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_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1)

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_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1)
学习拖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_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 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 【评定注意事项】 1.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3.一般来说,本量表适用于大、中学生群体。 4.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统计指标及结果分析】 GSES为单维量量,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应用评价】 1.GSES题目少,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心理测评和有关心理学研究。 2.根据Schwarzer报告,在不同文化(国家)的多次测定中,GS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5和.91之间,一直有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比如GSES和自尊、乐观主义有正相关关系,和焦虑、抑郁和胜利症状有负相关关系[3]。 3.根据Schwarzer对7767名成年人调查,在GSES上的平均得分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4.本文作者发现,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60和.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表示GSES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如何做SPSS的调节效应

标签: 杂谈 1、调节变量的定义 变量Y与变量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就称M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简要模型:Y = aX + bM + cXM + e 。Y与X 的关系由回归系数a + cM 来刻画,它是M 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如果c显著,说明M 的调节效应显著。 2、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用两因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自变量使用伪变量,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做 Y=aX+bM+cXM+e 的层次回归分析:1、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2、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分组回归:按 M的取值分组,做 Y对 X的回归。若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同上做Y=aX +bM +cXM +e 的层次回归分析。 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时,做分组结构方程分析。做法是,先将两组的结构方程回归系数限制为相等,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然后去掉这个限制,重新估计模型,又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前面的χ2减去后面的χ2得到一个新的χ2,其自由度就是两个模型的自由度之差。如果χ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时,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最方便的是Marsh,Wen和Hau提出的无约束的模型。 3.中介变量的定义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

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

43.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量表全文 1 当我遇到有助于我的学习但我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软件时,我会尝试使用该软件。 2 当我遇到我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故障时,我会尝试解决该故障。 3 对于刚刚学习的计算机任务,如果给我充足的时间,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4 对于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之前完成过类似的计算机任务,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新任务。 5 对于从未亲自完成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之前看到别人完成该任务的过程,那么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新任务。 6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计算机任务,我总是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7 我不会因为一次完成计算机任务时失败的经历而怀疑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差。 8 当我对自己熟悉的计算机任务进行操作时,如果出现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我相信自己能够解决。 9 对于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任务,如果我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该任务,那么下次即使不借助任何帮助,我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10 当我遇到我不能胜任的计算机任务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会再次尝试。 11 当我遇到和我计算机能力相当的人未能胜任的计算机任务时,我会尝试去完成这项任务。 12 我在平时能够完成的计算机任务,在考试时也能够完成得同样出色。 13 我在没有别人观看时能够完成的计算机任务,在别人面前也能够完成得同样出色。 14 对于使用多种计算机软件都能完成的任务,我会尝试使用不同的软件去完成这项任务。 15 如果我以前用一款我熟悉的软件完成过一项计算机任务,那么我也能够使用一款新的软件完成这项任务。 16 我乐意在课堂上向大家演示这堂课上刚刚学习的计算机任务。 二、量表信效度 通过SPSS 对上述含有260 份量表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得到量表终稿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055,三个维度各自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520、0.7154,0.6117。 量表终稿的结构效度可用根据第三次调查数据样本及上述含有260份量表的数据样本对模型M4 进行评价所得的拟合指数来表征。第三次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2.276,RMSEA 为0.077,CFI 为0.92,NNFI为0.90;使用选出的含260 份量表的样本的数据分析结果为: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为 2.066,RMSEA 为0.069,CFI 为0.93,NNFI 为0.92。 同时,量表终稿的交互效度可通过对比两数据样本对模型M4 进行评价所得的拟合指数来说明,两次评价结果的拟合指数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说明量表终稿具有较高的交互效度。 作为测试人格类型的量表,其信度超过了0.8,各维度由于受题目数量的限制,信度较小,但并未影响量表的总体信度。如前所述,量表也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交互效度。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 r=0.82(n=401,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一些描述,每个描述后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真实情况,在最符合您情况的一项上打√。 完尚多完 全算数全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 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 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 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 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 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 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10. 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记分方法 完全不正确 1 尚算正确 2

如何用SPSS做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如何用SPSS做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1、调节变量的定义 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的影响,就称M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简要模型:Y = aX + bM + cXM + e。Y与X的关系由回归系数a + cM来刻画,它是M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如果c显著,说明M的调节效应显著。 2、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用两因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自变量使用伪变量,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做 Y=aX+bM+cXM+e的层次回归分析:1、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2、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分组回归:按M的取值分组,做Y对X的回归。若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同上做Y=aX +bM +cXM +e 的层次回归分析。 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时,做分组结构方程分析。做法是,先将两组的结构方程回归系数限制为相等,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然后去掉这个限制,重新估计模型,又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前面的χ2减去后面的χ2得到一个新的χ2,其自由度就是两个模型的自由度之差。如果χ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时,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最方便的是Marsh,Wen和Hau 提出的无约束的模型。 3.中介变量的定义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中介变量。Y=cX+e1, M=aX+ e2 , Y= c′X+bM+e3。其中,c是X对Y的总效应,ab是经过中介变量M的中介效应,c′是直接效应。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效应之间有 c=c′+ab,中介效应的大小用c-c′=ab来衡量。

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1培养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心之感,从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全面分析失败原因。 2.2设置适当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成功经验的体验 班杜拉指出,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经验可以促进个体建立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内化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体系中去。..................2.3给学生提供积极的言语和鼓励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难度,个体的成败经验对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固然重要,但他人的言语支持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中,教师的言语

说服对学生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建立有一定的作用,当学生得到源自自己尊敬的人鼓励或激励时,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的言语说服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进而得到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自我能力的变化发展,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2.4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扮演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建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和信任,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2.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建立有效的

浅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浅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 发表时间:2011-10-24T13:49:25.28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向丽[导读]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向丽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67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使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大学生自己的自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关键字: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概念;培养 一、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最早是有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他指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当你从高中紧张的学习气氛中来到了大学,大学的一切你能适应吗?当你准备竞选学生会时,能选上吗?当你完成老师布置给你的任务时,心中是不是会有担心自己不能出色完成的顾虑?当你面对新出现的必须面对的事务时,对自己能力的大小所进行的分析即自我效能感。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简单的理解:自我效能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信。 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从爱默生的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自信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的作用。自信在我们成功的道路上始终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而作为与自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自我效能感有哪些功能呢?具体来说,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如下:(1)提高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态度。只有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才能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毫不退缩,而且能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的获得成功。(2)自我效能感对于获得新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新行为只有在新活动中才能获得,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不敢迎接新的挑战,固守着自己已有的行为,有碍于新行为的形成。大学生这个群体是迅速接受新事物,快速提升自己的一个阶段。但如果一直不愿或者不敢接受新事物,无疑对自己的成才有负面的影响(3)影响学生参加活动时的长久性。“失败是成功之母”人们总是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失败中取得成功。但面对新事物时也许会有困难,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坚持的更长,想办法解决新的困难,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成功。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则可能中途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4)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坚持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很好的精神状况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中的困难也能很好的处理,结果是自我效能感进一步的提升。相反的,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始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积极探索,做事情之前顾虑很多,导致不敢迈出前进的步伐,最终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对学习的进步起很大的阻碍作用。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班杜拉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而笔者认为适用于大学生的有以下几点:(1)过往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在过去的生活中,成功的经验会大大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的,失败的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功的经验都能起到正作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概念:归因理论。当你取得成功时,把成功的原因归于外部的因素,那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但如果归因与自己的内部因素,就有可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2)与同伴,朋友的比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这句老话,很好的阐释了这其中的关系。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身边同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当你身边的同学屡屡取得成功时,也许会激发心中的斗志,积极投身到新的挑战中,进而不断在挑战中取得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地,但你看见身边的同学接连失败,而且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而没有获得成功,也许就会促成:别人这么努力也不能成功,我肯定也是不行的。这就会对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教师的原因。由于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学习的激情和解决困难的决心,在学习中就更容易遇到困难。而当这时候,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快的成长。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多的是批评或者指责,更甚者就是不闻不问,这样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挫败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显而易见,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而有部分研究证明现在大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笔者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减少自卑的心理。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简单的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自卑心理。自我效能高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自信,能从容的应对遇到的各种困难,而自卑的人则怀疑自己,不敢接受新的事务,做什么事情都是畏首畏尾。所以教师应适时鼓励自卑的学生,运用言语的力量,让他们在心中有一定的思考,进而多多安排他们做己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每次的成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2.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归因方法。如上文所说,当面对成功或者失败时,正确的归因会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注意教会学生正确的归因,使学生在每一次的成功或者失败后能找到正确的原因,从而改正或者继续发扬。如果归因正确了,对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相反的,错误的归因会对以后的发展产生负影响。 3.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大学生群体中,同伴对其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大学生群体选取优秀的素材作为榜样,使其有良好的学习榜样,从而取长补短,更好的发展自己。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从某个层面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领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在好的策略的引导到,学生能在学习上取得相应的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自己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懂得理性思考,反复的复习,科学的指导。

中介变量 调节变量

如何用SPSS做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转) 如何用SPSS做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1、调节变量的定义 变量Y与变量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M 的影响,就称M为调节变量。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在做调节效应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做中心化变换。简要模型:Y = aX + bM + cXM + e 。Y与X 的关系由回归系数a + cM 来刻画,它是M 的线性函数, c衡量了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的大小。如果c显著,说明M 的调节效应显著。 2、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 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为四种情况讨论。当自变量是类别变量,调节变量也是类别变量时,用两因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交互效应即调节效应;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自变量使用伪变量,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做Y=aX+bM+cXM+e 的层次回归分析:1、做Y对X和M的回归,得测定系数R12。2、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R22,若R22显著高于R12,则调节效应显著。或者,作XM的回归系数检验,若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当自变量是连续变量时,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分组回归:按M的取值分组,做Y对X的回归。若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调节变量是连续变量时,同上做Y=aX +bM +cXM +e的层次回归分析。 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两种情形:一是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自变量是潜变量;二是调节变量和自变量都是潜变量。当调节变量是类别变量时,做分组结构方程分析。做法是,先将两组的结构方程回归系数限制为相等,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然后去掉这个限制,重新估计模型,又得到一个χ2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前面的χ2减去后面的χ2得到一个新的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维度编制而成。该量表把学业自我效能感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学习能力自我效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顺利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学习能力的判断与自信。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与自信。每个维度有11 道测题,共22 道测题(Coronbachα=)。采用五分制评分方式,分数越高代表效能感越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即效能总和是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之和。本研究中Coronbachα=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 摘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isareflectionof thequalityof university life,their physical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apositive impact,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 ewell-beingresearch hasthevital significanc e.There isa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dhas important influence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studentsin nanjing city asthe object,this study examined students'self-efficacy andtheclos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there isa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self-efficac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havetheeffectof forward prediction. Sel f-efficacy is higher,thehigher the level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导致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心理学部分中的自我效能感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理论观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最早是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区分为两种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例如:我认为只要我能够每天坚持运动一定能够减肥成功,这是对结果的估计属于结果期待。但是我觉得我做不到每天坚持运动,这种对自己实施能力的估计叫功效期待。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最主要因素):例如我以前减肥成功过,那这次我要减肥,我就会更加相信我一定能减肥成功,对应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高些,反之亦然。 2.替代性经验是指跟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取得成功与否对你的影响。例如跟你关系很好的隔壁班的哥们儿,你们平时学习水平差不多,他比你先考试,考完了你问他怎么样,他觉得挺简单的,那相应的你也会觉得比较简单,你觉得自己也能考得好。 3.言语劝说是指别人对你进行说理增加你的自信心。 4.情绪唤醒是指如果你过于紧张焦虑,精神不佳就会对成功没什么信心。 三、自我效能感能影响的方面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

以上便是有关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两种期待以及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在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一: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1、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3、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4、我认为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掌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5、我认为我能够学以致用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6、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更广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7、我喜欢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8、我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及老师所讲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9、我经常选择那些虽然难却能够从中学到知识的学习任务,哪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0、即使我在某次考试中的成绩很不理想,我也能平静地分析自己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1、不管我的学习成绩好坏,我都从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维度二:学习行为效能感 12、学习时我总喜欢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了所

学的内容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3、当我思考某一问题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4、我经常发现自己虽然在阅读书本却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5、阅读书本时我能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6、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开小差以至于不能认真听讲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7、我常常不能准确地归纳出所阅读内容的主要意思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8、我总是在书本或笔记本上划出重点部分以帮助学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19、当我为考试而复习时,我能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进行复习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0、课堂上作笔记时我总试图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而不管它是否有意义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1、做作业时我总力求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便把作业做好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22、即使老师没有要求,我也会自觉地做书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习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A非常同意B同意C一般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该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的染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和DeGroot(1990)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问卷中的有关

如何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如何增加大学生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也就是所谓的自信。 研究表明,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二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从个体成败的经验来说,大学生可以通过两类方式增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一类是通过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是直接经验增加。一般来说,成功会使个体提高对自己的效能评价, 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可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为偶尔的失败而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利用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取得成功,建立起强烈自我效能感。 另一类是通过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增加自我效能感。这类经验是大学生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影响。当我们大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在某项活动中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相同的任务。大学生可以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也就是判断自身的效能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无论是亲身经历的、替代性的还是说服性的,本身都不会直接产生作用,他们只有通过认知评价自己,才可以间接地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也可以在信息提供的过程中,从示范者身上

学到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所以在遇到失败的时候,要先从自身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从失败的原因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在下一次的尝试为获得成功而努力,往往在这样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总结中,大学生可以大大的得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此外,在设定目标中,大学生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来影响动机。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它的实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第二,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一些成绩平平、又不肯下功夫的学生会制定一些过分高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可以制订一个具体的、各学科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刻苦、努力、一步步地实现阶段性目标,使其自我效能感逐渐增强。第三,设定富有挑战的目标。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会为自己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高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又会激发个体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更加努力,最终取得较高的学业成

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一般自我效能感 1. 我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很有信心能学好英语 (I am confident that I can learn English well.) 6. 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色。 (I believe I can perform well in the English class.) 13. 偶尔英语成绩的下降不会影响我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的信心。 (Occasional low scores will not undermine my confid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18. 在英语考试中,我相信自己能把遇到的难题做出来。 (I am convinced that I can effectively tackle most of the problems in English exams.) 22.我具备了学好英语的各项能力。 (I believe I have the capability to learn English well.) 听自我效能感 2.在课堂上听录音材料时,我相信自己能听出细节内容。 (When doing listening exercise, I believe I can figure out the details.) 7. 听力练习中遇到生词或短语,我自己会积极想办法(如反复听或查阅字典)解决疑难。 (If I meet new words or phrases in English listening practice, I believe I will make use of various kinds of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r example,I will refer to the dictionary or listen again and again.) 11. 我相信自己能轻松听懂英语老师用英语授课的主要内容。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