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下肢骨折病人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

【摘要】为使病人下床步行功能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临床护理指导,使病人掌握扶拐的前期准备、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正确扶拐步态及弃拐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扶拐;骨折;康复;护理指导

拐是下肢骨折病人康复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扶拐练习行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病人因为护理指导不到位,出现再次骨折,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下肢骨折43例,由于扶拐不当致内固定物断裂2例,再次骨折1例,骨折成角畸形3例,神经麻痹1例。经扶拐训练的护理指导宣教,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51例,无一例因扶拐不当发生并发症。

2 护理指导

2.1医护合作:骨折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计划一般都由医生制定,也有的医生注重手术而忽视康复治疗。护士在指导病人扶拐训练时要争取医生的指导和支持,做到医护合作,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

2.2护患合作:患者是执行训练的主体,在指导训练的过程中,要得到患者的认可、理解与合作,这就要求护理指导者有扎实的骨科康复理论知识,掌握骨折愈合的全过程及注意事项。

2.3前期准备:根据骨折部位、固定方式及愈合程度,在确定可以扶拐训炼前,要指导患者在床旁训练1—2周。先可坐在床旁,将双下肢悬于床边,加强髋膝踝三大关节的屈伸训练。对于股骨骨折和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膝关节的屈膝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障碍,只能在小腿自身重力下进行膝关节的屈曲练习,不可强外力下屈伸膝关节。对于胫骨骨折及踝足部损伤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因患肢垂悬,静脉回流不畅,会出现踝部、足部充血水肿,这时需平卧并抬高患肢,待肿胀有所消退后再作下肢悬垂训练,反复多次进行。几天后可坐在床旁方凳上做坐姿训练,足底不用力的平踩地面,同时可进行滚“线圈”锻炼,患肢功能锻炼的同时,健肢也要进行肌肉与力量的锻炼。

2.4拐杖选择: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试、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用铝合金制品最佳。发放拐杖时,要检查拐杖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试好拐杖的高度,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cm。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学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姓名:施运蕊 班级:12级护理二班 学号:201223110240

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护理 【摘要】临床资料 从2003年—2008年我科为2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其中: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103例,股骨干骨折81例,胫腓骨骨折84例,患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68.8岁。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护理康复训练 [正文]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和步行,要求关于充分的稳定和肌肉强大有力。行走、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中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需达到一定范围才能使各项动作完成。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缺损或连续性中断。 一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 1.1术前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和麻醉的方式,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肯定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医师技术的可靠性,各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能,成功治愈的相同病例,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需求,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使病人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安全感。对手术前必需给予的术前准备,术中给予的引流管和所用器械,护士也要交待清楚。 1.2术后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术后的心理状态,病人回病房后,管床护士在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的同时,应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告知病人手术进行情况很顺利,患肢固定良好,对切口疼痛可采取一些放松技术转移其注意力。护士在做每一项操作时都应耐心细致的解释,不可强制。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褥疮的预防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加强皮肤护理。 2.2防血栓应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促进血液循环。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滞度。 2.3防止骨延迟愈合可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含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二康复训练 3.康复锻炼指导 3.1术前指导 3.1.1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预防下肢肌萎缩。 双下肢踝泵运动,仰卧或坐卧将伤肢的踝关节尽量跖屈和背伸,此运动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防止踝关节粘连强直的作用。 3.1.2三点支撑法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

四肢骨折的护理常规

骨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4.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5.卧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7.对有慢性病的病人,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遵医嘱给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 二、术前护理 1.配合做好各项检查、药敏试验、配血等,术前一天病人理发、剪指甲、沐浴或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术晨备皮。 2.属指导需在床上大小便的病人做床上大小便练习并戒烟。 3.遵医嘱完成皮肤准备、禁食水、术前给药等。 4.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或体温高于37.5°C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停止手术。 5.保证患者良好睡眠,根据需要适当应用镇静药。 6.术前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将病历、术中带药和放射片交给手术室工作人员。 7.根据不同手术要求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三、术后护理 1.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根据病情更换卧位。 2.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手术肢体温度、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情况,采取适宜的止痛方法。颈椎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脊柱手术后体位保持病人处于手术伤口及缝线张力最小的体位。根据病情和手术情况行轴型翻身。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于心脏,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4.术后禁饮,肠蠕动恢复即可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再逐渐进饮食。 5.观察伤口引流量、颜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术后72小时引流量小于50ml可拔除引流。 四、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病人多吃富含钙食物,如新鲜牛奶、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兼顾,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活动计划应根据病人锻炼后的不同反应而予以修定。术后功能锻炼可分三期:初期为术后1~2周;中期从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后期从骨、关节等组织的伤愈起到全身、局部恢复正常功能。 3.定期复查:遵医嘱及时复查。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疼痛护理常规 1.了解手术的名称、大小、范围和麻醉的方式 2.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认真倾听患者的疼痛的主诉。 3.教会患者通过疼痛量表表述疼痛的程度 4.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放松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阅读书报、玩游戏等保持环境安静、清洁、整齐,室内光线柔和,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5.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带镇痛泵的患者观察镇痛泵的效果 6.满足各种生活的需要。

股骨颈骨折护理的常规

股骨颈骨折 【一般概念】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女性多见。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局部血供因素,可导致骨不连接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临床以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为主要特征。 中医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患髋疼痛,髋关节运动明显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患肢短缩,45°-60°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 【临证护理】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外旋脱位。 2.卧硬板床休息。更换卧位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髋部屈曲,防止移动。 3.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正确搬运病人。

4.指导病人正确功能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之食物,多饮水。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观察用药的效果及反应。 【情志护理】 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做好心理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并发症护理】 1.知道患者呼吸,鼓励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4.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健康指导】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2.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

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4.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患肢太早负重。避免坐低于20厘米的矮凳及交叉盘脚动作,6个月弃拐逐步行走。 5.定时到医院复查。 手术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二.术前护理 1.安慰患者,解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 治疗。 2.给予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鼓励多饮水。 3.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雾 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采用骨牵引、皮牵引患者应按骨牵引、 皮牵引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 1.取去枕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 2.病情观察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患肢肿痛 1.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 1.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 (一)传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 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二)微波治疗护理 1.一般照射距离为10cm,骨科照射强度为45~50W,照射时间为20min,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度调整。 2.治疗时严格控制微波的温度、距离,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烧灼伤,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3.注意安全,嘱家属不要擅自调整微波治疗仪。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配合。(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3)常规进行手术区备皮,药物过敏试验。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指下肢及下肢骨连带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很生化检查结果。 6、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肢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四、并发症护理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足背 动脉搏动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五、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敷贴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时及时揭去,并 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3、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反应。 六、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2、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宜进食清肺润肠通便之品如:菜干蜜枣 汤、大蕉、雪梨等。 3、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宜进食健脾益胃化瘀食物如:淮山、黑 木耳、玉竹煲田鸡等。 七、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八、临证(症)施护 1、下肢骨折一般应使髋关节屈曲15°、外展20°膝关节屈曲 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 2、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防止外旋、内收。 3、适当抬高患肢,可放在软枕或布朗市架上。 4、遵医嘱患部外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祛瘀消肿药时,需坚持涂 擦,切忌按摩。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得心理,及时发观病人得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得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疼痛护理 : 评估患者得身体耐受情况,疼痛分值≥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例如,给予合适体位,运用针灸或止痛药。 4、体位 :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得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得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得背伸与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就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得护理 :随时查瞧小夹板得松紧度及肢体就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7、冷敷: 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8、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与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就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得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一般护理 :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取髂骨植骨得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疼痛。 (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3、疼痛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4、患肢观察: (1)、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抬高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肢体得感觉(麻木、疼痛、肿胀)、(运动背伸与折曲)、末梢循环(动脉搏动、末梢血管充盈、温度、颜色)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得量、色等(引流液1小时内超过130ml关闭引流管通知医生处理,24小时低于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手术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62、1.67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73、16.782,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578,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总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356,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标签:人性化护理;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 下肢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对于下肢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与此同时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有创疗法,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一定刺激和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已经发生了衰退,导致其手术耐受力下降[2]。因此,为了确保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顺利实施手术治疗,对其实施科学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下肢骨折患者;(2)年龄>60岁患者;(3)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手术禁忌证的患者;(3)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4)无法配合本次研究开展的患者。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共计纳入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2~78岁,平均(66.5±2.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13例、其他下肢骨折类型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5.4±2.8)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干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12例、其他下肢骨折类型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常规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常规 腰椎骨折脱位多发于生理弧度相互交界活动较大的胸11—腰2水平。脊柱屈曲时以胸腰段为弯曲的顶点,因此最易由传导暴力造成屈曲型和屈曲旋转型损伤。 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亏虚、骨断筋伤;骨断筋伤、血瘀气滞;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三型。其临床表现为: (一)肝肾亏虚、骨断筋伤 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 (二)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 二、临证(症)施护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 1、病人睡硬板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舒适。注意肢体活动,强迫体位者,每天应最大幅度的活动大关节,充分伸直和外展,防关节僵硬,膝关节要完全伸直,以防膝关节屈曲畸形。 2、对排便,排尿功能有障碍者,做好大小便护理,解除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 1、宜睡硬板床,绝对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对尿潴留者予以导尿,并预防泌尿系感染,便秘者可予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3、做好生活护理,翻身困难者,尤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 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禁止吸烟,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2、鼓励病人用力咳嗽,清除气道分泌物,咳嗽无力者,用双手挤压上腹部以辅助呼吸,轻拍背部以利痰液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二、饮食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饮食宜富有营养,易消化,多食滋补肝肾之食物,如动物肝、肾及核桃、枸杞等,如枸杞子羊肾粥、杜仲核桃猪腰汤等。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早晨可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可食桃仁粥、川芎羊肉汤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可多食滋补、强筋壮骨的食物,如骨头汤、鸡肉炖冬虫夏草、杜仲猪骨汤等,并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量。 四、用药护理 (一)肝肾亏虚证、骨断筋伤证:可口服壮骨腰痛丸、牛杞地黄丸、消增强骨片、血藤当归胶囊、补气益肾胶囊、制香片、玄胡伤痛片等以补肝益肾。嘱患者服药后多饮水,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二)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 (三)骨断筋伤、血瘀气滞、督脉受损:局部可用二黄新伤膏外敷,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早期可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味三七口服液,创伤消肿片,玄胡伤痛片等,中期服续筋接骨的药物,如归香正骨丸,后期服双龙接骨丸,壮骨腰痛丸等。外用郑氏舒活酊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治疗。 五、并发症护理 (一)褥疮 1、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使病人舒适,为病人更换床单时,一定要抬起病人躯体,避免拖、拉、拽等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2、患者受压部位骨突处垫气垫圈,水垫等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二)肺部感染 1、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的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 2、进行深呼吸训练,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 (三)泌尿系感染及结石 1、协助病人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 2、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 (四)下肢静脉血栓 1、予以病人勤翻身,尽早地多作下肢的伸展活动。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下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下肢骨折指下肢及下肢骨连带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等。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5、X线摄片、CT、血常规很生化检查结果。 6、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嘱患肢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四、并发症护理 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病情变 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五、给药护理 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2、遵医嘱局部敷贴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时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3、中药汤剂宜温服,注意观察服药后反应。 六、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2、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宜进食清肺润肠通便之品如:菜干蜜枣汤、大蕉、雪梨等。 3、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宜进食健脾益胃化瘀食物如:淮山、黑木耳、玉竹煲田鸡 等。 七、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八、临证(症)施护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股骨干骨折是下肢损伤患者致残和致死重要原因,股骨是长管状结构,近端起于髋关节,远端止于膝关节,在强大外力作用下造成骨折。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皮牵引患者,按皮牵引护理常规护理。①抬高床尾15°~30°,形成反牵引力。②保持牵引持续有效,使牵引肢体、牵引绳、重锤保持在一条直线,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③经常检查牵引处皮肤的情况,以防牵引带压伤皮肤。 (4)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的方法。 (5)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会阴部及患侧下肢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取去枕平卧位 6h,患肢抬高,外展中立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保持引流管通畅,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判断有无术后出血。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②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保持敷料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③肺不张、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痰液咳出。 (6)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术前卧床休息,禁止下地活动,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可卧床做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鼓励双上肢和健侧肢体多活动。 2.饮食指导骨折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恢复期为高蛋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欧阳松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欧阳松 发表时间:2012-11-16T17:16:50.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欧阳松[导读] 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与护理指导。 欧阳松(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于都 342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康复与护理指导。方法对 103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需求分析和健康指导,加强患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结果 103 例患者经康复护理训练指导,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防治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可有效地预防骨折并发症,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减少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从而带来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康复训练护理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骨折康复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骨痂的形成,同时还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于功能恢复的确认程度。 2009年7月~2011年11月本院对103例老年骨折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总结相关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 2009年7月~2011年11月我科为103例老年骨折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计划,其中:男36例,女 67例,年龄58~74岁。 2 护理 2.1 生理方面 2.1.1 骨折后局部病理生理变化骨折后骨本身和其周围的软组织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及骨髓腔和周围的软组织因遭受到破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骨断端附近的骨细胞因受伤和缺血而坏死,血肿充满了各组织的间隙。血肿于伤后4~5小时开始凝固,邻近断端的骨外膜于骨折后24小时内即出现组织学变化,深层的细胞增多,胞浆增加,胞核增大,越近骨折端的骨外膜反应越明显。一周后在增厚的骨外膜中,即出现与骨干平行并紧密相连的片状骨样组织。 2.1.2 骨折后局部血肿病理生理变化骨折后,骨折断端附近的骨膜、骨质、髓腔及邻近软组织中的血管破裂出血,于断端及周围形成血肿。同时,断端及邻近部位由于细胞坏死,相邻血管扩张、充血,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细胞及血浆渗出而水肿。继之血肿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包围并伸入血肿中,吸收并代替血肿,血肿开始机化。 2.1.3 血肿机化与骨痂形成生理在骨折后的前两周中,血肿尚未机化,血肿内凝集的红血球和纤维蛋白尚未被吞噬清除,新生的毛细血管尚未深人,因此,由骨外膜产生的成骨细胞不能进入或通过血肿,而只能沿着血肿外围向骨折线推进。在血肿机化前,骨折线两边增生的成骨细胞只能在它的外围会合,随着血肿被增生伸人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和通过异物巨细胞。吞噬细胞等作用吸收代替,骨折断端之间及周围,即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充填。血肿外围的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亦涌入血肿内及断端间隙内,与髓腔内骨膜产生的骨细胞相会合,形成桥梁骨痂及接近骨折线部分的内外骨痂。位于断端周围的部分纤维组织开始向软骨细胞分化,形成幼稚的成软骨细胞并产软骨基质,通过软骨内骨化,形成新生骨。 2.2 心理方面患者的心理需求 2.2.1 急躁、焦虑心理骨折一般是突然外伤所致,住院手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医疗费用,手术效果等,使老年患者不知所措,心理失衡,表现为恐惧焦虑,急躁失眠,常责怪家人未悉心照料,埋怨医护人员未尽心尽责,在住院期间与病友、陪护人员、医生护士争吵。 2.2.2 抑郁失落心理老年人历经几十年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骨折后因失去了活动的独立性而痛苦沮丧,加上对医护人员的生疏,医院环境的不适应,都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和反常心理。表现为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强,在康复期间习惯让亲人关心照顾,能做的事情也不主动做,锻炼时过度依赖于他人,少数人表现出角色强化行为。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适应代偿性,往往伴有睡眠、食欲及肠道功能障碍。 2.2.3 自责消极心理由于骨折患肢丧失负重功能,因而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只能卧床,加重了家人的负担,使其产生内疚自责心理。有些患者为了不麻烦别人而节制吃喝,以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充足的营养对骨折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指出骨折患者摄入量减少会造成严重的负氮平衡,营养不良可致并发症发生,造成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另外,老年人骨折伤前疾病多,以慢性疾病为主,骨折后即有可能诱发伤前疾病,又存在着潜在继发各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表现为不相信自己病情会好转,不愿接受治疗,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 2.3 康复锻炼护理指导 2.3.1术前指导 2.3.1.1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预防下肢肌萎缩。 2.3.1.2双下肢踝泵运动,仰卧或坐卧将伤肢的踝关节尽量跖屈和背伸,此运动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防止踝关节粘连强直的作用。 2.3.1.3三点支撑法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下,健肢用力踩床。双手紧握牵引床上吊环,头部后伸,使背部尽量腾空后伸,臀部离开床面5—10秒,每2—3小时一次。 2.3.2术后指导 2.3.2.1术后第一周,康复的重点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后第一天即行患肢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2.3.2.2术后第二天可进行膝部按摩(膝关节有伤除外),即对髌骨的推动和挤压。 2.3.2.3术后第三天加强患肢股四头肌训练。方法是将手放于膝下方,膝部下压,保持5~10秒后再放松。膝关节训练可在膝关节下放一软枕,做伸膝训练。 2.3.2.4术后5~7天,可协助患者床边活动身体,向患侧移动至床边,患肢自然下垂与床沿,尽可能使膝关节弯曲90度,然后伸膝保持10秒,重复进行30次,可视情况逐渐进行抗阻练习。 2.3.2.5术后7~10天,可视情况扶拐下地。 2.3.2.6术后2周,扶拐行走,以健肢支撑,患肢不负重。术后三周除巩固以往训练效果,患者负重应以1/4至1/2至全负重,循序渐进,锻炼结束后使患者平卧于床上,患肢抬高,以减轻患肢肿胀,利于静脉回流。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1T11:54:26.6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4期作者:林璐陈锡娇曾明珠[导读] 骨质疏松恢复较慢,需耐心护理。还要注意由于害怕疼痛,训练过晚引起关节粘连、活动受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林璐陈锡娇曾明珠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福建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科30例骨折术后病人进行研究性康复护理,探索出最佳的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措施。并将30例骨折病人分为老中青三组,每组10人。结果:老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恢复较快,另9例较慢。中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4例恢复较快,另6例较慢。青年组10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全部恢复较快。结论: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给予个性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是保证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关键词】骨折;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63-02 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护理不当,尤其是老年人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影响术后康复。因此,骨科术后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0月各类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老年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5~80岁。中年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40~55岁。青年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0~39岁。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6例,髋部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0例。 2.康复的基本原则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贯穿骨折治疗过程的始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应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训练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不要过急、过猛,以防加重损伤;功能训练应不使病人感到疲劳或伤肢疼痛,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一切活动均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心理护理 在术后早期,病人表现为恐惧、焦虑、烦躁易激惹;骨折中后期,可产生多疑不安,对治疗丧失信心;当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时,会悲观、绝望,甚至轻生。面对情绪多变的骨折病人,应主动关心,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功能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鼓励病人家庭成员参与并提供精神支持。 4.功能训练个体化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法和内容。 5.康复护理措施 5.1 初期护理 在骨折早期对病人实行康复措施,既能发挥病人的潜能,也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手术后1~2天,主要做肌肉自主收缩或放松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身体其它关节均需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对脊柱及髋部的大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必须由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上肢手术后,让患者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时做耸肩、握拳动作。下肢手术后,活动上半身和未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5.2 中期护理 指从术后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手术切口创伤正在愈合,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或消失,骨折端已有纤维连接,并正在形成骨痴。在此期,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骨折的上、下关节活动,并在初期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训练,使全身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5.3 后期护理 指从骨关节等组织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使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对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做徒手操,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5.4 行走活动 要劝阻病人不用伤肢负重,许多骨折病人因急于恢复或为了生活的需要,常默默地用伤肢或带腋杖行走负重,在此期间应及时指导病人正确负重,帮助病人采用三点步行走,防止骨折处的再损伤。 6.结果 本组30例经过康复护理,24例骨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3例,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属于老年组,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7.讨论 骨折手术后,骨愈合良好及关节功能恢复。护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术后病情观察,尤其是康复训练,术后系统、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部位关节功能恢复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持续有效的康复训练。由于术后需要长时间康复训练,应避免患者急于求成,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恢复较慢,需耐心护理。还要注意由于害怕疼痛,训练过晚引起关节粘连、活动受限,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参考文献】 [1]唐金树,李庆梅,石兴明,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J].创伤外科杂志,2009,8(3):26. [2] 包金娥.健康教育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302页.

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 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 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 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 准确记录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1. 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2. 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 3. 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 4. TAT测试,使用TAT; 5. 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 6.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 7. 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 8. 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有异常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及时告诉护士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 简要告知病人及家属采取的抢救措施(如包扎、固定、使用止血带等)的目的,教育家属保持冷静配合抢救,并根据情况留陪护; 2. 安慰病人,减轻其恐惧感; 3. 医护人员送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常规: 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 让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根据病情落实陪护; 3. 讲解此类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 4. 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者给镇痛剂,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测定并记录生命体征; 5. 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 6. 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7. 术前备皮,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守医嘱使用术前药,带病历药品进手术室; 8. 医护人员护送病人到手术室,贵重物品交给家属或护士保管,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和安慰病人; 二. 术后护理常规: 1. 介绍手术情况、护理内容以及疼痛的管理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对术后护理方式有一定程度了解,并在需要时给予止痛剂,尽可能把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程度; 2. 安慰病人及家属,随时提供治疗信息让其了解恢复情况,解除恢复期的各种顾虑; 3. 合理膳食,增强营养,保证睡眠; 4. 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注意大小便情况,鼓励自解小便,必要时导尿;术后平卧6小时,定时更换体位;重点观察神经根症状和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病情出现特殊情况由主管医生和护士解释原因并及时处理; 5. 让病人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介绍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主动活动双下肢关节肌肉,做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周后行腰背肌锻炼;坚持功能锻炼,循序渐进。

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 1. 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prn 3. 输血输液,补充有效血容量 4. 观察胸腹部有无异常体征 5. 准确记录出入量二.骨折部位的处理: 1. 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于功能位,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2. 注意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的加重 3. 如使用止血带则应注意12小时放松35分钟,注意患肢血循环 4. TAT 测试,使用TAT 5. 镇痛以稳定病人情绪,并且避免过多移动患肢 6. 清洁伤口周围皮肤,肢体肿胀较剧烈时应剪开衣袖或裤管,一切操作都要谨慎轻柔 7. 病人要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告诉病人和家属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剪开污染的衣裤,换上清洁衣裤取下假牙、眼镜等给予术前药 8. 病人如意识清醒应配合抢救及治疗:避免各种管道的脱落,避免躁动有异常不适及时告诉护士及时告诉护士疼痛性质及部位避免绷带或止血带脱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 简要告知病人及家属采取的抢救措施如包扎、固定、使用止血带等的目的,教育家属保持冷静配合抢救,并根据情况留陪护 2. 安慰病人,减轻其恐惧感 3. 医护人员送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要热情接待病人。 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前后整体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常规: 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 让病人对病情和手术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惧和紧张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根据病情落实陪护 3. 讲解此类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增强患者信心 4. 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者给镇痛剂,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测定并记录生命体征 5. 注意避免受凉,要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知道禁饮禁食时间 6. 进行有关疾病的卫生宣教,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7. 术前备皮,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守医嘱使用术前药,带病历药品进手术室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床觉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舌暗紫,苔薄白,脉沉细。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舌暗紫,苔腻,脉沉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患肢疼痛 1. 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伴随症状。 2体位手法复位后置患肢于功能位,持续(夹板、钢丝托、石膏)外固定,抬高患肢并制动,指导患者活动患肢末趾小关节,训练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肌肉收缩活动。 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 4. 观察患肢皮温、皮肤颜色、肢体感觉运动情况,如患者出现患肢末端皮温低,颜色紫暗,局部出现跳痛、麻木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5. 针刺疗法消肿止痛,取风市、伏兔、梁丘、昆仑透太溪,刺激,留针20min,每日1次。配合耳穴压豆消肿止痛,取神门、皮质下、肾上腺、膝踝关节。外涂或中药贴敷活血通络剂,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僵硬。 (二)局部肿胀 1.评估患肢肿胀情况及患肢血液循环状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皮肤的颜色、皮温。 2.体位患肢制动并抬高,保持中立位,持续夹板(钢丝托、石膏)外固定,指导患者活动患肢末趾关节,训练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肌肉收缩活动。 3. 定时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四小时测体温、血压一次。 4. 患肢肿胀,可行患肢按摩,大腿、足、足趾促进血循环,并教会病人家属和陪伴,每日3次。肿胀明显者,口服利尿剂,必要时,可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1次至肿胀消褪。嘱家属陪伴保护病人患肢皮肤及全身清洁。 5.如患肢肿胀,折端周围肌肉变硬属于骨折后血肿机化、癍痕、粘连所致。应作适当按摩,结合自身主动功能锻炼或者用中药洗剂、热敷等,让机化部分软化,肌肉活动灵活,待骨折愈合后下地行走,才不会出现功能障碍。 6.同样也应观察肢体血运,防止因水肿过甚或石膏压迫过紧所致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有缺血先兆则马上报告医生,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7.肢体肿胀消退、后期关节粘连可遵医嘱采用中药外洗方法进行熏洗、骨折康复治疗仪、中药外敷等治疗。

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0-09-30T09:05:57.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6期供稿作者:赵晖[导读] 熟知病人所用麻醉方式、手术中采取的术式、术中情况、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术式制定介入康复治疗时间。赵晖(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云南保山 678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6-0285-02 【摘要】作者根据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666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护理期护理经验,认为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缩短骨科病人住院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并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克服了对康复治疗认识上的误区,即常简单的将现代康复治疗等同于出院后的恢复治疗,认为单纯的理疗、针灸、按摩就是康复。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可使骨骼和软组织的正常血运得以迅速恢复,同时,还将增加滑膜液对关节软骨的营养,如果再加上部分负重,便会重新获得骨吸收与骨生成之间的平衡,从而大大减少创伤后萎缩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骨折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我科自2001年5月开展整体护理,建立模式病房,从做好入院宣教开始,至到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整个时期都体现出系统、整体,强调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解决病人现存困难,重视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1 临床资料 本级患者(男463例,女203例),年龄5—51岁。髋骨骨折225例,股骨、颈骨骨折11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52例,髋关节娄碎性骨折56例,胫腓骨骨折217例,住院时间最短20天,最长96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3天。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病情评估 熟知病人病情,个人特性,对药物耐受情况,化验检查结果及心功能检查情况,给予对病前变化的不同观察方式。 2.1.2手术方式 熟知病人所用麻醉方式、手术中采取的术式、术中情况、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术式制定介入康复治疗时间。 2.2术后护理 2.2.1预防肺部并发症 按时给患者做口腔护理、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教会患者吹气球锻炼的方法,每天可以数次。 2.2.2预防腹胀及便秘 进食粗纤维食物,定时给患者按摩腹部,多饮水,以促进胃肠蠕动,达到预防腹胀、便秘的目的。 2.2.3预防泌尿感染 会阴部护理每天2次,用0.9%生理盐水冲洗会阴部,对于留置尿管的病人,每天用0.9%生理盐水100ml做膀胱冲洗,每天1次。 2.2.4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 通过中频、低中强度电刺激以防止肌肉萎缩;被动关节活动,以防止肌肉挛缩,改善肌张力。以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的病人为例:(1)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患肢等肌肉收缩锻炼,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屈伸活动,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其间可自主伸屈关节,膝关节可屈90度。 (2)电脑骨创伤治疗仪的理疗,每天1次,给患者按摩,中药湿敷。 (3)术后一月鼓励病人练习患肢直腿抬举动作,直腿抬高45度,膝关节屈膝95度,伸0度,每天3—4次,每次5—10分钟,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到膝关节活动100度,伸0度,膝关节活动110度,伸0度。 (4)术后患肢摆放位置与活动锻炼。如股骨颈骨折后下肢皮牵引维持外展中立位。注意避免小腿腓总神经长压导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老年人反应迟钝,极易出现合并症。护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避免患肢外旋,肢体置于中立位,应每日提醒病人,必要时应用“T”形夹板固定,预防外旋,避免内固定钉承受引力,影响愈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避免患肢内收及过屈位。全髋置换术的人工假体结构科学,但是髋的方向是固定的,应避免受力而至脱出。 术后三日至一周下地,按个体差异决定。先床边站立及缓慢步行练习,避免坐矮凳、沙发及盘腿,防止无意间过屈关节。 3 体会 早期、无痛的活动已经过时间检验,术后立即进行活动,被证实可以明显减少多数骨折后所造成的永久性功能障碍。本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73天,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通过对本组病人护理即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缩短了骨科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医疗费用,并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的劳动得到了理解和尊重。护士学习内在动力增加,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焦晟,刘研,安玉洁,等.踝足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 [2]于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