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harp_入门教程

CSharp_入门教程
CSharp_入门教程

用计算器(机)来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过亲自的尝试来体会用计算器(机)来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而当数据个数很多时,用计 算器(机)来算显得非常简便.我们只要将各个数据输入计算器(机),再按照指定的顺序进 行操作,便可直接得到所需要的结果.b5E2RGbCAP 二、探索与归纳 1.用计算器来计算平均数:
(先熟悉计算器的面板,如上图所示)
1/6

以前面 31 个城市当日最高气温这组数据为例,按键顺序如下: (1)打开计算器; (2)按 MODE 键 2 键,进入 SD 状态,即启动计算器的统计计算功能; (3)按 SHIFT 键 Scl 键 = 键,清除以前计算储存的数据; (4)按 3 键 2 键 DT 键 3 键 3 键 DT 键… 2 键 9 键 DT 键, 输入所有数据 (5)按 SHIFT 键和 x 键和 = 键,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6)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 可按 SHIFT 键 CL 键将它清除,再重新输入正确数据. 2.计算机帮我们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Microsoft Office 的 Excel 不仅可以用来画统计图, 还可以用来求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 不 妨以前面 31 个城市当日最高气温这组数据为例,用计算机来求这三个指标.操作步骤是这样 的:p1EanqFDPw (1)在这张表中的第一列逐个输入所有的数据,一个数据占一格,选中一个空白格,作为计 算机放答案的位置,如图所示:DXDiTa9E3d
(2)点击工具栏中的“=”后,在“=”号这一行的最前面会出现一个可下拉的菜单,点击一 下这个菜单,将显示如图的屏幕.如果要计算平均数,就选择“AVERAGE”;RTCrpUDGiT 如果要计算中位数,就选择“MEDIAN”;要计算众数,就选择“MODE”.
2/6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平均分》练习 一、填空。 1、(1)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2)把16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3)把2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2、(1)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8÷( )=( ) (2)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8÷( )=( ) 3、分一分,填一填 算式:( )÷( )=(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 4、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5、15÷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6、(1)4×5=20 https://www.360docs.net/doc/388498592.html,

20÷5=4 想:(四)五二十,商是4。 20÷4=( ) 想:四( )二十,商是( )。(2)12÷2=( ) 想:二( )十二,商是( )。 12÷6=( ) 想:( )六十二,商是( )。 24÷4=( ) 想:四( )二十四,商是( )。 24÷6=( ) 想:( )六二十四,商是( )。二、口算: 4×2= 4×3= 5×2= 8÷2= 12÷3=10÷5= 8÷4= 12÷4= 10÷2= 3÷3=4÷2= 8÷2= 12÷6= 12÷2= 12÷4=9÷9= 6÷3= 10÷2= 12÷3= 9÷3=16÷4= 24÷6= 30÷5= 18÷3= 3×4=5×5= 6×6= 12÷4= 25÷5= 36÷6=3×2= 2×5= 3×4= 6÷2= 18÷6=12÷3= 6÷3= 10÷5= 12÷4= 5×3=5×6= 6×4= 15÷3= 30÷6= 24÷4=15÷5= 21÷3= 24÷6= 28÷4= 27÷3= 三、解决问题: 1、把12枝花分别插在2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2、有20枚奖牌,平均装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可以装多少枚奖牌? 四、智力冲浪: (1)○+○+○=18 △+○=14 ☆+☆+☆+☆=20○=()△=()☆=()

(完整版)平均分练习题集

平均分练习题集 一共有()个糖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个。找一找,哪组是平均分? 一、平均分问题。 1. 把上面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个(? 2. 把16个4份,每份多少个(? 3 把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

4. 把上面30个平均分成6份,每份多少个()? 5. 把上面35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多少个()? . 把上面27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多少个()? 二、解决问题. 1、二年级(3)班为庆祝三八妇女节,表演了节目 我们班有男生64人, 女生27人 没有参加演出的有39人 参加演出的人有多少人?

2、二(3)班为玉树捐款 第二组捐了多少元钱? 3、小红有6盒,每盒有8支,送给捐给希望小学19只铅笔,她还剩下了几支? 4、村长60岁时,喜洋洋多少岁。 三组学生一共捐了91元钱, 第一组捐了25元钱 第三组捐了31元钱 我今年7岁 我今年31岁

5、袋鼠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一起逛公园。 一共要付多少元? 三、学会提问题。 1.妈妈买了30个苹果,分给我、哥哥、姐姐三个人,每个人能分多少个? 2.学校新购买了20张办公桌,准备分给5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可以分到几张? 3.小丽跟3个朋友一起折纸鹤,每张纸能折4个.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4.亮亮跟爸爸妈妈去种树,亮亮种了2棵,爸爸妈妈每人种了5棵。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票价 大人票:每张6元 儿童:每张9元 我带了50元钱够吗?

5.姐姐上班一天工资为80元,晚上帮人打字可赚10元。你能从姐姐的工作中找到数学问题吗? 6.小宇喜欢吃汉堡,妈妈给小宇买了两个汉堡和一杯可乐,汉堡每个8元,可乐每杯四元。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多数学问题的噢! 7.莉莉跟爸爸妈妈去公园,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出门游玩的时候你动脑筋思考了吗? 8.笔记本每本2元,铅笔每支一元。买文具的时候你自己计算总价了吗? 9.小文坐车上学每次要花2元钱,每天早晨坐车去学校,下午坐车回家。请你提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例1、例2(12-14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 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小猴子分香蕉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请同学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看到了有两只熊猫还有十个竹笋。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拿出圆片代替竹笋,说说怎样把这些水果分给两只熊猫,然后分一分。 学生活动,教师查看。结果汇报给大家。 生1:给大熊猫7个,小熊猫3个,因为大熊猫吃的比较多。 生2:两只熊猫个5个,因为这样一样多,最公平。 生3:给小熊猫8个,大熊猫2个,因为大熊猫希望小熊猫多吃长得快。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同学们分的都很好,现在仔细观察,有一种很特殊的分法。最公平的分法,其他 的都是一边多、一边少,揭示平均分。 分得同样多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齐读,指名读。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课件出示,小红拿来了8块糖,它有三种分法,你能判断出哪组是平均分的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课件出示主题图,5只小猴子分20个桃子,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看看怎样分。 2.动手操作,展示平均分的方法。 师:大家拿出20个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教师参与学生之中,最后分组汇报并展示不同的分法。 组1:一个一个地平均分5份,每份4个。 组2:两个两个的分。 组3:先三个三个的分,剩下的三个一份一个 生4:我是每次拿4个放在一起,再拿4个,拿5次。 师:刚才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帮着小明想出了这么多分桃子的方法,但是,不论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每只小猴4个桃子,是平均分的。 3.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这15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展示分法,学生评价。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1.联系实际,练习体验。 师:小明非常喜欢小动物,他买了12个香蕉,想平均分给3只小猴(课件出示:桌面上小明放有12个香蕉,下面蹲着3只小猴)你知道每个小猴分几个吗? 知道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不知道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每只小猴4个,可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 师:唉呀,又来了一只小猴,咱们要重新分这12个香蕉了。 生: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 师:好主意,那每只小猴分几个?(学生讨论,汇报:每只小猴3个) 课件演示又来了2只小猴

20.1.1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平均数,使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潘举标]【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算术平均数的简便算法与加权平均数的一致性,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 2.会根据频数分布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它所体现的统计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表现特点,他们喜欢自主观察、亲身地感受、适应的交流。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的能力,但对于较复杂的平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的计算与理解,还不熟悉研究问题的方向和方法,这包括:1.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2.借助几个加权平均数的实例,通过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推广到一般方法,3.理解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区别与联系,亊实上,这个过程的处理,就是希望学生在初步感受—充分感知—形成方法—理解应用—深入感知—内化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难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难点:理解权的意义,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 复习箅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公式 活动2【练习】问题1 :求数据1,1,2,2,2,3,3,3,3,3的平均数 两个解法不同学生板演后教师归纳导出数据重复出现求加权平均数公式 活动3【讲授】问题2 :某班级为了解学生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结果如下:13岁8人,14岁16 人,15岁24人16岁2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结果取整数)

教师提问13岁8人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提问学生后归纳:即13这个数重复 出现8次,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 活动4【活动】问题3 为了解5路公交车的运营情况,某公交公司统计了某天5路公交车每个运营班 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 载客量/人组中值频数(班次) 1≤x<21 11 3 21≤x<41 31 5 41≤x<61 20 61≤x<81 22 81≤x<101 91 18 101≤x<121 111 15 (1)补全表格(提问两个不同解法学生回答,教师说明组中值求法) (2)这天5路公交车平均每班载客量是多少?(让学生用计算器完成) 活动5【练习】问题4 课本115练习第1,2题 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两学生板演,提问学生板演存在问题, 活动6【活动】小结 1.数据分组后,一个小组的组中值是如何确定的?(提问学生回答) 2.根据频数分布求加权平均数时,你如何确定数据与相应的权?(提问学生来完 成)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课本121页习题20.1第1,3,4,题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练习题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35 ()×6=24 8×()=32 20÷5= 36÷9= 18÷2= 28÷7= 32÷4= 18÷6= 45÷9= 18÷6= 32÷8= 20÷5= 15÷5= 30÷6= 16÷4= 21÷3= 15÷3= 二、填一填。 1、在算式20÷5=4中,被除数是(),5是(),4是() 2、被除数是35,除数是5,商是()。算式: 三、列算式。 1、一共有12个西瓜 (1)每只小猴子搬2个西瓜,需要()只小猴子。 算式: (2)有6只小猴子来搬西瓜,每只小猴子搬()个。 算式: 2、16个珠子。 (1)分成2串,每串有()个珠子。 算式: (2)如果把这些珠子每8个串成一串,可以串()串。 算式: 3、有12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根。算式: (2)每2根分一捆,能分()捆算式: (3)每6根分一捆,能分()捆。算式: 4、有24只,如果每3只小猪住一间房,一共需要()间房。 算式: 5、一共有36个土豆,小老鼠每次运9个土豆,要运()次才能运完。 算式: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35 ()×6=24 8×()=32 20÷5= 36÷9= 18÷2= 28÷7= 32÷4= 18÷6= 45÷9= 18÷6= 32÷8= 20÷5= 15÷5= 30÷6= 16÷4= 21÷3= 15÷3= 二、填一填。 1、在算式20÷5=4中,被除数是(),5是(),4是() 2、被除数是35,除数是5,商是()。算式: 三、列算式。 1、一共有12个西瓜 (1)每只小猴子搬2个西瓜,需要()只小猴子。 算式: (2)有6只小猴子来搬西瓜,每只小猴子搬()个。 算式: 2、16个珠子。 (1)分成2串,每串有()个珠子。 算式: (2)如果把这些珠子每8个串成一串,可以串()串。 算式: 3、有12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根。算式: (2)每2根分一捆,能分()捆算式: (3)每6根分一捆,能分()捆。算式: 4、有24只,如果每3只小猪住一间房,一共需要()间房。 算式: 5、一共有36个土豆,小老鼠每次运9个土豆,要运()次才能运完。 算式:

(完整版)《平均分说课稿》

《平均分》说课稿 城关镇东关学校 一、说教材 《平均分》这一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所学的内容,是建立的一年级学的简单分类与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为今后学习各种除法和除法应用题打下基础。因此,这一课的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践操作,想想分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对新知识的牵引,让学生由已知感受未知,从未知探求新知。 二、说教法学法 我在设计本堂课的理念是: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基本无浅略的表象,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我预设如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2、动手操作法: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学法: 1、直观操作法: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2、观察比较法: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 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分分摆摆的操作,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让学生在 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并由此粗浅的感知除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能用学到的平均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每份同样多才是平均分,而难点则是平均分的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