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1)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1)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1)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

一、 下倾角概述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承载了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的双工功能,即移动通信信号传递的载体,其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劣。 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的好坏,一般受限于基站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及天线下倾角四大重要因素,只有四大因素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基站天线的最佳应用效果,本文结合基站的各种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对基站天线下倾角的设置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对CDMA 网络而言),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个侧重方向,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这两个侧重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而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 1.1.考虑干扰抑制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减很快。因此从控制干扰的角度考虑,可认为半功率角的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 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 (H/R )+β/2 公式一

倾角θ

天线高度

同频小区

基站天线覆盖示意图

覆盖距离

服务区异频区

图1、 基站天线控制干扰时的下倾角应用图

其中α为天线的下倾角,H 为天线有效高度,β为天线的垂直半功率角。R 为该小区最远的覆盖距离,即覆盖长径R 。

1.2.考虑加强覆盖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H/R)公式二公式二含义如下图所示。

图二、基站天线控制信号强度时的下倾角应用图

二、下倾角设置的应用分析

2.1.下倾角分类

目前天线行业内天线的下倾角实现方式有三种: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以及电调下倾角;需要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电调下倾角。

1)机械下倾角:通过调整安装支架,改变天线物理位置,从而实现下倾角连续调节的

调节方式。

2)预置电下倾角:通过天线赋形技术,调整天线馈电网络,改变天线阵列中各振子的

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某个电下倾角的调节方式。

3)电调下倾角:通过天线关键器件移相器,连续调整天线馈电网络,连续改变天线阵

列中各振子的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电下倾角的连续

调节的调节方式。

2.2. 机械倾角和电下倾角的对比

65°15dBi天线不同机械倾角的方向图仿真图

65°15dBi天线不同电下倾角的方向图仿真图

从仿真图分析,同等类型的电子式下倾天线与机械式下倾天线相比,波形畸变较小,易于控制覆盖范围;干扰规避能力较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载干比;RMS延迟范围较小,抗多径效应能力较强。下表分别列比了某种内置6度、9度电子倾角天线和一般类型天线在不同机械倾角时波形畸变的情况。

基站天线波形畸变情况对照表

65°15dBi 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电下倾角机械倾角总倾角水平波束宽度前后比(dB)

1 0°0°0°64.8°34

2 0°2°2°68.1°27.4

3 0°4°4°71.8°24.3

4 0°6°6°78.8°26.3

5 0°8°8°85.3°24

6 0°10°10°103.7°19.8

7 0°12°12°121.4°19.5

8 0°14°14°133.3°18

9 0°15°15°149.6°17.8

10 0°16°16°152°17.6 65°15dBi6°电子倾角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序号电下倾角机械倾角总倾角水平波束宽度前后比(dB)

1 6°10°16°64.2°23

2 6°8°14°68°26.1

3 6°6°12°69°31.3

4 6°4°10°69.4°33.5

5 6°2°8°66.7°30.6

6 6°0°6°64.9°37.2

7 6°-6°0°65.6°29.6

8 6°-4°2°64.2°29.8

9 6°-2°4°61.6°33.2 65°15dBi9°电子倾角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序号电下倾角机械倾角总倾角水平波束宽度前后比(dB)

1 9°-9°0°64.9°36.8

2 9°-8°1°68.5°33.7

3 9°-6°3°62.7°35.1

4 9°-4°5°62.2°34.0

5 9°-2°7°63.5°30.4

6 9°0°9°64.0°32.5

7 9°2°11°69.6°31.0

8 9°4°13°67.7°30.4

9 9°6°15°65.2°26.5

综合以上考虑,宜优先选用电调倾角天线。在工程中,采用预置电下倾角、电调倾角和机械倾角三者结合的方式使天线达到需要的下倾角度。

天线需要的下倾角度=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电下倾角。

例如:对某些特殊基站,由于业主协调难度较高,最后被迫选择超高基站进行建站,为避免塔下黑的现象,需要采用超大下倾角24°,则此时下倾角的最佳组合方式为24°=机械下倾角4°+预置电下倾角6°+电下倾角14°。.

三、实际应用环境中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值

由于基站周围环境十分复杂,天线下倾角设定还必须充分考虑附近山体、水面和高大玻璃幕墙等强反射物质的反射和阻挡。因此实际应用中的基站下倾角可利用上述理论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的应用环境最终确定。

在此仅将基站电磁环境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四大主流电磁环境,并结合上述理论计算,得出不同基站高度及不同覆盖距离时的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如下:

密集城区

站距(米)天线有

效挂高

(米)

水平半

率角

(度)

垂直半

率角

(度)

下倾角

(公式

一)

下倾角

(公式

二)

建议机

械下倾

角(度)

建议电

下倾

角(度)

建议下

角(度)

40030651315.08.58715.0

50030651313.3 6.86713.3一般城区

站距(米)

天线有效

挂高(米)水平半功

率角(度)

垂直半功

率角(度)

下倾角

(公式

一)

下倾角

(公式二)

建议机械

下倾

角(度)

建议电下

角(度)

建议下倾

角(度)

600 35 65 13 11.5 5.0 6 6 11.5 700 35 65 13 10.8 4.3 6 5 10.8 800 35 65 13 10.3 3.8 5 5 10.3 900 35 65 13 9.8 3.9 5 5 9.8 1000 35 65 13 9.5 3.0 5 5 9.5

郊区

站距(米)

天线有效

挂高(米)水平半功

率角(度)

垂直半功

率角(度)

下倾角

(公式一)

下倾角

(公式二)

建议预置

电下倾

角(度)

建议机械

下倾

角(度)

建议下倾

角(度)

1500 40 65 13 8.8 2.3 3 5 8.8

2000 40 65 13 8.2 1.7 3 5 8.2

2500 40 65 13 7.9 1.4 3 5 7.9

3000 40 65 13 7.6 1.1 3 5 7.6 农村

站距(米)

天线有效

挂高(米)水平半功

率角(度)

垂直半功

率角(度)

下倾角

(公式一)

下倾角

(公式二)

建议预置

电下倾

角(度)

建议机械

下倾

角(度)

建议下倾

角(度)

4000 55 90 7 5.1 1.6 3 1 4.0

5000 55 90 7 4.8 1.3 3 1 3.5

4000 55 65 13 7.7 1.2 3 2 5.0

5000 55 65 13 7.4 0.9 3 1 4.0 标注:此表格中的数据仅供参考,若纳入实际应用,需统筹考虑基站的实际电磁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决定了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质量,而要想保证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就必须统筹考虑基站天线的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及天线下倾角四大因素。

本文结合天线的电磁环境及天线挂高,分析了基站天线下倾角的选择,对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下倾角设置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如果在最终的现网下倾角应用中只是简单的公式套用,则很难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因此对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应统筹考虑实际的基站应用环境,并结合本文所展列的下倾角参考值,最终得出符合现网的下倾角设置值,从而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质量。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方法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方法 一、基础理论 1、定义 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倾角+电子下倾角 机械下倾角:通过天线的上下安装件来调整的,这种方式是以安装抱杆为参照物,与天线形成夹角来计算的。 电子下倾角: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 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 2、理论计算 已知:H--天线的高度, D--小区的覆盖半径, β-天线的垂直平面半功率角, P—预制下倾角,为可选项,计算α--天线的俯仰角 答:α=arctg(H/D)+β/2-{P} 二、实例说明 1、某县级市平均站间距为443米,本地区采购的天线水平半功率角为65°,垂直半功 率为6°,内置电子下倾角分两类:0度,6度,采购原则如下:总下倾角小于等于 9度的,采购电子下倾角为0度的天线,总下倾角大于9度的,采购电子下倾角为 6度的天线。假设本期新增的基站均为三扇区定向站,请分别计算站高为20米、30 米、40米、50米的基站,天线下倾角分别是多少,机械下倾角分别是多少? 答:

(1)根据上图所示,且新增基站为三扇区定向站,小区半径R=站间距D/1.5=443÷1.5≈295(米) (2)通过《天线下倾角与覆盖距离计算》软件计算 20米站高基站:总下倾角=7°,机械下倾角=总下倾角-电子下倾角=7°-0°=7°

=9° 40米站高基站:总下倾角=11°,机械下倾角=总下倾角-电子下倾角=11°-6°=5°

-6°=7° 总结:根据以上经验可以推算出,在该地区20米站高基站天线下倾角为7°, 站高每增加5米,天线下倾角增加1° 三、运行软件

天线下倾角调测

下倾角一般指天线向下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一个合适的下倾角能加强本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同时也能减少小区之间的信号盲区或弱区,也不会导致小区与小区之间交叉覆盖、相邻的关系混乱,一个合理的下倾角是保证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目前天线下倾角的调整是我们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般的天线下倾角共分为机械下倾角跟电子下倾角,机械下倾角是通过人工来调整天线物理下倾来实现,电子下倾角就是通过电子仪器来调整天线的阵子来实现。在这里我再明确一下,就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调整下倾角,机械下倾角和电子下倾角设计是多少度就应该是多少度,包括在我们在验收文档里面,下倾角是不允许有偏差的,就算相差一度也是不行的! 根据我们目前的设备,我主要就讲解下京信天线和安德鲁天线的电调仪使用方式。 目前我们使用的安德鲁电调仪

安德鲁的电调仪是没有自带显示屏的,所以我们需要用电脑联接电调仪再联接到天线来调整天线的电子下倾角,

联接天线后,打开软件,点击面板上“Find Dcvices”按钮 软件开始执行新的搜索任务,进度条显示搜索进程,界面下方状态栏显示伴随进程正在搜索的内容

完成搜索后弹出对话框,检查已搜索出的设备,如果正确点击“YES”,反之点击“NO”。 经过搜索发现天线后,界面内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目前发现驱动器的数量。 同时,软件界面内会显示出已搜索到的天线驱动器的基本信息,其数据显示结构。

进入编辑选择窗口。 在编辑窗口内填写所有的信息后,点击“Configure”,跳出对话框询问点击“YES”,再次跳出对话框点击’“OK”。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摘要:天线下倾角设置是否合理,将对天线的覆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会对相邻小区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正确的理解天线下倾角的设置原理,合理的设置天线下倾角,将对无线基站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基站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无线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GSM 下倾覆盖 1、概述 在过去两个月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事无线基站的设计,在勘查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学习和整理,希望能够为自己和同事在将来的查勘设计过程中提供相关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定向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2、天线下倾的方法 2.1 天线倾角的作用 为了使信号限制在自己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并且降低对其他同频小区的干扰,使定向天线波束图形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天线下倾技术是利用天线的垂直方向性有效控制干扰和覆盖的重要手段: 1)天线下倾可以使小区覆盖范围变小; 2)天线下倾安装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相当于天线在垂直面上去耦增加; 3)天线下倾后加强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小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 2.2 天线下倾的方法 有两种使天线方向图向下倾斜的方法: 1)机械下倾,通过机械调整改变天线向下倾角。 2)电调下倾。通过改变天线阵的激励系数来调整波束的倾斜角度。 两种不同的下倾方法将产生不同的辐射情况,在下倾角度较小时,这种区别不明显;但随着角度的加大,它们的区别就非常显著了。 在采用电倾角时,随着下倾角的增加,在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天线方向图仍然保持原有形状,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但对于机械下倾,随着下倾角的加大,天线主瓣方向信号强度迅速降低,当下倾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主瓣方向逐渐凹陷下去,同时旁瓣增益随之增大,这就造成旁瓣对其他方向上的同频基站的干扰。 目前GSM网在高话务密度区的呼损较高,干扰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械下倾角过大,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要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不足,必须缩短站距、加大天线下倾角度,因此采用机械天线很难解决用户高密度区呼损高、干扰大的问题,建议在高话务密度区用带电倾角的天线,而把机械倾角天线安装 在农村、郊区等低话务密度地区。 3、天线倾角的设计 3.1 天线倾角覆盖的范围 定向天线覆盖的角度受天线出场设置限制,天线扇区在水平覆盖范围内信号一般集中在65度内,在垂直覆盖范围内信号一般集中在13度内。 定向天线下倾角度有2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内置角(出厂已设置好)、一种是现场调整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 一、 下倾角概述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承载了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的双工功能,即移动通信信号传递的载体,其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劣。 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的好坏,一般受限于基站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及天线下倾角四大重要因素,只有四大因素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基站天线的最佳应用效果,本文结合基站的各种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对基站天线下倾角的设置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对CDMA 网络而言),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个侧重方向,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这两个侧重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而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 1.1.考虑干扰抑制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减很快。因此从控制干扰的角度考虑,可认为半功率角的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 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 (H/R )+β/2 公式一 倾角θ 天线高度 同频小区 基站天线覆盖示意图 覆盖距离 服务区异频区 图1、 基站天线控制干扰时的下倾角应用图 其中α为天线的下倾角,H 为天线有效高度,β为天线的垂直半功率角。R 为该小区最远的覆盖距离,即覆盖长径R 。

1.2.考虑加强覆盖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H/R)公式二公式二含义如下图所示。 图二、基站天线控制信号强度时的下倾角应用图 二、下倾角设置的应用分析 2.1.下倾角分类 目前天线行业内天线的下倾角实现方式有三种: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以及电调下倾角;需要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电调下倾角。 1)机械下倾角:通过调整安装支架,改变天线物理位置,从而实现下倾角连续调节的 调节方式。 2)预置电下倾角:通过天线赋形技术,调整天线馈电网络,改变天线阵列中各振子的 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某个电下倾角的调节方式。 3)电调下倾角:通过天线关键器件移相器,连续调整天线馈电网络,连续改变天线阵 列中各振子的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电下倾角的连续 调节的调节方式。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令狐文艳 一、天线类型选择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 1、城区基站天线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如下图所示。 (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度。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双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但由于密集城区基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度到11.5度之间。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天线。(2)对于GSM网络而言,为提高覆盖质量,在平原地区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效果较好,但同时会产生切换区域增大的问题;而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小的天线

下倾角

站置、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及DT 覆盖诊断!下倾角用户可以单击对应的问题小区,查看当前天线下倾角Downtilt ,以及根据以上算法生成的天线下倾角Downtilt_Reference 优化建议的参考值 11、站置、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及DT 覆盖诊断1.天线方位角及性能诊断:主要是对通过天线反向(背向)切换性能分析来实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网络中的错覆盖,天线方向角标称错误问题,天线前后功率比性能差的问题,天线过覆盖问题其中错覆盖大都是由于天线方位角不正确引起,可能是由于施工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天线方位读取的人为问题引起天线前后功率比性能差则可能是由于天线的方向性能或建筑物的反射引起过覆盖则更多是由于基站之间的高度差引起 2.基站位置诊断:利用天线的背向切换性能分析的最大特点,能很容易的发现基站经纬度问题因为在天向方位角正确的情况下,当经纬度发现较大的偏移时,原来对周边小区的正向关系切换,根据相对位置和反向切换性能分析,必然表现为天线的反向切换,因而都能在地图中分析出来 3.工作原理及作用:以上应用都是根据天线的反向切换统计分析来实现菜单“ANT’s rearward HO audit base on HOstat”一个算法可以实现对基站经纬度,天线方位角,天线前后对性能,以及基站高度差过大引起的过覆盖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把握;也避免了传统做法上,通过路测实施来发现问题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大大的节约了资源的开销并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换个角度来考虑,也为频率规划和邻区规划的有效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障,进而为改善网络C/I 比提供间接的支持 4.HO 统计应用举例:以下面是在某运营商网络应用中,根据对天线反向切换分析后,对存在嫌疑的站点作实际勘查后的汇总表,除了5371~5373的反向切换是由于南面的高山站引起之外,其他站点都存在经纬度或方位角有较大出入的问题特别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护运营商的隐私,已对经纬度小数点前的数值做了必要的偏移处理 5.基于天线物理参数的优化应用:除了以上的算法实现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小区的物理参数:天线高度Height 、天线下倾角Downtilt 、垂直方向的波辨半功率角Vertical_Beamwidth 来作为天线优化的重要依据 随着城市建设和网络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站的密度越来越高,频率干扰也日趋严重,为了迎制基站之间的无线干扰,天线系统的优化也就更加必要和重要可以注意到密集地域的站点地势都是平坦的开阔地域,且站距也就几百米,因而我们可以把复杂的传播问题简单化,以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来做天线系统的优化 一般来说,俯仰角的大小可以由以下公式推算: Downtilt=arctg(Height/Distance)+Vertical_Beamwidth /2 Downtilt --天线的俯倾角 Height --天线的高度 Vertical_Beamwidth --天线的垂直平面半功率角 以上信息Downtilt 、Height 、Vertical_Beamwidth 为CELL 表中的缺省数据,这些信息在分析应用中缺一不可,且必需保证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这三个参数仅不能为0,否则工具将跳过当前小区的诊断分析 Distance --小区的覆盖半径,是将天线的主瓣方向对准小区边缘时的参考距离值 在批量除理时,工具将自动地对小区的覆盖范围半径Distance 进行预测,以此计算Downtilt_Reference 建议参考值 执行“ANT’s Downtilt audit base on Cell Info.”,程序即自动完成此项检查,生成效果举例如下其中,每个小区的覆盖预测用一片叶子来表示,叶中段(也就是1/2叶长处)表示估D o c u C o m P D F T r i a l w w w .p d f w i z a r d .c o m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一、天线类型选择 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1、城区基站天线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如下图所示。 (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度。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 (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 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 双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 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但由于密集城区基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 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 双

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 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 度到11.5 度之间。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 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 度的天线。 (2)对于GSM网络而言,为提高覆盖质量,在平原地区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效果较好,但同时会产生切换区域增大的问题;而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小的天线易于控制覆盖方向和范围,效果较好。 ( 3)为保证覆盖半径,应选择高增益天线。 ( 4)由于极化分集依赖于移动台周围反射体和散射体的分布,对于地物分布相对较稀疏的农村地区,极化分集效果不如空间分集。因此在安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单极化天线。 (5)如果基站周围各方向上都没有明显阻挡,话务需求较小,预期覆盖范围也较小,可以选用全向天线。 综上所述,CDMA网络农村地区定向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高增益单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17dBi 单极化天线;GSM 网络农村地区定向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适配的高增益单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或65度的17dBi 单极化天线。全向基站则可以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方法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 天线方向角测试方法: 使用仪器:指南针 型号:DQY-1型 指南针的工作环境要求: 1.在使用指南针时应距离金属物体、金属管道、导线等2米以上,以免指南针自身磁场受其他磁场干扰,无法获取准确数据。2.应在晴好天气使用,避免空气中过多的带电粒子对指南针造成影响。 3.使用时应在远离强磁场,如变压器、旋转电机、高压走廊等。4.应避免在太阳黑子活跃期内使用,由于该期间地球磁场会发生偏转及磁暴现象,指南针获取数据与平时要存在较大差距。5.在测试者使用指南针时,不要在其半径1米内使用手机通话,以免影响测试数据。 第一种测试方法 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后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 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 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 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 2.视线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 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

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 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取 得数据的平均值即 第二种测试方法 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前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 2.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 3.此时指南针白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 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取得数据的平均值即 第三种测试方法 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板面垂直方向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 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 起与天线面板侧面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 测量者手持); 2.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 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加或减90度(在面向天线正面

天线俯仰角

天线的覆盖范围主要取决于天线高度、下倾、天线增益、天线口功率、无线链路等因素。 一般网络规划对市区可按照: (a) 繁华商业区; (b) 宾馆、写字楼、娱乐场所集中区; (c) 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区; (d)工业区及文教区;等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 (a)(b)类地区应设最大配置的定向基站,如8/8/8站型,站间距在0.6~1.6km; (c) 类地区也应设较大配置的定向基站,如6/6/6站型或4/4/4站型,基站站间距取 1.6~3km; (d) 类地区一般可设小规模定向基站,如2/2/2站型,站间距为3~5km;若基站位 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且站间距在5km以上,可设以全向基站。 上几类地区内都按用户均匀分布要求设站。郊县和主要公路、铁路覆盖一般可设全 向或二小区基站,站间距离5km-20km左右。 覆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客户带来更好无线业务服务,不过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看覆盖环境,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下倾方式和天线挂高; 2、看天线类型、参数,是否带电倾角,看天线参数以及其方向图进行评估; 3、实地CQT测试,更加贴近用户的方式。 天线高度的调整 天线高度直接与基站的覆盖范围有关。一般来说,我们用仪器测得的信号覆盖范围受两 方向因素影响: 一是天线所发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二是到达该地点的信号强度足以为仪器所捕捉。 900MHz移动通信是近地表面视线通信,天线所发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S)直接与收发信天线的高度有关,具体关系式可简化如下: S=2R(H+h) 其中:R-地球半径,约为6370km; H-基站天线的中心点高度; h-手机或测试仪表的天线高度。 由此可见,基站无线信号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即基站的覆盖范围)是由天线高度 决定的。 GSM网络在建设初期,站点较少,为了保证覆盖,基站天线一般架设得都较高。随着近几年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基站站点大量增多,在市区已经达到大约500m左右为一个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减小基站的覆盖范围,降低天线的高度,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 的网络质量。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话务不均衡。基站天线过高,会造成该基站的覆盖范围过大,从而造成该基站的 话务量很大,而与之相邻的基站由于覆盖较小且被该基站覆盖,话务量较小,不能发挥 应有作用,导致话务不均衡。 b. 系统内干扰。基站天线过高,会造成越站无线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及邻频干扰),引起掉话、串话和有较大杂音等现象,从而导致整个无线通信网络的质量下降。

基站天线下倾角的变化对室内覆盖的影响

基站天线下倾角的变化对室内覆盖的影响 鉴于此次实验的目的是讨论天线下倾角对室内覆盖的影响,我门挑选了和顺基站。和顺基站周围主要是住宅区,楼群密集,曾有用户申告室内的信号不好,打不了手机,符合我们此次实验的目的。 和顺基站位于和顺路邮电局楼顶,站型8/8/8,使用射频跳频。天线安装在楼顶铁塔的下层平台上,方位角30/140/240,下倾角为10/10/10,天线型号739622(此种天线没有电子下倾角),东经125.36324度,北纬43.88652度,天线挂高40米。 小区信息(注:三个小区都是满功率发射) 天线调整前(2002年2月25号),我们使用两部手机:Alcatel OT500和Alcatel OT701,在和顺基站附近随机选取24个一楼楼道内的测试点,用两部手机测试IDLE模式下的接收电平值,记录测试点的详细地址和测试数据。 天线调整之后(2002年2月26日上午),我们又用相同的两部手机,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两部手机IDLE模式下的接收电平值,详细记录测量结果,加以比较。 图1 测试地点的选择

结论: 经过比较,发现天线调整后,离基站较近地点的接收电平都有所降低,如1,2,3,4,5号测试点。这说明天线下倾角的减小,天线的主瓣波束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在离基站较远的地方(此次实验,在离基站距离300米之外),测试点(主要是一楼楼道内)的手机接收电平,在天线下倾角调整前后就没有明显的改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的楼群由于结构的原因,无线电波的衰耗较老楼要大许多,此次测试在新建设的通安小区内的几个测试地点的信号都很不好,测试过程,我们选择一楼楼道深处,但楼道的铁门是开着的,若是关上,手机的接收电平更低。 综合上述原因,在城市楼群的室内覆盖,而是取决于①楼的建筑结构以及楼群的密集程度。②距离基站的远近,③测试地点在室内的深度。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在市区天线下倾角的变化,对室内深层覆盖不能起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档-天线下倾角理覆盖理论

一、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 (一)下倾角概述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承载了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的双工功能,即移动通信信号传递的载体,其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劣。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的好坏,一般受限于基站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及天线下倾角四大重要因素,只有四大因素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基站天线的最佳应用效果,本文结合基站的各种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对基站天线下倾角的设置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个侧重方向,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这两个侧重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而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 1.1.考虑干扰抑制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 在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

的影响。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H/R) 公式二含义如下图所示。 图二、基站天线控制信号强度时的下倾角应用图 、下倾角设置的应用分析 2.1.下倾角分类 目前天线行业内天线的下倾角实现方式有三种: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以及电调下倾角;需要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电调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通过调整安装支架,改变天线物理位置,从而实现下倾角连续调节的调节方式。 预置电下倾角:通过天线赋形技术,调整天线馈电网络,改变天线阵列中各振子的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某个电下倾角的调节方式。 电调下倾角:通过天线关键器件移相器,连续调整天线馈电网络,连续改变天线阵列中各振子的相位,从而在天线物理位置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天线电下倾角的连续调节的调节方式。 2.2. 机械倾角和电下倾角的对比

移动通信天线下倾角设置

比较有用的一点东西,特别是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一、天线类型选择 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 1、城区基站天线 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如下图所示。 (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度。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 (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双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

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但由于密集城区基 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 15dBi双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度到11.5度之间。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 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 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 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 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 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 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 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天线。(2)对于GSM网络而言,为提高覆盖质量,在平原地区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效果较好,但同时会产生切换区域增大的问题; 而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小的天线易于控制覆盖方 向和范围,效果较好。 (3)为保证覆盖半径,应选择高增益天线。 (4)由于极化分集依赖于移动台周围反射体和散射体的分布,对于地物分布相对较稀疏的农村地区,极化分集效果不如空间分集。因 此在安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单极化天线。

下倾角

电调天线,即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由于天线各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和减小,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缩短,同时又使整个方向性图在服务小区扇区内减小覆盖面积但又不产生干扰。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因此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 另外,电调天线允许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性图下倾角进行调整,实时监测调整的效果,调整倾角的步进精度也较高(为0.1°),因此可以对网络实现精细调整;电调天线的三阶互调指标为-150dBc,较机械天线相差30dBc,有利于消除邻频干扰和杂散干扰。 电调下倾与机械下倾的比较: 机械天线:机械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电调天线: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2、需要注意的是: 1. 天线的使用频率、增益和前后比等指标差别不大,都符合网络指标要求。 2. 机械天线和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的改变大致相同。 3. 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的改变有一定的差别。 4. 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的改变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3、电调天线采用机械加电子方法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会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而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造成干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调天线与地面垂直安装(可以选择0°~5°机械下倾),天线安装好以后,在调整天线下倾角度过程中,天线本身不动,是通过电信号调整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使天线的覆盖距离改变,天线每个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或减小,从而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形状变化不大。而机械天线与地面垂直安装好以后,在调整天线下倾角度时,天线本身要动,需要通过调整天线背面支架的位置,改变天线的倾角,虽然天线主瓣方向的覆盖距离明显变化,但天线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不变,所以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其优点是:在下倾角度很大时,天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天线方向图形状变化不大。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另外在进行网络优化、管理和维护时,若需要调整天线下倾角度,使用电调天线整个系统不需要关机,这样就可利用移动通信专用测试设备,监测天线倾角调整,保证天线下倾角度为最佳值。电调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0.1°,而机械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1°,因此电调天线的精度高,效果好。电调天线安装好后,在调整天线倾角时,维护人员不必爬到天线安放处,可以在地面调整天线下倾角度,还可以对高山上、边远地区的基站天线实行远程监控调整。而调整机械天线下倾角度时,整个系统要关机,不能在调整天线倾角的同时进行监测,机械天线的下倾角度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计算的理论值,同实际最佳下倾角度有一定的偏差。另外机械天线调整天线下倾角度非常麻烦,一般需要维护人员在夜间爬到天线安放处调整,而且有些天线安装后,再进行调整非常困难,如山顶、特殊

天线下倾角的确定

天线下倾角的确定 天线倾角的确定 已知条件--天线高度H,所希望得到的覆盖半径R,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A。需确定天线倾角B。BH A/2CR tg(B-A/2)=H/R =>B=arctg(H/R)+A/2 说明: 不考虑路径损耗,D点功率电平是C点的一半,即小3dB。由此计算覆盖半径不完全合理。但是厂家只提供半功率角指标。实际作天线倾角时,比B值大1-2度更合理些。上式同样表明天线高度与小区覆盖半径的关系。D例: 设高度=15,距离=72,A为天线垂直面半功率角为8度(具体看天线型号), 计算结果为: arctg(15/72)= 0.205 0.205* 57.296= 11.74 arctg(15/72)+A/2= 0.205+A/2=11.74+4= 15.74度

(计算式中的 57.296=1弧度. 1角度=180/∏= 57.296度, 0.205为弧度值,转换为角度: 0.205* 57.296= 11.74), arctg(15/72)= 0.205(这个公式算出来的天线主瓣是覆盖在小区边缘的,即覆盖在72米处,为控制小区覆盖范围需加上天线垂直面半功率角/2,再加上1-2度才能把信号完全控制在小区覆盖范围内) 自由空间损耗公式计算: LS(dB)= 32.45+20lgf(MHZ)+20lgd(KM) 900(MHZ)计算结果: =20lg(4∏/C)+20lgf(MHZ)+20lgd(KM) =20lg(4∏/3)-160+ 119.08+20lgd+60=12.44+20lgd+ 19.08=31.52+20lgd 1800(MHZ)计算结果: =20lg(4∏/C)+20lgf(MHZ)+20lgd(KM) =20lg(4∏/3)-160+

天线选用原则及下倾角计算

1、天线选用原则 站点选择天线类型时,必须依据下面的原则: 1、对于城区S111站点使用65度垂直极化或双极化天线,对于郊区S111站点使用90 度垂直极化天线; 2、城区S110或S100站点,根据覆盖要求选择90度或其他水平波瓣角较大的天线; 3、密集城区普通站点或郊区较高站点(高度超过60米)选用大垂直波瓣角(7~16 度)、大电子下倾角的天线;高度超过50米的密集城区站点采用电调天线;其余站点可用垂直波瓣角比较小的天线(5~7度); 4、要求覆盖范围比较大的站点,比如农村站点、覆盖高速公路站点,选用大增益 天线(17dBi左右); 5、非常密集区域站点选用大增益天线,比如市区的城中村(17dBi左右); 6、直放站天线:施主天线使用八木天线或栅格剖面天线,使用前需要首先了解库 存情况,八木天线目前只有800M天线,增益分别为10、12、14dBi,根据直放站位置接收信号情况选用合适型号。 7、室内分布系统天线:一般使用吸顶天线(一般增益3dBi左右,全向)或挂壁定 向天线(增益6dBi左右,一般90度波束宽度)。 对于室内分布系统电梯中的天线,如果电梯中有足够的位置安装,使用八木天线,否则使用挂壁定向天线。 8、规划的时候,如不能确定天线具体型号,可以将某些参数选择原则确定下来, 如‘65度双极化大增益’等,根据这些参数和库存情况可以选用合适天线。 9、项目负责人根据天线选用原则、最新天线可用量表和天线参数表,选择合适的 天线,对于不提供天线的项目,给出相应的参数; 附:2002年7月31日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天线资料。

2、下倾角计算 下倾角的计算有以下几种形式: α = atan ( ( H1-H2 ) / L ) * 360 / ( 2 * π ) + β/2 – e_γ(公式一) 其中α表示准备采用的机械下倾角; H1表示站点高度,H2表示周围平均高度; L表示站点到本扇区正对方向站点的距离,通过两个站点之间的经纬度可以求出; β表示垂直波瓣角,β/2表示垂直波瓣角的一半; e_γ表示电子下倾角; 公式一计算出来的机械下倾角为:站点和周围高度差到附近站点的俯角,加上垂直波瓣角的一半,去掉电子下倾角; 以前采用的该方案,普遍反映下倾角太小。 α = atan ( ( H1-H2 ) / L ) * 360 / ( 2 * π ) + β– e_γ(公式二) 相对公式一,本公式的区别是将垂直波瓣角的一半改为了垂直波瓣角,角度明显偏大,尤其是对于垂直波瓣角比较大的天线。 α = atan ( ( H1-H2 ) / L * 2 ) * 360 / ( 2 * π ) + β/2 – e_γ(公式三) 相对公式一,本公式的区别是垂直波瓣角的一半对应的位置是两个站点的中间位置,而不是原来的对面基站底下,也就是使垂直波瓣角的一半覆盖两个站点之间区域的一半。 目前计算下倾角的工具中使用的是公式三。 用下倾角计算公式得到的下倾角只是一个初始值,用于仿真或工程初始下倾角设置,可以根据仿真情况调整或实际网络开通后根据路测结果调整。 具体的计算格式见Excel文件“下倾角计算”。 下倾角计算表格是这样计算的,首先根据左上角的地球半径,计算出当前站点到本业务区(某一片站点,过远的站点可以不输入到该表中,可以根据站点情况调整表格规模)所有站点的距离,即“与当前站点距离”一栏,然后根据下倾角一栏用公式计算出当前站点到各站点应该采用的下倾角,然后根据站点和周围站点之间的关系,找到各扇区对应的站点,就能够得到应该设置的下倾角了。可以每个站点都设置一个工作表,修改当前站点的参数和天线参数即可求得所有站点应该设置的下倾角。

小区室外天线覆盖模型

小区室外天线覆盖模型 前言 通过小区室外天线覆盖模型演示,计算小区室外天线主要覆盖范围,设置合理的天线下倾角度,并对覆盖场强进行初步预算,为小区室外天线设计提供参考,根据现场实际覆盖需求,选取合适波瓣角度及增益的小区室外天线进行覆盖。 一、小区室外天线覆盖演示 1.小区室外天线覆盖相关定义 主瓣模型参考如下图: 波瓣宽度:是无线电波辐射形成的扇面所张开的角度。同一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强度是不同的,所以定义为比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为波瓣宽度。主要涉及水平面波瓣宽度和垂直面波瓣宽度。 水平波瓣宽度: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加大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

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 垂直波瓣宽度: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也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波瓣宽度是相互影响的,其关系式为: (1-1) 其中:为天线增益; 为水平波瓣宽度; 为垂直波瓣宽度。 由式(1-1)可以看出,在天线增益不变的情况下,水平波瓣宽度大了,垂直波瓣宽度必然变小。 举例演示如下:

2.垂直方向覆盖演示 楼宇模型参考下图: 简化版如下(模型演示以简化版做参考演示):

1)主瓣向下覆盖 例:小区室外天线垂直波瓣30度角,两栋相同高度楼宇对打覆盖,楼层高度3.3米,楼宇相距50米,尽量避免上旁瓣信号外泄,主瓣尽量全覆盖到楼宇上,以上半功率点水平方向为覆盖起始向下覆盖,这样小区室外天线下倾角为15度,主瓣方向可覆盖8层,覆盖演示如下: 以上半功率点水平方向为覆盖起始向下覆盖,下倾角设置为垂直波瓣角度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