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和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B23和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B23和Ki6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宫颈癌相关基因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DNA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宫颈癌DNA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多种基因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生了甲基化修饰,且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与宫颈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许多研究提出宫颈癌有关的DNA甲基化检测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或预测。 标签:DNA甲基化;宫颈癌;生物标志物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2]。传统上癌症的发生发展被视为一种遗传疾病,表观遗传学机制对于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式的维护和正常发展十分必要,表观遗传学受到破坏将导致基因功能改变及细胞恶性转化。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与遗传学(genetics)相对应的概念。遗传学改变是指基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基因突变、基因杂合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等;而表观遗传学是研究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的学科。这种改变是细胞内除了遗传信息以外的其他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传递。除基因组的改变外,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很大联系。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RNA干扰、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ting)和DNA编辑(RNA editing)、基因沉默、核仁显性和休眠转座子激活等。其中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3-4]。基因组正常而甲基化模式改变与肿瘤的演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5]。 1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调控基因表达及染色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trasferase)的作用下将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的甲基基团共价结合到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原子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CpG二核苷酸分布并不均匀,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分散在DNA序列中,约70%总是处于甲基化状态,可称为甲基化CpG位点,如alu等重复序列;另一种则富含CpG DNA短序列,以CpG 岛的形式存在或以大量重复序列区域存在(如着丝粒重复序列、反转录转座子元件、rDNA等)。CpG岛大小为300~3 000 bp左右,且富含非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这些CpG岛虽然仅占基因组DNA的1%~2%,但其通常位于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启动子或第一外显子区域,人类基因启动子中的60%有CpG 岛),可能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组织特异性CpG岛甲基化异常高,致抑癌基因转录失活,使抑癌基因表达沉默,而甲基化异常低,致原癌基因激活,从而诱发细胞癌变[6-7],这些已经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DNA甲基化对无CpG岛启动子的调节也很重要,如MASPIN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其启动子无CpG岛,但表达受到DNA甲基化调控。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流行因素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从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普查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的差异,农村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展国家。在大多数妇女中宫颈浸润癌在20岁前很低,20~50岁增长较快,其后上升幅度变缓。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患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流行因素与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性行为紊乱、多产、吸烟、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生殖道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宫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宫颈癌的发生由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宫颈癌的正确诊断,源于详细了解病史,熟悉临床表现以及必要而细致地检查和周密地分析。 (一)症状 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表现,易被忽略。一旦出现症状、癌往往已发展到相当明显的程度。宫颈癌无特异症状,最多见的是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其它表现则随癌侵犯部位及程度不同而异。 1. 阴道出血这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在宫颈癌患者中81.4%有阴道出血,尤其是经 绝期后出血便应注意。开始常为性交、排便、活动或检查后出血。初期多为少量出血,并经常自行停止,而后又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在血管丰富的菜花型肿瘤或晚期肿瘤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多量出血,并导致继发性贫血。阴道出血不是宫颈癌特有的症状,普查统计的资料表明,阴道出血由宫颈癌而引起者不足1%。 2. 白带增多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宫颈癌患者中82.3%有各种不同情况和不同程 度的白带增多。起初可为浆液性或粘液性白带,随病程的进展白带可呈米汤样,或混有血液。由于肿瘤的坏死、感染,阴道排出物就具有特殊的臭味。 3. 压迫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癌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可有 腰部钝痛。宫颈癌向盆壁蔓延,压迫血管或淋巴管造成循环障碍,可引起患侧下肢或外阴水肿。宫颈癌向前扩展可压迫或侵犯膀胱,引起尿频、尿血,严重者可产生排尿困难、尿闭或尿瘘,甚至发生尿毒症,但少见。肿瘤向后蔓延可压迫直肠,出现里急后重、粘液便等症状,肿瘤侵犯直肠而发生阴道直肠瘘者极少。 4. 全身症状早期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至晚期,除继发的全身症状外,还可以出 现体温增高或恶液质。 5. 转移症状宫颈癌的转移,一般是病变越晚转移的几率越高,但在较早病变即发现转 移者,亦非罕见。由于转移的部位不同,其症状亦各异。盆腔以外的淋巴转移以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为常见,表现为该淋巴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肺转移可出现胸痛、咳嗽、咳血等症状。骨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其它部位的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二)检查 1. 一般检查除一般的系统查体外,尤应注意检查淋巴结系统。淋巴结是宫颈癌远 处转移的常见部位。 2. 妇科检查

宫颈癌病理表现

宫颈癌病理表现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1)宫颈不典型增生:镜下见底层细胞增生,从1~2层增至多层,甚至占据上皮大部分,且有细胞排列紊乱,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等核异质改变。轻度时细胞异型性较轻,细胞排列稍紊乱;中度时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重度时细胞显著异型,极性几乎均消失,不易与原位癌区别。 (2)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变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未穿透,间质无浸润。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替代,但腺体基底膜保持完整,称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2.宫颈浸润癌 (1)鳞状细胞癌:占95%。鳞癌与腺癌在外观上无特殊差异,两者均可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宫颈管内。

1)巨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病变逐步发展,有以下4种类型: ①外生型:最常见。病灶向外生长,状如菜花又称菜花型。组织脆,初起为,息肉样或乳头状隆起,继而发展为向阴道呵突出时菜花状赘生物,触之易出血。 ②内生型:癌灶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使宫颈扩张并侵犯子宫峡部。宫颈肥大而硬,表面光滑或仅见轻度糜烂,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③溃疡型:上述两型癌灶继续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空洞样形如火山口。 ④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隐蔽在宫颈管;侵入宫颈及子宫峡部供血层以及转移到盆壁的淋巴结,不同于内生型,后者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 2)显微镜检

①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癌基础上,在镜下发现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锯齿状穿破基底膜,或进而出现膨胀性间质浸润。镜下早期浸润癌的标准参见临床分期。 ②宫颈浸润癌:指癌灶辉润间质的范围己超出可测量的早期浸润癌,呈网状或团块状融合浸润间质。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3级:Ⅰ级,即角化性大细胞型。分化较好,癌巢中有多数角化现象,可见癌珠,核分裂相<2/高倍视野。Ⅱ级,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中度分化,达宫颈上皮中层细胞的分化程度,细胞大小不一,癌巢中无明显角化现象,核分裂相2~4/高倍视野。Ⅲ级,即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的小细胞(相当于宫颈上皮底层的未分化细胞),核分裂相>4/高倍视野。 (2)腺癌:占5~10%。 1)巨检:来自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当癌灶长至一定程度即突向宫颈外口,常侵犯宫旁组织。癌灶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病灶向宫颈管内生长,宫颈外观完全正常,但宫颈管膨大如桶状。 2)显微镜检:有下列3型。

宫颈癌手术后复发三大症状

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手术是治疗宫颈癌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也常会出现复发,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那么宫颈癌手术后复发有什么症状呢? 宫颈癌手术治疗虽然能快速切除癌肿,控制病情,但是手术治疗只能切除可见的癌肿,术后依然有残留的癌细胞,很多患者以为术后已经痊愈了,只是等着每个月的检查,等到发现时已经出现了复发,因此也提醒广大患者,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应把握住早期康复的有效时机,增强抵抗能力,尤其是中药巩固治疗,扶正祛邪不伤身,非常必要。 宫颈癌复发有哪些症状呢 1、阴道出血量增加 宫颈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早期患者出血量时多时少,需要根据患者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时,由于病灶普遍较大,阴道出血量会有所增加,患者会因为出血频繁而造成严重的贫血。若不及时治疗,一旦病情侵蚀较大血管,患者还会出现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2、、疼痛 宫颈癌术后复发常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发生原因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症侵润或压迫导致。若闭孔神经、骶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症状,有时还会向下肢放射。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还有:癌症堵塞宫颈管,宫腔内分泌无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患者下腹部会出现疼痛症状;当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3、全身症状 宫颈癌出现复发,由于癌肿的浸润、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乃至全身的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秘结,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终致全身衰竭。宫颈癌发展到晚期时,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出现该原因是由于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引起。由于出血、疾病消耗,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宫颈癌手术后出现复发并发症是比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宫颈癌出现复发如果在进行手术治疗是不适合的,放化疗在使用的时候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导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宫颈癌术后复发中医治疗就相对比较合适。 通过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姚富新,女,55岁,驻马店驿城区文化路,2011年4月18日确诊为宫颈癌,此后在医院进行宫颈癌子宫附件全切术,2012年4月去医院复查:淋巴结转移,后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化疗,放疗,然后90次的放化疗并没有给姚福新带来好的结果,最后一次检查,显示出现肺转移,情况越来越糟,化疗放疗越治越转移,严禁般的结果被医院放弃治疗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姚富新的丈夫看到了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广告牌,绝望的夫妻俩带着最后一份希望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袁希福按之前病例,依据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为她开出了20副中药,姚福新病情好转,继续服药80副,到医院检查病情稳定,没有发展。2014年3月7日姚富新夫妻为袁希福送来了“国医袁君,妙手回春”的锦旗!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离2021年差不多还有三个月时间,NCCN就于2020年10月2日推出2021年第一版(version 1.2021)宫颈癌指南。 修订内容,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管理,一是妇瘤患者生存原则。关于NECC管理,增加两个流程图(CERV-13)和(CERV-14),比较详尽地介绍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过程;在CERV-A病理学原则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新章节,阐明对NECC组织学描述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建议;在宫颈癌系统疗法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方案。这些变化,很难说是什么重大进展,但指南制定者全面梳理了与NECC相关内容,提出诊疗建议,无疑对指导临床实践大有裨益。 至于患者生存原则,CERV-G部分用一页篇幅介绍妇瘤存活者管理的概况。 其他的变动,主要是修改术语,处置建议选项排序调整,等等。 讨论部分,应该是指南的重点之一,但并无修正,而上一次更新是在2019年3月29日。

总论 ?增加了治疗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3)和(CERV-14) ?妇瘤患者生存原则:这是讨论妇科癌症患者身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如何管理临床方法新章节。(CERV-G) ?在所有流程图中“盆腔淋巴结解剖(dissection)”改为“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ymphadenectomy)”。 ?在所有流程图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解剖”改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3)

宫颈癌

宫颈癌 【病史采集】 1.现病史:对病人主诉进行针对性问诊,有无自觉阴道下坠,有无性交不适或性交困难,有无阴道异常分泌物,其色、量、质地、气味等,有无阴道异常流血,其流血的诱因、时间、量、性质如何,有无小便异常,有无排便困难、里急后重、黑便等,有无短时间内身体明显消瘦等,外院诊疗情况及疗效。 2.既往史:有无类似病史,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3.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史。 【病因及高危因素】 1.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的持续感染相关。根据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与宫颈癌相关,常见的亚型有:16、18、26、31、33、35、39、45、51、52、56、58、59、66、67、68、73、82,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型最多见,其次是18、45、31和33型;宫颈腺癌中HPV18和45亚型较常见。低危型与生殖道疣相关,常见的亚型有:6、11、40、

42、43、44、53、54、57、61、62、70、72、81、83、CP6108、MM4、MM7、MM9、MM9等。 2.高危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 1.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 2.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3.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组织发生和发展】 CIN形成后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膜浸润间质,形成宫颈浸润癌。宫颈转化区上皮化生过度活跃,并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也可形成宫颈浸润癌。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原文地址:《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作者:wzzblog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37 卷第 1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February 2010,Vol. 37,No. 1 ·标准与指南· 《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林仲秋罗祥美 作者单位: 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仲秋);云南 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 编者按:《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 21 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制订的指南,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该指南每年均更新。最近,NCCN 公布了 2010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肿瘤治疗指南。为了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国际上有关妇科肿瘤的学术动态,我刊特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林仲秋教授和云南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医生对这个指南进行解读。 2010 年 1 月,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 work)公布了《2010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 版指南对2009 版指南做了一些细微修订,基本采纳了 2009 版的全部内容。为使大家对 2010 版有个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把 2009 和2010 版指南主要更新及主要内容一起介绍。 《2009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 1. 对ⅠB1 期和ⅡA 期(≤4 cm)宫颈癌的治疗,2008 指 南推荐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 巴结取样”,2009 指南更改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也就是把常规进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改为有选择性地进行。

宫颈癌的健康宣教精编版

宫颈癌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 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 岁以前少见。 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1、积极参加宫颈筛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有效的筛查手段对已有性生活的妇女几项定期妇科检查,完全可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2、对可疑病变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当医生怀疑宫颈 有病变而细胞学检查有异常时,可在直视下或阴道镜下用活检铅对宫颈病灶取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3、妊娠期妇女也应进行宫颈检查:妊娠期妇女合并 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情况临床上也是有的。妊娠期妇女宫颈癌可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且妊娠期阴道流血易被归结为先兆流产造成疾病的误诊,所以妊娠期妇女进行宫颈检查也非常必要。 4、要熟悉和了解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宫颈癌的早期 信要有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尽、白带增多伴异味等。出现这些症状应 视为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宫颈癌高危人群要引起重视,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宫颈癌变。

宫颈癌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知识 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HPV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多由普查发现异常宫颈刮片报告。典型表现为妇科检查后及性生活后阴道新鲜出血(排除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患者有白带增多,晚期癌组织坏死伴感染,会排出较多混有血液的恶臭白带或大出血。宫颈癌诊断的主要方法:细胞学涂片、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等。 二、饮食 进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产量少的清淡食物如胡萝卜、瘦肉、鸡、鱼、蔬菜等,并注意多食水果,化疗期间多饮水。 三、休息和活动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保证日常生活、活动和娱乐,避免重体力劳动。 四、用药指导 进行静脉输液时,指导患者接受输液侧的肢体不宜过多活动,以免穿刺针头移位,造成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静脉输液的部分禁止热敷。最好使用中心静脉进行化疗。使用铂类药物治疗时指导患者水化,避免膀胱损伤。 五、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让家属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并鼓励定期到医院化疗。

乳腺癌与宫颈癌

乳腺癌与宫颈癌 早期症状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 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⑴ 晚期症状 1.乳腺癌发生的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乳腺肿块症状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

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乳腺肿块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的晚期症状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 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 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4.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5.乳腺癌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 否有分泌物等。 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1.宫颈癌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1)宫颈不典型增生: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镜下见:①细胞核大、深染,大小形态不 ②染色质增多、增粗;③核浆比例增大;④核分裂增多;细胞极性紊乱至消失。 根据细胞异型程度及上皮累及范围分为轻、中、重三度(三级)。CIN I级: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轻,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l/3;CIN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1/3~2/3;CINⅢ级:细胞异型性显著,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异型细胞占据上皮层的2/3以上或达全层。 (2)宫颈原位癌: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又称上皮内癌。镜下特点为:①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②细胞核大,核浆比例增大;③核异型性大,染色深浅不一;④异常核分裂相多见,在上皮内各层均可发现。 2.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腺癌约占10%,腺鳞癌和小细胞癌则较罕见。也偶见宫颈原发肉瘤和恶性淋巴瘤。鳞癌预后较好,低分化腺癌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宫颈浸润癌的大体病理可分为:①外生型或莱花型,肿瘤向外生长状如菜花;②内生型:肿瘤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宫颈表面光滑或仅有轻度糜烂,宫颈膨大;③溃疡型: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④颈管型:肿瘤生长在宫颈管内(图18-2)。 [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灶向下蔓延至阴道,向上可累及宫体,向两侧蔓延至宫旁组织、主韧带、阴道旁组织甚至达骨盆壁,癌灶向前后蔓延侵犯膀胱或直肠。 2.淋巴转移是浸润癌的主要转移途径。癌瘤可经淋巴管转移到闭孔,髂内、外淋巴结,称一级组淋巴结转移;进而达髂总,腹股沟深、浅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称二级组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很少见。晚期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肾和脑。 [临床表现] 1.症状 (1)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或仅有少量接触 性出血,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 (2)阴道流血: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 的接触性出血以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病灶较大 侵蚀较大血管时,可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年老 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癌 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3)阴道排液: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 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样,有腥臭。 (4)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的范围而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坐骨神经等时,患者 诉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 下肢肿痛等。到了疾病末期,患者表现消瘦、发 热、全身衰竭等。 2.体征CIN和镜下早期浸润癌宫颈光滑 或仅有宫颈糜烂的表现,外生型宫颈癌见宫颈 有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质脆,触之易 出血,可合并感染;内生型见宫颈肥大、质硬,宫

宫颈癌相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宫颈癌相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8-24T13:33:54.7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2期作者:吕青松 [导读] 文中就近年来有关内源性易感基因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检验科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研究证实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大量HPV感染者最终仅有极少数人会发展为宫颈癌,HPV的高感染率与宫颈癌实际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仅仅只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遗传易感因素在宫颈癌的发生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中就近年来有关内源性易感基因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宫颈癌;易感基因 Abstract::Research suggests that persistent high-risk type HPV infe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cervical cancer occur,but in a large number of HPV infection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will eventually develop into cervical cancer,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igh rate of infected HPV and the actual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suggests that persistent high-risk type HPV infection factors only necessary for cervical cancer occurrence,the predisposing genes in cervical cancer also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disposing genes and cervical cancer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predisposing genes 前言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据统计大概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目前我国宫颈癌的整体发病情况不容忽视,年新增病例约9.6万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8%左右,其中死亡病例约2.6万例。同时,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因此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有关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是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期间涉及的因素众多;最近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高达15-40%,而宫颈癌的发病率仅为15/10万左右,提示大部分的HR-HPV感染最终并没有发展成宫颈癌[1]。因此,可以推断宫颈癌的发生应是内部遗传因素与外部生活环境的致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围环境的致癌因素主要有HPV病毒感染、性活动、经济卫生条件、膳食失衡以及婚育状况等,宿主内在因素主要以遗传基因为主[2]。即使处于完全相同的环境致癌因素中的不同个体,最终发展成宫颈癌的概率依然会因为个体遗传因素的差异而不同,遗传易感性先于环境致癌因素而存在,因此,寻找可遗传的宫颈癌易感基因亦可作为宫颈癌防治、筛查的有效方式,本文详细综述了当前已有报道与宫颈癌相关的易感基因。 1、叶酸代谢酶(MTHFR)基因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作为一碳单位的供体,在蛋白质、DNA、RNA的合成以及DNA 甲基化等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所有上述生化反应过程的限制因素。报道显示,缺乏叶酸或其代谢功能出现异常会增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甚至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而持续服用叶酸制剂可改善宫颈上皮异常[3 ]。由于MTHFR是叶酸活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因此该基因突变会降低叶酸代谢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内正常DNA的合成和甲基化,结合外部环境因素诸如HPV感染、吸烟、叶酸水平、饮酒及原癌基因的交互作用从而整体上改变个体对宫颈癌的易感性。 MTHFR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1p36.3),该基因总长约20kb,包含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截至目前为止,共20多个突变位点被发现,其中1298A→C和677C→T被认为与人类疾病关系较为密切[4]。同时据已完成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THFR基因多态性亦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Mohammad Shekari[5]等研究发现MTHR基因多态性与北印度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有关,暗示该基因可能是妇女宫颈癌发生的易感基因。孙海魁等研究发现MTHFR 基因突变与 HPV16 E6基因协同作用可整体提高宫颈癌的发病率,但该结论被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Zhu等[6]以白种人和亚洲人为群体对MTHFR 677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进行Meta分析研究,该研究统计了13种MTHFR基因多态性(共计1936例患者)与宫颈癌关系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某种类型MTHFR基因多态性是亚洲人宫颈癌的易感基因型,但却是白种人的宫颈癌保护基因。另外,Botezatu 和Agodi等[7]的研究间接验证了Zhu的研究结果,他们分别在研究罗马尼亚妇女和西西里妇女的宫颈癌易感基因时得到相同的结论,他们发现MTHFR基因是罗马尼亚妇女宫颈癌的易感基因,而在西西里妇女的研究中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关于MTHFR基因与宫颈癌易感性关系还需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2、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 DNA甲基化是指甲基团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添加到胞嘧啶并形成5-胞嘧啶的过程,属于共价化学修饰过程,可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并保护DNA位点不受限制酶切降解;现有研究表明,基因的转录必须在核苷酸没有被甲基化的状态下进行,异常的核苷酸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正常转录。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由于发生了甲基化而一直处于受抑制状态,如果DNMTS发生功能紊乱,可造成原癌基因未能甲基化而被激活,并最终会引发癌变的可能。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作为DNA甲基化转移酶家族的主要成员是维持和调节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关键,诸多报道显示DNMT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有关。 Luczak等[8]研究发现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细胞中DNMT蛋白表达上升;Au Yeung等[9]的研究发现HPV-16 E6基因可通过 P53/DNMT1信号通路影响宫颈癌的发生;王金桃等[10-11]在研究叶酸缺乏与DNMT1基因在宫颈癌中关系时发现,DNMT1基因的高表达或低水平的血清叶酸均可增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该研究还发现HPV16感染与DNMT1基因功能异常对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协同效应。王玲等[12]通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比较不同DNMT1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发现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DNMT1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C(TC+CC)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增加了1.985倍,表明DNMT1基因多态性增加了宫颈癌易感性。 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基质金属蛋白(MMPs)家族成员多达26种,是一类能够降解胞外基质成分的水解酶,可参与调节细胞粘着、胚胎发育、组织创伤修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病情早晚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无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Ⅰb期和以后各期最早出现的症 状主要有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1.阴道出血当癌肿侵及间质内血管时开始出现流血,最早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 触性出血。以后则可能有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病灶较大时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因较大血管被侵蚀而引起致命大出血 。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2.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随着癌组织破溃和继发 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宫颈粘液性腺癌患者,由于癌灶分泌大量粘液,常诉大量水样或粘液样阴道 排液。3.晚期症状若癌瘤侵犯盆腔结缔组织,压迫膀胱、直肠和坐骨神经以及影响淋巴和静脉回流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 便秘、下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癌瘤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尿毒症。终末期因长期消耗常出现恶液质。体征原 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的外观及质地可无异常,或仅见不同程度的糜烂,触之易出血。宫颈浸润癌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糜烂型环绕宫 颈外口有较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之易出血。2.外生型又称菜花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组织向外生长,开始 呈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逐渐形成菜花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3.内生型又称结节型,癌组织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生长,使宫颈逐渐增 大,质硬,但有时宫颈表面尚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4.溃疡型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时,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形成凹陷性溃疡。溃 疡边缘坚硬,底部凹凸不平。有时整个宫颈为空洞所代替,状如火山口。检查时需注意阴道穹窿是否受累,三合诊了解宫旁有无增厚变硬 ,直肠是否被侵犯。

宫颈癌早期症状

二病因 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 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症状 (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

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3.病理类型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 (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少见。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希望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早期宫颈癌能治好吗?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宫颈癌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但是这也并不等于得了宫颈癌就被宣判了死刑,临床上亦有不少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早期宫颈癌能否治好?早期宫颈癌能否治好主要取决于是否及时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早期宫颈癌癌肿较小,未发生扩散转移,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是早期宫颈癌最主要的手术方法,通常配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消除邻近的癌变组织。术后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中医药等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早期宫颈癌能否治好还与患者身体机能密切相关。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宫颈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宫颈癌患者应多补充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的摄入;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多吃黄豆与其制品。此外,也可依靠服用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肿瘤的抵抗能力。宫颈癌晚期能治好吗?一般来说,癌症越早发现进行治疗,其治愈率就越高,可见,对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来说,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宫颈癌发展到了晚期还能治好吗?什么是宫颈癌晚期:宫颈癌至晚期是由于肿瘤增大,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缔组织等。怎样治疗宫颈癌晚期:一般来说,晚期宫颈癌大多已经发生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临床上,宫颈癌晚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也可视情况采取放射治疗,无论化疗或放疗都应结合中医药治疗,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虽然宫颈癌等癌症往往会使用放化疗的方法,但是也要考虑到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因此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应合并中医药治疗,一方面减轻放化疗毒性,减轻症状,一方面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抗病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效果明显。因此,女性一定要重视对于宫颈癌等恶性妇科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导致严重的后果。

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

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 影像学检查原则 初始工作流程 I期 不保留生育 考虑通过放射平片(X线平片)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果观察到异常,则可行胸部CT平扫。 考虑盆腔增强MRI以评估局部病灶范围(推荐用于FIGO IB2-IB3期)。 FIGO IB1期以上行全身PET/CT(推荐)或胸/腹/盆CT或PET/MRI。 对于行全子宫切除术(TH)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患者,考虑全身PET/CT或胸/腹/盆CT以评估转移病灶;行盆腔MRI以评估盆腔残留病灶。 保留生育 考虑放射平片(X线平片)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果观察到异常,则可行胸部CT平扫。

行盆腔MRI(推荐)以评估局部病灶范围及肿瘤据宫颈内口的距离,如果有MRI 禁忌时行经阴道盆腔超声。 对于FIGO IB1-IB2期,行全身PET/CT(推荐)或胸/腹/盆CT。 其他初始影像学检查需基于症状学和临床上对转移病灶可能性的考虑b。 II-IVA期 行全身PET/CT(推荐)或胸/腹/盆CT以评估转移病灶。 考虑盆腔增强MRI以评估局部病灶范围。 其他初始影像学检查需基于症状学和临床上对转移病灶可能性的考虑c。 对于行全子宫切除术(TH)意外发现宫颈癌的患者,考虑全身PET/CT或胸/腹/盆CT以评估转移病灶;行盆腔MRI以评估盆腔残留病灶。 随访+影像学检查推荐 I期 不保留生育 影像学检查需基于症状学和临床上对转移病灶可能性的考虑b。 FIGO IB3期的患者或因为存在高危因素d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可在完成治疗后3-6个月后行全身PET/CT。 保留生育 考虑在术后6个月,随后的2-3年中每年一次行盆腔增强MRI。

宫颈癌总结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据WHO统计全球发病人数每年45万人左右,80%在发展中国国家,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患病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筛查对象: 1.一般人群: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WHO建议年龄在25-65岁的发生性生活的女性都应该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从早期癌前病变(CIN)发展至浸润癌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一般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2.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指:①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频繁者;②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③其男性性伴侣有其他宫颈癌

性伴侣的女性;④现在或以前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⑥患有其他性疾病传播,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⑦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⑧吸烟的女性;⑨有过宫颈癌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CIN或妇科瘤病史的女性。 液基细胞是一项新兴的改良细胞学制片技术,与传统图片技术相比,其在取材方式,标本保存固定和制片染色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大幅度提高了涂片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该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细胞病例学家和妇产科专家的认可,并迅速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 我院2015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率为%,其中%的患者进行了组织细胞学检查,其中慢性炎症占%,CIN1 例,占%,CIN2 例,占%,CIN3 例,占%,只有例CIN3进行

了随后的leep治疗,在细胞学筛查阳性病例中,只有例进行了随访,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是报告高病变的,其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率很高,但14年我院开展的病理检查阳性较低,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可能因我院病理科以及宫颈门诊均刚刚成立,普查人数少,统计数据较少,也可能与我们进行宫颈病理检查是取材有关,随访率低,这可能与我们的宣传,对病人的宣教不够有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随访、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