 6、待轧机启动后,调整感应圈与钢管表面距离8~10mm,选择SEAM TRACKING MANUAL/AUTO到AUTO位置,中频感应头将自动跟踪焊缝; 7、按下操作台RESET复位按钮,启动HEAT ON,调节温度控制旋钮,按照工艺要求依次设定

焊接工艺评定作业指导书

焊接工艺评定作业指导 书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总则 焊接工艺评定是产品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的试验工作,解决在具体条件下焊接工艺问题,是制定工艺技术文件的依据。规定了焊接工艺评定的具体操作程序,是焊接工艺评定的指导性文件。 2.定义 2.1焊接: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间达到原子结 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2.2焊接工艺评定:是在正式产品焊接前通过试验、预测焊接接头可焊性。若试验的 接头性能不合格,可以改变焊接工艺,直到评定合格为止,以解决在具体条件下 实施焊接工艺问题。 3.工作程序 3.1工作程序流程图 委托书 生产部制作车间 委托焊接、划线 焊接研究窒网架结构车间试验加工试件 3.2凡属下列条件均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甲方制作标准中规定;

结构钢材系首次使用; 焊条、焊丝、焊剂的型号改变; 焊接方法改变,或由于焊接设备的改变而引起焊接参数的改变。 3.2.1焊接工艺需改变: a. 双面焊、对接焊改为单面焊; b. 单面对接电弧焊增加或去掉垫板,埋弧焊的单面焊反面成型; c.坡口型式改变、变更钢板厚度,要求焊透的T型接头。 3.2.2需要预热、后热或焊后要做热处理。 3.3技术员在正式产品施焊之前分别向制作车间、焊研室下达焊接工艺委托书(具体 项目见附页)。 3.4工艺试验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应于工程上所用材料相同。 3.4.1工艺试验一般以对接接头为主,试验前应根据钢材的可焊性和设计要求拟 定试件的焊接工艺、焊后处理、检验程序和质量要求。 3.4.2要求焊透的T型接头,宜用与实际构件刚度相当的试件进行试验。 3.4.3工艺试验应包括现场作业中遇到的各种焊接位置,当现场有妨碍焊接操作 的障碍时,还应做模拟障碍的焊接试验。 3.5制作车间:配料员据委托书配出工艺评定所用材料的规格、尺寸、经划线、切割 等各工序加工完毕后转至焊研室。 3.6试样的加工与评定 3.6.1工艺试板的焊接应由持焊工合格证的焊工施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