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年9月刊第26期当代经济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凌雪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20)

摘要:本文描述了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地位,分析讨论了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四个方面常见问题,通过研究与探讨,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四方面的解决措施与建议,得出了“我国国有内

部审计目前存在若干问题,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结论。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注意问题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一、国企集团公司内审的现状和地位

1、地位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坚持规范运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不仅是国企集团公司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可以平衡公司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内部审计成为完善公司治理的必要环节。

2、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产业政策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凭借着独有的政策优势和资金优势,国有企业集团大多经历了规模扩张、资源重组和主动产业升级等形式的快速发展,但管理体制受到法规体系、金融因素和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实现及时更新,与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增长需求不完全一致,各种经营风险不断急剧增大,呈现出与集团业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国企内审,正在实现由财务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的方向转变。企业内部普遍加大了经济责任审查力度,开展了专项费用审计、工程项目结/决审计、物资采办审计等经济效益型的审计,属于边探索边发展的状态。国企特别是集团公司下属分支的内审工作境地尴尬,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独立性受限制;许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内在动力不足,往往是迫于监管部门的压力而设置,企业内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大,无法保证独立性、有效性。另外,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往往是对企业领导层及与领导层密切相关的强势部门进行监督,让下层部门监督上层部门困难较大,行政隶属关系、审计机构级别低均导致审计独立、成效性差。

二、国企集团公司内审中的常见问题

1、职能定位不清晰,职能与企业目标不一致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外在职能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确保合规运行,提升经营绩效,其本质是管理确认与管理咨询,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既定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在现行国企的内审制度中,内审目标仍以查错纠弊为主,完全以合规性为导向,偏离了管理确认与管理咨询的初衷。某些国企甚至出现了职能部门遇到问题不从专业的角度解决,直接把责任推给审计,出现以审计查不查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在某些国企中,监督审计整改过程也成了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内容,内审人员纠缠于基层部门的琐事当中,没有时间完成真正的审计主业,完全背离了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

这种偏离主业现象长期存在之后,会让领导层认为审计只能做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或认为审计无用,进一步加剧未来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

2、机构设置与职能不匹配

一些国有企业虽然设置了较为科学的职能定位,但是未设置好内部审计与生产运行之间的关系,实际执行中往往打折扣,与最初设想差异大。

在国有企业的常见机构设置中,审计机构一般由一个审计经理、二到三个审计助理构成,独立形成部门,由总经理或纪委管辖,两者侧重各有不同。前者以公司治理为出发点,后者以舞弊查处、合规保障为出发点。但是,这两种模式均存在一个共同的局限,即未能解决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总经理领导模式下,审计必然会被要求对生产任务让步,会被要求仅能在不改变生产管理者的工作习惯的前提下完成任务,很多管理瑕疵会被以生产需要的名义忽略,日积月累后会形成大的隐患。在公司纪委领导模式下,能很好的解决合规性问题,但是对合规不合理的问题无能为力,同样起不到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开展工作的效果。

10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