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治疗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治疗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及其治疗

到這些家長的抱怨。有些是老師要求而來求診,有些是自發來求診。總之,愈早發現問題,愈早處理愈好。所以本文主要是探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應該接受那些評估與治療,提供基層醫師診斷及處理此類疾病的參考。

簡介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種在兒童期最常見的疾病,根據2000年版本的DSM-IV-TR,在美國大概有3%-7%的兒童有A D H D,一般俗稱為「過動兒」。1902年,英國兒科醫生G e o r g e S t i l l首次描述一項與A D H D類似的病徵。1937年,某家醫院首次採用安非他

1 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住院醫師

2 三軍總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

3 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

4 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

關鍵詞: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CNS stimulant 代,「過度活躍兒童症候群」這名稱首次出現。當時專家認為這些症狀並非由損傷引起。到了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過度活躍」這名詞已在歐美社會變得很普遍。1994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把ADHD細分為以下三個分類:

1.注意力不足主導型 (p r e d o m i n a n t l y inattentive type)—佔10-15%→女孩常見

2.活動量過多或衝動主導型(predominantly hyperactive-impulsive type)—佔5%

3.混合型 (combined type) –佔 80%

病因學

目前仍然無法清楚解釋過動症的成因。可能是腦中接收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接受器異常,無法正常運作所導致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則是腦中的多巴胺含量異常。一項針對成

鉛)、藥物 (例如酒精或是古柯鹼) 。不僅如此,過動症男童的腦部有三個區域比同年齡沒有過動症的男童小: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 )、尾狀核(caudate n u c l e u s )和蒼白球(g l o b u s pallidus )。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命令中樞」,而其他兩個部分則是負責將命令轉為行動。除此之外,研究顯示ADHD 會在家族中出現,所以有一定程度的遺傳性,ADHD 的病童通常都有一位近親也患有ADHD 。患有ADHD 的男童長大成為父親後,大於三分之一其子女亦會有無法集中,並且常做白日夢、不能注意老師教學內容。

3. 需求注意的行為:常發出聲音或不停

地活動,有時重覆惹人厭煩和被禁止的行為、捉弄人,企圖引起他人的注意。

4. 學習障礙:ADHD 兒童在注意力和專

心的程度都不如一般正常的兒童,加上可能因腦功能受損,更影響正常的學習。

5. 衝動:想什麼就做什麼,不計後

果。如摔東西、打人、發脾氣、甚至

表一 注意力不足症狀

1. 無法注意小細節或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工作發生錯誤。

2.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3. 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有注意聽。

4. 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代的事務,包括學校課業、家事。

5. 缺乏組織能力。

6. 常逃避或拒絕參與須持續專注的工作。如: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7. 易遺失或忘記工作或遊戲所學的東西。如:玩具、鉛筆、書等。

8. 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9. 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須其他人提醒。

童常會興奮的停不下來,但是在遭遇

挫折時,則暴怒無法控制自己。7. 反社會行為:說謊、打架、偷竊是師

長對ADHD兒童感到頭痛的問題,尤

其是攻擊性行為在班級中造成許多困

擾。

8. 人際關係不良:在班上無法與同學有

好的互動關係,可能被拒於團體之

外,成為班上的特異份子。

遇到有上述症狀的小孩,我們就要懷疑是否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床上的診斷,主要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文本修改版(D S M-I V-TR,APA,2000年) 。要確定孩子是不是過動兒或注意力不集中,得先檢視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

依美國精神科學會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上列表(一)或(二)中9項症狀中符合6項以上且出現已超過六個月以上,並符合下列四項症狀,就可診斷為ADHD:3. 症狀必須造成明顯的社交、學業或工

作功能的損害。

4.排除其他診斷,譬如自閉、精神分

裂、焦慮症、情感性精神症、人格疾患等。

鑑別診斷

通常ADHD兒童中,有許多會同時患有學習障礙、憂鬱症等其他小兒精神方面的障礙。以另一個角度來說,醫師臨床上常發現,原本以為患有憂鬱症或學習障礙的孩子,其實同時患了ADHD,有些是因為ADHD才造成後續衍生出來的憂鬱症狀或學習障礙。(圖一)

對立反抗疾患及行為規範障礙

約有二分之一的ADHD病患合併有對立反抗疾患或行為規範障礙,ADHD合併品行疾患者預後較不佳,到青少年或成人期較多反社會行為、物質或藥物濫

患,對於合併這兩種疾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合併心理社會治療有較佳的療效。藥物治療

Anxiety

圖一

病童可因服用R i t a l i n?獲得症狀的改善。Ritalin?為一種短效性的藥物,半衰期約1~2小時,服藥的目的主要使孩童在學校時能夠靜下來專心念書、不要因而減少了學習的機會。

副作用

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有少部分病人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而大部分副作用只要調整服用劑量與時間,副作用便會得到改善。其代表性的副作用與其因應方法如下:

1. 失眠:

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時,有可能會出現短期的失眠症狀。最好的因應方式遵守服藥時間。

2. 腸胃不適及食慾不振:

部分病患在服藥初期2-3個月出現腹痛或噁心,以及伴隨的食慾不振現象,甚至造成體重減輕。這時可考慮使用長效型m e t h y l p h e n i d a t e 5. 坐立不安:出現焦躁或坐立不安的現

象,可嚐試減少劑量,並評估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ADHD治療的第二線用藥

1. Atomoxetine (Strattera?),被美國食品

藥物管理局核准用於治療幼童及成人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omoxetine 屬於非中樞神經興奮劑,而是一種選擇性阻斷正腎上腺素前體傳遞(p r e-synaptic norepinephrine)的藥物。此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頭痛、鼻炎和腹痛,不過其發生的頻率與對照組相似。但當使用Atomoxetine高劑量時,較容易發生食慾減退和嗜睡。不僅如此,FDA也發出警語提醒醫療人員注意服用Atomoxetine 之幼童及青少年,可能會有自殺想法危險性增加的現象。

2. Bupropion尚未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核准用於治療幼童之注意力不足過動

擊性及過度反應 (over-arousal),其對睡眠障礙以及妥瑞症候群病患有用。但因為其效果不佳,故筆者所參考的文獻並不建議使用。

非藥物治療

1. 個別/團體心理治療

2. 行為治療:7. 整合性療法:

處方用藥可以協助控制過動症的症狀,而其他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也能對過動兒的症狀有所幫助所以提倡結合藥物和其它療法的整合性療法。其他對過動兒有幫助的方法包括: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利用視覺上的標記提醒病童正在進行的事,持續對病童的行為做回應並試著增

每日一次或二次

每日一次

台灣目前主要使用的藥物為Methylphenidate(Ritalin?及Concerta??)。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2&3

個月,第四組則轉介到他們父母所選擇的社區治療。單純藥物治療及合併藥物和行為治療,效果明顯優於單純行為治療及一般的社區照顧。研究中發現合併藥物和行為治療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狀的改善,並未優於單純藥物治療,所以臨床上治療病人還是以藥物為主。而對於有對立反抗疾患及親子關係不佳的病童,合併藥物和行為治療是個較佳的選擇。

結論

A D H D是一種持續且長時間的疾療。

參考資料

1. Simms M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7th ed, Sauders 2004; 107-10.

2. Szymanski ML, Zolotor A: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anagement. Am Fam Physician 2001; 64:1355-62.

3. Rappley MD: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N Engl J Med 2005; 352: 165-73.

4. Brown RT, Amler RW, Freeman WS et al: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Pediatrics

2005; 115:749-57.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 “注意力缺失”的诊断标准包含不专注(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缺乏持续性、无法注意听、交代的事情做不完全、无法完成任务、容易分心),多动(躁动不安、坐不住),冲动(不假思索地回答、无法等待)等行为模式。 观察孩子的这些特征,可以区分为两种亚形:“多动—冲动”以及“无多动—冲动”。 症状为了清楚界定注意力缺失,家长与老师必须举出一定的特殊行为,以下为重要的特征: ▲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不符合儿童的现阶段发展 ▲被评估为不适当。 注意力缺失的行为症状父母与老师至少要证实儿童已有以下症状中的6项: (1)经常不注意细节,在学校课业、日常生活或其他活 动中常犯粗心大意的错。 (2)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于课业或游戏上。 (3)别人和他(她)说话,他(她)常常没有注意听。 (4)常常无法完全执行他人的指令,且无法完成学校课 业、其他的事情或任务(如排除对立的行为或理解 上的障碍) (5)对于组织任务与活动经常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厌恶或不甘愿地从事比较花心思的任务。(7)经常遗失所需之物(如玩具、家庭作业本、铅笔、书本或工具)。 (8)较容易被外在刺激转移注意力。 (9)经常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多动与冲动的行为症状父母与老师至少要证实儿童已有以下症状的6项(多动为1~6项,冲动为7~9项) (1)手脚常常不安地动来动去或坐不住。 (2)常常在课堂上或其他应坐好地方站起来。 (3)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来爬去(这在青少年或成人身上可能是个体受限制的不安感受)。 (4)常常很难静下来玩,或安静地从事活动。 (5)经常处于活动状态,不安于室。 (6)常常话太多。 (7)常常在问题未说完前便抢先回答。 (8)从事的活动需轮流时,常不耐烦等待。 (9)常常中断及干扰别人,例如介入他人的谈话或游戏。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测评方法

MO/TS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评方法 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孩子明明看着聪明,但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静不下来,学习成绩差,当您在责怪孩子调皮、不爱学习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孩子可能得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多见病,是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约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诊断,及早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了解病情是轻微还是严重,以便找到最佳时机给孩子进行治疗对家长们来说至关重要。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仅靠家长的经验和感觉很难得到客观科学的判断,必须通过专业、系统、科学的标准进行量化评测。MO/TS 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全自动测评系统。 一、主要功能 ●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进行测试评定。 ●儿童孤独症测试分析 ●儿童孤独感测试分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分析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分析 二、主要测评范围 ●孤独症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孤独感测试:适用于小学3-6年级。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测试:适用于0-18岁的儿童。 ●功能性缺陷程度测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 三、主要性能特点 ●在CABS、CLS、ADHD、Weiss中,测试时每个题目必须有独立的测试界面;测试能在电脑上独立完成;测试结果分析由电脑独立完成(不用手工作业)。 ●CAB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14种行为表现的得分 及反应强度;2、14种行为表现的反应强度;3、参考结论。 ●CL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项目的得分;2、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3、16个基本项目的总分所属范围;4、参考结论; 5、备注栏。 ●ADHD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每个项目的测试结 果;2、参考结论;3、备注栏。 ●Weiss报告单应可编辑,同时必须显示:1、各因子分;各因子平均分;2、总分;平均分;3、参考结论;4、医生建议。 四、专业性及成熟性 ●具备专业技术支撑: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等为美欧医疗儿童多动症测评系统的技术顾问。 ●产品性能成熟稳定:上市时间在10年以上。 ●使用客户众多:全国已有上千家机构客户。 五、系统主要特点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张俊贤)

“全国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成果”交 流会案例 题目: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 训练研究 姓名:张俊贤 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6号 邮编:100086 邮箱:hdpz2009@https://www.360docs.net/doc/3310412286.html,

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生的训练研究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 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儿童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自我控制能力差,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有的还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上,高峰年龄为8~10岁,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具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儿童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以下是我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江某的训练研究: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江某,男,10岁,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四年级。母亲在怀孕前,父母均有吸烟史,孩子出生时父亲年龄为27岁,母亲25岁,生产为剖腹产,体重3.55千克。 2.学生家庭情况 江某父母文化程度均为中专,因父亲赌博成性母亲与其离婚,父亲较少来看望孩子。母亲离婚后也较少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沉迷于棋牌室。江某一直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姥姥负责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姥姥管理很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或作业写得慢时,姥姥经常会体罚孩子。姥爷的教育观念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3.学生现状描述 (1)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难以坚持完成某一项事物,学习成绩差(语文和英语勉强及格,数学不及格); (2)做事拖拉、贪玩,作业粗心大意,书写潦草,每天作业写得很晚,目前已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 (3)冲动、任性、不合群; (4)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做事有始无终,行为幼稚;

注意力缺陷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注意力缺陷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孩子上课走神、爱做小动作,学习总是进入不了状态怎么办?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一点小事情就能让他分心,怎么办?孩子打游戏、看电视很专心,就是学习不专心,怎么办?遇到这种孩子,家长先不要急于责备他们,因为孩子们可能并不是习惯不好,而是患上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 什么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所具备的首要能力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注意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对知识的吸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定:注意力缺陷是全球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失控的时候。然而,有些儿童的行为失控绝非偶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患儿就是这样一些儿童,他们相比同龄孩子,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磨蹭,做事没有耐心,常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小动作多,冲动鲁莽......这些表现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和自尊心,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得到重视和干预,症状还可能持续到青少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陷? 男生好动,坐不住,上课纪律差,家长和老师容易想到多动症,而有些女生看起来很文静,能坐得住,但其实是在发呆,她们的注意力根本没有集中。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呢?当孩子有以下症状时,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1)上课不专心、坐不住或者经常走神; (2)作业、考试常常犯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3)丢三落四,常丢文具、书、钥匙等东西; (4)作业拖沓、粗心、马虎、差错多; (5)时间概念差,有始无终,学习、做事效率低; (6)碰到有点困难的事情,如家庭作业、练琴、练字等就想逃避; (7)说话心不在焉,总是似听非听; (8)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自控力差; (9)日常生活中很健忘,如常常忘了遵守约定、回电话等,记忆力差,总是前教后忘。 如果孩子符合上述9条中的6条,则很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障碍

注意力缺陷障碍 科学家将这方面的问题称为“注意力缺陷障碍”,英文简称ADD,在我国很多机构把它称为“多动症”。注意力缺陷障碍(ADD)是一种以神经科学为基础的障碍,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神经生理疾病。ADD不是不良教养的结果,也不是孩子任性、不听话的结果,它和遗传、大脑发育延迟以及社会因素有关。虽然大多数患有ADD问题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很多症状都会缓解,但是这意味着他们将付出比同龄孩子更多的努力和战胜更多的困难,此外ADD 伴随很多其它症状,比如: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违抗性障碍等等。这些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能力发展、情绪健康、人际关系等等,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明显的损害。 ADD不是不良教养的结果,也不是孩子任性、不听话的结果。 一个孩子不管是否有ADD都可能任性、难管教、对抗、拒绝。自私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不是神经学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是否患有ADD,我们都不是为自私、无理的行为找借口。现在的很多年轻家长都成长于父母成天忙碌不在家的环境中,那些小时侯总是脖子里挂钥匙的孩子现在做了家长,尽管他们尽力想把这个新角色做好,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没有好的家长模型可模仿。这也是个问题,但这不属于ADD的问题。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的一般表现 (一)注意力障碍 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因此,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由于分心,所以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这类儿童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甚至考试时也因注意不集中而做不完卷子。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所以,常常是别人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抢着回答。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把别人的话听完就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往往是这类儿童的突出特点。考试中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核对,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未做或把本来计算正确的结果抄错,甚至试卷的背面还未翻过来看就交卷,导致考试成绩不好。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不能等待着按顺序轮流进行,而是插队抢先。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 (三)活动过度

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临床表现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 )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不集中、冲动控制力差和活动过多三大症状,不同人三大症状的轻重不同。另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学习成绩低下、神经运动和神经生理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异常等。 (一)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必须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障碍”主要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一般正常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集中”的时间是不同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 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就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缺陷多动 障碍(ADHD的孩子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他们很难在较长时间里维持注意力去从 事某一活动,例如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父 母分配的任务,但是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维持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他们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就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蝗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 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他们不能同时在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同时忽略另外一些剌激。由于这种分心,他们对于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在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的细节性任务上更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学校;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常常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不能完成,经常家长需要在旁边时时督促。 不同的人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视觉刺激,有的儿童不能够专心接受听觉刺激,还有一些对视觉和听觉刺激都不能够专心接受。据本院(北辰学能培训)研究及临床观察:多动症儿童更多的表现是在对听觉刺激目标的注意缺陷。一般有视觉 注意障碍的,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听课特别 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感觉他的耳朵可能有问题。因此,这些孩 子难以服从指令并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的命令督促下才开始去做安排的事情。 (二)冲动控制能力差 “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一般行为表现: 别人的话还没说完,他们常常就抢着回答或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是这类儿 童的突出特点。考试时他们粗心大意从来不会检查,常常丢掉一些题目或者把本来计算正确 的结果抄错,导致考试成绩不好。他们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等待按次序进行而是插队抢先。他们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时常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他们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良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他们有要求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注意力缺失多动障碍(多动症,ADHD)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2008年12月 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 2010年3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翻译 药审中心最终核准

目录 概要 (4) 1. 引言 (4) 1.1 诊断 (5) 1.2 鉴别诊断 (5) 1.3 流行病学和合并病症 (6) 2. 范围 (6) 3. 法律依据 (6) 4. 患者特征和选择 (7) 4.1 诊断和入选标准 (7) 4.2 排除标准 (8) 5. 疗效评价方法 (8) 5.1 主要疗效终点 (8) 5.2 次要疗效终点 (9) 5.3 其他的支持性疗效标准 (9) 6. 临床试验的策略和设计特点 (9) 6.1 在人体中的早期研究 (9) 6.1.1 药效学 (9) 6.1.2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9) 6.1.3 剂量效应研究 (9) 6.2 治疗验证性研究 (10) 6.2.1 短期试验 (10) 6.2.2 长期试验 (10) 6.3 在特殊人群中的研究 (11) 6.3.1 成人 (11) 6.3.2 学龄前儿童 (12) 7. 临床安全性评价 (12) 7.1 一般建议 (12) 7.2 特殊的不良事件 (12)

7.2.1 反跳/撤药/依赖 (12) 7.2.2 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 (13) 7.2.3 血液学不良反应 (13) 7.2.4 心血管不良反应 (13) 7.2.5 内分泌不良反应 (13) 7.3 评价包括长期治疗安全性的临床安全性人群暴露程度 (13)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提纲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tte 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 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 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 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 DA的浓度。) 1942年,Lindsley发现服用苯巴比妥类安眠镇静剂治疗可以使多动儿童症状加重。但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苯比巴妥又称苯巴比妥:为治疗睡眠紊乱的药,可减轻突触后神经递质反

注意力障碍特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儿童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注意缺陷伴多动-冲动型临床表现——同环境高度相关,在重复性、无新鲜感的活动中维持注意力很难,在新奇的不熟悉的环境中则减轻。 ?活动过度 ?注意力易受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干扰,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制力差,冲动,鲁莽,甚至伤人或破坏东西 ?尽管智力正常,但听觉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差 诊断标准——注意缺陷,多动表现 ?注意缺陷,至少以下4项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声音都要去探望 ?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或发呆 ?做作业拖拉,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不注意细节,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特别不爱惜东西,常把衣服,书本弄得很脏 ?难以始终遵守命令 ?做事难于持久,一件事没干完,又去干别的事 ?与他人说话,常常似听非听 ?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多动表现,至少以下4项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上课时常有小动作 ?话多,好插嘴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玩耍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 ?干扰他人的活动 ?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过火行为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好冒险 如果上述症状已对儿童的社会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起病于7岁以前,多在3岁左右,且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和情绪障碍,便可以做出本症的诊断。 发病机理 ?遗传因素与围产期危险因素 ?患儿父母童年期有多动史,较高的精神疾病发生率 儿童学前暴露于铅制品 ?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婚姻不和谐,性格急躁,管教方式不一,社会经济地位?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式欠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青少年期学业困难,品行障碍,成人期物质滥用、职业成就低 ?药物治疗:兴奋剂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有效减少冲动行为 ?家庭治疗:改变单纯惩罚的教育方法,以强化和鼓励促进孩子问题行为的改善 【进食障碍与排泄障碍】 Eating disorder 婴幼儿期的喂养模式、膳食结构、情绪反应等都可能产生进 食问题,严重时危及身体健康 神经性厌食症 因害怕体重增加,而严格控制食物摄入,对自身体像有歪曲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病因 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多动症,是孩子容易得的一种疾病,引起这种病因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遗传的原因,环境,外界的因素,解剖学的原因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多动症,一旦出现多动症,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的差,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有时候学习也比较差。 ★1. 神经及化学性因素 人的脑中有主管学习、自我抑制、产生动机等的网状活化系统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而在网状活化系统RAS 内,有主管注意力的多巴胺(Dopamine)、正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的物质。专家认为,当缺乏这些物质或这些物质有异常时,即会诱发ADHD。在ADHD发病的相关研究中,目前亦持续提出除了多巴胺与正肾上腺素外的神经传导物质,如色胺酸(serotonine)等亦与ADHD发病有关。所以要有前述的神经及化学性因素才会引起ADHD,更重要的是,由于ADHD是一种疾病,需要接受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ADHD是因为孩子天生的个性或周遭环境所引起的。 ★2. 遗传性因素

在许多ADHD基因研究中发现,ADHD儿童的父母或其兄弟姊妹中,有30%的比例也有注意力缺失的问题。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具体的下结论表示,ADHD会单纯地因某种遗传性而引起,只是认为其因素会与家人有关。 ★3. 环境因素 亦有报告指出,怀孕时胎儿的状态亦与注意力缺失有关。换句话说,ADHD的罹患率会受到怀孕时期孕妇的营养不良、吸烟、过多的压力、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早产儿或难产时头部受损等因素,也可能成为引起ADHD的因素。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环境因素就一定能引起ADHD。专家认为,过去所认为的“过度看电视”、“铅中毒”、“高压电流地区的辐射暴露”、“日光灯暴露”、“电动玩具”、“过敏”等也会引起ADHD的说法,是毫无医学根据的。另外,其它说法像是缺乏维他命,摄取过多的食物添加物、盐腌制的食物、精致砂糖等,会造成过动的说法,在科学方面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4. 解剖学原因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一)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一) 学龄儿童中有该障碍的比例达到3%—7%,男童高于女童,比例约为3:1。 一、发展特点 (一)细分为三种类型 1、以涣散为主的 2、以多动——冲动为主的 3、混合型 (二)注意的发展 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能力有限 2、注意维持时间短暂、注意稳定性有限 3、注意细节、注意分配能力的有限 (三)行为的发展 1、多动行为 “忙不停”,多动水平与正常年龄不吻合,行为无明显地目的性; 2、冲动行为 行动前不预先思考,常常不分场合、不顾后果,急躁的性格或认知不灵活; 3、自主行为缺失 儿童的自主行为需要大脑执行功能的控制,该类儿童的执行功能异常状态; 4、问题行为 打人、骂人、吐口水、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捣乱。 5、社交行为 共情能力、同伴关系及自我概念等较正常儿童差,即使知道哪些行为是得体的,也无法表现出适当行为。 6、动作不协调行为 有轻微共济运动障碍,走路呈S形前进,易摔跤,操练缺乏节奏感。 扣纽、系鞋带等精细动作缓慢而不灵巧、画圈、用剪刀等动作显得笨拙,有的尚会出现镜样动作。 二、伴随着学习困难 NIH认为,学习困难归因于神经系统造成的,特征是辨认字的正确性及流畅

度有困难,以及无法拼写,语言的拼音组成有困难。 1、学习成绩的波动性(低段波动) 学业完不成,即使家长、老师给予帮助也很难完成。自信心承受随之下降。 2、学习随升入高年级而逐渐下降 三、影响因素 1、遗传(重要作用) 基因研究表明,超过80%的该类儿童到成年后仍然无法康复,29%的ADHD 家长还会继续影响下一代。 父母有ADHD,大约57%的儿童也会被诊断为ADHD,这些孩子中30%—35%的兄弟姐妹也会遗传到ADHD。单卵双胎同时患ADHD几乎为100%,而双卵双胎儿同时患病只有10%—20%。 2、轻度脑损伤因素(还有外伤或机能失调) 母孕期的营养不良、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疾病、接受X线照射、分娩期早产、难产、缺氧窒息。 3、儿童自身的动机水平 动机水平影响完成某些作业任务工日常表现,任务情境越来越有趣,儿童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4、社会环境因素 父母受教育程度、环境污染、文化偏见。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

注意力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症)协作组行为量表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 (一)主要症状 1、注意力涣散 (1)注意力涣散,上课东张西望,教师讲课听不进去。() (2)注意集中时间短暂,做作业不专心,轻微环境干扰即分神。() (3)做事不能持久,常从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活。() 2、活动过多 (4)活动过多,在家翻箱倒柜,拆卸玩具物品等。() (5)上课小动作多,下课先往外跑,放学不按时回家。() (6)走路常以跑代走。() (7)说话多,好插嘴干扰别人说话。() (8)上课、做作业保持静坐时难以保持安静。() 3、学习因难 (9)学习成绩不稳固,时好时坏,或逐年下降、学习困难。() (10)书写()、理解()、计算()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陷。() 学习成绩 语文分数平时考分____()期末考分____() 数学分数平时考分____()期末考分____() (二)常伴临床症状 4、冲动任性 (11)冲动任性,性情急躁,易激惹,爱发脾气。() (12)常不顾危险和后果,爬墙登高,追攀车辆。() (13)做事莽撞,常铤而走险,惹事生非。() 5、行为问题 (14)不守纪律和不受制度的约束,严责、打骂也不易慑服。() (15)说谎话蒙骗家长、教师,粗暴少礼。() (16)严重者打架斗殴、偷窃、不正当性行为,甚至违法行为。() 以上根据程度分为4级:无(0 分),只一点(1分),多(2分),很多(3分)。选择其一填在()内 (三)诊断标准

1、行为量表总分>20 分,即为阳性; 2、主要临床症状中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女孩多表现为发呆型)。学习困难,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3、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4、能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疾患。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教学内容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的规范叫法为多动性障碍,在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标准)中,将其归于“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临床上将这种障碍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障碍(ADD)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主动注意不足,被动注意亢奋,但不伴有多动症状。(主动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自觉地、有目的地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被动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自觉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它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简单的、原始的反应。被动注意的产生决定于外界刺激的强度,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被动注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但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困难,还伴有多动症状。 ICD-10认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这一诊断术语,只是认为它的囊括性不够,未能在ICD中采用这个术语。而将此症包含在以下四种类型中: 活动与注意失调 多动性品行障碍 其它多动性障碍 多动性障碍,未特定 结合ICD-10与临床通用叫法,现对多动综合征的专业称谓多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综合征)的研究史 根据文献记载,对多动症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十九世纪中叶。下面是多动症的研究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认识与发现。 1845年,德国医生Hoffman(霍夫曼)首先观察到很多得过脑炎的儿童会有躁动不安行为和不安静的表现,并将这类症状描述为“多动”,最先把儿童的活动过度作为病态描述并命名为“多动症”。 1902年,医生Still正式发表了《儿童异常心理状态》的文章,首先对儿童活动过度作了更为充分的描述,认为多动症与智力迟缓或脑损伤不同,是独立存在的疾病。这些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他们所表现的多动不安、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攻击破坏等异常行为,不能完全以父母对儿童缺乏教养来解释,主要是由于在行为控制意志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脑损伤存在,那也是极其轻微的。 1922年,霍曼等学者发现儿童患了脑炎以后可出现多动等行为障碍,故认为多动症状是由于脑炎后遗症所致。霍曼等的发现呼应了1845年霍夫曼的发现,此阶段的学者们大都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多动症的脑损伤上。 1931年,Winncoff对该症作了详尽的描述,并指出该症不是儿童期活动旺盛所致,也不是舞蹈病样异常活动,他首次提出“儿童多动症”或“活动过度综合症”的病名,在医学上被接纳为诊断名称。 1937年,Bradley指出这种活动过度是儿童期行为异常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曾用口服苯丙胺取得治疗良效。(苯丙胺即安非他明、安非他尼:促进突触前NE和DA释放,阻断再摄取。增加神经键中NE、DA的浓度。)

儿童注意力缺失10大表现

儿童注意力缺失10大表现 聪明伶俐,成绩低下,玩的东西一学就会,学习就不行。从小成绩就不理想,学习能力低下。相当多的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做过智商测试,但智商正常甚至是超常,使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做作业慢、边做边玩: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他要写好几个小时,作业出错,考试粗心。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写作业、考试时总在最简单的地方出错、犯的都是低级错误且重复出现。老师盯得紧、家长“辅导”勤,作业做得还说得过去,考试时却常常看错题、算错题、写错答案,越是简单的题、会做的题,越容易出错,即使是小测验,也不能100%地做对。 上课听讲,心不在焉:小动作奇多,这些小动作均与教学无关,低于生理年龄、单调无聊、简单重复,而他们做起来却怡然自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虽然规规矩矩、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但思路却不能与老师同步,被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让人啼笑皆非。 丢三落四,生活混乱:书房、书桌、书包里杂乱无章,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到了使用时,翻箱倒柜也找不着,严重者记不住别人的谈话内容和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做作业时再问同学,还有的经常遗失随身用品和文具。这其实是一种正在被心理学界越来越多地认识和研究的心理疾病——“注意力缺损综合症”。 爱好广泛,有始无终:爱好非常广泛,几乎到什么都喜欢的地步。无论是喜欢的玩具、文具还是喜欢的运动、音乐、乐器、棋类都是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 话多易怒,多动冲动:他们的话语明显偏多,节奏快,吞吞吐吐,不分场合,说完后却常常不知所云,该说话时却无话。行为表现的无目的、无意义、无作用、无聊的动作特别多,情绪很不稳,容易激动,发脾气。集体活动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表现为急不可耐。 逆反被动,自卑懒惰:逆反情绪严重,不管什么事一定给你找个理由反着来,理由一箩筐。很少主动做什么,而且有点难度就退缩。

幼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幼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0%之间。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前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期[1]。近年来,关于ADHD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为增加人们对此行为障碍本质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ADHD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一般在5岁前起病,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易由一项活动转向另一项,但哪一项也完不成,同时伴有混 故,违反纪律,但不是故意蔑视纪律,而是因缺乏考虑所致。患儿与成人在相互交往时常有脱抑制表现,缺乏正常的慎重与节制。认知、运动和言语发育的特异性延迟很常见。可继发社交紊乱行为及自卑。 国外报告其发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3%-10%,国内报告为1.5%-12%。现患病率调查结果悬殊除了有国家和地区间实际存在的患病差异外,与所用调查诊断方法和量表不一致有关。按DSM-IV-R诊断标准,在学龄儿童中较公认的患病率为3%-5%。男女发病之比为9:1-4:1。这与男孩多动症状突出,伴冲动、攻击行为和品行问题较多有关。本病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于有较高

的患病率和患儿常伴有学习困难。而心理行为矫正和药物治疗在部分儿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利他林(Ritalin,最常使用的处方药物)可以使ADHD小脑活跃度低的地方增进活跃度。我们也知道ADHD不是单独出现,往往合并像是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甚至自闭症。这暗示了脑部多区域或是单区域功能不良会影响多区域整合联结。有一些独立研究,支持这些诊断,其实都是由于小脑机能所造成的。我们知道,目前多动症患儿越来越多了,那多动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随着国际上有关多动症诊断标准的逐渐统一,现在国内外学者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已比较接近,如美国3.4-4.7%、德国3.9%-9.0%、日本4%、澳大利亚7.5%-11%、新西兰3.0%、巴西5.8%。近年来,我国各地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约为1.3%-13.4%,如北京8.6%、上海4.0%、天津3.8%、河南10.2%、哈尔滨6.9%、吉林10.8%、合肥10.6%、湖南7.3%、广州1.3%。综合国内7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目前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6%。粗略估计,我国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 病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首次在20世纪初被讨论。1902年,由一位对孩童疾病有兴趣的乔治史提尔(George Still)医生在伦敦发表了相关文章。

对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问题的调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0412286.html, 对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问题的调查分析 作者:何璐 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4期 摘要: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会对孩子整个未来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阶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然而并不是每个幼儿园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本文将通过对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问题的调查找出实际原因,根据相关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防受无关刺激的干扰,提高幼儿注意力,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关键词: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问题研究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去学习。”然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75%幼儿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注意表现在生活及学习方面,在生活方面丢三落四、在学习方面小动作不断作业完成率低。本文将分别从: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原因分析、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详情如下。 一、学前儿童注意力缺失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协调能力较差,极易冲动,容易分心,且幼儿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例如:某位幼儿过生日,该幼儿的妈妈在课上将蛋糕送入班级内,这时候幼儿都会回头张望并说小话,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据此在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应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规律。其次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尤其是在看书时,幼儿缺乏自控力,不一会儿便会去做其他的事情。 (二)无关刺激干扰 处于学前期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会受无关刺激的影响,例如:教师着装花哨;利用幻灯片来授课等,都会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从而使幼儿注意力分散。无关刺激干扰对学前儿童注意力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三)疲劳因素 此外疲劳因素还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一些家长受功利主义影响让幼儿利用周末时间来学习钢琴、美术、舞蹈等课程,然而大部分幼儿对这些并不是真正感兴趣,且幼儿注意力难以持久,如此一来幼儿便会产生疲劳感,最终影响到学习。 二、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有效策略

如何解决注意力缺失英语作文

如何解决注意力缺失英语作文 In an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people can easily be distracted by irrelevant is particularly well-known that too rich information leads to the lack of atten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information expands our horizon and gives us with a simple click,we can get a plen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we seem to be at a sea of information when we open webpages for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too abundant and much of them turn out to be can we avoid being lost in such massive information? First of all,ensure what information you want and make a list of you can save useful web pages which can get you out of the time-consuming but not least,you should control yourself and never be attracted by the distracting long as you follow these tips,you will get what you want efficiently、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受到不相干的信息的困扰,众所周知,过于丰富的信息反而导致注意力的缺失。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二部分行为障碍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itivity disorder 主讲人:马瑞芬 学号:2013120085

·描述和历史 ?核心特征 ?相关特征 ?伴随的心理障碍与症状?患病率与病程 ?理论与病因 ?治疗

一、描述与历史 ?描述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描述的是那些表现出持续的、与年龄不相符的、并不足以导致破坏其主要生活活动注意力分散、多动和冲动症状的儿童(美国心理协会,APA,2000)。 *最早记录之一 “坐立不安的菲利”就餐场景——海黎胥·霍夫曼 *1994年 《驱力过度的生活》,引起瞩目。

尽管菲利和达斯提相隔150多年,但两个孩子用餐时的行为都是ADHD 典型的基本症状。两个男孩都难以注意力集中——不能集中在目标行为上,多动——动个不停,冲动——行事毫不考虑。 坐立不安的菲利,1845 达斯提·恩,1994

?患有ADHD的儿童,行为奇特又充满矛盾。 注意力缺损多动症的问题不在于知道要做什么,而在于难以做到你所知道的。 ——拉塞尔·A·巴克利 ?患有ADHD的儿童会有深深的挫折感和失望感。 比如,大卫说,“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什么也玩不好;当他们叫我笨猪或傻瓜大卫的时候,我只能哭,毫无办法”。

历史 ?1902年 ?英国医生乔治·史蒂尔首先将“活动过多”这一症状作为一个障碍给予了描述,认为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和“道德控制缺乏”导致的。 ?1917—1926年,脑炎流行 ?“儿童脑损伤综合征”,与智力发展迟滞有关 ?1940s-1950s ?“轻微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 ?1950s后期 ?“活动过度”,对进入脑的刺激缺乏过滤而引起,“儿童多动症"。 ?“活动过多”并不是唯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儿童不能根据情景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活动。 ?1970s ?道格拉斯,除“活动过多”以外,注意力缺陷、冲动控制 ?近年来 ?自我调节不利和自控能力缺乏,核心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