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反倾销困局中国陶卫企业筹谋“走出去”战略

破解反倾销困局中国陶卫企业筹谋“走出去”战略

作者:范玲玲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4期

中国卫浴企业正在酝酿一场“走出去”的战略。

2012年4月22日—29日,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组建“中国卫浴行业代表团”对越南、泰国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考察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箭牌卫浴、和成卫浴、法恩莎卫浴、安华卫浴、九牧卫浴、天一集团等中国卫浴企业领军品牌。

随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崛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陶卫产品生产、销售和出口大国。然而光鲜的背后,是中国陶卫行业频繁遭受海外反倾销的困境。再加上受楼市调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陶卫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中国陶卫企业除了积极展开应诉外“反倾销”之外,也在积极酝酿“走出去”战略。

在东南亚筹建“中国陶卫工业园”

在为期8天的考察中,代表团共会见了8个与投资相关的部门,并参观了3个工业园、4家陶卫企业。记者随行了解到,泰国、越南两国在土地租金、劳资、水电燃气费等方面与国内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但基于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于2015年建立,届时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关税将由现在的5%降低为0,卫浴代表团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仍报以极大热情。

卫浴代表团成员乐华集团的董事长谢岳荣告诉记者,“公司每年从泰国进口50万—60万平米橡胶木,为了节约成本,考虑在东南亚地区合资或者独资建立一个橡胶木厂,产品一部分自用另一部分可销售给家具企业。另外,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考虑将部分工厂转移到海外”。

在考察过程中,代表团发现很多来自台湾、日本的企业在越南、泰国抱团建立工业园的成功案例。为此,代表团萌发了在海外抱团建立一个属于中国陶卫行业的工业园。此想法也得到众多企业的附和,随行企业均表示回国后将积极论证此项目。

“走出去”意在破解反倾销困境

对于记者抛出的“为何要走出去?”,代表团成员给出的理由几乎一致——受反倾销影响。

天一集团是浙江平湖地区最大的出口企业,也是一个纯外贸企业,以贴牌生产淋浴房为主。其董事长俞天明告诉记者,企业每年出口额大约为4500多万美金,但近年来受反倾销和

人民币升值影响,尤其是27%的反倾销汇率让企业压力巨大。单纯反倾销带来的损失就占据公司销售额的3~4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肯定是要走出去的,只是方式和方法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品定位来决定”。

乐华集团董事长谢岳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反倾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原来很多出口的产品都不能再出口了,这就逼迫企业更换产品线、提高产品附加值;外加原材料、人工成本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这让原本利润很薄的陶卫企业陷入困局。记者还了解到,在考察东南亚之前,乐华集团还对巴西进行了实地考察,至于究竟在哪投资设厂目前仍在调研中。

乐华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陶卫生产企业之一,旗下品牌包括箭牌、法恩莎、安华等品牌,其中出口占据总量的15%左右,主要销往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区。对于“走出去”,谢岳荣表示是酝酿已久的事,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反倾销”导致陶卫制造业困境

提到“反倾销”,多数陶卫人都是愁云密布。尤其是欧盟对中国陶卫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更是让中国陶卫企业饱受打击。

2012年2月,欧盟再次对中国陶瓷餐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超过2000家,涉案金额达7亿美元,规模空前。目前案件正处于调查了解阶段,欧盟委员会将于2013年5月作出初裁。业内指出,一旦被课以高额惩罚性关税,中国的陶瓷餐厨具企业将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困局,错失这个出口占比5成的巨大市场,进而影响到数以万计的工人就业。

佛山,做为国内最大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主要出口东盟、欧盟、印度、沙特和巴西。记者获悉,出口欧盟的中国陶瓷产品由零税率增加到30.6%,甚至69.7%的反倾销税,成本飙升直接导致中国陶卫产品在海外的售价高于巴西、伊朗、巴西,并接近意大利水平。至此,中国陶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

佛山海关的一组数据显示,受欧盟反倾销影响,2011年1月—7月,佛山对欧盟出口瓷砖下降了17%。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佛山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出口到欧盟的陶瓷每年平均为300万—400万美金,受反倾销影响丢掉了不少工程单,出口量也下降了一大半。

“走出去”战略是一把“双刃剑”

“走出去”真的能拯救中国陶卫行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吗?

纯出口型企业天一集团董事长俞天明告诉记者,“走出去是肯定的,至于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决定”。在访问东南亚时,俞天明更多关心的是税收政策和货币兑换税率,“如果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将工厂设在东南亚,不仅能享受零关税的优惠,还能规避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带来的困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