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专家说,口腔疾病会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

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脏疾病。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死亡率显著相关。

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各种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

糖尿病。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却难以清除。

脑血管疾病。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2.5%。

此外,牙周疾病还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的影响。口腔疾病还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影响生长发育。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对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发音、面容和心理都有影响,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中老年人分别为88.1%和98.4%,且大多数未得到有效治疗。

库尔勒晚报黎昌政

口腔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口腔疾病的危害及防治 【导读】冬季来了,人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很多人的身体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经常也会有嘴上长泡的问题,其实嘴上长泡可以预示7种致命疾病。 嘴上长泡预示7种致命疾病 1、牙龈红肿 这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有的人会伴有出血,严重的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预防是最好的策略,做到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以减少牙菌膜的积聚。每半年至1年,清洁一次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 2、唇疱疹 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泡,传染性极高,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期。唇疱疹可通过亲吻、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共享餐具传染。虽然唇疱疹在几天之内就能消失,但滋味很不好受,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但如果重复发作,需要去医院检查。 3、口腔溃疡 口腔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它袭击,一般呈白色凸起的水泡形状,并伴有疼痛感。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感染、疲劳或缺乏维生素等,通常

会持续一两周后可以自愈,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就要及时就医。平时多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当心:什么样的口腔溃疡容易癌变? 4、鹅口疮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犹如雪花层层叠叠,多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婴幼儿最易受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孩子爱咬手指,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都是感染源。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患病后最好去医院做口腔全面检查。 5、口腔白斑 是口腔对外界刺激的最直接反应,假牙不合适,经常抽烟,长期风吹日晒都可能导致这种口腔疾病。多发于唇、舌、牙龈和舌底,早期并无不适感,如果发生糜烂或溃疡,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但如果继续恶化,斑块突然快速增大增厚,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6、“黑毛”舌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实是指舌头表层出现的黑色絮状物。长期吸烟、喝酒、喝茶或咖啡,又不注意清洁口腔的人容易出现。长期如此,会引发其他口腔疾病。因此刷牙时,最好刷刷舌苔,喝完咖啡和茶,可以漱漱口,以抑制细菌繁殖。

成立口腔病防治所方案

成立口腔病防治所方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成立口腔病防治所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口腔疾病不仅是一类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很多其它慢病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通过有组织地对群体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促进口腔及全身健康,减少消耗社会资源和个人负担,体现社会公平性原则。同时,带动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对于全面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发展思路 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塘沽地区的口腔卫生工作道路,依托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口腔疾病防治网络建设,实施综合防治策略,把口腔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地区和儿童及老年人群,提高基层专业队伍服务能力,开展常见口腔疾病监测和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服务需求。 三、工作职责 1、负责拟定塘沽口腔疾病防治技术方案,提出防治规划、计划、考核标准、控制策略和建议等; 2、组织实施塘沽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评估实施质量和效果;

3、承担塘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疾病防治业务指导、业务考核与业务培训; 4、负责口腔疾病防治知识的咨询、宣传,开展口腔疾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 5、推广社区或重点人群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 6、开展口腔疾病监测和基本信息收集工作,逐步建立社区口腔卫生数据资料库; 7、协助卫生局建立并完善社区口腔病防治网络; 8、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 在口腔医院的基础上,组建口腔病防治所,加挂塘沽口腔病防治所的牌子。 口腔病防治所所长由口腔医院院长兼任,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人员在口腔医院内调剂,编制为4人。 五、经费支持 口腔病防治所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纳入口腔医院的总体经费预算,业务工作经费(2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按年度下拨。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影响 关注口腔健康,坚持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消除口腔疾病,不仅有利于维护口腔本身的功能,而且对全身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大家知道的可能比较多,例如:白血病病人牙龈容易出血,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然而,更重要和复杂的问题是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这方面的问题有些已经基本明确,还有一些尚不清楚,以下列举数种相关较密切的全身健康情况作一介绍。 名医简介:林焕彩,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 1.心肌梗塞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分析认为,牙周炎症局部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一些链球菌,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并可侵入血液,当内毒素达到一定水平时,便会引起小的血栓和动脉痉挛,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受到累及,便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2.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等病原体侵犯心脏的瓣膜而引起的。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的细菌,其中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没有危害,一部分细菌毒性很弱,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致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口腔感染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拔除病灶牙后,症状立即消失。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口腔护理不当,细菌在口腔中会越积越多,对那些免疫差的人来说,患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是,这些本应依附在牙齿上的细菌会进入人的唾液里,再随呼吸进入气管的上部和其他细菌一起对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4.糖尿病 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5.胃肠道疾病 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却难以清除,他们可以引起胃肠道再度感染。 6.早产 早产儿与足月儿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牙周疾病的妇女更容易早产。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为牙周正常孕妇的倍,大于吸烟、饮酒的影响。孕妇在怀孕期间进行自我口腔保健、定期口腔检查和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 7.影响营养和生长发育 牙齿疼痛、缺失还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妨碍营养摄取和吸收,对于儿童将影响其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关注口腔健康,坚持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检查,消除口腔疾病,不仅有利于维护口腔本身的功能,而且对全身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之间的研究进展

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之间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并且,全身各系统疾病亦可以通过口腔器官的特异性变化表现出来。本文对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口腔疾病;全身疾病;健康;关系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前提,离开了口腔健康就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口腔疾病会对全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机体的耐受性,同时全身健康因素的变化同样有可能表现在口腔局部甚至诱发口腔某些病变。了解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可以为医生在确定治疗计划时提供参考;使患者掌握与自己健康相关的信息;为国家制定医疗政策和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影响全身健康的口腔因素包括:①牙、牙周疾病:包括牙周病、根管感染、拔牙后感染的牙槽区域、口腔颌面部外伤、肿瘤及下颌关节病变、菌斑;②牙科修复材料。全身健康状况对口腔的影响体现为:①全身因素;②系统性疾病、其它疾病。 1 牙周疾病与各疾病的关系 1.1牙周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相关细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和口腔疾病的致病因子与心肌梗塞有关,极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致病因数。如CRP即C反应蛋白,其作为高敏蛋白,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的CRP、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 1.2牙周病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口腔卫生状况降低或应用某些抗生素选择性抑制其它细菌后,易使呼吸道致病菌增殖发生感染,同时随着牙菌斑的形成和变化,唾液蛋白酶活性升高,会导致口腔粘膜表面结构发生改变,使呼吸道致病菌更易于附着在口腔中寄生。有证据显示,牙周袋内的菌斑中存在着肠杆菌科,牙周袋中常见的细菌在细菌性肺炎中也会发现。研究发现,厌氧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接种物通常来源于牙周袋,这些细菌可引起明显的呼吸道感染,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3牙周病对糖尿病的影响牙周感染可导致机体血清中CRP、IL-6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升高,这些因子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调查研究显示,伴有严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牙周治疗后,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减轻,用量减少。由此提示牙周病是影响糖尿病进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1.4牙周病对骨质疏松症及关节炎的影响报告显示[1],牙周患者有着较高的潜在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采用预防牙缺失及牙槽骨损害的方法亦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牙周病可通过细菌产物结合于单核细胞和成骨细胞上,并刺激使之分泌细胞因子,进而诱发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等参与其中,使之启动释放组织胶原酶,

口腔疾病预防教案

口腔疾病预防教案 如今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仍有很多方面存在着误区,总的来说可以用“三多三少”来概括: 一是老百姓关心口腔健康的多了,掌握正确口腔保健知识的却还很少。大多数市民缺乏完备的口腔知识,对于口腔保健的认识还仅停留在每天刷牙的层面。此外,四城市居民普遍没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只有在发生严重牙疼等剧烈口腔问题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治疗。 二是每天坚持刷牙两次的人多了,真正能做到有效刷牙的却还很少。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的刷牙率已经超过99%,但是真正做到有效刷牙的比例还不足1%。 三是愿意把钱花在口腔健康上的人多了,但知道怎么花钱的却还很少。 口腔疾病会引来八大病症 糖尿病: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牙周炎和糖尿病有双向关系,且互为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胃肠道疾病:食物靠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后吸收营养。第一关是在口腔内通过充分咀嚼的机械消化以及在咀嚼食物时和唾液混合后的化学消化,再吞咽到胃,靠胃液和肠液消化吸收。口腔卫生不好,有些致病菌在胃里就会繁殖。研究证明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而在不清洁口腔的牙菌斑中也检出了这种细菌,药物很容易清除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成为细菌库。 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可产生相关抗体、凝集素等,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 脑血管疾病:和牙周炎诱发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一样,牙周炎也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牙周炎成为脑中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研究证明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 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据有关资料统计,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

口腔疾病的防治

四种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误区 一:乳牙龋齿不用补 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周围的人看到自已孩子的牙齿出现了许多牙洞,无论痛与不痛,都不带孩子去医院治疗。他们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要紧。再说孩子的牙齿不痛,如果到医院补牙,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痛和恐惧。这些想法不但错误,而且可能造成终生遗憾。乳牙从两岁长齐到12岁被恒牙完全替换需10年左右,单从时间上看,我们可以得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乳牙坏了一定要治。龋洞小而浅时补一次既可,不然龋洞就会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继而侵犯牙神经,痛痛难忍使孩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此外未治疗的龋病可能继续发展甚至合并局部感染引起面部肿胀发烧淋巴结肿大产生不良后果。有时孩子龋病严重如只剩下牙根还可以反复红肿发炎,这样只能把坏牙拔掉。乳牙过早缺失其一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其二邻牙就会向缺失牙的间隙歪斜,影响恒牙萌出形成牙颌畸形。另外孩子的牙齿有洞或者痛他就会采用单侧咀嚼,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甚至导致两侧脸形不对称影响孩子的面部美观。 二:矫牙要到新牙换完后进行 有很多家长甚至个别医生都认为小孩矫正牙要等到新牙换完后进行,这种观念有时候会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有一些牙颌畸形需要在早期进行(3—5岁),如“地包天”,咬唇,允指等不良习惯。如果错过了这一黄金时间孩子就会留下面部永久畸形。儿童一般的牙颌畸形在六岁已经开始,到正畸医生处作咨询,检查为宜。因为此时可以早期定期观察儿童恒牙萌出过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洁牙会伤害牙质 有相当一部分人总认为洁牙有利口腔健康减少口腔异味,但又担心会伤害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会使牙面更粗糙更易着色。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现在最常用的器械是超声波洁牙机,它是利用把超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的原理,振掉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结石”和色斑。不是靠高速牙科手机的机械打磨,在正规的操作下对牙齿无损伤。同时高效而又省时省力,但由于食物和饮料中都含有很多杂质,所以需要每半年左右洁一次牙。 四:拔一颗牙会引起其它牙松动 常有一些人,认为拔一颗牙后会损坏整个牙床,导致其它健康牙齿慢慢松动,牙齿会一颗接一颗脱落。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啦!牙齿相互依靠排列在牙床上,形状就像一道栅栏,牙床也就是医学术语所说的牙槽骨。这个形状容易让人联想到整个牙根部是连接在一起的,但实际上每个牙齿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从牙齿外观上看,由牙冠和牙根两大部分组成。牙冠显露于口腔内,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牙根是牙齿的支持部分,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拔除牙齿是使这个牙的牙周膜断裂与齿槽骨分开,而其它牙齿是不会受到伤害松动的。所以一颗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儿童常见口腔疾病鹅口疮、龋齿、口腔溃疡、口角炎是在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几种口腔疾病。下面简单的说一下这几种口腔疾病的发病特点。 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婴儿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 龋齿 学名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t,又被称为或虫牙。其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分或淀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牙齿的珐琅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t龋齿。所以,龋齿是从小蛀斑发展而来的,不是真的有蛀虫或什么其他虫子,而是牙齿被逐渐腐蚀的结果。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预防蛀牙也要从杜绝牙菌斑的发生做起,儿

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和预防方法

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和预防方法 ◎团结湖第一幼儿园福怡苑分园添加日期:2012-12-24 10:48:17 来源:本站 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和预防方法 ——病从口入:不吃糖为啥牙齿也会烂? 我国最近一次的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5岁组儿童乳牙的患龋率高达90%左右。 龋齿,俗称烂牙,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很多家长觉得很费解:儿童患龋率怎么会这么高?自己挺重视孩子口腔卫生的,为什么孩子还是难逃一“劫”? 提问:少吃糖就能预防龋齿吗? NO! 龋齿的发生与食物尤其是糖关系密切,这点没错。问题是,很多家长只想到了限制孩子吃糖、巧克力、甜食,却忘记了防范儿童食物中其他种类丰富的“糖”。 我们知道,儿童饮食多为软质食物,如奶粉、蛋糕、饼干以及某些膨化类食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黏稠性强、含糖量高,容易滞留在牙齿表面发酵产酸,成为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家长得留意防止各类糖分在孩子口中的滞留。 对人工喂养的婴儿,家长应当在每次喂完奶后,给孩子喂点清水,以清洁一下口腔。因为孩子小,不能刷牙,家长可以用纱布或棉签对孩子刚长出的牙进行清洁保护。 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含着奶瓶睡觉的坏习惯。婴幼儿含着奶嘴时,奶

嘴贴附于其上颌乳前牙(俗称门牙),而奶瓶内多为牛奶、砂糖、果汁等易产酸、发酵的食物,门牙将很快被龋坏,且很快发展成大面积龋或残根。临床上经常碰到的门牙基本全烂光了的孩子,大多是这类

“奶瓶宝宝”。 当孩子可以进食米饭时,家长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把饭含在口中、边吃饭边玩的习惯。因为米饭中同样含有糖分,长时间滞留在口腔中也会产酸发酵,产生蛀牙。 提问:限制孩子吃糖是防止龋齿的必要措施吗? NO! 临床出诊时,经常会有家长要求我以医生的身份,告诉孩子不能吃糖。想来这些家长平时的“限糖令”,遭到了孩子的种种抵抗。我说: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 爱吃糖是孩子的天性,家长没有必要去强行扼杀。关键是要让孩子少吃,而且吃起糖来要讲点“技巧”。 少吃油腻的甜食,少吃饼干,这些食物易滞留于牙面,增加糖分侵蚀的机会。 研究发现,餐间食糖比就餐时食糖更易引起蛀牙。因此两餐之间少吃甜的零食。 吃完糖或甜食后,要记得漱口、刷牙。 教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的纤维成分能帮助清洁牙面、减少蛀牙,同时又能增强孩子的咀嚼功能,有利于孩子颌骨的发育。 提问:孩子每天刷牙,牙齿就不会蛀了吗? NO!

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一)

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一)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出现的口腔疾病有:龋齿、口腔异味、牙痛、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 一、龋齿 1、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极普遍且发病率很高的疾病。龋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其在青少年发病率较高,其病因较复杂,与细菌、食物中的糖类以及机体对龋病的抵抗力有关。它好发于不容易保持清洁的牙面上,如牙齿的点隙、裂沟与邻接面等。 2、龋病的预防 (1)消除致龋因素,搞好口腔卫生,进行有效的刷牙。 (2)适当应用氟化物提高牙齿抗龋能力。 (3)应用窝沟封闭剂,隔绝致龋因素对牙齿的侵袭。 二、口腔异味 1、引起原因:(1)口腔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常常会造成口臭。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2)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 (3)处于青春期的少女也是口臭的易发人群。

(4)节食减肥,或因病不能进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因此发生口臭。 (5)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2、口腔异味的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2)及时清洁舌头。残留在舌头上的细菌会破坏口气。在刷牙之后,一定别忘了刷干净你的舌头。 (3)湿润喉咙。口干很容易引起口腔异味。口水具有天然的杀菌作用。它也可以帮助您清除食物残渣。因此,可以说口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 (4)用清水漱口。饭后至少要用清水漱口。 (5)嚼芹菜。大口咀嚼芹菜或者薄荷不能去除口腔异味。但是,薄荷或芹菜自身的味能够暂时掩盖住口臭。 (6)吃一些能够清新口气的食物。 三、牙痛 1、引起原因: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及不正确的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重要影响 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专家说,口腔疾病会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 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脏疾病。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死亡率显著相关。 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各种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 糖尿病。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牙周病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 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这种细菌,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药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却难以清除。 脑血管疾病。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2.5%。 此外,牙周疾病还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的影响。口腔疾病还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影响生长发育。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对口腔乃至全身健康、发音、面容和心理都有影响,口腔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中老年人分别为88.1%和98.4%,且大多数未得到有效治疗。 库尔勒晚报黎昌政

口腔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斌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他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订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 analyzing available routine data-sets:对已有的资料或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用于探讨病因或相关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它先按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由果及因,属回顾性研究。 群组研究cohort study: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假设,属于先因后果的前瞻性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或施加某种因素或消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 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同时开始临床试验,同时干预,同时随访,最后比较两组试验结果。 DMFT/DMFS: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龋发病率caries incidence rate: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无龋率caries-free rate: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无龋包括没有因龋而拔除以及没有因龋而充填的牙。 菌斑指数PLI:是根据牙面菌斑厚度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来衡量菌斑情况的指数,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社区牙周指数CPI:是一种需要用CPI探诊来检查指数牙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治疗需要情况。 普查mass examination: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捷径调查pathfinder survey:只调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人群的一种调查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群体口腔健康状况,节省时间和人力。 窗口感染windows of infectivity:变形链球菌群于婴儿出生后19-31个月,正是乳牙萌出及乳牙列形成时期在口腔内定制。这个时期变链定值称为~。 龋活性试验caries activity test CAT: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 Dentocult SM:龋活性试验的一种,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变形链球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Dentocult LB:龋活性试验的一种,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乳杆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Cariostat:是用标准棉签涂擦一侧牙颊面菌斑4-5次,将棉签放入Cariostat培养液中,37℃培养48小时后,与标准比色管比较,用以检测牙面菌斑内产酸菌的产酸能力。(-)紫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黄绿色为危险信号(龋活性显著),黄色为非常危险信号(龋活性非常显著)。 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ant: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接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 PRR: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牙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接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

口腔预防医学名词解释.doc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与艺术。 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 :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斌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 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他的作用在 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订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 analyzing available routine data-sets :对已有的资料或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用于探讨病因或相关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它先按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 露是否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由果及因,属回顾性研究。 群组研究cohort study: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 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假设,属于先因后果的前瞻性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或施加某种因素或消除某种 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 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同时开 始临床试验,同时干预,同时随访,最后比较两组试验结果。 DMFT/DMFS: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人计算,故常以百分数表示。龋发病率caries incidence rate: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无龋率caries-free rate: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无龋包括没有因龋而拔除以及没有因 龋而充填的牙。 菌斑指数PLI:是根据牙面菌斑厚度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来衡量菌斑情况的指数,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 牙周病防治效果。 社区牙周指数CPI:是一种需要用CPI 探诊来检查指数牙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 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治疗需要情况。 普查mass examination: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捷径调查pathfinder survey:只调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人群的一种调查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群体口腔 健康状况,节省时间和人力。 窗口感染windows of infectivity :变形链球菌群于婴儿出生后19-31 个月,正是乳牙萌出及乳牙列形成时期在口腔内 定制。这个时期变链定值称为~。 龋活性试验caries activity test CAT: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 Dentocult SM :龋活性试验的一种,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变形链球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Dentocult LB:龋活性试验的一种,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乳杆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Cariostat:是用标准棉签涂擦一侧牙颊面菌斑4-5 次,将棉签放入Cariostat 培养液中,37℃培养48 小时后,与标准比色管比较,用以检测牙面菌斑内产酸菌的产酸能力。(-)紫蓝色,(+)绿色,(++)黄绿色,(+++)黄色。黄绿色为危险信号(龋活性显著),黄色为非常危险信号(龋活性非常显著)。 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ant: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接性树脂,保护 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 PRR :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材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牙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 :用手用器械清除龋坏组织,然后用有粘接性、耐压和耐磨 性能较好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将龋洞充填。

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龋齿

一.什么是龋齿 龋齿(dentalcaries)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如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focalinfection),致成或加得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龋齿应以保健预防为主。 二.龋齿发生的原因 龋齿是多因素疾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三者相互关联,缺少一个方面都不能发生龋齿。当前学者们认为唾液作为牙齿的外环境,是重要影响龋病的因素。 1.细菌 龋齿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公认龋病是细菌病致龋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这种粘合物叫作牙菌斑或菌斑(dentalplaque)。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临床调查证明口腔中菌斑多的儿童龋齿也多。 2.饮食 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这些物质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活和活动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牙齿发育时期,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钙化良好的牙齿抗龋性高。如果食物中含有的矿物盐类、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牙齿的抗龋性就低,造成龋齿发病的条件。乳牙在胎儿期即已发生、发育和钙化,母新乳期的营养,对胎儿乳牙的发育虽然没有决定性影响,但加强母体营养仍对乳牙钙化有利的。除非母体患严重代谢障碍病或遗传病,一般乳牙不易受到严重影响。 3.牙齿 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矿化不足,特别是钙化不足的牙齿,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不高,抗龋性低,容易患龋齿。氟在牙齿矿化结构中的含量虽然很微少,但对增强牙齿的抗龋性很重要。牙齿中含适量氟就不易发生龋齿。乳牙和年轻恒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容易受致龋因素的影响,患龋率高。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起着缓冲、洗涤、抗蓖或抑菌等作用。量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洗涤牙齿表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屑堆积。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助长菌斑形成和粘附在牙齿表面上。唾液的性质和成分影响其缓冲能力,也影响细菌的生活条件。 三.龋齿有哪些表现 1、浅龋。 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初期表现为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继而形成表面破坏。邻面龋开始发生在接触面下方,窝沟龋则多开始在沟内,早期都不容易看到。只有发生在窝沟口时才可以看到,但儿童牙齿窝沟口处又容易有食物的色素沉着,医师检查不仔细也会误诊或漏诊。浅龋没有自觉症状。 2、中龋。 龋蚀已达到牙本质,形成牙本质浅层龋洞。病人对冷水、冷气或甜、酸食物会感到牙齿

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 季节交替,人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很多人的身体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经常也会有嘴上长泡的问题,其实嘴上长泡可以预示7种致命疾病。 嘴上长泡预示7种致命疾病 1、牙龈红肿 这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有的人会伴有出血,严重的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预防是最好的策略,做到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尤其是在睡前,以减少牙菌膜的积聚。每半年至1年,清洁一次牙齿,预防牙菌膜变成牙石。 2、唇疱疹 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泡,传染性极高,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期。唇疱疹可通过亲吻、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共享餐具传染。虽然唇疱疹在几天之内就能消失,但滋味很不好受,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但如果重复发作,需要去医院检查。 3、口腔溃疡 口腔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它袭击,一般呈白色凸起的水泡形状,并伴有疼痛感。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感染、疲劳或缺乏维生素等,通常

会持续一两周后可以自愈,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就要及时就医。平时多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当心:什么样的口腔溃疡容易癌变? 4、鹅口疮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犹如雪花层层叠叠,多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婴幼儿最易受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孩子爱咬手指,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都是感染源。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患病后最好去医院做口腔全面检查。 5、口腔白斑 是口腔对外界刺激的最直接反应,假牙不合适,经常抽烟,长期风吹日晒都可能导致这种口腔疾病。多发于唇、舌、牙龈和舌底,早期并无不适感,如果发生糜烂或溃疡,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但如果继续恶化,斑块突然快速增大增厚,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6、“黑毛”舌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实是指舌头表层出现的黑色絮状物。长期吸烟、喝酒、喝茶或咖啡,又不注意清洁口腔的人容易出现。长期如此,会引发其他口腔疾病。因此刷牙时,最好刷刷舌苔,喝完咖啡和茶,可以漱漱口,以抑制细菌繁殖。 7、地图舌 舌头表层陷下去一块,就像画了一块地图一样。一般情况下,地图舌不需要治疗会自愈,但如果有疼痛感,可以吃一些止疼和消炎药。 最近根据中国相关的牙病预防中心的一项新的研究调查可以得知,在接近20000人的研究对象里面,有接近一半的人出现过大大小小的牙齿方面的疾病以及口腔疾病,其实这个现象是可以看出,现在的人们大部分都会出现或轻或重的口腔疾病,特别是老年人。 口腔问题影响全身健康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 08口腔 jojo 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 )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 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 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 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 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 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 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 WHO 的标准 - 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 乳牙,即为龋失牙。 ③龋均和龋面均 : 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 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之和 b.龋面均= 受检人数 龋、失、补牙面之和 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 受检人数 患龋病人数 ×100% 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 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受检人数 发生新龋的人数 ×100% 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 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 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 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浅谈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及防治

浅谈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及防治 发表时间:2017-11-16T11:24:50.1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丁才林 [导读] 口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除了本身的功能外,还是全身健康状态的一个“窗口”。 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所以口腔问题在生活当中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概述了老年人常见的几种口腔疾病,指导老年人该如何预防以及治疗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 口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除了本身的功能外,还是全身健康状态的一个“窗口”。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口腔异常黏膜检出率为8%,严重程度有所增加。老年患者的口腔一般特点是卫生状况较差,牙周附着丧失,牙龈萎缩严重,牙槽骨吸收严重,牙齿松动明显,存留牙少,不良的咀嚼习惯造成咬合关系错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的十项健康标准中,第8条为“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流血”[3]。作为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口腔的健康教育,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和规范的治疗。 1.老年人常见几种口腔疾病 1.1根面龋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些列并发症,终至牙丧失,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这样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逐渐退缩,牙根面外露,菌斑易于聚集,常造成根面龋;另一方面,牙与牙之间易发生食物嵌塞,牙根面菌斑不易清洁,也给根面龋的发生创造了条件[4]。而且不少老年人对于口腔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认为“每天刷牙,没必要洁牙了”,因此老年人的患龋率逐渐升高。由于其发生率较高,难以防治,在临床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1.2牙周病 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居于龋病之上,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牙周病更将成为突出的保健问题。老年牙周病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较重,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免疫反应性不如年轻人;且多患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其服用的药物多导致牙龈增生;健康意识薄弱;还包括心理情绪等。这些也是造成老年人牙周病多发的因素,它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1.3口腔黏膜病 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情况一般都较差,口腔内有多种细菌的影响,据资料显示,病变情况以念珠菌口腔炎为主,其排位顺序依次是念珠菌口腔炎、口腔溃疡、白斑、扁平苔藓、灼口综合征、口腔癌等等。这些口腔黏膜病多数是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治疗见效慢,易复发。一般人都认为,口腔溃疡不是什么大病,过段时间就好了,事实上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来说,患者的口腔黏膜长期处于溃烂及疼痛之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此下去,也会引起并发症[2];另一方面,戴义齿也是引起细菌易感的因素之一,义齿会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与条件,引起口腔黏膜病病变,因此要注重义齿的清洁与爱护[6]。 1.4 口腔异味(口臭) 据调查,80%~90%的口臭与口腔健康情况有关,目前认为细菌是导致口臭的主要根源。一方面,舌背表面布满的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使舌的表面有无数的凹陷和凸起,易堆积细菌,给细菌繁殖提供极佳的黏附生长空间,使口腔内细菌丛发生变化,造成舌苔增厚,引起口臭;另一方面,全身性系统疾病也会造成口臭,比如消化不良、肺脓肿,都会经呼吸道排除臭味;此外,邻近器官的疾病,如鼻咽部及鼻腔疾病,也可导致口臭[7]。 2、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 2.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老人应做好自我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咀嚼方法,改掉不良习惯。每天坚持早晚刷牙,最好是每餐后都刷牙,刷牙要仔细,轻柔,选择软毛的牙刷,避免横向刷,防止造成楔状缺损,引起牙本质过敏。刷牙对口腔一些部位起不到充分清洁的作用,适当使用漱口水对全面清洁口腔有一定作用[5]。易食物嵌塞的患者,推荐使用牙线进行清洁。戴义齿的老人要更加注重口腔内的清洁,用餐后清洁义齿,临睡时取下义齿,泡在义齿清洁液中,坚持做到摘、刷、泡,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保证口腔卫生。坚持每天叩齿1~2次,每次叩齿36下,增进牙周健康。 2.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和自我口腔保健技术指导。一般来说,每隔半年或一年去医院请专业口腔科医生检查,患有严重龋病和牙周病的老人,应每6个月或3个月检查口腔一次,如发现是根面龋,则需去腐、充填;牙周病则需有针对的用药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3 重视对老年人的心理辅导 老年患者往往性格比较固执,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在诊疗的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反应,加强沟通交流,解除患者的恐惧感,激励患者的信心。有些诊疗过程比较长,比如牙周治疗,需要多次复诊,这时就需要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讨论 总之,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健康情况,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延长老年人牙齿使用年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和全身健康[1]。 参考文献: [1]李萍. 老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1-3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