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松治疗急性疼痛论文

尼松治疗急性疼痛论文
尼松治疗急性疼痛论文

尼松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分析于2010年6月-2011年8月在急诊科治疗急性疼痛的患者,肌肉注射60mg尼松后的疼痛缓解率。结果尼松治疗各种急性疼痛的总有效率均在93%以上。结论尼松能有效解除急性疼痛,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急性疼痛;尼松;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9.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新近产生并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急性疼痛通常与损伤或疾病有关。急性疼痛在急诊科很常见,患者发病急,疼痛剧烈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及时止痛是急诊患者的首要问题。所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很重要。尼松作为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而不具有成瘾性,受到临床医生关注[1]。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6月-2011年8月用尼松治疗急性疼痛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98例,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12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5.3岁。肾结石患者91例,胆结石患者5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32例,骨折患者68例,手外伤患者50例。

1.2 治疗方法选择尼松60mg常规进行臀大肌肌肉注射。肌注时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药物严格定量。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 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

目录 摘要 (1) 1材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成绩评定表 (9)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 . . .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本文2010-01—2012-06入住我院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70例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并比较糖尿病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309例,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0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2004年中国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是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其中男209例,女100例,年龄26~91岁,糖尿病病程>5年82例,伴高血压97例,伴冠心病11例。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309例患者分为3组:①糖尿病心律失常组: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糖尿病病程>5年34例。②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共173例,男109例,女64例,糖尿病病程>5年48例。③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共70例,男52,女18收集307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等。 1.2方法 详细记录病史,每日心脏听诊2次以上.每次>3min,发现心律失常者及时记录床边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导联选用cm1、cm3、cm5,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保持正常生活起居,记录生活日志。记录239例患者的心律和心率资料。2.3血糖测定氧化酶法,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值。 1.3观察指标 309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为75士8.5bpm,围52~111bpm,最高心率175 bpm,最低心率35 bpm。 1.4统计学分析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8-13T11:23:06.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周书敏[导读] 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周书敏 (河南省南阳万和医院 473000) 【摘要】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 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 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癌症疼痛的治疗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上来。 【关键词】肿瘤疼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48-02 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近几年来,疼痛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和处理。在新近诊断的癌症患者中,约有25%~3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有疼痛发作者高达70%~8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的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疼痛得以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协会(ISAP)1979年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2 影响癌症疼痛控制的因素 2.1与医务人员有关的因素 2.1.1对疼痛的临床评估偏低 2.1.2缺乏有关癌症疼痛控制的教育 2.1.3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 2.2与患者有关的因素主要是患者不如实报告疼痛。 2.3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原因 2.3.1对药品控制过严 2.3.2治疗费用过高 3 疼痛的护理 3.1药物治疗的护理 药物仍然是控制癌症疼痛的重要手段:WHO关于癌症疼痛控制有三阶梯治疗方案,目前已成为在国际上被广泛为接受癌症疼痛治疗方法。第一阶段:(轻度疼痛)口服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等。第二阶段:(中度疼痛)即在此基础上辅助给予弱麻醉性镇痛药,如曲马多、可待因、强痛定等。第三阶段:(中度或难以忍受的剧痛),可使用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美施康定等。护士根据评估掌握患者疼痛的强度按三阶梯用药。要清楚药物的适用范周、剂量及作用时间;帮助患者准确服药,以口服为原则,尽量不用肌肉注射,以减轻病人痛苦,按时按量服用;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以及效果观察及副作用的防止方法;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镇静等副作用,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2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3.2.1心理护理癌症疼痛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癌症到了晚期,患者更加恐惧、焦虑、孤独。焦虑情绪严重,机体的痛域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病人疼痛的敏感性增强。所以护士要多关心、理解和重点关注患者,尽量倾听患者的诉说,理解患者对疼痛的感受。让他们相信护理人员对他们的疼痛很重视,这样患者可以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减轻疼痛。 3.2.2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打牌、听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淡化疼痛的意念。 3.2.3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更加关心、帮助和支持癌症患者,使患者更多地感受到亲情的关爱,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3.2.4做好基础护理晚期癌症患者全身衰竭明显,大多数患者丧失自理能力,要做好患者皮肤、口腔、泌尿生殖器官、呼吸道等的基础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环境,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3.2.5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包括对疼痛药物的认识、评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使患者学会疼痛的评估, 愿意接受麻醉药物止痛。 3.2.6加强疼痛教育 3.2.6.1改变错误观念护士对疼痛处理知识的缺乏,一个普通的解释是护理教育中缺乏此方面的内容。疼痛教育应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使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疼痛护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同时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使他们在疼痛护理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做好癌症止痛知识的宣教,纠正患者“癌症不可能完全控制”的错误观点,鼓励患者充分表述疼痛感受,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充分表述自己的感受,护理人员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从而合理使用止痛药,达到有效止痛目的。 3.2.6.2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认识害怕成瘾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物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精神依赖即药物成瘾,是一种行为表现,其特征是患者渴望用药和想尽办法获得药物。用麻醉药止痛会使患者产生成瘾、依赖和耐药。但只有成瘾对机体无益,且住院患者极少发生,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2000例用过麻醉药的住院患者中,仅有4例成瘾。多数患者疼痛控制后即停药,即使出现成瘾也可以治疗。因此,护士应该及时给药,以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 3.2.6.3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全面的疼痛评估应从患者的主诉、生理、行为方面综合评估。因为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缓解方法等资料主要从患者的主诉获取。所以,要认真听取患者对疼痛的描述,相信患者,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形体表现,如面部表情、肢体姿态、被迫体位等,护士只有掌握评估技能,才能准确地评估疼痛,及时为患者止痛。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

学校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年级专业 : 临床医学 姓名: 孙庆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指导教师 : 刘培和 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3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粪石,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 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2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RICE原则) 运动损伤出现后,需要马上进行临场处置,以避免损伤加重或重复受伤,为损伤的修复打好基础。那么运动损伤出现后,如何正确、快速地处理呢?目前竞技体育界常规的做法是要遵循RICE原则,有人也提出PRICE原则,其实是一样的。 R:是英文REST的缩写,意思是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I:是英文ICE的缩写,意思是要马上冰敷。冰敷在运动损伤的初期非常关键。 冰敷的效应在于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的受伤及坏死);降低患处疼痛感觉;减轻肌肉痉挛;减低血管壁的渗透性,阻慢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生理上,当肌肉温度降低到20度左右时,肌肉张力会减弱,低到10度时,痛觉神经的传导也会变慢或暂时阻断,产生有效的止痛效果。因此,当急性运动伤害发生的时候,此时肌肉或是韧带刚刚受到剧烈的冲击,可能有挫伤、撕裂甚至断裂,同时伴随着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这时就需要冰敷来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控制炎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用塑料袋装冰块并加少许水直接置于患处,一次冰敷时间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冰敷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少年在冰敷时,应以毛巾包覆冰袋后置于患部,5分钟左右观察一下,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以避免冻伤。 冰敷的阶段长短,要看伤势的严重性而定,并非人们常说的「前三天冰敷、三天后热敷」,若是患部仍持续肿胀,冰敷就要继续进行。 C:是英文COMPRESSION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加压包扎。冰敷过后患处要及时加压包扎,控制伤部运动,避免重复受伤动作,减少出血和渗出。在国内,我们有时还要外敷新伤药之类的止血止痛的中药来控制肿胀,这是我们中国的优势和特别的地方。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 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 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 多年历史,而西医发展不到200 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 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2000 多年的历史,1722 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 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成立,1910 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 入学条件 1.3 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 年。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 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 年制。[2] 本科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 5 年学习就可以培养一名医生。 1.4 课程学习 1.4.1 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 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 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课; 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 1.5 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 4 年的医学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 二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 。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一致,硕士、博士、各级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科学研究。 2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急性腹痛急诊治疗原则

急性腹痛的急诊治疗原则 急性腹痛是常见急症,是人体某个部位或脏器发生某种病变的表现,其特点 为起病急、变化快、程度重,临床表现复杂,病因繁多,常涉及多个专业,如果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必须认真对待急性腹痛的动态变化,尽快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妥善的处理,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临床症状分析,认真全面查体,辅以相关化验和专科检查以及相关科间会诊,大多数急性腹痛病例能在较短时间内,尽快做出初步判断和予以相应的治疗,但少数需在严密观察其腹痛的 动态变化下,暂予对症治疗,并依据其手术适应证及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是否采用剖腹探查,以便同时解决急性腹痛的诊断和手术问题。急诊对急性腹痛的初步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对急性腹痛暂时难诊断,需继续观察时,可首先行全身支持和对症止痛等治疗。伴有休克者需及时予以纠正,并监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意识状态等一般情况。伴感染者积极配合抗感染治疗。同时密切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腹部体征的动态变 化。在暂时禁食水期间,予以输液,提供能量及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一般腹痛者进行对症止痛时可选用解痉镇痛类药,如:颠茄、阿托品、安腹痛、654 - Ⅱ等,对腹部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者要慎重。未能确立诊断的急性腹痛禁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掩盖其病情,疑有胃肠穿孔或肠坏死者,禁止灌肠或应用泻剂。对弥漫性腹膜炎、肠麻痹或肠梗阻者可行胃肠减压。伴有大量失血者应及时配血和输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如果经观察和治疗,腹痛逐渐缓解,且平稳3 日以上,病人一般情况好转或腹膜刺激征已不明显或者炎症已局限,或者病人一般状态极差,不能耐受手术探查及手术治疗者,大多采用非手 术疗法。 2 常见急性腹痛的处理原则 2. 1 外伤性急性腹痛腹部外伤后,若伤及内脏,有可能发生腹腔内脏破裂、内出血或空腔脏器穿孔,此时应尽早外科手术或探查。若属开放性腹外伤,有内脏自创口膨出,不要强行还纳,先以无菌敷料覆盖,有活动出血时予以止血,立即外科手术同时行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过敏试验,阴性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若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无内出血或腹膜炎之类表现时,可暂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 2. 2 感染性急性腹痛积极采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针对需氧及厌氧性胃肠道菌选药,酌情选用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配合抗厌氧菌的灭滴灵(甲硝唑) 250ml 静脉点滴,每日2次。联合用药严格进行抗感染治疗,尤其是重症感染性急性腹痛,更应选择高效的广谱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和纠正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禁食、输液、行胃肠减压,并监测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血气分析。通过支持治疗保障血容量、营养供应、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如果难以控制病情,需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者,应掌握好适应证和时机。适应证: ①空腔脏器穿孔,破裂或伴大出血。②器官坏疽。③弥漫性腹膜炎不能局限者。④局限性炎症继续扩散。手术的目的是控制继续发展,引流排脓,清创止血,切除坏死器官及病灶等。为消除腹膜炎的病因而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避免延误手术,以防产生不良后果。 2. 3 出血性急性腹痛对于腹腔内脏破裂或动脉破裂大出血的病人均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和进行抢救。对腹痛伴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若病情允许,或出血部位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 学校 站: 函授 年级专业 : 姓名: 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指导教师 : 下达时间: 20** 年 ** 月 ** 日 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2例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2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66.7%,4例围生期心肌病,占33.3%。12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结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妊高征心脏病、过量的输液,在预防上有重要意义。合理治疗,疗效满意。关键词: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预防合理治疗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病因 1.3 临床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 1.5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 2.2 急性心衰的治疗 2.2.1 体位 2.2.2 吸氧 2.2.3 解除诱发因素 2.2.4 镇静 2.2.5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2.2.6 利尿剂 2.2.7 其他辅助治疗 2.3 剖宫产术后急性心衰的预防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在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广泛开展,术后并,2011年发急性心衰的病例并不少见,术后的安全不可忽视。现将我院2008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12例病人形成心衰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年龄22,28岁,平均28.3岁。急性心衰的严重程度用KilliP分级,?级8例,?级4例。 12例患者均为妊娠足月剖宫产后病人,其中妊高征心脏病8例,诊 1.2 病因断符

急性疼痛治疗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急性疼痛通常与明确的损伤或疾病有关。慢性疼痛则为持续较长时间,通常是损伤愈合后仍然持续存在。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烧伤后疼痛、分娩痛、急性带状疱疹痛、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其中手术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要麻醉医师处理的急性疼痛,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开展,分娩痛的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其他急性疼痛的治疗也逐渐在各级医院开展。本章将讨论急性疼痛的治疗。 一、急性疼痛治疗的意义 急性疼痛的病程虽短,但治疗意义十分重大。急性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的痛苦,还带来严重的心理生理损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急性疼痛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保守治疗改为积极主动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肌注或静注镇痛药物,往往是患者已经是不能忍受疼痛时才给药。而积极主动的治疗则意味着最佳的疼痛控制方案、预先对患者教育、规范化的疼痛评估和监测、新的治疗模式,如患者自控镇痛(PCA) 、硬膜外镇痛、连续神经阻滞镇痛等。 事实证明,积极主动的治疗带来更佳的镇痛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以术后镇痛为例,积极的手术后疼痛治疗可以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敢于深呼吸和咳嗽,降低肺不张、肺感染的发生率;早期下床活动,降低下肢血栓的发生并有利于肠道恢复通气。术后镇痛还被认为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同,镇痛治疗也会带来一些不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从而影响了疼痛治疗的开展。疼痛治疗的障碍有时还来自外科医师或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恐惧,以及担心影响恢复等。作为麻醉( 及其他科室) 临床医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积极治疗疼痛的重要意义,在疼痛治疗过程中树立积极主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与患者及外科医师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二、急性疼痛治疗的原则 尽管急性疼痛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其治疗有统一的基本原则,现归纳如下: 1 、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指导:患者的积极参与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的关键。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紧张情绪,以及对镇痛不良反应的担心。对患者的教育和沟通可以争取患者的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疼痛治疗效果。如,一般手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告知手术的大致过程和术后疼痛的情况,使其了解术后一定程度的疼痛是无法避免的,但医师和护士会尽量帮助患者克服疼痛。让患者了解术后镇痛的意义和可能的风险,告知疼痛程度评估的方法,使其了解目前可以选择的疼痛治疗药物和方法,共同商定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案。 2 、加强随访和评估:要达到好的镇痛效果,就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的变化,观察镇痛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疼痛评估的方法宜简单,对急性疼痛而言,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量化记分办法,如视觉模拟评分(V AS) 、数字分级法(VNRS) 等,疼痛评分目前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随访不应局限于疼痛本身,也应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的变化。 3. 疼痛治疗宜尽早进行:疼痛一旦形成,其治疗更加困难。早期介入疼痛治疗十分必要。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有人提出了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 的观点,即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尽管目前对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还有争议,但大家已接受急性疼痛早期应用镇痛技术,可能预防中枢致敏,提高镇痛效果。

急性疼痛考试题

急性疼痛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头痛按发病机制分、、牵涉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膜刺激性头痛、神经炎性头痛。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中约占57%。 3、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 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包括、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等均属于此范畴。 4、高血压急症通常表现为 ,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 5、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 %。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 mmHg左右。 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8、病理性Q波是的Q波。 9、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10、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并逐步加重,多在分钟内渐消失。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重庆医科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姓名XXX 指导老师姓名XXX 职称讲师 单位XXXXX大学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XXXXX专业(XXXX方向) 200X级 论文答辩年月20XX年X月

目录 引言………………………………………………………………………………………………………………………………………………………… 3 ……………… 1、医患关系的现状 (4) 2、医院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 (6) 2.1 医院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6) 2.2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 (6) 2.3 患者对医生以及医术盲目期望高 (7) 2.4 医院乱收费 (7) 2.5 医院对患者的诱导需求 (7) 3、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8) 3.1 社会因素影响 (8) 3.2 医院自身因素 (8) 3.3 患者自身因素 (9) 3.4 医患沟通因素 (9) 3.5 政府投入不够 (10) 3.6 医患信息不对称 (11) 3.7 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影响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11) 4、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12)

4.1 以人为本,提高人文素养 (12) 4.2 构建良好医德医风,搭建和谐的医患沟通渠道 (12) 4.3 以环境为依托,营造和谐氛围 (13) 4.4 以诚信为经营理念,搭建和谐医患关系桥梁 (13) 4.5 优化服务,疏通医患关系 (14) 4.6 规范媒体舆论,正确引导医患关系 (14) 4.7 转变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机制 (14) 4.8 弱化医疗活动中信息不对称 (14) 引言 在医疗市场上,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医院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侵害患者利益。在我国,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医院利用信息优势任意操纵服务变量,诱导患者需求;医院和药品经销商合谋,剥削患者利益,医院蜕变为药品销售商,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医院药品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证实(所谓以药养医)。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扭曲了医疗市场机制,而且还导致了患者医疗服务费用的大幅攀升,降低了医疗市场效率,降低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同时导致患者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由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欢迎 参考~ 篇一:论临床医学生后期医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摘要】医学后期教育是指医学生4年级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和的阶段,是学校教育的 延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医学教育的后期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医学后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预防为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医疗行业社会风尚的关键一环。而临床实习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状况和发展。因而在见习、实习阶段就注重培养他们高尚、严谨的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就临床医学生后期学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内涵、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 一、对医学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医学生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 到新的高度。此外,在医学教育上,临床医学生的后期教育主要以临床见习和实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新的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成为以人为本,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知识贯通的全面型综合人才。因此,医学生后期学习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脱离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观察社会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分析能力,学会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变化出发,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 2.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医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 学高级人才作为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广义的讲,高校(包括高职)阶段,是人一生道德品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赣南医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姓名曾石旺 指导老师姓名黄忠明 专业、年级临床医学专业 论文答辩年月 2014年10月

引言 3 ………………………………………………………………………………………………………………………………………………………………………… 4 1、医患关系的现状 ………………………………………………………………………………………………………………………………………… 2、医院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 (5) 2.1 医院医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 (5) 2.2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 (5) 2.3 患者对医生以及医术盲目期望高 (5) 2.4 医院乱收费 (6) 2.5 医院对患者的诱导需求 (6) 3、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6) 3.1 社会因素影响 (6) 3.2 医院自身因素 (7) 3.3 患者自身因素 (7) 3.4 医患沟通因素 (8) 3.5 政府投入不够 (8) 3.6 医患信息不对称 (8) 3.7 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影响医患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环 (9) 4、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9) 4.1 以人为本,提高人文素养 (9) 4.2 构建良好医德医风,搭建和谐的医患沟通渠道 (10) 4.3 以环境为依托,营造和谐氛围 (10) 4.4 以诚信为经营理念,搭建和谐医患关系桥梁 (10) 4.5 优化服务,疏通医患关系 (11) 4.6 规范媒体舆论,正确引导医患关系 (11) 4.7 转变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机制 (11) 4.8 弱化医疗活动中信息不对称 (11)

在医疗市场上,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医院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侵害患者利益。在我国,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医院利用信息优势任意操纵服务变量,诱导患者需求;医院和药品经销商合谋,剥削患者利益,医院蜕变为药品销售商,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医院药品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证实(所谓以药养医)。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扭曲了医疗市场机制,而且还导致了患者医疗服务费用的大幅攀升,降低了医疗市场效率,降低了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同时导致患者对医院以及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由于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医患关系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关系。客观认识医患关系的现状,有效预防或减少医患纠纷,尤其是杜绝恶性纠纷事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且深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许多医院实行开放式管理,建立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疗信息畅通,在这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医患关系是当前医疗工作的热点问题.也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所要直接触及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doc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实习报告 题目: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所在系: 班级:08级医学检验技术班 学号: 学生:dina 二0一一年五月四日

浅谈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 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 法律意识也不 断增强。所以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就检验科的工作性质而言, 是较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科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二章第十条: 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所以检验报告单的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所在。检验人员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各种项目的分析和检测,而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 到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举证倒置的出台, 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笔者就如何防范与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进行以下总结: 1.优质服务, 做好“重点”防范 《医院文明用语规范》人手一册加强医务人员语言修养,用语文明,态度和蔼,消灭影响医患关系的服务忌语,做到“三个良好”,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态度良好。重点防范以下具有纠纷倾向的患者, 包括技术要求高、心理特殊、检查费用高等患者。具有纠纷倾向的医务人员, 包括综合素质欠佳、责任心不够强、服务态度差者。具有纠纷倾向的时间段,包括工作人员少, 独立处理问题的时间段,如交接班,值班的时间,节假日时间。具有纠纷倾向的常用检验项目等。检验科的重点就是检验质量问题,比如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及时性, 项目收费的合理性等, 检验科必须有证据证明各项操作 是规范的、结果的报告是及时的、收费是合理的。 2.宣传教育为主,提高检验人员的法律意识,把相关法律规范落 到实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从事医疗活动,即使出现难以避免的人身损害,也不构成医疗事故。因此,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某些部门和地方规范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既是压力又是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如何提高检验质量,密切与临床关系,共同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强化检验科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是检验科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3.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实验室管理者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严格的规 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时应根据实验室开展的各类 实验项目,结合最新版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与最新检验技术, 制定与实验室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操作手册。实验室工作按 照标准化程序运转,医技人员执行标准化操作,这是预防与减少检

肿瘤护理论文

肿瘤护理论文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肿瘤护理论文 医学上讲癌症就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机体任何部位的任何组织都会发生肿瘤,可发生良性瘤,也可发生恶性瘤,肿瘤种类繁多。特性各异,良性肿瘤是某种组织的异常增殖,形成一个肿块,渐渐增大膨胀生长,增大后可压迫器官,影响器官的功能,性肿瘤不会产生肿瘤转移。恶性肿瘤则相反,生长迅速,主要以浸润方式生长,并可借助于淋巴道、血道或腔道,使瘤细胞转移到人体其他组织器官。用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状、大小、细胞核的特点以及肿瘤的周围侵犯、转移等,可以确定诊断。 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有些肿瘤的表现可介于两者之间,要积极治疗肿瘤的同时,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身心所处的状态也是影响预后的两大重要因素。 1 疼痛反应分级 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分级标准:Ⅰ级:腱反射消失或感觉麻木,但不影响功能;Ⅱ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功能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Ⅲ级:感觉缺失或感觉麻木,影响日常生活活动;Ⅳ级:长期感觉缺失,影响功能。 药物反应常见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作用,临床反应特征是肢端呈手套-袜套状的麻木、灼热感、蚁行感,深腱反射消失,紫杉醇所致肌肉、关节痛症状出现快,进一步发展则可产生运动神经受损;铂类药物临床症状包括四肢麻木、温度觉和痛觉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精细触觉和本体感觉敏感度下降、共济失调、高音听力丧失等。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一类是在给药后24-48h发生的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障碍和麻木,急性咽喉感觉障碍,遇冷后症状加重.另一类是慢性的累积反应,其临床症状和顺铂所致的相似,累积用药剂量越多感觉障碍持续时间越长[2]。长春新碱典型的表现为肌肉软弱,肢端对称性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由指尖开始向心性发展,下颌疼痛,深腱反射消失,可因肠麻痹引起腹痛、便秘、尿潴留和体位性低血压。阿霉素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可逆性的严重脱发。 2 药物治疗在抗肿瘤药物毒性的药物治疗中,一些抗氧化剂或细胞膜保护剂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疗效,如阿米福汀、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E、锂盐等[3]。了解不同化疗药物的特性,紫杉醇联合铂类是各种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应用最广泛的化疗方案,紫杉醇尤其在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快速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后2-3d出现症状,用药后5-6d可自行减轻或消失,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多和个体差异,症状减轻或消失时间会延长。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正常反应,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严重时应用镇痛剂缓解疼痛,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要禁止接触冷的物品,禁止饮用冷水,从化疗当天即嘱患者戴手套,以免遇冷加重肢体麻木症状。洗漱均用温开水,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期间如药物外渗,不得按常规冰敷,应局部封闭。对肢体麻木较重者,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护理措施减轻症状,并协助日常起居,防止跌倒。应用长春新碱药物时,注意评估腹痛、便秘、排尿等自主神经损伤情况,鼓励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保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应用缓泻剂或灌肠,加强陪护,严防虚脱。

临床 医学毕业论文 范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 病人的急性治疗及预防 专业:临床医学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 教学点: 联系方式 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治疗与预防 摘要目的针对孕足月的产妇,在经产道分娩有难产因素或其他因素时,选择行子宫 下段剖宫产的患者,进行探讨术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例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 的10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80%,2例围生期心肌病,占20%。10例中均有 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结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妊高征心脏病、过量的输液,在预防上有重要意义。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预防;合理治疗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st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ll-term parturient with vaginal delivery, dystocia factor or other factors, choose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discusses the caus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cute heart failur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1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1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8 case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heart disease, accounting for 80%, 2 cases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accounted for 20%. In all 10 cases of hypoalbuminemia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mild anemia, transfusion quantity every day in the 2000 ~ 3100ml. 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of cesarea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is the infusion of heart disease, an excess of PI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