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索

云南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索
云南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索

云南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索

孔垂柱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长期以来存在的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资金多头分配、安排使用分散、项目交叉重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科学规划、构建平台、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合力攻坚、各记其功的资金整合思路,积极探索以重点项目为纽带、以优势特色产业为载体、以重点区域为平台的支农资金整合模式,使资金“抱团发力、聚指成拳”,充分发挥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聚合效应,使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可喜局面。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743.8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806亿元、增142.8%;粮食总产量由1424.7万吨增加到1650万吨、增15.8%,居全国第十四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08.77元增加至3952元、年均增11.9%,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积极探索整合支农资金促进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省涌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主要做法是:(一)围绕粮食安全整合资金,着力实施粮食百亿斤增产计划。从我省粮食人均占有量低、单产低的实际出发,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以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为抓手,在加大投入基础上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支持粮食生产,切实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和科技增粮的资金整合力度,启动了国家粮食产能基地县建设,实施粮食高产示范

创建、农作物间作套种、地膜覆盖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科技增粮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粮食实现连续8年增产,2010年总产量达1650万吨、比2002年增225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到430公斤,全省人均占有粮食361

公斤,平均亩产由230公斤提高到248公斤、增产8%;水稻、玉米良种化率分别从68%、81%提高至85.8%、88.8%,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由总量偏少、供应紧缺、长期需省外调入到供求基本平衡、部分品种余缺调剂的重大转变。

(二)围绕产业发展整合资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面对云南发展特色产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却缺乏专项资金扶持的实际,我省自2003年以来共整合省级部门近35亿元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合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例如,为支持蔬菜水果产业发展,我省每年整合省级发展改革、农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部门1亿元资金并引导州市县筹集1亿元以上,共2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投入蔬菜水果产业发展。全省蔬菜种植面积从近600万亩增加至1100多万亩、翻了一番多,产量从251万吨增加至1490万吨、增长了近6倍,云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我省累计整合省级多个部门财政资金4.3亿元,扶持了涉及农业龙头企业的700多个项目,使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值由159.5亿元增加到874.4亿元、增448.2%。针对茶叶市场的波动,省政府累计整合省级农业、工信、扶贫、生物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资金1.97亿元扶持茶产业发展,保证了茶产业乃至茶产区的稳定和发展。我省茶叶种植面积从277万亩增加至560万亩、翻了一番,产量从8万吨增加至20万吨、增长了近1.5倍。经过多年的精心扶持和重点培育,我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2479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4200多万亩、增70%,特色经济林面积由1666万亩增加到4100多万亩、增长了2.5倍,其中核桃达2800万亩、增2.8倍;整合农业、财政、发改、扶贫、商务等部门资金,扶持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使肉类总产量由235万吨增加到

486万吨、增长106%,位列全国第十二位;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6个产业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中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4类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我省生物资源优势已开始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实现了由零星分散、有啥种啥到发挥优势、规模发展、标准化推进的重大转变。

(三)围绕提高农民素质整合资金,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针对长期以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和渠道分散的状况,2003年省政府成立由省农业厅、劳动保障厅、扶贫办等部门组成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遵循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步骤,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累计整合农业、扶贫、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渠道性质趋同、扶持目标接近的资金13亿多元重点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我省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从2002年的319.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90万人、增1.5倍,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86元增加至930元、增了2倍多,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2元增加到3398元、年均增长11.9%。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消费支出的增长,强有力地带动了农村消费需求迅猛增长。多年来,我省首次出现了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城市平均水平的可喜局面,农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由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增收致富、安居乐业的重大转变。

(四)围绕森林云南建设整合资金,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2003年以来,我省整合投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农村能源、石漠化治理、中低产林改造、森林抚育、植被恢复等专项资金150多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木本油料等“九大产业”发展和中低产林改造,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林地面积已从2003年的3.64亿亩增加到3.71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71%、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蓄

积量从15.48亿立方米增加到17.1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8、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从49.91%提高到52.93%;森林和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从128个增加到144个;碳汇储量达31.3亿吨,居全国前列;林业总产值由108亿元增加到574.8亿元。林业生态实现了由忽视保护、多砍少种到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重大转变。

(五)围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有效缓解我省在建水利工程资金严重短缺的被动局面,2003年以来,我省在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同时,整合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国土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国家基本建设、国债人饮项目、农田水利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等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近500亿元,投入水源工程和农村“五小水利”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323座大中小型水库,增加库容17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111亿立方米,年供水量达到148亿立方米;完成5555件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增加库容6.6亿立方米;新建“五小水利”工程140多万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有效解决了106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方向,整合基本烟田建设、兴地睦边、土地占补平衡、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200多亿元实施950万亩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我省已累计建成不同层次的高产稳产农田3600万亩。

(六)围绕农村民生改善整合资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基础上,2003年以来省级整合投入资金560多亿元,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扶贫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标准近5万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使项目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的支持和自身收入的增加,使广大农民建房热情空前高涨,全省农民建房投资由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

212亿元、增长7.6倍,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了215万户;农村危房总数由2002年的515万户减少到现在的300万户,其中仅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就补助了40多亿元、完成了107万户农村民居加固改造和拆除重建任务。广大农村面貌实现了由整体落后、村容脏乱到村容整洁、活力增强、发展加快的重大转变。全省累计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8亿元,开展全方位、大范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由2002年末的887.6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325

万人,减少了56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4%下降到8.8%;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4元提高到3109元、年均增长13.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我省扶贫开发攻坚展现了由点多面广、大面扶贫到重点突出、集中攻坚的有序转变。

整合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整合各类资源的职能,促进主导产业的培育壮大,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可以跨越现行体制障碍,扩大农业投入规模,形成多渠汇流的支农格局;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放大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实践证明,支农资金整合不仅直接带来了资金集中投入、效益明显提高的显著变化,而且带动了农业农村工作思路、部门职能的逐步转变和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在这些年整合支农资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基础。为确保渠道不同的支农资金整得拢、合得住、不乱套,我们始终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规划先行、统筹使用、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对纳入整合范围的资金不打乱渠道、不改变用途、不变更管理权限,充分争取了各级各部门对支农

资金整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通过资金整合工作机制的创新,妥善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府与农民、企业与产业、产业与产业等方面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防止和避免了支农资金整合要么“一锅烩”、要么“肠梗阻”的现象,形成了互为依托、协调配合、合力攻坚、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

(二)切实加强领导,科学组织,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前提。一是沿着渐进式改革的思路稳妥推进。由于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历史各异和部门职责客观差异,支农资金整合只能是一个不断持续磨合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整合的步骤不仅应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相衔接,还应与政府工作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相一致。同时由于补助资金所限,实践中也只能选择基础较好、优势明显、见效较快的产业或项目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产业领域,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资金整合工作。二是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省级及时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支农资金整合指导性意见,各地选择扶持的产业项目必须受群众欢迎、市场认可,给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三是以县为主、各级联动、分类归并整合支农资金。省、州(市)两级加大对县域财政的支持力度,县级则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核心建设内容整合资金,实现“条块结合”。

(三)科学界定范围,突出重点,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关键。在支农资金整合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不超越国家政策底线、不损害农民利益和不打乱原有资金用途为前提,合理界定支农资金的整合范围。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性资金、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以及只适用于特定地区和项目的资金不纳入整合范围,只将属财政部门管理且部分用途较为灵活的支农资金和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项目建设的资金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可以整合的支农资金一起纳入资金整合范围,并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

体制框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支农投资分类,对用途和性质相近的资金进行合并、归类,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形成纵向捆绑各级政府专项配套资金,横向同级部门联合整合,部门内部多个项目统筹整合的支农资金整合模式,使各项资金互相匹配、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使不同的资金在相同的区域聚集发挥效应,防止和避免了过于强调整合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而忽视优势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各种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落实的情况出现。

(四)注重实事求是,区别对待,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核心。我省在整合资金扶持产业时,切实做到加强领导与不违农时同样注重,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同时兼顾,扶持龙头企业与加强基地建设同步规划,维护农民利益与注重企业效益同等对待,真正使支农资金整合以后仍然姓“农”,确保支农资金使用的方向不偏离、效益不缩水。

(五)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保证。根据全省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因地制宜考虑支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时序、资金渠道、统筹协调、任务分解等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切实解决部分地方规划中存在的缺乏长远打算、视野不够开阔、整合平台过于空泛、具体项目支撑不够、分解落实责任不明确、聚集资金功能设计不科学等问题。通过将资金按规划的项目和区域进行整合投入,我们既保证了重点支农项目的投入,又促进了区域板块的开发,并初步构筑体系化的支农资金整合机制,逐步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支农资金筹措使用格局,实现“聚指成拳”,用“小钱”撬动大产业和大项目。

(六)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是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动力。一是“广开财路”。在支农资金整合中多做“加法”和“乘法”,努力做到支农资金存量

优化、增量集中、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在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特别注重增量资金的集中和整合,使增量支农资金较好地弥补存量资金在支农功能上的缺陷。二是多方参与。通过推行拍卖、股份合作、民办公助、国有民营、租赁、承包等多种新机制,调动民间资本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技术运用、市场开拓、促农增收等方面的积极性,变原来由国家单一投资的投入模式为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投入模式,为支农资金整合注入源头活水。

(七)始终强化监管,严格考核,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一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从支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项目资金的流向和流速、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果等方面,在制度、机制层面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管理效益,做到哪个部门的资金,哪个部门重点负责资金使用的合法、安全、有效。二是整合监管力量,在明确各级、各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职责,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项目规划设计关、工程施工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的基础上,要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横向监管,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下级的纵向监管,使纵向监管与横向监管相互衔接,共同织就有效的支农资金监管网络;同时,通过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借助社会公众和中介力量,建立和完善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提高支农资金整合使用的监督效果。三是认真开展考核评价,对资金整合工作开展较好的县,给予适当项目资金奖励;对积极开展资金整合并取得成效的部门,在预算安排上给予倾斜和照顾,努力调动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县级整合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广大农村群众真切感受到支农资金整合带来的实惠。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汇编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特性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3、休闲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4、休闲农业的意义 1)休闲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3)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4)休闲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创造了条件。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标签: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08-09-23 作者简介:龙良碧(1954-),女,重庆市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研究。November,2008 第21卷第6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Vol.21No.6 2008年11月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休闲农业[1],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日趋频繁,旅游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心不断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资源富集的乡村转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成为人们推崇的新型旅游方式,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重庆是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2]:把重庆建成为中国旅游强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旅游中心奠定基础。因此,发展重庆市休闲农业,推进农村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是将重庆建成中国旅游强市面临的重大任务。 1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背景 1.1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早,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成立,标志着世界农村旅游的诞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重视。1951年法国第一个农家旅舍开张,1952年,政府开始向家庭农舍提供优惠贷款及其补贴。目前,全法国乡村农舍整修翻新补贴每年投入18亿欧元,平均每个农舍投入5万欧元。美国对休闲农业有一系列扶持政策,农业部有多项基金,供发展休闲农业申请。并于1992年建立了非营利性组织—— —国家乡村旅游基金,主要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和发放资助、提供宣传。 第二,管理规范。法国家庭农舍联合会的“法国家庭农舍”品牌机构定期派专人检查农舍经营质量,对农舍周边环境、软硬件设施、房间舒适度以及各项服务进行考核,并分成5个等级。 第三,发展水平较高。日本已发展三种都市观光农业模式:一是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风光,吸引游人参观体验;二是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日本千叶县花果之乡建立了乡村旅馆[3],供旅游者食住,让旅游者采摘草莓、水果,购买新鲜果蔬,参观农场制造酸奶、冰激凌、乳制品加工等过程。大阪有70多个观光农园,有市民农园、科技教育农园、农业文化园馆等。法国有1.6万户农家旅馆,有3000多家联合经营组织,其收益相当于法国旅游业的1/4。意大利农业旅游不仅具有观光特性,还具有教育、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德国城市郊区设有“市民农园”出租给城市居民,可从事家庭园艺、种花、种树、种菜,体验生产的乐趣,享用新鲜蔬菜等安全食品。西班牙也积极发展农村旅游,给旅游者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多种休闲旅游项目。美国东部有1500多个观光农场,每年有近 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龙良碧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重庆400067) 摘要: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分析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提出了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模式:田园农业旅游,农业科技游,民俗风情游,参与体验游,农家乐旅游。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重庆市 中图分类法: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90(2008)06-0086-05 86 ··

(已整理)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作业 题目: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指导卡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仍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存在问题对策

目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1)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1)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1)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1)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2)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2)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3) (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流失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广袤得土地上,这片沃土孕育了辉煌灿烂得中华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这个地方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得进展和繁荣.但随着社会改革得不断深入,新兴得经济文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凝固得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1],随着对外联系得媒介如交通、通讯等得改善,尤其是电视、网络、电话、手机得流行,各少数民族地区接触到了各式各论文联盟样得“文化盛宴”,一些思想前卫得人尤其是青青年对这些新奇、时髦得文化产生了强烈得好奇心和浓厚得兴趣,如此一来,少数民族得许多本土文化就丧失了大量原有得受众群[2]. 一、传统文化得定义、分类和作用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保持在每一个民族中得由历史上流传下来得文化,是每个民族得“固有文化”,它包含着有形得物质文化,但更多得体现在无形得精神文化方面[3],尤其在价值观念、风俗适应、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徐万邦先生在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一书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分为以下几个门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得生活文化;二是婚姻家庭和人一辈子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4].不论以上哪一类传统文化,基本上一个民族得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得展现,都与各民族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得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得结果,各少数民族得文化基本上中华文化不可分割得一部分,她得存在丰富了中华文化得内容,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WwwM同时,各民族得传统文化对其民族成员有着强大得凝聚力,关于维护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语言文字,它不仅是本民族内部交流得重要工具,依然维系本民族得重要纽带.另外,一个民族得传统文化也是那个民族历史、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等得载体,是进行民族研究得重要资料:藏族同胞“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得确实是其居住地青藏高原早晚温差大得多变得气候环境;看到碉楼,我们想到了羌族;西藏得布达拉宫,是研究唐蕃关系史得重要文物. 二、传统文化得流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得不断加快,各民族文化得趋同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化正以惊人得速度冲击甚至取代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失去它固有得特色和个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专门指出:“目前世界上文化物品得流通和交换所存在得失衡现象是对文化多样性得一种威胁”[5],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爱护措施明显增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甚至被破坏得现象并没有得到全然性地缓解.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流失速度较快得是语言、服饰、建筑等几个方面.在云南元谋县,民国初年县城附近得傣族居民仍通行傣语,后来历史变迁,官军驻进了村寨,并要求当地人讲官话(汉语),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该地区能讲傣语得仅限于几位70岁左右得老人,中年人大多也就略知几句日常用语,而青年人则已将讲傣语视为历史上得情况,前后不到一个世纪,一种民族语就面临消逝得可能[6].关于像白族如此没有自己文字得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因此也就不能进行双语教学,除了照顾到学生得同意能力会在幼儿园用白语授课外,小学和初中基本上要求一般话授课,如此一来,白语得功能也就仅限于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课下得交流与沟通[7],白语得传承遭遇困境. 少数民族得服饰差不多上是纯手工制作,同时还要配以大量得刺绣、银饰、珠宝等装饰物,因而制作得周期相对来讲较长,花费精力较大,相比较于市场上得服装而言,这成本就显得有点高了,甚至有得条件较差得少数民族还穿不起自己得民族服装,因此选择了汉服.同时,许多少数民族服装由于装饰物较多,穿起来不如汉服那样简洁,因此大多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平常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跟对策研究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功能及意义 1、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经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能够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特性 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 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 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 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 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

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能够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3、休闲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能够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4、休闲农业的意义 1)休闲农业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9个1”目标任务工作总结

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9个1”目标任务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总体思路,我乡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农产 品品牌建设、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改革等有新成效,扎实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 步发展,促进XX乡村振兴。现将我乡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9个1工作开展情 况总结如下: 一、9个1目标完成情况: 1.一条精品产业带:围绕竹海渔乡农旅融合旅游环线建设,依托XX至城厢快速通道建设和雅康高速公路沿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步、百家村发展李子产业,打造十 里李花,目前已完成丁糖李种植320亩,年内还将发展丁糖李500余亩。大河、互助、团结、XX村大力发展茶叶,建设高山有机观光茶园。 2.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的总体要求,依托团结村打造美丽渔村,2020年5月我乡团结村成功入选四川省 美丽渔村第一批名单,以美丽渔村创建为契机,建设大河、XX、团结村农旅融合休闲 观光示范园。 3.一批主体:新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引进农旅融合发展企业四 川林源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团结村、大河村、互助村 和黍子村各1家,发展劳动村农村电商1家,成立XX农贸综合服务中心1个。 4.一批品牌:大力培育川牛膝农产品品牌,我乡川牛膝代表天全成功参加2020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支持汇美农业和润兆渔业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获得产品质量新认证,润兆渔业产品获最喜爱农产品奖。 5.一项突破:依托百家林源缘公司大力发展丁糖李产业连片集中发展,实施标准 化建设。已建XX鲜叶茶叶交易中心1个。 6.一套体系:围绕高山有机茶、笋用竹,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对 茶叶、蔬菜实施检测,正在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一个,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 7.一项创新:积极探索盘活农村资源培育农民增收新产业,目前团结正积极探索 开展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产业,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其中人数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2814041.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张广海包乌兰托亚 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

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 年级2013级 学号122013324040115 姓名冯璐 成绩 年月日

浅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冯璐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目前存在的城乡差别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问题。本文从农民信息技术落后、农业产业化不足和农民增收途径少三个方面来分析解决这些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三农;农民;增加收入。 Discuss how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Feng Lu Abstract: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the core of the farmer problem, the essence of the issue of farmer is the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ke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farmers richer. Starting from the farmers lack of backwa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way less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solve these factors that affect farmers' income.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Farmers; Increase your income. 1.概述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目前存在的城乡差别问题,城乡差别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的问题。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而且有些因素又沉积已久,并涉及到许多问题。解决“农民问题”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农民收入。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摘要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休闲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所形成的模式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A study on leis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Li xiaoji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come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ety has provided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griculture poly functionality.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leisure agriculture,for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isure agricultural mode of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pattern types forme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put forward.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铜仁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区,东邻湖南怀化市、湘西州,北接重庆黔江区,素有“黔东门户”之称,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中心。全市辖8县2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境内居住着汉、苗、侗、土家、仡佬、回、布依、蒙古等30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扶贫规划精神,紧紧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的经济工作总基调,认真实施“两区一走廊”和“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从2012年全省第六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位。2014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1.49亿元,增加值54.09亿元,按可比价(下同)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5元,同比

增长17.8%。 二、主要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会议制度和涉农部门工作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分解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十大措施。2013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现代农业提升年”,明确提出2014年全市现代农业要实现“五个新突破”、“九个显著提升”和“三个新进展”。今年以来,我市成功争取了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议、全国(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管和一事一议培训会、全省水稻绿色防控工作现场会等重要会议在我市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了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此外,以市政府名义先后召开了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大会、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大会、全市菜篮子工程暨农产品电子商务会议、全市农业园区推进会议等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铜党发〔2014〕1号)文件,之后市政府又先后出台了2014年“三个万元”工程实施意见、生态茶产业发展意见、蔬菜产业发展意见、食用菌产业发展意见、生态畜牧业发展意见等多个推进产业发展的文件,市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我们是2014暑期赴云南调研团队,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此次调查问卷目的是提前了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及相关问题,非常感谢您的配合!祝,假期快乐! 1、请问你是少数民族吗? (若选不是,跳转至第5题开始作答) A、是 B、不是 2、若是少数民族,请问你是什么民族? 3、请问你是否参加过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或者节日? A、经常C、有过一两次经历 B、偶尔D、从未 4、请问你是否依旧保留你的民俗习惯? A、完全按照民族风俗生活 B、大部分保留 C、只参与少数重大的民族节日和活动 D、已经完全汉化

5、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你曾经到过云南吗? A、去过C、没有,但比较想去 B、没有,并不感兴趣 6、你知道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 A、不知道C、52 B、36D、56 7、你知道哪些云南少数民族?比如(在选项下划勾)*[多选题] A、白族D、独龙族G、景颇族J、我都不知道 B、傣族E、傈僳族H、哈尼族 C、纳西族F、佤族I、彝族 8、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哪些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比如(在选项下划勾)*[多选题] A、“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 B、傣族的新年——泼水节 C、“昔日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大理三月街民族节 D、上刀山、下火海——刀杆节 E、最隆重的少数民族舞会——木脑纵歌 F、最有名的斗牛节——苗族斗牛会

G、基诺族的成人礼 H、以上我都不清楚 9、你知道关于云南的哪些影视、音乐、艺术作品,比如(在选项下划勾)*[多选题] A、《彩云之南》C、《阿诗玛》E、我并没有听过这些 B、《五朵金花》D、《云南印象》(大型舞台剧) 10、你听过或吃过以下云南特色小吃吗(请在选项下划勾)*[多选题] A、过桥米线D、傣族竹筒饭G、滇池麻鸭 B、大理三道茶E、宣威火腿H、昭通天麻炖鸡 C、乳扇F、丽江粑粑I、这些我都没吃过 11、若您为汉族,请问你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是 A、少数民族与汉族无明显区别,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B、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比不上汉族,需要汉族的帮助 C、少数民族落后于汉族, D、其他* E 12、若您为少数民族,请问你对于少数民族这一身份的态度是 A、有优越感C、没有特别的感觉E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汉语言文 容易被误读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之解析 蔡梦月吕唯蓉 摘要: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术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粹『其来源和内涵各具特色。为避免理解和交流过程中出现差异,本文梳理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让外界误读的部分文化术语,并从语音来源、历史传承等方面加以解释。 关键词:误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 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苦扎扎节" 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 ~ 5天,

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 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 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 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 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K 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 俺摆"。 规模比较大的件T' 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逬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 族 除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秦头人、家族 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S 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又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 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 各民族的伦理文化有所差异,对其他异质伦理文化蕴含的传统理解流于表面,也 会导致误读、误解。 差异被外界误解为少数民族恋爰作生开放‘‘的表现。房,,本是少数民族青年 自由恋爰.社交娱乐的场所,景颇族在村集旁盖有"公房"■专供未婚男女唱歌. 跳舞。"公房”是少数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淳朴的婚恋方式■有看伦理道德 的制约上匕如已婚者.有恋人者不得〃串公房”,未成年人也禁止进入"公房”。 从少数民族流传的"公房歌"可看岀他们的质朴和深情「'人受大自然的启示才 学会生儿育女,要生儿育女得先结为夫妻,为此要先学会串姑娘”。该习俗曾经 在哈尼族、壮族、独龙族等18个少数民族中盛行,1949年以后,严格意义上 的"串公房"11慢消失了,"串姑娘"还以不同形式存续,是青年男女相识交往 的一个平台,随看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方式的多样化,这一习俗也在发展演变。 "走婚” ——摩梭人称为"阿夏婚”,普米语称为"阿注婚",指男不娶、 女不嫁,男访女家,夜合晨分,怀孕生子由母亲和母亲的兄弟,也就是由孩子的 舅舅抚养。在玉溪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祭"舅父山"的习俗,是母系氏族留下 的历史印"赶摆" "公房",'姑娘房” '‘串公房"〃串姑娘"是汉语的说法,因为语言的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分析与建议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分析与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也不例外。文章在分析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省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横向对比和经验借鉴,提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意见。 标签: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发展问题 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也是大农村二元结构特征鲜明的城市。据统计,2010年,全市幅员面积5.3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184个乡镇、188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51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哈尔滨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综合生产能力较强,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而且肉类、禽蛋产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也是保持在全省三分之一强的水平。 1.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1 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 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 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 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 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 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