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9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 9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 9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1

9.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了解文体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

2.预习要点

(1)课本第171---173页,勾画重点。

(2)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3.达标练习

(1)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和。

(2)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和。

(3)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

2.问题展示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五要素”。

(2)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3)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C.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4)“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3.课堂总结

这则消息毛泽东主席以新华社记者的名义,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

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文章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仅用了两百多字便对渡江战役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

4.拓展交流

(1)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备注:

(2)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标题、导语、主体;

(2)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3)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

问题展示

(1)何时,是1949年2月1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如何”,⑴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⑵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3)A“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B“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凸显了我军攻势迅猛、势如破竹。

C景的“平”和“静”,衬托出我军的从容镇定;“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

(4)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拓展交流

(1)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感悟与启示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重点词语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下册重点词语 q yu a n 01、祈愿zhu o t o ng 灼痛w u hu i y i ny a c i hu i qi a ngb ao 襁ji e q u w uai b u x u nm? izizh u z ai 宰18、18、污秽18、慈惠18、街衢18、糜子ti d np u 18、田li u zh i y zh a n 站 圃18、留滞18、喑哑10、褓11 、雾霭12、主 ju a nd a i 13、倦pi e ji an 见j i x i ngj怠e1zt?驿15、瞥16、畸形17、不逊18、诘责n ming 19、匿p o su o l d nl u j i x i ng

j i shu i h u nxi d oy i nhu i sh u zu i chu o q i 名20、婆娑21、混淆22、阴晦23、赎罪24、啜 ji a ngz 1 25、绛qi a nqi a ng b u x u n x u nu a nxi a ngch en su o sh i q i j in xi u q f e ih o ng 红紫26、褴褛27、牵强28、相称29、迄今30、绯yzh a n 31、驿n mmg y a nm o ub 1 sh i hu d j站32、畸形33、不逊34、匿名35、琐事36、秀颀37、鄙视z 1 j 1 ch a ngw a ng 38、自给39、汲水40、煦暖41、眼眸42、怅惘43、滑稽ku o chu o 44、阔nu o ru o ti a ot i e li e p e ich d ng 赔偿gu o z ao 47、聒q 1 yu e n e nd 1 sh i duo 掇绰45、懦弱46、噪48、契约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文本学习,感受新闻的文体知识和结构特点。 2.把握文章内容,准确概括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 3.欣赏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过程与方法: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悟和欣赏文本语言“在准确简洁的基础上突出感情色彩”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教学难点: 文章主体部分结构安排的匠心所在。 三、教学策略 通过任务性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核心问题,充分领会文本的主旨及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组织学生初次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想象模仿播音员的感觉,并思考:如何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的方式来说出新闻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结构特点。 (二)再次朗读,概括要素,体会情感 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象模仿“人民解放军新华社长江前线播音员”的感觉,结合背景,抓住并概括新闻的六要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了解新闻文体知识。 (三)深入探究 引导学生领会主体部分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顺序安排的匠心所在。 课堂提问: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内容,理清作品思路。 (四)语言品味和鉴赏 1.先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重点品鉴“百万”一词。 (1)设问:这是“号称百万”,还是“确实百万”? 【明确】用加法计算,中路军30万,西路军35万,东路军35万,一共100万。这是准确数字。 引导学生想象: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大江之上,(可随手画出九江到江阴的战线示意图)我百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是怎样的气势和威武壮观的景象! (2)设问:“百万”是唯一的修饰语吗?可以换一种修饰吗?比如,用“威武”大军?【明确】新闻的语言准确,是指给读者提供“真实的、明确的、具体的”信息。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5)(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智取生辰纲》学案 【知识链接】 1.施耐庵与《水浒》 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传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原名耳,后名子安,字耐庵。钱塘人,又一说扬州。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书。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因目睹朝政腐败,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 《水浒传》明代长篇章回白话小说,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在结构上注意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每一位好汉走上梁山的道路都是独立的,但这种局部的独立反抗又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再次,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切合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2.杨志 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继业)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

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到了东京被高俅排挤,不被任用,又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梁中书看中了他的武艺,派他护送生辰纲去东京,不料生辰纲又被晁盖等所劫。无奈之下杨志和偶遇的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征讨方腊时在归途中病故。 【导学过程】 一、教师导引 播放歌曲《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咳咳参北斗哇/生死之 交一碗酒哇/(不分贵贱一碗酒哇)/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 有哇/咳咳全都有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一路看天不低头哇)/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该出手 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嗨呀依儿呀唉嗨唉嗨依儿呀/嗨呀依儿呀/ 唉嗨唉嗨依儿呀 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 引入课题: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故事在我国民间盛传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佩服好汉们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青面兽杨志。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2. 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 3.相关资料 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 )行 嗔.( )怒 虞.( )侯 恁.( )地 省.( )得 罗唣.( ) 怄.( )气 逞.( )辩 剜.( )口 聒.( )噪 面面厮觑.(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 )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 ),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 )为题材的长篇( )。作者是( )。 【合作探究】 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________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那么,____________十分疲倦和劳苦,________应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________困难重重,________决不灰心丧气,________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A.既然虽然但虽然但但 B.因为不即也不管也而 C.只有即使又即使又也 D.如果即使也即使也而 4.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B.总要有个数量问题,或者说是程度问题,才用得上基本二字。 C.你看,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扣旅人的心扉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苏轼也善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竖、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炼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6.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邻居对于他很不友好。

B.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启发很大。 C.我们要尽可能的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二.填空:(27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1)不食嗟( )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 )藏在种子或根茎中。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说课稿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特写等多种体裁。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消息的文体知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消息写作的经典之作。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文章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仅用了两百多字便对渡江战役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还未系统地接触过消息文体,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因此一下子想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一定困难,只能是结合课文,再辅之以相关练习,逐步掌握。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作者;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消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学习重难点: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消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代学者顾宪成有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天下事? 二、预习检测(学生课前完成,课上口头检查,对重点知识予以梳理强化) 1、结合提示介绍作者。 2、识记生字词。 3、消息常识填空。 三、实战演练:学习分析消息(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完成,不许讨论) 1、找出本文所含的“五W一H”。设题意图:学习分析消息的五要素。 2、分析本文的结构,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设题意图:了解消息结构上的特点,并学会分析。 3、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设题意图: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4、指名播报消息。设题意图:通过播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消息语言简明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导学案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理解诗人情感的张扬。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重点·难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人在诗句中的意境。 2.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2.字词梳理,给下列字注音: 润()晕()揉()翼()戚()枉() 勃()谐()逸()挽()曳() 3.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自学·合作】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诗歌朗读的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词语的重读;(5)读出情感。 例如:第一节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要求。 【研读·赏析】 研讨赏析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巩固·拓展】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家庭作业(必做部分) 诗人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愿望? 家庭作业(选做部分) 说说穆旦这首诗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推荐阅读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收获·反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 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难点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安排 2。 教学方法 讲读法。 预习要求 1. 先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再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 从互联网搜索、浏览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理解战役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 一、导入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 二、介绍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研读“‘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相关内容,教师补充介绍。) 1、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各个时期的优秀新闻作品,汇聚成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浩瀚的资源。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新闻的特点 ⑴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需要。 ⑵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 (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 ⑶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新”是新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优秀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第六单元“时政聚焦”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新闻写作的经典之作。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还未系统地接触过新闻文体,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因此一下子想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一定困难,只能是结合课文,再辅之以相关练习,逐步掌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 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构筑成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世界,而人们要了解世界日常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便是新闻。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

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的报道,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可遍知天下事。那么,同学们对新闻又了解多少呢? 二、预习检测 (学生课前完成,课上口头检查,对重点知识予以梳理强化) 1、结合提示介绍作者。 2、识记生字词。 3、新闻常识填空。 三、介绍相关知识 1、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各个时期的优秀新闻作品,汇聚成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浩瀚的资源。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新闻的特点: ⑴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需要。 ⑵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 ⑶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有的新闻,如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也追求文字形象、生动,以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0分) 1.请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书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光阔的世界,一个苍茫的宇宙。古今中外他人的智慧通过文字 进入我们的视野,丰富贫瘠()的大脑,擦亮蒙()的眼睛,冷却急躁的情绪,抚慰 受伤的灵魂,浸润干hé()的心田,陶冶()高洁的志趣。 贫瘠()蒙bì()干hé()陶冶()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⑴世先生同在桑梓。桑梓: ⑵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斡旋: 3.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作揖(yī)星宿(ù)朔风(ù)悒怏(yì) B.纶巾(ān)羞赧(nǎn)秀颀(qí)忌讳(ì) C.轻佻(āo)荫庇(yīn)倒坍(tān)倥偬(cǒ) D.拮据(jū)恁地(nèn)带挈(qì)黝黑(yǒu) 4.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星临万户断璧残垣高谈阔论恃才放旷 B.味同嚼蜡君子固穷断章取意万籁俱寂 C.坦荡如砥妙手偶得纵横绝荡随声附和 D.与日俱增孔武有力不省人事衣裳褴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 ....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 ....,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 ....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 ....,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 7.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羊脂球》 B.《周处》——刘义庆——《世说新语》C.《武松打虎》——施耐庵——《水浒传》 D.《三顾茅庐》——曹雪芹——《三国演义》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说课稿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稿 郭城初中赵学平 一、教材简析: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第五单元“时政聚焦”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 本篇是一则消息,也是新闻写作的经典之作。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文章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仅用了两百多字便对渡江战役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还未系统地接触过新闻文体,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因此一下子想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还有一定困难,只能是结合课文,再辅之以相关练习,逐步掌握。再者,信息社会,如何正确面对扑面而来的鱼龙混杂的各类消息,体现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学习本单元课文,意义非同寻常。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消息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针对文体分析消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四、学习重、难点明确: 重点是结合课文识记、领会消息的文体常识,难点是领略毛泽东的语言与情怀。 五、教学方法与过程: 1.导入新课:明代学者顾宪成有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天下事?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积累,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 2.文体介绍:从实际例子出发归纳、学习消息这种文体,能找出本文所含的“五W一H”,体现新闻的实用性。 3.整体感知课文: 文体要素与结构简析,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形成能力。 4.品读课文,指名播报新闻。 设题意图:诵读播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新闻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突出语言中的意味,体会在特定历史事件背景下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品析其语言的简明有力,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气概。 5.课件为辅助教学媒体,作为黑板的补充,凸显其网络多媒体的长处。 六、当堂检测,反馈信息,弥补缺漏。 七、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习题设计紧扣学习目标,注重基础积累与能力形成,能体现课标要求。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设计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学习新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难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 1.圈点勾划法: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点勾划。 2.查阅资料法: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学生每人准备阅读一份当天的报纸。 3.比较阅读法:运用课内外的新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更进一步学习新闻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

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先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 (二)自主学习 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前三部分是主体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明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 背景,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 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传播性。 2.给下列字注音 芜()溃()荻() 3.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溃退:。 摧枯拉朽:。 突破:。 4.熟读课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标准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篇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学案及答案】 教师寄语: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1.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作品有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等。

2.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湖南衡阳人。现居。主要作品有《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 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 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 抒发了;《乡愁》咏叹 了。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 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 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三、合作释疑 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我爱这土地》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我爱这土地》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5.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四、课内精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1《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 2、分析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它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它塑造的人物用金圣叹的话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今天我们就以说读的形式来领略它的魅力。 二、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2、文体常识 章回体小说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 窥望(ku)趱行(zn)怄气(òu)聒噪(u)嗔怒(chn)恁地(nèn) 干系(xì)勾当(dàng)撇下(pi)怨怅(chàn)计较(jiào)兀自(wù) 尴尬(à)逞辩(chn) 2、多音字 扑(p)朴刀省(xn)省得、反省 (p)朴素(shng)节省 (piáo)姓朴 3、形近字 趱(zn)趱行塌(t)死心塌地皓(hào)皓齿嗔(chn)嗔怪 攒(cuán)攒集遢(t)邋遢诰(gào)诰命慎(shèn)慎重 臜(z)腌臜榻(t)卧榻梏(gù)桎梏缜(zhn)缜密

4、重点词 面面相觑:互相望着发愣。 逞辩:卖弄口舌。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窥望:暗中观察。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5、词语辨析 “窥望”“窥探”辨析 “窥”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的意思。“窥望”是偷偷地看;“窥探”指暗中察看。 四、整体感知 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 1、复述选文情节: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2)小组内复述(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 2、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字词归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字词归类 九(上)一单元字词: 注音:奢.华寒伧.黯.淡琐.碎帷.幕佳肴.惊骇.惆怅 ..裙. 褶. 契.约亲昵.瞬.息醇.厚诅咒 .. 嗜.好滑稽.鳏.夫闲逛.帐簿.侍.候 蔷薇..琥珀 ..誊.写童稚.和煦.怪癖.无垠.擤.鼻子自惭形秽.面面相觑. 踱.来踱去掰.玉米凶神恶煞. 勤俭持.家变幻.无常面面相觑.自惭形秽.兴高采.烈犹豫.不决惊惶.失措 咳嗽.风.韵拯.救羡妒 .. 九(上)二单元字词: 注音:奢.望琐屑.眩.晕揩.油迷惘.穷拙.撼.动歧.视荻.花冷涩. 裂帛.西舫.凛冽 ..淫.威犬吠.暴虐.呜咽 ..布衾.积忿.突.兀帷幕 .. 悲天悯.人入场券.忙里偷.闲千方百计.另.眼相看流.离失所.走投.无路 衣冠.楚楚自始至.终悲天悯.人一鼓作.气不知所措.忐忑 ..不安自告奋.勇 彬彬 ..有礼不可开交.交头接.耳莫名.其妙套词烂.调风靡.全国异曲同工.九(上)三单元字词: 憩.息绯红 ..枭.鸟芳馨.怡.悦云翳.提.防洗涤.荫庇.坼.暝.樯.倾楫.摧山肴.野蔌.百废俱.兴波澜.不惊浮光跃.金心旷神怡.浅尝辄.止水落.石出觥.筹交错如释.重负任.重道远心平气和.一泻.千里穿枝拂.叶归根结蒂. 得陇.望蜀知足常乐焦躁 九(上)四单元字词: 注音:抽噎.面颊.篱笆 ..攒.积黯.然褐.色镂. 刻苛.刻晦涩.白晳.垂涎. 热忱.笨拙.馈.赠抽屉.执拗.熙攘 ..栅.栏颀.长泯.灭浓酽.徘徊 ..奢侈 ..撂.下 木讷.膝.盖拭.汗忸怩 ..发髻.尴尬 ..搭讪.掂.量憎.恶焚.尽抿. 嘴裸.露 衣襟.虔.诚神侃.鹿砦.装潢.隽.永气喘吁吁 .. 局促.不安一睹.为快 谈笑风生.杳.无音讯.莫名.其妙珠烁.晶莹熙熙 ..攘攘穿梭.回游神采焕 ..发 绞.尽脑汁战战兢兢 ..撩.人心弦游移.不定乌烟瘴.气欣.喜若狂垂涎.已久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涸(hé) 阔绰(chuò) 一霎间(shà) 戛然而止(gá) B.伎俩(jì) 收敛(liǎn) 口头禅(chán)九曲连环(qū) C.花圃(fǔ) 牟取(móu) 地窝堡(pù)义愤填膺(yīng) D.伺候(cì) 角逐(jiǎo) 文绉绉(zhōu)参差不齐(c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凉真谛世外桃源精妙绝伦 B.蝉娟肆虐沤心沥血三顾茅庐 C.踊跃云宵应接不暇坐无虚席 D.燥热震憾涣然一新生意盎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益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勤洗手,勤锻炼,常饮薄荷叶与金银花茶,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途径。 D、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教育系统提出了“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片社区,全体师生带动整个社会”的口号。 4.将下列句子连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但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②三年以后,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到这里。③这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了,还含有别的东西。④一看,有个男人坐在小土丘上。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水经注》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相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等。《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既加冠”中“加冠”指男子三十岁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年。“黄发垂髫”中“黄发”、“垂髫”分别代指孩子和老人。 C.《雨说》、《乡愁》、《爸爸的花儿落了》、《那树》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林海音、王鼎钧,他们都是台湾诗人或作家。 D.夏洛克、奥楚蔑洛夫、小弗朗土分别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契诃夫小说《变色龙》、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人物。 6.古诗文默写。(7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3)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4)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 7.综合活动。(6分) 毕业前夕,初三(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 (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2分)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诗词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诗词三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大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幅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3.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 4.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金樽.(zūn)投箸.(zhù)冰塞.川(sè)歧.路(qí)济.沧 海(jì) (2)词语释义 金樽:金酒杯。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羞:同“馐”,美味的事物。箸:筷子。 歧路:叉路。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济:渡过。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初三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悲悯人生 (1) 1 范进中举/吴敬梓 (1) 2 孔乙己/鲁迅 (16) 比较.探究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24) 乞丐/屠格涅夫 (31) 鉴赏.评论陈小手/汪曾祺 (33)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丹尼尔.麦克法登 (36)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 (44) 语文趣谈言语交际效果的“欠佳”和“最佳” (52) 第二单元个性光彩 (54) 3 武松打虎/施耐庵罗贯中 (54) 4 隆中对/司马光 (65) 比较.探究三顾茅庐/罗贯中 (69) 周处/刘义庆 (79) 鉴赏.评论出师表/诸葛亮 (82) 半截故事/王鼎钧 (85) 听来的故事/贾平凹 (87) “三顾茅庐”评点/毛宗岗 (88)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曲折与变化 (91) 语文趣谈“死去”与“因伤心而死”──故事与情节的异同 (97) 第三单元草木有情 (99) 5 白杨礼赞/矛盾 (99) 6 三棵树/苏童 (104) 比较.探究那树/王鼎钧 (111) 鉴赏.评论悬岩边的树/增卓 (117) 草木篇流沙河白杨梅 (118)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移情与象征 (120) 语文趣谈会意兼形声字 (124) 第四单元叩问月亮 (126)

7 咏月诗三首 (126) 把酒问月/李白 (126) 月下独酌/李白 (127) 月夜/杜甫 (128) 8 苏轼咏月诗文 (131)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31)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132) 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鸟鸣涧 (135)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胡晓明 (136) 乡愁诗两首逢入京使/岑参渡汉江/宋之问 (142) 送别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4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44) 别董大/高适 (146)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猜想与评判 (148) 语文趣谈一巴掌打出了什么──实用因果与审美因果 (154) 第五单元精神家园 (156) 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列夫.托尔斯泰 (156) 10 黑羊/卡尔维诺 (167)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一九二八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 (171) 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 (173) 鉴赏.评论鱼,我所欲也/孟子 (178) 陋室铭/刘禹锡 (179)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论题与论点 (182) 语文趣谈“何......之有”句式中的“之” (190) 第六单元心灵净土 (191) 11 社戏/鲁迅 (191) 12 桃花源记/陶渊明 (205) 附:桃花诗 (207) 比较.探究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211) 渔歌三首渔翁/柳宗元渔父/张志和 (217) 渔舟唱晚/姜耕玉 (218) 鉴赏.评论乡戏/韩少功 (221) 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田松 (223)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证明与反驳 (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