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

对张五常《佃农理论》的理解及反思

对于佃农地租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出了研究。在以往的佃农理论看来,佃农在分成租佃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收益都会小于其边际产出,因此,这种制度安排是低效率的或无效率的。但是,在欧洲、亚洲,分成制长期都存在。台湾1949年开始了土地改革。在改革中,当局把地主与农民的分成,规定为地主的地租不得超过农产品的37.5%。但让经济学家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当局的这种硬性约束下,台湾农业产量非但没有如斯密和马歇尔理性所预言的那样下降,反而出现了急剧的上升。张五常对此进行了多方的调查,经过研究在他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土地改革》(以下简称“《佃农理论》”)一文中给出了一个模型。

张五常尝试着解释这种情况:首先,土地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劳动力是农民的私有财产,所以要从私有财产的局限性入手对此进行解释;其次,佃农的分成制是一种合约,它与任何合约一样,其中的条件是由双方议定的;再次,农民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竞争,地主之间也有竞争,因此佃农合约中的条件,是在私有财产竞争的这两种局限下决定的。所以在分成制下,农民与地主的投资、佃农租种土地面积的大小与耕种劳力的多少以及地主与农民分成的百分比,都是由上述三个理论基础决定的。这些被决定的项目,就是所谓佃农合约的条件。

从上述理论出发,张五常推断出地主在土地上的分成收入与固定租金、雇用农民、自耕自种等不同形式的收入大致相同。因为,竞争的局限条件是大体一样的。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研究了在资源的运用与收入的分配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合约安排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在随后大行其道的合约经济学的研究。在上述理论做得满意以后,张五常又加入台湾土地改革中的约束地主分成的百分比的想法。于是,他很快就把台湾土地改革中,当局对地租施加限制,但农产量不降反增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了:这是因为这个约束是在市场决定的地主分成之下,农民的收入会高于他们另谋高就的收入,所以在竞争下他们必须努力工作,使地主在较低的分成率中因为生产的增加而有点补偿。这样一来,农业产量自然就上升了。这就是张五常独特的佃农理论。在《佃农理论》中,张五常深入并开创性地分析了决定合约选择的局限条件。张五常认为,“合约的选择可以用交易成本的不同及规避风险的假设来分析。给定与某一产出相联系的风险状态,较高的交易成本会导致生产性资产的回报率较低。另一方面,给定交易成本,规避风险则意味着,资产的价值与收入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实质上,分成合约下的风险分散会使订约资源的价值较高,而与其相关的较高交易成本则会降低资产的价值。财富的最大化(或取决于相应的度量问题的效用最大化)意味着,所选定的合约安排是能够使订约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合约安排。”。也就是说,分成合约是理性的当事人(地主、佃农)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包括佃农与佃农间的竞争、地主与地主间的竞争及佃农与地主间的竞争)在交易费用和风险规避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即尽管采用固定租约或工资合约的交易成本和协商成本相对较小,但是,对于有风险的耕作,仍会采用交易成本相对较高的分成合约,因为在分成合约下生产的随机性风险会在地主与佃农之间分担,风险越大,来自风险分担的好处就越大。因而,张五常指出由于佃农努力程度的不易度量以及信息费用,还有来自风险分担的考虑,使得分成租佃合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佃农理论》中风险问题。我们知道:地主与佃农之间的合约类型有三种,一是定额地租合约;二是工资合约;三是分成合约。在第一种情形,佃农承担了全部

风险,而地主获得无风险的收入;第二种情形相反,地主承担全部风险而佃农获得固定的无风险收入;第三种情形地主与佃农之间分摊了风险。就委托-代理理论而言:如果代理人不承担任何风险,如佃农取得固定的收入,则由于代理人的行为不能“经济”地被委托人观测到(即代理人具有委托人所不具有的信息优势,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就必定会偷懒并向委托人谎报其努力程度。因此,代理人必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才会有努力工作的动机。这是因为,当代理人承担一定风险时,其收入是随产出的增加而增加的,倘若完全不努力,他不会有收入。但是,我们在考虑风险收入的场合,需要考察在个人的效用函数中引入风险变量。如果代理人惧怕风险(即代理人为风险规避型),则只有当代理人在收入上获得一定的额外补偿时,代理人才愿接受风险收入合约。这种额外的补偿来自委托人的收入,所以,倘若让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则委托人需要支付过多的收入对代理人进行补偿,这也许对委托人是不经济的。因而,可以事先预见到的是,一般情况下的合约应该是委托人与代理人都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正是“分成制”合约。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中,地主分成的比例存在上限限制,且上限还比较低,这就给予了佃农以较大的风险补偿,以鼓励农民选择种地,这在后面的概念框架中被称为“参与约束”。当地主和佃农都各自存在竞争时,均衡状态下的土地报酬率是可以预见的,因而毋须地主去观测佃农的努力程度,地主就应判断出佃农是否足够努力。

另外在第三章《有关分成租佃制的传统观点和对可选择假说的检验》中,他提及到了古典观点及新古典的观点。并且指出了两者的错误之处。对于新古典的观点中马歇尔的观点:

马歇尔采用的是税收一对等分析方法,把分成租约条件下的地租比作税收,这非常适合于他的边际的分析。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两章中脚注的思路,我们可以推导出后来一些经济学家所使用过的图形,并较详细的说明。简便起见,假设佃农推一的投入是劳动。在图1中,佃农的劳动t 用横轴来度量,аq / аt 表示佃农在一块给定的土地上的劳动边际产品。佃农的边际成本а(Wt) / аt 在竞争的市场中是一条水平线。这里W 是现行的工资率。如果地主雇用人来耕作土地的话,均衡点为B,所雇用农业工人的劳动量将是t2。在这一均衡点,我们有边际等式:аq / аt = а(Wt) / аt 。地主自己耕土地也能获得同样的结果,而不管地主是工作到t2,并在其他方面也工作,还是工作少于t2 而按W雇用他人来耕作。作为土地的回报,地主所获得的地租总额用面积MDB 来表示,这一地租额等于定额租约条件下的地租额。

但是,在用税收-对等方法分析分成租佃制时,扣除地租后佃农的边际净收益

(аq / аt )(1-r)在曲线的每一点上都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如果地主获得土地年产出的40%(r=0.4),佃农获得产出的60%,那么,(аq / аt )(1-r)在每一点上都是аq / аt 的60%。据说,佃农在边际上进行决策时,均衡点为A。这时,佃农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即:а(Wt ) / аt = (аq / аt)(1- r )。佃农相应的劳动投入量为t1。在这种条件下,总产品用面积ODJt1 来表示,地主获得的地租等于面积EDJA,佃农所获得的份额等于面积OEAt1。从图中可以看到,面积MEA表示仰农所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得到的收入(面积OMAt1)。在均衡点A时,佃农劳动的边际产出要大于佃农的边际成本。因此,分成租佃制是无效率的(面积JAB 是经济上的浪费)。

对此,张五常做出了错误的改正:他认为根据税收-对等的方法,在佃农的投入量等于t1 时,均衡点为A。

假设佃农在给定的土地面积上劳动的边际产出аq / аt 是固定的。较为一般的解可以用以下方式推导出来。给定r=0.4,它规定了(аq / аt )(1-r),如果在合约中规定佃农的劳动是t2,那么地主以地租形式获得的总产出份额等于面积EDBC,佃农所获得的份额为面积OEC t2。如图所示,佃农获得的份额,仍然高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获得的收入(面积OMB t2 ),由于面积MEA要大于面积ABC,这就意味着,地租总额(面积EDBC)要小于工资合约或定额租约下的地租总额(面积EDBC)。给定佃农边际收益(аq / аt )(1-r),佃农相应的平均收益将是(q/t)(1-r),它在每一点上是佃农劳动(q/t)的平均产出的40%。在这种情况下,地主能成功地规定佃农工作到t3,在这一点,佃农的平均收益(q/t)(1-r)等于工资率,这意味着佃农得自耕作的收入等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

得到的收入。但是,若佃农的投入为t3,地主得到的地租总额将等于面积MDB 减去面积BNP,地租额小于所有者自己耕作、工资合约或定额合约情况下的地租额。因此,为了使受佃农成本约束的分成租佃合约条件下的财富最大化,地主将会把地租的比例提高到r*。选择了r* ,会把佃农的边际收益降低到虚线CF 的水平,使面积MGK 等于面积KBI。佃农相应的平均收益将是(q/t)(1-r*),它必定与劳动边际产出曲线аq / аt 在B 点相交。在这种新的地租比例下,合约所规定的佃农的劳动量是t2,地主得到的地租总额等于面积GDBI(也等于面积MDB),佃农得到的份额等于面积OGIt2,它不大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得到的收入(面积OMBt2)。可以看出,均衡点为B,于是有

аq /аt =а(Wt) /аt = (q / t)(1- r* )这里r*是均衡地租比例。

其实,更仔细的分析表明,即使运用税收-对等方法分析分成合约并让佃农在边际上作

决策,A 也不是均衡点。假设有许多地主,由于每一个地主不能详细规定佃农每英亩土地的投入量,以至于佃农可以随心所欲地耕作土地。我们还进一步假设法律不禁止佃农为一个以上的地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理由为一个地主工作到t1。可以想象,佃农在每个农场中的边际收益曲线都是负向倾斜的。为使得自耕作的收益最大化,佃农会把他的投入资源分散到许多农场,以使得自不同农场的边际收入(或边际收益)相等,直到他的投入被耗尽。在这种情况下,佃农所获得的总收入会高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得到的收入,其他佃农将加入竞争的行列。

因此张五常假设了一个场景:许多佃农在一个农场中工作,每一个佃农投入少量劳动;每个佃农在许多农场工作,他得自这些农场的总收入,等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得到的收入。实际上,这种形式是与前面论述过的资源配置形式一样,即:每一个佃农把他的全部劳动投入一个农场,直到佃农劳动的边际产出等于佃农的边际成本为止。但是,这样的场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存在迁移成本和合约成本。

在《佃农理论》的第四章《交易的费用、风险的规避与合约的选择》中,张五常指出:决定资源配置的合约安排有多种形式,在私有产权条件下,人们之所以会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人们权衡不同的交易费用和风险的结果。他写道“对于为何存在不同类型的合约安排,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存在着自然风险……存在不同合约安排的第二个原因是,每一种合约安排的交易成本不同”“人们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的约束条件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交易成本的存在似乎至少会产生以下三种可预料到的影响。首先,它们会减少交易量,因而会损害生产的经济专业化与资源的运用;其次,他们会影响资源利用的边际相等和资源利用的强度;第三,它们会影响合约安排的选择”。同时,张五常认为分成租佃合约的选择就是交易费用和风险之间权衡的结果,并用来自台湾的分成租佃实例来做了精彩的检验。

对于张五常的想法,就他所提到的解决方案:“佃农必须承担工作L2小时的契约规定工作量(我额不是他所偏好的L1小时),地主的租金比例r必须调整到三角形F与A面积相等时为止。这样佃农在分成契约下的收益等于工资契约下的收益。两者的总产出也是相同的,且地主所收取租金所占总产出的份额也是相同的。并且其余固定租金契约的均衡租金也一样。”对此我结合《中国经济史》(陈勇勤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有一些反思和疑问:

①既然要达到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无非调整两条曲线的斜率,但是无论是那种方法,

都会使得在“均衡点A”处YX变大,也就是使得其更加地无效率。因而张五常的

理论也不能解释新古典理论的困惑。

②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地主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者说作为资本(土地)的

占有者,其在雇佣佃农为其工作的时候,可以认为地主为资本家,佃农为工人。土

地作为资本在与佃农的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资本发生了增值。但由于地主作为资

本家,其处于强势阶层,有权决定其工资率W以及租金比率r,对此佃农只能接受

其要求,虽然其中存在道德风险因素;地主无法确定及确保其最终的收益值,但是

采用一定地物质激励手段可以确定一部分。而佃农的工资,则是用于维系劳动力再

生产所必须的资金以及地主所提供的激励。

③张五常的理论模型及说明完全是建立在市场完全自由,以及佃农均为思考完备的清

醒的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但是他所引用的副标题则是“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

土地改革”。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大的大洲,其广泛地佃农受文化程度较低。另外,

对于“佃农可以自由选择,地主存在竞争压力”这一假设我认为是不恰当的。首先,

佃农的生产活动(耕作)是在一定区域内相对连续地进行的,因而其工作的稳定性与其工作所受地域的局限性使得他很难有选择的余地。另外作为弱势群体,当前社会他们很难与地主阶层有相对公平的契约及选择的权利。

④张五常的数学模型不够完满,特别是没有找到一个描述信息费用的数学方法,反而

是后来者著名的诺奖经济学得主,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名誉教授斯蒂格利茨利用他的发现,用严格的道德风险模型,一般化了他的理论观点,并利用模型解释均衡失业、效率工资等经济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勇勤.中国经济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土地改革》[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2.

[3]唐志军.《佃农理论》的一般性贡献.【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307955429.html,/

p-637409978024.html

中国的经济制度读后感范文工作范文

《中国的经济制度》读后感范文 20XX年7月18日,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时年98岁的科斯,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议”,邀请张五常写一篇开场论文,发言时长2个小时。时年72 岁的张五常,20XX年接到任务,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这篇《中国经济制度》,作为他学术生涯的封笔之作。 “多年来我担心思考能力走下坡路自己不知道,写出令人尴尬的学术分析。一些老了的朋友遇到这样的不幸。就算自己得天独厚,跟大自然斗法是斗不过的。《中国》一文是得意之作,向前看,这样水平的学术文章自己无法重复,再向前走,下坡必然,就此终结,仰天大笑,不亦潇洒乎” 科斯以研究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著称于世,张五常上世纪70年代末,受科斯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鼓励,回香港大学任教,从此成为中美经济理论沟通的桥梁。其学术以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权经济学为主要方向,以基础价格理论解释世事,纵横天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张五常说:“如果来说这其中的问题,我可以在一周之内写出一本书;但是,如果来解释中国这些年到底作对了什么?才有这样一个经济奇迹,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极其艰难的。”因此年30

《中国经济制度》,是他在近距离观察中国改革开放 后,集中解释中国究竟作对了什么的学术终结之作。 他在该书中“放弃自己多年来用惯了的产权分析,转用以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而交易费用则变为约束竞争的费用了。”因为他意识到“中国经济制度是一连串的承包合约的组合——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庞大的合约组织。”因此有了第三节《合约的一般概念》,这是他在制度经济学上的原创思想。 这里介绍的合约概念是广泛的,“一个国家的*法是合约,私有产权、等级排列、法例管制、风俗宗教,等等,都是不同的合约安排。”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模式是以等级排列为主要的合 约约束,这是在“资产本身没有权利界定的情况下,需要有这种排列界定来减低在竞争下的租值消散。”解释中国三十年来发展的重心,“是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有一种转移:要从以等级权利的制度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的制度,或者说要从一种合约安排转到另一种合约安排来约束竞争。”“没有经过流血的革命而做到这种合约转移,可以视为奇迹,而成功的关键,是中国用上一种刚好坐在上述两种合约之间的另一种合约,后者称为承包责任制。真正的奇迹可不是他们做到这重要的合约转移,而是他们达到的一种前所未见的经济制度。”

2015210013-甘晨-《佃农理论》读书报告

一、张五常与《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是全球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他学生时代的博士论文,也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说到张五常,很是有一番传奇意味,他是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却并非是一位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他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曾从事摄影职业,直到24岁进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就读经济学科之后才算入门。1967年他在长堤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助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二、《佃农理论》创新 《佃农理论》主要运用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的解释,推翻了传统的理论,创立了“新佃农理论”。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三、《佃农理论》解析 《佃农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约安排其效率相同;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不同合约安排其效率不同。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的约束条件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三、在法律强制减租的约束下,由于地主的土地收益权被弱化且没有被排他性地转让,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并引起耕作集约度提高。 《佃农理论》中关于合约选择的论述,它的假说是人们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约束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基本上风险的衡量是基于三种合同模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工资合同。“分成合约的总交易成本(谈判成本与实施成本之和),似乎要高于定额租约或工资合约”。因为分成合约要规定地租的比例,非土地投入对土地的比例,种植的作物种类,还要弄清实际的产量。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分成合约呢?张五常认为,这是为了规避风险,因为分成合约使得地主和佃农分摊了风险。“合约的选择可以用交易成本的不同及规避风险的假设来分析。给定与某一产出相联系的风险状态,较高的交易成本会导致生产性资产的汇报率较低。另一方面,给定交易成本,规避风险则意味着,资产的价值与收入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实质上,分成合约下的风险分散会使订约资源的价值较高,而与其相关的较高交易成本则会降低资产的价值。财富的最大化(或取决于相应的度量问题的效用最大化)意味着,所选定的合约安排是能够使订约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合约安排。”张五常提出证据,在分成合约应用较多的小麦产区,小麦产出的方差要大大高于分成合约较小采用的南方稻谷产区的稻谷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

篇一: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着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早期教育是非常的重要,不都是说“三岁决定人的一生”吗?但又是什么在三岁之前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呢?是早期的识字教育?早期的数学教育?还是早期的才艺教育?这些并非不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凡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好比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听见我的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并却倒塌得很大。” 你愿意你的孩子是那磐石上的房子,还是沙土上的呢?我想没有人选择后者,那么这本书会教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行为,并将孩子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有效的目标上去。就像圣经里说的:“教养孩童,走他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这就有必要对自读课文作些实质性探讨。下面是我们对自读课文及其教学的浅层次认识,当否,恳望专家、同仁指正: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又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课文分两类,即讲读课文(亦称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亦称略读课文)这两类课文目标一致,但教学目的各异:教学讲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从而使之成为“反三”的实践性工具。由此可见,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知”与“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 从以上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的分析可见,两类课文有着明确的要求与分工,编排意图不同,功能也不同:讲读课文承接着本单元主要教与学的任务,是单元教学重点,该课文教学强调必须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给学生以“知”,为学生“反三”作准备:自读课文则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致于自如运用,使“知”向“行”转化的的重任,该课文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教师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尽一致,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 1.自读性。这是从学生学文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最根本点,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 (知识、经验、方法、规律等)为自读、自析自读课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还给学生,把“自读时”让给学生,把“自读法”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自读性”的原则,学生的“自读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2.引导性。这是从教师教文的角度讲的,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点。这一原则与第一个原则相辅相成。要求老师在把“自读权”大胆放手时,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加以组织、引导,使学生正确进行知识迁移。不要求教师“纤屑不遗、发挥净尽”,而是“提纲挈领、期得其得”。(摘自叶老《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习惯才能养成。 3.反三性。这是从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关键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知识正确迁移,正确理会“一”在自读课文中的体现,只有这样,“反三”才能实现。同时“一”的知识更会牢固、竖实,促进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形成。 二、目前教学自读课文存在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由前文分析可知,两大课文类型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分工,教学时,只有注意其间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体现教材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今天终于读完了《教育的目的》,感觉的确有收获。 我知道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30岁之间。怎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呢?我想,首先应该以榜样人物来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观看优秀电影或者是人物采访、做志愿者等方法来促使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立下自己的愿望;第二,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有自由和机会锻炼自己;而不是过多的指责和训斥、干涉。即使是犯了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从错误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回想我自己的发展之路:小学和初中、师范的学习我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挫折,一参加工作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管不住学生,连课堂上的纪律都维持不了!因为我是急性子,加上没有经验,沉不住气,所以导致了这个局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才开始好转,因为我自己喜欢教书,所以我才会去学习、思考。现在的我依然是孜孜不倦地学习,虽然愚笨,但是勤奋。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不断创新,接触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去实践。 我小时候父母也没有过多地干涉我的自由,除非是我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他们都会想办法帮助、满足我。 现在,我对我女儿的教育感觉就有了过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作业、上课、玩电游、手机等方面都有限定。因为诱惑太多,孩子又管不住自己。但是,通过学习,我也知道要与孩子商量,不把她和其他学生去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她爱运动,虽然瘦小但是体育好,能说会道,与人沟通交流好。我觉得应该引导她学会多思考,特别是思维严谨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他们既有进步、腾飞的基础,又如哲学般深邃,艺术般高雅。在初中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打下广泛的文化修养,所以大量的文学阅读、科普阅读就显得很必要了。 怀特海认为: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这就需要各任课老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同时要透彻的理解所教的科目。而我们缔造完美教室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创设课程不要太多太杂,而需要精而透。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不是把孩子们视为盛知识的容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让自己的课题活起来,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成就感。 教育的主题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想尽办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这个寒假我给孩子们的英语作业是:学唱一首英语歌,看一部英语电影并且背熟至少5句台词,开学后我们要进行展示,而且还要选出好的参加英语歌曲比赛,我准备让他们下好伴奏,开学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 摘抄:1、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 2、我们的目标是,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达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一、地租理论 40年代末到50年代,台湾也施行了土地改革,这其中一个重大过渡性举措,就是“把地租在年收成中所占的百分比,从平均估计数的56.8%减少到统一的法定最高比例37.5%。”(第5页)1949年的实施办法,有:“本省私有耕地之租用……其地租租额不得超过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其约定地租超过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应减为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不及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依其约定。”(160至161页) 张五常说,“传统的观点是,分成租佃制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本书将证明,无论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经验上来说,这种无效率的观点都是一种错觉。在私人产权的条件下,无论是地主自己耕种土地,雇佣农民耕种土地,还是按一个固定的地租把土地出租给他人耕种,或地主与佃农分享实际的产出,这些方式所暗含的资源配置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只要合约安排本身是私人产权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合约安排并不意味着资源使用的不同效率。”(第2至3页) 张五常所说的“传统观点”,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固定租金条件下,农民上缴一定数额之后,全部剩余都归自己所有;而分成租金条件下,农民所有的劳动产出都要分出一部分上缴给地主,这会打击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假设土地一年的产出为I,固定租金为A,分成比例为r,则固定资金条件下农民的剩余为I-A,而分成制下为I(1-r),如果分成制下农民所得超过固定租金制度下所得,即: I(1-r)>I-A, 得, rI<A,即, I<A/r。也就是说,如果由固定租金制改革到分成制,总产量不会超过A/r这个点,否则农民的收入将不升反降。或者,两边同除以I,得,1<A/(rI)。由于没有充分的资料,所以我们无法确定A,也不知道改革前后产量分别为多少。但是,张五常提供了一个数据,改革前地租在年收成中所占的百分比的平均估计数为56.8%(第5页)。即,A/I平均为0.568。0.568/0.375大于1,也就是说,年收成在A/r这个限定点内。可见,但从这种土地改革本身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就是在减轻农民负担,所以,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是合情合理的,谈不上符合还是不符合“传统观点”。 当然这只能说明依照传统的观点也可以解释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但却并不能否定张五常的理论本身。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传统观点也没什么意义。很明显,

经典教育类书籍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不论是父母和孩子围坐在餐桌上共进晚餐,还是老师和学生相聚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促膝谈心,这将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卷。然而,我们并不常这样表达,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许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馨了。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要学习的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分为十个章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希望每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争辩、战争。可是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教师亦或是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因为语言像刀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在沟通中发生的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与孩子沟通应该学会把孩子像客人一样对待。 第一章分多个方面解释了和孩子对话的这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首先,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孩子们看似没有完结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不是单纯的想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想要得到的是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同孩子沟通应该理解到孩子提出的简单问题背后的真正用意。其次,与孩子沟通应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 由此,我想到我的中学时代老师通常对有情绪怒气的学生的做法是:冷处理或者是立刻严厉的批评他。如果我作为老师不妨换一种方式,说一些理解他的话。我想这样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你是理解他的。这样学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师生的情感关系自然会提升很多。给孩子一定地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 除此之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的是父母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育儿常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自读的教学方法 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应的,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自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中。因此在设计自读的教学时,应以讲读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有所进步。 一要教好自读,需要了解自读的型特点,任务和要求,理解它和教读的关系。 1自读型的特点:语自读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教材中的“自读”,从授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型,它是与教读、作、复习、活动、口语、多媒体辅导教学等型并列的一种型。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上所学习到的方法。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 2自读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也可鼓励学生自选外类似进行自学讨论研究, “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的教

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要求一致。 二、明晰自读的教学流程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觉得钱梦龙老师的导读“三式” 中“自读式”导读法是非常科学的,并且易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掌握。它的阅读流程是: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自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自读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二)“自读导学五步式”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初步感知——自读开始,教师运用适当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大体读懂全内容,对全有一个总体认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有感

2012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读《教育:让人成为人》有感 单位:海阳市龙山街道初级中学 姓名:徐荣萍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通过读书活动,才能改善教师内在素养分子的结构。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让我们的教师多些书卷气,享受职业快乐,美丽幸福人生;让我们的校园多些书香味,净化教育环境,促进学校发展。《教育:让人成为人》就成为了我的阅读首选,因为它一下子启动了我的思索之门:怎么样的人才算是人呢?怎么样的教育才会让人成为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不容分说,《教育:让人成为人》便悄悄跨进了我的“阅读书苑”。 当我打开扉页,阅读内容简介时,“震撼”是我的第一反应,原来这是一本由让全世界都震撼不已的十八位西方重要大教育家、大理论家、大思想家的文墨所汇集的教育论集,而且本书选取的文章均为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引起强烈共鸣或激烈争议的文章,对于读者反思当下的教育现状、健全未来的教育宗旨,足为镜鉴。然而,看着读着,“尴尬”似乎笼罩了自己:这本书里的内容太深奥了,很多语句的表达、思想的呈现不能一下子能理解,此时的我不由地怪罪起自己的知识匮乏。然而我相信:细品之后才会知道其味道,才会发现它的精彩。 于是,我开始静静阅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开始斟酌每一个文字与段落,试图寻找“宝藏”、吮吸“奶蜜”…… 每读一篇新文章,我都会先认真得了解作者的生平;每读一段文字,我又都会“反弹”几次,因为确实很深奥;每读到一个案例或有启发作用的地方,我都会轻轻地用笔划上记号,并在书角折上折痕,以便回看。虽然,直至看完都没有完全通透所有的内容及所有名人的教育论点,毕竟有很多是带有不同国家色彩的,但至少我还是找到了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的读后感小编已经整理好了,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一起阅读吧! 佃农理论读后感1 总体上感觉,《佃农理论》在论证方式上非常严密,有大量的证伪的篇幅。这篇文章的文字简练。第一章的开头就是“本书由两部分组成”。据说这是他的导师Alchian所改。现在他的文章结构与此论文有点差异,是一种探险式写法,但往往没有给出一个很解渴的答案。因此多有争议。而且文体上趋繁杂,甚至有“卖关子”和故意显露的倾向。 文章中觉得有意思的三点: 1、以私产、合约、竞争作为三局限。因私产有自由转让权,而佃农间、地主间都要有竞争,在零交易成本(风险)下,分成式租佃与定额式租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样的。特别是台湾厘定地主收的租之后,劳动力边际产出下降,土地的边际产出上升,收成反而更好。 2、“而对于斯密所称的英国式固定地租而终身保有土地的安排要比欧洲其他地方来得更为先进。分析土地占有权发展的适当方法,是考察财产法的变化,而不是像斯密那样通过考究似乎有缺陷的土地出租安排来解释法律的变化。”这句话非常经典。

张五常认为,是英国这种法律规定终身合同导致了英国不使用分成式租佃。 3、减租后,只要佃农获得的耕作收入大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获得的收入,地主就能成功地诱使佃农承担更多的耕作投入,因为其他潜在的佃农愿意这样做。这样就产生了耕作集约度提高的效果。地主的收入也没有减少。因此,政策得到较好的实施。 佃农理论读后感2 《佃农理论》是张五常先生的博士论文,该篇文章树立了合约选择理论实证的典范,为以后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形式上也为博士论文的写作确立了范式。 佃农理论可以说是对科斯定理的一次极为成功的运用,澄清了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佃农分成合约的错误理解。佃农理论主要的主要内容是: 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各种合约安排下的生产效率是一致的,而不是象传统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分成合约的安排下,生产效率是低下的; 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形下,各种合约的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多少以及风险的规避。因为,一般说来,分成合约的缔约成本和执行成本相对于定额合约来说是较多的,但仍然有地主和佃农选择分成合约,这主要是风险的安排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佃农理论的第二点重要的内容。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读、自测”,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其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独立的归纳、分析及鉴赏等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自读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巩固、提高和扩展知识的目的。 那么,如何组织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自读课文真正作为自读课文来教,体现“自读”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唱“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练”,一些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出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读自做,自己评改,这样学生阅读课文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仔细认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一些练习,编写阅读提纲,供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使用,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讲”,由学生钻研课文,写好讲课思路,自己上讲台当小老师。这样,学生要作小先生,事先就必须仔细钻研课文,读深读透。如学生杨翠丽在讲《哨子》一课时,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充

分准备,讲起课来有板有眼,条理清楚,效果不错,真有小老师的样。由于是自己的同学讲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定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促进对一向漫不经心的自读课文的阅读,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学生经过实践锻炼,主动意识逐步养成,自学积极性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信心和兴趣的鼓励者。在自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最终完成目标。如教中学语文第四册自读课文《我的小桃树》一文时,作者在文中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要读者去理解在生活琐事中包含着的许多人生哲理,学生自读时往往会碰到困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质疑:“我”在文中做了一个什么梦?然后由学生在自读中研讨、分析。由“种子的梦”到“果的梦”,认识到这是一个“生长的梦”,从而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在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给方法,适时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才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读效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书体会有时候就像,每读一本好书,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好像一位高人指点了迷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

的挑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的探究性。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类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

(完整word版)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问题意识(如何选题) 在问题意识方面,最重要的是区分该问题是理论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是提出立法对策还是有理论和模型。 证伪方法(如何对理论进行论证) 1、研究必须要有假设。学者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一个假设性的理论命题,对这个问题做理 论上的解释。 2、对理论命题的重要性。包括理论上的证明和经验上的证明。 3、证伪对于研究结论的检验作用 证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1、尽量证明自己的理论不被推翻。2、证伪的意义在于要界定理论的边界和使用范围。 大胆假设(如何提出理论创新) 理论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首先提出一般理论的例外,然后用经验事实对这个例外加以证实,之后再将其确定并概念化,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王力“先归纳后演绎”和黄宗志“从经验到理论”。 模式化分析与因果律的揭示 模式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了解“是什么”的问题,最有利于达到社会科学的理论任务。可能的困难在于:模式化分析需要明确划分模式的标准,对于这一标准或模式要素的把握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思考的跳跃有两层含义:提出理论和模型;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对于因果关系的分析,不能以事实来解释另一事实。应当用模型化的理论去解释事实;把解释事物成因的理论概括出若干变量。 与最前沿的理论进行对话 社会科学是在理论的竞争和对话中前进的,对话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和归宿。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研究者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从经验出发,发现、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第二,要学会提出假设;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证明,特别注意证伪方法的使用;第四,要学会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归纳的方法,从一般到个别,提出概念化、模式化的理论,进行因果律的分析;最后,要跟最前沿、最经典和最权威的理论进行对话,发现这些理论的例外,反思甚至挑战他的权威性,到最后将例外联系起来,或许就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如何对待事实经验 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法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必须以理论为导向。林毅夫的学术态度:第一,一种理论跟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应当反思理论而不是让现实迁就理论;第二,学术的发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密切。对策法学不是一无是处的,关键是我们过去既没有基础理论的指引又对实践缺乏必要尊重,所以才导致失败。逻辑的跳跃有两个指向:一是中国法制的经验另一个是中国法制的教训。 如何进行价值研究 社会科学的方法总体上是客观性,描述性的方法,讲究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法学应该如何对待价值问题:(1)我们应把价值问题当作一个客观法律现象,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其分布、形态、状况和冲突加以研究。价值问题是完全可以进行客观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价值分布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研究对象。(2)切忌在研究中轻易的出应然的结论,这种判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太强,而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3)一定要考虑价值研究的可操作性问题。总之,研究价值应当将研究对象客观化,从价值的反面切入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因果律的揭示。法学研究应该分析近因,而不应该动辄强调追

教育书籍读后感

玫瑰,教育的理想之园 ——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不管何时何地,谁收到玫瑰花都会怦然心动。你看,一朵有一朵的吉义。比如,“1朵”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8朵”是“真诚与坦白”;“99朵”是“天长地久”。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 ——摘自《玫瑰与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常常为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我自知自幼农村长大,没有书香的熏染,师范里自己倾心于玩耍,而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叫浅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 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羡慕过李吉林童话般优美的文字,倾心过于永正幽默而活泼的课堂,感叹过支玉恒的四两拨千斤,震撼于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现在,面前放的是一本《玫瑰与教育》。 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通过眼睛,我们有了想了解她内心的愿望,更多的是疑惑:被说三道四、世人表面热心其实漠然的教育怎么和这么美的字眼、这么美的形象“玫瑰”联系在了一起? 于是,在她高雅的“清谈”中感受其深深的“忧患”,随她走进“听说读写的背后”,聆听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伴着她的行踪,“管窥”一下“日本”的教育状况,“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领略一道道文化风景…… 窈然回首,“玫瑰”与“教育”的含义及关系已渐清晰。原来是因为有了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玫瑰才长久地灿烂在教育的四季里——芬芳四溢。 一个女性,能做到除工作之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和写作上,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 按我的阅读心习惯,看完一个人的一本书,我是要尽量找他的全部著作的。一朵玫瑰将我引向整个玫瑰园。于是,又得以欣赏一簇“玫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激情与思想》、《创造生命的课堂》,接着又在线观看了她的一些课堂录像和演讲实录,这是怎样的一片让人怦然心动、心潮澎湃的园子啊!这是我们理想教育的园子呀! 玫瑰堪称大家,因为她有大心境,大气魄。 “玫瑰”是窦桂梅的网名,其实是窦桂梅的化身——外表美丽而内在芬芳。或者,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玫瑰与教育》一书最后一页,窦桂梅引用狄金森的一句诗:“跳着舞过黯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因为她的《玫瑰与教育》,我想把这句诗改写一下: 跳着舞过平凡的日子,让我走进玫瑰的理想教育之园。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的20项修炼》为三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本书没有用枯燥的理论,没有艰涩的专业名词,而是用和风细雨般的的细节,润物细无声式的魅力,令人感动,触动我们久已死水一滩的心灵,引领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一、和煦的笑容。 教师的微笑如春风化雨,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增加师生间的凝聚力,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于是,我努力地微笑着走进教室,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微笑着鼓励学生探究知识,大胆提问,学生遇到难题,我微笑地对他说:“别着急,再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耐心的等待中,学生终于解决了难题。教师应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微笑着等待孩子的成长。可见,微笑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应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给自己一份好心情,给学生一份好印象。 二、积极的反思 “经验+反思=成长”是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平时工作中,养成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后再指导实践。读了郭教授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层面,今后我还应将教学反思深入到教育领域的价值观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因为教师的反思是新型教师的必备能力。 三、无声的宽容 宽容是无声的教育,但决不是纵容,教师的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真心地关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多一点微笑效果会好一些。小学生的观念习惯理解能力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失误也不足为奇,孩子犯了错,愿意改正,我们就应该宽容他们,给他改正的机会。 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不是机器人,学生是活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怎样靠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怎样把知识传递给他们,这需要教育的艺术,需要老师的教育技巧,深入钻研和思考,使他们在自己的知识阶梯上,自信地向上前进。 《教师的20项修炼》的一篇篇精妙论述,让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触动,引导我不断地修炼自己。今后每天问自己一句:“今天修炼了吗? 《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本学期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们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又发了两本书给大家学习,就我个人而言感觉很好,这样通过教学之余时间学习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对增强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在学习《教师的20项修炼》时看到教师的反思一章节时,感触很多。“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旨在引领老师们“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分析问题与困惑、成功与失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我觉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反思促发展,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成为教师。事实上,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自发行为,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毋需刻意追逐。 一、运用现代课程观,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的原则,重新审视教师的作用。现在的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等多重角色。这一转变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而言,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角色。 为了适应这种多重角色,教师备课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授上,不应以自己所理解的重点难点去把握教材,也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教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学习策略;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手段,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传授出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一切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策划、组织、启发、引导、点拨、答疑、做好总结工作上来,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和学生的主体位置,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的“收获与发展”为标准,而非教师“教给了什么”。本学期我教的《电子技术项目课程》就是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的教学。 二、运用教育民主思想,反思自己的学生观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实行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观念是教师人格特征的重要内容。实行教学民主,首先,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到一个平等的人的位置来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的尊严与情感,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把学生当人看。其次,始终记住学生是思想意义上的未成年人、不完美的人和需要教化之人,学校是他们走向成年、走向完美、接受教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来自教师的鼓励、宽容或讽刺、批评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教师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待有缺点、犯错误的学生要多宽容,少责备;多激励,少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