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吃什么教案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吃什么教案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动物吃什么教案 鄂教版

动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 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 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4. 知道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5. 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写成一份“生活中常见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1. 学生出示“生活中觉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2. 点部分学生汇报。

3.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4. 学生看黑板,分小组交流。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

5.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6. 教师小结:

按食性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7. 学生分小组交流。猫、狗、鸡、兔四种动物平时吃些什么食物。将结果记录在课本P6页。

8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9 课后及延伸。

你知道哪些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把它们填写在下表中。

肉食动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我国春秋战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他受茅草的启示发明了第一把(锯子)。 李时珍——湖北(蕲春)人,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他写了一部药物巨著是(《本草纲目》)。 2、人们受到动物的启示,发明了哪些物品?答:①鸟——→飞机②蝙蝠——→雷达 ③鸡蛋——→薄壳结构的建筑④鱼鳍——→船桨⑤苍耳——→狼牙棒和粘扣 ⑥荷叶——→雨伞⑦蒲公英——→降落伞⑧壁虎——→吸盘 3、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这个链条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吗?并指出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①庄稼——→害虫——→青蛙——→蛇——→鹰②虾——→鱼——→鲨鱼 ③庄稼——→田鼠——→猫头鹰④粮食——→老鼠——→猫 ⑤树——→蝉——→黄雀⑥草——→羊——→狼——→人 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哪五大物种?写出各自的代表物。 ①动物—— ②植物—— 生③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 物④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 ⑤病毒——主要有:“非典”冠状病毒(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 艾滋病病毒等 6、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直到(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细菌; (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病毒。 7、下面的鸟翅,各有什么特点? 鹰——翅膀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鸽——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 啄木鸟——翅膀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 燕——翅膀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8、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9、请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请写出它的身体特征。再写出如何使用的步骤。 10、什么叫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答:①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就是“养料生产车间”。 ②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氧气,人们边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 11、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而是从阳光、水、空气中得来的。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其中注意的地方有哪些?答:①准备合适的容器②装沙。(应注意将沙洗干净后,放入瓶内。)③加水。(应注意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④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应注意水生植物不易太多)⑤放置动物,盖紧瓶盖。(应注意放置动物时要轻舀轻放。)⑥生态瓶要放在阳光充足但又不被直射的地方。 2、请写出3条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链?答:水草→虾→鱼 水草→田螺→青鱼苗→青蛙浮游植物→浮游生物→其他鱼苗→乌龟 3、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外,还有其他的依存关系吗? 答:水生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和呼吸所需要的氧气;而水生动物则给水生植物提供呼吸所需的二氧化碳,动物的排泄物和死后的尸体还给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料。 4、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保持着生态平衡,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了(池塘群落)。象这样的群落还有(沙漠群落)、(海洋群落)、(森林群落)等。 5、池塘中常见的植物有哪些?(按类型化分) 答:①浮水植物——鸭舌草、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睡莲、菱、浮萍 ②挺水植物——芦苇、香蒲③沉水植物——菹草 6、当池塘里有水葫芦疯长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答:①人工打捞 ②放养以凤眼莲为食饵的水生动物③清挖塘泥、喷洒药物④不向塘中排放生活污水。 7、鱼在水中靠什么来运动和呼吸的?用什么实验来说明? 答:①鱼靠鳍来运动——用纱布条或木板分别绑住不同的鱼鳍,研究鱼的运动情况。(我发现:鱼的胸鳍、腹鳍、臀鳍、和背鳍都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不至于身体左右摇摆甚至侧翻而行。)②鱼靠鳃来进行呼吸——将墨水滴在鱼口前方的水中,鱼的嘴和鳃盖不停地张合时,水从鱼嘴进入,再从鳃盖后缘流出,这说明了鱼在靠(鳃)呼吸。 8、动物主要分为哪两大类?每类中又细分为几小类及代表动物? ①鱼类——(鲫鱼、草鱼、黄鳝、泥鳅) ②两栖动物类——(青蛙、蟾蜍、大鲵又名娃娃鱼) 脊椎动物③爬行动物类——(龟、鳖、鳄鱼、壁虎、蜥蜴) ④鸟类——(啄木鸟、丹顶鹤、鸵鸟、猫头鹰、白鹭) ⑤兽类——(马、牛、狮子、虎) 动 物①节肢动物门——昆虫(蜘蛛、蚂蚁) ②线形动物门——(蛔虫) 无脊椎动物③环节动物门——(蚯蚓) ④软体动物门——(蜗牛) …….⑧ 9、写出鱼的身体各部分名称: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课标教材内容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养成自觉讲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做到守法自律。 4、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5、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6、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7、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了解水陆交通及航空的光辉历程,及给人们提供的方便。 能力目标: 1、能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4、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健康成长,远离诱惑,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树立法制观念,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4、知道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程序。 5、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危害健康的东西,用积极的心态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49594复习课程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 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荆州市西门小学毛新艳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主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5、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 、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 教学目标 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3、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和细胞中的叶绿体。 4、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植物养料的来源作出假设,能根据已知结论进行推理。 5、具有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敢于提问,乐于交流。 教学准备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资料

精品文档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 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张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 蛙(保护色)、尺蠖(拟态、像枯叶蝶、竹节虫)、壁虎(断尾)、刺猬(把身体缩成一个刺球)、穿山甲(用“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 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1.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 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3.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21天时间,母鸡在孵卵前鸡冠发 红,总是在下蛋的鸡窝附近逗留,并发出轻轻的叫声。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课: 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

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 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

第三课: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 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来蠕动前进。 第四课:

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蛙(保护色)、 “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负鼠(假死)。 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

等;实验过程:①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② 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③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 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

第五课: 1.不同种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 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题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题 P4(2)答:文章描写了:晴朗时,有云时的海上日出。文章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3)答:“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我对它的理解是: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4)答:①这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有云时日出的样子。②这些词写出了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也洋溢着作者热爱阳光的喜悦之情。③这些字把太阳的威力表现的淋漓尽到,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加宽广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P7(2)答: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时,写了狂风暴雨;暴风雨之后,写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朝阳水珠、远山林舍。 (3)答:他写出了大自然的雄壮之美、柔和之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4)答:如同……小雨滴打在窗上,如同鼓点一般,滴滴沥沥,真好听!这样写可以让雨滴更活一些。宛如……枯萎的菊花宛如一个低垂的老人头。这样写可以把菊花写得更枯萎一些。犹如……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这样写可以把环境写得更加恶劣。 P11(1) 答:写了:①青海湖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 (2)答:因为结合第一题的答案①湛蓝的湖水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分析出青海湖的蓝与美和鸟鱼的家园,所以说青海湖 是“梦幻般的湖”。 (3)答:因为作者列举了其他湖泊的特点,使他们与青海湖的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青海湖的粗犷、自然的美,所以要写到这些著名的湖。 P12(2)答:这首诗分别写了欢快的黄莺,丛丛绿树映着的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的南朝数不清的寺庙等景色。 P22(1)答:课文写了“我”这些背课文的经历:“我”第一次背课文时的“轻松、流畅”;背《匆匆》一文时,“我”只顾欣赏课文而疏于用心背诵课文,受到妈妈谆谆教导和激励后攻克难背课文的体会;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桃花源记》并从中体会到诵读的方法和益处。 (2)答:我原来对“背课文”持不认真,不脚踏实地的态度;学习课文后我的新看法是:对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 (3)答:我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是:①书要多读,读得多了,书里面的意思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1、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金丝猴,高山密林;象,丛林河谷地带;鹿 ,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热带草原;虎,森林灌木丛中 ;天鹅,浅水中。动物在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等方面各有有趣的事情。如蜂鸟善飞,却不会走路。鳄鱼色凶猛异常,却双目色盲。象有特别灵敏的听觉,能捕捉到老鼠的脚步声。 2、说说那些动物昼伏夜出,那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昼伏夜出:蝙蝠、猫头鹰、虎、鼠、蚯蚓等。冬眠:蛇、青蛙、乌龟、蝙蝠、刺猬等。 3、北极熊在我们这不能生活,为什么 动物的生活栖息地,随着漫长的时间和地球板块的移动,而逐渐适应了的。北极熊也是如此,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北极熊,不能适应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了。 4、举例说说动物的名称及特点最大的动物,鲸;最高的动物,长颈鹿;夜间活动的动物,猫头鹰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北极熊。 第二课动物吃什么 1、举例说明不同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并说说不同的动物为什么吃不同的食物如猴子吃杂食,老虎吃肉食,梅花鹿吃草食。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作为能量;不同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需要不同的食物。 2、按食性分动物分为那几类,并举例。 可分为三类,即肉食动物,如猫、狮子、老虎、豹子;草食动物牛,马,羊,驴,兔子,长颈鹿;杂食动物,如猫、狗、鸡、鸭、鱼、蚂蚁、老鼠狗、狼)三类。 3、说说猫、狗、鸡、兔平时喜欢吃得较多的食物有那些 猫,吃老鼠和鱼;狗,吃肉骨头。鸡,虫子和谷子。兔子,吃草,胡萝卜。 4、动物为什么要吃食物动物吃的食物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同 答:动物吃食物是为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动物吃的食物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动物生存环境不一样,身体的结构也不一样、生活的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食性也不一样。 第三课动物怎样运动 1、猫是怎样走路的 四肢着地,左右交叉前行。也就是说,迈出前左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右后腿。再迈出前右腿的时候,同时迈出左后腿。 2、狗是怎样走路的用四条腿走路,即左前腿配右后腿,右前腿配左后腿。 3、猫和狗在行走、奔跑时四条腿脚移动特点有什么特点 行走时: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奔跑时:两后腿同时蹬地身体腾空而起,下落时,左前、右前依次下落,两后腿同时着地再同时蹬地. 4、请概括说明动物有些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5、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为什么不同 因为不同的动物生活环境不一样,身体构造特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不一样。 6、说说蜗牛身体分为几个部分,它没有腿,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蜗牛身体分为:眼睛,头,触角,腹足,壳。蜗牛的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7、如何观察猫或狗的运动。可找一块面积较大的空地,铺一层细沙,用食物作诱饵使猫或狗行走观察,用DV拍摄其行走与奔跑的过程并播放慢动作来观察。观察时不能让动物受到惊吓。 第四课动物的防御 1、青蛙等动物的颜色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 2、举例写出动物防御特点: 乌龟,蜗牛缩进壳内保护;鳄鱼,鮟鱇以身体衍生物为诱饵;蜥蜴,海参以身体部位脱落为掩护逃避攻击;箭毒蛙,蝾螈以身体外表鲜艳颜色为警告,保护自己不被攻击;河豚,变色龙以迅速增大身体面积或高度恐吓敌人,变色,保护自己不被捕食者及猎物发现。竹节虫,枯叶蝶长相似树枝,拟态;章鱼乌贼,遇敌时会喷出含有麻醉剂成分的墨汁,迷惑敌人。 3、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容易观察到一些动物,这是为什么 它们通过保护色或者拟态与周围环境及颜色相似,有效的保护了自己,所以不容易观察。 4、实验题动物保护色实验 实验步骤:一、准备红、黄、绿条形塑料片各10片。二、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三、每一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钏时间去捡,并计时。四、做好统计表,并统计。 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了。 第五课动物的繁殖 1、动物繁殖习性与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动物的繁殖方式跟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所有的习性都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保存自身而做的选择结果。生存习性是会和繁殖习性相适应相协调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身存活下来并能使得自身物种能不至于灭绝。 2、举列说明动物繁殖分类。 动物繁殖分为胎生和卵生。胎生,如蝙蝠、海豹、海狗、海豚、狒狒、穿山甲等;卵生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 3、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不时发出咯咯声,四处张望,寻找合适的产卵地方。 4、母鸡在孵卵过程中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么产出小鸡要多少天。 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身体之下。会翻动鸡蛋,因为只有借助母体温度后,才能孵化。孵化需要21天。 5、同是卵生或胎生,各种小动物的繁殖习性(或诞生方式)为什么又存在不同呢 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如鱼不产许多卵,就不能保证鱼类物种得以延续。 第六课多彩的生命 1、举列动植物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及特点。 蛇:卵,幼蛇,成蛇(外形变化不大,但要经过几次蜕皮);鸡:受精卵(鸡蛋)---雏鸡---青年鸡---成鸡菜青虫:卵幼虫成虫,蝴蝶 凤仙花: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 蚕:卵,幼虫,蛹、成虫。 2、研究题:研究问题:蚂蚁怎么运动。研究方法:什么方法能更清楚观察到蚂蚁的足 把蚂蚁放入一个透明的瓶中,并配合放大镜进行观察。 怎样让蚂蚁运动时留下足迹①让蚂蚁在细沙上爬行。②把蚂蚁的足上粘上墨汁后放到白纸的中心让他运动(或爬)。③让蚂蚁在面粉上爬行。④让蚂蚁在半干的稀泥巴上爬观察到那些现象蚂蚁身体特点: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 蚂蚁运动时足的运动方式:它身体两侧各有三条腿,每侧的前腿、后腿和另侧中间的一条腿组成,像一组三角架。当一组腿行走时,另一组腿就支撑着身体,保持平衡。(依靠足里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3、说说苔藓、蕨类植物繁殖特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是靠孢子来繁殖的,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它们的生命过程具有不完整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我国春秋战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他受茅草的启示发明了第一把(锯子)。李时珍——湖北(蕲春)人,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他写了一部药物巨著是(《本草纲目》)。 2、人们受到动物的启示,发明了哪些物品?答:①鸟——→飞机②蝙蝠——→雷达③鸡蛋——→薄壳结构的建筑④鱼鳍——→船桨⑤苍耳——→狼牙棒和粘扣⑥荷叶——→雨伞⑦蒲公英——→降落伞⑧壁虎——→吸盘 3、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在这个链条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吗?并指出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①庄稼——→害虫——→青蛙——→蛇——→鹰②虾——→鱼——→鲨鱼③庄稼——→田鼠——→猫头鹰④粮食——→老鼠——→猫⑤树——→蝉——→黄雀⑥草——→羊——→狼——→人 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哪五大物种?写出各自的代表物。 答①动物—— ②植物—— ③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物 ④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 ⑤病毒——主要有:“非典”冠状病毒(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6、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直到(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细菌;(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病毒。 7、下面的鸟翅,各有什么特点? 鹰——翅膀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鸽——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啄木鸟——翅膀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燕——翅膀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8、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9、请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请写出它的身体特征。再写出如何使用的步骤。 10、什么叫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答:①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就是“养料生产车间”。②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氧气,人们边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11、从(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而是从阳光、水、空气中得来的。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制作小生态瓶的方法步骤是怎样的?其中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P4(2)答:文章描写了:晴朗时,有云时的海上日出。文章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3)答:“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我对它的理解是: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4)答:①这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有云时日出的样子。②这些词写出了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也洋溢着作者热爱阳光的喜悦之情。③这些字把太阳的威力表现的淋漓尽到,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加宽广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P7(2)答: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时,写了狂风暴雨;暴风雨之后,写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朝阳水珠、远山林舍。 (3)答:他写出了大自然的雄壮之美、柔和之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4)答:如同……小雨滴打在窗上,如同鼓点一般,滴滴沥沥,真好听!这样写可以让雨滴更活一些。宛如……枯萎的菊花宛如一个低垂的老人头。这样写可以把菊花写得更枯萎一些。犹如……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这样写可以把环境写得更加恶劣。 P11(1) 答:写了:①青海湖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 (2)答:因为结合第一题的答案①湛蓝的湖水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

的乐园,分析出青海湖的蓝与美和鸟鱼的家园,所以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3)答:因为作者列举了其他湖泊的特点,使他们与青海湖的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青海湖的粗犷、自然的美,所以要写到这些著名的湖。 P12(2)答:这首诗分别写了欢快的黄莺,丛丛绿树映着的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的南朝数不清的寺庙等景色。 P22(1)答:课文写了“我”这些背课文的经历:“我”第一次背课文时的“轻松、流畅”;背《匆匆》一文时,“我”只顾欣赏课文而疏于用心背诵课文,受到妈妈谆谆教导和激励后攻克难背课文的体会;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桃花源记》并从中体会到诵读的方法和益处。 (2)答:我原来对“背课文”持不认真,不脚踏实地的态度;学习课文后我的新看法是:对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 (3)答:我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是:①书要多读,读得多了,书里面的意思和内容就会自然明白。②说明要多记多背的好处:从背书中能获得很多知识和乐趣。强调这种好处的获得是渐进和持续的。 P27(1)答:作者在钟楼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有:读到了精彩的故事,欣赏来美丽的风景,拓宽了视野,发展了想象,丰富了阅历。 (2)答:出现了4次,作用是:他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达了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通过不断反复,强化了这种感情。 P31(2)答:第一个意外是:邻座是个十分热心、古怪的人;第二个意外是:生日当天收的这位邻座寄来的礼物;第三个意外是:这位邻座是《童年》的作者高尔基。这些表现了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品质。

鄂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一、填空题。 1.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 2.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 (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在(水里游动)、袋鼠是(跳跃)前进、蜗牛用肉足在地上(蠕动)前进、狗用四条腿(奔跑)3.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本领,青蛙是(保护色)、竹节虫和尺蠖是(拟态)、黄鼬是(放臭屁)4.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乌龟、蛇、青蛙等动物是用(卵)来繁殖;猫、狗、牛、马、兔等动物是(胎生)5.菜青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鸡一生要经过(卵)、(幼鸡)、(成鸡)三个阶段)6.狗尾草一生经历(发芽)、(幼苗)、(成苗)、(开花)、(结果)五个阶段 二、简答题。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蚯蚓?(在松软、肥沃、阴暗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蚯蚓) 2.青蛙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青蛙喜欢阴暗、有水的环境) 3.蚯蚓靠什么运动?(蚯 蚓靠刚毛在地上运动)4.野兔靠什么保护自己?(野兔靠奔跑来保护自己)5.用产卵繁 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 6.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大约需要21天) 7、母鸡在孵卵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不停发出“咯咯”的叫声,四处张望。寻 找合适的产卵地方。8、母鸡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蛋吗?为什 么?母鸡会张开翅膀,应用身体和头部的运动把卵全部拿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卵,因为卵只有在借助母体的温度后,才能孵化。 9、我发现鸡蛋壳:它很(脆);我怎么也捏不破。使用放大镜观察鸡蛋时,会发现蛋壳上有(小孔),我猜想是(气孔),用来(呼吸的)。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案 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 1-1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机械: 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 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 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 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拓展活动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1-2怎样抬高讲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根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