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挥发的危害及控制

苯乙烯挥发的危害及控制

苯乙烯挥发的危害及控制

为什么要控制苯乙烯的挥发?

苯乙烯是有毒的,长时间、大量吸入苯乙烯气体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无力、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小。高浓度对粘膜有较强烈的刺激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小组对苯乙烯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结论,苯乙烯的确有致癌作用。同时苯乙烯具有蒸气压高、挥发性强的特点,不但对施工人员造成了影响,污染了环境,还损失了物料(树脂组分中的苯乙烯)。从环保、经济的角度来看,抑制苯乙烯的挥发是刻不容缓的,尤其是在目前国家、社会普遍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中国目前对苯乙烯排放标准(工作场所8h内平均最大浓度)是≤210mg/m3,已经比欧美国家中最高的英国(≤100mg/m3),高出了一倍多。而欧美国家普遍的排放限制是≤20-50 mg/m3。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中对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50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ETL100mg/m3等细分限制,所以常常造成现有企业的违规问题,不饱和树脂生产商、用户常常被整顿、罚款甚至诉讼已经不是新闻。考虑到目前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和督查力度,向欧美看齐并强制执行的时间不会太久。

为什么说成膜添加剂法是目前控制苯乙烯排放最好的处理方案?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环保、低挥发的单体替代掉高危害的苯乙烯单体,然而全世界在此方向上研发了几十年,选择的替代单体要么活性低、单价超高(如α-甲基苯乙烯),要么活性接近苯乙烯但单价超高(如乙烯基甲苯),其他单体也同样存在单价高和其它性能致命缺陷难以综合平衡的问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现实基础,这条路目前还看不到希望。而采取光固化单体来改性不饱和体系达到不使用苯乙烯的方法又存在对下游已经固化的产业链加工模式的设备改造(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大多数经营者对增加投资改造设备的解决方案是拒绝的。而对于某些产品工艺,这样的设备改造能不能达到目的都还是个疑问),同时这些单体的成本相对苯乙烯来说还是很高,也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价值。

传统的加蜡工艺在二次成型加工中又有影响层间附着的缺陷,所以成膜添加剂法是目前能最大缓解苯乙烯排放问题的方法。其它采取改性配方工艺来降低苯乙烯含量(如DCPD树脂)的同样性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还无法与正常苯乙烯含量的树脂相比。

所以类似YET-740这样的挥发抑制剂虽然在解决方案上还不够完美(如静态抑制挥发明显,动态效果微弱),但已经是目前最好、最平衡的解决方式。

挥发抑制剂对客户成本有什么样的影响?

以YET-740挥发抑制剂为例,添加量约为对树脂的0.3%,减少物料损耗视动态施工时间长短、施工方式和不同树脂有高有低,可减少树脂物料损失约3%~ 5% 左右, 增加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减少成本。虽然添加了挥发抑制剂的树脂价格比普通不饱和聚酯略高,但考虑到它所能节省的材料费用,实际的综合成本和原来相比是呈现成本下降节约成本的趋向的,树脂单价越高则节约成本越多,如果对于乙烯基、胶衣树脂等高附加值的树脂则产生效益更加明显。

苯乙烯挥发的危害及控制

苯乙烯挥发的危害及控制 为什么要控制苯乙烯的挥发? 苯乙烯是有毒的,长时间、大量吸入苯乙烯气体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无力、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小。高浓度对粘膜有较强烈的刺激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小组对苯乙烯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了结论,苯乙烯的确有致癌作用。同时苯乙烯具有蒸气压高、挥发性强的特点,不但对施工人员造成了影响,污染了环境,还损失了物料(树脂组分中的苯乙烯)。从环保、经济的角度来看,抑制苯乙烯的挥发是刻不容缓的,尤其是在目前国家、社会普遍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中国目前对苯乙烯排放标准(工作场所8h内平均最大浓度)是≤210mg/m3,已经比欧美国家中最高的英国(≤100mg/m3),高出了一倍多。而欧美国家普遍的排放限制是≤20-50 mg/m3。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中对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50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ETL100mg/m3等细分限制,所以常常造成现有企业的违规问题,不饱和树脂生产商、用户常常被整顿、罚款甚至诉讼已经不是新闻。考虑到目前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和督查力度,向欧美看齐并强制执行的时间不会太久。 为什么说成膜添加剂法是目前控制苯乙烯排放最好的处理方案?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环保、低挥发的单体替代掉高危害的苯乙烯单体,然而全世界在此方向上研发了几十年,选择的替代单体要么活性低、单价超高(如α-甲基苯乙烯),要么活性接近苯乙烯但单价超高(如乙烯基甲苯),其他单体也同样存在单价高和其它性能致命缺陷难以综合平衡的问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现实基础,这条路目前还看不到希望。而采取光固化单体来改性不饱和体系达到不使用苯乙烯的方法又存在对下游已经固化的产业链加工模式的设备改造(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大多数经营者对增加投资改造设备的解决方案是拒绝的。而对于某些产品工艺,这样的设备改造能不能达到目的都还是个疑问),同时这些单体的成本相对苯乙烯来说还是很高,也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价值。 传统的加蜡工艺在二次成型加工中又有影响层间附着的缺陷,所以成膜添加剂法是目前能最大缓解苯乙烯排放问题的方法。其它采取改性配方工艺来降低苯乙烯含量(如DCPD树脂)的同样性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还无法与正常苯乙烯含量的树脂相比。 所以类似YET-740这样的挥发抑制剂虽然在解决方案上还不够完美(如静态抑制挥发明显,动态效果微弱),但已经是目前最好、最平衡的解决方式。 挥发抑制剂对客户成本有什么样的影响? 以YET-740挥发抑制剂为例,添加量约为对树脂的0.3%,减少物料损耗视动态施工时间长短、施工方式和不同树脂有高有低,可减少树脂物料损失约3%~ 5% 左右, 增加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减少成本。虽然添加了挥发抑制剂的树脂价格比普通不饱和聚酯略高,但考虑到它所能节省的材料费用,实际的综合成本和原来相比是呈现成本下降节约成本的趋向的,树脂单价越高则节约成本越多,如果对于乙烯基、胶衣树脂等高附加值的树脂则产生效益更加明显。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16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苯乙烯,又名乙烯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苯乙烯属于二级易燃液体,相对密度为0.907,自燃点为490摄氏度,沸点为146摄氏度。苯乙烯性质较为稳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聚醚树脂、增塑剂和塑料等。 苯乙烯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苯乙烯急性中毒会强烈刺激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眼痛、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可致灼伤。苯乙烯慢性中毒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症状。苯乙烯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苯乙烯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等)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苯乙烯事故的应急处置

苯乙烯事故的应急处置 苯乙烯,又名乙烯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苯乙烯属于二级易燃液体,相对密度为0.907,自燃点为490摄氏度,沸点为146摄氏度。苯乙烯性质较为稳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聚醚树脂、增塑剂和塑料等。 苯乙烯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苯乙烯急性中毒会强烈刺激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眼痛、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可致灼伤。苯乙烯慢性中毒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症状。苯乙烯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苯乙烯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等)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苯乙烯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其燃烧(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鉴于苯乙烯的危害,我国相关标准明确规定:车间空气中苯乙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40毫克,居住区大气中苯乙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0.01毫克。 苯乙烯一旦泄漏,应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内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对泄漏污染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面具、手套收集漏液,用沙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转移到废弃物处置场所。切断被污染水体,用围栅等物限制洒在水面的苯乙烯扩散。 要将苯乙烯深度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脱去其被污染的外衣,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淋洗全身,漱口。中毒人员要大量饮水,不能催吐,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如中毒人员呼吸停止,救援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 方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586-37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苯乙烯,又名乙烯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苯乙烯属于二级易燃液体,相对密度为0.907,自燃点为490摄氏度,沸点为146摄氏度。苯乙烯性质较为稳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聚醚树脂、增塑剂和塑料等。 苯乙烯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苯乙烯急性中毒会强烈刺激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眼痛、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可致灼伤。苯乙烯慢性中毒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症状。苯乙烯对呼吸道有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

编号:SM-ZD-95082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 方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苯乙烯,又名乙烯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苯乙烯属于二级易燃液体,相对密度为0.907,自燃点为490摄氏度,沸点为146摄氏度。苯乙烯性质较为稳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聚醚树脂、增塑剂和塑料等。 苯乙烯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苯乙烯急性中毒会强烈刺激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眼痛、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可致灼伤。苯乙烯慢性中毒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症状。苯乙烯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苯乙烯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

苯乙烯泄漏污染事故案例分析

苯乙烯泄漏污染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概况 2001年4月17日,韩国籍散化船“大勇”轮在长江口水域附近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大望”轮发生剧烈碰撞,造成“大勇”轮所载638吨苯乙烯溢入海中,严重污染海域环境。事发后,上海海事局立即启动《东海海区溢油应急计划》,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历经一个月的努力,各救援单位基本完成了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品污染损害程度。同时,为维护国家利益,上海海事局会同上海市环保局、东海渔政局等有关国家主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对照国际惯例,向肇事双方提出国家赔偿。 二、当事船舶概况 (一)船舶概况: “大望”轮:中国香港籍,散货船,46000吨级,自中国上海港驶往印度芒格洛尔港; “大勇”轮:韩国籍,散化船,3400吨级,装载2000多吨苯乙烯自日本德山港驶往中国宁波港。 (二)货物特性: 苯乙烯,无色至淡黄色折射率很高油状液体,有渗透性气味。相对密度0.9074,熔点-31℃,沸点145.2℃,闪点31.11℃,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1~6.1%,极微溶于水,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且有爆炸危险。 人体可通过呼吸道及皮肤接触摄入苯乙烯,且一旦摄入,将有3%—20%不能被排出体外,属致癌物质。急性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重者先有眼部刺痛、流泪、结膜充血,并出现流涕、喷嚏、咽痛及咳嗽等,继之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三、事故经过

2001年4月17日,长江口外浓雾弥漫,能见度100米左右。0800时,“大勇”轮在长江口水域附近(31°03'4N/122°46'5E)与“大望”轮发生剧烈碰撞,造成“大勇”轮右舷严重受损,导致右3舱及右4舱全部638.806吨苯乙烯溢入海中,并随海流呈带状迅速向四周扩散,扩散范围半径达20海里左右,事故现场弥漫着浓烈的苯乙烯气味。从外观看,“大勇”轮右4舱船墙呈“V”字型缺口,4舱甲板破口呈“∧”型,纵深至甲板中部,且右4舱舱中隔壁大面积凹陷,甲板管路及步桥严重弯曲断裂,右3舱与右4舱隔板与甲板交角处破损,“大勇”轮船体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存在断裂或倾覆的潜在危险。 四、污染情况 此次碰撞事故导致638.806吨苯乙烯泄漏入海,随海流呈带状迅速向四周扩散,扩散范围半径达20海里左右,事故现场弥漫着浓烈的苯乙烯气味,对当地的海洋及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损害,从市环境监测中心人员现场监测的数据看,事发现场附近空气中苯乙烯含量达55毫克/立方米,为正常数据的18倍,海水中苯乙烯含量达40.5毫克/升,均远远超出正常人群和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值。 另外事发地点地处近岸水产资源保护区(169渔区),正是重要的鱼、虾、蟹苗的洄游产卵通道,而且该水域拥有小黄鱼、带鱼、黄鲫、梭子蟹、银鲳、海鳗、鲐鱼、黄姑鱼、凤鲚等鱼类资源,苯乙烯的大量泄漏势必给该水域的渔业资源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应急救援和污染清除情况 4月17日0852时,上海海事局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转发日本海上警卫队的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1000时左右收到了中国香港籍“大望”轮的报告,称其与一韩国船碰撞,无人员伤亡。与此同时上海海事局立即派遣巡逻艇赶赴现场进行搜救。1100时,在确认事故一方为散化船,装载2000多吨苯乙烯后,上海海事局立即启动《东海海区溢油/化救应急计划》,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17”苯乙烯污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污染物控制及清除阶段、苯乙烯过驳阶段、船舶临时修理阶段。

【苯乙烯】职业病危害告知卡(精编版)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作场所存在苯乙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苯乙烯Styrene 理化特性健康危害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不 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髙热或与氧化剂接触,可 引起燃烧爆炸。遇酸性催化剂、硫酸、 氯化铁等产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 其蒸气比空气密度大,向低处扩散,引 着回燃。 熔点:-30.6℃沸点:146℃闪点:34.4℃ 爆炸限值:1.1%~6.1%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吸入,液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黏膜刺激症状,出现眼痛、流泪、结 膜充血、流涕、喷嚏、咽痛、咳嗽、易疲乏、眩晕等,较重时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步态蹒跚等。眼部液体污染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受本品 影响,可见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等,可能伴有四肢酸痛, 手指震颤和腱反射亢进等。有恶心、胃纳差、腹胀等消化症状。对呼吸道有刺激 作用。有时引起肺阻塞性病变。一般对血象无明显影响。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危害后果:职业性苯乙烯中毒 当心中毒注意防火 应急处理 (1)迅速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眼部污染时,应立即冲洗。 (2)保暖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 (3)对症及支持治疗 防护措施 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 标准限值:PC-TWA 50mg/m3,PC-STEL 100mg/m3检测数据:检测日期: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苯乙烯

苯乙烯 百科名片 苯乙烯结构式 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苯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芳烃的一种。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1]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苯乙烯分子比例模型 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苯乙烯性质反应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2] 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 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 中文名称2: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 英文名称2:styrene 英文名简称:ST 俄文名称:Стирол 技术说明书编码:236 CAS No.:100-42-5 EINECS号:202-851-5[3] 分子式:C8H8 分子量:104.14 编辑本段物化性质 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Boiling_point 145℃凝固点-30.6℃相对Density 0.9059 折射率1.5467 flash_point 31.11℃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乙醚。 熔点:-31℃ 相对密度:0.902g/cm3 溶解性:0.3 g/L (20℃) 苯乙烯≥99.5% 一级≥99.5%;二级≥99.0%。 苯乙烯中主要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可以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先用10%NaOH洗一到两次,再用水洗直至检测到水为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一夜,过滤以后再减压蒸馏。用水泵一直抽,温度大约为68-70度。纯的苯乙烯是无色液体,如果聚了会变成淡黄色,并且液体黏度也会变大,所以需要低温保存。 编辑本段危险性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4]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5]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苯乙烯基本资料

苯乙烯 苯乙烯,芳烃的一种。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液体。主要由乙苯制得,是聚合物的重要单体。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 苯乙烯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苯乙烯。 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Styrene。 别名:乙烯苯。 CAS No.:100-42-5。 分子式:C8H8;C6H5CHCH2。 分子量:104.14。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苯乙烯 - 沿革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因易发生聚合反应而倍受瞩目,苯乙烯则是用来制造塑料、树脂、橡胶等由单分子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的,同时也可用于制造聚脂和乳胶漆。纯净的苯乙烯透明、无色、易燃、略带毒性,沸点为145,冰点为-30.6。它的方程式是C8H8,早在1850年人们就已知道苯乙烯不与天然树脂发生反应但要发生聚合作用。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它才被应用于工业生产,苯乙烯是通过对苯乙烷进行除氢作用而生成的(苯乙烷是汽油中提取的乙烯和苯的化合物)。德国法本公司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于1937年采用乙苯脱氢法进行了苯乙烯工业化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产合成橡胶的需要,产量迅速扩大。战后,由于苯乙烯系塑料的发展,苯乙烯产量直线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生产方法。例如:1966年,美国哈康公司开发了乙苯共氧化法;70年代初,日本等国采用萃取精馏从裂解汽油中分离苯乙烯,制得的苯乙烯量取决于乙烯生产的规模。1981年,世界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达17.13Mt,其中90%以上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造的。 在不受辐射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乙烯迅速生成一种广泛用于模压制品的塑料,聚苯乙烯,它还可以与丁二烯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异分子聚合物,即合成橡胶,还有一些单分子体(如氯乙烯)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生成化聚苯乙烯质量更好的塑料或树脂。

苯乙烯性质

1.66 苯乙烯(乙烯苯) 1.66.1 基本信息库 中文名称:苯乙烯。 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Styrene。 别名:乙烯苯。 CAS No.:100-42-5。 分子式:C8H8;C6H5CHCH2。 分子量:104.14。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1.66.2 理化性质库 主要成分:含量: 一级≥99.5%;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熔点(℃):-30.6。 沸点(℃):146。 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6。 蒸气压(kPa):1.33(30.8℃)。 闪点:34.4℃。 燃烧热(kJ/mol):4376.9。 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3.2。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禁配物:氧化剂、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空气。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66.3 应急处置库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

苯乙烯的安全贮存

安全贮存(苯乙烯)技术 2006-01-17 14:38:57 作者:linggo 来源:中国风险管理网浏览次数:1132 文字大小:【大】【中】【小】作者:高国生朱红星曹引梅王荣 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苯乙烯贮存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控制条件、对苯乙烯贮存设备的材质要求、贮存过程中单体发生聚合时的应急措施以及安全检测的必要措施等。 苯乙烯单体的化学性能十分活泼,在不存在任何阻聚剂的情况下很容易的发生自聚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加以控制会导致温度持续上升甚至引发贮罐爆炸。另外,苯乙烯对人体有较严重的危害,因此,苯乙烯的贮存必须要有严格的化学、物理和管理条件,以便达到上述安全职业卫生要求。 1贮存与处理 1.1影响苯乙烯贮存有效期的主要因素 苯乙烯在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主要是产生聚合物、色度改变以及产生杂质等。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的控制、阻聚剂的添加量和溶解含量以及贮存设备的材质。 1.1.1贮存温度的控制 在正常贮存条件下,苯乙烯的自聚是缓慢的,但是自聚的速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因此,苯乙烯贮存时应控制的诸多因素中,温度是最重要的。温度升高,聚合物产生的速度明显加快,阻聚剂消耗也明显增加,苯乙烯的贮存时间大大缩短,由表1可看出,在45℃时,尽管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含量达到12mg/kg且以氧饱和,也只能存放8~12d,即使TBC含量达到50mg/kg且以氧饱和,存放时间也不足30d。所以,苯乙烯罐要有冷冻及保温措施,使苯乙烯在低温下保存。当保存温度较高时,则要相应提高TBC含量。 表1不同温度下阻聚剂和氧浓度对苯乙烯贮存期的影响 见表 1.1. 2阻聚剂的选择与用量 对贮存苯乙烯来说,由于它自聚的特性,必须添加阻聚剂来防止和控制自聚反应的发生。

苯乙烯介绍

苯乙烯产品介绍 苯乙烯结构式 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简介 苯乙烯分子球棍模型 芳烃的一种。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1]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苯乙烯分子比例模型 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化学品名称 苯乙烯性质反应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 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 中文名称2: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 英文名称2:styr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36 CAS No.:100-42-5 EINECS号:202-851-5 [2] 分子式:C8H8 分子量:104.14 成分/组成信息 苯乙烯≥99.5% 一级≥99.5%;二级≥99.0%。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示范文本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苯乙烯,又名乙烯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 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苯乙烯属于二级易 燃液体,相对密度为0.907,自燃点为490摄氏度,沸点 为146摄氏度。苯乙烯性质较为稳定,主要用于制造合成 橡胶、离子交换树脂、聚醚树脂、增塑剂和塑料等。 苯乙烯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高浓度 苯乙烯急性中毒会强烈刺激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眼 痛、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继而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 染,可致灼伤。苯乙烯慢性中毒可致神经衰弱综合征,有 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 等症状。苯乙烯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阻

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导语:苯乙烯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家庭装修和皮革制作等,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的毒性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上,直接的就 苯乙烯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家庭装修和皮革制作等,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的毒性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上,直接的就是急性中毒,其毒性物质会对患者的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甚至会出现中毒昏倒等严重的情况,而间接的中毒是指慢性的中毒,危害也非常大,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LD50:5000 mg/kg(大鼠经口);LC50:34.5 g/m3,2 h (小鼠吸入)。LC50:26.0 g/m3,4 h(大鼠吸入)。人吸入3500 mg/m3×4 h,急性影响主要是对眼、皮肤、黏膜及呼吸道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引起麻醉。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精神萎靡、共济失调、倦怠、乏力;人吸入920 mg/m?3×20 min,上呼吸道黏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50~600 ppm×3年1个月,出现头痛、头晕、多发性神经炎,轻度视野缩小,神经传导速度低下;人吸入40~130 ppm×2 年,头痛倦怠,72%脑电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慢性影响可能对血液和肝有轻度损害作用。动物于 6.3~9.3 g/m3,7 h/d,6~12个月,130~264次,出现眼、鼻刺激症状。 代谢:本品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本品吸收后,在脑、肝脏、肾脏、肾周围脂肪组织及脾脏内的含量高于其他组织;苯乙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均无蓄积。很多试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苯乙烯很快代谢,人吸入苯乙烯后约60%被吸收,在体内大部分转化成苯乙醇酸(扁桃酸),少量转化为苯酰甲酸并进一步与人体内的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两者均能迅速随尿排出。

苯乙烯MSDS

苯乙烯 一标识 中文名苯乙烯;乙烯基苯 英文名phenylethylene;styrene 分子式C8H8 相对分子质量104.14 CAS号100-42-5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芳香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一级≥99.5%;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 用。 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闪点(℃)34.4 爆炸下限(%) 1.1 引燃温度(℃)490 爆炸上限(%) 6.1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 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 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 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火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保护掩蔽处操作。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不宜大量或久存。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结构式 CH=CH2

苯乙烯危化品MSDS

苯乙烯装置危化品MSDS 目录: 1.氮气----------------------------------------1; 2.氢气----------------------------------------4; 3.甲烷----------------------------------------7; 4.乙烯----------------------------------------10; 5.丙烯----------------------------------------13; 6.苯------------------------------------------16; 7.EC1108A-------------------------------------19; 8.EC3351---------------------------------------21 9.联氨(ELIMIN)---------------------------------23; 10.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26; 11. 磷酸三钠(NALCO 7208)-------------------------------28; 12.氢氧化钾------------------------------------30; 13.一乙二醇(MEG)-------------------------------------32; 14.乙苯------------------------------------------------34; 15.苯乙烯----------------------------------------------37; 16.甲苯------------------------------------------------43; 17.DNBP------------------------------------------------50

苯乙烯中毒防范措施

苯乙烯中毒事故应急防护措施 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苯乙烯中毒危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苯乙烯中毒事故应急防护措施。 一、中毒危害分析 职业中毒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不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的产物溶解于苯乙烯而制成。 苯乙烯中毒是苯乙烯进入机体所致的疾病。长时间大量吸入苯乙烯气体可导致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高浓度时对黏膜有较强烈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二、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防护与预警 1、职业中毒危险因素监控 厂各级领导、各有关业务部门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分级管理,加强业务保安工作,督促隐患整改,控制风险,防

止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2、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 (1)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规定检查落实,(2)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3)认真检查作业人员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 (4)要加大通风强度,在车间设置足够通风装置,苯乙烯蒸汽密度比空气大,在靠近地面处苯乙烯浓度高,因此通风装置的吸风口应靠近地面。 (5)车间里要尽量减少树脂贮存量,树脂包装桶使用后要加盖密封。 (6)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中毒防治的方法。建立全体职工定期体检档案。 (7)全厂各部门对职业中毒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3、职业中毒事故技术性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组织定期训练。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3)车间生产是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4)对职业危害相对较大的岗位施行定期轮岗。 (5)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熟悉应急救援的知识,组织演练,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参与救援; (6)定期委托市疾控中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接受卫生监

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苯乙烯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家庭装修和皮革制作等,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的毒性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上,直接的就是急性中毒,其毒性物质会对患者的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甚至会出现中毒昏倒等严重的情况,而间接的中毒是指慢性的中毒,危害也非常大,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急性毒性:LD50:5000 mg/kg(大鼠经口);LC50:34.5 g/m3,2 h(小鼠吸入)。LC50:26.0 g/m3,4 h(大鼠吸入)。人吸入3500 mg/m3×4 h,急性影响主要是对眼、皮肤、黏膜及呼吸道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引起麻醉。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精神萎靡、共济失调、倦怠、乏力;人吸入920 mg/m?3×20 min,上呼吸道黏膜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人吸入50~600 ppm×3年1个月,出现头痛、头晕、多发性神经炎,轻度视野缩小,神经传导速度低下;人吸入40~130 ppm×2 年,头痛倦怠,72%脑电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慢性影响可能对血液和肝有轻度损害作用。动物于6.3~9.3 g/m3,7 h/d,6~12个月,130~264次,出现眼、鼻刺激症状。

代谢:本品可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本品吸收后,在脑、肝脏、肾脏、肾周围脂肪组织及脾脏内的含量高于其他组织;苯乙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均无蓄积。很多试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苯乙烯很快代谢,人吸入苯乙烯后约60%被吸收,在体内大部分转化成苯乙醇酸(扁桃酸),少量转化为苯酰甲酸并进一步与人体内的甘氨酸结合成马尿酸,两者均能迅速随尿排出。 无论是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我们都要避免与苯乙烯的接触,如果要接触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另外如果家中装修一定要环保的装修材料,并要对居室做好长时间的通风,以避免受到这类污染气体的伤害,尤其是对幼儿,很多幼儿的白血病的诱发病因就是一些装修的化工有害物质。

油漆涂料苯乙烯危害告知卡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卡:苯乙烯 1、危害性描述 1.1健康危害:为可以致癌物,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1.2爆炸危害:易燃,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1.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1.4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0 mg/m3。 2、急救措施 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消防措施 3.1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3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4、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