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节日

绘画中的节日
绘画中的节日

人美版二年级第四册

《认识身边的树》教学设计

姓名:张宙飞学校: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怎样庆祝的?

2.屏幕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了解陕西地方风情,分析《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教学意图:学会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意图: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感受制作过程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板书设计:

绘画中的节日造型:夸张的动态兴奋地表情

色彩对比强烈

内容丰富

构图饱满

小学美术_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品拼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了解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哪一个节日吗?还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 2、现代节日。这些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同学们非常喜欢。老师知道,同学们还很喜欢一些现代的节日,比如:六一儿童节。六一儿童节,你们家人是怎么带你庆祝的? 3、少数民族节日。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节日可有意思了,想不想一起看一看? 简介泼水节和那达慕。 二、讲授新课: 1、介绍陕西枣园。 (1)假期里,老师出门旅游了。我去了陕西省的延安,在延安,我去了枣园。(出示地图)在那里,我看到了什么景色? 简介窑洞、延安农民传统服饰、喜庆庆祝方式等。 (2)简介枣园毛泽东主席的旧居。让学生简要了解大生产运动。 三、小组合作,分析作品: 1、老师在枣园买了一副画,这幅图画的是许多人在庆祝一个节日的场景,根据这幅画,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些问题呢? 2、学生分为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用老师发放的作品局部图片及学习提示完成小组学习。老师到各组指导学生按学习提示交流学习。 第一组:扭秧歌

绘画中的节日

《绘画中的节日》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课件) 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课件) (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 (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快乐的节日》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描写节目场景的图片,课前去商店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布置。 2、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出富有新意的节日景象。 3、为学生自己的节日,设计制作新颖的头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节目的喜庆。 2、指导学生为自己的节日献计献策,描绘富有特色的节日景象(头饰)。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提起节日,小朋友最开心了,春节里穿新衣戴新帽,大街小巷放鞭炮,其实每年除了春节还有很多节日,你知道还有哪能些节日吗?这些节日,你还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吗? (二)新授: 1、国际儿童节的由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理事会,意大利妇女联合会执委海伦在会上提出要保障世界所有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她代表国际妇联书记处提出建议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这个提议为大会一致通过。 各国儿童节:中国儿童节:从1931年至1949年,中国以4月4日为儿童节。由于旧社会暗无天日,儿童节名存实亡,也鲜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关心儿童成长,在1949年12月23日我国政府也规定6月1日为中国儿童节,和国际儿童节相一致。并给全国入学儿童放假一天,欢度节日。 日本儿童节:日本是儿童节最多的国家。3月3日为女孩节,女孩出生后的第一个3月3日父母要为女儿买一套玩偶,祝贺女儿将来得到幸福和快乐。5月5日为男孩节,有男孩的家庭要在室外挂“鲤鱼旗”,以鲤鱼逆水而上的精神激励男儿勇往直前。11月15日为七五三节,是三岁、五岁男孩和三岁、七岁女孩的节日。 瑞典儿童节:有小男孩节和小女儿节。8月7日是小男孩节,又叫“小龙虾”节。晚上,人们要为小男孩举行龙虾晚会,教育他们要坚韧不拔,努力学习。12月13日是小女儿节,又叫露西亚节,节日期间,有小女孩的家庭,要把小女儿打扮成美丽的露西亚女神,学校和国家还要为此开展庆祝活动。 土耳其儿童节:4月23日既是土耳其的儿童节,又是土耳其的国庆节,该国的儿童,这一天双喜临门。 美国儿童节:在10月31日这一天,儿童们要参加学校、家庭及社会为他们组织的节日晚会及娱乐活动。活动持续一夜。 印度儿童节:11月14日是印度儿童节,也是印度教师节。印度儿童福利委员会都在这一天向勇敢儿童颁发国家勇敢奖。 哥伦比亚儿童节:在7月4日这一天,商店大量出售玩具,戏院、露营地专为儿童开放,儿童可以到街上尽情玩耍。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绘画中的节日》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

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臵、激发兴趣 (一)、情景设臵、激发兴趣 1、导入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课件)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看谁能在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在民间,过年还有哪些传统的活动?你是怎样度过的?你的心情如何?学生讨论、交流、表演。) (二)、学习交流、知识拓展 1、课件展示民族节日——元宵节、泼水节、端午节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幅员辽阔。除了春节以外,我们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不同的节日,体验不同的风情。 2、通过念童谣、讲故事、看视频的方式引导大家学习民族节日——元

教学设计:粽子节美术中班教案

粽子节美术中班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粽子节美术中班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 每到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 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 其中端午节吃粽子, 这是中国人民又一传统习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粽子节美术中班教案, 供大家参考。 粽子节美术中班教案1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习俗。(知识) 2、学习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习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 双面胶, 挂纸棕的彩条, 端午习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 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 习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 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 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习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 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 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 教师适当的补充, 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 图片一起练习一遍)。

幼儿园元宵节美术教案

幼儿园元宵节美术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吃元宵。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篇二:大班社会活动元宵节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元宵节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 、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 、《卖汤圆》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他们是怎样过节的?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绘画中的节日》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喜庆或传统色彩)、内容上(节日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加以内化。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此课从节日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及价值观方面,是极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很好抓住此契机。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六、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课件) 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课件) (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小学绘画活动方案

小学绘画活动方案 星火助学小组为了加强各位助学同仁与受助学校学生的交流,丰富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特组织此次绘画比赛活动。具体比赛活动事宜及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绘画活动主题:《我的梦》 二、活动目的: 通过以《我的梦》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启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及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展望未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星火助学全体同仁也希望借此活动,与我们受助学校的全体师生一道迎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 三、活动时间: XX年12月 作品交星火助学时间: XX年12月26日前 四、活动参加对象: 挑选星火助学资助的两所学校的学生参加此次绘画比赛:XX省XX县柏坪小学与XX省XX县龙市乡中心小学(含田心小学)的全体小学生(包括未接受星火助学资助的学生)。 五、比赛具体内容及要求:

1)比赛分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五、六年级组, 2)参赛学生根据绘画主题,创作富有想象力、个性鲜明、构图新颖、富有情感、内容积极向上的绘画作品,形式不限,绘画材料不限,尺寸不限, 规划方案 《小学生绘画活动方案》()。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由美术老师进行指导)。 3)所有参赛学生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年级,指导老师,学校名称,时间方便评比记录。 4)请星火助学在各校的志愿者收集参赛作品,并对作品拍照,请于XX年12月26日前将照片发至星火助学电子信箱:xinghuozhuxue@,同时将作品原作寄至星火助学(邮政地址见附件),由星火助学小组组织评比。 六.绘画作品的遴选及评奖: 初评:星火助学小组将组织绘画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通过初评遴选出的作品将在星火助学博客上发表,同时邀请星火助学的资助人和所有其他关心星火助学的朋友对有关作品进行点评和遴选。 终评:星火助学绘画评审小组成员参考初评中对各参赛作品的评价,同时根据各参赛作品对此次绘画比赛活动目的的诠释(如画面具美感、富有想象力、角度新颖,作品有感

小学美术绘画好看的素材作品.doc

小学美术绘画好看的素材作品 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小学美术绘画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课程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向你推荐整理的和小学美术绘画激发兴趣及科学引导,希望你满意。 小学美术绘画激发兴趣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猜谜激趣。 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么?"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一齐竖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一出示,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 2.故事激趣。 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入说,

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小朋友也猜出来是个"默"字,大家很自然地沿看"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 3.儿歌激趣。 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顽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小学美术绘画科学引导 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1.直观引伸。 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创造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小鸟齐飞》一课中新授小乌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制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节日的徽标》教案浙美版(全汇总版)

第三课节日的徽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节日文化、掌握徽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欣赏不同的节日徽标,发现其中的设计原理,尝试用手绘的形式设计一个节日徽标。 3.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树立继承传统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欣赏经典的节日徽标设计作品,了解节日文化,感知徽标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 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创意思路,探究和总结出徽标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思维途径,学会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三种不同的徽标设计形式,从而提高设计能力。本课的学习将应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了解设计与应用的密切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徽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尝试设计节日徽标。 难点:设计有创意、有内涵的节日徽标。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可自由选择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签字笔等。 (教师)课件、范例、浅色卡纸。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教师宣布学校体育节即将举行,要为体育节征集一个有意义的徽标,因此开展体育节徽标设计大赛。 (2)揭示课题:节日徽标。 2.新课。 (1)欣赏各类活动徽标设计,了解徽标设计的作用 (2)以“第9届亚洲艺术节”徽标设计为例,分析节日徽标的设计要素。(图案、文字等) (3)教师讲解徽标设计的主要原则:简、准、美。 (4)教师展示徽标设计稿,分析徽标图案的特点和创作过程。 (5)分小组讨论,徽标有哪些不同的版式设计?请同学们画出简单的设计稿(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 (6)教师总结徽标设计常用排版形式,鼓励创新。 (7)欣赏各类徽标设计。 (8)提出设计问题:如何使你设计的徽标引人注目且有内涵? (9)布置作业:为学校体育节设计徽标。 3.展示评价。 (1)自主展示、自主评选出最佳徽标设计,颁发入围奖状。 (2)你会在学校体育节的哪些地方运用徽标设计? 4.小结延伸。 (1)徽标设计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徽标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它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二年级美术下册 绘画中的节日1教案 人美版

第18课绘画中的节日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例外地区有着例外的文化、习俗。在例外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到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喜悦、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例外地域、民族有丰盛多彩的节日,有例外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盛民族文化、优异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崇、发扬各民族优异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盛学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例外特点。 难点: (1)学生细密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例外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例外地区有着例外的文化、习俗。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教学意图:学会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三八妇女节教案美术

三八妇女节教案美术 【篇一:人教版美术一下《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妈妈的节日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他形式、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 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活动三: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活动四: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 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 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 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活动六: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收拾整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 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 活动二: 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 活动三: 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 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 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活动四: 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 活动五: 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 的再做一份。 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 2.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3.是否敢于在一张画上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篇二:小班“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设计意图:

小学美术创新绘画作品图赏析.doc

小学美术创新绘画作品图赏析 美术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绘画创新意识,下面是我向你推荐整理的和小学美术绘画激励学生创新,希望你满意。 小学美术绘画激励学生创新 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去教师用统一标准简单划一地评价学生的绘画水平,往往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教师在评点学生习作时,常用"你今天画得多棒!" "只要你在那儿稍改一下就更美了!""老师为你画得那么好真高兴 呀!"......会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信心。实践证明,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大面积地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各层次的学生都向高一层次前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激起学生的情感,放飞学生的心灵,"用我心画我画,用我情表我意",产生一定的课堂情感

效应,使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他们实现最自由、最幸福、充满激情的学习旅程。 小学美术绘画学习创新的源泉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的全部活动都应贯穿着明确的教育目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只能是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创新教学意识。这是美术教师的首要道德素质,也是教师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要素。教师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大的作用。如:在《手提包》一课的教学中,我以"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去商场里逛一逛、大街上走一走"导入,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我把学生引入"热闹的街市"中。"你们看,商场货架上的手提包(我事先的范画)可真多,可真美。你能分别给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些包的形状和图案吗?"学生认真观察后,分别介绍了每种包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梯形......)。 然后我又说:"我们今天逛街的收获可不小啊!"由学生小结:我们认识了各种包,有不同形状、不同花纹。接着,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出其它形状的包吗?"这样的课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的热情。所以,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使学生乘胜进步,提高创新能力。 未来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变化的、速率更快的社会,是一个以信息流动、

重视绘画中细节的表现

重视绘画中细节的表现 细节是构成一个体系中最小的又是相对独立的单位。绘画细节, 顾名思义,是在美术绘画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作为美术爱好者,尤其要讲究细节,因为正是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观众。美术创作中,我们如何以强烈的细节意识,去捕捉绘画千变万化的细节表现,在实践中打造出精彩的作品呢? 一、寻找绘画细节 面对物体,我们往往是熟视无睹或者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对于一个社会人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绘画者是绝对不行的。绘画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从眼睛的观察到大脑的整理再到手的表现,缺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物体。而作为第一环节的“观察”——看,是构筑整个绘画“大厦”的基础。绘画学习过程中,有些人一出手就画得像,就有内容,而有些人却表现得很空泛,这不完全是天生的,这是从小形成的观察习惯使然其实,观察的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比到细微处也就看到了细微处,看到了内容的细致才能表现出内容的细致,俗话说:有的放矢。一个可乐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看它像什么,如果再加上什么会更加生动。本以为这类问题谁都能回答,没想到一位女生也许因为紧张,一时答不上,只得垂头丧气的坐下。在接下来添画的环节,笔者又请这位女生当众试画,并微笑着鼓励她说:“还请你来试一试,老师相信你的想象一定会与众不同。”这一次,女生羞愧的表情变成了自信的神态,因为她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称赞,也收获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二、想象绘画细节 绘画本身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眼所看到的任何物体都要经过大脑的分析与

判断,分析判断得准确到位,画面才可能生动合理,反之就不可能。只有通过细致观察,才能形成准确的概念,只有准确的概念,才能展开合理的联想,只有合理的联想,才能生动细致地表现。只能观察不能总结,满眼是菜,就形不成概念;只能看到不能想到,脑中无物,就展不开联想。想到就是要用好脑子,用脑子带领眼睛去深入细致地观察,用脑子去分析比较,用脑子去归纳总结,用脑子去联想判断。绘画中面对的物体,不管是写生还是默写,只有想到了才能做到,只有想得细致才能做得细致。写生过程,一览无余,想到就更显重要。默写过程更是一个联想的过程,画其所思,画其所想,想得平淡必然平淡,想得深刻才可能深刻。现在的美术高考基本上都是默写,想不到就寸步难行,想不深刻就苍白空泛。 三、表现绘画细节 画面的实质是内容,内容的实质是细节,只有充分、合理地表现出细节,才能真正明了绘画的真谛。细节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细节是恰如其分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画到整体效果,统一中浑然一体;画到激情时刻,挥洒间大气磅礴;画面点睛之笔,精微处妙笔生花。看到是想到的基础,想到是画到的前提,画到才是最终的目的。画到是手上工夫,是实实在在的基本功。能看到能想到而不能画到,是“眼高手低”,是基本功的欠缺,是因“量”的不足而致“质”的低下。看不到也想不到就不可能画到,硬想画到,只能是痴人说梦。不过,细节的表现并不是俞细俞好,物极必反,处处都是细节就没有细节,要对细节进行梳理,正确判断何处当画何处不画,何处当实何处当虚,做到虚实有致,条理清晰,万不可陷入细节。 总之,细节往往是成就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的东西。绘画细节是闪光点,是开启思维的金钥匙,是创作中的重难点和破解点。因此我们应关注细节,让美术世界开出更亮丽更绚烂的花朵。

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11课《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11绘画中的节日 一、课题:《绘画中的节日》 二、目标分解依据: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二年级学生在进行欣赏、评述活动时,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有些民族传统节日有很多美妙的传说,应该多给学生作简单的介绍。教师还要提前为学生分组,提出容易回答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尊重、学会聆听。 (二)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培养学生尊重各民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及价值观。 (三)基于学情分析: 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造型上(人物姿态、表情等)、内容上(节日的活动、喜庆或传统色彩)、)让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 (四)学习表现程度: 依据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立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习程度应基本表现为: 三、评价方案设计: (一)学习评价方法 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注意评价的实效型。对于学生的大胆造型应予以充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表现程度 课堂评价 《绘画中的节日》 观摩 初步掌握、掌握、熟练掌握 自评 探究 独立、自由 师评、自评 创作 创新、合作 小组评、自评 评价 运用美术语言(构图、造型、色 彩等)比较准确的表述 多元性评价结合

分肯定与激励。 (二)学习评价点 1、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学会了细致观察画面,从画面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2、学生能否通过交流探究,总结出表现节日的绘画在色彩、内容上的特点。 3、学生能否谈出自己对画面的感受(包括喜欢、不喜欢、哪儿画得好等) 4、学生能否初步了解到我国拥有多种民族节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具体方案 1、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目标落实情况。 2、通过学生展示作品、巡视学生实践情况等方式来评价技法的掌握落实情况。 3、在学生展示作品,互为观摩的基础上,通过互相评价、小组代表评、自评、和老师评,并回去给爸爸妈妈看自己的课堂收获量表等多元方式来评价。 四、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并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六、材料准备: (一)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本。 (二)教师准备:课件、示范工具。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1绘画中的节日 人美版

第11课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 ②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绘画的能力和绘制绘画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热爱民族文化,感受我国宽容之心。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以及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巧手绘制一幅自己喜爱的节日盛况。 教学难点: 运用合适的美术语言描述绘画色彩、构图及内容,并通过自己的小手绘制出自己喜爱的节日盛况。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 ②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 ③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绘画的能力和绘制绘画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培养

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热爱民族文化,感受我国宽容之心。 3.1.2学时重点 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以及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1.3学时难点 用简洁的美术用语说一说对节日的绘画的感受。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绘画中的节日 一、你们都知道什么节日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一一 活动2【讲授】绘画中的节日 二、出示课件,导入课题 1.展示图片 (1)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出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节日简介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内蒙古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一一那达慕大会,就在这时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节日集会。 *六一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少年儿童的权利,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一致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回族开斋节 伊斯兰教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 节日里,穆斯林除了到清真寺做礼拜以外,还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拜亲访友,并制作许多特色食品,互相赠送。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题: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 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 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 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 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 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

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 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

二年级上册美术《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初步认识在绘画创作中,利用景物的安排和造型、颜色的搭配,表现绘画的主题。 2.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获得画家从画面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尝试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习从内容、颜色等方面观察画面,从画面中获取信息。能简单描述表达节日题材的绘画作品信息。 (二)教学难点 学生能细致观察画面,简单描述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 导入:播放视频 过渡语:视频中介绍的是我们最熟悉的节日——春节。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传统最热闹的节日。下面的年画和儿童画也都表现春节热闹的情景。视频:《春节—宝宝巴士动画-高清》 2.板书课题 过渡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节日也特别丰富。画家把他们看到、感受到的节日热闹情境画成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绘画中的节日》(教师板书课题)(二)知识新授 1.丰富的节日 过渡语: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闹花灯、吃元宵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对了!赛龙舟、包粽子、熏艾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大家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的真不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节日庆典也非常丰富,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1)泼水节——傣族泼水节 (2)“那达慕”——蒙古族“那达慕” (3)火把节——彝族、白族、纳西族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4)开斋节——回族、维吾尔族的开斋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