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实证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实证

研究

摘要:基于Zahra和George的知识吸收能力维度划分,融合了两个中介变量--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假设,并建立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同时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修正检验的结果,构建了最终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动态演化路径图。结果表明:在所被调查企业中,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影响不大,同时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影响实现吸收能力。

关键词:知识吸收能力;动态演化模式;结果方程模型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Dynamic Evolution Model

Abstract: Based on Zahra and George's ability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to absorb dimensions, fusion of two intermediary variable-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ie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establish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dynamic evolution mode; while using questionnaire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 evolution model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in this survey th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o absorb knowledge acquisition don’t have effect to the potential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potential knowledge absorptive also can not achieve good effect absorptive capacity.

Keywords: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Dynamic evolution mode;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作者简介】

乔朋华(1982-),男,山东单县人,齐齐哈尔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知识管理

徐凯峰(1982-),男,江苏张家港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黑龙江省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通讯作者:乔朋华

电话:137********

E-mail: oldbridge1221@https://www.360docs.net/doc/3214961723.html,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化大街42号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161006

1前言

近年来,企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竞争全球化、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技术跳跃式革新以及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等对企业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然而,创新过程的巨大风险和成本往往使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同时,市场上稍纵即逝的商机也对企业通过自身积累知识提出了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利用外部知识和技能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不断识别市场机遇,并快速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关键因素[1]。然而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准确把握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提高企业知识吸收活动的管理水平,进而获得较高绩效的重要保证。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3],但是从目前国内外文献研究来看,多数研究局限于吸收能力的“外环境”的研究,研究企业的外部资源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忽略了对知识吸收能力本身规律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自身演化模式及其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程度。

2研究假设的提出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逐步深入,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研究者普遍接受Zahra和George的知识吸收能力四维度定义,这些维度分别是: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是指企业接近外部知识源,并通过某种方式搜索、评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消化能力指对企业外部资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解释和理解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过程[4]。Madel Carmen 等用250家西班牙工程咨询企业的样本数据,验证了吸收能力对技术获取决策、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潜在知识吸收能力水平与外部技术获取和内部获取两种模式均正相关[5]。王立生和胡隆基从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子公司从母公司的知识获取可以分为子公司对母公司知识的理解、消化、转化、应用开发四个步骤,子公司必须提高自身吸收能力,才能高效地获取和消化相关知识[6]。因此,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1a:知识获取与潜在知识吸收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获取能力越高,则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H1b:知识消化与潜在知识吸收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消化能力越高,则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知识转换能力表示这样的一种企业能力:促进企业已有知识与新吸收和消化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并不断地推动这一过程发展与优化。通过增加或减少知识,或者只是简单地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相同的知识,从而完成上述过程[7]。知识利用能力作为一种组织的能力,即企业现有能力的提炼、延伸和产生杠杆效应,或者是通过对获取和转换的知识进行运作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8]。Gibert和Cordey-hayes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五阶段模式。他们认为,当组织认识到自身缺乏某种知识时,便会产生知识“落差”,因此产生知识转移的需求[9]。Nemanich 应用96个研发团队的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利用能力影响潜在知识吸收能力[10]。王国顺和李清认为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特别是创新绩效存在重要的影响[11]。徐二明和张晗通过对我国不同行业近20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结果表明企业知识转换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12]。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H2a:知识转换能力越高,则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H2b:知识利用能力越高,则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知识吸收能力的维度是知识吸收能力在企业进行知识吸收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子

能力,Zahra和George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重新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概念,认为潜在吸收能力往往取决于企业先验知识、经验,以及吸收知识的动力:而由潜在吸收能力转化为实际吸收能力则取决于企业内部机制,最后企业吸收能力能否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则依赖外部市场中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13]。潜在吸收能力是实现吸收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潜在吸收能力是知识的积累和创造,因而能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灵活的反应,从而使企业能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吸收能力是潜在吸收能力的价值体现,是企业对外部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并且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新的知识以及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能力。因此,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3a:潜在吸收能力越高,则实现吸收能力越高;

H3b:实现吸收能力越高,则潜在吸收能力越高;

整体知识吸收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与企业的其他能力,诸如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知识能力是逐渐积累的,企业吸收的新知识大都与其先验知识相关,企业先验知识的特征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先验知识的广度决定了企业评价外部知识范围的能力;企业先验知识的深度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对资料处理越深入,对已有相关知识的使用程度越深,从后继项目中获取知识就越容易[14]。Szulanski认为,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积累知识的函数[15]。龚毅等(2004)基于Zahra和George(2002)对吸收能力的定义和维度分解,分析了潜在吸收能力与实现吸收能力的关系,认为无论企业选择何种技术战略,都需要平衡发展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两种吸收能力的平衡发展对保证企业技术战略的长期收益发挥着重要作用[16]。孔继红和茅宁(2007)基于潜在和实现吸收能力视角,对吸收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在组织探索性、开发性两种创新形成过程中,实现吸收能力有助于开发性创新的形成,潜在吸收能力则保障了探索性创新所需知识的获取[17]。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假设拟加以验证:

H4a: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整体知识吸收能力水平越高;

H4b: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整体知识吸收能力水平越高;

结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拟构建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

图1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化模式

3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3.1样本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于2009年5月在黑龙江省多家软件、通讯及通讯服务、工程咨

询与服务等企业中进行的调查,所采用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为增加数据的可信度,本次调查所涉及到的企业数量超过了30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3份,回收率达到了93.2%,其中,有效问卷共计191份,占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1.97%。

3.2变量定义

由于随机误差、特定指标和方法因素等原因,使用单一变量来测量复杂概念或潜在变量往往无法估计或排除由此产生的误差。因此本文反映知识吸收能力结构的7个变量都是使用多个测量指标的量表。

3.2.1知识吸收能力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知识吸收能力存在着四个维度,分别处于吸收能力过程的不同阶段,四个维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为了尽可能地真实反映企业吸收能力不同维度的具体状况,本文根据上述定义及特性选取出了最适合的观测变量,见表3-1。

表3-1 知识吸收能力各维度量表

ACQ1

企业从其它机构发掘能够开发新产品的机会 ACQ2 企业鼓励员工通过各种渠道从公司外部获取知识 知识获取能力

ACQ3 企业从财力和其它资源上鼓励企业的研发活动 ASS1

企业各部门具有足够的能力理解新知识

ASS2 企业人员都受过良好的培训,并有很好的教育背景 知识消化能力

ASS3 企业多数员工能够记录和存储新知识以备将来使用 TRA1 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由多个部门承担 TRA 2

企业员工之间能够分享信息、经验和技能

TRA 3 对于外部获取新知识能够识别出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知识转换能力

TRA 4 企业经常能够将设想转化为可行的经营机会 EXP1

企业能利用所消化的知识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 EXP2 企业对于如何开展研发活动具有较好的规划

知识利用能力

EXP3

企业中新产品或新业务的研发人员的薪酬与其对企业创新的贡献程度有关 3.2.2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

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作为吸收能力维度与吸收能力相互关系的中间变量,也是本文所假设路径中重要的2个环节。这两个变量的引入,除了使路径模型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之外,也使本文研究模型的脉络更加清晰,并且对实际的解释会更强。潜在和实现吸收能力的测量量表,见表3-2。

表3-2 潜在和实现吸收能力测量量表

PACCP1

企业了解本行业最新发展的信息与技术,大多数员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PACCP 2 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件资料

潜在知识 吸收能力

PACCP3

企业的高层领导经常强调对外部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引进和推动新知识学习 RACCP 1 企业能够持续开展研发和创新活动 实现知识 吸收能力

RACCP 2

企业具有完备的研发物资资源

3.2.3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水平

这部分指标主要是通过相关数据来反映企业的吸收能力的整体发展水平。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通过一系列代理指标,如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专利等来测度吸收能力。本文结合Wong 和Jansen 等学者的研究,使用以过程为导向设计量表测量吸收能力的方法,通过4个测量指标来进行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水平的度量,表3-3。

表3-3 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水平测量量表

L1

企业经常能够快速全面地获得本行业新知识 L2 企业能很快识别外部新知识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L3 企业能将已消化的新知识与其它知识融合 企业整体吸收 能力水平

L4

企业能很快根据新知识修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3.3研究设计

本文选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建模的手段,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11. 5及AMOS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指标的标准差、显著性水平和标准回归系数估计值、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以检验模型的识别性;并通过拟合统计指标对

模型进行了适配度检验[18]。

基于前文的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和前提假设,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通径图的形式描述,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动态演化路径图

4研究结果

4.1测量模型结果

本文运用AMOS4.0统计软件来检验模型的测量属性,通过计算数据,从测量模型中各

指标的标准差、显著性水平和标准回归系数估计值(表略),测量模型的误差方差估计值(表

略)可以看出,本文研究模型不存在很大的标准差,也没有出现负的误差方差以及很高的相

关性,这说明本研究的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都具有可识别性。

4.2理论模型的修正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本文的理论模型在较大程度上与实际数据符合的比较好,但是还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AMOS4.0软件的分析结果中,不仅给出了模型检验结果,还同时

给出了修正指标,如果若干变量的修正指标较大,说明原来假设的模型没有考虑到这几个变

量之间的强相关关系,使得路径分析的条件无法满足,需要对这些模型做出修改,以承认这

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增加残差间的协方差关系。根据这样的步骤,每次调整一个修正

指数,通过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消除路径的偏差,最终得到能够跟数据拟合的模型。

本研究模型的修正过程见表4-1。

表4-1理论模型的修正

修正指数协方差项 修正指数MI 适配变化度 e4 <--> e5 53.052 0.103 e17 <--> e18 26.231 0.089 表4-2反映了修正后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其中规范卡方、近似误差均方根、Tucker-Lewis

指数、比较适配指标和调整适配优度指标均超过了推荐的标准值,而赋范适配度指标和适配

优度指标虽然没能达到推荐的标准值,但是与标准值的差距不大,在模型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这些指标分别表明了模型绝对适配效果、增量适配优度和简约适配优度都能够满足结构方程

模型分析的要求,因而本文理论模型适配较好,因此,修正模型为本文的最终企业知识吸收

能力动态演化路径图(见图3)。

表4-2修正SEM适配结果

卡方值 395.181

自由度 193

显著性水平P0

参数数量 60

规范卡方 2.048

赋范适配度指标(NFI) 0.873

Tucker-Lewis指数(TLI) 0.929

比较适配指标(CFI) 0.949

适配优度指标(GFI) 0.895

调整适配优度指标(AGFI) 0.846

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0.067

0.30

图3 最终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动态演化路径图

4.3假设结果解释

由潜在变量之间的标准回归系数和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可知,假设检验结果,如表4-3:

表4-3假设结果检验

H1a:知识获取能力越高,则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593.0=λ,124.0=p 假设不成立

H1b:知识消化 能力越高,则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802.0=λ,001.0

H2a:知识转换能力越高,则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623.0=λ,001.0

H2a:知识转换能力越高,则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620.0=λ,001.0

假设成立

H3a: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842.0=λ,252.0=p 假设不成立

H3b: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 验证结果:

723.0=λ,001.0

H4a: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整体知识吸收能力水平越高 验证结果:

653.0=λ,001.0

假设成立

H4b:实现知识吸收能力越高,则整体知识吸收能力水平越高 验证结果:

405.0=λ,001.0

假设成立

(1)在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与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结构关系中,知识获取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知识消化能力则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多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结论中,知识获取能力作为知识吸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研究相悖,表明理论中的表述在本文的被调查企业中不存在,究其原因,应该有如下几条:①在本文被调查企业中,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对外部知识获取的依赖不大。通过调查数据发现,被

调查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平均水平仅为3.4359,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为3.3892,表明在各企业内部知识吸收能力战略才刚刚起步,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因此,包含在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中的原企业知识存量足以支持企业当前的知识吸收能力战略,从而企业在自身研发及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外部知识的依赖性不大[19],因而企业知识获取能力对其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不大,而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同整体吸收能力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显然,知识获取能力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也不显著;②组织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都要依赖组织成员个人的吸收能力,尤其是一些特别“角色”的吸收能力。“看门人”对于吸收能力至关重要,他是组织与外界的接口,因而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尤为关键。显然在被调查企业中,“看门人”这一角色存在着缺陷,不能有效地将企业外部知识引入并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从而导致企业知识获取能力不能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产生影响;③导致假设结果与理论相悖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被调查企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由数据分析可知,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均值为3.3656,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缺陷导致了知识获取能力同企业潜在知识吸收能力、整体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出现了断链,因此假设结果会表现为不成立。

(2)在知识转换能力、知识利用能力与实现知识吸收能力的结构关系中,假设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相符。

(3)假设结果显示,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对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

(4)假设结果显示,潜在吸收能力对实现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实现吸收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有着明显的影响。H3a假设结果不成立,本文分析可能原因如下:①这一结果间接验证了假设H1a的检验结果。说明企业潜在知识能力的发展不是依赖于企业从外部知识环境中吸收相关知识、经验,而是依赖于企业的先验知识和企业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产生的知识;同时也说明企业进行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开发利用是立足于企业本身已有的知识存量,而不是从外部获取知识,因而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对实现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实现吸收能力则会明显地影响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发展;②虽然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都对企业整体吸收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低(原始问卷数据中,企业R&D能力平均值仅为2.8157,尚不到基本同意的3.0,这表明被调查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导致实现吸收能力的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对企业的自身知识储备的要求也低,显然,在这种状况下,实现吸收能力的提升对潜在吸收能力的依赖性不大,这也是导致假设结果不成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被调查企业中,由于上述原因,使被调查企业目前无法看到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会对企业吸收能力战略带来的重要影响,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分夸大知识的利用。在之后的发展中,应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5结论

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前沿的研究课题,多数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知识吸收能力的整体效果,而忽略了对知识吸收能力内在规律的研究,同时国外研究者更注重实证的研究,关注知识吸收能力给企业行为和企业管理带来的改进,而国内正处于对国外理论的研究消化阶段,研究多是理论性质的。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吸收能力演化的模型,并通过问卷的调查,进行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本文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Zahra和George的四维度理论模型,通过引入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两个中介变量,进一步明确了知识吸收能力的演化路径。检验结果证明,本文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适配度。

(2)研究发现,调查数据并不完全支持理论关系的假设,知识获取能力对潜在吸收能力的路径关系假设和潜在吸收能力对实现吸收能力的假设在统计意义上均不能获得通过。即

知识获取能力对潜在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对实现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状况和区域状况来看,假设不成立主要是由于企业发展知识吸收能力战略的滞后,以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研究结果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我国企业培育和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提供了改善的方向和重点。

本文的局限在于仅对黑龙江省部分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调查样本不多,样本覆盖范围不广,后续的研究者可以对于更多的调查样本,并区分不同的行业、企业类型来研究各因素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志,于渤,崔崑.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27-132

2阎海峰,程鹏.吸收能力研究评述[J] .管理评论,2009(08):95-103

3李俊,赵立龙.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述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7

4 ZAHRA A Z,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02):185-203.

5 Madel Caermen Haro-Dominguez,Daniel Arias-Aranda.The impa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mpanies.Technovation,2007,27(08):417-425

6王立生,胡隆基.吸收能力及其跨国分公司子公司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05):237-239

7 Abdelkader Daghfous.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Best Practices.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04(05):21~27

8 Teece.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The Economic Journal,1977(07):242-261

9 Gilbert,Gordey-Hayes.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1996,16(06):301-312

10 Nemanich.The Strategic Impa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Multi-Dimensional,Multi-Method Analysis.Doctorate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2005(24):651-666

11王国顺,李清.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06):762-766

12许二明,张晗.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管理学报,2008(6):841-848 13 ZAHRA A Z,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2):185-203.

14 Rachel Griffith,Stephen Redding,John Van Reenen.R&D and Absorptive Capacity: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Scand. J. of Economics. 2003:99~117

15 Szulanski,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16龚毅,李垣,姜黎辉.内部自主研发与购买技术关系研究——基于潜在型与现产型吸收能力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26-30

17孔继红,茅宁.吸收能力与组织探索性——开发性创新得的形成及惯性.南京师大学报

(社科版),2007(05):63-67

18候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9 Kira R.Mickiewicz.Firm Capabilitie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Implications for Exploitation of Public Science and the Pace of Knowledge Exploitation.Haas School of Business.2004,(1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