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 高频实验模拟新题精选训练07 力学演示实验和实验组合

2013高考物理 高频实验模拟新题精选训练07 力学演示实验和实验组合
2013高考物理 高频实验模拟新题精选训练07 力学演示实验和实验组合

2013高考高频实验模拟新题精选训练07 力学演示实验和实验组合

1(18分)(2013广东省增城市调研)(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可以做力学中的一些实验,已知交流 电的频率为f ,小车质量为M ,钩码 质量为m. ①如果利用它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力、质量的关系时,为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总重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 _____ m(填“大于”、“远大于”、“小于”或“远小于”) ②在满足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的条件下,且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 总重量,如果利用它来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时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 为小车开始 运动打下的第一点,A 、B 、C 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

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 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要探究小车运动的动能定理,要满足一个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 (用题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③如果利用此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 对小车的影响:则小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M_____m (填“大于”、“远大于”、 “小于”或“远小于”)

满足了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的条件下,且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的 总重量,如果利用它来探究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时,,要探究小车运动的动能定理,要满足拉力对小车做功等于

小车动能的变化。要满足的关系式是:mghB=12M ()2

10C A h h f -????

??=()22

200C A Mf h h -。

利用此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 对小车的影响:则小

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M<

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用到______个拉力传感器。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填“有”或“没有”)

答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没有没有

3.(2013河南省信阳市期末)在①研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一定)的关系;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三个实验中,某同学正确作出了三个实验的图线,如图A、

B、C所示。根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判断:

A实验的图线斜率表示。

B实验的图线斜率表示。

C实验的图线斜率表示。

4.(5分)(2013山西省运城市期末调研)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一些实验,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

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在利用该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B.在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要使细线的拉力等于钩码.及盘的总重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远大于m

C.在利用该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可以通

过图像法处理数据,画出a-m关系即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D.在利用该装置来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木板左

端被垫起一些,使小车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补偿阻力

②在利用该装置来“验证小车与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时为尽可能消除摩擦力对小车的影响,则小车质量和钩码的质量关系应该满足。

5.(10分)(2013山东济南测试)下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螺旋测微器读数________cm.

6.(2分)(2013山东寿光市质检)以下是一些实验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橡皮条必须等长

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必须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C.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应将弹簧竖直悬挂后再测原长

D.在“探究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

7.(8分)(2013山东枣庄期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细绳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N;

(2)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F合画在图乙上。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F合=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对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很感兴趣,于是,他将刻度尺与弹簧测力计平行放置,如图丙所示,利用读得的数据,他得出了弹簧的劲度系数。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60 (2)如图所示 5.1 (3)60

解析: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0刻度线对应5.0mm,2.60N对应48.0mm,由胡克定律,F=kx,解得k=F/x=60N/m。

8.(9分)(2013安徽师大摸底)(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____________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2)该学习小组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后,经分析讨论,由于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空气阻力很小,可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此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70)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48.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斜槽末端的切线是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看小球能否处于静止状态。 (2)关于这个实验,下列选项中的会增大实验误差的有AC(填选项代号)。 A.斜槽末端不水平 B.斜槽轨道不光滑 C.实验小球为泡沫球 D.每次从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小球 (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如图(b)所示:在轨道上从起点O点起,沿水平方向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x与曲线交于两点A、B,过A、B作水平线交于y轴,则OA、AB两段的竖直位移大小之比y1:y2=1:3。 【解答】解:(1)检查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将小球放在槽的末端看小球能否静止,如果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切线水平。 (2)A、当斜槽末端切线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不做平抛运动,但在实验中,仍按平抛运动分析处理数据,会造成较大误差,故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会造成误差,故A正确; B、只要让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 力,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不必要光滑,所以不会引起实验误差,故B错误; C、实验小球为泡沫球,则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小球不是做平抛运动,故C正确; D、根据实验原理,则要求每次从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小球,确保以同一初速度平抛运动,

故D错误。 故选:AC。 (3)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相等,则运动时间相等,而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从起点开始,连续两个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 故答案为:(1)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看小球能否处于静止状态;(2)AC;(3)1:3。

2013高考物理 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4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四、力学实验 1.(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21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答案:(1) ○1 2.10cm,或② 2.40cm。 (2)1.13m/s,1.25m/s。小于 (3)C 解析:(1)选择纸带○1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cm,选择纸带②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

(2)选择纸带○1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2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4.52 20.02? × 10-2m/s=1.13m/s。 选择纸带②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5.00 20.02? × 10-2m/s=1.25m/s。 (3)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1做匀加速运动,纸带②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项C正确。 2.(18分) (1)(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1)题)(6分)在“探究恒力做功 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填选项前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 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 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C②0.653 解析: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要去掉细线另一端的钩码。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AB错误。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选项C正确。 ②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18.59-5.53 20.10 ? ×10-2m/s=0.653m/s。 3.(13分) (1)(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1)题)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力学实验创新试题的解题策略 成都双流中学(610200)黎国胜 学宛新报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是否了解、实验原理的掌握、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分析。经过若干年的演变,实验试题的分值、试题模式已基本固定。 但是历年来学生在实验方面失分较多,特别是近年出现的创新型实验试题得分率更低。实验创新型试题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试卷的难点和亮点。 实验创新型试题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天上的云——来无影、去无踪。相反,它必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经过初步分析,我把实验创新型试题划分为四大类:实验原理创新型、测量方法创新型、数据处理创新型、新型器件(测试)创新型。不管是哪一类创新型实验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其原形。因此,要解答这类创新型实验试题,一是要深刻理解教材实验的原理、数据处理的典型方法,对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要了然于胸。二是要培养迁移能力,在反复阅读创新型实验试题后,要能在大脑中快速检索出对应的教材实验,比较二者的异同,在试题与学过的教材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把教材实验的原理迁移到新试题中。解题步骤就是:理解题意、联系教材、比较异同、寻找规律、正确解答。 例1: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 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cm ②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阅读试题,迅速与教材实验建立联系,比较异同。同的部分,把教材实验的方法拿过来就用的;异的部分则需要搜寻物理规律,根据物理规律、实验目的进行分析。 本题所叙述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是教材实验,第(1)问的考查内容却是长度的测量,根据刻度尽的读数规则要估读一位,因此读出12mm,再估读一位0,所以结果应是1.20cm。

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7:力学实验

201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 专题7:力学实验 1. (2017新课标Ⅰ)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 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 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 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 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 水滴 )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 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 大小为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 2. (2017新课标Ⅱ)(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 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 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 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 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 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 所示,v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 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 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t图,如图(c) 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 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 则v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v= 。 (2)由图(c)可求得,vA=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2017新课标Ⅲ卷6分)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 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 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 大小为_______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 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 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 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 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 N。

202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及创新作业含解析.doc

第1讲 力学实验及创新 A 组 基础能力练 1.(2020·四省名校二次大联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次实验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分别测出A 点到B 、C 、D 、E 点之间的距离,x 1、x 2、x 3、x 4,以打A 点作为计时起点,算出小车位移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x t ,并作出x t -t 图像如图丙所示. (1)实验中下列措施必要的是_C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打点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源 B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C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D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2)由图丙中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a =_5.0__m/s 2 ,打A 点时小车的速度v A =_0.40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8 V 左右交流电源,选项A 错误;实验时不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选项B 错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选项C 正确;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没必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D 错误;故选C .(2)根据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2at ,由图像可知:v 0=v A =0.4 m/s ;a =2k =2×1.4-0.40.4 m/s 2=5.0 m/s 2 2.(2020·江苏质量检测)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BC )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一、实验题 1.某同学利用图(a )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细绳跨过固定的轻质滑轮,两端分别挂质量为m 1=0.20kg 、m 2=0.10kg 的槽码1和2。用手托住m 1,让细绳伸直系统保持静止后释放m 1,测得m 2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 。以m 1和m 2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并比较从静止至m 2到光电门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 与动能的增加量△E k ,就可以验证m 1和m 2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回答下列问题:(取g =9.8m/s 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用游标卡尺测m 2的厚(高),示数如图(b ),则d =___________cm ; (2)若t =13.7ms ,则m 2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________m/s ; (3)测得释放前m 2与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 =0.50m ,则△E p =___________J ;△E k =___________J ; (4)本次实验的相对误差p k p 100%E E E δ?-?=?=?___________。 2.利用图(a )所示装置研究某弹簧的长度随弹力变化的关系并测定其劲度系数。一组同学将弹簧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弹簧旁,并使刻度尺的“0”刻度与弹簧上端的固定点对齐。通过改变其下端悬挂的钩码个数改变弹簧的弹力F ,记录弹簧下端对应的刻度L ,作出L —F 图像如图(b )所示,则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 (2)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刻度尺的“0”刻度在弹簧固定点的上方,你认为这对测量结果有没有影响______(填“有”或“没有”),理由是_________。

2020新课标高考物理练习:力学创新实验含解析

(建议用时:20分钟)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小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一轻质弹簧放置在粗糙水平固定桌面MN 上,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右端恰好在桌面边缘处,现用一个小滑块压缩弹簧并用锁扣锁住.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出小滑块的质量m ,查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的形变量为x 时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为E p =1 2 kx 2. ②测量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和小滑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 ③测量弹簧压缩量x 后解开锁扣. ④计算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Ⅰ.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Ⅱ.上述实验测得小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2)再通过更换材料完全相同、但大小和质量不同的滑块重复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 与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根据这些数值,作出s 2-1 m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 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每次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是____________.(用b ,a ,x ,h ,g 表示) 2.(20xx·青岛二模)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 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 、B 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 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 固定不动, 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 0.3 m 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 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 =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根绳在O 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 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高考物理力学,运动学实验题

课时作业(二十六)[第26讲本单元实验] 基础热身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 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K26-1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则(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的速度v B=__________m/s; ②从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__________J; ③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26-1 2.在用如图K26-2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6-2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速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技能强化 3.2011·德州模拟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图K26-3 4.2010·安徽卷利用如图K26-3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0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0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0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知识讲解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2017、04 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 、B ,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 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 (1)图22⑴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 时所得的不同情景。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 mm ,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 mm 。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 P E 2.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5a 所示,木板倾斜构成固定斜面,斜面B 处装有图b 所示的光电门. (1)如图c 所示,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挡光条的宽度d = (2)装有挡光条的物块由A 处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加速下滑,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则物块通过B 处时的速度为________ (用字母d 、t 表示); (3)测得A 、B 两处的高度差为H 、水平距离L .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为了完成实验,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10甲所示,将质量为m 、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 由静止释放,小球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 01234 01234 5 45 50 45 可动刻度固 定 刻 度 固定刻度

【江苏专用】2020高考物理第一部分专题六物理实验第二讲力学创新实验——课前自测诊断卷【附答案】

第二讲 力学创新实验 ——课前自测诊断卷 考点一 实验情景的设计与创新 1.[考查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2018·江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 。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为M 的重锤。实验操作 如下: ①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H ; ②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m 的小钩码; ③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 ④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t 测量的________(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 要比重锤的质量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________。 A .使H 测得更准确 B .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 C .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 D .使细绳的拉力与小钩码的重力近似相等 (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 (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 0。用实验中测量的量和已知量表示g ,得g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同一物理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偶然误差。 (2)设系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2M +m )a ,即a = mg 2M +m ,而H =12 at 2 ,在H 一定时,a 越小,则t 越长,这时测量时间t 的误差越小。因此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m 要比重锤的质量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使重锤1下落的时间长一些,选项B 正确。 (3)可利用橡皮泥平衡摩擦阻力,其方法为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的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2M +m +m 0)·a ,又H =12 at 2,解得g = 2 2M +m +m 0H mt 2 。 答案:(1)偶然 (2)B (3)在重锤1上粘上橡皮泥,调整橡皮泥质量直至轻拉重锤1能观察到其匀速下落。 (4)22M +m +m 0H mt 2 2.[利用气垫导轨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9·南京、盐城三模)如图甲所示,气垫导轨上质量为M 的滑块通过轻质细绳绕过滑轮与质量为m 的钩码相连,绳子的悬挂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遮光条宽度为d 。气源开通后,滑块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释放,遮光条通过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49)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2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弹簧测力计等装置完成实验。 (1)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ABDE。(填选项前的字母) A.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C.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D.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 E.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2)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甲。(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3)在以上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若合力测量值F'是准确的,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①作图时两虚线分别与F1线和F2线不严格平行平行;②确定分力的方向不准确存在误差。。 【解答】解:(1)A、为了读数准确,在进行实验之前,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故A正确; B、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 并平行于木板,故B正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细绳套应适当长些,两细绳套不必等长,故C错误; D、为减小实验误差,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适当大些,但不能超过量程,故 D正确; E、为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故E正确。 故选:ABDE。 (2)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得出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实际值,其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32 力学实验(一)(解析版)

2020年5月全国名校联考最新高考模拟试题分项汇编(第一期) 力学实验(一) 1、(2020·湖北省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某同学用弹簧OC和弹簧测力计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量及方向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为90°,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____N;(图乙中所示) (2)若弹簧测力计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测力计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增大弹簧测力计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___ 、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3.50(3.48-3.52)(2). 变小(3). 变大 【解析】 (1)[1]由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1N,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是3.50N; (2)[2][3]若弹簧秤a、b间夹角小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可知弹簧秤a的示数变小,b的示数变大。

2、(202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小华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甲所示的一条纸带(每两个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中_____。 (填写序号)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小红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了小车运动的v一t图象: 第一,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 第二、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坐标轴,标出时间; 第三,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v一t图象。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汇总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纲解读 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计算纸带上各点的瞬时速度. 3.会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 4.会用图象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 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规律方法总结 1. 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 =x 6-x 33T 2?a =a 1+a 2+a 33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 2T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 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 =aT 2,因为T 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 也为恒量,所以Δx 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总复习

力学实验总复习 一、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一般实验应用点迹清晰、无漏点的纸带中选取有足够多点的一段作为实验纸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还要求纸带包含第一、二点,并且第一、二两点距离接近2.0mm 。 2.根据纸带上点的密集程度选取计数点: 打点计时器每打n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时间间隔为n 个打点时间间隔,即T =0.02n (s )。一般取n =5,此时T =0.1s 。 3.测量计数点间距离: 为了测量、计算的方便和减小偶然误差的考虑,测量距离时不要分段测量,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测量计数起点到其它各计数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得: 1s S I =,12s s S II -=,23s s S III -=,34s s S IV -=,45s s S V -=,56s s S VI -= 4.判定物体运动的性质: ⑴ 若I S 、II S 、III S 、IV S 、 V S 、 VI S 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围作匀速直线 运动。 ⑵ 设△s1=II S -I S ,△s2=III S -II S ,△s3= IV S -III S ,△s4= V S - IV S ,△s5= VI S - V S 若△s 1、△s 2、△s 3、△s 4、△s 5基本相等,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 测定第n 点的瞬时速度。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测出第n 点的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 的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就可求得,如上图中第4点的瞬时速度为:T s s T S S v V IV 223 54-=+= 。 ⑷ 测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一般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将如上图所示的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 的位移I S 、II S 、III S 、IV S 、V S 、VI S 分成两组,利用2 aT s =?可得: 213T S S a I IV -= 、223T S S a II V -=、2 33T S S a III VI -=,再算出的1a 、2a 、3a 平均值,即:

15_2013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五 力学创新实验

专题十五 力学创新实验 1.(7分)(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22题)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t A 和△t B ,求出加速度a ;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 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 cm (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t A ,和△t B,表示为a= (3)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 答案:(1)0.960(2) s 21 [(B t d ?)2-(A t d ?)2] (3) ()Mg a m M mg +- (4) 系统误差 解析: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的速度分别为:v A = A t d ?,v B =B t d ?..。由v B 2 - v A 2=2as ,可得a= s 21 [(B t d ?)2-(A t d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 a ,解得μ

= ()Mg a m M mg +-。 2.(12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3题)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 板的上表面BC 在B 点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 的质量m ; ②测量出轨道AB 的半径R 、BC 的长度L 和CC / 的高度h ; ③将物块Q 在A 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 。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__________; (ⅱ)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__________; (ⅲ)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__________; (ⅳ)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 )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2.(12分)答案: (1)(每空2分)(ⅰ)mgR (ⅱ)24mgs h (ⅲ)mgR -24mgs h (ⅳ) 2 4R s L hL - (2)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2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 处不平滑等)(2分) 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mgR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doc

2019 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1. (2018 全国理综 ). ( 11 分) 图 1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交流电 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 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 小吊盘中不放物块, 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 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 释放小车, 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 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 。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 没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 1,s 2,?。 求出与不同 m 相对应的加速度 a 。 ⑥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 1 为纵坐标, 在坐标纸上做出 1 m 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 a a 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1 与 m 处应成 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 (2)完成下列填空: a (ⅰ) 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 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 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 1、s 2、s 3。a 可用 s 1、s 3 和 t 表示为 a=__________。 图 2 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 1、s 3 的情况,由图可读出 s 1=__________mm ,s 3=__________。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__________m/s 2。 (ⅲ)图 3 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 ___________。【解析与答案】 ( 1)间距相等的点。 ( 2)线性(2)( i )远小于 m b ,若牛 (ii) a s 3 s 1 s 3 s 1 50( t )2 2(5 t )2 s 1 3.68 1.25 2.43cm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力学实验

力学实验 1.【2017·新课标Ⅰ卷】(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 )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302s s 453 t ?==,所以A 点位置的速度为:0.1170.133m/s 0.19m/s 2A v t +==?,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24512()()6()x x x x a t +-+=?,解得a =0.037 m/s 2。 【考点定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名师点睛】注意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速度加速度的计算,注意单位、有效数字的要求。 2.【2017·新课标Ⅲ卷】(6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 轴,纵轴为y 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 )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 )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 固定在y 轴上的B 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 位于y 轴上的A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 端沿y 轴从A 点拉至坐标原点O ,此时拉力F 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 )所示,F 的大小为_______N 。

2013高考物理 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5 力学创新实验

专题十五、力学创新实验 1.(7分)(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22题)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 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 电门B 所用的时间△t A 和△t B ,求出加速度a ;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为题: (1) 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b )所示。其读数为 cm (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t A ,和△t B,表示为a= (3)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游标卡尺、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等基础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应用相关知识定量分析物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0.960(2) s 21[(B t d ?)2-(A t d ?)2] (3) ()Mg a m M mg +- (4) 系统误差 解析: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的速度分别为:v A = A t d ?,v B =B t d ?..。由v B 2- v A 2=2as ,

可得a=s 21[(B t d ?)2-(A t d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 a ,解得μ=()Mg a m M mg +-。 2.(12分)(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23题)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 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 板的上表面BC 在B 点相切,C 点在 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 的质量m ; ②测量出轨道AB 的半径R 、BC 的长度L 和CC /的高度h ; ③将物块Q 在A 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地 点D ;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 。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__________; (ⅱ)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__________; (ⅲ)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__________; (ⅳ)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 (ii )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2.(12分)答案: (1)(每空2分)(ⅰ)mgR (ⅱ)24mgs h (ⅲ)mgR -24mgs h (ⅳ)2 4R s L hL - (2)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2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 处不平滑等)(2分) 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mgR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s=vt ,h=12gt 2,解得物块从C 点抛出时的速度 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三

2009年高考力学实验专题三 1.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安排如下,其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根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其中不必要和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选项前面的字母) A .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 B .把纸带固定在重锤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提升到一定高度 C .拆掉导线,整理仪器 D .断开电源,调换纸带,重做两次 E .用秒表测出垂锤下落的时间 F .在三条纸带中选出合适的一条,用刻度尺测出记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出结论 G .把打点计时器接在蓄电池两电极上 H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I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 2.(1)(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以下两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①要使和电火花计时器,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点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 B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4—6V 的低压交流电源 C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 D .重物带动纸带运动后,按下脉冲输出开关,在纸带上打出一列小点,纸带拉出后, 立即松开脉冲输出开关按钮。 ②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 ,若O 点是第0个点,N 点是第n 个点,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利用图中数据计算N 点速度大小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gnT v n = B .T n g v n )1(-= C .T S S v n n n 21-= + D .T d d v n n n 21 1-+-= 3.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 的重物自 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 的纸带,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 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 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 2。那么: (1)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 点和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 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 J ,动能增加量△E P = J ;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 。 4.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