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下复习提纲(答案)

《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主要在政绩: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上,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指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huì),唐太宗时最有名的谏臣是魏征)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2、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很有魄力,主要政绩(改革措施):

(1)选贤任能,改革吏治;(任用姚崇等人为宰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试县令的政绩。)

(2)崇尚节俭,不用奢侈品。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

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有许多新品种;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发达,(丝织业)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历史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魏晋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标准是门第。

2、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注意:隋文帝时科举制尚未形成,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隋炀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的影响:(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

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年才被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唐与突厥的关系

2、唐朝灭西突厥后,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突厥故地(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二)唐与吐蕃的关系

2、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玄宗说,唐与吐蕃已经“合同为一家”了。

3、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唐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四)总结:

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1)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例,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联姻“和亲”:例,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册封首领:例,①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②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③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朝对外交往概况

1、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对外交往比较活跃(频繁)(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原因:(1)唐朝制度完备、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往提供了机会);(3)唐朝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较发达,(为中外交往创造了条件)。

2、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来到中国。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2、日本深受唐文化影响的表现:(1)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朝为蓝本。)(2)日本参照中国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3)日本在社会

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贡献: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三)玄奘西游

1、贞观初年,玄奘为探求佛学,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在天竺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回到长安,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事例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列表归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特点。

说明:造成三位诗人诗歌风格不同的主要(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

2、颜真卿的主要成就: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地位: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颜氏家庙碑》。

3、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在书法史上留有“笔谏”的美名。代表作:《玄秘塔碑》。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4、唐朝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5、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其作品特点: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6、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其作品特点: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人们称他的画为“吴带当风”。成就: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唐以前,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

地区得到开发;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这一时期(唐中后期至五代、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2)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3)南方自然条件的变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2)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南宋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宋代南方手工业繁荣的表现:

(1)纺织业:蜀地丝绸“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纺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很出名。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代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1)商业都市:宋代最大的商业都会是开封和杭州;南宋最繁荣的商业都市是临安(今杭州)。(临安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

(2)海外贸易: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3)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的纸币叫会子。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1)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宋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4)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使我国与西域、中亚的联系受阻,只有通过海路发展对外贸易。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服饰:

(1)宋初,崇尚节俭,衣帽不得缀饰珠玉,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2)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学者朱熹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3)宋代,妇女缠足的风气逐渐传开。

2、饮食: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肉食北方以羊肉为多,南方人吃鱼多。

3、住宅:

(1)农村:①百姓住房比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②富裕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构成一组住宅。

(2)城市:①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②稍讲究些的,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③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4、交通:

(1)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很普遍;

(2)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邸店如云屯”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

(1)瓦子出现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2)瓦子的功能: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里还有许多买卖摊位。)

2、欢乐的节日

(1)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2)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主要习俗除夕夜:贴“桃符”,“守岁”;元旦当天:拜年。)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活字印刷书的发明

1、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

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是唐朝炼丹家炼丹制药时偶尔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5、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资治通鉴》

1、作者:生活在北宋的司马光。

2、体裁: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3、内容: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4、特点: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宋词和元曲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2、宋代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4、生活在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属于婉

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5、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它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时间:1368年初

2、建立者:朱元璋(即明太祖)

3、都城:(应天、京师)南京(六朝古都、三国时吴国称“建业”、东晋称“建康”)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问答题掌握):1、改革行政机构:(明朝初年,沿袭了元朝的行省制度。)

(1)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①丞相制度开始于秦朝,明朝朱元璋时废除,在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

②丞相废除后,朱元璋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明成祖时)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2)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置直属中央的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管民政(包括财政)、刑狱和军政。

2、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1)职能:侍卫亲军,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2)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3、实行“八股取士”

(1)命题范围(内容):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2)文体: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答题观点: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对“八股取士”的评价:

积极作用:八股文对考试命题范围和文体的规定,使考试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

有借鉴意义。

消极作用(危害):(1)八股文考试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2)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问答题掌握)

1、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17课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在位皇帝:明成祖。

3、郑成功成功实现远航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主要原因);(2)明朝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3)郑和的个人才能。(具有吃

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教义。)

4、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世纪),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5、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2、戚继光组建了一支抗倭队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但岳飞、文天祥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租借的名义,骗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澳门也称为“马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