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班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3)

前言 (4)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4)

1.1实习目的 (4)

1.2实习任务要求 (5)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5)

2.1实习单位简介 (5)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6)

三、实习内容(过程) (6)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6)

3.2适应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工作。 (6)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7)

四、实习心得体会 (7)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7)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8)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8)

五、实习总结 (9)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9)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9)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9)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9)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

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 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 产品和XXX 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 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产品,企业特聘请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参与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科学社会主

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岗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

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科学社会主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首先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点。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不会完成。所以科学社会主义是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核心部分。任何科学研究只有到达终点才算结束进程,才算完成。其次从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用哲学原理具体分析我国实际情况时,还要结合甚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主要指导经济建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全面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学科。 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三百多年的发展时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家庭手工业协作、手工工场和机器工业这样三个时期。它们的历史观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却以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为科学论证人类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它们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提出了建设未来社会主义的方案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来源。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也开始占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地位。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来更有效的进行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顺应时代的需要,在批判的吸收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块基石,它们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种种缺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胜利。它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重挑战等。此后,在列宁的带领下,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中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新经济政策规定: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农业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由支配。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度,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设想和实践。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后来不断的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就。它开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保证了苏联高速度地发展重工业;保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保证了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它也存在着弊端,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和法制;经济上管的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思想上管的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对外关系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斯大林模式还培育了一个政府高薪特权集团。

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及其主要内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及其主要内容。 答:(一)唯物史观——哲学基础: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基础: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1.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来源。 3.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设想。 答: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2.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3.实行计划经济,取消商品和货币。 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 5.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灭亡。 6.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 3.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答: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1.“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2.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引起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列宁在新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我国的革命进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简评斯大林模式。 答:(一)历史成就: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二)严重弊端:1. 缺乏法制与民主观念,使苏联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走了不少的弯路。2. 经济上:强行没收富农的财产,富脓阶级成为了那个时代被打击,被消灭的对象.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实现高累计,多投资,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实行集体农庄,农民种粮缺乏积极性,禁锢了农村生产力.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3.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5. 毛泽东早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理论成果. 答: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特色道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区分两类矛盾。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的探索:经济建设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商业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的补充形式。政治建设方针——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6.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答:历史必然性:1.时代发展的要求。2.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4.理论创新的范例。历史意义: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解析版

1 / 7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B、C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B 2 / 7 【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综上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C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答案选B。 3.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思考题(新)

导论: 1、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它研究的对象、性质是什 么? 2、“社会主义”一词包含哪些方面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当前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何意义,如何才能学好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 1、近代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代表著 作、代表思想、及主要特点? 2、人们称英国思想家托马斯. 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鼻祖,那么为什么空想社 会主义理论会首先在16世纪的英国出现? 3、你认为《乌托邦》空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4、你觉得《太阳城》里描述的理想生活会实现吗?为什么? 5、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为社会主义的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6、怎样认识乌托邦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7、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为社会主义的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8、摩莱里的《自然法典》提出了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看法,这对我们今天依法 治国有何借鉴? 9、恩格斯称18世纪法国的马布利和摩莱里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对此你是 如何理解的? 10、你如何看待马布利所倡导的“需求越小,幸福越多;道德评价越高,社会头 衔和财富越少”的观点? 11、19世纪初期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发展顶峰的原因是什么? 12、为什么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社会主义鼻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以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达到也不可能达到的高 度? 13、如何认识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14、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5、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16、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社会主义的诞生? 17、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哪些伟大意义? 18、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各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 1、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意义何在? 2、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有哪些重大 历史贡献? 3、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论述俄国革命问题时对“通过卡夫丁峡谷”典故引用的深刻 意蕴及其重大意义? 4、如何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5、你觉得帝国主义将世界瓜分完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何关系? 6、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7、列宁提出“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根据是什么?该理论的提出有什么伟大意义?

2020版新教材高中政治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素养目标 1.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轨迹。 2.在全球视野中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认同我国的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 3.阐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 4.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点晨背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1)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2)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分别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 (3)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 (4)评价: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助推了中国的发展。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时间:1917年 (2)标志 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意义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 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严重挫折 4.趋势不可逆转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曾经:至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至1991年(苏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至1990年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深厚科学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我们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一,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乌托邦社会主义中的合理因素而发展的理论,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而不是社会学[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有两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无产阶级专政(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相结合的,以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的必然过渡阶段。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伟大目标。

(二)社会主义民主(socialist democracy) 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最高类型的民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管理经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广泛权利和自由,并且有法律和物质的切实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只有对敌人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1-2]。 参考资料: [1]邹瑜, 顾明.法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2]任晓伟.新中国70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原创性贡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06):13-16+154.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两大理论基石、两个必然、两种方案、三个阶段、一个科学预测。可以形象地总结为22231模式。 两大理论基石也是两大发现。第一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发现.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它揭示了由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使人们明白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就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第二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剩余价值学说。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进而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和历史局限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一定要被进步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客观趋势。 。两个必然”指: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整个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两种方案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科学社会主义 的两个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恩格斯甚至指出英、美、法、德四国可能首先和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束缚自己的手脚。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和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等的频繁通信往来,特别是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了解与思考.他们逐渐把视线从西方移向东方,指出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这是不同于前一种方案的另一种方案。事实上,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种方案未能实现,而是第二种方案得到了巨大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起点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终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列宁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和阶段的理论中,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等内容的论述。 一个科学预测指: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未来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特征作了科学预测: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消费资料实行 按劳分配原则;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在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不论是科学真理的发现,还是社会实践规律的总结,都需要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即使在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之初,也是一个逐渐创新与完善的过程。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前科学社会主义阶段。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形成阶段。这一期间,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但他还没有彻底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哲学分离开来.也没有很好清理掉费尔巴哈的影响。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确立时期。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才使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去区别)

1.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社会主义是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是从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并产生的,从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运动过程的内在矛盾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根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实力量的对比和当时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制定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斗争的路线、方针和策略,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批判的结果,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科学结论。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空想社会主义则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和正义出发来探讨社会发生变迁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运动是不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切社会变迁的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科学论证,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现实基础。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现实的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从没有理性的社会向有理性的社会过渡,他们深信自己的天才实验能够使有产者和统治者感兴趣。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客观地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第三,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能够承担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社会化大生产的主体——觉悟了的无产阶级。 可以把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还出在自发阶段时的产物,是不成熟的历史条件下的不成熟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充分发展和尖锐化,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阶级斗争舞台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分析和对无产阶级斗争经验正确总结的基础上的科学理论。 第二,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因此,它们既不能同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划清界限,更不能对社会历史做出正确的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打破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正确而深刻的说明,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它们的科学价值不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虽然也包含有合理的、积极的因素,但它从总体上说是不科学的。恩格斯说:“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他们既不能说明资本主义何以必然灭亡,也不能说明社会主义何以必然胜利,既不能指出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又不能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科学社会主义医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以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已经形成为一门有着丰富内容和完整体系的科学学说。当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今后还会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发展。但是,绝不能因此区否定它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 第四,它们的历史作用不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社会主义思潮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因此,它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它不仅启发了早期无产者的阶级意识,而且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积累了思想素材。但是,由于它的非科学的、空想的性质,使它的历史作用非常有限。空想社会主义除极个别的情况外,几乎和实践完全不发生关系。它们往往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课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节课的相关历史知识,在了解史诗的基础上,政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识记基础知识,还有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事例要有代表性,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理论基石和创立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使明白工人阶级取得胜利必须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剥削和压迫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根源与形成线索 张显飞 (08油研,学号010)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始于19世纪德国的马恩原理,经列宁主义的发展后来到了中国,在她的感召下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且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经过数十年的茁壮成长,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最新成果的探索,在江泽民、胡锦涛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之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给中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了蓬勃发展,也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 【关键词】:中国化根源形成线索时代指南 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始,就注定应该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沿着“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个时代都有她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新的时代她也都必定要在特定环境中转变为另一个高一层次的新理论,即发生着内在贯通的、总体上体现为一元性本质的质变。科学社会主义从马恩原理,历经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引领时代前进方向并代表时代根本要求的理论体系,作为召唤时代前进的时代旗帜,既孕育时代又催生时代,始终走在自己时代的前列并引导它胜利前进,发挥其行动指南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它的引领和召唤之下,我国的经济、社会、科学等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如此强大,因为她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源及形成过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根源 (A)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开创阶段,马恩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提出共产主义等学说后,便成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旗帜。科学社会主义孕育并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大传播并大发展于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马克思主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贾建芳 2008年01月30日09:32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那么,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问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去。科学社会主义中那些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可以作为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逻辑结构。这样来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或原则,包括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 不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而且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以后的基本国情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性。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的“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这种基本特性。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空想社会主义转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经验,也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所谓“现实基础”、“当时的历史条件”,就是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今天,我们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首要的是必须真正地科学认识“现实基础”。现阶段,我们面对的“现实基础”,无论从我国国情看还是从时代主题和世界局势看,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是不同的。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而且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以后的基本国情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预示的那个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新的理论范式、新的经验来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长过程。 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即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全过程,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出现以消灭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 开课时间2008.9-2009.1 系部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动物学 学号200807100201 姓名刘丹 学位类别硕士研究生 任课教师王明初 交稿日期2008.12.24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刘丹200807100201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以及着重阐明 个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新认识 1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最重要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性、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彻底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中的核心,灵魂中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此我们又可以用“科学社会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了“科学社会”基本原理,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不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丝毫不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作了十分精辟,十分明确的回答。他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阶级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1]。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也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2.新认识 2.1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 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或直接思想来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关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及感想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及感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搞好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 为国家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高级人才, 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以下简称“科社”)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作为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 其教学目标就是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 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 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成果;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从而使其能够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拥有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大智慧。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 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概括这些内容的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原理和原则, 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 1848 年《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60 多年来,社会历史形态几经更迭,

世界格局历经反复调整变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高潮发展和低潮涌动中轮回运动,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 指导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使得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而后又产生了局部性的失败, 出现了由多到少的变化。然而,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和低潮,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经常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失败常有,挫折常在,但总是在失败和挫折后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迎来新的运动高潮。 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时势如何转换,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人类解放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经历洗礼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与时俱进,汲取时代精华,不断为自身输送新鲜血液和时代养分,逐步丰富精神内涵和完善理论体系,是时代演进的弄潮儿;科学社会主义始终规定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使社会主义对加快自身发展,赶超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充满信心,是社会转换的掌舵者。 显然,对于研究生来说,学习“科社”这门课程是很必要的,而且不断采取措施以增强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也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还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UFE 研究生课程考试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号: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论文成绩 □60以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由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如今社会主义经过500年不间断地发展和实践,已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的运动,转化成为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以及苏联解体至今,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强盛,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民意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团体,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有理性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会主义发展与嬗变 (一)空想社会主义(1516-1844)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文学作品《乌托邦》中,这标志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处在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们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愿景,以莫尔为代表,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描述了社会主义,主张在简单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共有,实行劳动分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在法国,由于现行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平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开始出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都主张以合理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工业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