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复习要点教育心理学二

2013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复习要点教育心理学二
2013年四川省教师公招复习要点教育心理学二

2013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复习要点教育心理学二

学:闻、见,是获取知识、技能;

习:温习、实习、练习;

学习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学习过程的一般阶段: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阶段;

学生学习的特点:接受前人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

具有间接性,他们不是直接实践而是先认识;

按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连续地进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

美,加涅,学习过程分析;

动机阶段;

选择阶段;

获得;

保持;

回忆;

概括;

作业;

反馈;

苏列昂节夫达维多夫把学习过程分为:定向环节(好像是电脑的输入系统,传递至大脑加工的过程);行动环节:(执行命名,输出信

心);反馈环节(返回系统,根据学习的结果进行调节);

潘菽教授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动作的学习,智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美加涅他把学习分为了:

第一类: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

第二类: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

第三类: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的联合;

第四类:语言的联合,与第二类学习一样,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

第五类:多样辨别学习,认出多种刺激的异同之处;

第六类: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第七类:原理学习,概念的联合;

第八类:解决问题:在各种条件下使用原理最终达到目标;

美国奥苏贝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根据学习的内容,分为机械性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他的学习类型划分揭示学生的学习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的规律,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力,实现“为迁移而教”的目标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和指导作用。

苏联彼得罗夫斯基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与认知学习(感性、理性学习),而理性学习又可以分为概念学习、思维学习、技能学习;

联结主义学习观代表人物:桑代克(首创)巴甫洛夫,其中桑代克

的联结说又称尝试与错误说,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种过程是渐进的,经过反复“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的成功。

认知论的学习观克勒(黑猩猩拿短棒打香蕉实验,突然“领悟”)布鲁纳

托尔曼,S_O_R,其中O是表示有机体内部变化,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作用;

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前者强调学生的发现;后者强调接受,都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他们都强调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

桑代克,迷箱,猫,箱子,一条绳子,一个把柄,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安有踏板,

桑代克,三律:练习律、准备律、学习律;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习得律、泛化、分化;

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

狗肉粉铃铛响;原先只有由肉粉引起唾液分泌,后来听铃铛响也可以刺激狗分泌唾液;

斯金纳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白鼠踩操纵杆获取食物,他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之间的区别,前者是强化和条件刺激同时或稍后出现,反射才能形成;后者是先作出适当反应,才能得到强化。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魏特墨、科夫卡、克勒;

托尔曼目的论(美)他的学习理论有:符号学习说、学习目的说、潜伏学习说、期待学习说、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认知发现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他非常重视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重要作用;

奥苏泊尔认知同化论

加涅学习条件论,他把学习分为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词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加涅的学习条件论是提醒老师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教学者的内外条件,并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海德韦纳归因论

内归因(人格、意志、情绪)外归因(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

稳定性归因(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能力、气质、外在的工作难度;)

非稳定性归因(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20世纪60年代美伯纳德韦纳创立了《动机的情绪的归因理论》他

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方面,为改变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他觉得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构成。

学习需要由认知需要、交往需要、自我教育需要三因素构成;

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成为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或学习驱力

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远大志向,反映社会和家庭的需要;

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由于教师和家长施加压力,奖惩引起的,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主导性学习动机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最为稳定;

辅助性学习动机较微弱

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由外部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家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激发动机的必要条件。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

成就动机: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阿特金森动机强度=动机×期待×诱因

自我效能感理论: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由美国班杜拉提出的;他还提出了“去敏感性”研究;

习得性无力理论:代表美国塞利格曼努力了没有效果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注意它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表现;

无意注意:即没有预定的目的、被动的、自然而然地发生注意;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并费一定努力的注意;

非意志注意:不需要作出什么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

意志注意: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预习、重点、难点的听课)

注意的品质从它的范围(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来看;

无意注意的规律

相对强烈的刺激;

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

不断变化的刺激;

新异刺激物或奇异的气味;

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

感兴趣的事物;

有意注意:

第一阶段:通过成人的言语指令而引发的;

第二阶段:学生通过自己的出声言语活动、阅读;

第三阶段:通过内化(内部言语阶段)

有意注意的规律

智力活动的紧张性使有意注意高度集中;

实际操作和练习需要有意注意;

学习目的,任务明确能保持有意注意;

兴趣和爱好能激发有意注意;

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保证有意注意的持续

减少学习疲劳,使有意注意集中;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影响;

先前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

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

零迁移是一种习得的经验,对另一学习不起作用,即两种学习之间无任何影响,迁移效果为零。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同水平的知识;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不同水平的知识;

迁移与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使学生最大程度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迁移是有条件才发生的:

共同因素(知识点的相似点越多,联结点越多,越容易发生迁移)经验的概括水平(学生必须考虑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当前的新事物)

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感觉越敏锐,越容易产生迁移的作用)

定势作用(心向,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共同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学习态度方法

智力年龄

教师指导方法

形式训练说它的基础是官能心理学,是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记忆在于方法的改善,美詹姆士1890

桑代克——伍德沃斯学习迁移共同要素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

概括化迁移说贾德(先前的学习获得的东西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到后面的学习1908“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原理理解和概括得越深刻,迁移效果越好;

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他们认为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克勒“小鸡觅食”支持关系转换说;

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型

认知结构迁移说(布鲁纳奥苏贝尔迁移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用于新的事例)

产生式迁移说: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它来源于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ACT)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是相对于物质范畴的精神范畴;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方面。感觉是人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当前客观事物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反映;

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

知觉的理解性:(人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他,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再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

直观教学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感知(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理解: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

知识的理解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

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以后总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

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又是发展学生智力中心问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间接反映和概括反映是思维活动的主要特征;

直观——抽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瑞士皮亚杰)

我国心理学多数认为我国孩子的思维阶段是:动作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

概念的学习

学生概念的学习主要通过概念形式、概念同化两种形式获得;

概念同化:学习者头脑中储存了某种认知结构,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信息被吸收之后,使原有结构发生某种变化。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必须丰富学生的有关经验和感性材料;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启发学生的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扩大关键特征;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人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

记忆分为“识记”、“回忆”;前者识记保持,后者再认和回忆;

记忆分为:感知形象记忆概念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从目的性分为: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从时间长短分为:瞬时记忆(1-2s)短时记忆(1-2min)长时记忆;记忆是知识巩固的唯一心理因素,没有必要的知识巩固,教学工作就无法开展;

知识的应用: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练习性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新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技能是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

技巧是技能的高级阶段;

一定的能力水平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条件;

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心智技能、前者分为:活动定向阶段、模仿动作阶段、动作的熟练阶段;后者就是指在脑袋里进行的;

心智技能的特点:

内潜性(无法看到,在头脑中进行)

观念性(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

简缩性(脱离开摆弄实物的束缚,可以以高度简缩的方式进行)

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

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

有声言语阶段

无声言语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认知策略:对信息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重复、抄写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类比、记忆术

组织策略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得策略,如:概念图、图表、层级图、群集策略、纲要法;

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它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

元认知弗拉维尔20世纪70年代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是元认知知识;一个是元认知控制。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学习策略的全部

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出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

杜威五步模式困惑诊断假设推断验证

约翰逊三阶段模式:准备、生成、判断、

奥苏贝尔:四阶段模式

纽厄尔肖西蒙1958《通用问题解决程序》强调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问题的心理过程。

英国瓦拉斯“创造性思维四阶段”它分为: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绪、问题表征(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因素、酝酿反应(现在没有得到答案,过段时间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就得到答案了)原型启发(从其他事物上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行为)情绪和动机状态

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品质。智商高,创造力不一定高,而创造力高的人智商也较高。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发散性死诶是创造性的核心特征。

创造性评定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多样性、适用性。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不仅有外部的道德行为,还要有与之相应的内部道德行为需要,二者相统一才称其品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伦理学,社会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合作学习型教学美斯拉文

四川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资料精编版

四川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 ——适合2015版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 1.教育的概念:★★p9 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2.教育的要素:★★★p10 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方面起教育影响的人。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指各种教育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和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三者关系: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 3.教育的形态:非制度化和制度化;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的教育和近代 的教育★★★★p11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 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13 5.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规律; 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关系规律★★★★★P14(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p20 6.教育起源:(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3)心理起源美国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 7.教育的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 (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8.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p26 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研 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3)教育目的问题 (4)教育制度问题 (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7)学校管理问题。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和观点):★★★p26 (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四川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四川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乐事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 3.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华生 C.沛西?能 D.马克思 4. 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 )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 5. 以单元来计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 )。 A.3±2 B.5±2 C.7±2 D.9±2 6. “舌尖效应”描述的是人在记忆信息( )时所发生的障碍。 A.登记 B.编码 C.储存 D.提取 7. ( )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A.董仲舒 B.柳宗元 C.韩愈 D.王安石 8.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9. 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 A.莫依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1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 A.自主感对羞愧感 B.勤奋感对自卑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1.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风格 1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布鲁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3.在反射弧中,直接与外界刺激接触的有(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4.对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有( )。 A.有效性 B.全面性 C.可靠性 D.简洁性 15.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 A.高效性 B.循序渐进性 C.实践性强 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16.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标准主要有发散思维的( )。

2019年4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2D19年4月27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答题须知: 1.请首先在题本、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竖排用2B铅笔填涂相对应的数字。 2.所有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请用2B铅笔)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凯洛夫主张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理解教材。() 3.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 4.自然后果法主张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不干预,不强迫,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对其进行惩戒。() 5.要素主义主张学校应该设置名著课程,因此名著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6.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学生通过亲身探索、体验等方式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牢固,所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发展更应该以直接经验为主。() 8.“单元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碎片化——课时主义为主的超越,主张教师上某一节课时必须“瞻前顾后”。() 9.与低等动物相比,高等动物出生时本能反应小,行为后天成分在生活中起作用更大。()

10.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从小动作向大动作发展的规律。() 11.“认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要尽量避免幼儿出现认生现象。() 12.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到大班他们才学会了看整点、半点、日历,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14.对一盘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或复盘超过六成,而业余棋手不到两成,这充分说明加工深度对记忆容量有着很大影响。() 15.小轲看到童童通过努力语文成绩提升了8名,为此大受鼓舞,觉得自己只要认真努力,语文成绩也能有大的进步。这一案例中,小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受到了间接经验的影响。() 16.心理健康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实施者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水平。() 1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的教育是指义务教育,不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18.某省人民代表常务委员通过《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方法》属于地方性教育法规。() 19.某高三学生因不满老师批评教育,在网上公开辱骂教师,造成恶劣影响,该教师起诉至法院,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学生是客体,老师是主体。() 20.在我国教育立法程序中,最后一步是通过法律。() 21.过错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2.小瑞经常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被父亲暴打,班主任在与其父亲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小瑞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父亲的监护人资格。() 23.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 24.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l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服从社会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主张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笔试备考之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笔试备考之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皮亚杰认 知发展阶段理论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公告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线上讲座 四川教师公招考试辅导资料 一、感觉动作期 感觉动作期(或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是指自出生到两岁婴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感觉动作期,婴儿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此等感觉与动作,最初只是简单的反射,而后逐渐从学习中变得复杂,由身体的动作发展到心理的活动。到六个月以后,婴儿能够起坐与爬行,并随之出现目的性的动作,即有目的地运用身体的动作(如口尝、手抓)去达到目的。例如:在尚不能移动身体的婴儿身旁,铺放一条毛巾,毛巾上放置一个玩具,他会伸手去抓取玩具。如因距离较远抓取不到,几次尝试之后,他就会放弃。但对较大的婴儿来说,他就会用手拉动毛巾,从而取到玩具,这显示婴儿开始运用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感觉动作期的末期,婴儿的图式将发展到物体恒存性(或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的地步。在婴儿早期,如用布幕将其面前的玩具遮挡住,他不会寻找;原因是他的图式尚缺乏对具体实物形成心像表征的功能。换言之,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稍长及至一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他会继续寻找。这表示皮球之物体虽在眼前消失,而留在他心中的符号性的心像,却仍然存在。显然,物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永存在婴儿的图式之中,这表示婴儿末期已开始从具体实物中学到抽象的概念。接近两岁的婴儿,他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像此种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称为延后的模仿(deferred imitation) 二、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是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因此一时期正值入学之前与入学之初,故这段时期在教育上特别重要。因而无论是皮亚杰本人或其后的学者,对此一时期儿童认知发展所从事之研究,为数最多。皮亚杰之所以称此一时期为“前运思期”,原因是此一时期的儿童遇到问题时固然会运用思维,但他在运用思维时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前运思期”的意思即指儿童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按皮亚杰的解释以及很多心理学家研究验证(见Phillips.1975),此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方式

2019年4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答题须知: 1.请首先在题本、答题卡上填写(涂)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考证号一律从左到右填写,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横排空白方格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竖排用2B铅笔填涂相对应的数字。 2.所有试题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请用2B铅笔)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2.凯洛夫主张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理解教材。() 3.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 4.自然后果法主张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不干预,不强迫,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对其进行惩戒。() 5.要素主义主张学校应该设置名著课程,因此名著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6.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学生通过亲身探索、体验等方式获得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牢固,所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发展更应该以直接经验为主。() 8.“单元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碎片化——课时主义为主的超越,主张教师上某一节课时必须“瞻前顾后”。() 9.与低等动物相比,高等动物出生时本能反应小,行为后天成分在生活中起

作用更大。() 10.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从小动作向大动作发展的规律。() 11.“认生”不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要尽量避免幼儿出现认生现象。() 12.小班的幼儿能分清白天、黑夜,到大班他们才学会了看整点、半点、日历,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14.对一盘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或复盘超过六成,而业余棋手不到两成,这充分说明加工深度对记忆容量有着很大影响。() 15.小轲看到童童通过努力语文成绩提升了8名,为此大受鼓舞,觉得自己只要认真努力,语文成绩也能有大的进步。这一案例中,小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受到了间接经验的影响。() 16.心理健康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实施者的努力程度和教育水平。() 1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的教育是指义务教育,不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18.某省人民代表常务委员通过《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方法》属于地方性教育法规。() 19.某高三学生因不满老师批评教育,在网上公开辱骂教师,造成恶劣影响,该教师起诉至法院,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学生是客体,老师是主体。() 20.在我国教育立法程序中,最后一步是通过法律。() 21.过错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2.小瑞经常因为没有按时完成学校的作业被父亲暴打,班主任在与其父亲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小瑞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父亲的监护人资格。() 23.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师职业劳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的。() 24.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说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教胜于身教。()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l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

最新年4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2017年4月16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13.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而采用的适应性教学,其追求的是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14.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解释,整合就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6年12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2、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4、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5、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都会蹲下来,看着他的脸和颜悦色的说话,这是师生交往中公平原则的体现。() 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8、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 9、组织教学是在课前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10、教师是一种课程资源。() 1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提高幼儿游戏的游戏质量。()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13、划线是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划线这一学习策略效率的提升效果是一样的。() 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1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初中生的心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勤奋,避免自卑。() 16、对于中学生来说回答“3+2=5”和证明几何题都属于问题解决。()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四川教师公招考试题及答案(精选)

教师公招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赫尔巴特等人将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过程,主张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儿童的发展。 2、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3、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如果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人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指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6、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完整的人。 7、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心智能力而不是教育知识。 8、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9、从形式上看,教师的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上的个体脑力劳动。 10、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1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意义记忆能力逐渐发展,机械记忆能力逐渐减弱。 12、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 13、幼儿听老师讲大灰狼扮成兔妈妈想要吃小白兔的故事后,对大灰狼憎恶,对小白兔友善,这里发生的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14、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病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 16、小溪是一个话很少的女孩子,不喜欢人多嘈杂的环境,爱好阅读和写作,对事情的看法常有独到的见解,由此可以判断小溪的认知风格更有可能属于内倾性。 解析:内倾型性格孤僻,不好交际。 17、先行组织者是课前辅导的教学组织管理者。 18、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于要到一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19、适应性教学追求的目的是缩小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20、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行为都必须以教育法律规范来约束。 21、教育法是国家大多数公民意志在教育方面的体现。 22、在国庆放假期间,小轩约了几个同学在学校踢足球时摔掉门牙,家长要求学校承担医疗费,由于事故在学校内发生,学校应该承担部分事故责任。 23、如果学生违反纪律教师可以给予其警告记过等处分。 24、对每一个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25、小强是一名初三学生,参与团伙抢劫,由于其年龄只有15岁,故不能处以刑事处罚。 26、用同一种方法,用同一种态度去对待所有学生,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27、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渊博的学识以及奉献精神等素质。 1.“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规定性。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功能D.教育政策

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真题与答案

四川省2014年7月教师公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对个图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只能是正向的、促进的。() 3、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作品是《师说》。() 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主要区别:教育目的强调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而教育方针强调的“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5、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 6、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组织形式。() 7、德、智、体、美、劳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 8、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是当代社会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 9、学生是系统学习直接经验为主的具有主体性的人。() 10、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 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2、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取代传统教学媒 体。() 13、班级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相互影响,班主任不仅要重视班级正式组织,还要重 视班级非正式组织。() 德育过程包含教学过程,它的教学过程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5、当代教学从重视发展向重视认知的转变。() 16、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 17、智力与创造性成正比,一个人有高的智商就会有高的创造性。() 18、自我效能感与成败经验有关,增加成功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19、科尔伯格认为,认知是发展的前提,即道德水平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提高。() 20、教育过程中药慎用惩罚,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尤其对严重违规行为。() 21、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强复习。() 22、在教学过程要尽量从教室提出问题而过度到学生质疑和互动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23、学习动机程度与学习效率成正比,学习动机越强,效率越高。() 24、当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低时,他们更可能放弃学习。() 25、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个别差异,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样水平。() 26、维果斯基认为,确定适当的目标就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这个适当的目标用一个比 喻就是跳起来能摘到桃子。() 27、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是能够很好的适应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28、特别聪明的学生非智能因素较差,所以要特别打磨他们的性格。() 29、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是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力得到实现,教育义 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取学费和书本费。() 31、在教育领域内,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他们分别是教师申述制度和学生申诉制 度。()

2017 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试题(真题含答案)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 《教育公共基础》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共27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着。() 13.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而采用的适应性教学,其追求的是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14.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解释,整合就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该原则之内,该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18.在人际交往中关注他人的言行举止,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己言行的认知类型属于场依存型。() 19.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20.概括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发现学习任务中共同成分的重要性。() 21.人格的健康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22.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课外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23.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016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6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学史上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康德 D.赫尔巴特 3.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这是考试的( )。 A.显性正向功能 B.显性负向功能 C.隐性正向功能 D.隐性负向功能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是( )。 A.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B.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C.对教育活动的监督功能 D.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5.“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种说法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普遍较低的( )。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法律地位 D.专业地位 6.坚持知识统一性观点.而且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的课程类型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7.世界上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 )。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8.对班级教学的实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 A.“道尔顿制” B.“巴达维亚法”

C.“圣路易编制法” D.“导生制” 9.班级组织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任课教师 D.班长 10.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1.某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基于需求、兴趣、游戏倾向等类似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由此可判断该班级组织处于( )。 A.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B.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阶段 12.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文化 13.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梨子”归到“水果”这一总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B.有记忆的恢复现象 C.过度学习的作用 D.情境记忆的作用 15.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回忆朋友的名字 B.完成口头作文 C.穿衣服 D.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 16.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不可控 C.内部、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17.在促成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

四川省2019年下半年真教师公招考试真题

四川省2018年下半年教师公招考试真题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这本书竟然押中了大量原题,还有“师题库”小程序考前模考也押中了不少原题。厉害了,做了这本书的童鞋赚翻了!下面我们看看原题具体出处! 一、判断题 1.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个体素质的总的预期与设想,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错误) 2.人类的教育的活动与动物存在本质的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教育具有永恒性。(错误) 原题:博承教育出版19版《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下册第一章48题原题259页 3.1619年德意志魏玛帮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颁布了学校法令规定6-12岁男女儿童入学,这是西方初等教育的开端。(错误) 4.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波动很大,上讲台前,充满自信,觉得自己能当个好老师,管住孩子,遭到挫折后,效能感会迅速降低。(正确) 5.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中,“宽着其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进程(正确) 原题:博承教育出版18版、19版《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上册第五章22题原题42页6.班级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班主任应该对非正式组织严格控制和防范。(错误) 原题:博承教育出版18版、19版《教育公共基础真题1573》上册第八章20题相似题69页 7.义务教育中的全纳教育是指,教育要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接纳该地区所有儿童入学受教育。(正确) 8.说课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简要介绍(错误) 9.师生关系会影响教师的人生态度和行为选择,进而影响他们在学校的生活质量(正确)相似题:“师题库”微信小程序【模考一】判断题第5题, 10.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不成熟性,所以教师要容忍学生犯错,教师不要惩罚学生。(错误) 相似题:“师题库”微信小程序【模考二】判断21题相似、【终极模考】判断17题,相似题 11.德育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而不是部分人的工作,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的责任。(正确) 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的谦让玩具是不可能的。(正确) 13.儿童的发散思维在3-4岁出现第一个增长期,7-8又出现了一个增长期,说明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差异性。(错误) 14.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正确) 15.老师使用彩色笔标注的重点内容,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错误) 16.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繁殖——停滞”阶段提到的繁殖感,是指繁殖下一代的需要。(错误) 17.在小学阶段,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错误) 18.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李亮倾向于对整个问题所涉及的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

2016年6月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公招真题

2016年6月4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 《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赫尔巴特等人将儿童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过程,主张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儿童的发展 2、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3、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如果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人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指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6、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发展中的完整的人 7、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心智能力而不是教育知识 8、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 9、从形式上看,教师的劳动是建立在集体协作基础上的个体脑力劳动 10、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1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意义记忆能力逐渐发展,机械记忆能力逐渐减弱 12、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 13、幼儿听老师讲大灰狼扮成兔妈妈想要吃小白兔的故事后,对大灰狼憎恶,对小白兔友善,这里发生的是言语信息的学习 14、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病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 16、小溪是一个话很少的女孩子,不喜欢人多嘈杂的环境,爱好阅读和写作,对事情的看法常有独到的见解,由此可以判断小溪的认知风格更有可能属于内倾性17、先行组织者是课前辅导的教学组织管理者

2017上半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7上半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23.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4.在我国,凡是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除非有特殊规定。一经公布施行,就在我国的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 25.张老师因上课连续迟到,学校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其记过处分,并停发半年绩效工资。张老师不服处理结果。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张老师的申诉不符合非诉讼的申诉制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不予受理。 2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2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伴随教师一生。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文化功能 C.人口功能 D.政治功能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的是 A.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C.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提高社会效益 D.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国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3.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四川教师公招统考真题卷2014-2016(共6套)

2016年12月3日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2、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4、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5、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都会蹲下来,看着他的脸和颜悦色的说话,这是师生交往中公平原则的体现。 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8 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 9、组织教学是在课前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10、教师是一种课程资源 1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提高幼儿游戏的游戏质量。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13、划线是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划线这一学习策略效率的提升效果是一样的 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1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初中生的心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勤奋,避免自卑 16、十六题,对于中学生来说回答三加二等于五和证明几何题都属于问题解决。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18、因为动作技能的形成与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密切相关。所以练习前在头脑中把动作要领默想一遍。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并没有实际效果。 19、教师在对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采取含蓄的方式,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或批评他们。 20、教师对学生进行轻微的体罚不会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21、教育法律救济应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为前提。 22、初中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自主选用教科书的权利。 23、由于未成年。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上学时,由于自身。主观过错导致学校财产损失时不用赔偿。 24、教师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 25、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书育人,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26、教师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这既是教师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的要求。 27、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行为都应以教育法律规范的约束。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常常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 的() A.时代性 B.社会性 C.继承性 D.规定性 2、有小学一年级学生把6与9混淆,这说明该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3、刘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 入学习状态,这是德育方法中的()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4、杜威认为,教育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把课程看作() A.知识的传授 B.经验的获得 C.文化再生产 D.社会改造 5、某教师的教案中有“通过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质”。该教师确立的课程目标属于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与态度 D.问题与解决 6、小婷学会了朗诵儿歌“布娃娃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聪明又可爱,人人都爱他”。 她问老师:“我妈妈说我是小眼睛,我是不是就不可爱了?”老师最好的回答是() A.你妈妈说的对,你就是小眼睛 B.你妈妈说小眼睛不可爱吗 C.你是小眼睛,老师觉得你还是很可爱 D.你妈妈骗你的,你是大眼睛,很可爱 7、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 1 / 28

2017年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最新版本)

2017年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B)。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2.( C )主张“道法自然”。 A.孟子B.苟子C.老子D.韩非子 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 )。 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威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 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B)。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7.( B)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C)。 A.教育的终身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9.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10.“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B)。 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 11.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洛克 12.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 C)。 A.杜威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1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 A.迁移B.同化C.顺应D.模仿 1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5.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B) A.很高B.较高C.较低D.以上都不对 16.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伯林D.弗洛伊德 1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